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站内搜索:
首页
>> 地方文献 >> 嵊州年鉴 >> 2005年鉴
农业

发布日期:2014-08-3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嵊州市 字号:[ ]


  

  【概况】2004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农业经济的发展又迎来了一个春天。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2.25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农业增加值15.41亿元,比上年增长4.1%;农民人均纯收入5987元,比上年增长12.3%;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要求。粮食生产恢复性增长,粮食播种面积25060公顷,总产量14.78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4.0%15.8%,示范方单产创全省纪录。农业效益明显提高。主导产业中,蚕桑、蔬菜、水果、畜牧等,比上年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花木产值比上年下降10%。外向型农业取得突破,新增外拓基地15026.67公顷,累计达33466.67公顷;新增自营出口权企业7家,有21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在省会以上城市设立窗口58个。农业投入有新的增长,全年争取到省以上农业无偿补助资金4000多万元,创历年之最。加工农业成效明显,基本建成农产品加工区,新办农产品加工企业15家,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基地农业发展迅速,新建无公害大米基地3666.67公顷,蔬菜基地341.33公顷,蚕桑基地206.67公顷,建成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0个。绿色农业稳步推进,通过国家级无公害认证农产品20种,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AA级认证7种,列入浙江省首批(7个)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市。

   2004年,市农业局主动出击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实到外资50万美元,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

  【农村二轮土地承包完善工作全面完成】 2004年,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依法开展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425市政府成立了完善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全市开展指导工作和业务培训,组织各乡镇、街道积极实施。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完善工作按上级要求已全面完成。全市应实行第二轮土地承包的1124个行政村、6832个村民小组(其中50个行政村,418个村民小组因土地年内征用、高速公路修建等因素暂缓开展外)已有1072个行政村、6398个村民小组全面完成了土地承包完善工作,完成率分别占应实行的99.8%99.7%。新签合同57244份,合同签订率达99.3%,新发放权证92678本,发放率达99.2%。累计发放第二轮土地承包权证197925本。年底顺利通过省政府和绍兴市组织的专项验收,并得到了验收组的充分肯定。

  【加强农业行政执法】2004年,市农业局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切实加强农业执法管理。积极开展春季护农打假和食品安全、毒鼠强严查等专项整治活动和“绿剑四号”执法行动。组织农业系统的执法力量,配合有关执法部门,经常性地开展了统一执法检查。全年组织执法检查123次,出动执法人员393人次,查检种子、农药等经营单位397家;查获一批违规单位和不合格产品,对其中的2家经营单位作出了行政处罚。4月、9月,市蚕业管理站组织2次较大规模的蚕种执法检查,在长乐镇开元四、五村和山口村,当场查获2起非法经营蚕种案件,收缴蚕种数量达742张。在执法检查的同时,市农业局开通农业执法投诉热线电话96323,接受社会投诉和监督。并加强动植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研究制定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在鹿山、甘霖等地发生疫禽,及时组织力量进行了扑杀。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标准农田的监管工作,全市7133.33公顷标准农田进行了一次全面核查。

  【普查和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426,根据群众报告在原市竹编厂油漆仓库内的空地里,发现外来有害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嵊州市系首次发现,对国土、植被危害极大。5月初,市农业局组织植物检疫站人员在全市进行调查,发现环城线雅致地段、嵊长线、104国道、上三高速三界地段和部分乡道公路两侧空地、林地和附近山上的灌木丛中有成簇或成片生长,有66.67公顷的面积,涉及鹿山、剡湖、三界等6个乡、镇、街道及交通、建设两个部门下属的有关单位。5月中旬,根据上级布置,市农业局会同当地乡镇、街道及有关单位组织劳力进行人工挖掘和铲除,至12月底,铲除了已发现的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农民培训工程取得实效】2004年,市农业局以实施国家农业部《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为着手点,以现代农业培训为重点,结合失地农民转移培训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全年开设各类专业教学培训班49个,建立了以农技大师和责任农技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103人,举办各类农技培训班300多期,培训农民达4.45万人次。

  【农技大师为农服务活动进一步深化】2004年,市农业局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农技大师为农服务活动,全年有87名农技人员报名参与,共联系大户496户、企业58家,农技人员解答农情热线问题800多个,网上发布科技市场信息2000多篇,创新了农技服务方式。创新农技服务做法和经验被省农业厅推荐到国家农业部推广。

  【企业改革工作有序推进】2004年,市农业局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顺利地完成了市新能源办下属2家企业、市茶叶公司、市蚕桑服务站的企业产权体制改革和企业职工身份置换工作。嵊州市汽车驾驶学校也根据上级要求,做好体制转换工作,保持了相对稳定。

  【上级领导和专家考察调研嵊州农业】财政部副部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廖晓军于1月到嵊州考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绍兴市副市长廖卷清于2月到嵊州调研农业信息工作。农业部副司长张天佐于3月到市农业信息中心视察农业信息工作,并赴有关乡镇查看了农业信息站。省农业厅副厅长肖东荪、省茶叶产业协会会长费根楠于3月到嵊州调研茶叶产业。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会长阎汉平于4月到嵊州调研兔业发展情况。省农业厅副厅长肖东荪等于5月调研三界镇生态农业园区。省农发办专家于6月调研、考察、评估市农发办申报的2005年项目三界范洋江流域控制性工程项目和崇仁应桂岩山区小流域农业生态工程项目。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良种繁育处玉米专家、高级农艺师孙世贤等于7月调研市农科所新品种试验园区情况,并鉴定40个品种的品质。国家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林定根调研浙江华发出口茶厂、绍兴市一景乳业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的项目建设情况。省农业厅厅长程渭山调研嵊州市农业产业化和农业标准化工作。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副主任叶旦等领导于8月调查、考察浙江华发茶叶产业园建设项目和嵊州市1.8万头瘦肉型肉猪养殖项目。农业部水稻专家、高级农艺师张首都,长江中上游地区各省种子管理站站长、育种科研院所、大中型种子企业总经理计30多人于9月调研、验收甘霖镇孔村水稻新品种、丰产示范方。省农业厅专家组于10月到嵊州调研、验收茭白高产化推广实施示范项目。省能源办主任楼洪志调研市三新技术农业园区的沼气综合利用工程的实施、运转情况。省科技厅组织原浙江农业大学校长、教授夏英武等专家于10月调研甘霖镇孔村杂交水稻中浙优1号强化栽培技术百亩高产示范方。全省农村土地第二轮承包工作考核组于12月到嵊州调研、考核、验收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省农业厅副厅长、高级农艺师赵兴泉受农业部委托到嵊州调研并验收国家农业科技示范项目。

  6项农业科研项目获县市级以上的奖项】4月,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陈新招、胡国海、周政法、张景年、赵洪开发的迷你西瓜新品种引试种及设施栽培优化技术研究获嵊州市人民政府二等奖,《塑料薄膜养蚕技术的研究》获绍兴市科学技术三等奖。5月,无公害“剡江”猪肉生产规范的制定、木兰科种质资源基地建设项目各获绍兴市人民政府二等奖;万亩花木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冷水茭白高产稳产研究项目各获三等奖。

                  (张良仁)

  农村经济管理

  【概况】2004年,全市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创新组织、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创新载体;积极筹建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中心;认真运用“以审代查”的办法,全面开展了全市农村村级财务收支审查,代替过去费时、费力、又不解决问题的农村财务大检查;创新农村财务管理机制,把“会计监理制”改为“会计代理制”,强化了村级财务监管。同时还开发、完善了全省领先的农村财务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农村财务网上实时监管到全市各村及每张凭证。

  (张良仁)

  【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中心成立】2004年,市农业局根据《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和《嵊州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实施意见》要求,上报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经批准同意,建立了“嵊州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中心”,与市农村经营管理总站合署办公(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为切实履行行政监管职能,依法开展村级财务审计奠定了组织基础。

  【农村财务“以审代查”工作初见成效】2004年,市农经管理总站在抓好信访村、财务混乱村和经济体转换制村财务审计的同时,运用“以审代查”办法,在全市开展农村2003年至20049月期间的村级财务收支审查,效果显著。据统计,全市开展“以审代查”工作达982个村,占全市总行政村的91%,被审计资金达57480.36万元,审计出违纪资金821.97万元,其中追缴违纪退赔款698.67万元,占违纪款的85%

  【下王镇农村财务实行会计委托代理制】针对2003年行政村撤并后部分村会计工作一时不相适应和会计长期外出,无法对村级财务及时进行记账、核算等问题,2004年,下王镇农经站率先全市,从改革管理模式入手,坚持“四不变”(村级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监督权不变)的基础上,把原来由镇农经站对村级财务实施的“会计监理制”,改为由村级经济合作社委托镇农经站的“会计代理制”,实现了管理机制的创新。全镇19个行政村,全面实行了村级财务会计委托农经站的代理制,既保证了村级财务记账、做账的及时性和核算质量,又强化村级财务的监管,提升了村级财务管理水准。

  (马桂祥)

  

  【概况】全市重新重视粮食生产。一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粮食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增长。2004年,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农田抛荒的督查力度,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5060公顷,比上年增长4%,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粮食播种面积2.4万公顷的任务;粮食总产量达14.78万吨,比上年增长15.8%。二是积极推广粮食高产新品种和新技术,提高了种粮水平。2004年全市推广旱育秧、直播、抛秧技术面积达1966.67公顷,早稻统一育秧33.33公顷,推广杂交稻面积8200公顷。甘霖镇孔村百亩示范方的中浙优1号杂交水稻亩产达到818.88公斤(12283.2公斤/公顷),创造了浙江省种粮高产历史新纪录,为全省树立了平衡高产的典型。9月,农业部全国水稻新品种现场考察会在嵊州召开。三是加快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蔬菜生产面积比上年略有减少,但效益明显增加。2004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8933.33公顷,比上年减3.31%;总产值达3.69亿元,比上年增长15.3%。蚕茧价格回升,农民种桑养蚕积极性提高,2004年全市饲养量达37447张,产茧1603.2吨,总产值达2708.5万元,比上年增长31.3%。四是建立种植业基地,规模生产不断扩大。2004年全市新建了无公害大米基地3666.67公顷、蔬菜基地341.33公顷、蚕桑基地206.67公顷。

  (张良仁)

  【水稻种植面积恢复性增长】2004年,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农业的优惠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特别是水稻种植面积开始有了恢复性增长。早稻种植面积1023公顷,比上年增加276.33公顷,增长27.01%;晚稻种植面积15380公顷,比上年增加553.33公顷。大田结构调整基本趋于稳定,全市蔬菜播种总面积为8933.33公顷,全年生产蔬菜总产量为23.5万吨。全市粮经面积比从上年的4555调整到4456

  (郭小良 俞朝)

  【夺得浙江省中浙优1号示范方高产状元】1014,浙江省科技厅组织原浙江农业大学校长、教授夏英武等专家组到嵊州,实地调研了甘霖镇孔村杂交水稻中浙优1号强化栽培技术百亩高产示范方生产、管理情况。专家们在现场指导实割、实打、实收、实称过磅,进行验收。验收结果: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为818.88公斤(12283.2公斤/公顷),最高田块亩产833.88公斤,夺得浙江省中浙优1号示范方的高产状元。

  (张良仁)

  【“浙蒲2号”蒲瓜生产现场会在嵊州举行】3月,由浙江省农科院举办的“浙蒲2号”蒲瓜生产现场会在嵊州举行,省农业厅及省农科院有关领导及全省各有关蔬菜专家参加了此次现场会。“浙蒲2号”由省农科院培育成功,具有强耐低温弱光性能,生长势强,早熟性好,商品性好,优质瓜比率高,在早春保护地栽培中效益较为明显,在嵊州市率先推广。

  (俞 朝)

  【桑蚕生产又有恢复性增长】2004年国际市场上桑蚕丝价格上扬,蚕茧价格回升调动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桑蚕生产又有恢复性增长,全市桑园面积2060公顷,有蚕桑村620个,1.5万户农民经营种桑养蚕。小蚕共育率达到53%,全龄省力化养蚕率达到70%。年产茧量500公斤以上有121户,年产茧量5000公斤以上的村103个。与上年生产比较:蚕种饲养量增6.82%,产茧量增8.2%,总茧产值增31.3%,张产增1.42%,单茧均价增21.58%。

  (市蚕业管理站)

  【实施省级优质茧基地建设项目】2004年,市蚕业管理站在石璜镇堰底村实施省级优质茧基地建设项目,建立了桑园核心基地43.33公顷,其中老桑园基地33.33公顷,新种10公顷;在实施项目的镇乡村组织技术培训7次,蚕农570人次受训,分发技术资料550份。

  【送科技下乡为蚕农服务】2004年初,市蚕业管理站在崇仁、三界、石璜等地落实科技示范点6个,其中大棚养蚕示范点3个,小蚕共育示范点2个,省力化养蚕示范点1个,新建大棚17个,计1400平方米,小蚕共育室70平方米并挂有标牌。在春备耕调查和科技下乡活动中,指导乡镇技术培训辅导工作,全年培训达到7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700多份。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农业信息网等传媒为蚕农送技术和信息,广播、报纸、录用稿件45篇;在农业信息网上提供及解答问题75条,向农业局办公室提供各类信息17条,发布桑园病虫情报10期。

  (市蚕业管理站)

  

  【概况】2004年,全市畜牧生产发展势头良好,畜牧产值和效益比往年大有提高。畜牧业总产值39132万元,比上年增长48.2%。生猪饲养量39.04万头,比上年增加3.04万头,增长8.4%;出栏肉猪21.23万头,比上年增加1.23万头,增长6.2%;消费猪肉17473吨,比上年增加1351吨,增长8.4%。家禽饲养量227.66万羽,比上年增加27.66万羽,增长13.8%;消费禽肉1804吨,比上年增加155吨,增长9.4%。羊存栏4.75万头,出栏4.23万头,分别比上年减少1.25万头和0.23万头。牛存栏7733头,出栏3115头,改良种乳牛231头,分别比上年增长2.5%、增长7.7%和减少17.2%。牛奶产量1008吨,比上年增加978吨。兔存栏48.5万只,比上年增加5000只,增长1%;肉用兔6.97万只,长毛兔41.3万只;出栏15.51万只,比上年减少13.8%;兔毛产量413吨,比上年增长3.3%;兔肉310吨,比上年减少12.4%。养蜂22685箱,比上年增加54.9%。蜂蜜产量2083吨,比上年增长183%;蜂蜜浆产量62635吨,比上年增长365.1%。规模饲养大大增加,全市现有生猪规模饲养户367户,比上年增长31%;家禽规模饲养户709户,比上年增加541户。2004年建成万猪场(嵊德牧业)和万兔场(黄泽生态养殖场)各1个。

  【全年无禽流感疫情发生】2004年,市畜牧中心面对高致病禽流感在国内的流行严重情况,认真对待、集中力量做好了全市禽流感的防治工作,确保畜牧生产的安全和人民身体的健康,全年无禽流感疫情发生。年初,开展全市家禽规模饲养的调查模底,存栏100羽以上的家禽饲养户709户;组织乡、镇政府牵头与规模饲养户签订防治禽流感工作责任书,并组织畜牧技术人员开展禽流感疫苗的突击免疫注射,使用疫苗35万毫升。市畜牧中心常备不懈地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处理可疑疫情,排除了鹿山街道下燕窠、大浦桥和甘霖镇俞家砩3个可疑疫点;并常年性地开展技术培训和宣传辅导,防止高致病禽流感防治工作做到群防群治,规范科学。

  【加强动物疫病执法检查工作】2004年,市畜牧中心加强了畜产品流通领域的监督,会同市工商、商业、技监等部门开展5次集中检查,共检查屠宰场20个,农贸市场13个,冷库6座;并开展清查传染源、消灭传染源工作,对全市4个街道、17个镇(乡)的1155个行政村、3.02万农户进行了全面检查。常年性地抓好生猪免疫标识制度实施,改变过去传统的春秋两季防疫,实行平时补针的防疫法,使防疫程序更合理、更科学,免疫效果更好。加强了饲料及兽药的执法检查,共检查饲料生产企业3家、饲料经营户80家、兽药经营单位和个人30家。

  【成功举办“白中王杯”长毛兔赛兔会】425,由中国畜牧协会兔业分会主办,嵊州市人民政府承办,嵊州市农业局、嵊州市供销社、嵊州市畜产品有限公司、嵊州市长毛兔专业合作社协办的“白中王杯”长毛兔比赛在嵊州市体育馆举行。经长毛兔比赛委员会专家组测评:养毛期73天,25户兔农的参赛兔共142只,经过严格的赛前鉴定、剪毛、水份检测、烘干、称重等步骤得出最终成绩:黄泽镇三王村郑六永获群体(4公、1母)产毛冠军,产毛量为3602;长乐镇下曹村周善增获公兔产毛冠军,单兔产毛量为596.4;黄泽镇三王村郑六永获母兔产毛冠军,单兔产毛量为945.8。又一次刷新了单只公、母兔产毛世界纪录。

  (金尧庆)

  水产养殖

  【概况】2004年,全市渔业生产有较大回升,青虾标准化养殖面积扩大,休闲渔业和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发展迅速,全市渔业总产量3730吨,比上年增长15%,渔业产值5260万元,比上年增长19.5%,名特优新水产品产值2680万元,占总产值的51%

  【青虾标准化养殖示范推广项目通过省级验收】由市水利水电局和市原野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组织实施,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水产标准化实施模式,按DB33/385-1-2-2002“无公害青虾”省级地方标准,通过与养殖户签订协议,统一管理饲料、渔药等投入品,实施青虾养殖68户、示范面积213.67公顷,每公顷产青虾915公斤、产值39450元,每公顷净收益23520元,并辐射带动周边333.33多公顷,社会经济效益显著。10月,该项目经省海洋渔业局和省质监局验收通过。

  【剡溪渔业园获首批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称号】剡溪渔业园地处甘霖镇独秀山脚,始建于200310月,占地13.33公顷,总投资350万元,建成繁殖、养殖、休闲等功能区,集餐饮、垂钓、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为周边村提供100个就业机会,年创利税105万元,上缴税金12万元,产生了良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带动周边乡镇休闲渔业的开发。2004年,该基地通过了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验收,获得首批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称号。

  3个水产基地被评为省级无公害水产品基地】2004年,首批申报的甘霖可成鳖场、石璜江畔鸡鳖场和原野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无公害水产品基地,总面积210公顷,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无公害水产业的发展。

  【加强渔政管理力度】全年组织渔政检查20,参检人员100人次,共查处各类渔业违法案件16起,其中非法电力捕鱼8,查处制造和销售禁用渔具3,处理渔业污染事故5,为养鱼户挽回渔业损失3.3万元。开展了“绿剑2号”集中执法专项检查、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专项检查、渔业环保执法月活动等专题活动,共办理捕捞许可证22,收取渔业资源费1.5万元。

  (黄玉芹)

  农业项目建设

  【概况】2004年,市农业局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中心目标,在抓好农业项目建设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农业建设项目,努力筹措项目资金。在土地治理上,创新开发思路,深化开发内涵,依据项目区内主导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合理确定项目工程建设内容。在加强实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了对优势产业的培育。2004年市农业综合开发办组织实施土地治理项目;全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共修建渠系建筑物328座,改建排渠站2座,衬砌渠道52公里,修建机耕路35公里;在项目区内多次开设农业新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民5000人次;实施灌排工程、田间机耕路工程以及农田防护林生态工程等建设,提高了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在项目建设过程同时充分利用项目区农业产业的比较优势,挖掘特色资源,在前晋畈项目区内培育建立了桂花园基地。

  【加快实施农业项目建设】2004年,市农业综合开发办组织实施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批准的2003年项目2项(黄泽前晋坂、三界沈太坂),完成总投资880万元;国家农业部2003年批准的项目3项、省农业厅批准的项目3项,完成项目总投资455万元;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2004年还继续抓紧华发的茶叶、蚕业站的蚕桑、畜产品公司的长毛兔等生产基地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快嵊州市特色农业的发展,促进了优势农产品生产的发展。

  【向上争取农业项目和资金为历年最多】2004年,经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批准的土地治理项目3项,有长桥畈、西村畈、孔村畈改造中低产田项目,改造面积为1333.33公顷,总投资1131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扶持资金670万元;农业产业化项目3项(天然彩色蚕茧、长毛兔加工、奶牛养殖),项目总投资4110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资金1080万元。6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5291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资金1800万元。同时还积极争取省农业厅批准的项目9项,其中省财政无偿补助资金533万元。全年向上争取农业项目15项,争取到国家财政资金2333万元,其中省以上财政补助资金比上年增长了109%,是历年来争取农业项目资金最多的一年。

  【创新项目管理机制出台3项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全市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促进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再上台阶,2004年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在2003年制定《嵊州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经实践、探索,总结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出台了3项制度。一是工程招投标制度。对招投标方式、内容、注意事项等作出具体规定,进一步规范了工程招投标。从2004年开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进入市招投标中心,对50万元以上的工程,一律要求进行公开招投标,更加规范了对项目的管理,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走上市场化运作。二是工程质量监理制度。所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质量监理的实施,聘请具有国家甲级监理资质的绍兴市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为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实行全程监督检查,对工程造价严格控制,使有限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使用合理、有效。三是项目公示制度。为了便于接受农民和社会各界监督,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选择、实施、建成等全过程进行公示,以确保项目工程保质、保量的顺利完成。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首次进入招投标市场】1123,由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批准的2004年西村畈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改造面积666.67公顷,工程总投资507万元,在市招投标中心公开招标。这是嵊州市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首次进入招投标市场,经过激烈竞争,由嵊州市市政建设有限公司中标。

  【工商业主继续投资农业】2004年,市农业局多次开会、组织外出参观等活动,积极鼓励工商业主投资效益农业。全市工商业主投资效益农业和休闲农业资金达9512.5万元,其中新办休闲农业企业12家,休闲农业已成为全市农业发展的又一个新亮点。

  【创建全国最大的百年以上树龄古木桂花园】2004年,在黄泽镇前晋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内,培育建立了桂花园基地,业主移植了百年以上树龄的桂花古木5000余棵,小桂花树1万余棵及其他优质花木品种1万株。并修建管理用房200平方米及1500道路2条,长2000渠道3条。使桂花古木群成为集休闲、观赏于一体的百年古木桂花园,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在项目扶持引导下,百年古木桂花园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桂花古木群,建成旅游、生态、观赏、休闲的现代休闲庄,上海、杭州、宁波、绍兴等地的游客慕名而来。

  (张良仁)

 

  农业产业化经营

  【概况】2004年,市农业局以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明显加快,根据全市的主导产业规划,侧重扶优扶强,重点扶持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市农产品加工园区已初具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加快,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基地和产品认证工作成果斐然。积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外建基地、外拓市场,拓展农产品生产和市场发展空间,开放农业亮点纷呈。同时以提升农产品质量为目标,全市绿色农业上了新台阶。

  【市农产品加工园区初具规模】2004年,全市农业企业在市农产品加工园区新增技改投资9250万元,累计投入达2.76亿元,完成计划总投资4.15亿元的66.5%7家入园企业全部建成投产,初步形成了市农产品加工出口中心。

  【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2004年,市农业局根据全国80%的珠茶加工出自嵊州的实际,重点扶持了茶叶加工项目的实施。2003年国家农业综发办批准的舜皇名茶厂承建的茶叶深加工项目投资2000万元,建成厂房7500平方米,仓库7500平方米。通过2年的实施,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年收购珠茶500吨,名茶110吨,出口销往东南亚地区名茶180吨,销售额达3500万元,更好地发挥了嵊州的产业优势、区域优势和市场优势。

  【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加快】2004年,全市新增技改投入2.3亿元,比上年增长9.5%;新办农产品加工企业1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新培育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10家,5000万元以上企业2,超亿元企业2家。浙东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被评为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大地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山珍食品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被评为绍兴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全市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3家,绍兴市级15家。

  【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2004年,全市新发展具有较强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农业主导产业专业合作组织12个,发展会(社)员3000多人,天然茶业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和绍兴市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组织。至年底,全市有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组织2个,绍兴市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组织4个。

  【农产品基地和产品认证工作成果斐然】

    2004年,“嵊禾”茭白、“羲之”桃形李、“剡溪”雷竹笋等20种农产品通过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0个农产品基地被认定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基地面积达到9306.67公顷,有无公害的生猪4.22万头、肉鸡14.2万羽。16种农产品被认定为绍兴市级绿色农产品。“百岗雾尖”、“天然春尖”茶叶等7种农产品通过国家级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AA级认证。“上坞山”辉白茶通过国际有机茶认证。

  【农产品品牌战略继续实施】2004年,全市农产品继续实施品牌战略的力度不减,“山珍”牌香榧被评选为浙江省“十大市民最喜爱的品牌农产品”,“皇帝”牌茶叶、“叶王”牌幸福银针、“山珍”牌香榧3种农产品获得省农博会金奖,9种农产品获得省农博会优质奖。

  【外拓基地取得新发展】2004年,全市新增外拓基地15026.67公顷,比上年增长163%,全市外拓基地总面积达33466.67公顷。同时还在外地创办企业12家,总投入达6185万元。

  【外拓市场取得新进展】2004年,嵊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在外省、市进超市、设窗口的力度不断加大。全市有21家企业在上海、山东、江苏等省、市进超市、设窗口达58个。还在上海建立了嵊州名优农产品配送中心和花木大超市。同时,积极组织到市外开展农产品展销活动7次,境外展销3次,进一步扩大了嵊州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对外影响。

  【外向创汇取得新业绩 】2004年,全市新增自营出口权农业企业7家,累计有自营出口权农业龙头企业20家,农产品自营出口额达341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7.7%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力度不断加大2004年,市农业局通过市场抽检和产品送检的形式,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全年检测农产品50批次、样品1500多种。

  【农产品市场准入成效显现 2004年,市农业局在江滨市场2003年推出的9种无公害农产品销售摊位,实行挂牌销售,受到了市民的好评。全年销售无公害蔬菜1000多吨,比上年增长35%,单价比同类产品提高21.4%

  【农业生产标准化深入实施】  2004年,市农业局通过推广实施嵊州玉茭标准化生产,建立“田间档案”、“生产日记”等绿色档案和农产品可追溯制度,进一步规范了生产管理。同时,还绘制嵊州市主导农产品生产的技术操作模式图,直观地反映农产品的无公害操作技术,有力地推进了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

  (张良仁)

  农村新能源建设

  【概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全市居民用太阳能热水器真空管从10管、12管(均已淘汰)到15管、18管、21管、24管、30管,管长从11.5,集热面积增加,加热水温提高,热水量增加。有的用户为了管理洗用方便,安装224管左右太阳能热水器,采用串联方式,一边用热水,一边自动补充冷水,除洗浴外,还用于洗油腻的碗,冬天用于洗菜、烧开水等。2004年新增太阳能热水器2500户(5700平方米),累计10300户(19940平方米)。新增石油液化气用户3500户,累计126600户,年用气量从2003年的7500吨增加到7710吨。市新能源办公室完善配套了张家村“沼气生态公厕工程项目”建设,基本完成崇仁镇“贤洪牧业有限公司”沼气工程,顺利开展了嵊德牧业有限公司的大型沼气工程建设。2004年农村生活用电量减至约7000万千瓦时,年下降6%

  (张良仁)

  【完善张家村沼气生态公厕配套设施】3月,市新能源办公室测试了崇仁镇张家村沼气生态公厕建设项目的沼气池密封性能,符合部颁标准要求。5月配套公厕完成并投入使用,30多处农户私厕被拆除。为方便群众,美化环境,村里硬化、绿化连接公厕的路面及周边环境,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受到市、镇、村各级领导和村民的好评。张家村沼气生态公厕工程项目,为全市“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活动提供了可供仿效的典型示范,推动了全市新农村建设。

  【建成全市最大的沼气工程】嵊德牧业有限公司是嵊州市规模最大、设施最好的集约化养猪企业,常年存栏10000头左右,年产肉猪18000头,年排放猪尿及冲洗废水约5万吨,如不处理,将严重污染环境。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处理效果,市新能源办委托“省环境能源工程设计所”设计该工程。集污池150立方米、沉淀水解池150立方米,地上立式厌氧消化罐2座各300立方米,沉淀池150立方米,全部为现浇钢混结构。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沼液用作公司青饲料基地的有机肥施用,多余的经过人工湿地、氧化塘再处理后排放。沼气工程项目预算投资147万元。为保证全市最大的沼气工程质量和顺利实施,市新能源办的工程技术人员从设计放样、池基开挖,到钢筋布排,混凝土浇筑等各个环节实施全程监管。

  【完成崇仁镇贤洪牧业有限公司沼气生态工程】崇仁镇贤洪牧业有限公司位于瞻山风景区附近,四周都是农田,常年存栏猪3500头左右,年产肉猪约6500头,年排放污水约8000吨,处理污染势在必行。根据业主要求,市新能源建设办公室一边进行设计建造,一边积极向省农村能源办申报项目支持。设计为地埋式沼气池,总池容360立方米,其中二级厌氧消化池为200立方米。该工程于6月动工,8月完工,经过抗渗漏、气密性测试符合规定要求,即投入使用。

  (张永江)

  农业机械

  【概况】嵊州市的新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机装备水平的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机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都取得了成绩。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5.4万千瓦,其中推广水稻联合收割机34台,总投入资金297万元。绍兴市首家“永明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成立,会员总投资金500余万元。《农产品保鲜库网络建设与保鲜技术》通过绍兴市科技局的评审。市农机总站下属企业实现利润70万元,上缴税收60万元,代征拖拉机营业税90.5万元,圆满完成了其他的各项中心工作任务。

  【编发《实用新农机推介》】2004年,市农机总站根据因地制宜的农机适应情况和农民的生产需要,组织编印了《实用新农机推介》一书,推介23种新机型。该书内容扼要,配有17幅农机图样。在市农业局和科协组织的送科技下乡活动中深受农民欢迎,共发送600余本,回答现场咨询70多人次。该书的编印为农民提供了多种优质适用机型,实用价值大,农民容易接受,被省农业机械局推广。

  【绍兴市首家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成立】2004年,市农机总站根据三界镇农机手的意愿,及时组织成立了“嵊州市永明农机专业合作社”筹建小组。826成立的“嵊州市永明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有社员26人,联合收割机32台,耕作机械11台,有机库、维修场地等固定场地34个,联合收割机专运车25辆,累计总投入资金500余万元,为绍兴市首家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三界永明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的成立,加强了全市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了新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坚持下村上门检修农机】2004年,市政府划拔了99万元以奖代补资金,鼓励农机户置办新农机,全市农机手新购联合收割机34台,其中久保田等高档进口机8台,全市联合收割机达到276台。到年底,全市有纯农田作业拖拉机2334台、运输型拖拉机6572台、育秧工厂15家、粮食烘干机8台。面对日益增加的农机,市农机总站仍坚持下村上门检修农机,坚持在农忙时节开展1小时到现场服务和24小时零配件供应的承诺服务。市农机总站安排农机服务的专门车辆,组织专业科技服务人员,常年坚持服务到田头和上门入户检修农机具,积极协助农机厂家开展三包服务。全年农机科技人员下乡下村服务586人次,检修农机具350余台次,现场培训指导农机手210余人次,受到农机户的赞扬。

  【农产品保鲜项目通过市级评审】农产品保鲜库网络建设与保鲜技术应用项目,是绍兴市农机总站和下属4个县(市)共同完成的科技推广应用项目。通过两年来的实施,推广保鲜库46座,库容量达11573立方米,保鲜贮藏农产品13626吨,新增产值1523万元,增收1178.83万元,农产品增值率达30.81%。农产品保鲜技术在全省的推广应用起到了示范作用,总体水平处于省内领先,10月通过绍兴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并向省、市人民政府申报科技推广奖项。

  【拖拉机专业路查队成立】2004年,市农机总站紧紧围绕“查农机违章,保安全生产”这个主题,积极配合全市拖拉机专项整治活动,成立了由农机监理科人员参加的专业路查队。并配备精干的服务人员,实行不定时、不定点的灵活机动的安全检查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开展拖拉机安全专项整治活动】2004年,市政府根据国务院“拖拉机专项整治”活动的总体部署,成立市级领导小组,制定了《嵊州市拖拉机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市农机总站和有关部门配合,切实开展了拖拉机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全年上路执勤检查700多人次,查扣严重违章拖拉机148辆,现场纠正违章500多人次,报废处理拖拉机23辆,拆卸改装拖拉机1辆,查处无证驾驶拖拉机3起,确保了拖拉机运输秩序正常和安全运行。

  【《嵊州市农机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制定】3月,市农机总站根据浙江省公安厅、农业厅的有关文件精神,起草了《嵊州市农机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并报市政府批准执行。《嵊州市农机事故处理应急预案》,由指挥班子及职责、处置范围和原则、农机事故的现场处理程序和方法、严明纪律和确保农机事故应争顺利进行、指挥部设置地点及报警电话5部分内容组成。

  【农机监理成效显著】2004年,认真执行《嵊州市农机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开展拖拉机安全专项整治、路查队的巡回检查等,全市全年发生拖拉机事故25起,比上年上升8.7%,死亡3人,比上年下降40%,重伤3人,比上年下降40%,直接经济损失6.19万元,比上年下降80%

  【搞好拖拉机年度检审工作】按照51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市农机总站于630起停止上道路执勤检查,影响了当年的检审率;从往年的送检下乡改为集中到检测中心检审,加之拖拉机保险费率大幅提升,拖拉机检审工作困难加大。针对以上新特点、新问题,市农机总站及时召开各种会议,结合道路安全交通法进行宣传动员,向农机手寄发通知书,农机员、安全片组上门动员,积极宣传有关法规、保险知识,依法纳税等法律文件,分管领导还亲临现场指导和督促年检工作。通过努力,全年检审大(中)、小型拖拉机分别为1350台和1226台,参检率分别为96.9%66%,检审大(中)、小型拖拉机驾驶员分别为1142人和2046人,参审率分别为86.4%77.6%。征收拖拉机营业税90.5万元。

  【按省级标准切实做好牌证服务工作】市农机总站牌证室作为农机监理工作对外的窗口,以省级“文明监理窗口单位”为标准,规范办事制度,严格按照拖拉机上牌目录的要求上牌发证。全年核发大中型拖拉机牌证76辆,过户133辆,遗失补办行驶证47本;核发小型拖拉机牌证11辆,办理过户手续99辆,遗失补办行驶证39本。核发大中型拖拉机驾驶证63本,增加驾驶员105人,补发驾驶证20本,换证4本;核发小型拖拉机驾驶证42本,换发驾驶证968本。

  【严格车辆检测要求】2004年,市检测中心认真抓职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严格按照检测要求,全年已检摩托车33969辆、复检6790辆、拖拉机1200辆,分别比上年增长24.8%20.7%2.8%。同时为车辆提供冲洗、拓印、喷漆等服务,收入150余万元。

  【城西加油站销售额达2500万元】2004年,市城西加油站根据中石化的统一要求,对加油站进行了装修改造。全年销售汽、柴油7000吨,销售额2500万元,上缴税收60万元,实现利润65万元。

  (王林水)

  

  【概况】2004年,全市林业工作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重点,一方面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加大城镇绿化步伐,努力塑造镇村、厂矿及庭院绿化美化样板,促进环境绿化、美化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重点抓好林业两大体系建设,完成生态公益林、特别是省级重点公益林的区划界定工作,同时加快林业产业体系向高、精、深领域发展,使林业两大体系齐头并进,向高效林业轨道快步迈进。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11亿多元,创历史新高。

  【造林绿化、生态经济双收益】全年植树造林182.93公顷,完成计划的124.72%,其中“上三”线两侧退耕还林工程造林100.93公顷,为计划的100.93%;补植造林13.67公顷,为计划的102.5%;迹地更新面积27.3公顷,完成计划的102.5%;封山育林206.67公顷;四旁植树36万株,完成计划的102.85%;当年新育苗8.07公顷,新增城市绿化面积40万平方米;建成绿色通道80公里。植树造林经省验收认定:造林完成率97.2%;面积核实率100%;质量合格率96.3%10月,顺利通过省绿化造林质量验收。全市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南山林场被列为首批浙江省重点生态公益林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全年新发展良种茶基地518.2公顷,其中改种换植发展良种茶251.5公顷;新发展香榧基地666.7公顷。全年还向市外拓展茶叶、杨桐、花木等特色基地8666.7公顷。

  【加强林政管理】市林业局重点加强林业法制教育,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全年受理各类森林案件68起,查结65起,查处率96%;抓获和查处各类违法犯罪人员75人次;查获木材200多立方米;收缴野生动物2000余只(条);发放林木采伐证773份,审批木材23918立方米,毛竹413200株;审批林地项目28项,面积295872平方米;对狩猎队伍开展整顿和狩猎证年检;开展林地清理整顿大检查。

  【有效防范森林火灾】为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根据省森林防火指挥部提出的建设“百县千支万人扑火队伍”的要求,组建14支共500人的专业和半专业森林扑火队伍;注重野外火源的管理,全市组建1490人参加的护林管火队伍,实行责任到人,责任到山头。在春季天气长期晴燥、森林火险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由于防范工作及时有效,森林火灾虽频繁发生,但未酿成重大森林火灾或出现人员伤亡等事故。全年发生林火25起,森林过火面积115.4公顷,受害森林60公顷,损失幼树33万株,林木蓄积923立方米。

  【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有实效】为使森林资源不遭受病虫危害,市森检站在认真做好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的同时,着重抓好花卉苗木病虫害防治和松材线虫病防范工作,还开展对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全年签发森林植物产地检疫合格证639份,产地检疫面积4329.93公顷,办理调运检疫证书12200份,调运各类绿化苗1796万株、造林苗20万株、毛竹22万株、杂竹183吨、木材1300立方米、林木种子200公斤。

  3.8万公顷省级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在全面贯彻落实省委《浙江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精神及“生态省”建设进程中,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合理区划,又在前几年多次修正补充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的基础上,于8月完成新一轮的以浙江省重点公益林为主体的区划界定工作。通过这次完善调整,共界定省级重点公益林3.8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1.3%,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2.65%,分布在17个乡镇、4个街道、2个国有林场的312个村(林区、单位),共4729个小班。布局上,按照“因害设防、生态优先”的原则,以保护大江大河、大中型水库和国、省级交通干线为重点,把水源涵养和水土流失治理作为生态公益林建设重点,把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作为生态公益林主要界定对象,二类二级林种界定总面积达3.348万公顷,占公益林总面积的88.11%

  【建立省级南山湖森林公园】南山湖森林公园位于嵊州市西南部,森林覆盖率92%,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浙闽山丘甜槠木荷林区,地带性森林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兼有落叶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浙东、浙北丘陵植物种类保留较多的地带之一。有保存较好的青冈、石栎等为主的常绿阔叶林,有以马尾松与壳斗科树种组成的针阔混交林及马尾松、池杉为主的针叶林,另有一些毛竹林、板栗林、果园、茶园等人工植被。共有维管束植物929种,隶属150科。其中蕨类植物40种,隶属22科;种子植物889种,隶属128科。种子植物中裸子植物12种,隶属5科;双子叶植物670种,隶属106科,单子叶植物207种,隶属17科。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有银杏、金钱松、水杉、榧树、榉树、鹅掌楸、厚朴、凹叶厚朴、香樟、野大豆、七子花等等。原南山林场加上南山水库及周边一些景区,共计1430公顷在1993年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南山风景名胜区”。20041月,省林业局发文批准建立南山湖森林公园。森林公园范围在原“南山风景名胜区”的基础上扩大到2188.7公顷。南山湖森林公园由3部分组成:南山水库及周围的南山林场组合的南山湖景区,总面积1075.0公顷;天兴潭景区,总面积791.1公顷;贵门乡贵门、白宅墅村及其部分集体山组合的贵门景区,总面积322.6公顷。3个景区共分59个景点,大自然山、水、林组合成迷人的风光,又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南山湖森林公园的建成又将成为嵊州生态事业中的一大亮点。

  【嵊州市被命名为“中国香榧之乡”】香榧是会稽山区特有干果,嵊州市占居会稽山腹地大部分山区,出产香榧历史久远。全市香榧盛产面积433.3公顷,有成年榧树4.6万株。香榧树寿命长,树体大,根系发达,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生态型树种,其榧果味香、肉脆、壳薄、营养丰富,经济效益比之其他经济林树种要高得多。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扶持下,香榧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其中新种植香榧面积3900公顷,使香榧树种植面积达到全国第一;年平均产榧果50万公斤,产量仅次于诸暨市,列全国第二位。为了提高香榧果品质量,打响品牌,榧区果农少施化肥,多施土肥,不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使香榧生产实现无公害化。全市已有1160公顷香榧基地被评定为省级森林食品基地。还以“山珍”、“山森”等品牌使榧果在市场上畅销,产品走向宁波、上海、北京、广州、香港、台湾等国内大市场。是年,嵊州市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香榧之乡”。

  【制订8个花木品种地方标准】花卉产业已是嵊州市“三农”经济中的主柱产业之一,全市花卉种植面积8466.7公顷,占全省十分之一,乔木树种花木苗面积、产量居全省第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花卉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也因各地花卉种植面积的猛增,花卉品种更新速度跟不上市场需求发展,常规品种产量过大,使近年来花木品种结构不合理,精品苗出圃少,导致花卉产业经济效益明显下降。实施花卉种苗质量和生产技术的标准化,引导农民按技术规范生产,培育苗木,按标准营销苗木,成为确立当地花卉苗木市场信用体系,创建地方苗木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花卉产业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市政府十分重视花卉地方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工作。由林业和技监部门合作,对嵊州花卉苗木中的玉兰、杜英、雪松、乐昌含笑、马褂木、桂花、红叶李、鸡爪槭(红枫)8个主栽品种,完成地方标准制定工作。在标准制定过程中,紧紧结合当地生产实践经验,同时吸取省内外其他地方的先进技术和生产标准,突破了以往国标、省标只局限于一年生苗木质量和育苗技术规程制订工作,创新了对多年生苗的质量等级和大规格工程用苗的培育管理技术的标准制订,其中玉兰地方标准还填补了国内空白。

  【完成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林业有害生物是破坏森林和生态环境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隐形的“杀手”。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沿海口岸的进一步开放和市场进一步繁荣,人流物流量急剧加大,林业外来有害生物也随之入侵境内。为尽早摸清境内林业本土和外来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危害情况,尽快建立和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数据库,全市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由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组织实施。外业调查从2月开始,历时9个月,调查面覆盖各乡镇、街道的绝大部分林农地、林农作物及有代表性的重点单位贮木场。共计采集制作林业有害生物标本3622件,296种。其中害虫有1282252种;病害标本39种,有害植物34种;有害动物4种;制作成害虫生活史标本66种。通过普查和有害生物标本的制作,建立了嵊州境内林业本土和外来有害生物种类数据库,为进一步研究防范措施和除治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害植物中,菊科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属外来有害植物,在嵊州境内蔓延已较为严重,通过这次普查,摸清了入侵路线及蔓延区域,10月份对其进行了一次大规模除灭活动,收到较好效果。

  【“茶王”陈国仁异国献技】陈国仁是崇仁镇应桂岩村的地道茶农,生产、经营茶叶几十年,凭他长期积累的制茶经验和潜心钻研精神,曾多次在嵊州市级名茶炒制比赛中获奖。330,在嵊州市举办的“华发杯”浙江省第二届扁形茶手工炒制大赛暨嵊州市第六届龙井茶炒制茶王赛中,他技压群芳,一举夺得全省第一,并荣获“茶王”桂冠。高超的名茶炒制技艺让他有幸成为千百年来首位赴法国表演炒茶的中国茶农。7月,陈国仁作为中国茶文化使者,赴法国巴黎参加中法文化交流活动,并用随带的家乡有机茶基地采摘的青叶10多公斤,在巴黎帝国茶园进行名茶现场炒制表演。巴黎市民品味着刚炒制的清香龙井茶,赞声不绝,纷纷要求陈国仁签字留念,更让人感动的是一位法国妇女驱车追赶30多公里,向陈国仁讨教炒制龙井茶的技艺。在法国期间,陈国仁还与在法参加文化活动的德国、荷兰、比利时等国一些知名企业家、茶叶专家共同切磋制茶技术。

  【花卉、茶叶相继成立专业协会】花卉、茶叶是嵊州“三农”经济中的两大主持产业,绝大多数农民参与这两大产业的生产、经营和加工。一个产业在当前市场化运作、企业化操作的前提下,如何寻求同行自律,如何发挥企业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作用,使整个产业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一直是政府、职能部门探索的问题。协会是一个新生代,由协会来带领一个产业发展,是市场化运作、企业化操作的新探索。市政府帮助协会打开上下内外联系的渠道,把价格信息发布权、政府工作建议权、资质的推荐权等下放给协会,让协会带领一个产业朝市场化方向发展。通过酝酿和筹备,42,嵊州市花卉产业协会举行成立大会,大会选举鹿山园林绿化公司总经理何绍峰为会长,首届理事会由17人组成。1129,嵊州市茶叶产业协会举行成立大会,大会选举浙江华发出口茶厂尹晓民为会长,同时产生5名副会长,1名秘书长。

  【联合国粮农组织委派专家到嵊州考察有机茶生产】  189日,受联合国粮农组织委派,两位英国茶叶专家在中国茶科所有机茶认证中心主任刘新的陪同下,专程到嵊州考察有机茶生产。在对贵门乡上坞山村有机茶基地进行全面考察后,两位专家一致认为:嵊州市农村中小茶农(面积较分散,地块上连在一起)联合建设有机茶基地是一个成功之举,值得其他茶叶种植国同样类型的茶农在发展有机茶方面学习和借鉴。两位专家还在茶区向茶农介绍了有机茶在国外的生产、营销情况及市场前景。

  【《林业公安执法手册》编入省《森林公安办案指南》】森林警察是森林主要卫士。嵊州市成立森林派出所已有18年,由“森林派出所”编为“林业公安科”,森林警察由2人增加到定编9人,在职8人。在保护森林、打击森林犯罪的漫长岁月中,经历办案无数,涉及保护森林资源的各个领域和各种疑难复杂案件,并从中领悟出作为一个森林警察在履行职责时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用集体的智慧编制成《林业公安执法手册》,这是在嵊州本土办理林业各类案件的经验总结。这份资料送省林业厅后,引起省厅领导的高度重视,把它视为林业公安战线的珍贵资料,在汇集林业公安方方面面资料后,编篡成《森林公安办案指南》。它从一定深度上对森林执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了具有指导意义的阐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于广大森林公安民警及从事森林公安事业研究和教育的人员,是一本可贵的参考书。书中约有半数文字来源于《林业公安执法手册》,编写人员谢世根、金志军也因此荣立三等功。

  【“嵊州市林业信息网”开通】为使嵊州市林业产业尽快走上信息化轨道,10月建成“嵊州林业信息网”(www.szly.cn),在全球著名的门户网站上建立快速链接,以中英文形式推介嵊州林业产业政策及龙头企业情况。首开“嵊州林业局主页”,主要栏目有《剡溪两岸》(介绍嵊州基本状况)、《新闻中心》、《林技咨询》、《名优特产》、《招商项目》、《网上市场》、《政策法规》、《资料库》、《林业大事记》、《网上举报》、《办事指南》、《友情链接》。把林业建设与全市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方面面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全世界、全社会的林业信息走进嵊州林业信息网站。网站的开通,也实现了嵊州林业管理和服务的网络化、数字化、精确化。

  (丁建林)

  责任编辑 吕忠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版权名称 | 网站联盟 | 网站管理

主办:中共嵊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嵊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邮编:312400

电话:0575-83031707 传真:0575-83026547 邮箱:szdsb88@sina.com.cn 地址:浙江省嵊州市剡湖街道龙会一路六号 技术支持:杭州孚立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