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站内搜索:
首页
>> 地方文献 >> 嵊州年鉴 >> 2005年鉴
经济管理

发布日期:2014-08-3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嵊州市 字号:[ ]


  宏观调控

  【概况】2004年,市发展计划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推进两个率先”目标,立足大局,研究发展,以谋划嵊州市经济社会的稳健、快速发展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工作主线,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着重抓了四项工作:一是抓重大前期工作,为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思路的形成和嵊州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抓经济运行质量,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努力促进嵊州市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抓紧抓好重点工程建设。三是抓经贸合作,推介嵊州,促进对外开放水平。四是抓自身建设,切实抓好机关效能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

  【开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研究】2004年,市发展计划局在调查研究、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嵊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报告。按照城乡社会互动共进、整合发展的要求,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城乡空间布局、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等“五个一体化”目标,并提出城乡一体化分三个阶段推进:到2007年基本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2010年初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基本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格局;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该课题报告10月上报市委、市政府,供宏观决策参考。后又根据市领导的指示,协助省委政策研究室,做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课题研究的配合工作,共同筹划城乡一体化布局。

  【完成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项目研究】2004年,市发展计划局全面开展20032010年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调查、筛选,在多次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和综合平衡后,建立了由路网工程、水系工程、环境整治、村镇建设等九个大类,每大类十大建设项目构成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库。

  【完成热电联产发展规划编制】2004,为指导全市热电建设的有序发展,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市发展计划局委托省经济建设规划院,编制《热电联产发展规划》,并通过专家论证和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的批复。在编制规划时,市发展计划局十分注重规划前期和项目前期的联动,即规划编制的同时,完成垃圾焚烧热电厂的前期工作和项目的立项。并规划、论证了垃圾焚烧热电厂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完成了全市2020年前的热电布局,形成以新中港热电厂和待建的垃圾焚烧热电厂、甘霖热电厂、三界热电厂为核心的热电布局,将在今后几年有效缓解全市电力供应紧张问题,并实现热、电联产,实现环保供热。10月上报市委、市政府,供决策参考。

  【完成和开展部分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2004年,市发展计划局开展了104国道嵊州段改建工程、嵊新污水处理工程、易地新建市人民医院、马寅初教育中心、梓溪江引水工程、艇湖滞洪水库、抽水蓄能电站、银峰轴承有限公司年产1800万套高精密汽车轴承生产线项目等重大建设项目立项、论证的前期工作。

  【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2004年初国家为控制投资过热,实施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市发展计划局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较好地完成全市的工业园区、宽马路、大广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等专项清理整顿工作。在工业园区清理整顿过程中,撤销园区待建面积1161.1公顷,返回土地面积626.1公顷,复耕626.1公顷;在宽马路、大广场的清理过程中,没有发现超过标准的宽马路、大广场;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清理整顿时,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通过全市323个在建、拟建项目的逐项清理,发现1个项目符合清理标准,及时下达了暂停建设、限期整改的通知。

  【严把项目审批关 引导企业合理投资】为主动适应国家宏观调控形势,有效遏制部门行业的过度投资,积极引导企业合理投资。2004年市发展计划局加强审批管理,严格把好项目审批关,坚决制止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重点行业过度投资和低水平重复项目。全年审批境内投资的基建项目92个,建设面积114.78万平方米,总投资21.93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2个,总投资12.93亿元。审批境外资金建设项目5个,注册资本3470万美元,总投资8520万美元。同时,加强项目审批服务,对部分重大项目的审批提供全程服务。如万力铜业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高精度铜建设项目,为开发区重点招商项目,为把好项目审批关,由分管领导带队,多次赴省发改委、绍兴市计委咨询有关政策,并组织开展专家论证,顺利地完成项目的立项审批,使该项目顺利落户开发区。又如甘霖工业集聚区的2个投资近2亿元的生产汽车零配件的项目,提前介入项目审批程序,多次赴甘霖调研,开展项目审批的现场服务,在保证项目审批质量的基础上,由三次审批改为一次审批,缩短了审批期限。

  【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针对部分企业存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致使能源、土地、水资源等重要生产要素日趋紧张,急需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2004年,市发展计划局就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集约利用电、煤、油能源,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采纳后发文在全市实施。

  【争取到省级以上项目9个】2004年,市发展计划局创新对上搞好衔接、对下做好服务,注重申报质量和申报效率的工作机制,争取国家级和省级项目有新的突破。全年争取到国家级项目2个,即天乐集团的企业信息化国债专项和绿环橡胶的新型特种环保装备产业化国债专项。省重点建设项目4个,省高技术产业化项目4个和绍兴市重点建设项目11个。另外,还争取到省级农业资金扶持项目3个。

  【加强经济运行的预警预测工作】2004年初,市发展计划局在调查、完成200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建议说明及2004年经济工作重点的基础上,局领导走访部分乡镇、重点企业及相关部门,广泛听取意见,集思广益,充实、修改了2003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和2004年计划报告的起草,并和乡镇、重点企业及相关部门进行衔接,做好落实工作。市人代会后,及时编制下达全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在全年经济运行中,市发展计划局强化了预警预测工作:一是建立例会制度。每次经济运行分析,召开有经济管理重点部门、主要行业的重点企业及电力、资金、土地等3个层面的要素管理部门参加的经济分析例会,建立经济运行分析的组织体系。二是建立月报表制度。对产业骨干企业发展情况建立月报表制度,及时监测产业骨干企业经济指标的执行情况。三是建立调研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协调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确定相关调研专题,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后对全市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要素瓶颈制约、农业经济发展情况等开展了重点调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市发展计划局就季度经济运行分析和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等多次向市政府常务会议作汇报,较好地做好参谋工作。

  【“十一五”规划编制准备工作启动】2004年是“十一五”规划编制的启动之年。市发展计划局抓紧规划编制准备工作,一是抓好业务人员的培训,组织科室人员参加省、绍兴市组织的业务学习培训,系统学习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如何编制“十一五”规划;二是开展前期调研,重点开展城镇体系空间布局、产业空间布局、农田保护区空间布局等调查,并做好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三是在调查基础上,提出“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的重大问题调研方案。

  【重点工程建设在困难中有序推进】2004年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先后出台土地整顿、冻结农用地转用审批、信贷控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清理、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建设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重点工程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年初开始市发展计划局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全市规划、启动、组织、实施21项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76.54亿元,2004年计划投资17亿元。二是分步实施建设项目。在年初广泛排摸和调研重点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建立20042010年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重点建设项目库,并协调督促有关项目建设单位,做足、做深、做细项目的前期工作。按照市第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一个主题、两个率先、三步走、四市战略、五大统筹”总体思路,以项目库为基础,认真做好年度计划,及时编制下达2004年嵊州市重点工程建设进度计划,确保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落到实处。三是抓有序推进。认真贯彻全市重点工程协调会精神,认真梳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针对各项工程的进展情况,配合项目责任部门寻求对策、措施,努力确保各项工程有序推进。以“三比”竞赛活动为抓手,强化重点建设项目的日常管理,做到月月有动态、季度有考评、年终有考核。认真组织开展质量月活动,定期组织重点工程现场督查和调研活动,每个月督查一次。四是抓服务水平。积极配合项目责任部门和建设单位,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的报批。对于限额内的审批项目,热情服务,严格把关;对于限额以上的项目,认真审核,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争取尽快完成项目的审批。五是及时提出形象计划调整。全市城市化工作会议后,针对重点工程面临的困难,及时提出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形象调整计划,多次征求意见和修正后,经市政府审核同意并报人大审议通过。全市21项重点工程按计划实施3项、调整10项、暂缓建设8项。计划调整后,当年计划投资减少8.01亿元,调整幅度为47.1%。六是抓决策程序完善规范。结合市长责任审计,总结回顾近三年来重点建设项目的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和决策程序,根据《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浙江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精神,结合嵊州市的实际,提出了《嵊州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和《嵊州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已上报市政府审核批准。2004年,全市21项重点工程,有12个项目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9.4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5.4%,其中有5个重点工程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开展经贸交流与合作】根据省、绍兴市的统一部署,市发展计划局组织和参加了随省党政代表团赴武汉、重庆的经贸协作活动。嵊州市与渝鄂签约项目3个,合作金额5.35亿元;制订接轨上海招商活动的整体方案,推荐社会事业项目参加接轨上海活动;做好浙东经贸洽谈会和“山海协作”活动的组织准备工作,随绍兴市代表团赴舟山参加浙东经贸洽谈会,签约项目1个,投资总额1亿元,赴丽水参加“山海协作”,签约项目2个,协议合作投资1500万元。同时,还做好了参与西部大开发和山海协作工程财政贴息补助项目的申报工作。积极推进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合作与发展。按照各级的总体部署,制定《关于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合作与发展的若干意见》,组织召开37个成员单位会议,研究布置调研任务,完成《关于嵊州接轨上海,推进长三角经济合作与交流的调研报告》,以分析全市接轨上海的进展现状、上海“世博会”给嵊州带来的潜在商机、接轨上海的有利条件为基础,提出嵊州接轨上海的对策建议。

  (张铎镪)

  责任编辑 吕忠福

  国土资源管理

  【概况】2004年,市国土资源局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严格履行保护耕地、保障建设、保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国土管理职能,基本完成土地市场治理整顿阶段性任务,出色完成代表全省接受国务院五部委检查验收任务。作为全市机关效能建设的试点单位,按照“立足于建,致力于纠,组织好评”方针,完善机关运行机制,推进机关效能的提升,得到市委、市政府和省国土厅领导的肯定,在全市机关效能建设现场会和省国土厅机关效能建设大会上作了经验介绍。经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核定,全市农用地面积159131.24公顷,其中耕地41225.6公顷;建设用地14432.73公顷,未利用地5397.93公顷。通过土地开发,年末耕地面积比年初增加8公顷,耕地总量实现了动态平衡。

  【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市国土局主动做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严格土地管理,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重点做好几项工作:一是整顿开发区、工业园区。除保留嵊州经济开发区外,其余7个园区全部撤销,撤销率为87.5%,保留面积20.1平方公里,撤销面积27.86平方公里,面积核减率为58.09%。二是合理处置闲置土地。依法收回9.45公顷,对32.2公顷闲置土地及时组织复耕,并全力拓展发展空间。三是认真办理关于土地方面的信访,努力遏制“三访”势头。四是完善土地管理有关政策,强化依法用地意识,严肃查处违法案件。同时严格执行国务院“三个暂停”规定,及时开展了新上项目土地审批、土地占用、耕地占补平衡、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征收和使用、征用农民集体土地的补偿与安置、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等6项清理整顿,取得明显成效。611,嵊州市作为全省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的一个检查验收点,顺利通过了国务院五部委验收组的阶段性验收,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12月,又配合国土资源部调研组完成对全市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的调研。

  【完善机关运行机制推进机关效能提升】2004年,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紧紧围绕“发展”的主题,按照“立足于建、致力于纠、组织好评”的机关效能建设方针,通过设计一个载体(即“向我看齐”争做“星级国土人”活动),提出两项要求(对国土人的思想道德要求和业能素养要求)、健全七项制度(即工作岗位目标管理制度、干部双向选择制度、首问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工作创新褒奖制度、工作计划台账月报制度、廉政建设行风建设承诺制度和督查制度),并着重抓了“实行制度管事,动真考核的运作机制;创立以人为本,业绩用人的激励机制;强化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的监督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初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效推行了机关效能的提升,获得了全市行风综合评议第4位。

  【争取国家重点急需项目】市国土局正视国家宏观调控,严格土地管理的新形势,积极协调配合各部门申报国家重点项目。1020,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发文,确认甬金高速公路嵊州段、嵊新污水处理厂、滩坑水电站移民安置工程3个项目列入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期间浙江省第一批重点急需项目,建设用地挂帽指标517.27公顷。至年末已完成项目上报农用地转用方案、基本农田补充方案和占用基本农田及规划方案调整听证。

  【实施土地整理项目】通过积极争取,江东————渔溪片、三界————甘霖片2个土地整理项目被列入2004年第一批国家全额投资项目。土地整理总面积2426.67公顷,预算总投资5037万元,其中第一批预算资金3624万元当年到位,成为全市有史以来最大的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全年经绍兴市国土局批准立项的土地整理项目22个,面积2733.33公顷,可新增耕地417.07公顷。至年末经绍兴市国土局验收合格项目16个,完成整理面积2946.67公顷,建成标准农田2026.67公顷,新增耕地424.2公顷,获取折抵指标305.53公顷。全市开展退宅还耕项目32个,总面积138.6公顷,新增耕地134.4公顷。在确保全市建设用地指标需求的同时,由省厅统筹调剂200公顷折抵指标给绍兴市区,获得有偿调剂金6600万元,为全市进一步开展土地整理、退宅还耕提供了财力支撑。

  【推广“六法”盘活存量土地】年初,市国土局针对国家宏观调控和嵊州市人地矛盾突出的现实,提出“向盘活存量要空间,向集约高效要空间”挖潜思路,为市委、市政府所采纳。为探索实施办法,先在黄泽镇开展试点,在取得经验基础上出台具体政策,将工作中创新的“六法”(业主合作法、投资密度增量法、闲置土地退出法、入区企业准入法、农村闲置土地盘活法、厂房升层法)总结推广,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共回收闲置土地160余公顷,并重新落实企业;172家企业承诺追加投资28.43亿元,尽快达到省规定投资密度;45家企业开展业主合作,追加投资4.78亿元,租赁厂房和建造标准厂房开展技改或新上项目;盘活100余公顷破产废弃的企业、仓储、学校用地和砖窑厂等农村闲置土地用于发展个私工业;企业实施厂房升层面积达25万平方米;提高企业入区门槛,实行选商引资。

  【强化信访管理工作】一是健全土地信访工作机制。在市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设立农村土地征用问题工作小组,建立每月一次政府例会制度;把容易出现国土信访的重点区域分成若干个区片,分片包干负责,掌握动态,努力化解矛盾;落实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领导下访和约谈制度,加强对信访的处置。二是完善土地信访考核制度,把信访工作纳入部门的岗位目标考核。实行信访工作重点单位管理制度,凡列为重点单位的实行先进一票否决;建立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办法。三是建立重要信访排查预警制度。认真开展重点信访案件摸排工作,加强信访值班,严格控制越级上访。全年办理国土信访311件,其中部、省信访转办48件,办结率99%以上。实现了年初国土信访年度考核在全省第20位以后的目标,实际位于全省第29位。

  【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力度】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规定》和《国土资源听证规定》,建立《嵊州市国土资源听证工作规程》,严格依法行政。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树立依法用地意识。在电视台、广播电台常年设置国土宣传窗口,利用6·25全国土地日,增设“土地110在行动”专题节目,创办“金土地之夜”广场文艺晚会等开展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三是完善巡查制度,实现关口前移。制定《土地矿产巡查制度》、《巡查督查制度》和《巡查台账制度》;完善以监察大队为龙头、各国土所和街道协管队密切配合、日常巡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的动态巡查机制。据统计,全年监察大队和各国土所共巡查1888人次,制止违章416起。四是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全年立案并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48起,其中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2起。

  【土地收储实现两大转变】市国土局结合土地市场治理整顿,进一步理清土地收购储备工作思路,实现土地收储两大转变:一是职能上由单一收购向收购、储备土地资产、推进城市建设转变;二是范围上由单一收购企业土地向全方位收购城市拆迁土地、城中村改造溢余土地等转变,有效强化了土地储备作为政府调控和管理土地一级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此外,还开始对开发区以及各乡镇、街道工业集聚区闲置国有土地实行收购储备。全年收购储备土地24宗,面积52.07公顷,收储总成本15495.18万元。

  【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大检查】6月,按照国土部和农业部统一部署,市国土局会同市农业局认真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大检查和标准农田核查。全市有基本农田35626.33公顷,全部落实到地块,建立保护标志,签订了责任书,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落实到乡镇、街道和各行政村,做到了基本农田的图、表、地块一致。对19982002年建成的标准农田除建设占用外全部进行面积核查;同时对2003年土地整理项目进行调查。19982002年,全市土地整理项目56个,建成标准农田7172.27公顷,扣除建设占用705.87公顷,实有标准农田面积6466.4公顷;2003年土地整理项目22个,建成标准农田4071.27公顷,至年末全市累计建成标准农田10537.67公顷。

  【地质灾害避险强化政府主导】2004年,市国土局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向市政府建议以整村搬迁方式实现地质灾民永久性避险的防治方案,被市政府采纳。市政府迅即制定《嵊州市地质灾害移民避险安置实施意见》,并3次召开全市有关地质灾害避险安置会议。市国土局作为主管部门每月定期向市领导通报有关乡镇、街道地质灾害移民避险安置实施进度,还邀请专家到嵊州实地指导,推动工作顺利实施。按市政府93印发的《嵊州市地质灾害避险实施办法》规定的工作目标,至20054月底前完成850户、2682人移民避险安置工作。到年底,据检查统计应制订移民避险方案53个,已制定46个,占86.79%;应签订协议总户数852户,已签订280户,占32.86%;应完成地基构筑236户、722人,已构筑地基70户、230人,分别占29.66%31.86%;应拆除危房282户,已拆除78户,占27.66%;应征用土地12.84公顷,已征用11.04公顷,占85.98%;实施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1个。

  【矿山采矿权全面进入市场运作】一是做到矿山按市场需求布点。根据国家重点项目和老百姓需求,以及矿山资源实际,从整治入手,取缔无证矿山,关闭“五类”禁采区矿点25家,矿山总数从120家减至95家。创新采矿权设置“五个一”(每矿一勘查、一评估、一出让、一合同、一方案)工作程序。二是按市场规范收费,即矿产资源实行有偿使用,收费标准依法、合理合规。三是年检年审按市场要求运作。依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执行及产品流向、资源补偿费等法定规费缴纳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取消2家不合格矿山采矿许可证。四是甲类矿山有偿出让全面启动,已按省厅文件精神办理了1家出让手续,其余的正在进行地质储量勘查、开发方案编制等前期准备,待条件成熟时,按规定出让。

  【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利益】为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利益,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在依法批准征地后,市国土局及时组织征地方案公告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认真听取被征地农民的意见建议,汇总、分析研究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要求,完善征地补偿方案,使征地补偿安置得到顺利落实。全年公告6个批次、64个项目,总面积220.45公顷。进一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严格执行国土资源听证制度,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听证制度已在嵊新污水处理厂项目征地时正式实施。为被征地农民搞好养老保障服务,得到广大被征地农民的拥护。至年末,4个街道和仙岩镇(严坑村)已有51个村参保,养老保障人数达到30318人。

  【循序推进示范村建设】市国土局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把宅基地整治工作从全面推进转为重点突破,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突出抓好宅基地整治示范村建设。在各乡镇上报基础上,经过认真筛选,确定培育30个示范村(其中一类15个、二类10个、三类5个),实际实施32个村。示范村建设涉及面广,要求高,市政府给予政策倾斜,重点扶持。市国土局组织专门班子多次进村深入调研,及时督促,严格按照“五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环境绿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要求有序推进。至年底,休闲观光前良村,四季家园张家村,高山移民牛团仓村,地质灾害整治马家坑村等一批示范村已现雏形。

  【加强国土管理基础建设】一是完成市区24平方公里1/500全要素地形测绘和部分地籍数据建库工作,同时建立了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局域网在该系统中进行各国土所和市行政审批中心国土窗口合并集中发证。二是完成全市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建立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土地日常变更、统计、查询等工作,12月顺利通过绍兴市国土局初验。三是10月适时完成2004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查明全市实有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面积和土地变更面积等。四是完成了全局办公自动化建设和局域网网络改造;625开通嵊州市国土资源网站,与上级国土资源部门网站和市政府政务网链接,提高了信息化管理水平。

  【国土窗口荣获绍兴市“青年文明号”称号】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国土窗口,认真执行市反腐办和审批服务中心的各项规定,牢固树立“服务经济、方便群众”工作宗旨,在市审批服务中心率先推出AB岗承诺服务制度,做到不缺岗缺位,为企业和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根据审批中心考核规定,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使各项工作顺利有序地展开。全年办理土地使用权证10886本,其中抵押登记441本。在工作中廉洁自律、勤政为民,受到用地单位一致好评。月月取得“综合优胜窗口”的流动红旗,年度被评为优胜窗口,并荣获“绍兴市青年文明号”称号。

  【档案管理通过省一级达标认定】市国土局建有标准化的档案室,其中档案库房155平方米,档案阅览室66平方米,档案人员办公室100平方米,电脑工作室32平方米。库室内硬件设施齐全,因档案储量增加,2004年全部改用规范的档案密集架存放,共设置37列,架柜排列有序,移动灵活。室内空调、除湿机、灭火器、防盗、防蛀等设施齐备,还配备电脑8台、打印机3台、复印机1台。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提高自动化程度,室藏档案分类明确,查找方便。127,以全省国土系统档案管理最高分98.8分顺利通过省一级达标认定。

  (范顺法 徐水英)

 

  工商行政管理

  【概况】2004年,全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围绕助动发展、监管到位、效能建设三个工作重点,尽职尽责抓监管,尽心尽力促发展,为促进嵊州小康社会建设作出新的贡献。工商部门合同利用外资399.8万美元,实到外资354万美元。办理国有、集体企业开业登记118家,同比增34.09%;办理外商投资企业开业登记初审52,同比持平。新发展个体工商户4569户,累计22281户,同比增1.56%;新发展私营企业1021,累计3321,同比增27.1%;出台工商扶持政策,减免工商收费200多万元。全面实施“5511培训工程”,400多名民营企业人员受训。运用商标策略指导企业创牌,新核准注册商标103个,累计1760个;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2个,绍兴市著名商标11个。广告经营单位50家,广告经营额3265万元;发布各类户外广告4760条(块、幅)、公益广告160300次。办结合同争议调解案182件;办理企业动产抵押登记69件,主债权金额22147万元;办理房地产抵押物登记5521件,主债权金额160858万元;监督检查合同7716份(次),金额165659万元;监督拍卖31次,拍卖确认金额5899万元。查获各类经济违法案件1942件,其中大要案163件,同比增58.2%;罚没款393万元,同比增32%。受理和办结各类举报投诉1724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95.84万元。继续开展“商品准入工程”,有4家单位经绍兴市局验收达标。开展农村放心示范店试点工作,延伸维权监督网络,在乡镇设立维权监督站21个,设立企业维权监督站21个,聘请监督员1114人。巡回检测各农贸市场食品2893批次。

  【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一般干部双向选择】12月,市工商局开展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一般干部双向选择工作。通过竞争上岗的39名中层干部,其中平职分流17名,原岗留任14名,由正职调为副职1名,由正职调为一般干部1名,由副职提升为正职5名,由一般干部升为副职4名,轮岗面占56.41%;通过双向选择,31名一般干部作了横向交流。竞争后中层干部平均年龄下降1.8岁,大专以上学历增加25%,年龄在35周岁以下、本科学历的中层干部占到全部中层职数的23.1%,比原来提高50%。这次中层干部竞争上岗采取 “零起点,全额推出,差额竞争”的办法,群众投票所占的考评分占到总分的60%,打破过去不同程度存在的“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状况,干部的升降去留完全取决于平等竞争的结果,这在嵊州市市级机关还是第一次。

  【市工商局红盾信息网建立】831,“嵊州市工商局红盾信息网”建立,是市工商局在互联网上对外宣传、服务的窗口,提高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载体,设有工商简介、局长致辞、办事大厅(办事指南、窗口咨询、表格下载、登记预审、年检预审、收费公开、政务公开)、315之窗(315信箱、在线举报、315快讯、消费警示)、工商动态、法律法规、通知公告、企业之窗、企业信用、个私协动态板块。网站中心管理员2名,兼职管理员16名。

  【移动短信办公助理开通】长乐、崇仁工商所利用移动短信搭建沟通平台,分别于7月、12月开通移动短信办公助理,利用手机短信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有关信息发送给管理对象,如个体户缴费通知、企业领照通知、被处罚后催缴罚款通知、年检及验照通知、经济户口巡查前预约等。同时还利用短信开展行政指导工作,如安全生产提示,工商法律、政策宣传等。

  【数字化工商所创建工作通过省局验收】1029,由省工商局基层处和绍兴市工商局验收组,对城郊、长乐工商所创建数字化工商所工作进行验收。验收组经听取城郊、长乐工商所的创建工作汇报,测评每名干部操作技能,全面考核使用省局的软件情况及计算机网络安全情况等,城郊、长乐工商所数字化创建工作通过验收。

  【督查“查无照、促亮照”专项整治活动】4月,市工商局执法督查组督察检查全市无照经营整治情况。督查以城郊结合部、偏远山区为侧重点,以各所派员对口检查方式进行。抽查711户经营户, 5家尚未验照,验照率99.3%,亮照率达90%

  【实施外商投资企业网上审批】4月,开通外商投资企业的网上审批业务,事主不必再到绍兴市便民中心办理审批手续和领取营业执照,大大方便企业办照,为企业节省办事成本。至年底,办理外商投资企业网上审批12家。

  【工商所设立注册受理厅】2004年,市工商局下属9个工商所都设立注册受理厅。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注册登记权下放到各工商所,每个所配备23名干部成立注册受理组,定岗定员,实行AB角制度,做到责任到人。

  【推广和应用企业数字证书】“企业数字证书”作为企业自身的电子化标识,俗称企业电子执照。2004年,全市开始推广和应用企业数字证书。企业数字证书用户,能享受到工商部门提供的企业信息查询、企业网上基本信用认证(或叫电子执照认证)等服务。至年底,共发放数字证书309份。

  【全市企业贴上“信用标签”】11月,根据省工商局的统一部署,市工商局利用经济户口信用评价软件,对全市登记在册的5526家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成功实现信用分类,并按照AAAAAABCD六级的评价标准,给每家企业分别贴上绿、蓝、黄、黑4种颜色的“信用标签”,为全面实施企业信用监管打下坚实基础。

  【城中所率先创新维护行政许可相关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9月起,城中工商所在核发营业执照的行政许可工作中,率先采取由申请人向相关利害关系人征求意见并签署协议,维护行政许可相关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年内新发展的78户个体工商户中,经营场所在居民楼内的近20户,没有发现经营户与相关居民发生矛盾的问题。这一创新做法得到省和绍兴市工商局的肯定,并在全市推广。

  【崇仁工商所在企业年检中实行工商联络员制度】2004年,崇仁工商所在企业年检中实行工商联络员制度。在企业管理人员中,确定一名工作人员为工商联络员,负责该企业的工商法规宣传,到工商部门办理各种登记事宜,成为企业与工商部门的联系纽带。实行企业工商联络员制度后,方便了企业办理年检手续,体现了许多优越性:一是企业工商联络员熟悉工商法规和企业办理年检的要求,使企业申报年检一次成功,提高年检速度;二是企业工商联络员对企业申报年检材料进行初查,使之符合法定形式,提高年检质量;三是企业在申报年检时,企业工商联络员对企业执行工商法规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既加强企业自身的工商法规知识宣传,又督促企业进一步执行工商法规,自觉纠正违规行为,提高企业的自律意识。

  【城中工商所帮助个体旅店降低准入条件】2004年,城中工商所针对辖区内无照个体旅店多、取得特种行业许可证难的问题,向市政府送交了专题调查报告。市政府在内部转发了这一报告,并适当放宽开办个体旅馆取得特种行业许可证的资格条件,从而使家庭个体旅店业的经营发展步入正常轨道。

  【首家民营担保公司成立】10月,全市首家民营担保公司————嵊州市金桥企业担保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由两位自然人发起,注册资金为500万元,担保对象是具有发展潜力、信誉良好而又面临融资难的中小企业。担保业务包括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担保、开具银行承兑汇票担保、开立进出口信用证担保、股权质押融资担保等。

  【开展无照经营整治】2004年,开展无照经营专项整治工作,以工商所自查与督查组督查相结合的办法,分两个层次开展此项工作。在工商所自查阶段,全市出动工商干部897人次,检查企业、个体工商户5710户,查获无照经营210起,立案查处141起,即时处罚69起,罚款24.566万元,按程序暂扣现金1.5万元、电脑50台,当场督促亮照522户,通过检查办理营业执照556本。为根治无照经营这一顽疾,把工商部门内部监督机制与对外管理机制有效地结合起来,由监察室介入事后的督查工作。成立督查组,利用一星期时间,分别由分管局长、纪委书记各带1个组进行交叉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对督查中查到的100家无照经营,以监察室的名义向各工商所下发“督办函”,要求限时查处。至5月底,全部收回“反馈函”,做到件件有反馈,件件有落实。

  【打破辖区整治无照经营】2月,市工商局采取“两个打破,四个统一”(打破各工商所所辖区域只能由上级或各所自己检查的观念,打破各所的案件只能由上级或本所办理的做法;统一抽调人员,统一检查内容,统一安排区域,统一移交案件)的方法,开展无照经营专项整治。出动检查人员120人次,查获各类案件72件,其中大要案6件,案值约120万元。大案由查获单位办理,小案移交至辖区所办理。打破区域检查办案,解决了小所大案案源不足、大所监管不够到位的矛盾。

  3个企业商号被认定为首届浙江省知名商号】2月,绍兴市普田电器有限公司的“普田”、浙江巴贝服装服饰有限公司的“巴贝”、浙江天乐集团有限公司的“天乐”被省工商局认定为首届浙江省知名商号(全省224家),省知名商号有效期3年,自200411起生效。

  【做好格式条款合同备份工作】2004年,为落实绍兴市工商局关于做好格式条款合同备案工作的意见,市工商局市场管理规范科会同城中、城郊工商所,对辖区内42家企业的合同进行检查、受理。全年受理格式条款合同备案42份;检查合同7224份,金额150542万元。从检查情况看,企业的法律意识增强,自制的格式条款基本符合要求。

  【嵊州市被列为浙江领带商标品牌基地】1月,省工商局、省商标协会公布首批浙江商标品牌基地,嵊州市被列为浙江领带商标品牌基地。嵊州是闻名全国的“领带之乡”,浙江嵊州(中国)领带城是全国最大的领带专业批发市场,是全国乃至全球的领带产品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至2004年底,全市有领带生产企业1100余家,从业人员10万余人,年产领带3亿多条,年销售100多亿元,占全国生产量的90%,国际生产量的40%,产品销往美国、日本、韩国、意大利、法国等80多个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全市有领带注册商标422个,占总注册商标数的25.3%;其中获省著名商标8个,占获得总数的50%;获绍兴市著名商标8个,占30%

  【全面调查商标使用情况】2004年是省工商局全面推动“树正牌、售正货、走正道”为主题的品牌活动年。市工商局组织人员,对全市注册商标进行全面调查及重点走访。调查的重点为1993年底前的注册商标,主要开展“五查”,即:查企业是否停业,有无“死亡”商标;查注册证有无涂改、污损、失效、丢失等现象;查注册证是否与核准的内容相一致,有无超范围;查企业商标管理机构(人员)是否建立、健全;查企业是否有违法违章、假冒侵权商标行为。据调查,共有注册商标1779个(其中外地注册19个);正常使用1132个,占64.7%;未正常使用81个,占1.7%;企业已停业470个,占13.09%;未续展注册96个,占1.68%。企业通过外地申报正在办理注册手续的,据不完全统计有150多个。

  【市政府奖励3家创牌企业】3月,绍兴好运来服装领带有限公司的“好运来”商标、嵊州市越乡茶业有限公司的“越乡”商标、浙江陈氏有限公司的“陈氏”商标被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市政府根据《嵊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争创名牌的若干意见》,奖励3家创牌企业人民币各5万元。

  【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执法活动】根据省工商局《关于开展百县百日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专项执法活动的通知》,市工商局迅速开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专项执法活动。共派出检查组12个(次),出动检查人员258人(次),检查市场16个(次),检查经营户、企业822户(次)。重点查处食品、药品等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商品商标侵权假冒案件,领带城内经销假冒领带案件,以及印制企业违法印制行为的案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个;查获侵犯食品商标专用权案件2件,没收专门用于制造侵权标识的工具1083套,侵权商标标识6460枚;查处伪造、擅自制造及销售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案件3件,国内其他案件7件,罚没款4.5万元;查获销售假冒领带经营户16户,假冒“金利来”、“皮尔卡丹”、“花花公子”等领带6925条,收缴商标标识2000枚。

  【开展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根据省工商局《关于开展百县百日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的通知》,市工商局迅速行动,严厉打击虚假违法广告,营造统一规范、公平竞争的广告市场秩序。至10月,共出动检查人员172人(次),派出检查组12个(次),检查广告经营户230户(次),查处违法广告案件20件,罚没款3.13万元,其中虚假广告案7件,罚没款1.33万元;清理广告栏20块,清理非法张贴户外广告35处,收缴各类散发小广告8000余份,报纸类广告4000余份;还结合领带城整治,拆除不符合要求的灯箱、店堂广告64块。

  【推进农村流通领域商品准入工作】8月,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工商局《关于推进农村流通领域商品准入工程实施方案》,使农村商品准入工作转化为政府行为,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商局,负责具体工作。同时,各乡镇、街道成立相应组织,并实行商品准入工作指导员制度。指导员由工商干部和部分乡镇干部担任,主要做好划片分管、指导准入、监督落实3项工作。市工商局根据农村面广、量大、店多的特点,设立两本台账(商品进货台账、逾期商品销毁登记台账)、建立五大机制(商品质量投诉机制、工商巡查机制、不合格商品强制退出制度和商品准入警示制度、诚信经营激励机制、部门联动机制),推进农村流通领域商品准入工作。

  【“百县万村放心店工程”在黄泽镇试点】9月,市工商局在黄泽工商所辖区黄泽镇开展“百县万村放心店工程”试点。每村选择一家商店作为试点,要求试点商店建立食品进货台账和消费安全承诺制度,承诺内容与有关制度一并制作统一样式的镜框,在店内上墙悬挂。放心店实施片区监管责任制,黄泽工商所每位干部负责指导7家店,做好放心店的规范化建设,做到五个统一,即“一块牌匾,一套制度,一个标识,一本台账,一项承诺”,充分发挥基层维权监督网络的作用。

  【加强食品安全执法】根据省工商局和绍兴市工商局的统一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消费系统安全百县百日执法活动。成立领导小组,组织集中行动。共计出动干部2494人次,检查市场370家,检查食品经营单位5296家;查处案件299件,其中食品案件96件,总案值275.89万元;组织食品质量抽查91次,抽检食品样品187710批次。查处违法经营的食品有:粮食15吨,饲料21袋,肉30公斤,蔬菜212.7公斤,副食品4054公斤,乳制品5公斤,水产品42.8公斤。

  【城中所推行市场“三全监管”新机制】2004年,城中工商所推行“三全监管”新机制,一是对市场主体从准入“出生”——“存续”期间——“死亡”退出的全过程监管;二是工商职能和管辖区域内的全方位监管;三是不管白天黑夜还是双休节假日,做到在时间上的全天候监管。通过“三全监管”,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市场监管与行政执法体系,有效查处一批在双休节假日专对学生开放的地下黑网吧和在夜间非法经营的娱乐场所、美容美发、夜霄店等。

  【文化市场“突击整顿周”活动有成效】29,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对嵊州市、新昌县、永康市等地的一些娱乐场所曝光后,市工商局快速反应,当晚查封被曝光的3家违法经营的演出场所。次日依法作出决定,吊销小天使大酒店、工人文化宫太阳岛歌舞厅的营业执照,对万紫千红茶吧经营者曹某立案查处。同时专题研究部署文化市场“突击整顿周”工作,召开各所所长参加的整顿文化市场工作会议,下发《关于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整治文化市场秩序的通知》,并与公安、文化等部门紧密配合,全面开展文化市场清理整治工作,出动工商检查人员785人次,检查各类娱乐场所267家,查获无照经营网吧2家,暂扣电脑37台;非法转让营业执照1家;擅自超范围经营棋牌室2家;冒用有限责任公司名称1家;无照经营赌博机1家,暂扣赌博机3台;无照经营录像店1家;无照经营和销售盗版碟片16家,收缴盗版光碟2713张。

  【联手检查粮食制品等生产领域】2004年,市工商局联合公安、药监、卫生等部门对辖区内的粮食制品、调味品等生产领域进行检查,共查获变质粮食15吨、伪造副食品14054公斤、毒罐头300箱、问题奶粉207桶、劣质奶粉原料4000公斤等。共查获食品案件150件,总案值276万元。

  【紧急排查劣质奶粉】4月,安徽阜阳劣质奶粉坑害婴儿事件曝光后,市工商局迅速部署,严查市场劣质奶粉,并对曝光的黑名单企业————嵊州市天哺尔食品有限公司进行重点执法检查,现场发现未经检验的黑芝麻糊、营养麦片、莲子羹、藕粉、南瓜糊等产品,奶粉销往全国各地客户名单22户,市工商局立即派专人前往萧山,提取奶粉的样品和有关资料,并向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奶粉流入地的工商系统发出协查通知书,要求兄弟单位一经发现,立即查封,坚决阻止劣质奶粉流入消费者手中。同时抽调80多名工商干部对全市流通领域的奶粉进行检查,共检查各类商店347家,查扣“三无”奶粉14袋,暂扣有关“黑名单”企业生产的奶粉244袋(听)。

  【查处涉嫌传销案取得突破】2004年,针对传销隐蔽性强、流动性强、欺骗性强,查处有一定难度,市工商局采取积极措施:一是广泛宣传,发动群众举报,向全社会发布通告,并对举报有功人员实行奖励,从群众咨询中发现线索。群众举报传销案件3件。二是加强对重点涉嫌场所的突击检查。对直销企业开展的所谓“知识讲座”现场、一些专卖店开展突击检查,在夏某经营的专卖店发现一批名为“优惠顾客”的申请表、身份证,查得该店为传销中转站。三是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加强与公安特警大队的联系,对一些聚会场合进行密切关注,从中发现线索。与公安联手,对张某组织的名为“完美产品知识”讲座现场进行突击检查,掌握第一手资料,最终查处这一涉嫌传销案。共查处4件涉嫌变相传销案,端掉传销窝点4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人,罚没款12万元。

  【全市工商系统首家网上投诉电子信箱开通】9月,城郊工商所开通“S96315·126.com”电子信箱,专门受理网上消费投诉、经济违法行为举报和工商行政管理业务咨询,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通过电子信箱将处理的结果和有关答复回复群众,让群众足不出户,只要点点鼠标、敲敲键盘就可以处理有关工商行政管理事项,并能迅速得到答复。

  【市消费争议仲裁庭成功裁决首例购销纠纷案】2001年,浙江艇湖啤酒厂与奉化市邬某之间发生购销啤酒业务关系,并签定购销合同一份。浙江艇湖啤酒厂已全部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但邬某至今未完全履行合同约定的部分义务,尚欠酒厂啤酒货款20401.90元,未退啤酒包装瓶箱1672套,折计款项39657元,共计60058.90元。20046月,浙江艇湖啤酒厂向市消协投诉,并向绍兴仲裁委员会设在嵊州消协的消费争议仲裁庭申请仲裁。8月,嵊州消协消费争议仲裁庭经过调查,按照仲裁有关程序并经庭审,以绍兴市仲裁委员会的名义作出“邬某于830前支付浙江艇湖啤酒厂欠款20401.90元;归还1625套瓶箱款38487元,承担仲裁费3164元”的裁决。

  【成功调解一起跨地区涉农种子案】20033月,新昌县农户宋某从嵊州市某蔬菜良种销售公司以每斤455元的价格购得小葱种子10公斤,随后播种下地。意想不到的是,随着种苗的长大,小葱种却长成大葱。于是宋某便向嵊州市消协、“96315投诉。接诉后,工作人员踏看现场,多次组织当事双方协商,最终达成协议,由种子公司向农户赔偿12000元,从而使一起跨地区投诉的案件得到圆满解决。

  (市工商局)

  技术监督管理

  【概况】2004年,按照省局“打基础、上水平、增实力”方针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扎实开展把监督、管理、服务贯穿全程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6月,市质监局通过ISO 9001体系认证。9月底,投资1890万元、占地面积11485.74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1300平方米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综合检测大楼竣工,市质监局乔迁综合检测大楼办公,全国领带服饰质量检测中心、绍兴市厨具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嵊州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部分设备)相继搬入,各项检测工作正常开展。

  【质量管理工作稳步推进】以实施名牌战略为重点,不断深化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开展名牌产品的组织申报工作,有6个产品被认定为浙江名牌产品,11个产品被认定为绍兴名牌产品。帮助企业申领生产许可证,15家企业通过生产许可证考评组的现场评审,25家企业领到生产许可证。指导企业开展QC小组活动,组织4家企业向绍兴市质量协会申报QC成果,6个获奖,其中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与有关单位合作举办5S管理和生产许可证申领培训班,培训80多人次,提高了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

  【标准计量工作逐步加强】以创名牌为切入点,开展标准化、计量水平确认和采标工作,9家企业推行ISO 10012标准,建立计量检测体系;10家企业开展标准化水平确认;20家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150家企业备案上级标准122个,企业标准88个。开展电器、制冷配件、食品及纸箱包装行业无标生产整治,对80余家无标生产的企业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规范企业生产行为。对挂牌的“放心菜”摊位实行不定期监督抽查,共抽查280多个批次。新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2个,市级农业标准化基地2个,上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项目1个,制定农业标准19部,对3家农业龙头企业开展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开展眼镜配制场所和粮食市场计量专项检查,检查眼镜配制商店25家、粮食经销商店18家,规范计量行为。加大对计量器具产品的监督力度,完成8家企业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年审工作,计量器具省级监督合格率达90%以上,检定、修理计量器具13660台件。加强对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对医疗卫生单位进行监督检查,辖区内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证书的有效率达100%,其主要标准器及配套设备周检率达100%

  【认证认可工作扎实有效】做好企业“3C”认证和复审的咨询服务工作,主动深入未通过认证的电机电器企业,做好“3C”认证的咨询和服务工作,及时为已通过认证企业的年度复审做好联系工作,40多家企业顺利通过“3C”认证和复审。重视企业的ISO 9000质量认证工作,主动与工作认真、资质可靠、公信度高的认证、咨询机构联系,帮助5家企业进行ISO 9000质量认证工作。

  【锅容管特工作监管逐步深入】全年举办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班6期,培训278人。全面开展液化石油气瓶普查整治工作,转换产权气瓶18万余个,检验钢瓶2.5万余个,消除隐患,并通过绍兴市局考核验收。专项检查生产化学危险物品企业15家,各类特种设备56台,发出安全监察意见通知书3份。专项普查整治工业压力管道,基本查清全市工业压力管道的分布、数量,涉及165家企业,统计上报136家,工业压力管道总长31.2千米,通过绍兴市普查验收小组验收合格。加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力度,检查各类特种设备使用企业200多家,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意见通知书90多份,对违反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25家企业予以立案查处,其中锅炉压力容器22家,起重机械3家。

  【监督稽查工作明显加强】2004年,市质监局开展农资产品、酒类产品、茶叶产品、食品产品、建筑材料等专项检查,全年出动执法人员1217人次,检查各类生产和经营单位397,查处违法生产、经营单位(个人)207家,其中生产不合格产品的黄酒企业10家、关停8家,违法生产、销售食品单位17家;查处假冒伪劣产品、商品标值275万元,罚没款总数150多万元;立案152件,结案144件,结案率94.7%,其中万元以上大案52件,比上年多12件(其中3万元以上案件15件,5万元以上案件2件,10万元案件1件),移送绍兴市局大要案2件,移送公安机关1件,移送率、报告率100%。受理各类消费者投诉16起,为消费者(包括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9.6万元。并开展质量指数代表产品企业调查核实工作。调查各类企业620家,及时录入和建立数据库。

  【内部环境建设成效显著】2004年,质监局先后出台《加强技术服务工作的补充规定》、《行政案件办理补充规定》、《行政执法工作规则》、《行政案件审理规定》、《财务资金管理制度补充规定》和《失职追究制度》等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办事行为,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和行风建设。开展以“立足全局、真抓实干、执政为民、民主团结、弘扬正气、清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向我看齐”活动,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共同参与,规范大家的办事行为。把重点乡镇分管工业的镇长或纪委书记及部分骨干企业的总经理聘任为行风监督员,大大提高行风建设的公信度,促进全系统的行风建设。

                   ( )

  责任编辑 吕淼钦

 

  物价管理

  【概况】2004年,物价管理部门主动、积极地抓好全市的规范价格行为,依法行政,努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重点抓了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价格的管理和监测预警、价格检查。

  【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  2004年,物价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对全市收费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调整、取消收费项目和标准112个,其中取消许可(审批)事项15项。年初,省财政厅、省物价局联合连续发出4个文件,对涉农、涉车和驾驶员等收费进行调整,将涉及全市的35个项目及时地进行变更。34月,集中时间开展一年一度的收费年审,对全市25个系统、21个乡镇(街道)179家收费单位进行年度验审,年审涉价总额为3.38亿元,其中涉及行政性收费2938万元,事业性收费2.48亿元,建设性收费4017万元,经营性收费2100万元。在收费年审中没有违规的101家;对需要整改的2家,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并收回收费单位的整改意见;需要查处的3家,交市物价检查所依法查处。同时,加强对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的日常管理,改变单位以往办理收费许可证过程中的“两头跑”为“一条龙”服务,方便单位办理,全年办理收费许可证的变更、申领127件。8月,根据浙江省财政厅、物价局关于公布取消有关行政许可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取消75项省级设立的有关行政许可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全年取消项目112个,收费许可证换证127家,变更29家,收缴许可证16家,减轻了涉车、涉企及农民的负担。为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厅、物价局、财政厅转发《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的意见》的通知,会同市财政、市教育等部门开展贯彻落实情况的检查,并对教育系统上报的收费价格一次性地进行了理清和审核;联合市财政局、市教体局,出台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一费制”收费办法,完善高中择校“三限”政策;出台《嵊州市强制性培训班收费管理办法》,对收费单位办班,提出了规范的审批要求,使办班的审核工作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强化价格管理和监测预警工作】2004年,市物价管理部门在加强价格的管理和监测预警工作中,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决贯彻落实价格政策,严格控制出台涨价项目,在规定控制时间内,全市未出台政府定价涨价目录。二是拟定《关于建立市场价格异常上涨工作预案》,并经市政府办批转执行。三是制定对粮食作物种子实行价格干预的措施,并联合市财政局、市粮食局公布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格,对早籼稻收购价格开展专项监测。四是理顺和规范招标药品价格,落实招标药品顺加作价办法,大幅度降低药品价格,降幅达30%。五是制定《嵊州市强制性培训班收费管理办法》,建立了房地产开发企业交费登记卡制度。

  【全面实行收费公示制度】2004年,市物价管理部门在涉农价格和收费、教育收费及医疗服务价格、收费公示的基础上,按照《浙江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条例》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制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内容,全面实行公示制度。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物价局等部门《关于全面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经向市政府请示,市府办转发该文件,并成立了由市发展计划局、市财政局、市监察局的负责人参加的收费公示领导小组。历时3个月,共审核收费单位97个、审核项目702个;其中符合政策规定的684项,调整的1项,取消的17项。12月初,会同市财政局、市监察局制定验收标准,于121420日检查验收了收费公示工作,年底全市全面完成了收费公示牌()的设立工作。

  【全力做好价格监测】2004年,市物价管理部门在价格监测工作中搞好服务、疏导。一是审核市管道天然气价格,帮助企业搞好服务,做好上下级的联络工作,赢得了企业的好评。二是出台有关粮食价格的政策。在市场粮价上涨过快,群众反映较多时,积极地做好疏导工作,同时为防止价格的过度波动,根据省物价局文件精神及时向市政府请示,并由市政府转发了《关于建立对市场价格异常上涨工作预案的意见》和《关于对粮食作物种子实行价格干预措施的通知》,对价格的上涨起到了预防和可及时应变的作用。三是根据上级规定,对粮食收购价格进行定期监测,并及时上报。四是审核了供热价格,发出《调整供热价格的通知》等文件。五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城市供水价格的成本监审和乡镇供水价格的成本监审。六是开展了农业生产成本调查并及时上报。

  【规范价格行为治理乱收费】2004年,市物价检查所紧紧围绕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价格监督检查。一是在协会及中介服务、经营性收费、卫生、交通、教育、建设、人事、街道办等系统的53家单位开展了检查;二是根据上级物价检查部门的按排,在涉农价格和收费、教育收费、电力价格和收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收费、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等开展了专项检查;三是配合绍兴市物价检查所对市技术监督所、市人民医院、普通高中等收费和价格开展下查工作;四是组织开展元旦、春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等节日的市场检查。全年出动检查人员170人次检查121家次,查处各类价格违法案件43件,查实违规金额400余万元,罚款5.47万元,上缴国库79.04万元,退还用户金额22.839万元,上缴国库79.04万元。全省共同性的违规金额问题,有待上级明确后处理。

  【加快办理投诉举报涉价案件】2004年,市物价检查所重视人民群众信函、电话反映问题、到访和举报,在正常工作日做到有专人负责接听、接待举报的基础上,节假日安排人员值班,晚上有录音电话,保证“12358举报电话24小时畅通。全年受理各种举报件35件,咨询件38件,其中上级和市长专线转交9件,办结35件,办结率100%。在具体处理中,严格按有关规章制度执行,做到文明礼貌、热情、耐心,树立了良好的窗口形象,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抓明码标价加强市场监管】2004年上半年,市场粮、油等人们生活必需品和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及柴油出现价格波动,市物价检查所天天关注市场价格发展动态,严密监管,不间断地安排人员检查,在宣传、告诫、提醒的基础上,依法打击擅自提高商品价格或不正当价格的违法行为。同时加强明码标价工作,在全市16个社区实施价格和收费公示,制作公示牌16个,对市区街道的主要商场()销售商品实行重点管理和监督,进一步抓好明码标价示范和示范店活动,使全市明码标价工作日趋规范,促进了市场有序发展。

  (张铎镪)

  责任编辑 吕忠福

  劳动管理

  【概况】2004年,劳动工作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创新机制,统筹城乡就业,着力缓解就业难和招工难,努力实现充分就业。通过发放“维权服务卡”、“放心服务卡”和“绿色仲裁卡”,开通“培训热线”、“社保热线”和“维权热线”,以解决劳动保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提供就业岗位23686个,其中开发公益性岗位830个,登记求职人员17211人,达成就业意向11493人,其中新招收城镇失业人员758人,重新招用失业职工2810人;2559名下岗失业职工自谋职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审核改制企业28家,涉及职工22409人,离退休人员1498人,解除劳动合同1138份。

  【举办劳动力交流会32次】在办好每月一次劳动力交流会的基础上,实施周二人力资源交流日制度,通过“绍兴就业网”和“嵊州农业在线网”等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全年举办劳动力交流会32次,接洽用人单位1376家。

  【成立5家民办职业介绍机构】在发挥市职业介绍所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制定《嵊州市民办职业介绍机构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有计划地开放民间劳动力市场,批准成立5家民办职业介绍机构,为劳动者就业和企业招工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累计为19164人代理人事档案】为自由职业者建立和保管好个人档案、多渠道就业和再就业提供“放心”服务,全年为4430人代理人事档案,累计代理达19164人。

  2810名下岗失业职工实现再就业】突出就业和再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在培训和就业结合上创新,全年组织城镇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培训2642人,其中技能培训1387人,高技能培训468人;全方位开展鉴定核发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对3565人核发职业资格证书;市劳动力市场举办下岗失业职工专场劳动力洽谈会;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市工商局、市民营企业协会联合举办再就业招聘会,与市妇联联合举办女性就业专场招聘会等,2810余名下岗失业职工实现再就业。

  【关注再就业困难群体】对女年满40周岁,男满50周岁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夫妻双双下岗失业人员,政府特别予以关注。至年底,全市有2559名下岗失业人员领取再就业优惠证(其中就业困难人员1325人),享受税收扶持191人,减免工商管理费1013人。全年有698位自谋职业的“4050(女年满40周岁,男满50周岁)下岗失业人员每人享受政府1500元补助,共发放补助款104.7万元,同时启动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小额担保贷款。

  【实施“万人培训计划”】通过“企业下单、学校培训、政府出资”,对每一位有就业愿望的被征地农民进行一次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全年组织农民技能培训21867人,其中被征地农民261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3643人,引导性培训3245人,预备劳动力培训2361人。成人教育学历培训211710人,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万多人次,全市45周岁以下农村劳动力的70%受到至少一次专门的新知识、新技术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成立全省首家外来人员管理服务中心】4月,为使在嵊州打工的10余万外来务工人员安居乐业,成立全省首家外来人员管理服务中心。该中心在全面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基本情况调查和企业用工情况调查的基础上,积极营造良好就业环境,组织外地民工卡拉OK演唱会,外来务工女性才艺展示会,向外来务工人员发放“文化绿卡”17680张、“维权服务卡”5563张、“放心服务卡”5070张,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生活,维护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为企业“招工引才”】在省内“山海协作”的基础上,与河南、江西、江苏等15个外省市建立长期的劳务协作关系,采用委托、代理、定向培训等形式,吸纳外地劳动力。6月,开展“服务企业解决招工难”主题月活动,成立“招工引才”工作小组,专项调查用工需求,组织企业“送岗位”到里南乡,举办专场劳务洽谈会,并赴外省市进行劳务协作商谈。全年引进外来劳动力3000余人,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

  【规范建筑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劳动用工管理难度大,拖欠工资等问题多,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市建管局联手帮助、指导建筑施工企业建立欠薪保障金制度和建筑工地“四统一”(统一劳动合同、统一考勤、统一职工名册、统一工资支付表)制度,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同时采取举办劳动用工管理培训班、聘请劳动关系协调员等方法,提高劳动用工管理水准,民工投诉案件明显下降。

  【加大劳动执法力度】按照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部署,6次集中力量开展以清欠工资、打击非法职业中介、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查处封闭式管理职工和违法使用童工等为主要内容的“百日清薪维权大行动”、“春雷”和“春雨”等劳动用工专项整治活动。共检查企业573家,查处违法使用童工12人,使用无合法证件人员企业12家,联合工商部门取缔无证经营职业中介2家,下达限期整改书63份,补签劳动合同11434人,全市劳动合同签订率达87.4%,超过上级规定的指标。接待举报投诉案件895件,涉及劳动者6209人,立案投诉举报案件579件,涉及劳动者5159人,其中外地民工占63%,立案案件均按时办结,结案率100%。为5086名劳动者追讨被拖欠的工资1330.59万元,退还押金、保证金3.67万元。同时扩大劳动年检范围,年检1400家,涉及劳动者53127人,年检结果在《今日嵊州》报上公告,推荐浙江新光制药厂等4家为省级诚信企业,市地方建筑公司等6家为绍兴市诚信企业。

  【打造“阳光仲裁”】市仲裁委员会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公正、快捷的维权服务,处理一起集体拖欠工资案,仅用3天就为34名下岗职工追回工资15.96万元;处理劳动争议公开、公正、合法、合理、快捷,在“阳光”下仲裁。全年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89件,其中裁决20件,调解24件,受案率100%,在规定时间内结案率100%,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454.29万元。

  (刘瑞裕)

  药品监督管理

  【概况】2004年,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树立“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思想,把握重点,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完善监管机制,切实履行监管职责,进一步规范了药品市场秩序。

  【查处违法违规案件78起】全年出动执法人员1337人次,检查涉药单位、商场和副食经营店2415家次,完成药品快检248批次;送绍兴市药检所检验药品80批次,抽检的药品合格率71.2%;立案查处2837个批次抽检不合格药品。受理各类举报32件,查办率100%;立案查处9起,取缔无证经营药品点18个,捣毁医疗器械非法生产窝点2个。组织集中销毁假劣药械1091批次,标值10.74万元。立案70起,撤案3起,其中假药1起、劣药35起、无证经营药品14起、医疗器械3起、其他14起,涉案金额32.03万元,其中涉案金额万元以上大案8起。结案60起,其中3起通过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办结,简易程序处理11起。

  【规范建设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全市272家村卫生室和19家乡镇医疗单位药房规范化建设全部通过验收。在供应网建设方面,以规范药品流通渠道为切入点,5个市级医疗机构、19个乡镇卫生院所有大宗药品及部分医疗器械均纳入市药械招标办统一采购;19个乡镇卫生院所属的71家分院及社区医疗点的药械均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配送;有8个乡镇卫生院为辖区内的156家村卫生室代购药品,其余116家村卫生室分别与市医药药材总公司和新光药品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实施配送,从源头上保证了药品质量。在监管网络建设方面,把握积极稳妥、精干务实的原则,选配了20名义务监管员。

  【两药厂技改项目通过GMP认证】浙江新光药业有限公司的口服液、糖浆剂车间技改项目,昂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的3个原料药车间和1个头孢类制剂车间技改项目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

  【所有单体药品经营企业通过GSP认证】从明确目标、组织培训和现场指导着手,4月底,18家药品经营企业通过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现场认证,使2003年前所开办的药品经营企业提前全部完成认证任务。年底,所有单体药店(包括村一级)都通过了GSP现场认证。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成效明显】在乡镇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落实专门人员,负责收集本单位药品不良反应或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上报;培训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业务知识,使监测人员达到应知应会;与监测人员经常保持联系,督促各网络单位及时上报。全年收集上报药品不良反应40例,比上年增加24例,其中严重不良反应3例。

  (钱建军)

  责任编辑 封流英

  

  【概况】2004年,市审计局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大进展。全年实施完成审计项目55个,占年度计划的152.7%,查处违规金额1142万元,查处不规范金额101656万元,应上缴财政294万元,应自行纠正金额101667万元。

  【审计工作成绩显著】嵊州市被中央五部委联合授予“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先进地区”称号;市审计局被省审计厅评为2004年度全省优秀审计机关,连续两年获得全省优秀审计项目奖;连续两年在全国、全省专项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济责任审计和投资审计的做法与经验;连续两年获得市政府奖励基金奖励;被绍兴市审计局评为内部审计指导工作先进集体和审计信息工作先进集体;被嵊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市文明单位和市先进集体;局党支部连续七年被评为市级先进党组织,被市机关党工委命名为“五好”党组织。

  【审计长李金华到嵊州视察】930,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省审计厅厅长谢力群和市领导魏伟、王广兵的陪同下,视察嵊州市的审计工作。李金华听取有关审计工作情况汇报后,对全市审计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同时看望慰问了一线审计干部,并就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审计工作提出了要求,并作了“廉政、法治、正气”的亲笔题词。

  【财政审计】认真开展同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在做好省、绍兴市同步审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重点对教育资金、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土地出让金、经济开发区财务收支等开展了审计,并及时向市政府报送了审计报告,向市人大常委会作了审计工作报告,为市人大常委会审查预算执行情况提供了依据。市政府办公室还就预算执行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发出整改通知,进一步强化了全市的财政资金管理。经济开发区财务收支审计项目和市交通局财务收支审计项目被绍兴市审计局评为优秀审计项目。切实加强乡镇财政审计,将已实行4年的乡镇财政年审改为开展全市乡镇财政运行情况专项审计,分大集镇、中等乡镇、山区乡镇等不同层面进行调查,并建立专门档案,进一步摸清全市乡镇家底,为政府管理当好参谋,发挥了审计应有的作用。认真配合做好“上审下”工作,审计局高度重视省审计厅开展的市长经济责任审计和政府决算审计,将政府审计作为第一位的中心工作,在领导精力上作了相应安排,在具体环节中作了精心设计,聘请专家、学习培训、组织考试多管齐下,部门自查、审计抽查、问题对接有机结合,重点跟踪、分口把关、限期改正一竿子到底,很好地解决了责任的落实和问题的整改,确保了政府审计工作的圆满完成。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根据市委组织部建议,完成对11个单位、15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查处管理不规范金额2043.5万。市委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每年要举行大规模的领导干部培训会,加强对干部的财经纪律和法律法规教育,同时常委会每年将专门听取一次经济责任审计情况汇报,使审计成效得到充分发挥。市委充分发挥审计在全市反腐倡廉防范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审计不仅担当监督制约机制的牵头单位,还参与了干部选拔、法纪约束、投资决策等9个方面的配合和协助工作。市委、市政府将审计意见的整改和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列入对各乡镇、街道、部门的年度综合考核中,这一做法得到了绍兴市委的高度评价。同时,还按照市人大的要求,积极做好执法评议和述职评议的配合工作,及时提交有关部门(单位)和领导干部的审计报告,使审计监督成果得到充分应用。作为全省基层审计机关的代表之一,先后参加了在江苏省邳州召开的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现场会和北京召开的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会议,被中央五部委联合授予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加强对投资审计的计划管理,将所有国家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业务网络,建立了投资项目动态管理数据库,拟订了国家建设项目即时申报制,加强投资审计和组织审计项目质量管理,建立和完善了组织审计和跟踪审计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全年完成直接审计、跟踪审计项目17个,送审金额27205万元,审减率6%;完成标的审计项目5个,送审金额4009万元,核减标的金额619万元,核减率15.4%;完成组织审计项目5个,审计金额11231万元,核减1388万元,净核减率12.4%。组织开展面向全省的第二批组织审计项目招投标工作,推出5个项目共1.3亿的投资额的建设项目造价审计业务,吸引全省10家中介机构投标。组织审计和跟踪审计工作获得了上级审计机关的充分肯定,在省审计厅召开的全省投资审计专项会议上作了《组织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国家建设项目审计》的经验介绍,《中国审计报》、《浙江审计》等报刊作了专门报道。全年省内外领导和同行前来嵊州考察的有30多批次。市文化广场建设项目投资绩效审计项目被省审计厅评为2004年度全省同步审计优秀项目。嵊州大桥和钱塘江干堤加固嵊州段3级干堤工程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结果,经市政府同意在市政公开栏和政府网上予以公告,迈出了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开的第一步。

  【内部审计】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把内部审计工作作为审计监督的重要内容,写入市反腐倡廉防范体系实施意见中。全年新发展省、市级内审团体会员单位4家,全市内审团体会员单位达33家。出台内审工作操作办法,完善了内审工作考核、项目评优、内审人员持证上岗等制度,积极开展内部审计理论调研。20多篇有关内审信息文章被各级报刊杂志和上级部门采用。其中《企业转制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一文,获省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优秀奖。谷来镇卫生院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浙江越盛集团暨新中港财务部内控制度审计项目被绍兴市内部审计协会评为2004年度绍兴市优秀内部审计项目,有2家内审单位和2名内审人员分别被评为绍兴市内审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建立了内审联系点制度,连续4年被评为绍兴市内部审计指导工作先进集体。

  【审计信息】全年撰写理论性文章、审计信息被各级采用128篇(次)。其中,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做法在《中国审计报》、省厅《审计信息》上作了专题报道;《完善工程造价决算审计的对策建议》和《嵊州市组织社会中介机构参加国家建设项目实践与思考》两篇理论文章,分别获得省审计厅优秀论文评比三等奖和优秀奖。

  【强化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各项考核机制,修订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编制办公室内部管理流程图,推广使用审计文明用语,积极开展市级文明单位(机关)、学习型机关、“五好”基层党组织等创建活动。注重抓好工作的设计、实施、总结三个环节,设立“金点子奖”、“亮点工作奖”和“成果利用奖”。修订和完善重大事项即时报告、业务专题分析会、月度工作总结会、领导每周碰头会、干部月度工作结报等制度,有效推进了全局工作的协调运转。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纪律,及时落实审计回访制度,做到廉洁从审,不断规范审计程序和审计行为。

  【开展“四个一”联系活动】局领导带队到联系的乡镇、村、企业开展调查研究,蹲点指导。出资4万元扶持联系村建设个私集聚小区,发展村级经济;组织开展了“好书接力,爱心传递”捐书活动,全局捐书154本;发动全体职工捐款1.65万元,全额全程结对一个贫困大学生和一个孤儿;“七一”等重大节日局领导定期走访慰问老党员贫困户,认真接待群众信访,受到社会各界和群众的好评,树立了审计机关的良好形象,被市关工委评为帮困助学先进集体。

  (市审计局)

  

  【概况】2004年,统计局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为契机,按照年初“重基础、抓队伍、求规范、强服务”工作思路,充分体现“用准确数据说话,为科学发展服务”的工作特色,扎扎实实地开创性工作,统计基础得到加强,队伍素质得到提高,工作制度不断完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加强统计队伍建设】2004年,统计队伍建设从提高本局干部素质抓起。根据机关效能建设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年初对全局岗位人员进行了调整,突出法规科,加强办公室,优化专业科。经过“民主选科长,科长选科员,科员选科室,领导搞协调”,优化组合科室人员。为提高统计理论水平,局机关专门举办了写作培训班2期。同时开展了“统计与经济、法律和政治的关系”理论研讨,人人参与,写论文19篇,并公开交流,其中1篇在市委《嵊州通讯》刊物上刊载。局机关人员积极参加统计专业职称考试,有3人报考高级职称(2名高统、1名高会),5人报考中级统计职称。同时注重提高系统内统计人员素质,在各乡镇、街道举办了延伸至企业、农村的兼职统计人员业务培训班。统计队伍建设得到有效加强。

  【继续加强统计基础建设】一是年初验收乡镇(街道)新建统计机构,并把统计人员业务培训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新建乡镇(街道)统计机构的做法与体会》一文在国家统计信息网721登载。乡镇(街道)新建统计机构后,全市乡镇(街道)统计人员从原来的40名增加到75名,基层统计网络基本建成,“人员集中办公,网络资源共享,一个口子出数据”的统计目标模式开始运作。二是探索创建企业统计网络。市统计局召开市重点企业统计工作座谈会,探讨规范企业统计、创建统计网络工作。三是突出抓了乡镇(街道)统计办考核。上半年进行初考,并在全市统计工作会议上通报分析,在《嵊州统计》上公布考核结果,排出了位次,引起了乡镇、街道的较大反应和市领导的关注。

  【加大统计执法力度】2004年,建立“三项统计稽查制度”(专项稽查制度、常规稽查制度、重点制度),实施定期检查、重点检查、整群抽查相结合,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并做到帮助指导与查处相结合。全年检查单位97家,立案19家,通过对企业统计数据、统计台账、统计档案、统计岗位的检查,有效地促进了企业依法统计意识的提高。同时加强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全年统计人员持证上岗考试达298人。

  【统计信息服务有特色】一是将原《统计信息》改版为《嵊州统计》,发放面扩大到省、市统计局,全市各级领导和乡镇、街道、部门、统计办、市重点企业。二是舍得花本钱,首次在市广播电台开设《统计之窗》,定期把重要的统计信息提供给电台专题栏目。三是设计载体,制作《还数字以尊严》专题片,在嵊州电视台《经济在线》栏目绍兴电视台《今日传真》栏目播出。11月,又制作经济普查专题片在嵊州电视台播出。

  【完成经济普查前期准备工作】经济普查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年内落实经济普查办公场地、经费、人员,建立三级普查机构,制定普查方案,落实了三级普查人员,选择普查试点,召开宣传协调会,举办各级普查培训,做好清查摸底工作,经济普查前期准备工作完成。

  【统计分析调研有成效】一是调研乡镇(街道)新建统计机构运行状况,以真正掌握基层统计机构运行状况和网络建设情况,调研文章得到市委书记批示。二是调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现状,发现2003年底有126家企业已到规模企业标准,产值总量达12亿元,而未进统计局规模企业数据库,调研上报材料引起了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市统计局专门起草了《关于做好“已到未报”规模企业统计工作的通知》,以市政府名义下发。三是开展工业区投入产出调研,涉及9个工业区域,600多家企业。四是实施乡镇(街道)综合经济实力统计监测评价工作。以2003年统计资料为基础,设定规模水平、发展水平、效益水平、潜力水平等21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历经3个月的分析研究,出台《2003年嵊州市乡镇(街道)综合经济实力统计监测评价》,排出位次,并在《嵊州统计》上公布,提高了统计产品的影响。通过这些调研,使数字变成文字,形成统计产品,有效地提高了统计效能。

  【城调和农调工作成绩显著】城调工作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协同普查办开展“全国人口变动”、“群众安全感”、“社会综合治理”、“平安浙江”、“劳动力与社保”等五项抽样调查,完成了全省统一部署的调查任务。农调队根据省队的统一部署和自己确定的课题,对“农村社会发展民主建设情况”、“损害农民利益问题”、“农民收入与就业问题”及“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等有关热点问题进行调查,并及时写出调查分析报告。上报省农调队的农村重大信息达26条,采写各类调查统计分析、信息资料30篇,被各级党政部门和新闻单位采用的达24篇、54篇次。其中《嵊州农村农田基础设施损坏较重》和《嵊州近6万灾民今冬明春生活发生困难》两则农村重大信息被中办秘书局《近期社会动态》采用,还得到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的批示;《从我市农民就业收入特点看农民增收的难点与对策》一文,被《政务信息》、《嵊州通讯》和绍兴市政府的《参阅件》等政府内部刊物全文采用;《对我市医疗保障问题的调查研究》一文被市政府办公室以《内参》的形式专报市委、市政府领导,为下半年在全市农村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提供了依据;《嵊州农民今年农业收入明显回升》一文不但被市级3家新闻单位采用,而且还被《浙江日报》、浙江农网等省级新闻单位采用;《农民对当前社会风气的评价较差》、《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值得警示》等也被市级以上党委、政府部门和重要新闻单位采用,并获得好评。同时,《农田基础设施损坏较重》和《国有粮食企业早稻收购难度较大》两则信息被省农调队被评为2004年度“好信息”一等奖和二等奖。

  (王贤新)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概况】2004年,全市个体工商户新开业4569户,注销4227户,新增342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发展率为1.56%。私营企业新开业1021,注(吊)销313,新增708,发展率为27.1%。据工商部门统计,个体私营经济总产值237.45亿元,销售额(营业收入)106.6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8.49亿元,出口交货值36.6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4.82%12.74%10.11%10.50%。全年新规划集聚区63个,经验收合格的家庭个私经济集聚区34家,二期扩建8家。累计完成厂房面积15.7万平方米,实际进区个私企业618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052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入6788万元,设备投入11264万元。全年获得政府政策兑现补贴478万元。

  【实行重点企业结对联系帮扶制度】2004年起,工商部门对全市2003年度100万元以上的纳税企业和100万元以上的自行出口企业,实行局所领导结对联系帮扶制度。规定每年走访联系企业不少于两次。结对联系帮扶的主要内容是:指导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指导企业依法经营;指导企业开展信用建设;帮助企业招商引资;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开展“访企业、知实情”工作】2004年,市工商局成立“访学帮促”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开展“访企业、学企业、帮企业、促企业”活动的通知》。成立走访小组10个,走访企业120家,发放效能建设意见征求表320份。3月,组织中意贸易合作推介会,全市90多家民营企业参加洽谈;全程帮助巴贝集团审批了嵊州市第一家无区域名称;牵线搭桥,帮助普田、巴贝两家企业落实工商银行贷款协议;帮助浙江新光药业和天乐集团落实争创省级著名商标的规划。

  【开展发展家庭个私经济“五比”竞赛活动】5月,市政府发出《关于开展2004年度发展家庭个私经济“五比”竞赛活动的实施意见》。经各乡镇(街道)上报,市发展家庭个私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考核评定,市政府决定,对在2004年度发展家庭个私经济工作中成绩显著、“五比”竞赛优胜单位的57个村予以表彰。其中一等奖村6个,二等奖村15个,三等奖村36个。三界镇下市头村、甘霖镇东山楼村、仙岩镇仙岩村、长乐镇一村、崇仁镇四五村、甘霖镇黄箭坂村获一等奖。

  【个私民营企业实施“5511培训工程”2004年,是全省实施“5511培训工程”的开局之年。为提高个私民营企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促进民营经济新飞跃,市工商局、市个私民营企业协会联合实施“5511培训工程”。培训采用集中讲学与巡回演讲相结合,网上培训与面授相结合,专家讲课与企业家谈成功经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226,在嵊州宾馆二楼多功能厅开课,100多位民营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聆听了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国内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专家蓝海林先生所作的《企业发展战略管理》专题讲座。425,聘请上海亚美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管理顾问周士量硕士,对浙江奔奔针织有限公司的中层骨干进行“中层主管实务”的专题培训。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根据企业的申请,发放企业“法定代表人证书”、“企业工商联络员”证书。全年举办培训班39期,培训4213人,其中企业总裁3人,高层经理355人,管理人员1141人,技术人员2714人。

  【实施下岗人员再就业工程】2004年,全市下岗失业人员持“再就业优惠证”申办个体工商户的826人,免收注册登记费、管理费60.09万元。执行地方再就业优惠政策减免收费的236人,减免收费金额6.5万元。下岗失业人员投资兴办私营企业112人,个体工商户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327人,私营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933人。

  【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2004年,全市高校毕业生申办个体工商户的12人,其中大学专科11人、本科1人。从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人,批发零售业1人,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9人。高校毕业生申办个体工商户免收登记注册费和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共1.38万元。

  【推出收费八项新举措】2004年,为支持企业发展,推出收费八项新举措:一是禁止收取企业年检公告费。二是取消市场登记费和市场开业公告费。三是取消广告年检公告费。四是严禁在企业登记、年检窗口收取各种公告费、服务费及各类会员费,严禁利用窗口职能为中介机构服务收费、为媒体公告收费设置条件。五是严格规范下属事业单位服务收费收取行为。工商管理局下属事业单位服务经营活动与工商注册登记、年检窗口彻底分设、隔离,严格按照明示、自愿原则进行,其收费标准必须经物价部门批准。六是工商行政性规费项目和标准一律在注册登记窗口上墙公示。经政府许可而设立的便民服务窗口,如金融、信息服务代办点,必须与企业登记和年检窗口严格分离。七是在全系统开展一次收费事项检查,规范收费制度和严肃收费纪律。行政性收费必须按照“工商开票、银行收款、财政统管”的票款分离要求,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八是减免3项费用。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变更登记收费标准由每件100元降为50元;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3年内免收各项工商行政性收费;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1年内免收工商行政性收费。

  【甘霖工商所实行“先放后规范”政策】2004年,甘霖工商所分析辖区经济情况,针对里南乡等贫困山区的特点,采取和乡政府工业办联系的方法,引导山区农民开办有一定基础的丝织工业。该所实行“先放后规范”的政策,每月巡查一次,及时征求乡工办意见,先让织机运转后再办营业执照,对工商管理费也实行优惠。同时,把引导山区农民致富与守法经营结合起来,与乡工办每季召开一次家庭经济发展情况座谈分析会,并由乡工办统一收集经营户的办照资料,再由工商所办理营业执照。其中一天就为里南乡丝织户办理营业执照146本,并送照上门。

  【组织企业参加峰会等活动】2004年,市个私民营企业协会组织民营企业参加峰会等活动。14市天然茶业有限公司、市天然橡胶有限公司参加香港浙江周浙江民营企业家峰会。321,浙江普田电器有限公司等90多位骨干民营企业的老总,与到嵊州访问的意大利贝萨罗省商会主席一行进行座谈沟通。32942,浙江巴贝服装服饰有限公司等8家民营企业赴北京参加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934日,市今日电器有限公司等两家企业参加浙商(长兴)论坛。1025,市叶峰茶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参加绍兴市协组织的“新加坡商务推介暨洽谈会议”,开展商贸采购、境外上市等洽谈。116,浙江奔奔针织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参加第二届浙江中国民营企业峰会。这些活动扩大了民营企业家的视野,为民营企业走出嵊州、走向世界、融入国际大市场提供良好平台。

  【民营企业家俱乐部成立并举行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论坛】122,市工商局、市民营企业协会与浙江移动嵊州分公司结成合作伙伴关系,成立全球通·嵊州民营企业家俱乐部。旨在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向会员提供移动信息化方面的各种资料及通信工具,宣传全新的经营理念和实战技巧,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升发展质量和生活水平。成立仪式后,还举行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论坛,上海行政学院陈志云教授、资深法学专家沈志坤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打造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发展上的法律战略思考与经营技巧》的讲课,并与嵊州200多位民营企业家进行交流。

  4家民企入选全省成长型中小企业200佳】8月,在杭州举行全省中小企业论坛,浙江震凯化工有限公司、浙江昂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浙江佳友领带有限公司和浙江都绅领带有限公司4家企业进入全省中小企业200佳之列。其中浙江震凯化工有限公司被评为全省“最具成长型中小企业100佳”,其余3家被评为“最具成长潜力型中小企业100佳”。这标志着嵊州中小企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个体工商户外贸实现“零”突破】12月,嵊州市欧太领带服装厂总经理吕向云接下一笔3.4万美元的领带订单。这是我国外贸经营权“松绑”后,嵊州市第一家有外贸出口实绩的个体工商户,全市个体工商户外贸实现“零”的突破。

  【市消协秘书处与12315举报投诉中心合署办公】为认真落实省工商局关于执法监管社会化、系统化、专业化的要求,整合工商职能,调整岗位设置,自200431起,1231596315)举报投诉中心、食品流动检测职能与经济检查科分离。1231596315)举报投诉中心与市消费者协会秘书处合署办公,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运作模式。对外保留嵊州市消费者协会和嵊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1231596315)举报投诉中心两块牌子;各工商所消协分会、1231596315)举报投诉受理站的设置,与此相一致;食品流动检测的相关职能及人员归属市场规范管理科。

  (市工商局)

  责任编辑 吕淼钦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版权名称 | 网站联盟 | 网站管理

主办:中共嵊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嵊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邮编:312400

电话:0575-83031707 传真:0575-83026547 邮箱:szdsb88@sina.com.cn 地址:浙江省嵊州市剡湖街道龙会一路六号 技术支持:杭州孚立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