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站内搜索:
首页
>> 地方文献 >> 市县志书 >> 嵊州市志(1986-2002)
第三编 人口

发布日期:2014-07-3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嵊州市 字号:[ ]


  19862002年,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自然增长率下降,流动人口大幅度增加,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率提高,年龄结构变化显著,老龄化进程加快,少儿抚养系数下降,老年抚养系数上升,预期寿命延长,文化素质快速提高,少数民族人口明显增加,城镇化水平提高,家庭户规模缩小,男女性别比下降。

  第一章人口规模

  第一节 人口总量

  1986年,全县210593户、711905人,户均3.38人,非农业人口57400人,占总人口的8.06%1990234705户、729149人,户均3.31人,非农业人口60677人,占8.32%2000259623户、739872人,户均2.85人,非农业人口86724人,占11.72%2002265453户、737327人,户均2.78人,非农业人口101649人,占13.79%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四普”),全县有家庭户223530户、集体户1187户,总人口703204人(普查数据为常住人口,下同),其中男371895人、女331309人。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全市有家庭户240772户、集体户3404户,总人口671221人,其中男345614人、女325607人。家庭户、集体户增加是由于外来人口增多,总人口减少,是因外出人口比外来人口多。“五普”户籍登记人口为737813人,比1990年的户籍人口729149人增加8664人,年均递增1.19

  “五普”常住人口中出生人口7003人,出生率10.43‰,死亡人口5361人,死亡率7.99‰,自然增长率2.44‰,比“四普”的6.71‰下降4.27个千分点。

  第二节能源 人口分布

  19862002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高山移民脱贫致富政策的落实,人口渐向城镇转移,相对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市区、市郊及乡、镇政府所在地,山区人口逐渐减少。1986年,总人口最多的是城关镇,为32600人,是人口最少的横山乡1987人的16.44倍。“四普”城关镇总人口49020人,为最多,是最少的横山乡2273人的21.6倍。1992年撤扩并后,人口快速向城镇集聚,城关镇人口达到12302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6.8%,最少的雅璜乡4515人,只占0.6%。“五普”城关镇总人口176612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6.3%,雅璜乡3312人,占0.5%2002年城区人口191664人,是雅璜乡4135人的46.35倍,甘霖、长乐、崇仁、三界镇总人口比行政区划调整前的2000年平均增加40.9%

  第三节人口密度

  1986年,66个乡镇中的33个山区乡,地域大,人口少,密度低。城关及平原乡镇,人口相对集中,密度较高。是年,全县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99人。人口密度城关镇为最高,每平方公里2942人,次高是崇仁镇每平方公里1186人;东坑乡最低,为每平方公里83人,次低是大昆乡每平方公里130人。1990年,全县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09人,城关镇每平方公里3530人,为最高,次高仍是崇仁镇每平方公里1198人;东坑乡最低,每平方公里只有81人,次低仍是大昆乡,每平方公里128人。1992年撤扩并后,乡镇地域扩大,大部分乡镇人口密度降低,甘霖镇略有提高。2000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15人,城关镇每平方公里1107人,为最高;通源乡每平方公里144人,为最低。2002年,全市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13人,密度最高为剡湖街道,每平方公里2730人;最低是通源乡,每平方公里141人。

  第二章人口构成

  第一节性别

  1986年,全县男性377560人,占总人口53.04%,女性334345人,占46.96%,性别比(以女性为100112.93。“四普”男性371895人,占52.89%,女性331309人,占47.11%,性别比112.25,与1982年“三普”的112.19相近。“五普”男性345614人,占51.49%,女性325607人,占48.51%,性别比106.14,比“四普”降低6.112002年,男性384350人,占52.13%,女性352977人,占47.87%,性别比108.89

  70岁以上性别比明显下降,老年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两次普查趋势一致。“五普”新生儿性别比108.86,比“四普”的120.1111.25

  第二节年龄

  1986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平均寿命提高,导致人口年龄结构趋向高龄。198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5.06‰,19906.71 20004.33‰,20022.41‰,比1990年降低4.30个千分点。“四普”平均年龄31.07岁,“五普”平均年龄36.91岁,比“四普”提高5.84岁。“四普”014周岁少儿人口154628人,占总人口21.99%;“五普”014周岁少儿人口120543人,占17.96%,比1990年下降4.03个百分点。从人口年龄结构看:“五普”较“四普”4周岁以下占总人口比例明显缩小,4050岁占总人口比例,增大明显。人口年龄类型、人口再生产类型、人口负担系数、期望寿命均相应改变。

  特殊分组

  “五普”与“四普”相比,兵源青年、学龄人口、学龄前儿童比例趋减,育龄妇女、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老年组人口增加。

  构成类型

  按国际测定人口指标,人口年龄构成分为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据人口普查成果表明,少儿系数(014周岁占总人口比例)趋降,老年系数(65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趋增,老少比(老年人口与少儿人口比值)、年龄中位数均提高。

  再生产类型

  国际通用桑德氏模式,按14周岁以下、1549周岁、50周岁以上3个年龄组占总人口比重不同,把人口再生产类型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减少型。014周岁组人口比重,“四普”21.99%,属稳定型,“五普”17.96%,属减少型;1549岁组人口比重,“四普”58.38%,“五普”56.88%,均偏高,属增长型;50周岁以上组人口比重,“四普”19.63%,“五普”25.16%,趋向稳定型。

  年龄抚养比

  以1564岁为劳动年龄,14岁及以下和65岁及以上为非劳动年龄,由于劳动年龄人口、非劳动年龄人口减少,总抚养比随之降低,“四普”41.57%,“五普”39.88%,比“四普”降低1.68个百分点。其中老年抚养比自“四普”的10.44%升至“五普”的14.76%,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少儿抚养比由 “四普”的31.13%降至“五普”的25.12%,人口控制取得成效。

  预期寿命

  “五普”人口预期寿命(按常住人口计算)73.19岁,其中男性平均预期寿命为71.32岁,女性75.64岁,比“四普”(男68.84岁、女72.99岁)分别提高2.48岁和2.65岁。

  1990年“四普”、2000年“五普”各为4人。20029人,均为汉族。

  朱家老 男,190311月生,不识字,住甘霖镇叶家圳村。22岁结婚,97岁前参加农业劳动。不偏食,少吃荤,吸土烟,双目失明,耳不聋,说话清楚,需人照顾。

  袁月凤 女,19029月生,不识字,住鹿山街道姚宅村。18岁结婚,年轻时参加体力劳动。不吸烟,每天中晚餐吃酒各半汤碗,吃食均匀,素食为主,耳聋,眼明。200210月起,生活不能自理。

  章菊花 女,190211月生,不识字,住三江街道莲塘村。20岁结婚,39岁丧夫,年轻时从事农业劳动,晚年勤于家务。平时无病痛,三餐吃食均匀,爱吃肉,无 烟酒嗜好,股骨跌伤,卧床需人照顾。

  王兰仙 女,190111月生,不识字,住仙岩镇上白岩村。一直干农活做家务。起居有规律,不吸烟,不喝酒,荤素均食,胃口好,耳聋眼亮脑子清,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

  严水英 女,190111月生,不识字,住三界镇石塔村。21岁结婚,历来从事家务。吃食均匀,喜爱吃鱼,酒肉不沾。早起早睡,经常外面走动拾柴,还能上山采茶。耳聋眼明神志清,信仰耶稣,心情开朗,乐于助人。

  金银妹 女,19034月生,不识字,住黄泽镇石桥村。18岁结婚,婚后参加劳动,心灵手巧,粗细活儿样样都会,不吸烟,爱吃酒(至今还餐喝半汤碗),喜吃猪肉、馒头、汤包等软食,耳聋目明,跌伤卧床,头脑不清,需人照料。

  陶兰香 女,19035月生,不识字,住谷来镇吕岙村。19岁结婚,六、七十岁还能上山干活。饮食以素食为主,不吃鱼肉,平常无病,生活自理为主。

  钱根凤 女,190111月生,初小文化,中共党员,住雅璜乡雅璜村。结婚较迟,务农勤快,曾任妇女主任,是县劳动模范(养猪能手)。历来吸烟喝茶、饮酒,胃口好,不吃咸菜霉菜,体热衣少不怕冷,常年无病。患白内障,需人照理。

  周仙芝 女,1901年出生,不识字,住长乐镇外水口村。历来从事家务,爱喝酒吃肉,喜糯米食,耳亮神志清。

  第三节文化程度

  “五普”全市具有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588847人,比“四普”544891人增8.07%。其中以大学文化程度增长比例最快,增加184.11%;高中增加27.47%;初中增加25.30%;小学文化程度人数减少10.24%,占总人口比重及每千人拥有数下降,主要是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学龄儿童基数减少。15周岁及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人数,“五普”23040人,比“四普”94304人减少71264人,下降75.57%,占同龄组人口比例由“四普”17.31%降至“五普”3.91%

  “四普”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不包括未上过学人数)544891人,“五普”588847人,“四普”到“五普”,除小学人数减少外,初高中大幅增加,大学及以上增幅近3倍多。

  “四普”在业总人数444920人,按职业文化程度分,大学本科1105人,大学专科2696人,中专6461人,高中49147人,初中195444人,小学183203人,不识或识字很少6864人。“五普”的长表抽10%户普查得,全市职业人口40349人。按职业文化程度分,研究生2人,大学本科214人,大学专科707人,中专780人,高中3753人,初中18385人,小学15160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1348人。在职人员文化程度以专业技术人员为最高,“四普”专技人员高中以上文化占专技总人数的67.10%,“五普”占78.23%;最低是农牧渔劳动者,“四普”高中以上文化占农牧渔劳动者总数6.51%,“五普”占5.17%

  第四节民族

  嵊州市是汉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稀少。随着工作分配、调动、部队干部转业,特别是少数民族妇女嫁入及其生育子女随母申报,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五普”671221人,汉族人口669564人,占99.75%,少数民族1657人,占0.25%,比“四普”258人增1399人。少数民族在各乡镇中分布最多的是城关镇,295人;最少是蒋镇、竹溪乡,各16人。

  “四普”有少数民族27个,258人(男27人,女231人)。其中壮族39人、苗族33人、彝族29人、畲族26人、土家族24人、纳西族21人、回族17人、布依族11人、白族9人、满族7人、傣族7人、傈僳族5人、侗族4人、瑶族3人、藏族3人、土族3人、怒族3人、朝鲜族2人、高山族2人、拉祜族2人、景颇族2人、蒙古族1人、哈尼族1人、黎族1人、普米族1人、鄂伦春族1人、水族1人。

  “五普”有少数民族1657人(男334人,女1323人)。其中苗族325人、土家族240人、白族177人、壮族171人、彝族169人、布依族128人、侗族85人、畲族45人、瑶族35人、仡老族24人,哈尼族23人、傈僳族22人、回族20人、朝鲜族20人、傣族19人、满族16人、水族16人、藏族14人、黎族11人、土族11人、蒙古族10人、佤族7人、维吾尔族4人,其他少数民族61人,其他未识别民族的4人。

  贯彻党的少数民族政策,执行《浙江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各乡镇合理安排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帮扶贫困户工作和学生减免学杂费,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对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培训、选拔使用。至2002年,安排绍兴市政协委员7人次,嵊州市政协委员9人次,有中学高级教师1名。并做好用品生产、食品、饮食服务工作,保护少数民族人员合法权益。

  第五节职业

  在业人口

  “四普”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中,在业人口444920人,占81.10%;不在业103656人,占18.9%,其中在校生占10.92%、家务占55.65%、待升学占4.08%、市镇待业占0.91%、离退休退职占8.61%、丧失劳动能力占17.82%、其他占2.01%。“五普”抽样10%户的长表数据显示: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中,在业人口40349人,占74.9%;不在业13525人,占25.1%,其中在校生占13.8%、家务占44.35%、失去工作正在找工作占2.65%、从未工作正在找工作占2.85%、离退休占10.14%、丧失劳动能力占22.01%、其他占4.2%。不在业人口中,男4387人,占32.44%,女9138人,占67.56%,男女比为12.08

  行业构成 “五普”按三大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占57.19%,第二产业占27.97%,第三产业占14.84%。按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划分,物质生产部门占87.62%,非物质生产部门占12.38%。与“四普”比较,第一产业下降18.78%,第二产业上升13.86%,第三产业上升4.92%

  职业构成 “五普”的在业人口中,从事体力劳动占61%,其中从事农、林、牧、副、渔业劳动者占58.43%;从事工业生产、运输等占25.61%;服务性人员占15.39%

  性别年龄构成 “五普”抽样10%40349个在业人口中,男性23346人,占57.86%,比“四普”提高0.13个百分点;女性17003人,占42.14%,比“四普”下降0.13个百分点。

  在业人口平均年龄,“四普”34.83岁,“五普”升至39.87岁,其中男性由36.50岁升至41.06岁,女性由32.55岁升至38.24岁。

  不在业人口

  “五普”不在业人口,抽10%户长表普查13525人,比“四普”增6.2个百分点。按不在业人口类别分,在校学生、离退休、丧失工作能力、其他等人数比重均增加。按性别分,“五普”女占67.56%,男占32.44%,与“四普”比,女失业人数减少3.59个百分点,男增加3.59个百分点。

  第六节婚育

  育龄妇女

  育龄妇女人数趋向稳中有降,生育率明显下降。“四普”1549岁育龄妇女190638人,“五普”抽10%户普查为17953人,人数有所减少。总和生育率(育龄妇女在整个生育年龄期间生育子女数)明显下降。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婚人数增加,生育率略有回升,余皆逐年下降。1986年总和生育率1.26%19901.39%20001.05%20021.037%

  婚姻状况

  “四普”15岁及以上人口548576人(男286773人,女261803人),其中未婚133056人,占15岁及以上人口24.25%(男15.69%,女8.56%)。有配偶374378人,占68.25%,其中男性186695人,占相应年龄男性人口65.10%,女性187683人,占相应年龄女性人口71.69%。丧偶人口37841人,占6.9%,其中男11137人,女26704人,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女性丧偶为男性的2.4倍。离婚人口3301人(男2870人,女431人),占0.60%。“五普”抽10%户普查,15岁及以上人口53874人(男27733人,女26141人),其中未婚9216人(男6160人,女3056人),占15岁及以上人口17.11%,比“四普”降低7.14个百分点。有配偶39637人(男19867人,女19770人),占73.57%,比“四普”提高5.33个百分点。丧偶人口3569人(男1017人,女2552人),占6.62%,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女性丧偶者为男性丧偶者2.51倍。离婚人口435人(男352人,女83人),占0.81%,比“四普”上升0.21个百分点,男性离婚是女性的4.24倍。再婚有配偶人口1017人(男性337人,女性680人),占1.89%

  生 育

  “四普”1564岁女性234064人,按活产子女个数分:无活产子女56605人,占相应年龄人口24.18%;活产157426人,占24.53%;活产249053人,占20.96%;活产329426人,占12.57%;活产418105人,占7.74%;活产5个及以上23449人,占10.02%,其中活产10215人,活产1146人,活产1219人,活产15个及以上1人。“五普”抽10%户普查,1550岁妇女人数18337人,按活产子女数分:没有活产子女3742人,占相应年龄人口20.41%;活产18608人,占46.94%;活产24883人,占26.63%;活产3960人,占5.24%;活产4126人,占0.69%;活产5个及以上18人,占0.1%,比“四普”降低9.92个百分点。“五普”平均每个妇女活产子女数1.19个,比“四普”平均每个妇女活产子数1.94个减少0.75个。

  第七节家庭规模

  1986年户均3.38人,“四普”户均3.31人,“五普户均2.85人,2002年户均2.78人,家庭规模逐渐向户均3人及以下演变。

  不同规模家庭户所占比重,“四普”1人户占14.85%2人户占16.56%3人户占30.81%4人户占24.98%5人户占9.83%6人户占2.32%7人户占0.51%8人户占0.11%9人户占0.02%10人及以上户占0.01%。“五普”1人户占18.34%2人户占25.68%3人户34.74%4人户14.81%5人户占4.95%6人户1.17%7人户0.21%8人户0.07%9人户0.02%10人及以上户0.01%

  不同类别家庭户所占比重,“四普”单身占12.89%,一对夫妻户占10.64%,二代户占64.9%,三代户7.91%,四代户占0.13%,其他户占3.53%。“五普”一代户占38.3%,二代户占52.15%,三代户占9.35%,四代户占0.2%。不同民族家庭户中单一民族户占99.52%,二个民族户占0.48%,三个民族户2户。

  家庭规模发展趋势为,二代3人户为主体,其次是老、少一对夫妻户,56人户逐渐减少,7人以上户趋向消亡。

  专记: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表现,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综合反映,是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的比重逐渐上升,少儿人口比重下降的动态过程,也是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嵊州市由于持续的低生育水平和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

  发展过程

  人口老龄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口年龄结构就从年轻型变成老年型。衡量人口老龄化有四项指标: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超过10%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超过7%014岁人口所占比重即少儿系数低于20%;年龄中位数超过30岁;老少比即老化指数高于30%。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人口年龄结构基本处于年轻型时期。从“一普”到“二普”的11年间,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4.05%上升到5.15%,老少比从12.83%12.59%。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人口基本处于成年型时期。“三普”014岁人口占27.83%65岁及以上人口占6.34%,老少比为22.80%,达到成年型标准。“四普”014岁人口占21.99%65岁及以上人口占7.38%,老少比为50.92%,各项指标老龄化,且发展势头迅猛。“五普”014岁人口占17.96%65岁及以上人口占10.55%,老少比为58.77%,比全国平均水平30.41%28.36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49.39%9.38个百分点。以国内惯用标准衡量,嵊州市人口年龄结构完全进入老年型时期。

  形成特点

  老年人口增长超过总人口增长速度。“一普”总人口420143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仅为31926人,占总人口的7.6%;“五普”总人口达到671221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到70842人,占总人口10.55%。从19492002年,全市人口总量增加251078人,增长59.76%,年均增长1.27%;老年人口增加38916人,增长121.89%,年均增长2.54%,老年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总人口的增长速度。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全市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19902000年,总人口增加了36668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17450人,占总人口增加量的47.59%

  人口老龄化程度呈加速增长的态势。“五普”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0842人,占总人口的10.55%,比“四普”的7.38%上升3.17个百分点。年龄中位数36.67岁,比“四普”上升4.73岁。全市老年人口内部结构向中、高龄化发展,“五普”6069岁的低龄老人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53.80%,比“四普”的60.99%下降了7.19个百分点。7079岁的中龄老年人和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在老年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成因分析

  实行计划生育,出生率快速下降,全市出生人口由“四普”的13.59‰下降至“五普”的11.62‰,下降1.97个千分点。出生人数也由“四普”的9889人下降到“五普”的8594人。少儿人口比重降低,人口年龄结构转变,是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

  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促使人口平均寿命延长,死亡率下降,是老龄化的重要因素。老年人口长寿水平,1953年为5.22%1964年为5.19%1982年为9.85%1990年为9.19%2000年为11.28%。死亡平均年龄较大幅度提高,“五普”(1998年下半年至1999年上半年死亡人口统计)死亡平均年龄66.95岁,比 “四普”的60.64岁提高6.31岁;“五普”死亡人数中50岁以上占84.37%,比“四普”78.74%提高5.63个百分点。说明人口健康状况改善,平均寿命延长,死亡人口比重移向老年。在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死亡率也相应下降的情况下,使老少比例提高,人口年龄结构进入老年型特征时期。

 

  第三章人口变动

  第一节自然变动

  1986年末,全县210593户、711905人;2002年末,265453户、737327人。17年中,人口增加25422人,年均递增2.1‰。

  1986年出生8640人,出生率12.16‰,20027213人,出生率9.65‰,17年合计出生142117人,年均出生8360人,年均出生率11.74 ‰。年死亡人口稳定在5000上下,17年间死亡89297人,年死亡率6.66‰至7.53‰,平均死亡率7.37‰。与上述数据相应,人口自然增长逐步减少,1986年自然增长率5.06‰,2002年降至2.41‰,17年合计自然增长53180人,年均自增率4.39‰。

  第二节人口迁移

  据户籍管理统计,19862002年,外地迁入129792人,迁往外地149174人,净迁出19382人。

  第三节流动人口

  外出人口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剩余劳力进城务工经商日益增多。“五普”外出人口132213人,其中男69429人,占52.51%,女62784人,占47.49%。市(县)内乡镇外出50027人;外出在省内市外38553人,其中杭州、宁波、绍兴市区21855人,占外出省内总人数的56.69%;省外43633人,分布30个省市,其中上海、北京、广东29503人,占出省外的67.62%。年龄集中在1549岁之间(106532人,占80.58%);文化程度以初中、小学为主,初中74456人、占56.32%,小学32979人、占24.94%,高中14825人、占11.21%,中专1629人、占1.23%,大专以上1118人、占0.85%

  外来人口

  “五普”外来人口65621人(男29644,女35977人),其中市(县)内乡镇间49794人(男23396人,女26398人),省内市(县)外4416人(男1937人,女2479人),省外11411人(男4311人,女7100人)。外来人口以务工经商最多,寄读、寄养、探亲访友次之,也有一部分省外来的女性婚嫁本地而户口未入。外来人口女性多于男性。城关镇外来人口41805人,占外来人口的63.71%

  第四节人口集聚

  城市化进程加快,推动了人口向城镇集聚。“五普”城镇人口296144人,占总人口的44.12%,比 “四普”增加46026人,增长18.4%,其中城关镇人口176612人,比 “四普”增加127265人,增长2.6倍。

  城镇人口

  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后,城关镇人口从40358人增到123024人,长乐镇从20286人增至43277人,甘霖镇从16107人增至49011人,崇仁镇从14976人增至55089人,黄泽镇从12703人增至46860人,三界镇从10799人增至40131人。2001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市总人口737327人,其中5大镇4街道总人口达到555315人,占75.31%,其中4街道共70326户、196585人,甘霖镇32529户、89266人,长乐镇27873户、71504人,崇仁镇32055户、88029人,黄泽镇16085户、45311人,三界镇21354户、64620人。

  户口迁移

  户籍制度改革、城镇购房、进城务工、经商办厂、偏僻山区人口移动等原因,人口向城镇迁移。1986年,城关镇非农人口26157人,199032486人,199652341人,200063060人,200172894人,200277490人,比1986年增加51333人,增加1.96倍。

  长乐镇是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1998年起,在长乐镇建成区范围内,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可根据本人意愿落户。至2002年,先后有1100名符合条件的镇内外公民落户,成为非农人口。

  流动人口

  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五普”市内流动5万多人,流动的方向基本为城关镇和大集镇所在地,85%以上流向城区。公安局流动人口年报显示,2000年暂住人口17426人,其中来自市外省内12651人,省外4775人。2001年暂住人口29162人,其中来自市外省内16800人,省外12307人。2002年暂住人口39061人,其中来自市外省内21282人,省外17779人。暂住在城区的有34738人,占总数的88.93%。其中务工22040人,占63.45%;务农216人、经商5948人,占17.12%;服务3943人,占11.35%;因公出差110人,借读培训158人,治病疗养625人,做保姆27人,投靠亲友521人,探亲访友82人,其他1068人。

  附:人口普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进行了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标准时间是195363024时,普查项目6项。普查结果,嵊县计113075户,420143人,其中男224188人,女195955人。

  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标准时间是196463024时,普查项目增至9项。普查结果,嵊县计125712户,534227人,其中男283136人,女251091人。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标准时间是198271日零时,普查项目增至19项,按人填报的有13项,按户填报的6项。普查结果,嵊县计190521户,693725人,其中男366793人,女326932人。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标准时间是199071日零时,普查项目共21项,按人填报的15项,按户填报的6项,此外,198911日至1990630日期间有死亡的户,同时填报《死亡人口登记表》,普查结果,嵊县计224717户,703204人,其中男371895人,女331309人。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标准时间是2000111日零时,按常住人口登记的原则,以乡、镇为空间范围进行普查登记。普查表分为普查表短表和普查表长表两种。普查表长表根据国家规定的办法,抽出10%的户填报;普查表短表由其余的户填报。在1999111日至20001031日期间内有死亡人口的户,同时填报《死亡人口调查表》,此外增加了一张附表《暂住人口调查表》,浙江省还增设了《浙江省外出人口调查表》。普查表短表只登记传统的常规性普查项目,其中按户登记的10项,按人登记的有9项。普查表长表既包括所有短表项目,又增加了一些有关人员迁移,经济活动,婚姻生育以及住房设施等项目,共有户记录23项,人记录26项,共49项。普查结果,全市计244176户(不包括全家外出半年以上的户数),常住人口671221人(其中男345614人,女325607人),户籍管理人口737813人(其中男385399人,女352414人)。

  第四章姓氏

  第一节姓氏总量

  2002年,全市有559个姓氏,均为单姓。人口万人以上的22个,千人以上的68个,百人以上的66个。按人口数多少排列如下:

  张59775 王57532 陈33291 周26764

  钱25838 裘22027 马21044 黄20123

  郑18068 徐18026 俞17453 李17439

  沈16278 吴14719 袁14703 金13946

  吕13280 赵13016 邢11782 刘11144

  丁10733 竺10450 朱9076 姚8969

  叶8870 史8249 孙8048 魏8027

  童6217 胡6165 杨6137   宋6036

  董5850 应5788 楼5531 竹5195

  蒋5137 任5121 尹5116 章5080

  屠4820 商4568 许4495 施4448

  过4332 谢4283 何4020 杜3996

  高3616 汪3569 郭3547 潘3465

  单3294 龚2799 相2731 蔡2543

  卢2449 唐2443 范2415 梁2325

  石2284 求2209 韩2167 费2163

  喻2145 夏2089 陶1935 傅1931

  祝1730 陆1723 葛1652 支1631

  方1555 冯1555  1492  1489

  余1489 安1484 林1409  1323

  斯1287 曹1259 邱1254 骆1221

  舒1219 邹1193 卞1185 毛1049

  邓1036 钟1010 储998  麻978

  倪951 罗937 操928 戴927

  华925 孔894 姜837 厉791

  樊787 盛778 鲁754 闾742

  翁688 顾681 鲍639 严639

  牟634 苏608 娄602 崔560

  庞555 曾523 薛508 卜476

  阮458 成439 邵429 全421

  戚386 凌372 孟369 田361

  秦352 于347 程339 洪323

  季318 江310 贾307 芦300

  滕296 尉277 莫269 齐229

  梅209 项200 韦190 赖170

  包157 密147 彭145 褚143

  阎142 符139 詹137 官129

  虞120 柯119 甄119 廖117

  宣114 柴111 柳110 饶109

  寿99 封99 郁92 熊91

  诸88  肖78  谭77  郦75

  房72  裴72  贝71  桑68

  尤68  水67  雷65  邬59

  付58  劳58  浦58  丰56

  易53  贺47  颜44  卫42 

  白40  仇39  茅38  欧37

  占37  缪36  历34  龙34

  向33  皇32  黎32  段30 

  和30  侯30  佘30  万30

  平29  岑27  候27  奚27

  畅26  解26  景25  戎25

  申23  文22  辛22  仰22

  左21  池20  聂20  於20

  吉19  蒲19  涂19  伍19

  宗18  纪17  康17  普17

  闻17 边16 覃16 扬16 岳16 

  车15 蓝15 农15 冉15 戈14 

  简14 兰14 泮14 殷14 步13 

  管13 匡13 温13 禹13 杭12 

  师12 藤12 姓12 庄12 柏11 

  代11 甘11 关11 瞿11 郎11 

  励11 潜11 乔11 毕10 常10 

  干10 宁10 时10 腾10 卓10 

  敖9 酆9 耿9 谷9 荷9 

  靳9 来9 米9 闵9 祁9

  晏9 薄8 古8 桂8 牛8

  荣8   胥8 伊8 公7      7

  翟7 樟7 濮7 艾6   不6

    查6 弗6 苟6   明6 秋6

  沙6 未6      6 尧6 游6

  齄6 窦5 国5      5 盘5

  曲5 屈5 芮5 赏5      5

  巫5 武5   湘5 刁4 惠4

  揭4 路4 穆4 綦4 权4

  上4 谈4 潭4   郗4 筱4

  岩4      4 仲4 主4 君3 

  阿3   保3      3   超3 丛3

  党3 都3 贡3 郝3 霍3

  将3   井3 鞠3 乐3 栗3

  苗3 妻3 尚3 佟3 席3

  银3 元3 臧3 字3 薜2 

  察2 朝2   谌2 迟2 初2

  楚2 刀2 俸2 宫2 雇2  

  昊2   呼2   花2 郏2 奖2 

  经2 阚2 腊2 立2 连2

  糜2 母2      2 铙2 皮2

  期2 强2 润2 殳2 双2

  税2 司2 隋2   索2 邰2

  塘2 危2 冼2 小2 新2

  刑2   幸2 鄢2 闫2 羊2

  奕2 这2 荘2   自2 祖2

  佐2   伟1 桉1 倍1 贲1

  闭1 彪1 宾1 波1 伯1

    才1  材1  仓1  藏1  呈1

  塍1  宠1  瘳1  春1  大1

  但1  德1  狄1  邸1  豆1

  堵1  坊1  芳1  斐1  沣1

  蜂1  凤1  奉1  洑1  甫1

  富1  淦1  艮1  庚1  功1

  巩1  辜1  蒿1  黑1  虎1

  宦1  计1  际1  祭1  姣1 

  焦1  居1  开1  克1  寇1

  邝1  况1  葵1  榔1  朗1

  棱1  犁1  礼1  理1  吏1

  利1  笠1  廉1  淋1  隆1 

  漏1  泸1  栾1  滦1  伦1

  洛1  满1  矛1  茆1  茂1

  美1  庙1  谬1  陌1  睦1 

  娜1  能1  尼1  年1  侬1

  蟠1  莆1  柒1  漆1  亓1

  其1  巧1  芹1  青1  卿1

  庆1  阙1  染1  容1  僧1

  善1  绍1  示1  书1  帅1

  姒1  松1  他1  拖1  旺1 

  威1  沃1  下1  鲜1  响1

  象1  萧1  信1  兴1  行1

  修1  须1  婿1  雪1  燕1

  衣1  宜1  矣1  音1  印1

  英1  由1  瑜1  与1  玉1 

  吁1  院1  云1  恽1  载1

  昝1  造1  增1  仉1  浙1

  志1  智1  中1  锺1  珠1

  妆1  禚1  紫1  奏1

  第二节姓氏分布

  姓氏多以一姓为主多姓杂居一村。2002年底,人口在6000以上的姓氏分布区域如下:

  张 姓

  分布21个乡镇(街道)59775人,其中崇仁镇13585人、甘霖镇10564人、剡湖街道(城中)7167人、三界镇4431人、长乐镇4272人、鹿山街道(城西)3324人、石璜镇2713人、黄泽镇2099人、三江街道(城东)2067人、王院乡1857人、里南乡1666人、浦口街道1416人、金庭镇888人、谷来镇772人、竹溪乡639人、仙岩镇592人、贵门乡502人、通源乡438人、北漳镇388人、下王镇252人、雅璜乡143人。

  王 姓

  分布21个乡镇(街道)57532人,其中金庭镇7038人、北漳镇6483人、甘霖镇6263人、黄泽镇5553人、三界镇5429人、剡湖街道(城中)5235人、三江街道(城东)3738人、崇仁镇2894人、石璜镇2614人、仙岩镇2134人、长乐镇2125人、鹿山街道(城西)2023人、浦口街道1883人、里南乡1447人、谷来镇1186人、下王镇634人、通源乡480人、王院乡171人、贵门乡108人、竹溪乡48人、雅璜乡45人。

  陈 姓

  分布21个乡镇(街道)33291人,其中三界镇6010人、崇仁镇4820人、甘霖镇3770人、剡湖街道(城中)2538人、三江街道(城东)1836人、石璜镇1831人、黄泽镇1693人、里南乡1336人、北漳镇1314人、鹿山街道(城西)1308人、长乐镇1233人、浦口街道1206人、下王镇931人、仙岩镇926人、金庭镇662人、谷来镇624人、王院乡485人、贵门乡335人、雅璜乡249人、竹溪乡120人、通源乡64人。

  周 姓

  分布21个乡镇(街道)26764人,其中长乐镇7361人、甘霖镇3935人、剡湖街道(城中)2418人、崇仁镇1982人、鹿山街道(城西)1698人、三江街道(城东)1683人、石璜镇1449人、里南乡1306人、黄泽镇878人、三界镇633人、北漳镇578人、浦口街道470人、贵门乡432人、通源乡394人、金庭镇364人、王院乡334人、雅璜乡317人、谷来镇263人、仙岩镇175人、下王镇53人、竹溪乡41人。

  钱 姓

  分布21个乡镇(街道)25838人,其中长乐镇13145人、甘霖镇1911人、剡湖街道(城中)1718人、崇仁镇1421人、石璜镇1253人、竹溪乡1221人、三界镇1011人、通源乡863人、鹿山街道(城西)792人、三江街道(城东)624人、里南乡423人、贵门乡291人、谷来镇287人、仙岩镇198人、黄泽镇154人、浦口街道149人、雅璜乡106人、北漳镇104人、金庭镇91人、王院乡65人、下王镇11人。

  裘 姓

  分布21个乡镇(街道)22027人,其中崇仁镇12913人、剡湖街道(城中)2080人、石璜镇1735人、甘霖镇1348人、雅璜乡1137人、鹿山街道(城西)930人、三江街道(城东)403人、长乐镇363人、谷来镇335人、王院乡197人、黄泽镇109人、浦口街道90人、下王镇68人、三界镇65人、金庭镇65人、通源乡61人、仙岩镇57人、竹溪乡42人、北漳镇17人、里南乡8人、贵门乡4人。

  马 姓

  分布21个乡镇(街道)21044人,其中谷来镇6308人、崇仁镇4029人、鹿山街道(城西)2139人、甘霖镇1902人、剡湖街道(城中)1715人、长乐镇1694人、仙岩镇898人、三界镇456人、浦口街道405人、三江街道(城东)360人、竹溪乡292人、黄泽镇243人、王院乡160人、石璜镇155人、贵门乡125人、金庭镇45人、通源乡44人、下王镇26人、雅璜乡24人、北漳镇12人、里南乡12人。

  黄 姓

  分布21个乡镇(街道)20123人,其中谷来镇4722人、崇仁镇2318人、甘霖镇2251人、石璜镇2206人、剡湖街道(城中)1369人、三界镇1263人、北漳镇1147人、三江街道(城东)716人、长乐镇713人、鹿山街道(城西)692人、贵门乡489人、黄泽镇438人、浦口街道403人、金庭镇387人、通源乡278人、竹溪乡240人、王院乡(234人、雅璜乡125人、仙岩镇77人、下王镇28人、里南乡27人。

  郑 姓

  分布20个乡镇(街道)18068人,其中三界镇9108人、贵门乡1956人、剡湖街道(城中)1332人、长乐镇1134人、崇仁镇933人、甘霖镇799人、北漳镇612人、三江街道(城东)432人、黄泽镇410人、浦口街道338人、鹿山街道(城西)285人、金庭镇182人、仙岩镇147人、谷来镇139人、里南乡102人、石璜镇92人、下王镇52人、通源乡11人、竹溪乡3人、王院乡1人。

  徐 姓

  分布21个乡镇(街道)18026人,其中崇仁镇3058人、仙岩镇2351人、剡湖街道(城中)2201人、下王镇1900人、、浦口街道1522人、黄泽镇1146人、三界镇960人、甘霖镇872人、鹿山街道(城西)827人、三江街道(城东)623人、北漳镇542人、长乐镇518人、谷来镇439人、金庭镇375人、石璜镇284人、通源乡195人、王院乡85人、里南乡69人、竹溪乡30人、贵门乡21人、雅璜乡8人。

  俞 姓

  分布21个乡镇(街道)17453人,其中甘霖镇6146人、下王镇2503人、剡湖街道(城中)1660人、鹿山街道(城西)1075人、三江街道(城东)940人、崇仁镇865人、仙岩镇852人、黄泽镇836人、浦口街道556人、金庭镇439人、里南乡336人、长乐镇316人、北漳镇245人、石璜镇238人、、三界镇216人、通源乡67人、贵门乡42人、谷来镇41人、王院乡39人、雅璜乡38人、竹溪乡3人。

  李 姓

  分布21个乡镇(街道)17439人,其中三界镇2521人、甘霖镇2335人、剡湖街道(城中)1774人、鹿山街道(城西)1675人、黄泽镇1672人、崇仁镇1291人、谷来镇946人、仙岩镇806人、三江街道(城东)804人、长乐镇554人、雅璜乡495人、浦口街道472人、石璜镇433人、下王镇403人、金庭镇364人、王院乡296人、贵门乡245人、北漳镇134人、竹溪乡101人、里南乡92人、通源乡26人。

  沈 姓

  分布21个乡镇(街道)16278人,其中三界镇4790人、甘霖镇3814人、崇仁镇1922人、剡湖街道(城中)1427人、石璜镇1328人、鹿山街道(城西)663人、浦口街道619人、黄泽镇346人、长乐镇291人、三江街道(城东)263人、谷来镇173人、通源乡163人、里南乡127人、金庭镇110人、仙岩镇105人、北漳镇55人、下王镇34人、雅璜乡20人、王院乡18人、竹溪乡7人、贵门乡3人。

  吴 姓

  分布21个乡镇(街道)14719人,其中三界镇3637人、浦口街道2397人、剡湖街道(城中)1452人、甘霖镇1409人、三江街道(城东)1348人、崇仁镇974人、长乐镇724人、黄泽镇691人、鹿山街道(城西)476人、金庭镇321人、仙岩镇267人、下王镇239人、北漳镇134人、竹溪乡132人、石璜镇117人、贵门乡108人、谷来镇96人、王院乡76人、里南乡52人、雅璜乡39人、通源乡30人。

  袁 姓

  分布21个乡镇(街道)14703人,其中鹿山街道(城西)3989人、甘霖镇3194人、崇仁镇1470人、剡湖街道(城中)1374人、三江街道(城东)856人、里南乡731人、谷来镇725人、黄泽镇673人、石璜镇596人、长乐镇358人、浦口街道227人、竹溪乡188人、三界镇115人、金庭镇58人、北漳镇36人、通源乡35人、仙岩镇30人、下王镇20人、王院乡12人、贵门乡12人、雅璜乡4人。

  金 姓

  分布21个乡镇(街道)13946人,其中甘霖镇3327人、三江街道(城东)2479人、崇仁镇1845人、长乐镇1338人、剡湖街道(城中)1129人、鹿山街道(城西)720人、石璜镇657人、贵门乡625人、黄泽镇383人、里南乡280人、谷来镇256人、浦口街道236人、雅璜乡201人、、通源乡145人、三界镇131人、金庭镇57人、下王镇54人、仙岩镇28人、王院乡25人、北漳镇19人、竹溪乡11人。

  吕 姓

  分布21个乡镇(街道)13280人,其中贵门乡2493人、甘霖镇2090人、长乐镇1652人、黄泽镇1525人、剡湖街道(城中)998人、三江街道(城东)675人、下王镇598人、金庭镇577人、崇仁镇539人、鹿山街道(城西)388人、浦口街道369人、石璜镇292人、里南乡272人、三界镇199人、仙岩镇181人、北漳镇120人、谷来镇118人、通源乡91人、王院乡80人、竹溪乡18人、雅璜乡5人。

  赵 姓

  分布21个乡镇(街道)13016人,其中鹿山街道(城西)2208人、崇仁镇2045人、三界镇1931人、甘霖镇1758人、剡湖街道(城中)1577人、三江街道(城东)1125人、黄泽镇585人、长乐镇515人、浦口街道321人、仙岩镇306人、里南乡181人、石璜镇123人、谷来镇72人、下王镇65人、金庭镇53人、竹溪乡50人、通源乡33人、北漳镇31人、贵门乡15人、雅璜乡14人、王院乡8人、

  邢 姓

  分布21个乡镇(街道)11782人,其中长乐镇9276人、剡湖街道(城中)659人、甘霖镇443人、鹿山街道(城西)327人、通源乡280人、崇仁镇244人、石璜镇207人、三江街道(城东)127人、黄泽镇39人、贵门乡35人、里南乡34人、三界镇24人、浦口街道23人、谷来镇20人、雅璜乡17人、金庭镇9人、下王镇7人、王院乡5人、仙岩镇4人、北漳镇1人、竹溪乡1人、

  刘 姓

  分布21个乡镇(街道)11144人,其中长乐镇5826人、甘霖镇938人、剡湖街道(城中)633人、黄泽镇629人、石璜镇581人、谷来镇570人、崇仁镇412人、鹿山街道(城西)307人、里南乡227人、浦口街道182人、三江街道(城东)134人、下王镇117人、通源乡117人、三界镇106人、王院乡105人、金庭镇92人、北漳镇46人、竹溪乡44人、贵门乡39人、仙岩镇23人、雅璜乡16人。

  丁 姓

  分布21个乡镇(街道)10733,其中黄泽镇1885人、剡湖街道(城中)1839人、甘霖镇994人、鹿山街道(城西)970人、三江街道(城东)892人、浦口街道744人、石璜镇688人、崇仁镇619人、王院乡503人、里南乡492人、仙岩镇441人、长乐镇188人、三界镇143人、北漳镇90人、金庭镇74人、谷来镇72人、下王镇45人、通源乡19人、贵门乡18人、雅璜乡11人、竹溪乡6人。

  竺 姓

  分布20个乡镇(街道)10450人,其中金庭镇3858人、黄泽镇1382人、鹿山街道(城西)1021人、北漳镇995人、崇仁镇937人、剡湖街道(城中)610人、三江街道(城东)452人、里南乡344人、甘霖镇309人、浦口街道267人、长乐镇88人、石璜镇61人、下王镇44人、三界镇30人、贵门乡26人、仙岩镇18人、谷来镇3人、雅璜乡3人、王院乡1人、通源乡1人。

  朱 姓

  分布21个乡镇(街道)9076人,其中剡湖街道(城中)1847人、三界镇1378人、长乐镇1129人、甘霖镇817人、浦口街道668人、崇仁镇586人、鹿山街道(城西)462人、贵门乡451人、黄泽镇305人、石璜镇290人、三江街道(城东)268人、下王镇211人、雅璜乡141人、王院乡124人、仙岩镇97人、金庭镇91人、北漳镇67人、通源乡54人、谷来镇47人、里南乡22人、竹溪乡21人。

  姚 姓

  分布21个乡镇(街道)8969人,其中金庭镇4964人、黄泽镇717人、剡湖街道(城中)530人、里南乡437人、北漳镇436人、鹿山街道(城西)373人、崇仁镇254人、三界镇202人、长乐镇197人、浦口街道193人、仙岩镇180人、三江街道(城东)172人、甘霖镇138人、谷来镇75人、石璜镇46人、下王镇27人、贵门乡10人、通源乡7人、王院乡5人、竹溪乡3人、雅璜乡3人。

  叶 姓

  分布21个乡镇(街道)8870人,其中浦口街道2303人、黄泽镇1584人、甘霖镇1468人、剡湖街道(城中)608人、下王镇488人、三江街道(城东)479人、鹿山街道(城西)355人、长乐镇339人、石璜镇267人、里南乡235人、三界镇211人、崇仁镇208人、金庭镇151人、仙岩镇105人、北漳镇28人、通源乡13人、谷来镇11人、雅璜乡5人、王院乡4人、竹溪乡4人、贵门乡4人。

  史 姓

  分布20个乡镇(街道)8249人,其中甘霖镇2674人、鹿山街道(城西)2577人、崇仁镇770人、剡湖街道(城中)747人、长乐460人、石璜镇383人、三江街道(城东)200人、浦口街道181人、仙岩镇77人、北漳镇37人、黄泽镇28人、里南乡25人、三界镇24人、金庭镇21人、贵门乡14人、通源乡10人、谷来镇9人、王院乡6人、下王镇5人、竹溪乡1人。

  孙 姓

  分布21个乡镇(街道)8048人,具体为浦口街道1762人、崇仁镇1447人、三界镇1389人、剡湖街道(城中)828人、甘霖镇581人、鹿山街道(城西)441人、三江街道(城东)322人、黄泽镇286人、谷来镇265人、通源乡193人、石璜镇107人、金庭镇105人、长乐镇94人、仙岩镇72人、下王镇60人、雅璜乡33人、北漳镇27人、王院乡12人、竹溪乡12人、里南乡9人、贵门乡3人。

  魏 姓

  分布19个乡镇(街道)8027人,其中黄泽镇3873人、三江街道(城东)976人、甘霖镇864人、浦口街道775人、剡湖街道(城中)543人、鹿山街道(城西)440人、三界镇163人、长乐镇112人、崇仁镇75人、金庭镇74人、仙岩镇45人、北漳镇32人、下王镇31人、石璜镇8人、里南乡8人、谷来镇4人、通源乡2人、竹溪乡1人、贵门乡1人。

  童 姓

  分布18个乡镇(街道)6217人,其中下王镇2780人、剡湖街道(城中)940人、仙岩镇760人、甘霖镇372人、浦口街道357人、鹿山街道(城西)328人、崇仁镇168人、黄泽镇147人、三界镇135人、三江街道(城东)130人、长乐镇29人、里南乡29人、金庭镇20人、北漳镇10人、王院乡5人、谷来镇4人、石璜镇2人、通源乡1人。

  胡 姓

  分布21个乡镇(街道)6165人,其中黄泽镇1260人、崇仁镇949人、长乐镇788人、三界镇748人、剡湖街道(城中)574人、甘霖镇399人、鹿山街道(城西)325人、金庭镇296人、浦口街道288人、三江街道(城东)186人、谷来镇79人、贵门乡66人、北漳镇53人、仙岩镇48人、石璜镇42人、下王镇36人、里南乡10人、雅璜乡6人、竹溪乡5人、王院乡4人、通源乡3人。

  杨 姓

  分布21个乡镇(街道)6137人,其中三江街道(城东)1458人、剡湖街道(城中)722人、鹿山街道(城西)584人、崇仁镇470人、甘霖镇453人、三界镇393人、黄泽镇368人、仙岩镇333人、长乐镇252人、金庭镇251人、浦口街道215人、谷来镇213人、里南乡124人、石璜镇115人、北漳镇57人、下王镇50人、王院乡25人、贵门乡19人、竹溪乡17人、雅璜乡11人、通源乡7人。

  宋 姓

  分布21个乡镇(街道)6036人,其中甘霖镇2158人、三江街道(城东)999人、剡湖街道(城中)764人、石璜镇602人、鹿山街道(城西)487人、崇仁镇296人、长乐镇239人、黄泽镇154人、三界镇115人、浦口街道74人、北漳镇27人、下王镇27人、金庭镇26人、谷来镇14人、仙岩镇13人、通源乡12人、里南乡12人、雅璜乡11人、王院乡3人、贵门乡2人、竹溪乡1人。

 

  第五章计划生育

  第一节政策法规

  19861月,县政府颁发《关于贯彻实施〈浙江省计划生育条例〉的补充规定》,提倡晚婚晚育,严禁未到法定婚龄结婚;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严禁超计划生育;并具体规定生育二胎的条件,实行晚婚晚育、领取《一孩父母光荣证》的奖励措施等。1988年,县政府颁布《关于外出外来人口和个体工商户计划生育管理实施细则》,具体规定外出外来育龄人员和个体工商户领取、验证计划生育证明,企事业单位签订计划生育责任书等。

  19907月,县政府颁发 “关于发布《嵊县贯彻实施〈浙江省计划生育条例〉的若干规定》(试行)”,结婚须依法登记,严禁不符合法定婚龄结婚、未婚先育、非法同居生育,提倡晚婚、推行晚育,规定照顾生育条件、节育措施落实及计划外生育惩处情况等。19939月,县政府颁布《关于严肃计划生育政策的若干规定》,严格实行依法登记结婚,对未办登记手续同居造成“事实婚姻”的进行批评教育,经教育无效发生早育者,除按《浙江省计划生育条例》处罚外,一律实行一胎结扎;已达法定婚龄同居责成补办登记手续。建立医疗单位落实节育措施责任制,实行乡镇计划生育指标考核,计划外生育处理规定等。

  199610月,市政府颁发《关于贯彻实施〈浙江省计划生育条例〉的有关规定》。规定照顾再生育条件、征收超生子女社会抚养费和计划外生育费标准等。19973月,市政府颁发《关于抓紧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若干规定》。执行查孕查环制度,控制计划外生育。11月,市政府颁发《关于加强对企业下岗、失业职工计划生育管理的规定》。实行企业法人计划生育责任制和下岗、待岗职工的生育管理等。199811月,市府办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事业单位下岗失业职工计划生育管理的意见》。原用工单位负责管理下岗、待岗、内退、长病假、停薪留职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工作。19995月,市委发出《关于对计划外生育和瞒报漏报计划外出生数的处理意见》。对出现计划外生育的乡镇及瞒报漏报计划外出生数的乡镇征收计划生育事业调节费,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当年评比先进。对有关领导和责任人取消评比先进资格及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20004月,市府办发出《关于全面实行计划生育人口计划管理改革的通知》。简化一孩生育审批程序,执行“七个不准”规定等。是年,市委、市政府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意见》。提出十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和实施措施等。20021月,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意见》。改革现行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建立“单位负责、社区管理、居民自治”的新体制。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户籍地和现居住地共同负责”的管理机制。建立“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管理机制,实现计划生育工作重心下移等。是年,市政府颁发《关于农村计划生育社会养老保险和优生优惠政策的若干意见》,规定农村实行计划生育者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和优生优惠政策等。

  第二节宣传教育

  宣传

  1986年起,每年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服务月活动。1987711日“世界50亿人口日”始,每年711日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19894月始,每年举办“中国11亿人口日”宣传周活动。1990年起,开展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发表十周年、十五周年、二十周年纪念活动。1991年,开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决定》发表纪念活动。1992年,举办马寅初先生诞辰110周年、逝世10周年、《新人口论》发表35周年全国性纪念活动。1993年始,市电视台、广播电台、嵊州日报分别开设专题、专栏、专版,定期刊播“人口与计生”、“人口与社会”、“计生园地”等栏目。1994年起,市、乡镇设立大型计划生育宣传标牌、计划生育宣传一条街,每个乡镇、村设大型标语35条。1995年,开展“中国12亿人口纪念日”、《中国计划生育纲要》宣传活动。1998年,开展计划生育工作20年成果展,宣传“少生优生、富裕文明、健康幸福”新家庭计划活动,协助拍摄8集电视剧《马寅初》、出版《马寅初全集》和画册。是年起,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以广播、电视、报纸、“三下乡”和分发计划生育宣传品为主要形式向育龄群众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和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科技知识。1999年,越剧表演唱《新娘过桥》代表省计生委参加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全国计划生育文艺调演,获“天利合”杯银奖和中华人口文化三等奖,参加浙江省“婚育新风进万家”文艺会演获二等奖。2001年,嵊州市被浙江省委宣传部、省计生委评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县(市),马寅初中学和雅璜乡政府分别被中宣部、国家计生委评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和先进乡镇。20026月,举行重修后马寅初故居开馆仪式和马寅初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拍摄4集《马寅初文献》电视纪录片,被浙江省计生委评为宣传品一等奖。8月,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和《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宣传服务月活动。

  教育

  1986年起,根据不同对象实施人口理论、国情国策培训辅导,市、乡镇党校培训党员干部53200余人次。中小学校分阶段开展人口理论、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卫生健康教育。198934月,崇仁镇首次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教育,举办以计划生育政策法规、避孕节育为重点的新婚期、孕产期、育儿期知识培训,并进行面对面教育、咨询和个别指导,育龄群众受教育普及率90%以上。1994年始,计划生育宣传转向寓教育于服务,生育与生产、生活相结合,聘请专家上课,解决技术难题。1995年,成立市中小学人口教育指导中心,选调专职辅导老师,指导各学校成立人口教育领导小组和人口教育科研小组,编写幼儿园到高中人口国策教育教材(人口国策教育教材被省计生委评为人口教育宣传品一等奖),并系统开课,形成幼儿园到高中阶梯网络教育体系。开展万名中小学生、幼儿园小朋友 “考爸爸、问妈妈、访邻居”活动,由学生向家长、社会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组织中小学生和老师撰写人口与计划生育论文,并评比奖励;组织学生演讲比赛;组织师生举行计生知识竞赛;实施国际社会援助的青春期教育项目研究、国家计生协会资助的《青少年性教育项目》和省级的中小学、幼儿园性教育的研究课题。200012月,浙江省中学生人口与青春期教育研讨会在嵊举行。200112月,参加全国青少年生殖健康/性教育现场会的22个省32个项目县的代表专程来嵊观摩,《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几大报社记者进行跟踪报道。20026月,在第八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上,市领导作《嵊州市人口教育的实践和探索》的发言。

  第三节管理

  常住人口管理

  1986年起,晚婚率纳入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人口计划指标由县(市)下达到乡镇。199341日始,第二孩生育审批权由乡镇改为县计生委。是年910日后生育的早婚早育对象再生育的,作计划外生育统计。19956月始,县计生委启用计算机汇总报表。是年,在广利乡进行育龄妇女计划生育信息计算机管理试点,随后各乡镇推广,至1998年完成。199711日始,男方不到法定婚龄生育的出生统计由计划内改为计划外;计划外生育的双胞胎(多胞胎)由申报一个计划外变更为每个均为计划外。7月起,各村试用《村级计划生育月报告单》,次年实行。是年,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中出生漏报指标调整为统计误差,并为否决指标。1998101日始,取消一孩生育审批程序,使用《一孩生殖健康服务证》。1999年始,人口计划不再下达到乡镇。20001月,全市采用计算机档案,并用计算机向各村反馈计划生育工作信息。是年121日起,未婚女性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同居,不作初婚统计,生育第一个孩子后补报初婚。200171日始,使用《二孩生育生殖健康服务证》替代《二孩生育证》。10月,开设嵊州市计划生育公众信息网。20029月,全面推广育龄妇女管理网络版,基本建成“三网一库”(内网、外网、专网与信息资源库)。

  流动人口管理

  198811月始,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落实公安、工商、劳动、民政、卫生、计生、城建等部门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职责,实行齐抓共管。

  年龄在1849周岁的外出人员须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并签订计划生育协议书后方可外出。外来人员在10日内凭本人身份证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向乡镇、街道交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在审批暂住证、营业执照、就业证等证件时,需出具查验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单位和雇主招(聘)用户籍地以外育龄人员,需查验其《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房屋出租户在办理手续时,要求有关租赁人出示婚育证明,并督促其遵守有关计划生育的政策法规;发现计划外怀孕或生育的情况,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录用外来人员的单位、雇主和房屋出租户须与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签订计划生育责任书。每隔6个月检查已婚育龄流动妇女的避孕节育情况。

  1995年,成立县(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稽查大队。1996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实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管理机制,外来人员的流入、离开情况按月向户籍地反馈。20005月,市计生委与上海浦东新区计生办签订双向管理协议,委托上海浦东新区计生办管理经商务工的嵊籍人员。2002年,实行流动人口指标双向(流出地、流入地)考核。

  第四节服务

  1986年起,实行“一孩放环,二孩结扎”的避孕节育措施。19876月,崇仁区开展放置T铜环节育器试点,绍兴市计生站派医生现场指导。19885月,县计生站成立吉盛服务部。198911月,推广T铜环节育器的工作经验在全国药具工作会议上介绍;同月,县计生站下乡巡回服务,至2002年巡回服务43600余人次。1991年始,推广“165”园型节育环。是年12月,崇仁区计划生育服务站开业。1992年始,开展用B超为已婚育龄妇女查孕查环服务和孕情监测工作。3月,浙江省第一医院在嵊进行男子输精管粘堵结扎术试验。是年起,各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相继建立。1993年始,推广“γ”型节育环,停止使用“O”型隋性节育环,推行产后即时放环、产后即时结扎和药物流产。1995年,成立生殖健康服务中心,开设不孕不育、妇女专科门诊,开展皮下埋植节育手术。1996年,开展术后、产后随访。1998年始,推广药物引产。1999年,实施出生缺陷干预防治工程,推广应用“福施福”营养素。2000年始,每年进行妇女病普查工作,实施生殖道感染防治工程。20014月,知情选择避孕方法在长乐镇、博济镇、雅璜乡试点,5月全市推广。2002年,生殖健康服务中心与香港新世纪医院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扩大男性生殖保健、性病防治等方面的服务范围。

  第五节新家庭计划活动

  1994年始,县、乡镇、村成立新家庭计划活动协调小组。是年,以“少生优生、文明富裕、健康幸福”为主题的新家庭计划活动在城关镇、绿溪乡试点。1995年,县委办、县府办发出《关于全县开展新家庭计划活动的通知》。8月,绍兴市在黄泽镇召开新家庭计划活动现场会。9月,国家计生委常务副主任张维庆来嵊考察。1996年,市委办、市府办发出《关于“九五”期间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新家庭计划活动的通知》,新家庭计划活动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与新农村建设同步计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验收。是年,设立少生快富资金30万元。至2002年,帮助3000多户计生贫困户脱贫,树立市级新家庭示范户503户,绍兴市级95户,省级5户,黄泽镇薛国庆、蔡丽英家庭被省委宣传部、省农村工作办公室、省计生委、省妇联评为省“十佳”示范户。19963月,中央广播电台计生专题部记者来嵊采访;新华社浙江分社、浙江电视台、浙江日报、今日浙江、当代家庭报、科技日报等新闻媒体采访团专程来嵊采访。1997年,评估验收新家庭计划活动,群众参与率90%以上,达标率85%以上。1998年起,新家庭计划活动与“新世纪农民培训工程”、建设“文化特色村”、开展优质服务相结合。19998月,城关镇彭山村实施“名优特水果基地”项目。2000年初,广利乡木马峧村实施的“养兔致富项目”被省计生协会立项。是年,市计生协会实施中国计生协会资助的重点项目“青少年性教育项目”,至2002年进行专题报告会35场、性教育图板巡回展28次,受教育人数3万多人次。20019月,黄泽镇薛国庆、蔡丽英家庭被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协调小组评为全国计划生育系统唯一的“全国五好文明家庭”。2002年,竹溪乡竹笋种植、加工服务项目被省计生协会立项。至2002年,各乡镇、街道建成致富服务项目23个。

  第六节执行结果

  19862002年,总人口增加25422人,按1978年自然增长率推算,全市少生约10万人;1.9万对夫妇放弃或推迟二孩生育;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一直稳定在更替水平以下,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人口出生率从12.16 ‰下降到9.65‰;自增率从5.06‰下降到2.41‰;计划生育率上升7.73个百分点,出生性别比下降18.91个百分点,1998年始基本平衡。

  1987年,崇仁区被省政府评为计划生育“红旗单位”;县工商局被省政府评为“八五”计划生育“红旗单位”。

  第六章居民生活

  第一节经济收入

  城镇居民

  1986年起,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企业单位增资和就业范围扩大,城镇居民收入逐年稳步上升。当年职工年平均工资1172元,1998年职工年平均工资7627元,增长6.22倍,平均每年递增16.4%1999年起,对城镇居民抽样调查,是年人均可支配收入8352元,2002年达到11291元,比1999年增长35.2%,平均每年递增10.6%(由于城镇居民抽样调查始于1999年,此前收入数据只能用职工工资代替)。

  农村居民

  19861992年,经济发展的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依靠农产品产量和价格提高增收的优势不复存在,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现象开始出现,大多数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较改革开放前期明显放慢。1992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1244元,比1985469元增长1.65倍,年均增长从改革开放前期15.9%降到15%。部分农民开始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非农产业有所发展,收入增长仍然较快,农民间收入差距开始出现。

  1993年起,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加快。1995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902元,比1992年增长1.33倍,年均增长32.6%,是历史上增长速度最快阶段。粮食、蚕茧等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农民从中得到实惠。同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引起重视,非农产业也得到较快发展,非农收入明显增加,农民间的收入差距开始拉大。

  19961997年,因粮食等农产品连年丰收,产量增加,价格却持续下降,导致丰产不丰收。农民收入连续两年增幅走低,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74元,比1995年增长14.1%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312元,比1996年只增长1.3%,增幅降为历年的最低点,比1995年也只增加14.1%,年均也只增长6.8%

  1998年起,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特别是2001年实行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种植业结构调整,扭转农业生产连续下降的不利局面,非农产业收入也有稳步增加,农民纯收入又有了明显回升。到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51元,比1997年增长49.4%,年均递增8.4%,但比1986年以来的平均增长速度仍要低6.5个百分点,回升速度还比较缓慢。

  第二节生活消费

  19862002年,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也有很大提高,吃、穿、住、用等消费支出大幅增加,消费结构日趋合理,城乡居民差距逐步缩小。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723元,2002年达到8440元,比1999年增加1717元,增长25.5%,年均递增7.9%1986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485元,占总支出72.5%20023698元,比1986年增长6.62倍,年均递增13.5%,占总支出的81.1%,比1986年提高8.6个百分点。

  食 品

  20世纪80年代中期始,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食品消费支出占总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开始下降。调查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为人均2474元,20022952元,比1999年增加19.3 %,占生活消费总支出 35.0 %;农村居民人均的食品消费支出1986250元,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51.5%2002年为1361元,比1986年增长4.44倍,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36.8%,衡量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下降了14.7个百分点,从温饱阶段达到小康进入比较富裕的阶段。从实际的消费情况看,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的主流是由量的满足向质的提高转变,主食型向副食型转变,优质、营养的食品消费量日益增加,作为主食的粮食消费量则趋于下降。

  衣 着

  1986年起,城乡居民衣着消费求新、求美,尤其是城镇青年和儿童服饰追求多样化、高档化、名牌化,四季服饰种类齐全,一季多衣成为普遍现象,穿西装、系领带、套毛衣、穿毛皮的农村居民也随处可见。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506元,占生活消费的7.5%2002年达到712元,比1999年增加40.7%,占生活消费的8.4%1986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40元,占生活消费的8.2%2002年达到141元,比1986年增加2.53倍,占生活消费的比重下降到3.8%

  居 住

  1986年起,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住房舒适宽敞,室内装潢考究,质量档次有明显提高。极大多数城镇居民住进水、电、卫生设施齐全的成套住房,农村居民也基本上新建或翻建住房,一幢幢新颖别致的楼房在农村拔地而起。1999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12.9平方米,2002年达到25.9平方米,比1999年增加100.8%1986年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3.4平方米,平均每户住房价值2518元,2002年达到58.6平方米,比1986年增加1.50倍,平均每户住房的价值增加到62830元,增长23.95倍。

  家庭设备用品

  1986年始,城乡居民注重家庭设备用品方面的投入,中高档耐用消费品不断进入家庭,除彩电、冰箱、洗衣机外,空调、音箱、影碟机、电脑等一大批新兴耐用消费品成为居民家庭生活的一部分。1999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设备用品及服务费用支出420元,2002年达到441元,比1999年增加5%1986年农村居民家庭的人均设备用品及服务费用支出51元,2002年达到191元,比1986年增加2.75倍。2002年末,每百户城镇、农村居民分别拥有彩电156台和104台、冰箱100台和36台、洗衣机100台和42台、空调机74台和13台,影碟机68台和13台、组合音响22套和4套以及家用电脑10台和2台。

  医疗保健

  1986年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的保健意识日益增强,普遍重视防病、治病,舍得在保健物品上化钱,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大幅度增加,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也随之上升。1999年城镇居民用于医疗保健的费用人均389元,占生活消费的5.8%2002年达到608元,比1999年增加56.6%,占生活消费的6.4%1986年农村居民用于医疗保健费用人均8元,占生活消费的1.6%2002年为228元,比1986年增加27.50倍,占生活消费的6.2%

  交通与通讯

  1986年以来,交通、通讯事业空前发展,公交车、出租车的运行,住宅电话、移动电话的开通,极大地方便城乡居民出行和联络。居民购买交通、通讯工具十分踊跃,出门打的、坐公交、用手机是十分平常的事情,家用汽车也开始走进平常百姓家庭。2002年末,平均每百户城镇、农村居民分别拥有摩托车37辆和32辆、自行车205辆和178辆、电话机104部和93部、移动电话80部和65部,而多数交通、通讯工具是1986年不可想象的事。随着交通、通讯工具的增加,城镇、农村居民的交通、通讯费用支出也随之上升,2002年分别达到781元和299元,城镇居民比1999年的629元增长24.2%,农村居民比1986年的4元增长73.75倍。

  文教娱乐

  1986年以来,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高中入学率的提高及成人教育的发展,城乡居民的教育费用上升较快;物质生活条件的明显改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充实,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也随之增加。1999年城镇居民的文教娱乐费用支出人均868元,占生活消费的12.9%2002年达到1406元,比1999年增加62.0%,占生活消费的16.7%1986年农村居民的文教娱乐费用支出人均12元,占生活消费的2.3%2002年达到441元,比1986年增加35.75倍,占生活消费的11.9%

  燃 料

  石油液化气的普及,彻底改变城镇居民以煤饼为主,农村居民以柴草、秸秆为主的燃料消费结构,即将开通的管道煤气,又将为部分市区居民带来更多的方便。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燃料消费为124.32元,其中石油液化气支出112.80元,占90.7%:农村居民燃料消费人均为49.51元,其中石油液化气支出38.79元,占78.3%

  第三节家庭资产积累

  19862002年,城乡居民家庭资产积累明显增多,除住房面积增加、质量提高外,家庭拥有中高档耐用消费品日益增多,结余资金逐年上升。

  主要耐用消费品

  20世纪80年代中期,城乡居民家庭除俗称“老三样”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电风扇及收音机外,还没有耐用消费品。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被称为“新三样”的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农村还多为黑白电视机)在城乡居民家庭的拥有量逐渐增加;90年代中后期,彩电(屏幕逐渐增大)、影碟机、录放像机、组合音箱、空调以及摩托车等中高档耐用消费品陆续进入城乡居民家庭;90年代末期起,电话、手机、电脑等也进入平常百姓家。

  储蓄存款与手存现金

  满足日常消费的同时,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和手存现金也在逐年增加。1999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手存现金444元,2002年达到815元,比1999年增加83.6%19992002年人均储蓄款达到10474元,提取储蓄存款7488元,2002年末的人均实际存款余额为2986元(不包括1999年前的存款余额)。1986年农村居民家庭的人均结余资金(存款余额与手存现金之和)172元,2002年末2524元(其中存款余额1685),比1986年增加13.67倍。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版权名称 | 网站联盟 | 网站管理

主办:中共嵊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嵊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邮编:312400

电话:0575-83031707 传真:0575-83026547 邮箱:szdsb88@sina.com.cn 地址:浙江省嵊州市剡湖街道龙会一路六号 技术支持:杭州孚立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