财政
【概况】 2013年,全市实现地方国内生产总值396.38亿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56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202.3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157.52亿元,增长6.4%,三个产业对地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6%、65.8%和30.5%,三个产业增加值结构为9.2∶51.1∶39.7。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54023元,增长10.2%。全市财政总收入37.57亿元,增长11.4%,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73亿元,增长15.1%。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0.41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全年财政收支平衡。
【服务经济发展】 一是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全年累计兑现各项政策扶持资金1.39亿元,其中:兑现工业经济政策扶持资金1.24亿元,商贸服务业政策扶持资金347万元,建筑业政策扶持资金500万元。向上争取企业类项目资金48项,共1.01亿元。重点培育扶持高新技术企业、新锐企业,推进领带服装、机械电机、电器厨具等主导产业提升改造转型升级。二是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争取中央财政对嵊州市瑞丰村镇银行定向费用补贴2145万元,出资1000万元设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担保和风险代偿专项基金,健全财政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体制机制,直接撬动全市新型金融机构发放贷款17亿元。三是全面优化服务。简化行政审批及涉税事项办理,拓宽服务平台,进村入企送服务上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财政收入】 一是优化收入结构。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60.5%,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1.78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95.8%。二是加强税费征管。全市地税部门组织税收收入19.46亿元,增长18.3%。增强信息化管税能力,通过《税友龙版》全面监控重点行业,对重点税源企业的入库情况、税源变化趋势等进行风险控制;利用电子地图测量工具,对企业土地、房产信息进行比对,强化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征管。优化专业化管理手段,开展“营改增”查漏专项行动,对照“营改增”新增范围,及时完成影视行业和邮电通信业的移交工作。拓展工商变更登记前置范围,加强对外支付市场税收监控,推行企业所得税汇算税务鉴证办法,防堵征管漏洞。三是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加强对非税收入执收单位的业务指导,督促执收单位及时将非税收入解缴国库;出台《嵊州市政府非税收入收缴银行代理业务年度综合考评办法》,规范和完善代理业务监管工作。全年完成非税收入9465万元,增长18.5%。
【民生支出】 全年民生和社会事业支出24.2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9.7%,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一是增强惠农力度。安排专项资金1.31亿元,支持现代农业综合区、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精品园等农业基地建设;完善落实惠农补贴政策措施,通过农业网、政府网、农民信箱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将各项补贴政策名称、补贴标准、补贴金额等向乡镇(街道)、村和农户公开,方便群众查询和监督,确保补贴资金发放准确、公正、透明。二是支持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财政用于教育支出8.15亿元,其中安排义务教育免杂费、教科书经费和公用经费补助5267万元,安排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助学金2135万元。促进文化发展。安排文化发展等专项资金670万元,完成42家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增资219元/月,同步调整精减退职人员、职工供养亲属遗属等生活补助标准;建立城乡一体化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有序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向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移;完善社会救助运行机制,累计发放低保金3276万元;整合完善促进创业和就业援助政策,兑现各类就业再就业补助资金1837万元。
【财政改革】 2013年,市财政局启用新的预算编制软件,进一步深化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管理;完善政府性债务编制,对政府性债务实行动态监管。同时,压缩行政开支。单独编制“三公”经费和会议费预算,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控专项支出,全年全市公务购车用车、会议、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境)等支出下降12.2%,其中:公务接待经费下降19.9%,会议经费下降41.4%。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改革。启动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乡镇公务卡改革,构建集中支付动态监控体系;创新财政性资金存款管理模式,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乡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2013年,市财政局进一步完善乡镇公共服务工作机制。发文明确乡镇上报的所有补助性项目必须由乡镇财政审核并提出意见;拨付到乡镇范围内的资金,除部分市财政统发项目,全部由乡镇财政拨付,主管部门不得直接拨付资金到个人、到村;每个乡镇设立涉农资金专户并进入平台软件,由乡镇发放的资金全部经涉农资金专户支出,全年通过涉农资金专户发放金额2.6亿元。加强工作考核。制定乡镇财政工作考核制度,对乡镇公共财政平台建设等重点工作进行细化,考核结果与乡镇财政体制结算挂钩。营造公开便民办事环境。在全市各乡镇创建服务大厅,市民办理财政补助性资金申请,只需到乡镇服务大厅就可全部解决;对各类财政补助信息在乡镇服务大厅查询机上公开公示,全市17万人的财政补助资金信息随时可以让市民查询了解;通过平台软件的数据互联共享功能,实现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共享。(黄小明)
国税
【概况】 2013年,市国税局共完成税收18.97亿元,同比增长7.8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79亿元,同比增长10.21%。
【税收态势】 税种方面:征收增值税14.69亿元,同比增长7.21%,占国税总收入的77.44%;征收企业所得税2.67亿元,同比增长5.37%,占国税总收入的14.07%;征收消费税0.06亿元,同比增长57.45%;征收车辆购置税1.5亿元,同比增长17.91%。产业结构方面:第二产业税收14.41亿元,同比增长2.63%,占国税收入总额的75.96%;第三产业税收4.55亿元,同比增长28.53%,占国税收入总额的23.99%。纳税行业方面:领带服装业(包含领带业、绢丝业、服装业、纺织业四个行业)纳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5.12亿元,电声电机业纳税1.85亿元,机械厨具业纳税2.7亿元,三大集聚产业纳税占到第二产业的67.1%,块状经济优势明显。从行业税收增长速度看,电机业、厨具业、绢丝业、商贸业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制业茶、电声业、领带业下跌明显,行业呈现分化状态。
【税收征管】 一是深化税源专业化管理。按服务、基础管理、核查和风险管理、稽查四类事项,重组各业务科室的职能,以流程管理、团队管理取代户籍管理和“一对多”管理,职能分工进一步细化,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税源管理强度进一步提高。同时实施税源风险管理办法,根据“统一分析、分类应对”的思路,将风险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分别采取提醒、评估和稽查的递进式应对措施。二是初步建立信息管税体系。成立数据分析中心,对数据获取维护、分析应用进行系统规划,明确各业务科室在信息管税体系中的定位和职能。按计划完成对纳税人基础信息地核实和完善,利用行业模型等技术手段对部分行业进行动态信息监控,信息管税工作跨上新台阶。三是加强各税种管理。“以票控税”抓好增值税管理,深化网络发票综合应用,推广普通发票网上真伪查询,增值税普通发票网上开具率达到100%。加强免税农产品征管,应用数据平台对免税开票情况进行全程监控,抽查并核对种植地点、面积、种类、预警额情况,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抓住企业所得税分类预警和汇算清缴两个重点环节,全年后续审核283户,重点审核25户,补征税款114.52万元;加强反避税和非居民企业税收工作管理,全年共征收各类非居民企业税收706.9万元。四是加强出口退税管理工作。推行出口退税专业化管理,加强单证疑点信息的审核力度,对80家生产企业、30家外贸企业进行抽审。应用出口退免税企业预警监控管理系统,开展预警监控严防出口骗税。加快退税密度,实现一旬一退税,加快企业资金流转。
【税收执法】 一是完善税务执法风险防范体系。依托 “浙江国税基层单位税收执法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定期开展内审和检查;根据省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和操作规程,制定实施市国税局自由裁量权的细化操作基准;进一步修订完善《嵊州市国家税务局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工作规程》。二是强化对执法行为的内控监督。一年来,运用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监控执法行为近7.66万户次,正确率99.99%;开展税收执法督察自查,对减免税审批程序、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纳税人注销等9项内容实施执法监察,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出台并实施工作人员下户管理办法,全面实行派工制和廉政监督卡制,未经审批不下户,临近饭点不下户,下户不接受宴请或礼品,强化对日常执法行为的监督管理。三是严厉打击涉税违法行为。开展行业税收专项检查和区域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抓好厨具行业税收检查,开展福利企业、高新企业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专项清理整顿;完善国、地税、公安、检察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协同办案工作机制,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降低执法风险,形成打击涉税违法行为合力。全年共检查76家,累计查补收入1629.65万元,同比增长15.49%,移送公安案件11件,21人被刑事处理。
【纳税服务】 一是拓宽平台提高服务能力。在省级示范服务厅动态管理的基础上,市国税局加大对办税服务厅硬件保障的投入,充实人力资源,建立应急预案,开展货物运输发票代开延伸点建设,不断提升办税服务厅作为纳税服务主平台的服务水平。大力推行自助办税、网络办税,引导纳税人使用自助办税电脑、ARM机和网站服务,实现快捷高效办税。加强税企例会平台建设,成立师资队伍,提高纳税人的办税能力和税收遵从度。二是完善体系保障服务质量。以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为契机,推行前台集中受理、后台流转审批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并将省局181项涉税事项整合为82项,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等14项涉税事项前移到办税服务大厅集中办理,同时增加9项大厅即办事项,取消停、复业等9项行政审批项目,下放防伪税控最高开票限额的审批权限,实现便民办税。完善办税服务厅优质服务考评办法,按月考核、按季复查,巩固并完善既有服务措施,提高纳税服务质量。三是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环境。开展营改增等专题政策宣传,同步做好政策解读,辅导企业应用政策。精心组织第22个税法宣传月活动,组织实施“与少先队共上一堂税课”、广场税法宣传活动,走进行业协会、企业、农村,有针对性地宣传税收政策调整变化情况和涉农优惠政策。联合市地税局完成了2011至2012年度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沈盈舟)
地税
【概况】 2013年,全市地税部门共组织各项收入34.92亿元,同比增长19.6%。其中:税收收入19.46亿元,同比增长18.3%;各项基金、规费收入15.46亿元,同比增长21.3%。
【税收态势】 产业方面:三产总量大,优势明显。第三产业入库12.98亿元,增收2.3亿元,同比增长21.6%。第三产业实现的增量税收占全部增收额的比重达76.7%,相对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行业方面:房地产业、金融业、建筑业占比增大,增长较快。这三个行业入库税款占税收总额的64.4%,比上年提高9.2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纳税总额高居行业纳税榜首,入库8.94亿元,增收2.72亿元,同比增长43.7%;金融业入库1.4亿元,增收3173万元,同比增长29.2%;建筑业入库2.19亿元,增收4136万元,同比增长23.3%。税种方面:各税种增减差异较大。按入库数额排序,营业税入库5.65亿元,增收8260万元,同比增长17.1%;企业所得税入库2.35亿元,增收8156万元,同比增长53.3%;个人所得税入库1.97亿元,减少226万元,下降1.1%;城市维护建设税入库1.42亿元,增收1435万元,同比增长11.2%;其他工商税收入库5亿元,增收9613万元,同比增长23.8%。
【支持经济发展】 一是支持企业转型发展。编印财政奖补政策、纳税服务指南、税收优惠政策摘编,简化行政审批及涉税事项办理。二是支持浙商创业创新。开展“一对一”个性化服务,组建税源评估中心推进浙商项目绩效管理,对浙商回归企业(项目)实施ABC分类服务,新增浙江飞翼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浙商回归企业18家。三是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对部分中小微工业企业临时性下浮社会保险费缴费比例,减征五项社保费8845万元,惠及3412家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家,企业因享受加计扣除税率优惠减负1367万元;认定小型微利企业317户,减免所得税149万元。
【税收法治】 一是完善依法行政工作机制。把依法行政工作纳入岗位目标责任制,对行政职权按照行政许可、行政监管等7个大类梳理职权312项,合理界分到各执法机构、执法岗位。二是完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管理。出台并实施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开展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62个税收规范性文件全文废止或失效。三是建立分局兼职法制员制度。稽查局、各分局(所)分局业务副局长担任兼职法制员,负责对本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审核把关,降低税收执法过错率,规避执法风险。四是全面推进信息公开。以人民政府网站、财税网站为平台,主动公开312项行政权力事项的执法依据、联系渠道、办事时限、财税法律法规、行政许可事项、办事程序等内容,依法接受群众监督,促进依法行政。
【“营改增”改革】 2013年,市地税局加大“营改增”改革的宣传力度,将改革相关政策法规通过网税系统和税企QQ群等渠道告知企业,有针对性开展政策解读。深入调研测算,按行业研究分析“营改增”试点改革对地税部门组织收入的影响。做好基础管理,及时清理试点企业发票,修改纳税人信息,对改革试点企业开展纳税评估,确保在“营改增”实施之前结清应缴税款。2013年先后完成8家广播影视服务企业和17家邮政业的国地税“营改增”交接工作。
【税收宣传】 2013年,市地方税务局以“送政策、问民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的“税法六进”活动。充分利用局内网站、宣传栏,大力开展税收政策法规宣传;结合“进村入企”系列活动,送政策、访民情;由业务科室骨干组成财税宣传队,在文化中心广场开展财税宣传咨询活动;在城关中学开展“普法宣传进校园”活动,为该校师生举办税收政策知识讲座;成立“大企业专家服务团队”,走访重点企业,问政、问计、问需,共商财税支持发展新举措;在广场、站台、公园设置税收宣传广告,扩大税法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制作“亩产论英雄”动漫创意作品,在嵊州电视台、各公共场所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
【信息化税源管理】 2013年,市地税局在税源管理上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税能力。深化《税友龙版》应用,全面推广应用《税友龙版》监督管理模块及廉政效能风险防控模块。对税收执法实时监控、按月评估,以《税友龙版》下行数据为基础,建立《综合数据分析平台》,集中国税、工商、财政等部门数据,加强第三方信息数据挖掘应用。做好《税友龙版》数据清理,共清理各项数据1280条,确保《龙版》基础数据稳定可靠。建设资源利用率高、管理方便、绿色节能应用系统,安装虚拟化软件,对部分服务器进行虚拟化,已运行20多个业务;增添备份介质,更换原有磁带机,整体环境内应用Veritas备份软件,对关键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安全备份;对各分局进行网络带宽升级,从原来10兆升级到100兆,提高网络数据传输质量。从而实现税收收入均衡、平稳入库,依法征收,应收尽收的目标。
【税务稽查】 一是开展以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多年未查工业企业及商贸企业、房地产业、建筑安装业、高污染高能耗企业为重点的税收专项检查;二是推行“案审协作机制”,所有稽查一线检查人员担当案件审理员,平均每人审理1至2个稽查案件,通过组织审理、检查人员辩论会,提高案件查处质量和效率。三是国、地税联手对电机、厨具等行业开展专项评估和检查,建立行业纳税模型,完善行业税收预警机制。四是首次通过公证部门对重大稽查案件的相关资料进行公证,固定稽查证据。全年共检查196户,查补入库税、费、滞纳金、罚款1262万元。查处虚假发票买方市场违法企业12户。(黄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