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2001年,市交通局围绕“建设大交通,促进大发展”,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的目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1.26亿元,104国道禹溪至艇湖段改建成为一级公路,县道嵊张公路仙黄段一期工程开始改建,共完成县乡公路路面改造30.76公里,新建13.9公里。年末全市拥有公路通车里程924.1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1.84公里、国道31.6公里、省道77.53公里、县道427.59公里、乡道349.59公里、专用道6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为51.79公里,每万人拥有公路里程12.51公里,路面硬化率达50.68%。
投资3200万元、现代化的客运西站投入使用,形成客运场站三足鼎立的合理布局。短途客运淘汰“农四轮”及“三卡”,更新后的客运中巴全部纳入客运中心、客运东站和西站,废止城西临时停车场,实现了“人归点、车进站、站管车”。市长运集团全年上缴税收179.71万元,进入全市20强。
至年底,全市拥有汽车4711辆,其中营业性汽车2873辆;载客汽车1945辆16865客位,其中营业性客车592辆8659客位;载货汽车2766辆5203吨位,营业性货车2281辆4915吨位,其他机动车153辆。全年公路客运量1810万人,客运周转量55468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897万吨、货运周转量26251万吨公里。全市有渡口7个,渡船7只227客位;货船82艘2953吨位。
(俞建新)
交通重点工程
【甬金高速公路嵊州段建设前期准备就绪】甬金高速公路嵊州段,起自与新昌县交界的陈公岭,途经金庭、黄泽、市区、甘霖、长乐等地,终于与东阳市交界的白峰岭,全长约67.66公里,投资概算约26亿元。至年底,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交通部批复,初步设计方案业已通过会审。
【104国道嵊州段改建工程前期工作顺利推进】104国道嵊州段改建工程起自与上虞交界的下市头,经三界、仙岩镇和浦口、三江街道,终于与新昌县相接的黄泥桥村。工程全长31.5公里,投资9.8亿元,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25.5米。2001年底,分别通过工程可行性研究评估和初步设计会审。
【禹溪至艇湖段改建工程被评为省级优质工程】禹溪至艇湖段改建工程起自104国道1578K+587,终于1583K+449,全长4.56公里,路幅宽31米,按部颁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计算行车速度为100公里/小时,投资预算8250万元。2001年5月竣工,并经省质量鉴定为87分,评为优良工程。这项工程的建成,为嵊州出入上三高速公路提供便捷。
【32省道(绍甘线)崇仁至甘霖段改建工程即将启动】32省道(绍甘线)崇仁至甘霖段改建工程长9.32公里,宽18米,按二级公路加宽标准设计,预算投资6202万元,2001年底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工程即将启动。
【嵊张公路仙黄段改建工程动工】2001年3月,嵊张公路仙黄一期改建工程动工。该工程起自三江街道仙人坑村,终于东郭村,长3.3公里,路基宽36米,按平微二级(加宽)双向四车道公路建设,投资6900多万元。该公路为嵊州通往宁波的要道,并对战备具有重要作用。
【市交通物流中心开始兴建】市交通物流中心坐落在104国道禹溪与上三高速公路嵊州出口处的禹粮山旁,占地6.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概算投资2990万元,于2001年6月开始兴建,年内完成挖方8万立方米。计划建设综合楼5000平方米,库房5000平方米,联托运大楼2000平方米。
【《嵊州市交通建设规划》出台】根据《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规划纲要》、《绍兴市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十五”计划纲要》和嵊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编制《嵊州市交通建设规划》(2001~2010),于2001年12月通过审议。规划按近期(2005年)、中期(2010年)编制。近期公路建设形成“一个中心,四条轴线,五大组群”的集约型开放格局,加快县乡公路低等级路面改造,完善公路网布局。主要新建甬金高速公路嵊州段、石璜至博济、蒋家埠至坂田、蒋镇至友谊段,改建104国道嵊州段、绍甘线谷来至甘霖段、嵊张线市区至黄泽、蛟镇至澄潭、莲塘至三塘段等,拓宽嵊义线市区至甘霖段。改造低等级公路路面200公里,计划投资38.05亿元,公路总里程达990.4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8.74公里,一级公路36.06公里,二级公路107.16公里。中期公路建设进一步完善“π”形的国省道主干线及蛛网状的县乡公路网络,使嵊州与绍兴其他各县市间均有二级加宽以上公路相接,力争成为浙东的交通枢纽重要集散地。主要新建嵊州至诸暨、禹溪→浦口→黄泽、禹溪→崇仁→石璜→长乐、白泥墩→新市→黄泥桥、三溪至王院公路,改建绍甘线谷来至马溪段、市区至石璜、清风至下王、兰溪至坂田、方口桥→里南→贵门、上王至开元等公路,拓宽嵊义线甘霖至长乐段。改造低等级公路路面200公里,计划投资13.74亿元,公路总里程达1075.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8.74公里,一级公路36.06公里,二级公路225.56公里。交通适应期力争20年不落后。
【客运货运站场建设确定新方案】2001年,市交通局确定了客运场站建设的新方案,在长运集团有限公司设置的客运中心、客运西站、客运东站基础上,建造三界、长乐、甘霖、石璜、北漳、谷来、崇仁等车站,在104国道与嵊义线叉口附近新建客运东站,新建的客运场站占地3.1公顷、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投资4000万元。货运场站系统由市货运中心、市物流中心及长乐、崇仁、三界货物配载中心组成。市物流中心分北(禹溪在建)、东(暂定三王附近)、西(暂定蛟镇附近)新建货运场站,占地9.07公顷,建筑面积14700平方米,总投资1.1亿元。
【水路建设拟定新目标】2001年,水路建设根据浙江省政府《关于浙江省V-VI级内河航道技术等级的批复》、绍兴市《曹娥江综合开发和治理规划》和《嵊县清风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规划意见拟定新目标,充分利用水资源,发展水运事业,拓宽货源辐射领域,疏浚清风枢纽上游航道至城北,使境内航道由9公里增至26公里,并预算投资1500万元,在城北拟新建100万吨的城北码头,基本改变单一公路运输格局。
(袁开达)
公路
【大掺量粉煤灰水泥砼路面试验成功】2001年10月,由绍兴市交通设计院、浙江大学建筑材料研究室、嵊州市交通局和公路管理段共同研究开发的省交通科技发展项目————“大掺量粉煤灰水泥砼路面”课题,通过省、绍兴市专家鉴定。经过室内试验和室外现场施工结果表明:用40%粉煤灰代替水泥掺入外加剂、激发剂的砼路面,可减少路面改造收缩裂缝和温度裂缝,提高后期强度,增强耐磨度和磨阻系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公路造价,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实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范化】2001年,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实施,基本形成“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实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范化。政府监督主要是加强组织领导,出台政策措施,开展招投标,组织劳动竞赛,对工程质量进行考核检查;社会监理主要是聘请有资质的监理机构和工程师进行跟踪监理,严格履行监理合同,确保工程质量;企业自检主要是加强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教育,严格施工规范管理,层层建立责任制,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加强现场管理,实行黄牌、红牌警告制,质量考核终身制等。是年,交通重点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85%以上;县乡公路建设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65%左右。
【一月内自行拆除违章建筑3433平方米】2001年,市公路路政大队为维护公路路产路权,依照公路法和有关管理法规,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12户违章户在公告颁发后的一个月内自行拆除嵊张公路仙黄段工程的违章建筑3433平方米,为境内拆除面积最多、时间最快的一次。
【文明样板路建设积极推进】至2001年底,全市建成文明样板路72.62公里,其中104国道嵊州段31.26公里,37省道(嵊义线)嵊州段41.36公里,达到沟通、路平、树绿、宽敞,实现了“畅、绿、洁、美”的目标。嵊州市被评为省文明建设样板路先进集体。同时,相继制订市内28公里主要县道文明建设样板路的实施方案,并按路面整洁、绿化、标志标线、长期保平整等要求考核,达到了县道示范路建设标准。
(袁开达)
运输
【市客运西站落成】市客运西站位于东南路999号,紧靠37省道,按部颁二级客运站标准动建于2000年5月,于2001年9月建成并使用。该工程投资3200万元,占地3.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主楼高五层,候车厅1600平方米,座位500个;站前设8000平方米的开放型休闲广场;站内设1.3万平方米的停车场,发车位18个,日发班车500辆,日旅客流量15000人次。该站设计新颖,设施齐全,使市内交通基础设施更趋完备。
【农用客车退出客运市场】2001年,为加快调整道路运输市场运力结构,进一步改善交通环境,市政府出台“改造二辆农四轮,更换一辆中巴”的政策,继2000年率先改造东站至新昌农四轮后,相继改造了东片和北片的农四轮,西片改造后的104辆中巴纳入客运西站营运。至此,境内原有358辆农用客车全部退出客运市场,181辆新中巴全部纳入客运东站、客运中心和客运西站,实现了“车进站、人归点、站管车”的管理目标。
【初步实现短途客运公交化】2001年,中巴代替农四轮后,运行节奏加快、工作效率提高。客运西站至长乐的车辆有47辆,每隔4分钟一班,至甘霖的客运班车营运量最大,至崇仁、黄泽、石璜、三界的班车也只隔5至6分一班,初步实现了短途客运公交化。
【客运出租车文明管理稳步推进】市内客运出租车始于1992年,至2001年底,全市有运行桑塔纳和富康车207辆。是年,交通部门为规范客运出租车营运秩序,提高车辆档次,实行招投标管理,落实运价管理政策(每4公里5元制);同时大力推进优质服务,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的文明出租车竞赛活动和星级评比活动,提高了出租车的经营服务水平。(袁开达)
【长运集团首开周末学生接送车】2001年5月始,市交通局针对山区学生周末乘车难的热点问题,下基层调查摸底,广泛征询各车队的意见,并两次召集市运管所、市长运集团客运公司进行专题研究。6月22日,市长运集团客运公司与相关学校签订了学生接送包车协议和学生接送安全责任书,对山区学生按计划实行分片包干,定人、定车、定点、定时接送,初步解决了山区学生周末乘车难问题。
(俞建新)
【第一条城郊公交线路开通】2001年8月28日,7路公交车线路开通。该公交线路西起白沙地村,途径鹿山公园、人民医院等站点,东至莲塘村,全长6公里,投放小客车6辆,为第一条城郊公交线路,市内交通由此迈出了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步伐。
(俞建新 叶庞节)
【公路规费征收稳步增长】经运管稽征部门努力,公路规费征收逐年得到增长。2001年,全市征收公路汽车养路费2012.3万元,公建金1180.2万元,运输管理费19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5%、下降3.2%、下降9.7%。征收拖拉机、摩托车养路费430万元。
【水路规费征收增长96%】2001年,随着水运事业的恢复和船舶的增加,有运输船只4258吨位,全年征收境内水路规费45.1万元,比2000年增长96%。
【水上客运22年无事故】2001年,市内有7个渡口和3个水上旅游景区,有客船9艘52吨位296客位,游船4艘29客位。长期来市航管部门健全安全网络,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安全督查,建立船舶档案,做好船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等工作,连续22年未发生水上交通事故。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以来,交通系统思想上重视、组织上落实、目标明确和措施有力,取得了显著成效。至2001年,获得嵊州市级以上“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有8个,其中绍兴市级4个;被授予省、绍兴市级文明车站各1个,省级文明营运示范车32辆;各项先进集体受到省级有关部门表彰的57次,绍兴市级73次,嵊州市级58次;各项先进个人受到国家级表彰26人次,省、部级表彰的75人次,绍兴市级105人次,嵊州市级26人次。全系统还涌现了一批文明班组、车间、窗口、站线、车队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劳动模范等一批先进模范人物。
【企业改制有序推进】2001年,交通部门开展以企业核心层扩股和企业职工双置换为内容的企业改革,着重对有发展前途、有经济实力的运输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扶持,促进其稳定发展;对个别有发展前途的小型运输企业则通过改革进行合并;对一些发展潜力不大、逐渐萎缩的运输企业,在债权债务明确、职工身份明确、企业资产明确的基础上,做好企业职工双置换工作,予以歇业。
(袁开达)
【长运集团被评为绍兴市级文明单位】市长运集团有限公司一直坚持“团结、拼搏、求实、争先”的企业精神,长期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企业经济日益发展,文明服务、规范服务、星级服务不断深化,先后获得省级文明车站、省级青年文明号、省级先进卫生单位、绍兴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绍兴市优秀职工之家等称号。2001年,被绍兴市文明委评为文明单位。
(吕霞英)
【赵晓春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奖励】赵晓春,18年来坚持做到“四不”(不超速、不超载、不越线行驶、不强行超车)、“三主动”(窄路会主动让车、夜里会车主动关闭远光灯、后车超车时主动减速靠右礼让),恪守“留、慎、忍、静”四字诀,累计安全行驶110万公里。2001年4月,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劳动模范、绍兴市劳动模范等称号,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和浙江省党政领导的亲切接见。
(袁开达)
【陈公岭地段发生特大交通事故】1月7日,市长运集团客运公司驾驶员袁伯钧,驾驶浙DE0842号大客车由宁波返嵊途中,在嵊张公路29K陈公岭地段超越前方车辆时翻落37.5米深的山沟,造成3人死亡(包括驾驶员本人)、33人受伤的特大交通事故。(俞建新)
责任编辑 吕淼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