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站内搜索:
首页
>> 地方文献 >> 嵊州年鉴 >> 2008年鉴
环境保护

发布日期:2014-08-2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嵊州市 字号:[ ]


  

  【概况】2007年,嵊州市环保工作以改善全市环境质量和确保环境安全为目的,坚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推进生态市建设和“811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全市地表水和空气质量均达到功能区要求。保护城乡饮用水安全工作,赢得市民好评。1所学校获国家级绿色学校称号,2个乡镇获省级生态乡镇称号,嵊州绿色产业示范区被联合国专家组评为2007年度先进绿色产业示范区。曹娥江流域嵊州段环境治理工作通过绍兴市级验收。环境监督管理得到强化。污染减排任务超额完成,嵊州市被评为省污染减排先进集体,受到省政府通报表彰。环保基础设施大为加强,建成市环保监控中心。环境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环境质量监测

  【大气环境质量】2007年,全市大气环境质量指标达到国家II级及以上,其中6月和8月为I级,属优,其余月份为II级,属良。在II级天气中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降水酸雨仍然比较严重,除7月为中度酸雨外,有4个月为较重酸雨,7个月为严重酸雨。降水PH年平均值4.34,低于酸雨值5.6,酸雨率为87.2%。综

  【概况】  2007年,嵊州市环保工作以改善全市环境质量和确保环境安全为目的,坚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推进生态市建设和“811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全市地表水和空气质量均达到功能区要求。保护城乡饮用水安全工作,赢得市民好评。1所学校获国家级绿色学校称号,2个乡镇获省级生态乡镇称号,嵊州绿色产业示范区被联合国专家组评为2007年度先进绿色产业示范区。曹娥江流域嵊州段环境治理工作通过绍兴市级验收。环境监督管理得到强化。污染减排任务超额完成,嵊州市被评为省污染减排先进集体,受到省政府通报表彰。环保基础设施大为加强,建成市环保监控中心。环境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环境质量监测

  【大气环境质量】  2007年,全市大气环境质量指标达到国家II级及以上,其中6月和8月为I级,属优,其余月份为II级,属良。在II级天气中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降水酸雨仍然比较严重,除7月为中度酸雨外,有4个月为较重酸雨,7个月为严重酸雨。降水PH年平均值4.34,低于酸雨值5.6,酸雨率为87.2%

  【地面水环境质量】  2007年,全市地表水水质监测:南山水库,除3月为Ⅱ类水质,其余均为I类水质,属优质水质;黄泽江全年为Ⅱ类水质,也属优质水质;长乐江、澄潭江为Ⅱ类、Ⅲ类水质,符合功能区要求。曹娥江流域县(市)交接断面,章镇测点有9个月劣于V类水质,3个月为V类水质;黄泥桥测点,1月至7月为劣于V类水质,其余为V类至Ⅲ类水质,下半年明显好于上半年。主要原因是从519起,新昌县境内的主要污染源接入嵊新污水处理厂的纳污管网,新昌江水质有了很大改善。反映受污染情况的主要指标化学需氧量大幅度下降,基本达到Ⅲ类功能区水质标准小于20毫克/升的要求;水中氨氮浓度也有较大下降,但离Ⅲ类功能区水质标准氨氮浓度小于1.00毫克/升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声环境质量】2007年,城区交通噪声监测,共设监测点29个,监测道路总长35.78千米,平均路宽32.8,平均车流量每小时1297辆,测得其等效声级加权平均值67.2分贝,在70分贝的控制值之内。城区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全市设监测点126个,采用300×300的网格,测得其等效声级加权平均值55.9分贝,低于60分贝的国家标准。在影响城市声环境的各种噪声中,交通噪声占34.1%,工业噪声占15.9%,建筑施工噪声占6.3%,生活噪声占40.5%,其他噪声占3.2%

  环境污染治理

  【概况】继续认真落实《曹娥江流域嵊州段环境综合治理行动方案》,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专项行动。随着嵊新污水处理厂建成,新昌企业废水纳入排污管网,新昌江水质有明显改善。地表水质和空气质量均达到功能区要求。污染减排任务超额完成。近年来,切实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在监控能力等环保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达730余万元。

  【污染物排放】按照2007年申报的95家重点工业企业统计,全市工业废气排放量为401166万标立方米,其中燃料燃烧废气307844万标立方米,生产工艺废气93322万标立方米。燃料煤消费量37.39万吨,同比增加3.33万吨。排放烟尘632.93吨,同比增加27.55吨。排放二氧化硫3274.19吨,同比减少188.28吨,下降5.44%。全年废水排放量为1537.06万吨,其中工业废水为916.67万吨、城镇生活污水为620.39万吨。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4088.14吨,同比减少255.68吨,下降5.89%。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10.81万吨,综合利用量为10.21万吨(其中危险废物638吨),利用率达94.5%

  【新昌江流域嵊州段环境污染整治工作通过绍兴市验收】  200711月,绍兴市环境污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市级环保重点监督区新昌江流域嵊州段环境污染整治工作验收意见》。《意见》认为,嵊州市经过3年整治,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从5月起,地表水质达到功能区要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Ⅱ级标准,符合功能区要求。整治期间,建设完成17公里截污干管,38.3公里污水收集管网,3座提升泵站;日处理15万吨的嵊新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成并进入调试运行,部分城区生活污水和重点污染企业污水经预处理后纳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加强了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建设,2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和黄泥桥水质自动监测站通过验收并投入正常运行,55家重点污染企业建成在线监测监控设施。加强执法,强化监管,开展了各项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2300人次,检查1800多家企业,关停105个挖沙场、4家石材厂、45家污染企业;处理200余家企业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工业污染治理】2007年,在全市95家重点工业企业中,有废水治理设施80套,每日废水治理设施处理能力为7.81万吨,年废水治理设施运行费用2637.9万元。全市31台锅炉、14台炉窑,有废气处理设施68套,每小时处理能力为128.69万标立方米,年废气治理设施设备运行费用510.5万元。

  【大力整治违法排污企业】认真落实《曹娥江流域嵊州段环境综合治理行动方案》,建立环境污染整治的运行机制、责任机制和考核督查机制。1月至5月,开展“清风”1号、2号、3号系列环保行动,整治违法排污企业,对曹娥江流域的重点区域(罗柱岙工业区)、重点行业(造纸、印染行业)、重点企业(市热电厂、13家电镀企业、2家蓄电池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查获并处罚违法企业6家,实行罚款、赔偿损失、追缴排污费“三管齐下”的处罚措施,有效震慑了污染企业。通过整治,完善了企业的治污措施,达标率明显提高。配合省、绍兴市污染整治办开展以促进污染减排为主题的“红五月”专项执法检查,以“飞行监测”形式,检查全市热电企业、嵊新污水处理厂,重点监测SO2(二氧化硫)、COD(化学需氧量)减排计划的落实情况,并对全市医药、化工行业废气治理进行监督检查。通过检查,增强了企业的环境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全年立案查处违法企业64家,责令停产34家。

  【超额完成污染减排任务】2007年,上级部门要求全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削减COD5.7%SO23.9%。为此,专门召开全市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会议,印发《嵊州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总量削减计划》、《2007年嵊州市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同时配套制定《嵊州市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应急预案》。通过嵊新污水处理厂的试运行和企业的限期治理,实施关停手段,推广中水回用技术,重点整治宇丰纸业和白云纸业有限公司,削减COD排放。通过提高脱硫设备脱硫效率,扩大热网范围,关停热网范围内的锅炉,削减SO2排放量。至年底,全市削减COD5.89%SO23.65%,双双超额完成全年减排任务。省政府表彰30个污染减排先进单位,嵊州市名列其中,绍兴各县市中仅此一家。

  【切实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建成总投资110万元的嵊州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基础上,投资80万元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子一站和投资约130万元的浙江省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嵊州黄泥桥站建成,并投入正常运行,实现了24小时全市自动实时监测。省控新中港热电公司和嵊新污水处理厂的在线监控设施建成,并与省、绍兴市联网。嵊州市环保监控中心年底完工。

  环境生态建设

  【概况】全市生态建设继续蓬勃开展,至年底,创建成功各级生态乡镇16个,各级生态村39个,各级绿色学校52所。嵊州市被省环保局认定为初级阶段生态市。《嵊州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通过评审。

  【农村生态环境面貌开始得到改善】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是整治村庄环境的重点。2007年,成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协调领导小组,甘霖镇、谷来镇、三界镇、黄泽镇建成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实现了户收、村集中、乡镇中转、市垃圾填埋场集中无害化处理。全市建成规模养殖场污水处理站14个,15个行政村实施生活污水处理并通过有关部门验收。谷来镇将湖州市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于2006年成功引入,该技术通过一座集“沉淀、生化、清水”三功能于一体的三格池,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净化污水达到排放标准。勤勇村于2007年投资30余万元,在全村新建住宅中全面使用这套污水处理系统。

  【嵊州绿色产业示范区再次被联合国评为先进示范区】200710月,联合国工发组织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组织的专家组考察了嵊州市生态工业园区、嵊新污水处理厂、绿环橡胶、嵊德牧业等单位。绿环公司的“FCS————废旧轮胎常温法精细胶粉成套生产线”及其系列产品,荣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全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嵊德牧业综合治理养殖场废物和开发“猪——沼——种”生态小循环发展模式,专家给以充分肯定和赞扬。专家组一致认为,嵊州绿色产业示范区几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并通过复考验收。12月,嵊州绿色产业示范区被命名为先进绿色产业示范区。

  【谷来和甘霖镇荣获省级生态镇称号】谷来镇开展“发展生态经济,保护小舜江源头”为主题的小舜江源头水质保护工程,新建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1座,中转站房239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覆盖率达100%;新建生活污水处理站3个,污水处理率达70%,保证汤浦水库的水质,保障虞绍平原人民饮用水供应的安全。在村民中开展环保、生态意识教育,形成人人参与的氛围。完善基础设施,全镇20个行政村公路硬化率100%,小舜江沿岸河堤加固工程砌坝600。新建自来水厂1座,全镇自来水普及率100%6月,谷来镇与甘霖镇一起被评为省级生态镇。

  【黄泽中学荣获全国绿色学校】黄泽中学2004年被授予浙江省绿色学校后,便积极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实践“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环境氛围为补充,以活动实践为延伸”的绿色教育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的渗透,让学生走出校园,投身社会与自然,开展环保研究和社会调查。针对周边山区镇开发坡地创收以及黄泽江沿岸采沙和造纸厂污染而引发生态破坏和自然灾害频发的现象,师生利用所学知识,通过走访、调查、观察、论证,写出《硕果背后的深思————坡地覆绿》的课题报告,并向市政府提出控制坡地开发及黄泽江合理利用的建议,这些建议被采纳并纳入政府决策,并实施了东部山体覆绿工程及黄泽江综合治理,使嵊州市东部环境得到极大改善。20075月,黄泽中学荣获第四批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集体。

  【浙江丰利走循环经济新路】浙江丰利于2004年研发成功中国首条年处理万吨级废旧线路板成套设备,使废旧线路板等“电子废弃物”变“再生资源”成为现实。该设备获得4项国家专利,并被列入国家重大产业化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2007年,通过对牙膏管、药品包装袋等铝塑复合物进行技术开发,成功开发出废铝塑复合材料的粉碎解离技术和离压静电分选技术,实现了对难以处理的废塑料基复合材料的综合回收处理。此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为“2007年度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重点支持项目”,获得国家补助资金500万元。

  【《嵊州市生态功能区规划》通过评审】8月,委托浙江大学环境科学系编制的《嵊州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经3次征求乡镇、部门的意见后,通过省和绍兴市有关专家的评审论证。《嵊州市生态功能区规划》将嵊州市划分为35个生态功能小区,其中禁止准入区(全面保护,禁止开发)6个,限制准入区(优先保护,限制开发)19个,重点准入区(合理布局,重点开发)4个,优化准入区(调整结构,优化开发)6个,其面积分别占全市国土面积的6.1%82.0%5.6%6.3%

  环境保护管理

  【概况】2007年,从项目审批、行政处罚、信访处理等方面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有效保护城乡饮用水安全,建立嵊州市重点环境问题责任化解制度,及时有效地清除了各类环境隐患。

  【环境影响评价】2007年,在建设项目管理中,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对不符合审批原则的,予以否决。全年审批建设项目168个,其中环境影响评价书7个,环境影响评价表151个,环境影响登记表10个。审批项目总投资53.25亿元,其中环保投资0.59亿元。审批项目新增废水排放量33.91万吨/年,SO232.16万吨/年,氨氮4.34万吨/年,烟尘8.72万吨/年。由于工业技术革新,工业类的COD减少18.31万吨/年,工业粉尘减少12.19万吨/年。

  【建立重点环境问题责任化解制度】2007年,为切实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及时消除各类环保隐患,有效预防因环境污染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市环保局对境内环保问题进行认真摸排,梳理重点环保隐患,在此基础上,全市建立重点环境问题责任化解制度,主要内容是依据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列出72个重点环境问题,以副市级以上领导为责任领导,各乡镇(街道)为责任单位,并列出第一、第二责任人等分解到各部门、乡镇,同时建立厂、村纠纷协调小组。

  【强化环境监督管理】一是严格项目审批。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坚决不批,国家限制建设的项目耐心劝阻,选址不妥的项目说服改址。全年审批环保项目168个,否决15个,否决率近10%,切实把好项目源头审批关。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均为100%。二是加大行政处罚力度。查处违法企业做到检查与群众举报相结合、检查与指导相结合、检查与服务相结合,在处罚违法行为的同时,帮助企业找原因,寻求解决污染的办法,使企业既做到达标排放,又减少治污成本。三是妥善处理环境污染信访问题。对群众的来电、来信、来访,实行首问责任制,做到件件有领导负责,有专人办理,有督促,有检查,有结果,切实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至年底,承办市长专线电话转办件510件、来电308件、来信38件,共计856件。历年来,环境纠纷逐年增多,但2007年却比2006年减少360件。

  【保护城乡饮用水安全】在南山水库设立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先后制定《嵊州市南山水库水源环境保护办法》、《嵊州市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和《嵊州市饮用水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在自来水厂上游、饮用水源保护区内采取“控新治旧”政策。“控新”就是严把环保审批关,禁止新上污染项目,近年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46个,涉及计划投资20亿元。“治旧”就是治理老污染,在水厂上游全部搬迁或关停印染、化工、制革、电镀等企业,限期治理企业80余家。加大对饮用水源水质的监测,在曹娥江、长乐江、南山水库等设立9个监测站点,监测17个项目,浙江省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嵊州黄泥桥站24小时全自动实时监测。南山水库作为城区主要饮用水源地,其水质保持在Ⅰ、Ⅱ类水平,达到饮用水水源的Ⅱ类水质标准的100%。长乐江、澄潭江、黄泽江总体水质基本保持良好。4月,国家统计局浙江省城调队开展嵊州市环境保护的公众调查,市民对饮用水保护工作的满意率位居第一。

  【聘请环保特约监督员】6月,市环保局和市委统战部联合发文《特约监督员工作若干规定》,市环保局聘请5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环保特约监督员。特约监督员参加市环保局有关会议,阅读有关资料,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反映情况。市环保局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接受群众监督。至年底,全市6家重点污染企业聘请的6名环保监督员,经过培训,也开始持证上岗。

  (赵桂祥)

  编辑 吕淼钦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版权名称 | 网站联盟 | 网站管理

主办:中共嵊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嵊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邮编:312400

电话:0575-83031707 传真:0575-83026547 邮箱:szdsb88@sina.com.cn 地址:浙江省嵊州市剡湖街道龙会一路六号 技术支持:杭州孚立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