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站内搜索:
首页
>> 地方文献 >> 嵊州年鉴 >> 2003年鉴
农业

发布日期:2014-08-2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嵊州市 字号:[ ]


   综述

    2002年,全市农业发展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效益农业为载体,继续实施战略性调整,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58.43亿万元,比上年增长28.13%。农民人均收入4951元,比上年增长6.22%

  以农产品加工园区为平台,按照工业的理念改造传统农业。培育了一批带动力较强、辐射面较广、效益较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省骨干龙头企业————市畜产品总公司建设的中国长毛兔科技企业园区项目已奠基动工,华发出口茶厂被列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全市发展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98家,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342家,联结基地15333.33公顷,带动农户19万户,全年工商企业投资效益农业2000多万元。

  跳出农业抓农业,推动效益农业发展。大田种植经济作物面积大幅增长,全市达15393.33公顷,比上年增加2820公顷,粮经比例调整到37.662.4,大田每公顷收益达6.15万元,按市场需要新发展各类农产品基地面积5333.33公顷,其中新发展香榧面积1533.33公顷、无性系良种茶基地面积近666.67公顷、花木面积2333.33公顷。实施农业无公害工程,建立了大米、茶叶等无公害、有机食品基地9800公顷,新增4266.67公顷。

  积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全面启动农业信息“户户通”工程,实现了农业信息“乡乡通”;继续深入实施新世纪农民培训工程;深化责任农技师制度;积极培育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农业项目,实施国家级星火项目1项、省级以上项目4项;全年引进日本拿比特、早春红玉等农业新品种60种;三棚四膜覆盖技术等继续推广。

  进一步改善农业软硬环境。国家级商品粮基地项目、南山水库灌区水利骨干工程项目、国家节水增效示范项目通过国家或省级验收,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同时,还组织实施三界荆山畈、甘霖落马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三江三塘畈国家生态农业建设项目,浙东农业生产服务项目。有力地改善了全市农业基础的软硬件环境。

  【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试点县(市)建设全面启动】  2002,嵊州市被浙江省列为全省(两个)无公害农产品试点县(市)之一,年初市政府成立了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根据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目标、要求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实施“431工程任务,组建了实施班子。市政府抽调涉农部门的领导和技术骨干,建立了无公害大米、肉猪、竹园鸡、蔬菜、茶叶、干果、水果、竹笋等8个专业技术实施小组,具体负责指导实施全市无公害生产。全年落实无公害大米基地2533.33公顷,无公害蔬菜1073.33公顷,每个乡镇建好基地,登记造册,建立6.67公顷以上中心示范方1个以上。全市落实了无公害肉猪基地2万头,无公害竹园鸡5万羽。为保障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顺利实施,确保农产品安全,上半年开展了春季打假保农业活动,组织执法检查59次。3月中旬集中对7个重点乡镇的25家农贸商店进行了检查;开展种植业执法检查25次,共检查种子、生产经营单位87家,农药化肥经营单位58家,警告不规范的种子经营单位33家;养殖业执法检查21次,共检查兽药经营单位6家,饲料经营点38个;农机执法检查12次,共检查农机及零配件商店25家,纠正农机违规15起。同时,加强对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和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培训,共培训技术骨干70余人,并完成《农药经营资格证》验证242本。完善了畜牧免疫制度,从2002年起全市实行生猪免疫标识制度,给免疫注射后的生猪卡上耳标,进一步规范了生猪免疫工作程序,有利于较为明确地开展免疫检查,确保“放心肉”工程的顺利实施。为配合全国从71起执行农药“双禁”,于6月中旬举办了有200多名农药经营人员参加的培训班,统一“双禁”认识,推介高效低毒的新农药和植保新技术,为确保全市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和安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农业信息“户户通”工程全面实施】  2002年,全面启动农业信息“户户通”工程,全市21个乡镇、街道建立农业信息站,真正实现了农业信息“乡乡通”。举办多期乡镇部门信息员、农技人员、农民信息化技术培训班,开通了农网新版和语音系统,使全市农民实现用电话和手机访问因特网,解决了一家一户用电脑不普及而查询信息困难的问题,提高了农业信息网络的覆盖面。3月份,结合春季农业结构调整,为让全市农民“一年信息早知道”,推出多种形式的信息发布活动,组织召开农产品加工企业需求采购信息发布会、《嵊州日报》设立信息发布专版、电视台《大地春色》设立专题节目、农业在线网和《田园风》等媒体专版发布等,起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宣传政策、分析市场、提供商机、推介科技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业结构稳步而有秩地实行调整。

  308名农业技术人员联系1000多农户发展效益农业】为深化责任农技师制度,在市级农技干部落实联品种、联模式、联基地、联大户的“四联”效益农业责任农技师制度的基础上,2002年开始实行横向内容拓宽,纵向范围延伸的制度。即每个市级责任农技师从原来联系12户大户和12个基地拓宽到联系5户大户和5个基地;从原来仅限于市级农技人员落实“四联”责任服务向全市21个乡镇、街道农业技术人员延伸。全市308名农业技术人员联系1000多户,比上年的100户增长9倍多,充分发挥了全市农业技术人员在发展效益农业中的作用。

  【深化新世纪农民培训】  2002年,市涉农部门以市“三新农业示范园区”、“精准农业示范园区”作为培训基地,建立了新世纪农民培训教学基地,寓试验、示范、培训为一体,重点传授无公害生产技术。在组织责任农技师、专业大户200多人师资培训的基础上举办各类培训班120多期,培训农民技术骨干7000多人。组织农民到实地开展现场教育2000多人次,收到了良好效果。这些农民技术师资和骨干在各乡镇普遍开办培训班,使受培训的青壮年农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全市累计培训青壮年农民18万多人。

  【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全年组织农技人员300多人次下乡,进村送科技40多次,入户900多户,发放科技资料57000多份,推介种养模式20多种,推广优良种子3500公斤,供应优质化肥、高效低毒农药400多吨,及时为农民解决了发展效益农业中的各类实际问题和困难。

  【“招商引资”新建现代化农产品加工园区】  2002年积极开展了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市农业局专门成立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局长挂帅亲自抓,一名副局长具体负责抓,并在英特网上设立招商专栏,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全面发动招商。年底,共引进农业项目10项,其中在农产品加工园区的入园项目5项。中国长毛兔科技创业园区项目、绍兴舜皇茶业有限公司、绍兴一景食品有限公司奶牛养殖及牛奶加工生产线等4项项目,总投资4.1亿元,实到外资60万美元。市农业局引进的市外境内服装加工项目1个,已落户三江工业园区,总投资2500万元。

  【“机关作风年”活动成效显著】  2002年是市委确定“机关作风年”和“调查研究年”,为进一步搞好机关自身建设,发挥服务职能,强化为农服务,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农业局主要抓了四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完善局机关各项制度。包括会议制度、党风廉政责任制、学习制度、财务审批制度、文档管理制度等十项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议事办事行为,努力实现机关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二是为农提供优质服务。重点是围绕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民提出盼信息、盼科技、盼政策的“三盼”要求,开展三大服务,特别是在搞好信息、科技服务的前提下,加大政策服务的力度,开展土地二轮承包及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作出了工作部署,加强对合作经济组织的引导和指导。并在春季和秋冬季生产期间,由局领导带队多次组织局机关各科室及下属事业单位下乡开展政策性调研,指导农村政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三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深入基层搞好调研,根据农业局工作职能,全年局机关各科室及下属事业单位安排调研课题15个,每个课题落实责任领导和具体调研人员,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调研任务,为有的放矢地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四是着力创建文明单位。年初规划和积极组织实施,文明单位创建实现了达标要求,5月通过市文明办验收。上述各项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机关自身建设,为顺利完成全年工作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张良仁)

  农村经济管理

  【概况】  2002年,全市开展了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继续强化票据监管,规范票据使用。重点村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村依法实施财务审计,促进了全市社会稳定。受理农民不合理负担案件,为减轻农民负担开展调查,督导退还违规收取的费用。积极配合市委组织部,实施农村财务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票据使用实行“三统一”管理】市农村工作办公室根据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对外经济交往增多,往来票据使用频繁的新情况,为避免和杜绝不规范票据的使用,规范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往来账目凭证,市农经总站经过两年多的调查、摸索、试点和准备,在2002年彻底清理了全市农村经济合作社使用的“农村经济合作社收款收据、农村经济合作社付款凭证、差旅费报销单、无据支出证明单、工资补贴领发清单、工程项目结算单、出(入)库单、应收合作转账处理凭据、现金结报单、票据交接单”等十一种自制凭证;在全市实行了“三统一”管理,即统一征订、统一印制、统一发放;并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建立领、发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票据监管,规范票据使用,从源头上避免和杜绝了不规范票据的使用。

  【加强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  2002年,市农业局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开展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检查;并对全市乡镇的农经干部进行了培训;采取乡镇政府、街道办实行自查和组织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对村级集体经济进行审计;6月底前全部结束。为配合搞好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群众反响比较强烈的部分村,由市农经总站依法实施财务审计和处理,促进了全市社会稳定。

  【强化农村财务审计监督】  2002年,市农经站按照“开源聚财、节支理财、从严管财”的工作要求,授理了有关乡镇(街道)、行政村委托,对2个经济发展村、10个群众上访村实施了财务收支审计,被审计的资金达13923万元,核对账、凭、表511册,更正错账86笔,追缴违规违纪款23.28万元,提出整改意见40余条,切实加强农村财务的审计监督,避免集体资金的流失,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查处清退违规收费28.8万元】全年共受理农民不合理负担案件7起,并及时妥善处理。其中市减轻农民负担办公室根据多名农民来信反映,对三界镇实验学校违规收费的问题进行了整改,清退违规收费款28.8万元,并在全市进行通报,规范了农村学校的收费行为。

  【农村财务公开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为消除群众对干部在财务中的疑虑,还干部清白,让群众放心,市农经总站提前部署了全市农村财务公开工作,把公开日期提前1个月(615为全市农村财务公开日)。为规范公开内容,市农经总站还统一印制了财务公开表。7月份在各地搞好农村财务公开自查的基础上,狠抓了重点乡镇(街道)的农村财务公开检查,以提高农村财务公开质量,确保农村财务公开到位。一年两次农村财务公开从此形成制度,成为各村的切实的监督举措,深受农村干部和群众欢迎。

  【越乡竹园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业绩喜人】 2002年,越乡竹园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1年,业绩喜人。全年累计饲养、销售越乡竹园鸡10.2万羽,实现销售收入400万元,创利50万元;荣获了绍兴市“示范性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嵊州市先进农业专业合作社”称号,越乡牌竹园鸡获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银奖和绍兴市绿色农产品称号。

  (马桂祥)

  

  【概况】  2002年农田种植结构继续调整,水田种植粮食面积调减,经济作物面积扩大。全市春粮实际种植面积为2000公顷,比2001年调减了3000公顷,减幅达60%,总产5036吨;早稻面积1866.67公顷,比2001年减2066.67公顷,减幅52.5%,总产1.06万吨;晚稻面积18333.33公顷,比2001年调减了2266.67公顷,减幅11.1%,总产11.9万吨;旱杂粮种植面积5066.67公顷(蕃薯1800公顷,玉米1533.33公顷,大豆1733.33公顷),总产1.7万吨;全市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7266.67公顷,比2001年调减25.4%,总产量15.2万吨,比2001年减24.3%。大田种植经济作物面积大幅增长,全市达15393.33公顷,比200112573.33公顷增2820公顷,增幅达22.4%。主要作物以蔬菜、瓜果、花卉、油菜等为主,其中蔬菜面积达7200公顷,占46.7%,比2001年略增;花卉产业发展迅速,总种植面积4666.67公顷,占30.3%,比2001年新增2333.33公顷,油菜2000公顷,占13%。经过几年的调整,全市大田粮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已从1998年的8020调整到2002年的37.662.4;亩收益从调整前的1100元增加到3500元,全市大田农业总产值达9.58亿元(粮食1.5亿元,经济作物8.08亿元),比2001年的8.4亿元增加1.18亿元,增幅达14%

  (张良仁)

  【实施“全化蒲瓜提纯复壮”项目】全化蒲瓜在嵊州市栽培面积较大,是菜农的主要栽培品种,1999年全市种植263.4公顷,2000年达518.13公顷。2001年全市种植300.67公顷,亩产值达5106元,亩利润为3252元,全化蒲瓜已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02年市农技推广中心的农技师经过精心培育、提纯复壮,保持全化蒲瓜的种性,提高全化蒲化的品质,保持嵊州市全化蒲瓜在杭、甬市场上的优势销售体系,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全化蒲瓜提纯复壮”项目获嵊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俞 朝)

  【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技术推广项目获省农业丰收二等奖】  2002,全市建立无公害大米基地1200公顷,推广无公害水稻面积6666.67公顷,制定无公害大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并印发资料在全市面上推广。注册了无公害优质大米品牌两个:下王镇的“泉冈牌”和市良种场的“三眼牌”商标。

  【水稻壮秧营养剂被推广应用】市农技推广中心在秧田中推广施用水稻壮秧营养剂5年来,累计推广面积达16666.67公顷(大田),为提高秧苗素质,增加产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被省农业厅农作局评为推广先进单位,项目获绍兴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推广单季稻高产高效技术】随着大田种植结构调整,水田中单季稻成为水稻的一季主要栽培作物。市农技推广中心为研究单季稻的高产、高效技术,对适合嵊州市单季稻种植的品种(组合)、生产季节、栽培方法、肥水管理、病虫防治等栽培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经研究推广了适合本市种植高产高效的单季稻品种和栽培技术。单季稻高产高效技术推广项目,2002年获绍兴市农业丰收奖一等奖。

  (郭小良)

  【承办中国/FAO亚洲社区IPM项目案例分析培训班】  2002830,由市农技推广中心承办的中国/FAO亚洲社区IPM项目案例分析培训班在嵊州市超级大洒店举行。来自桐乡、平湖、苍南、萧山及本市五个项目基点县(市、区)的3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省植保总站副站长王华北研究员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增设蔬菜病虫测报点】  2002年,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配合全市无公害生产,市农技中心在浦口街道四村与鹿山街道江东村增设两个蔬菜病虫测报点,开始了蔬菜病虫的系统调查,并于2003年起印发蔬菜病虫情报。

  (王济良)

  【蚕桑生产走低】  2002年,全市桑园面积2200公顷,其中投产面积2100公顷。631个村,1.5万户农民经营种桑养蚕。年产茧量5担以上有1900,年产茧量10担以上有124户,年产茧量百担以上的村122个。新发展桑园面积42.47公顷。由于上年桑蚕茧销售市场低迷,销售均价低,影响蚕农养蚕的积极性,2002年蚕茧的饲养量、产茧量、总产值等比2001年分别减5.6%5.1%37.6% 张产与上年持平,平均茧价减34.2%;晚秋蚕期间,天气适宜又及时做好了中晚秋蚕期的桑蚕病虫害防治,张产比上年提高3.2公斤,增加9.4%。

  【恢复桑树病虫害测报】根据实际情况,市蚕业管理站在全市确定了4个测报调查点,全年发布蚕桑病虫情报13期。

  【引进新型钢管塑料养蚕大棚】在上年塑料薄膜拱型大棚的养蚕技术研究获得成功的基础上,2002年,市蚕业管理站引进新型的钢管塑料养蚕大棚120平方米,在富润镇富三村张富金处落户,并试验成功,蚕茧生产各项指标与全市平均指标持平,而生产成本有所降低。

  2项科研成果获奖】  2002年,市蚕业管理站的《蚕业规模经营的调查与思考》获省第十二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桑瘿蚊防治技术》获绍兴市电教片三等奖。

  (市蚕业管理站)

  

  【概况】  2002年畜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长毛兔产业制定五年发展规划,确定了扶持龙头、带动全市的发展方针,全年兔存栏达到92万只,比上年85万只增长8%,兔毛产量382吨。生猪产业在近年来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采取引导规模养殖,提高科技养殖水平等方法增加效益,提高规模大户的饲养积极性,使生猪生产稳中有升,全市生猪总存栏20.7万头,比上年增长9%。其中母猪存栏2.3万头,比上年增长4.5%。年产苗猪达40万头。禽类生产以培育越乡竹园鸡为龙头,带动全市面上发展,全市存栏达225万羽,比上年增长7%。牛年末存栏0.71万头,出栏0.24万头,牛肉产量311吨,羊年末存栏4.68万只,出栏4.13万只,比上年增加7%。羊肉产量475吨,比上年增加2.6%。蜜蜂年末13156箱,比上年增加20%,蜂蜜产量752吨,比上年增加52.2%,蜂皇浆产量13858公斤。全年畜牧业总产值达到4.2亿元,比2001年增长9.1%

  全市规模养殖进一步发展,有生猪规模饲养户265户,比上年增加11.3%,年出栏500头以上40户,年出栏3000头以上3户。规模化家禽饲养户154户,比上年增加6.9%,年出栏2000羽以上的肉禽养殖场72户,年存栏500羽以上的蛋禽养殖场73户。年存栏50只以上的养兔户6855户,比上年增加7.7%

  (金 张良仁)

  【“白中王”杯赛兔会上3项指标破世界纪录】  20024月,为使全市长毛兔生产科技含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市农业局会同市科技局、市畜产品有限公司举办了嵊州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档次最高、成绩最佳的“中国嵊州‘白中王’杯赛兔会”,得到省农业厅、省供销社等上级部门和市委、市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此次赛兔会上,一共有3项指标(群体、单兔产、母兔单产)破世界纪录,优秀成果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兔农学科学、用科学的高涨热情,有力地推动市兔业生产科技的进一步普及和提高。

  【实行生猪免疫标识制度】根据农业部统一部署,从200241起,市畜牧中心在全市实行生猪免疫标识制度。该制度是国家为规范生猪免疫工作而设定的一套管理制度,是指由动物防疫员通过对生猪的特定传染病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注射后,给猪卡上耳标,发给免疫证明和建立免疫档案的一套工作程序。这一制度的实施,将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为适应千家万户饲养所制定的春秋两季防疫为主、结合平时补针的防疫方法,时间和程序上更科学合理,免疫效果更佳。与此相配套,将制定新的免疫实施细则与监督措施,嵊州市从200271起,生猪凭免疫耳标方可交易和屠宰。

  【加大牧业执法力度】  2002年,为加强流通领域的监管,市农业局、市工商局、市商业局、市技监局等部门开展了7次集中联合行动,共检查屠宰场19个,农贸市场13个,冷库6座。组织开展查源灭源工作,对全市4街道、17(乡)的1155个行政村、3.02万户农户进行了检查。同时市畜牧中心组织有关执法人员,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开展执法检查2次,查了18家兽药经营单位和个人,检查内容为有无存在假冒伪劣、是否经营违禁兽药、冷藏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和有无超范围经营等。检查中发现部分生产企业尚无饲料生产登记证,个别经营户存有少量过期失效兽药,均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了查处,并限期整改。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对6家单位的个人进行了“兽药经营许可证”审核,其中5家符合条件的给予发证。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进展顺利】  2002年,市畜牧中心在全市开展了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一系列工作,资金配套、硬件建设、制度管理、动物疫病调查及综合防制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采购的仪器和设备陆续到位,80余平方米的化验室已改建完成。

  【绍兴市一景乳业有限公司成立】  20028月,绍兴市一景乳业有限公司成立,主要经营奶牛养殖、牛奶加工、销售,致力奶业的发展。公司总投资2.3亿元,形成饲养奶牛1.3万头,处理鲜奶200吨的生产规模。

  (金 珑)

  责任编辑 吕忠福

  水产养殖业

  【概况】  2002年,全市渔业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质量效益为中心,科技兴渔,提高水产品产量和质量。全市淡水养殖面积2040公顷,水产品产量3690吨,比上年增长5%,渔业总产值4650万元,比上年增长6%,名优水产品产值2200万元,占总产值的47%

  【长乐镇稻田养虾示范基地获绍兴市农业丰收计划三等奖】长乐镇稻田养虾示范基地,位于开元片金村一带,实施面积200.8公顷,每公顷产量1143公斤,每公顷产值42285元,每公顷收益2.34万元,获绍兴市2002年度农业丰收计划三等奖。

  【眠牛弄水库开展网箱养鲈鱼获得成功】  2002年,浦口街道眠牛弄水库进行网箱养鲈鱼试点,网箱试养面积667平方米,当年产鲈鱼14000公斤,产值16.8万元,增加净收入6万元。网箱养鲈鱼获得成功。

  【组织渔政检查16次】全年组织各类渔政检查16,参加人数80多人次,查获非法电力捕鱼25,渔业污染事故1起、为养鱼户挽回经济损失4.5万元。共办理捕捞许可证22,收取渔业资源费1.5万元。

  (黄玉芹)

  责任编辑 吕淼钦

 

  农业项目建设

  【概况】  2002年,嵊州市的农业项目建设是有史以来项目竣工最多、开工项目最多、资金投入最多的一年。也是农业综合开发首次实行项目建设监理制,实施规范化管理之年。

  【南山灌区水利骨干工程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20025月,完成了总投资2940万元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嵊州市南山灌区水利骨干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工程量:衬砌改造干渠59千米、支渠15.2千米;改造排涝渠6条,总长13.7千米;改造机埠3处;新建测水量水设施103处;改造渠系建筑物371处,新建橡胶坝1座。项目实施后,增加灌溉面积1333.33公顷,改善灌溉面积5333.33公顷,年增粮食生产能力12000吨以上;干支渠水利用系数将提高到0.7,节水3400万立方米,灌区年增综合效益3000万元。项目于6月中旬通过了省级竣工验收,省验收组评价该项工程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为灌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726,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嵊州市南山灌区水利骨干工程项目国家级竣工验收会议在嵊州宾馆召开。由国家水利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省水利厅、省农业综合开发办领导和专家组成的验收小组,现场验收项目实施情况,对项目的资金运作、工程质量、文书档案等内容进行验查、审查,并经过实地勘查,认为该项目任务如期完成,工程质量全部合格,质量等级为优良,实现了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符合验收要求,同意通过国家验收。

  【总投资880.36万元国家级商品粮项目通过省级验收】  19983月,国家农业部下达的嵊州市国家级商品粮基地项目,经过4年实施,于20023月完工,616通过了省财政厅、省农业综合开发办组织的省级验收。项目实际总投资880.36万元,完成规划投资的104.8%,其中国家补助280万元,地方配套600.36万元。完成了博济沙田畈66.67公顷、浦口棠头溪33.33公顷、石璜何家庄畈33.33公顷的示范基地,长沼水库中爱干渠中低产田改造、市良种繁育、农机服务体系、市农业技术110服务中心等建设。

  3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竣工】投资1800万元的国家农业高新科技示范项目,经过3年实施,于2002年竣工;总投资为162.04万元的三界荆山畈333.33公顷和总投资为384.89万元甘霖落马畈800公顷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年底竣工。3个项目建设单位正积极准备,迎接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的全面验收。

  【总投资3786万元的4项新实施项目全面开工】  2002年,市农业综合开发办经过不懈努力,向国家、省农业综合开发办争取到新实施项目4项,有三塘小流域生态示范建设与鹿山南区畈2项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鹿山木兰花种植、长毛兔创业园养殖2项多种经营项目,总投资3786万元,其中省以上资金1328万元。

    430,鹿山街道办事处的南田畈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三江街道办事处的三塘小流域农业生态工程项目被列入200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项目总投资为786万元,其中省以上财政资金500万元,市级配套资金100万元,乡镇配套资金5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36万元。共修建渠系建筑400座,衬砌渠道69.63公里,改良土壤233.33公顷,营造农田防护林146.67公顷。

    430,嵊州市中国木兰新品种种质资源基地种植项目被列入200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项目实施单位为嵊州市木兰科新品种研究所。研究所已先后培育出花形美、香味浓、适应性广(酸碱性土壤,南北方均可种植)、抗寒抗旱抗污染的玉兰系列新品种十多种,其中有八种品种已取得国家林业局新品种保护办公室颁发的新品种保护权,成为国家植物新品办公室审批的拥有新品种最多的单位,并成功加入世界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项目总投资250万元,其中省以上资金92万元,市级配套资金18万元,单位自筹资金40万元,银行贷款1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年产木兰花卉苗木120万株,年开发木兰科新品种项目3项的现代化木兰苗木培植基地,建成高标准育苗工厂、组培楼、科研楼等现代化基础设施,投资回收期为1.13年。

    430,嵊州市中国长毛兔养殖项目被列入200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项目总投资2750万元,实施单位为嵊州市畜产品有限公司。 项目占地16.67公顷,建设20万只长毛兔良种繁育养殖中心,5万吨兔用颗粒饲料厂,年加工出口1000吨的兔毛精选厂,年生产1500吨的兔毛出口打包厂,年成交100万只种兔、1500吨兔毛的种兔兔毛交易市场,长毛兔研究所,兽医院,有机肥加工厂等工程。2002年一期工程投资2500万元,其中省以上资金736万元,市级配套资金64万元,企业自筹资金700万元,银行贷款1000万元。一期工程主要用于建造高标准兔舍5万只、良种兔培育繁殖及其他科研配套设施。一期项目完成后,年产兔毛300吨,供应良种兔20万只,新增总产值6000万元,新增利税900万元,净利润540万元,新增固定资产1750万元,安排农村劳动力500人,估算投资回收期4.5年。园区建成后将成为世界规模最大、设施最好、功能最优的长毛兔生产科技示范园区,在它的带动、辐射下,必将大大促进嵊州市长毛兔产业的第二次飞跃,使嵊州成为全国最大的长毛兔良种繁育供应基地,全国兔业产业化的示范基地,优质兔毛、兔绒生产出口基地。

  【争取到省级农业扶持项目8项】  2002年以来,市农业局向省争取农业信息化、无公害试点县建设、茭白基地改造、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扶持等项目8项,争取到省农业厅、省财政厅无偿补助资金218万元,有力地改善了全市农业基础的软硬件环境。

  【首次实行项目建设监理制】  11月,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对200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进行了第一次公开招标。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与绍兴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签订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对当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进行工程监理,嵊州市农业综合开发首次实行项目建设监理制。

  【高新科技项目精准农业园区信息网站开通】  3月,嵊州市农业高新科技项目精准农业园区信息网站开通。网站设立了园区新貌、新优品种、技术引进等十几个栏目。

  【高新科技项目精准农业园区已成为全市小学的教学示范基地】  4月,剡湖街道里坂中心完小15名老师带领200余名小学生参观高新科技项目精准农业园区。至20024月,项目区累计接待全市小学生3000余人,园区已成为全市小学的教学示范基地。

  (张良仁)

  农业产业化经营

  【概况】2002年,全市建成了26680公顷特色农产品基地,其中茶叶基地10000公顷、常年性蔬菜基地4200公顷、水果基地8000公顷、花木基地4666.67公顷、小竹笋基地2800公顷、香榧基地3066.7公顷。中国百年桂花园33.33公顷、辐射面积733.33公顷。形成金庭桃形李、谷来香榧、友谊竹笋、崇仁名茶、江夏茭白、石璜花木等10个连片666.67公顷以上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全市形成农业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茶叶、果蔬、畜牧、花卉、竹笋、香榧等农业主导产业新格局。

  年内,全市有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352家,其中年产值100万元以上185家,浙江华发出口茶厂和市畜产品有限公司产值超亿元。全市销售收入11.7亿元,出口创汇8600万美元,其中自营出口1854万美元,有10家企业拥有自营出口权。龙头企业自身实力和带动力明显增强。全市各类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共联结基地15333.33公顷,农户19万户,有力地带动茶叶、果蔬、竹木等基地的发展,使全市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明显加快。

  全市发展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98家。农业龙头企业的崛起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全市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农业不断实现了增值增效。

  【培育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  2002年,市农业局指导、帮助农业企业积极创造条件、申报各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打响企业品牌。嵊州市大鹏茶厂、嵊州市越乡茶业有限公司、嵊州市依天出口茶厂、嵊州市杉华竹木有限公司、嵊州市出口茶厂等5家企业被列为绍兴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浙江省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浙江华发出口茶厂,经申报被列为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浙江省骨干龙头企业嵊州市畜产品有限公司投资6700多万元的中国长毛兔科技创业园区项目奠基动工,为提升全市长毛兔产业和申报列入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创造了基础条件。

  【农产品实施品牌战略成绩裴然】  2002年,全市农产品获国家级金银奖的16种,省部级优质农产品的36种,获绍兴市级以上优质奖的36种。“越乡”龙井、“三界牌”平绿珠茶、“门狮牌”工艺竹编、“双龙牌”蚕种、“白中王”长毛兔、“白浪牌”兔毛等获全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至2002年,全市拥有各类农产品注册商标249个,其中“三界”平绿珠茶获省级著名商标,“舜皇云尖”名茶获绍兴市级著名商标,“羲之牌”桃形李等农产品被评为省级农业名牌产品。

  【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喜人】2002年,全市建成各类专业合作组织198个,会(社)员1.2万人,带动农户12万户。其中农业合作服务组织138个,农业专业协会组织60个。2002年,越乡竹园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天合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绍兴市示范性农业合作组织。

  【农产品贩销业迅速崛起】据统计,2002年止,全市有农产品贩销大户8250户,从业人员3万多人,年销售额超10亿元。

  (张良仁)

  农村新能源

  【概况】  2002年,市新能源办公室为服务生态市建设、新农村建设,坚持农村节能与新能源开发利用并重的方针,新能源建设有了新发展。全市新增太阳能热水器2100户(3800立方米),累计达到5600户(9240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7.5%。更新改造和新建户用省柴灶8200个,制茶的杀青、二青灶及单位(食堂、食品加工)大灶380个。新增石油液化气用户3080户,累计达120000户;年用气量从2001年的7100吨,增加到7300吨,年增长3%。农村生活用电量从2001年的6250万千瓦时增加到6798万千瓦小时,年增长8.6%

  (张永江 张良仁)

  【建设浙江省农村能源示范推广项目】经市新能源办公室多次向省农业厅争取,20028月,“嵊州市良种繁育场沼气综合利用项目”由省农业厅发文批复为“浙江省农村能源示范推广项目”,下拨项目扶持资金8万元。市良种场猪场存栏2000头,年产肉猪4000头左右,是较大的规模化养猪场之一,然未经过处理的猪屎、尿废水(年约5000吨)直接排放,不但造成了严重污染,而且流失了肥源。市新能源办的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排污量及处理要求,设计了地埋式300立方米沼气池工程,分预处理工程75立方米(沉淀池25立方米,预发酵酸化池50立方米);隧道式三级处理厌氧发酵池150立方米(每级50立方米);后处理好氧发酵池75立方米。该沼气工程图纸经过省农村能源办工程技术人员审定,于11月动工兴建,12月底主体工程完工。该工程是市新能源办公室自行设计建造的池容最大的沼气池,符合农业部“猪——沼(气池)——农(作物)”三结合的生态良性循环模式,为全市规模养殖场治理污染及综合利用提供较好的典型示范。

  (张永江)

  【太阳能利用快速发展】  2002年全市利用太阳能的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温室塑料大棚快速发展。2000年前后,集热效率更高、保温性能更好的“热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开始进入市场,因价格较高,比真空管热水器贵1倍多,市场占有率较低。随着关键技术的解决,使户用“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的真空管集热效率不断提高,保温性能不断改进,使用寿命不断延长(采用全不锈钢箱体、支架),性能价格比不断优化,逐渐受到广大用户欢迎。全年新增2100户(快速3800平方米),累计5600户(9240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7.5%,年可节约液化气342吨,或电能146.5万千瓦小时。“太阳能温室塑料大棚”因其抗寒防冻,土地利用率高,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成为农民生产瓜果蔬菜、集约化生产的首选技术,而获得快速发展。年内新增面积433.33公顷,累计总面积达到1500公顷。据测算,大棚与大田比较,土地利用率提高1倍,经济效益增加410倍。

  【推广低水头水锤泵】  1997年,市新能源办公室向省科委、省农村能源办公室申报立项,在友谊乡大湾村试点安装BIL——840型节能水锤泵一台,水头落差6.5,提水垂直高度104,提水量54立方米/日,时为全国提水高度之最。该水锤泵系德国技术、资助生产、推广。由德国不来梅市对外友好协会资助水锤泵资金和省科委负责立项的科技扶贫项目。利用水锤效应,将低水头落差的水自动提往高处,节能、实用,主要解决山区人民的生活用水困难。2002年止,在崇仁、贵门、仙岩等地安装了8台。

  (张永江)

  农业机械

  【概况】  2002年,全市农机总动力24.7万千瓦,比上年增加0.8%,运输型拖拉机达到6449台,比上年增加33.46%,其他农机具拥有量与上年基本持平。管理上加强了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工作行为。在推广服务上不断开拓创新,对下属企业落实经济责任制。全年工作业绩显著,农机管理效果明显,全年创收节支成效显著,《现代农业园区与农机配套技术研究》项目通过绍兴市级验收。

  【新建农机牌证楼实行综合办公】市农机总站投资40万元,新建面积710平方米的农机牌证办公楼,2002年投入了使用,11月初实现中型拖拉机上牌办公自动化,提高了办事效率,减少了农机手办证上牌的往返次数,基本能当日完成办证,极大地方便了农机手。

  【农机管理实行规范公开按章办事制度】    2002年,市农机总站牌证室在切实规范农机管理内勤业务工作上下功夫,严格执行公开、按章办事制度,严格执行省农机监理所规定的上牌目录,认真做好上牌发证工作。全年办理小拖新车上牌24台,代办中拖牌证40台,转出转入拖拉机47台,办理拖拉机过户135台,换发补发行驶证等业务400余次,注销拖拉机驾驶证252本。

  【实施规范拖拉机安全管理专项整治】根据省、市农机主管部门和公安职能部门有关拖拉机专项整治精神,610月,在全市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成立领导小组,分别召开了农机员、安全片组长会议,发放资料,利用新闻媒体等宣传工具对全市机手进行宣传活动和思想教育工作。与交警配合上路检查630人次,查扣无牌无证脱检拖拉机123辆,纠正违章650余次,结合中拖年检机手800余名,参加了安全教育。通过这次安全教育和专项整治活动,全年安全形势良好,全年发生拖拉机交通事故52次,死亡6人,重伤9人,直接经济损失29.85万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7%、增50%、下降36%、下降2%,达到年初考核指标的要求。

  【送年检下乡】近年来,小型拖拉机运输业务逐渐被大中型拖拉机和农用汽车所取代,经济效益日益下降,影响小型拖拉机的正常管理,小型拖拉机和驾驶员的年度检审验率逐年下降,农机安全隐患增多。2002年,市农机部门调整工作思路,变被动为主动,变坐等检审为下乡上门服务,年检年审一条龙服务。全年共下乡56次,年检拖拉机2656台,占应检的76.9%,年审驾驶员3345人,占应审的80.6%

  【完善管理制度】  2002年初,市农机总站制定了关于“财务制度”、“公费医疗管理”、“站属车辆安全使用管理”和年度考核事项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按章办事,有人管事”的理念,用制度来规范干部、职工的行为。

  【制定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状】  2002年,市农机总站对机动车检测中心、加油站、汽校等3个下属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安全责任,抓好职工的安全教育,下属的城西加油站和嵊州驾驶学校的安全运行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企业兴衰和社会稳定;明确规定对这两个单位的干部、职工(包括汽校教练员),每月进行安全教育,责任到人,一年来无发生责任事故。

  【切实加强新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工作】  2002年,全市253台联合收割机共收割粮食7333.33公顷,为农民增收280余万元,市农机总站管理科综合服务队还驾驶洋马机为农户推广示范新机具,并为农户收割水稻15.33余公顷,受到农户的喜爱和好评,全市纯农田作业拖拉机2304台,机耕作业面积达到25006.67公顷,8台微耕机的推广应用得到农业示范园区和农户的认可和赞扬。

  【现代农业园区与农机化配套技术研究项目通过市级验收】  2001年,市农机总站参加绍兴市农机总站由市科委下达的《绍兴市现代农业园区与农机化配套技术研究》项目,经两年多的实施,在全市130个粮食型园区中,实施种植面积20121.26公顷。通过工厂化育秧、插秧(抛秧)、收获、烘干粮食等机械化作业,使园区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3.64%。在53个设施型农业园区中,实施种植面积达到11405公顷,实施耕作、开沟、植保、灌溉等机械化作业,通过调查研究和对比筛选后,提出适用于绍兴地区内的农业园区配套机械方案、汇编成《绍兴市现代农业园区农业机械目录选编》。两年来为各农业园区节省用工99.64万工,节约成本3672.93万元,新增产值2542.59万元,增收节支6215.52万元,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200212月,通过绍兴市科学技术局的评审。

  【及时调整农机培训模式】  2002年,市农机培训学校及时调整办学模式,根据实际中型拖拉机手的培训采取满10人以上即刻办班,理科教师送教到培训基地(现场)复习、指导,为机手提供优质服务。全年举办小型拖拉机培训班6期计65人,复训后驱动拖拉机驾驶员285人,中拖培训班22期,培训机手429人,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完善汽校管理体制】  2002年初,市汽车驾驶学校与公安局签订关于汽车驾驶学校管理、利益分配的会议纪要,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促进了汽校的稳定和发展。市农机总站5月投资170余万元购置桑塔纳教练车12辆,浇筑场地1260平方米,扩建食堂4110平方米,征用两块道路掉头场地等,使汽校达到了教练车42辆,总资产580万元的规模。9月又决定与公安局联办汽校,实行对等投资,对等收益,成立专职班子,设立了综合、后勤、训练(设四个大队)、行风监督等4个专业科室,建立了教练员招生责任制,还实行送教下乡活动,加强教练员廉洁施教管理力度,辞退不守规定的教练员。至年底,汽校已拥有教练车87辆,固定资产1100万元,全年培训学员2588人,考试合格率达92%,营业收入610万元,上缴税收60万元。

  【机动车检测中心积极参加全国专项整治活动】  2002年,市机动车检测中心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严格管理检测车辆和各个环节,使车辆检测规范化、制度化、公开化。在6月进行的全国机动车检测站专项整顿工作中,接受绍兴市公安局、市纪委等部门的联合检查,检查组人员较高评价了市检测中心专项整顿工作。

  【机动车检测中心建成使用】  2002年投资20万元,建成机动车检测中心办公楼,5月投入使用;同时维修中心门市部也搬入新楼,原来6间街面房出租,每年可为维修中心增加6万多元的收入。

  【城西加油站效益显著】  2002年,城西加油站把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定期召开职工会议和岗位培训工作,以安全促效益 ,全年销售汽柴油6300吨,销售收入1750万元,实现利润70万元,上缴税收65万元,均比上年增长。

  【改革机动车检测中心收费制度】  2002年市检测中心共检车辆25122辆。9月改革收费制度,检测费用一律使用公安部门发票,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队每年仅返还市检测中心工作费用48万元,影响了市检测中心的经济效益,全年收入118.8万元,比上年减少54万元。

  (王林水)

  

  【概况】  2002年,市林业局紧紧围绕“建绿色通道,造秀美山川”这一主题,因势利导,积极组织,精心安排,重点抓好造林绿化质量关,造林绿化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全年共计造林1003.4公顷,完成任务的250.9%;四旁植树62万株,完成任务的103.3%;建设农田林带120公里;林木育苗10.2公顷;城镇新增绿地25万平方米。全市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40.1万人次,义务尽职率达86.8%,植树140.3万株;实施新封山育(护)林5.5万公顷。充分体现嵊州市民热爱植树、喜欢优美生态环境的精神风貌。

  林业经济中的“四大特色产业”有强劲的发展势头。一是茶叶全年总产量1.23万吨,总产值3.51亿元,比去年增长22.6%41.7%。其中名茶0.39万吨,产值2.93亿元,比去年增长12.2%36.1%。全年新发展良种茶园340公顷,无公害茶园4666.7公顷,有机茶340公顷。8月被省农业厅评为“茶树良种化先进县(市)。”二是各类果品产量4.8万吨,产值逾亿元,比去年增4.3%24.2%。全年新发展干水果树基地2000公顷,其中香榧树1000公顷。三是竹笋总产量4.5万吨,总产值0.85亿元,比去年增4.3%4.1%。其中小竹笋产量达2万吨,产值0.54亿元,比去年增长7.6%8.7%。全年新发展竹林342公顷,笋竹两用林基地733.3公顷。四是花卉生产发展迅猛,总面积达4428公顷,年销售产值2亿元以上,圃存产值3.9亿元。在省首届花卉博览会上,长乐镇上王村民周猛松制作的雀梅盆景《胸怀在蓝天》获绍兴市唯一金奖。其他参展盆景同时还获2个银奖,3个铜奖,嵊州盆景在省内声誉雀起。

  森林资源林政管理有效加强。全市“十五”期间年限额采伐木材7.167万立方米,2002年实际审批采伐木材2.5万立方米,占指标数的34.9%;审批林地63起,办理征用林地198.3公顷,占用林地9.3公顷,每次查核无差错。有力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共受理各类森林案件71起,已查结68起,查处率96%。在查结的案件中,刑事案件2起,行政处罚案件66起,行政处罚87人(次),刑事处罚9人(次)。查获木材1300多立方米,收缴野生动物1800余只(条),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森林防火工作也取得较好成绩,全年发生森林火灾18起,其中火警13起、一般森林火灾5起;过火面积24.2公顷,受害面积21.7公顷,损失林木畜积112立方米,森林受害率0.2‰,无重大森林火灾,受害率、发生率均低于上级考核指标。森林病虫害防治得到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开展松毛虫工程治理以来,在周边地区松毛虫大暴发的情况下,本市未发生大面积危害,取得较好成绩。12月,国家林业局批准在嵊州市设立国家级松毛虫中心测报点。

  在行风建设上,局机关围绕“作风建设年”和“调查研究年”活动,在内部管理上下功夫,按照“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保效率”的总体工作思路,把任务下到每位工作人员,把服务做到最基层,做到广大林农中。全市举办各种培训班58期,培训人员1万多人(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2万多份,为农民引进茶、果、竹、花卉新品种7只,推广应用各类实用技术3项,写出有一定质量的调研报告8篇。

  对局属企事业通过引入新的经营理念和机制,推动改革进度,使企业的经营能力有新的提高。嵊州市茶场,经职代会一次性通过改制方案,实行“一次承包、耕至退休、三费自理”的经营改革方案,职工生产、经营积极性提高,收入增加。

  【古树名木普查建档】  6月,根据省林业局统一布置,嵊州市林业局重新开展对古树名木的普查和建档工作。普查范围遍及市内全境所有树种。历时4个月的认真细致工作,查清全市古树名木的分布,分科、属、种数量及各树的形态特征、健康状况等,建立了每一古树名木的详实档案,为下一步开展古树名木保护打下良好基础。全市古树名木13445株,分234171种。古树种较集中的有:香榧树11676株、香樟379株、枫香432株、苦槠301株、木兰科树种119株、榆科树种74株、柏类36株、马尾松122株。国家级珍贵树种南方红豆杉百年以上古树41株、银杏28株、金钱松2株。查得连片10株以上古树群139个。在里南乡上庄村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珍贵的南方红豆杉群1个,其中百年以上古树16株。

  8种获新品种权玉兰被列为种质资源重点保护对象】  由嵊州市木兰科新品种研究所选育的8个玉兰新品种,于3年前报送国家林业局,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于次年获准。2002年,嵊州市林业局将这8个玉兰新品种列为种质资源重点保护对象,并在花卉生产中作为重要品种加以推广。

  玉兰树冠大、寿命长,以其花大、色艳、香气袭人而深得人们喜爱,是著名的园林景观树种。嵊州市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木兰之乡”,鹿山街道下马村是全国玉兰系列特色种苗基地。木兰科新品种研究所就在下马村,长期从事玉兰树种的研究和选育。在100余公顷花木苗圃里已有40多个玉兰品种。其中的8个新品种是玉兰系列中最名贵的。这8个新品种玉兰是:飞黄玉兰、红运玉兰、丹馨玉兰、红元宝玉兰、多瓣白玉兰、常春二乔玉兰、景新玉兰、长花玉兰。

  【谷来镇被命名为“浙江香榧之乡”】谷来镇地处会稽山之东,紧邻诸暨枫桥镇,是香榧树自然分布的中心区域,是嵊州市香榧的重点产区。境内有成年榧树15000余株,每年榧果产量占全市半数以上。近两年内新发展香榧基地1000余公倾,新植香榧树60多万株,所有村都种香榧树,香榧收益成为该镇“三农经济”中的最重要份量之一。200211月,被省林业局命名为“浙江香榧之乡”。

  【花卉产业创新高】  2002年,全市新发展花卉面积2096.8公顷,总面积达4430.2公顷。年销售产值1.5亿元,圃存产值3.9亿元,创历史新高。花卉产业发展中有三点较为明显:一是农村中良田大量转为花卉苗圃,弃粮经苗的农户不断增加,也有一些私营业主投资花卉产业。全市从事花卉种苗的生产经营户达1.5万户,其中种植面积0.67公顷以上的专业户有1060户。二是有地方特色的苗木品种如杜英、木兰科系列树种等在花卉市场体现较大优势。其中红、白玉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2000多公顷,嵊州玉兰享誉全国。三是花卉产业已成为农业经济中的主柱产业之一,花卉苗木的经济收益是许多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鹿山街道下马村,全村246户,人口790余人,家家户户种花木,全村种植以玉兰为主的花木100余公顷,全年收入800万元,仅花木一项人均收入1万元。全市有10余万农民从事花卉产业。花卉产业的效益影响着全市的“三农”经济,影响着农村社会的安定局面。

  【名茶品牌建设出效益】名茶生产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名茶的品牌建设比较滞后。20世纪90年代初,有“鹿苑”、“泉岗辉白”、“三界”、“舜皇云尖”、“桂岩雾尖”等几只商标注册,但未能开展品牌经营。2002年,名茶品牌建设才露头角,有“越乡”等几只名茶品牌在各种茶业比赛中亮相夺奖,走上新的台阶,带来品牌建设,经济效益双收获。越乡茶业有限公司创建的“越乡”龙井茶品牌,2002年获中国精品名茶展示会金奖;又获“浙江名茶”、“省绿色产品”、“浙江省名牌产品”、“国家龙井茶原产地保护产品”等称号,是年销售名茶3000吨,创产值近2亿元。嵊州市天然茶业有限公司注册的“仙珠”、“健魄”品牌,产品主要有茉莉花仙珠茶和天然春尖有机茶。2002年被评为绍兴市绿色农产品,又获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金奖。获得2002年名茶品牌荣誉的还有:“叶峰”名茶,主产明心茶,被列为浙江大学茶学系指定教育用茶,嵊州市旅游定点产品。“舜皇云尖”获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银奖,绍兴市著名商标。“叶王”名茶,主产幸福银针,获中国精品茶博览会金奖,被绍兴市认定为绿色产品。“越乡十姐妹”名茶,主产龙井、辉白、银针、乌龙茶、白牡丹等10个产品,为第二届中国民间越剧节指定用茶,省科技创新优质产品和新世纪地产名品,绍兴市绿色产品认定品牌。名茶品牌建设的崛起,带来名茶生产的大发展,经济效益更为可观,全年名茶产量0.48万吨,占茶叶总产量的31.4%;名茶产值2.8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83.46%

  【名茶炒制擂台赛产生首个女擂主】  326,在名茶市场举行越乡龙井茶炒制精英赛暨第四届擂台赛,嵊州市首个制茶女擂主产生,她是来自长乐镇的选手金明飞,打破了多年来名茶炒制是男人“专利”的局面,也为妇女们参与制茶、能制好茶树立了榜样。

  【查处崇仁镇前村特大滥伐林木案】  34月,在市林业公案科开展的“破案攻坚战”中,通过严排细查,侦查出崇仁镇前村一起特大滥伐林木案。案件发生在去年下半年,前村经“三委会”(村支委、村民委、村经济合作社)讨论决定,将土名为“考坑湾”和“梅家坞”村集体所有的林木承包给富润木材加工购销站老板张昌樵和富润茂松包装箱厂老板张茂松采伐。村“三委会”在办理审批手续过程中,对林业行政主管部门采取欺上瞒下,批少砟多等手段,只审批采伐林木原木材积119立方米,折立木蓄积216.364立方米。采伐过程中,村“三委会”既无人上山监督管理,又不与林业技术部门联系,实际采伐松木564500公斤,折立木蓄积855.291立方米,造成滥伐林木蓄积638.927立方米、山林遭受严重破坏的恶果。由于该村滥伐林木数量特别大,在社会上造成重大不良影响,已严重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由崇仁镇前村村集体和张昌樵、张茂松共同构成滥伐林木罪。前村原支部书记马校水和村主任钱生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破案后,市林业公案科及时将此案移送嵊州市人民检察院。9月,市人民检察院对涉嫌滥伐林木罪的相关单位和人员提起公诉。11月,嵊州市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如下判决:被告单位崇仁镇前村村经济合作社、村民委员会犯滥伐林木罪,判处罚金1万元;被告人马校水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罚金计1万元;被告人钱生木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罚金计1万元;被告人张昌樵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罚金计2万元;被告人张茂松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并处罚金计1.2万元。

  【市木材运输巡查大队成立】  4月,省政府批准成立嵊州市木材运输巡查大队。木材运输流通领域的检查开始由过去设卡定点检查转向巡回流动与设卡定点相结合的检查,进一步强化了木材运输领域的源头检查管理力度。是年,市木材运输巡查大队查处案件361起,查获违章运输木材1900立方米,处理违规人员90多人(次),挽回损失130多万元。

  【制定林业“五大市”建设计划】市林业局着眼未来、顾及全局,从林业自身的资源、责任和特色出发,努力做好林业生态和林业产业两大体系文章,提出着力创建具有林业特色的“五大市”,努力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目标。一是绿色生态大市,以抓好绿化造林和生态公益林为突破口,加强森林保护力度,提高市民植树护绿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二是茶叶大市,利用茶叶产业优势,进一步因势利导,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做好无性系良种茶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和市场促销文章,实现茶叶产、加、销产业链提档升级。三是花卉大市,强化花卉特色品种的培植和市场拓展,积极引进和繁育新品种花卉,不断更新花卉产品,以适应变幻莫测的市场形势,努力创造花卉生产和经营最佳环境。四是果木大市,重点做好发展、巩固、改造的文章,抓好桃形李、香榧等特色果品基地,实现果木面积占绍兴市一半的目标,兴办果品加工企业,打响果类“山珍”等品牌。五是竹笋大市,建设好三界连片万亩竹笋基地,大力发展竹编、竹碳、竹胶板、笋干制品等竹笋加工业,努力提高竹笋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丁建林)

  责任编辑 吕忠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版权名称 | 网站联盟 | 网站管理

主办:中共嵊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嵊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邮编:312400

电话:0575-83031707 传真:0575-83026547 邮箱:szdsb88@sina.com.cn 地址:浙江省嵊州市剡湖街道龙会一路六号 技术支持:杭州孚立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