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2001年是嵊州生态建设的开局之年。为加速生态建设步伐,年初提出了争取五年规划、三年实施的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目标。自3月嵊州市被省环保局批准为省级生态示范区试点单位后,成立以市长陈月亮为组长的争创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市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动员大会,与8个部门和28个乡镇签订创建目标责任制,并制定经省专家组评审和市人大审议、通过的《嵊州市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至年底,成功创建绍兴市级生态村1个,绍兴市级绿色学校6所。全市地面水环境质量除新昌江外,基本满足水功能区划要求,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国家II级标准。
环境质量监测
【大气环境质量】2001年,全市大气环境质量总体良好,质量指标达到国家II级及以上。首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污染浓度分布,6至9月相对较轻,其余月份相对较重。降水酸雨率不断上升,7至8月相对较轻,其余月份均属严重酸雨。
【附】2001年大气监测评价结果
【附】2001年酸雨监测评价结果
【地面水环境质量】2001年,全市江河湖库水质基本良好,但新昌江嵊州段常年劣于V类水质,曹娥江屠家埠断面和三界断面枯水期为IV类水质。
【附】2001年地面水水质评价结果
【附】2001年曹娥江流域县(市)际交接断面水质监测结果
【声环境质量】2001年,城区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按规范为每五年监测一次)设126个点,采用300米×300米的网格,测得其等效声级平均值dB(A)为56.1,控制在国控标准(60分贝)内。城区交通噪声监测设29个点,道路总长35.8km,平均路宽32.8m,平均车流量每小时1115辆,测得其等效声级加权平均值dB(A)为68.7,控制在国控标准(70分贝)内。
污染物排放
【概况】2001年,按照环境统计年报口径,通过对全市84家重点工业企业的调查统计和非重点排污企业及城镇生活污染源的测算,全市工业废气排放量为193465万标立方米,其中燃料燃烧废气144527万标立方米,生产工艺废气48938万标立方米。用煤量比2000年增加3.8万吨,烟尘减少1659.03吨,二氧化硫减少578.73吨。全市废水排放量为1176.83万吨,其中工业废水为812.83万吨,城镇生活污水为364万吨。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为化学需氧量3586.4吨,氨氮223吨。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74000吨,综合利用量为68500吨,其中危险废物48吨,粉煤3700吨,其它废物12500吨。
环境治理和建设
【概况】2001年,环境治理工作在2000年“一控双达标”验收合格基础上,加强管理,防止反弹,督促企业治污设施正常运行,环境治理上了新的台阶。
【切实加强工业污染治理】2001年,全市环境统计的84家工业企业,有废水治理设施72套,日处理能力4.31万吨;有锅炉41台、炉窑33台、废气处理设施80套,每小时处理能力达78.41万标立方米。年运行费用达890.3万元。
【全面关停玻钢瓦生产厂家】2001年,市政府决定禁止玻璃钢瓦生产,2月1日起,全面关停全市特别是博济一带的9家树脂生产厂、173家玻璃丝织布厂427张玻璃钢瓦生产床,玻璃钢瓦边角废料污染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无害化垃圾填埋场开工】随着建成区的扩大,下中西垃圾填埋场地段由郊区变为近市区,不宜再填埋垃圾。2001年初,选定北郊离市区6.65公里的六夹岙(三面环山,东面为山岙出口,距104国道500米,周围800米内无人居住,地质条件稳定)新建城市垃圾填埋场,于3月奠基,5月动工。占地19.33公顷,总投资达1600万元,建成后可供市区15年垃圾无害化处理。
【南山水库被划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2001年6月5日,市政府在南山水库举行“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揭碑仪式,将南山水库在原划定城乡饮用水源保护的基础上,又划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确保了市民饮用水安全。
【至年底建成绿色学校17所】2001年12月,经绍兴市环保局和绍兴市教委领导和专家的考评,市五爱幼儿园、蛟镇中学、城北小学、黄泽中学、罗星幼儿园等5所学校成为绍兴市级绿色学校,至年底全市已建成各级绿色学校17所。
【西鲍村成为绍兴市生态村】2001年,仙岩镇西鲍村投入350万元治理工业污染,投资11万元建设卫生设施,投入10万元安装排污管网,投入20万元建成村自来水等生态工程,12月,经绍兴市环保局、绍兴市环保监测站的领导和专家考评,成为绍兴市生态村。全市绍兴市级生态村增至2个。
环境保护管理
【概况】2001年,全市环保管理以保护环境、服务经济、造福人民为基本着力点,围绕“不给政府添乱,不让环境恶化,不使企业为难,不让群众失望,不给自己抹黑”等五方面要求,扎实开展工作,并在全市30家重点企业中建立环保专业人员联系企业工作制度,确保生态建设、饮用水源保护和禁止玻钢瓦生产等重点工作顺利进行。
【全年环评执行率达100%】2001年,全市完成绍兴市及以上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项目(500万元以上投资)15只,总投资达1824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计划为1276.8万元;嵊州市级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项目138只,总投资达2111.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计划为147.8万元。嵊州市级环境影响登记审批项目11只,总投资达168.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计划为11.78万元。全年环评执行率达100%。
【环保信访和议(提)案办结率达98.9%以上】2001年,接受群众环境信访投诉175件;承办12345市长专线电话319件。于7月25日前办理完毕人大、政协议(提)案12件(人大议案1件、意见1件、建议2件,政协提案8件)。
【开展农业农村面源污染调查】2001年7月,开展全市(市区以外的所有乡镇)农业农村面源污染调查工作,通过调查掌握了全市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现状。污染来源主要是农用化肥、农药和蓄禽养殖粪尿,全市使用农用化肥总量74679吨,磷肥流失率为4%;氮肥流失率最高,16.54%;由于生态农业起步早,全市农药使用水平远远低于全省平均值,高毒高残留农药用量小,农药总用量137.05吨,主要有甲胺磷、三唑磷、杀虫双、草甘磷、敌敌畏;全市畜禽粪尿产生总量38.06万吨,直接排放9.53万吨,利用量28.53万吨,全部用于还田,综合利用率74.96%;畜禽废水102万吨,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以上数据,为开展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宣传教育有特色】2001年,全市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刊出《嵊州环保》9期;电台播出环保之声“百叶窗”节目23期;6月5日,在天华广场举办了“愿明天的嵊州更美好————儿童眼中的环保问题”摄影展;制定规范市民环保行为50条和向市民分发“来自读者的100个‘环保生活细节’、50个‘我有一个好习惯’和50个‘我有一个坏习惯’”的环保宣传资料3800多份。
(赵桂祥)
责任编辑 吕淼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