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站内搜索:
首页
>> 地方文献 >> 嵊州年鉴 >> 2002年鉴
重要文件选编

发布日期:2014-08-0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嵊州市 字号:[ ]


  中共嵊州市委文件

  中共嵊州市委关于在全市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

  嵊市委〔20011

  各乡镇党委,市级机关各部门党组织:

  根据中央、省委和绍兴市委的部署和要求,市委决定,从今年开始,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乡镇、部门、村领导班子和基层干部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现就认真搞好这项学习教育活动提出如下意见:

  一、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和推进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大举措;是新形势下调动农民积极性,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的需要;是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各乡镇、部门、村干部要充分认识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纲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下大决心搞好学习教育活动,抓紧抓实,抓出明显成效。

  二、学习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五中全会和市委十届八次全会、领导干部读书会精神,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以学习、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基本要求,以着力解决农村基层干部思想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当前制约农村发展、稳定的突出矛盾为重点,通过学习教育,对照检查,整改提高等途径,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我市率先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学习教育活动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学习教育与推动农村工作相结合。学习教育活动要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围绕农村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切实解决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学习理论与总结经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统一起来。不能脱离农村的各项工作就学习教育抓学习教育,也不能简单地解决具体问题来代替学习教育。

    2.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学习教育活动重在提高农村干部的思想和政策水平。要通过学习教育,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增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总结经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进行自我改进、自我提高。同时,要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以多种方式听取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监督。

    3.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要根据各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部门、乡镇、村不同层次干部的状况,在学习教育的时间、内容、方法等方面,提出不同要求,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不搞一刀切。

    4.坚持上下结合,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对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要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原因,研究根治这些问题的措施。对所有问题都要一级一级落实责任,不能推诿扯皮、敷衍了事。对情况复杂、涉及面大、一个乡镇或一个部门难以解决的问题,要组织力量,采取配套措施进行综合整治。

  三、学习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

  结合我市实际,这次学习教育活动具体要实现以下六个目标:

  1)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牢固树立“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确立发展意识、中心意识、创新意识,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切实增强发展嵊州经济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开展“环境建设年”活动,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的观念,在全市上下形成“抓经济、促发展”的合力,尽快把我市建成“特色经济强市,越乡文化名市,国际领带都市”。

  2)切实转变广大干部的学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以“建设学习型组织,培养知识型干部’为要求,树立良好的学风,形成嵊州干部爱学习的氛围。继续深化《民情日记》活动,在求深、求实上做文章,转变乡镇干部作风,深入群众,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在市级机关积极开展服务经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三服务”活动,彻底改变市级部门“衙门”作风。深入开展行风建设,抓实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点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吃、拿、卡、要”等问题,提高办事效率,真心实意地为基层和农民办实事。

  3)打实农业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大力调整农产品结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加大工业投入,培育经济增长点。加大宏观指导、政策扶持和帮扶力度,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积极构筑为农服务体系,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帮助农民富。完善以科协服务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为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有效服务。

  4)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建“五个好”村支部、“六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活动,形成“三级联创”机制。实施“先锋工程”,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理顺村两委关系,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规范民主评议党员和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努力保持党员先进性。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行“强基工程”,进一步规范深化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推广村民“民主听证会”,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力度。

  5)进一步促进农村社会稳定。重点整治影响农村稳定的突出问题,严厉打击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和各种恶势力。深入推广“枫桥经验”,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6)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一个新提高。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移风易俗,促进社会风气好转。深化文明村镇、文明户创建活动,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学习教育活动的教育对象和方法步骤

    1. 教育对象。

  根据上级要求,这次学习教育活动的对象和范围为:

  乡镇一级机关的所有干部(包括正式聘用干部),重点是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副乡镇级领导以上的干部;

  由乡镇直接管理的和系统垂直领导的乡镇“站、所”的所有干部,重点是领导班子成员。这些“站、所”均应在乡镇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上级部门党组织要积极支持和协助;

  市级部门的所有干部,包括部门所属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和工作人员,重点是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已经进行“三讲”集中教育的部门和单位,其领导干部结合“三讲”教育“回头看”,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搞好整改,其他工作人员都要参加这次学习教育活动;

  市人大、政协各工作委员会的所有干部,重点是各工作委员会的正、副职领导干部;

  属于系统垂直领导的驻嵊单位,无论其党组织关系是否在地方,均应在市委统一领导下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其学习教育对象和范围与其他市级部门相同;

  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成员。

    2. 时间安排。

  我市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根据中央要求,每个乡镇、部门、行政村的集中学习教育阶段一般不少于三个月。我市时间上的总体安排为:5月底,完成乡镇及在乡镇的站所的学习教育活动。7月至9月,在市级部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同时每个乡镇搞好1个村的试点。今年11月至20022月,集中抓好村级班子的学习教育活动。

  乡镇及在乡镇的站所集中学习教育安排如下:

    1.调研准备阶段(20001220200129)。这一阶段重点做好调查摸底及各项准备工作。传达好省委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由市领导带队组织市级机关部门开展“下基层、搞调研、送温暖”活动,组织乡镇干部结合《民情日记》活动,开展调研,找准工作着力点。成立领导小组及工作班子,制订实施方案,为集中学习教育作好准备。召开全市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动员大会。

    2.学习培训阶段(2103220天)。这一阶段重点抓好思想动员、培训领导骨干、组织干部集中学习等工作。组织乡镇党委书记参加绍兴市的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市委对乡镇领导班子要组织集体学习,时间不少于10天。市委主要领导要亲自上课。要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学习十五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把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结合起来。中央组织部编写的《农村干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文件汇编》作为必读教材,《邓小平理论通俗读本》、《农村政策简明读本》、《农村基层干部读本》和《嵊州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干部理论读本》作为学习辅导材料。

    3对照检查阶段(3332320天)。这一阶段重点抓好调查研究、找准问题、开好民主生活会等。在学习提高的基础上,乡镇干部要采取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进村入户调查等形式,听取群众意见。乡镇领导班子要对照群众意见进行综合分析,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对策,并形成书面材料。乡镇领导干部要对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检查十五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和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反思,形成书面材料。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开展谈心活动。经过充分准备,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在适当范围通报民主生活会的情况。

    4整改提高阶段(32442530天)。这一阶段重点做好整改措施的制订和落实、教育活动小结等。乡镇要对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和转变干部作风等问题,制定具体整改措施,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并以适当方式向群众公布。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要求,能够解决的要尽快解决。应该解决但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向群众说明,并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市委要对乡镇的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市委将出台关于转变干部作风方面的文件,对民主生活会将作出统一规定。

  市级机关部门及村级学习教育活动参照上述方法步骤,由市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另行作出安排。

  五、工作要求

    1.要加强领导。市委成立嵊州市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谭志桂同志任组长;杨文孝、夏久传、金昌进、夏能勇、陈建国同志任副组长;王灿林、李永承、倪明、魏仲斌、王伯兴、吕丙、叶江仁、杜洪苗、李百尧、吕田、杨冬梅、丁学东等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委组织部),陈建国同志兼任主任,王灿林、倪明、魏仲斌、王益明、王伯兴同志任副主任。办公室内设综合组、联络组、教育组、宣传组。同时建立市级领导联系点制度,市委、市府的每位领导干部联系二个乡镇、一个部门,并指导好一个村。

  各乡镇、部门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性,统一思想,精心组织,做到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务求教育活动取得实效。同时,明确乡镇、部门“一把手”为这次学习教育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要带头开展学习,带头查摆问题,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落实整改措施。各乡镇、部门要成立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班子,负责学习教育活动的实施工作。要根据市委统一要求,结合本乡镇、部门实际制订实施方案,并将方案上报市“三个代表”教育办公室。

    2.要突出重点。各乡镇、部门要把领导班子的思想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并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通过教育,达到统一思想,转变作风,服务基层,促进发展的目的。按照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和领导干部读书会的要求,结合本乡镇、部门的实际,理清发展思路,明确今年工作重点。要突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突出从群众反映强烈、最不满意的事情改起,切实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3.要讲究方法。各乡镇、部门党组织在开展教育活动中要讲究方法,把握好关键环节。在学习中,要确保学习时间,认真研读文件原文,努力掌握精神实质。在听取意见和建议时,要充分发扬民主,采取“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等办法进行。在开展谈心交心时,要坦诚相见,做好过细工作。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会上,各领导班子成员都要严以律己,认真检查自己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互相批评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本着与人为善、认真负责的态度,真心诚意地帮助同志。在整改提高上,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批评与自我批评专题会上提出的意见,认真落实整改措施。

    4.要加强督查。在学习教育期间,市里派出教育指导组,对乡镇和部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情况进行指导和检查。指导组的职责主要是检查各乡镇、部门党组织领导重视程度、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质量、整改措施落实情况等方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基层干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督促乡镇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认真加以整改和解决。要把这次学习教育活动同对干部的考察、考核结合起来,从中发现、培养和选拔优秀干部,对不称职的按有关规定作出组织调整。

  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要坚持标准,确保质量,要以是否解决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否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是否让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查和衡量学习教育活动是否取得成效的主要标准。要加强对学习教育活动的宣传,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中共嵊州市委

               200115

   

   

 

   

   

  中共嵊州市委关于制定嵊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嵊市委〔20015

  (2001113中共嵊州市委十届八次

  全体会议通过)

  二十世纪的最后五年,我们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不断创新,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全面完成了第九个五年计划。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增强,效益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工业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多种所有制经济特别是个私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化步伐日益加快,对外开放全面推进,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科技教育取得进展,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全市提前实现小康。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城乡文明素质有了新的提高。这些成就,为我市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十一世纪,嵊州将全面实现现代化。开好世纪之局,再创发展优势,关键是抓好头五年。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以高科技为支撑的网络经济、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全球战略性结构调整加速推进,特别是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竞争将更加直接和更加激烈。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周边县市起点更高、速度更快、质量更优的发展,既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也为我们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立足高起点,顺应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奋力开创新世纪发展新局面。

  在加速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并努力解决嵊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够大,质量不够高;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工业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三产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运行机制的创新相对滞后,特别是与资产资本经营、金融支撑体系相配套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人才资源紧缺,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抵御国际经济波动的能力还不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高;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仍需加强,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切实予以解决。

  2001年到2005年的五年,是我市加快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国际化进程,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和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经济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重点,以培育块状特色产业为抓手,以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为增长点,以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人民生活富裕为落脚点,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培育新优势,争创新特色,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步把嵊州建成特色经济强市、越乡文化名市和国际领带都市。

  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万元以上;坚持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三次产业比重达到106030,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占55%以上;实施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推进经济国际化;加快城市化步伐,城市化水平达到40%;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十五”期间,嵊州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贯彻以下指导原则:

  第一,始终坚持以思想为先导,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深化改革的力度。加快嵊州发展必须把解放思想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以思想大解放、思维大创新促进经济大发展。

  第二,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大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整体竞争力。发展是硬道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题。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在于发展,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所有矛盾和问题的出路也在于发展。“十五”期间,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善于抓住新机遇,继续保持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突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特色产业,推进产业升级,促进经济整体素质提高和综合竞争实力增强。

  第三,始终坚持把创新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是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深化市场取向改革,推进体制创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努力营造聚才、育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大力引进和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坚持不懈地推进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第四,始终坚持把扩大开放作为嵊州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进一步推进全方位的对内对外开放。必须牢固确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人都是开放形象”、“嵊州以外都是外”的观念,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积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扩大开放,推进国际化步伐。加快营造优良的投资环境,争创环境优势,努力在新一轮开放机遇中取得较大发展。第五,始终坚持贯彻“两手抓”方针,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既是我市过去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工作中必须始终着眼全局,统筹兼顾,推进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坚持两者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善于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进入新世纪,嵊州在全面推进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嵊州实际出发,突出重点,主攻难点,采取新的发展措施,营造新的发展特色,增创新的发展优势。

  一、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牢牢把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比较优势,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促进我市农业升级转型。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切实抓好粮经结构、种养结构、品种结构、产加销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的调整,着力培育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效益农业、绿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优化平原粮产型、山区林特型、城郊现代型三大农业区域布局,提升茶叶、畜牧产业层次,扩大果蔬、花卉产业规模,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积极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特色产品基地,扶持培育专业市场和加工龙头企业,增强出口创汇能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健全农业创新机制。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机制,扩大土地流转幅度,促进土地依法、有序流转,推进适度规模和集约经营。健全科技兴农机制,突出抓好种子种苗工程,建立新的农技推广体系和农、科、教示范体系,健全农业科技队伍,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工商企业投资效益农业。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增加农业投入,抓好农防标准江堤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以实施国家和省级综合开发项目为龙头,加大小流域治理、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等基本建设力度,提高农业综合保障水平。

  二、加快结构优化升级,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紧紧围绕争创特色经济强市的目标,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以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为动力,积极调整产业空间布局和企业组织结构,在不断扩大经济总量的基础上,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工业经济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

  调优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壮大区域特色经济。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和质量提升计划,重点扶持发展领带服装、电机电器、厨房用具、机械制造、电声器件、建筑建材等特色产业,搞好产业发展规划,落实产业扶持政策,切实加强行业管理,使特色更特,优势更优。围绕构建“国际领带都市”的目标,实施规模、品牌、拓展等战略,做精做强领带产业,使嵊州成为国际性的领带生产加工中心、产品展示中心、批发销售中心、信息服务中心、质量检测中心和研究开发中心。围绕建设“中国电机之乡”的目标,做大做高电机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使之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培育新的产业优势,力争在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精密机械、新型材料等领域有新的突破,使之成为嵊州经济强有力的增长点。

  调优产品结构。加快由配套加工产品向终端产品转变。重点扶持一批骨干企业向科技型、出口创汇型发展,促使领带向服饰、电机向电器、灶具向厨具系列化方向发展。加快由中低档产品向名牌精品转变。引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打品牌,创名牌,走“高、大、外、优”发展路子。加快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科技产品转变。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全方位合作,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加速产品更新换代,提升档次,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调优企业组织结构。不断深化企业改革,调优股权结构,发展壮大企业集团。积极实施上市公司培育工程,在主导产业中精心选择一批重点骨干企业,给予土地、税收、资产重组等方面的政策倾斜,通过三至五年的培育,力争使其中有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创新企业组织制度,创新企业经营理念,创新资本经营方式,集聚经营管理人才,不断提高资产经营质量和资本运作水平。大力推进专业化协作配套,挂靠大企业大集团、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实现快速发展。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嵊州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按照组织化、市场化、专业化的要求,继续营造总量优势,着力培育规模企业。

  加大投入力度。牢牢抓住国家实施投资拉动政策的大好机遇,把技改投入作为推动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着力点来抓。实施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有利提升我市产业层次的重点项目,在投资导向上坚持以工业为主,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以规模项目为主的“三为主”原则;建立健全多渠道、多形式的投融资体系,着力解决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采取灵活的政策措施,解决土地瓶颈制约,确保项目用地。

  三、不断拓宽发展领域,着力提高服务业水平。服务业是国民经济中领域最宽、潜力最大、前途最广的产业。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根据嵊州的城市定位和产业特点,推进服务业市场化、社会化,不断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中的比重,形成现代服务业体系。

  加快发展旅游经济。按照“立体化构思、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充分挖掘潜力,积极创造条件,借名、借品、借线发展,逐步使旅游业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按照突出重点、体现个性、形成特色的要求,正确处理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行政府、民间和外来资金多形式、多渠道投入,加快书圣园、百丈瀑、天兴潭、唐诗路、越乡情等景区建设。完善旅游娱乐设施,开发旅游特色产品,提高旅游业的带动效应和综合效益。

  积极发展现代商贸业。按照“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的要求,调整流通业组织结构,通过资产重组、特许加盟等多种形式,培育一批骨干流通企业。推广现代营销方式,发展特色商场、大型超市、连锁业和便民店,加快骨干商业网点和商业特色街建设步伐,探索特色经营路子,不断提高全市商业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加快市场建设步伐,培育特色专业市场,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增强市场集聚和辐射能力。抓紧规划和建设大型综合货场和客货运输市场,发展仓储业和运输业,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

  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拓宽社区服务领域,优先发展便民利民的服务项目,探索社区服务产业化发展机制,提高社会化程度。有序发展房地产业,规范房地产市场,推行市场化物业管理。积极发展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物业管理、职业介绍、物流中心等中介机构,提升服务水平。稳定发展金融保险业,拓展金融服务,促进信用消费,积极开拓保险市场,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四、积极推进信息化,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信息化是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必须把信息化作为覆盖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高起点、全方位、深层次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统筹规划,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要求,积极构筑智能网和电信支撑网,大力发展移动数据网,加快建设国际国内互联、覆盖全市大多数地区的宽带化、智能化、现代化的信息网和高速计算机交互网,形成以因特网和企业内部网为基本网,公共多媒体网、经济信息网、综合信息网、科技网、教育网等基干网互联互通的地区性信息高速公路。

  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加快重点产业信息化进程,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重点是加快建设为全市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服务的、标准统一的、规范化的本地数据库,逐步建成宏观经济决策以及科技、人才、社会保障、政府采购、城市管理等重点信息应用工程。实施政府上网工程,提高经济社会管理水平和效率。建立政府决策服务数据库、企业生产经营咨询服务信息库和人民生活服务公众信息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网络服务。在学校和单位积极推广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教育,提高全社会普及应用程度。

  加快发展信息产业。重点培育以通信产品、信息家电产品等为重点的制造业。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特别是网络服务业,积极扶持和发展“中国领带在线”等各类专业网站。注重培养和引进信息化人才,促进信息产业的全面发展。

  五、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经济国际化步伐。积极应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坚定不移地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不断提高我市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对外开放水平。

  积极高效利用外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资金、技术、人才并重,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招商引资活动。把扩大利用外资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引导外资投向优势产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开发区和各类园区建设,使之成为我市利用外资的主导力量。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优化投资环境,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推进外贸发展多元化。积极实施市场和经营主体多元化,巩固和拓展国际市场。正确把握“入世”机遇,完善外贸出口优惠政策,逐步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政府调节机制和管理体制。重视发展自营出口,扶持出口创汇企业,不断扩大农产品、机械电机、领带服装等产品出口比重。重视进口贸易,积极进口所需的先进技术、设备和原辅材料。

  扩大经济技术合作。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大城市、国境外设立窗口,从事加工贸易,带动产品、设备和技术出口。扩大劳务合作规模,提高对外合作水平。充分发挥建筑业优势,增强建筑业整体实力,在对外工程承包业务上有新突破。利用我市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和专业市场的优势,鼓励优势产业和多种经济成份参与西部大开发,实现优势互补,产业对接,共同发展。

  六、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嵊州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以生产要素集聚为核心,以行政区划调整为突破口,运用市场机制,加强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双向互动”,以工业化引导城市化,以城市化推动工业化,强化市区和中心镇的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为全市经济增长提供重要动力。

  完善城镇体系规划,加快中心城镇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按市区(含开发区)、中心镇、中心村三个层次,实现城镇建设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积极稳妥调整行政区划,有步骤地实行“扩镇、撤乡、并村、设街”,推进城市化进程。市区按照“南进东扩、拉开框架,建设新区、改造旧城,完善功能、提高品位”的思路,加快建设步伐。同时要积极推进中心镇、中心村建设。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积极推进市场化运作,突出解决城镇建设中规划零乱、布局分散、品位不高、投入不足等问题,超前规划,精心设计,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城镇品位。

  加速生产要素集聚,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坚持“实业兴城、实业兴镇”方针,以发展园区经济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加速产业集聚,不断增强市区和中心镇的发展实力。通过改革户籍、财政、土地等政策,促进商品、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不断发展壮大城市经济。市区重点依托省级经济开发区和特色工业园区,吸引工业企业和各类人才进区投资创业,营造产业支撑,促进市区和集镇繁荣。依托工业小区,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群。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省道为大动脉,县乡公路为补充,构筑“半小时经济圈”。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搞好水利、市政、电力、通信、污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和防震减灾工作。建成一批标志性建筑和街景,塑造城市特色。加强城市管理,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城市,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七、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坚持把改革作为促进发展的根本性措施,通过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逐步向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运作方式转变。

  深化企业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改革的体制优势尽快转化为机制优势。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职工身份置换,逐步建立新型的劳动用工关系。深化利益分配制度改革,支持技术和管理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促使股权进一步向经营者集中。扎实推进资产和资本经营,积极搞活产权交易,加大资产重组力度,促进企业资产资本的有效扩张。

  完善配套改革。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办法,推进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建立起比较完善、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文化、体育、卫生等领域产业化运作、市场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新路子,促进各项社会事业良性发展。

  加快政府职能转换。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依法规范政府行为,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营造宽松环境,促进公平竞争,基本建立起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

  八、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构筑科技人才新优势。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科技、教育、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把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积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培育和集聚各类优秀人才,为嵊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建设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技术创新,完善激励机制,深化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建立完善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加快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引导社会力量进行风险投资,充分发挥政府对技术创新的组织、协调和服务作用,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

  推进教育现代化。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普及高中段教育,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整体水平,重视发展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开发地方高等教育资源。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形成投入多元化、主体多样化的格局。加大在职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力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营造人才新优势。大力实施人才“一号工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管理体制,完善人才引进、使用和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坚持“内育、外引、借智”相结合,建设一支善于管理、勇于开拓的企业家队伍,造就一支熟悉经济、善抓经济的领导干部队伍,引进一支具有高学历、高水平、高层次的科技人才队伍。

  九、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坚持贯彻三项基本国策,努力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着力提高人口质量。健全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体系、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网络和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机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快建立新的安老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老龄事业。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坚持开发利用和节约并举,确保自然资源充分利用。依法加强土地管理,合理调控用地总量,统筹安排各类建设用地,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建立节约型用水模式,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实现水资源配置市场化。进一步加快硅藻土、花岗岩、麦饭石、矿泉水等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合理调整开采布局,严格控制开采总量,做好被开采山体的复绿工作。

  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的决策机制,积极治理老污染,坚决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加强水环境、大气环境的综合治理,强化江道疏竣整治,提高水质。积极调整能源结构,推广绿色能源和清洁工艺,治理工业粉尘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投入,搞好城乡植树造林,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加大环保宣传和执法力度,增强全社会环保意识。

  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千方百计解决好富民问题,不断满足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使全市人民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

  努力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引导人们转变就业观念,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发展和规范劳动力市场和就业中介服务。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实现就业方式多样化。广辟就业门路,增加就业岗位,多渠道扩充就业容量。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不断提高劳动者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确保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相适应。

  发展卫生体育事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积极发展卫生事业,完善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卫生监督网络体系,合理调整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保障能力。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加快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

  做好扶贫帮困工作,缩小城乡差别。结合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因地制宜,加大山区开发力度,积极发展山区特色经济。落实扶贫帮困措施,大力提倡和鼓励易地致富,加快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十一、建设越乡文化名市,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围绕培育“四有”公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嵊州特点的社会主义文化,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办法,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放到基层,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思想文化阵地特别是新闻媒体的建设和管理,使之更好地担负起“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重要使命。

  努力建设越乡文化名市。大力发展以越剧为核心的地方特色文化,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提高嵊州知名度和影响力。培养越剧人才,多出越剧精品,提升民间职业越剧团的质量和档次,推进越剧艺术产业化。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努力创作生产一批展示时代风貌、反映嵊州特色、具有较高水准的优秀文艺作品。加强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等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健康、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努力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各类文化设施建设,重点抓好一批标志性工程。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建设和开发一批文化亮点。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市场。

  不断深化文明创建活动。围绕提高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以创建文明城市为龙头,深化文明镇村、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探索科技早市、文化夜市、服务街市等新的创建活动,力争取得明显成效。建设功能齐全的宣传思想阵地,形成市、镇、村三级阵地联动,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结合的网络化格局。根据群众求知、求乐、求富的要求,设计多形式的系列活动载体,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努力让市民素质在活动中得到提高,把精神文明创建融入经济和社会生活之中。

  十二、加大依法治市力度,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社会法治化,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必须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加大依法治市力度,切实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保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的民主协商,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推行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居民自治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建设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

  切实加强法制建设。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促进从严治政、依法行政。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坚决打击经济违法活动,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确保司法公正。深入开展民主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服务机制。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高度重视社会政治稳定工作,全面落实维护稳定责任制,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社会安定保障机制。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坚持打防并举、专群结合、标本兼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危害社会的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坚决查禁和打击“黄赌毒黑”,维护良好的治安秩序。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生产基础性管理,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加强党对武装工作的领导,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深化军民共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推进科技兴武,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五”计划的根本保证。全市各级党组织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努力增强驾驭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抓好理论武装工作,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重视和加强对群团和老干部工作的领导,发挥群团和老干部在我市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认真落实反腐败斗争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教育和管理、德治和法治双管齐下,加大治本力度,努力从源头上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始终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勤政廉政,求真务实,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市委号召,全市广大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承继“九五”辉煌,开创“十五”伟业,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中共嵊州市委

              2001115

   

   

 

   

   

  中共嵊州市委 嵊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和完善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

  嵊市委〔200126

  各乡镇党委、政府,市级机关各部门,市直属企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我市国有、城镇集体企业改革,逐步建立企业新型劳动关系,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省、绍兴市关于深化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为指导,按照“统一部署、部门负责、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工作要求,加快实施我市国有、城镇集体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劳动关系,既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又确保社会稳定。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统一政策,依法实施,稳步推进,确保安定。

    2. 坚持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措施配套,有情操作。

    3. 坚持部门负责,一企一策,注重实效,务求彻底。

  三、改革内容

  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企业产权,实现政企分开,让企业真正走向市场;通过职工劳动关系转换,使企业与职工之间建立新型的劳动关系。

    1.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根据“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对未改制企业进行总体规划,分类指导,选择符合企业实际的形式,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已改制的股份制企业,如股权分散,结构不合理,可分别通过股权转让、增资扩股等形式,调整优化股权结构。与此同时,要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2.实施企业职工劳动关系转换。重点在关闭、歇业、破产及难以维持正常生产的困难企业中进行职工劳动关系处置。对确需分流的人员要清算帐目,一次解决。其他类型企业,通过试点,逐步建立新型劳动关系。

  四、改革方法

  深化企业改革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调整,关系到我市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关系到我市社会的稳定,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复杂的工作。因此,必须按照“统一部署,部门负责,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方法进行。

  按照确定的总体思路,抓好动员部署,统一思想认识,统一工作步骤,统一政策措施,统一组织实施。在此基础上,实行部门负责制,根据企业改革方案,建立班子,专人负责,明确任务,抓好落实;对未改制企业和困难企业,要理清思路,统筹安排,分期分批组织实施;要加强对深化企业改革的领导、指导和协调,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好政府、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四者利益。对列入改革的企业,做到搞一家成一家,彻底一家,确保稳步推进。

  五、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1. 范围与形式

    (1)全市国有、城镇集体企业,都要以明晰产权为重点,以资产置换为目标,实施产权制度改革。

    (2)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可根据企业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对于竞争性行业,本着国有、集体资产整体退出的原则,按照市场取向,提倡实行开放式的产权出让,主要采用转让、拍卖等形式;实行公司制形式改组的企业,鼓励、支持经营者和主要业务技术骨干买断产权,原则上不采取人人持股的做法;规模较小、产品无市场、发展无潜力的企业,可实行关闭歇业;系统内的同类企业,有条件的应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形成规模优势;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依法实行破产。

    2. 资产评估

    (1)改制企业应在财产清查和资金核实的基础上,由有评估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客观、公正、合理、科学的原则,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

  2)未弥补亏损、盘亏、财产损失等各种有问题资产,经资产评估确认机构批准,通过冲销企业公积金、坏帐准备金、资本金等办法,作一次性处理。应收帐款坏帐损失,可从评估基准日前推10年,按每年末应收帐款余额的1%计提,通过一次性冲减企业净资产核销,并实行帐销案存。

    (3)非经营性资产原则上不作剥离。

    (4)对企业评估结果确认时,可按有关规定提留用于职工劳动关系转换的各项资金。

    (5)债权债务由企业和主管部门负责协调处理。对实施改组、转让、拍卖、兼并等形式改制的企业,应取得金融部门出具的《金融债权保全证明》。

    3. 产权界定

    (1)国有企业经评估确认的净资产,属社会法人和个人投资及投资收益部分,界定为法人和个人资产;其余部分按照有关规定,界定为国有资产。城镇集体企业按照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界定。

    (2)国有企业产权界定由市国资局审批,集体企业由市地税局会同企业主管部门审批。有争议的,由市政府裁定。

    4. 产权出让及负资产处理

    (1)企业经界定为国有、集体资产的产权(除垄断性行业外),本着全额出让的原则,以竞价的方式出让给本企业的员工,或公开拍卖给社会投资者。

    (2)经评估确认为负资产的企业,以公司制形式改组的,其负资产部分,可用改制后5年内上

  缴的企业所得税额度内予以弥补。

    5. 规范管理

    (1)以公司制形式改组的企业,企业股东须按章程规定或在企业改组时的承诺,按时认缴股本金。企业应根据股东的实际出资额,分别登记造册,填写《股权证书》。企业股本调整时,须将有关资料报市体改委审核和批准,并履行必要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确保企业股权规范管理和有序流动。

    (2)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获得批准后,应及时变更营业执照,及时办理土地、房产等权证的过户手续。

  六、企业改革中的资产处理

    1.深化企业改革中凡涉及国有、集体资产变动的,都必须统一纳入市政府国有、集体资产盘子。

    2.深化企业改革所需资金,原则上由企业自筹解决。关闭、歇业企业及其他困难企业资金确有缺口的,由系统内统一协调解决。

    3.已改制企业提留的社会保障基金和职工保障基金,可用于职工劳动关系转换及离退休人员安置。已剥离的非经营性资产,应鼓励由企业或使用者受让,或向社会公开拍卖。剥离的土地由企业受让使用权,企业受让有困难的,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租赁手续。

    4.深化企业改革中的土地资产处置,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必须由市土地储备中心统一收购、公开出让,其收益部分归市政府所有。原土地使用企业在实施改革中资金特别困难的,由政府在土地收益中给予适当补助。

    5.根据城市建设规划,要求企业整体或部分拆迁的,企业必须无条件服从。其拆迁补偿,按城市拆迁有关规定处理。

    6. 关闭、歇业企业的资产变现后,优先用于支付欠发的职工工资和生活费、欠缴的社会保险费和税金、职工劳动关系处置所需费用和银行债务。

    7.生产经营正常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劳动关系转换后,不再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其所持股权原则上应予转让。股权转让价格应由转让方和受让方协商确定。

  七、拓宽再就业渠道

    1. 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充分发挥我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优势,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兴办企业。同时鼓励个私企业优先录用下岗失业人员。

  八、组织领导

  深化企业改革工作,在市深化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有序实施,稳步推进。

    1.要加强协调。市企业改革办公室要负起责任,抓好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资产处置工作由市财政局牵头,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由市体改委牵头,劳动关系转换工作由市劳动局牵头,土管、建设、人行、工商、工会、监察、法院、公安等部门配合,共同搞好改革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2.要规范操作。各企业的改革方案,都应在征得主管部门同意,并上报市深化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后,方可实施。在具体操作中,应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政策规定,和经批准的企业改革方案,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土地及各类资产的处置,必须按照公开、公平、科学的原则规范有序地进行,切实增强操作透明度。

    3.要搞好指导。这次深化企业改革,企业是主体,主管部门负主要责任。企业改革办公室及其工业组、流通组,要加强对各主管部门、重点企业的指导和协调,并根据改革的难易程度,抽调若干人员,帮助有关部门搞好业务指导,沟通协调,督促实施,确保深化企业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本意见自发文之日起试行。原有相关政策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

  中共嵊州市委

  嵊州市人民政府

              200176

   

   

 

   

   

  市人大常委会文件

  嵊州市人大常委会2001年工业园区、重点工程项目及城镇建设规划情况的审议意见

  市人民政府:

  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办公室主任裘全顺受市政府委托所作的《2001年工业园区、重点工程项目及城镇建设规划的情况汇报》,并进行了认真审议。

  会议认为,在开年之际专门听取市政府重点工作思路汇报,对重大事项予以关注,有利于政府决策更科学,规划更合理,避免和减少大的失误。会议对市政府突出经济建设中心抓工业和基础项目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会议同时认为,对工业园区、重点工程项目和城镇建设规划的确定,要充分考虑环境及土地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因素,做到集思广益,充分论证,增强科学性,避免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对即将提交人代会审议通过的实事工程项目,要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匡定年度目标任务,尽可能科学合理地量化,确保人代会确定的工作任务的完成。

  嵊州市人大常委会

             2001119

  嵊州市人大常委会

  关于加强采沙管理工作的决议

  (2001528 市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

  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采沙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报。鉴于目前我市采沙管理体制不顺、管理不够有力,采沙中危及江堤、破坏耕地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引发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为进一步理顺关系,加强管理,合理开采黄沙资源,特作如下决议:

  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法制观念。采沙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社会影响大,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加强对有关法律法规和采沙管理规定的宣传,特别是对采沙业主要加强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认清乱采乱挖的危害性,提高合理开采的自觉性,营造依法、合理开采黄沙资源的氛围。

  二、要进一步理顺采沙管理体制。目前,我市采沙管理工作中的审批、管理、收费部门多,且部门之间的职责不够明确,程度不同地存在着重收费、轻管理现象,乡镇“有责无权”。为此,市政府应以水电局为主抽调矿管、土管、林业、公安等部门的人员,成立采沙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市的采沙管理工作。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审批、统一管理、统一收费、统一执法,合理、有序开采黄沙。有关乡镇要设立采沙管理监察站,与市采沙管理办公室联网管理。所需人员在现有乡镇编制中解决,负责本乡镇采沙管理的日常工作,并赋予一定的执法权利。

  三、要全面整顿和规范采沙管理工作。针对我市采沙船只过多,不按规定采沙和偷采黄沙的现象较为普遍的现状。市政府要集中一段时间,全面停业整顿采沙场。市采沙管理办公室要对全市沙资源分布、可开采利用的情况、现有采沙场和采沙船只及含理开采所需船只等情况,作全面清查,科学论证,统一规划。对已签订的采沙合同、合法经营与违法操作的情况,也要作全面核查。

  通过整顿,要合理确定采沙的区域和采沙的船只,对可开采的地段要定地界、定船只。采沙实行全市性公开招标,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与业主签订的合同中,要明确对堤防安全、耕地保护、河道疏通等方面的责任。要健全审批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河道管理、矿产资源和土地管理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合理有序地开采黄沙资源。凡党政干部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挖沙。

  四、要加强采沙督查和执法力度。市采沙管理办公室要在市政府领导下,健全各项采沙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监督和执法力度。要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加强对采沙工作的监督。要充分调动乡镇的积极性,密切配含,共同管好采沙工作。凡发现有不按规定采沙和偷采黄沙行为的,一经查实,必须作出罚款、停业整顿,直至吊销采沙许可证等处理,切实增强督查和执法力度。

  嵊州市人民政府文件

  嵊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土地开发管理的若干规定

  嵊政〔2001114

  各乡(镇)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为加强全市土地开发管理,合理使用土地,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效益,加快城市化进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嵊州市土地开发管理若干规定。

  一、严格实行土地开发管理制度

  嵊州市土地开发和利用必须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村庄集镇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坚持“有序有偿,供需平衡,优化结构,集约高效”的原则。

  (一)土地开发管理由市人民政府负责,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

  (二)土地开发必须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收购储备,统一出让,统一资金使用。

  (三)使用土地必须按照城市规划、镇村规划及年度供地计划,由市政府集中统一供地。

    1. 工业用地必须体现集聚原则,凡工业用地原则上由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提供。

    2. 老城区范围内的工业企业按“进三退二”的原则,逐步向市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转移。

    3. 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村的集体土地被征用时,不再预留村集体建设用地,需要用地时,由市政府根据用地情况统一供地。

    4. 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居民私人建房,按城市建设规划,逐步向公寓式住房推进。

    5. 农村私人建房用地,按照拆旧建新的要求,使用原有的宅基地、村内空闲地等,并逐步由零星居民点建房向中心村集聚建房转移。

  二、严格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四)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精神,对国有土地实行有偿、有限期的使用制度。土地使用者要求使用国有土地的,由用地者向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需要,依法对集体土地统一征用,对国有土地收购储备,编制供地方案,核定出让价格,由市政府批准使用。

  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应当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下列建设用地,经市政府批准,可以划拨方式取得:

    1. 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

    2. 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包括:市政、文化教育、卫生等非经营性项目用地。

    3. 政府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

    4.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

  (五)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组织出让。

  为确保土地使用权交易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对国有建设用地的供应,除涉及国家安全和保密要求及工业等生产性项目用地外,都必须向社会公开,商业性房地产开发用地和其它土地供应计划公布后,同一地块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都必须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以招标、拍卖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必须公开进行。严格限制协议用地范围。采用协议方式供地的,必须做到在地价评估基础上,集体审核确定协议价格,并在协议签订前10个工作日向社会公示,确认无竞争者后方可协议出让,并公布协议结果。

  (六)为支持经济发展,引导工业企业集聚,对市经济开发区、甘霖、长乐、崇仁、黄泽、三界中心镇的工业园区土地实行优惠价出让。

  (七)对土地收购储备和出让资金实行单独建帐,封闭运行,接受监督。

  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全部缴入财政,由市政府统一掌握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减免和挤占挪用土地出让金。其中乡镇专项用于城镇建设和土地开发的,其纯出让金可以全额返还当地乡镇政府。

  (八)土地使用者不得擅自改变原批准的土地用途、容积率,确需改变的,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必须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对原划拨用地,因发生土地转让、出租或改变用途后不再符合划拨用地范围的,应依法实行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对出让土地,凡改变土地用途、容积率的,应按规定补交不同用途和容积率的土地差价。

  凡改变用地性质、协议出让土地、减免土地出让金及规费,必须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

  三、土地收购储备的对象和补偿标准

  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国有划拨使用土地、出让土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改变土地用途,不准自行开发。市政府根据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规划要求,对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实行统一收购储备、有序开发。

  (九)收购储备的主要对象:

    1. 市区内破产、倒闭、关停、搬迁企业或因其他原因停止使用的土地。

    2. 建城区内规划适宜于发展第三产业的工业、仓储用地。

    3. 旧城改造需要拆迁的商业用地和行政、教育、医卫等社会事业用地。

    4. 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闲置空地,江道、山丘通过整治后留下的旧堤、滩地、荒地。

    5. 其他依法应当储备的土地。

  上述土地的收购储备,必须按城市规划建设进程,由市政府制订收购储备计划,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按计划组织实施。凡被列入回收储备计划的土地,国有土地使用权当事人必须主动配合,自觉服从。

  (十)回收国有划拨使用和出让土地的补偿标准。

    1. 对原划拨使用的国有土地回收按土地部分或地上部分两种方式补偿,但不得同时计算。

  1)按土地补偿。以该地段基准地价的60%计算,进行补偿。

  2)按地上建筑物补偿。即照房产评估按实补偿。

  征用集体建设用地的补偿参照回收国有划拨使用土地的补偿标准执行。

    2. 回收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的补偿标准。

  1)以全额支付出让金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按原出让合同约定的用途、出让金及剩余年限评估后确定。

  2)以优惠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按原出让合同约定的用途、实际支付出让金及剩余年限评估后确定。

  3)地上物经评估后确定。

    3. 全市范围内的直管公房和委托部门管理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回收,不予补偿。

    4. 回收国有土地使用权时,市政府补助给回收对象一定的搬迁费。

  四、征用集体土地的补偿标准

  (十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使用城镇集体土地的,根据服从国家需要原则、统一征用原则、依法补偿原则、依法收回土地承包权原则由市政府依法征用,依法补偿。

    1. 征用农用地的补偿标准。

  1)土地补偿费每亩10000——18000元;

  2)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为每亩8000——10000元;

  3)地上附着物补偿费

  ①水利设施补偿费每亩100——300元(大型水利设施经评估后确定补偿标准);

  ②双穴坟墓:当年骨灰新进墓穴补偿900/双穴,5年内坟墓补偿600/双穴,5年以上坟墓补偿300/双穴。单穴坟墓按双穴坟墓补偿标准的70%计价补偿。

  4)青苗补偿费

  ⑴油菜补偿550/亩;

  ⑵春粮补偿450/亩;

  ⑶早稻补偿550/亩;

  ⑷晚稻补偿750/亩;

  ⑸短期蔬菜

  Ⅰ、青菜、茭白、芋艿等补偿为300——500/亩;

  Ⅱ、花生、玉米、生姜、甘蔗等补偿为600——1000/亩。

  ⑹竹大棚(包括棚内作物,下同)补偿2800/亩、混合大棚补偿3700/亩、钢架大棚补偿4700/亩;

  ⑺茶、桑园补偿1000——2000/亩;

  ⑻桃、李、桔、梨、葡萄园补偿600——1500/亩;

  ⑼笋园补偿1000——1500/亩;

  ⑽花木、苗木、雷竹补偿迁移费:Ⅰ.当年生花木补偿100——500/亩;Ⅱ.一至三年生花木补偿500——2000/亩;Ⅲ.三年生以上花木补偿3000——4500/亩;Ⅳ.苗木、雷竹补偿迁移费1500——4500/亩;

  ⑾树木胸径10厘米以下补偿8/株,胸径10厘米以上补偿25/株;

  ⑿鱼塘补偿1200/亩;

  ⒀鳖塘补偿2000/亩;

  ⒁虾塘(包括牛蛙)补偿2700/亩;

  ⒂蟹塘:成蟹补偿3200/亩;蟹苗补偿5200/亩;

  ⒃施工临时用地使用者,付土地所有者年借用费1500/亩,并缴土管局临时用地补偿费5000/亩。

    2. 征用未利用地土地补偿标准。

  按耕地补偿费的30%——50%执行。

    3. 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征用,征地补偿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每亩最高不得超过3.5万元;甘霖镇、长乐镇、崇仁镇、三界镇、黄泽镇、石璜镇等镇规划区及工业园区范围内的土地征用,征地补偿费每亩最高不得超过2.8万元;其余乡镇的土地征用,征地补偿费每亩最高不得超过2万元。

  (十二)征地补偿费的管理使用

    1. 土地补偿费:属村集体所有,主要用于发展经济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2. 安置补助费:原则上落实到个人,但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应动员他们参加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如村集体安排使用安置补助费的,必须安置好劳动力。

    3. 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应支付给所有者。

  (十三)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规划部门划定征地范围,在征地所在区域发布土地冻结通告后,抢建的构筑物、抢种的树木、苗木等地上物一律不予补偿。

  五、加强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管理

  (十四)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要依法公开,不得隐形交易,否则,不受法律保护。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土地使用权交易有形市场,加强对土地使用权转让的监督、管理,以利于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规范有序进行。

  (十五)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须经市政府批准并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自行转让。准予转让的,由受让方办理国有土地使用受让手续,并按规定缴纳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首次转让,须按出让合同的约定,全部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并按出让合同的约定,完成了不低于开发投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五的建设工程才可以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时,转让双方必须如实向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成交地价。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基准地价、标定地价对申报地价进行审核,如申报地价比标定地价低20%以上的,市人民政府可优先购买该土地使用权。

  “一区六园”(指市经济开发区、领带工业园区和甘霖、长乐、崇仁、三界、黄泽工业园区)以优惠价取得的工业用地的使用权转让,在不改变用地性质的基础上,必须报经市政府批准,方可办理转让手续。

  (十六)设定房地产抵押权的土地使用权是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在依法拍卖该房地产后,受让人应依法与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从拍卖价款中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抵押权人方可优先受偿。土地使用权抵押,应当依法办理抵押登记,未依法办理登记的土地使用权抵押不受法律保护。

  (十七)下列土地使用权不得转让:

    1. 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未全部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未按合同约定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的建设工程的;

    2. 已被列入政府回收储备或拆迁范围的;

    3. 已依法办理抵押登记,在抵押有效期内未经抵押权人书面同意的;

    4. 依法裁定、查封或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

    5. 土地权属有争议的;

    6. 未依法领取土地使用权证的;

    7. 法律、法规规定禁止转让的其他情形。

  六、积极盘活存量,优化用地结构

  抓住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把土地利用引导到对存量建设用地的调整和改造上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国土资源利用率。

  (十八)鼓励开展土地整理,土地整理项目经省国土资源厅验收后,取得的建设用地折抵指标优先满足本乡镇需要,其余部分由市政府统一收购储备。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由乡镇政府投资取得的折抵指标有偿收益部分归乡镇政府所有;由村或其他法人投资的,乡镇政府可按项目总投资额收取3——5%管理费,其余收益归投资者所有。

  (十九)乡镇政府或村将现有零星分散、闲置废弃的建设用地或宅基地整理后多余的宅基复垦成可耕地,经验收合格的,允许在本行政区域内置换同等面积的土地。获取的置换折抵指标可优先满足当地使用,结余部分由市政府统一收购储备。

  (二十)农村私人建房必须实行“拆旧建新”。坚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改造旧村,盘活存量,优化环境”的原则,改造村内老房,消灭“空心村”。农村私人建房,必须先拆旧房后建新房,严格实行一户一宅制度,否则不予审批新宅基地。

  (二十一)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农村建房原则上不采用一户一宅制,应积极探索有利于推进城市化发展需要的住宅新形式。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不再审批农业生产性临时用房,已搭建的,遇城市建设需要时,必须无条件拆除。

  七、实行举报和监察介入制度

  (二十二)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要设立举报电话,并通过土地有形市场和公共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行政监察机关要进一步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的监察工作。要加强对土地招标、拍卖活动的监督,并不定期地对土地交易等情况进行抽查。对在土地交易、土地整理过程中,应按规定实行招标、拍卖供地,而不进行招标、拍卖,仍然搞暗箱操作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八、土地开发管理的范围

  (二十三)本规定适用范围:包括本市所有国土面积。城市规划区具体范围包括现城关镇行政区、浦口镇20个村(屠家埠、故江、上新建、下新建、无底井、坂田、棠头溪、黄家地塔、吕谢湖、多仁、浦口、茹家、沈家坎、湛头、下林、蒋家埠、官俞、吴家楼下、蒋家弄、四村)、仙岩镇严坑村,总面积161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建设区总面积19.76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东:浦口至东郭公路;南:黄泥桥;西:象鼻山至西求;北:三聚潭。

  九、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以前市政府发的有关土地征用和管理的规定同时废止。由市土地管理局负责解释。

  二OO一年十一月二十日

 

  嵊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农村新世纪农民培训工程的

  嵊政办〔200142

  各乡(镇)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使广大农民能真正运用科技知识,因地制宜地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种养水平的提高,推进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决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实施农村新世纪农民培训工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实施农村新世纪农民培训工程。大力普及农村科学技术,因地制宜地进行农村适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进我市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

  二、培训目的

  通过农村实用技术、企业经营管理和外向型创汇农业等知识的培训,使广大农民至少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做到“手握金钥匙,开启致富门”,确保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

  三、培训对象

  全市18——50周岁的20万青壮年农村劳动力。

  四、培训内容

  以粮食、果木、蔬菜、茶叶、竹笋、花卉、畜禽、水产等我市较有优势产业和需求的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新农药为主。

  五、培训时间

    20014月——200312月。

  六、培训步骤和要求

  (一)成立组织

  市成立农村新世纪农民培训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副市长夏能勇同志任领导小组组长,市科委、科协、农办、教委、财政局、农业局、林业局、水电局等为成员单位,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科委)。

  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组织,落实专人负责,做好具体的组织落实工作。

  (二)调查摸底

  由市科委、市科协牵头,各乡镇具体负责摸清本辖区现有农村劳动力情况和农民对种养业等技术的需求情况后,编制好培训计划,并报市农村新世纪农民培训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师资来源

  由市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邀请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有关专家、教授和市内的有关技术人员组成工程培训队伍。各乡镇应根据实际需要加强与办公室的联系衔接,或请本地的有关技术人员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工作。

  (四)培训方法

    1.市里由科委牵头,在谷来、仙岩2个镇进行重点培训试点,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经验。并积极组织开展科技下乡、科技洽谈、信息发布、讲座、咨询等各种活动。

    2.各乡镇应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协作,充分发挥农函大、成校、乡镇党校和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结合绿色证书、农函大、妇女“双学双比”、“青年星火带头人”等活动,以组织面授、印发资料、农村黑板报、自学、外出考察、现场辅导和电视广播讲座等多种形式和途径结合的方式,进行切实有效的培训。

  (五)总结发证

  各乡镇要定期对培训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总结经验,找出差距,以进一步完善和加快培训工作。对已培训的人员,按照实际有效的原则给予及时发证。并报市农村新世纪农民培训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市里也将分阶段对工程实施情况予以检查督促,并对培训工作成效突出的乡镇和人员予以表彰奖励。这一工程的实施完成情况,将作为对乡镇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

  附:农村新世纪农民培训工程实施计划表

  二OO一年四月九日

  责任编辑 王顺林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版权名称 | 网站联盟 | 网站管理

主办:中共嵊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嵊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邮编:312400

电话:0575-83031707 传真:0575-83026547 邮箱:szdsb88@sina.com.cn 地址:浙江省嵊州市剡湖街道龙会一路六号 技术支持:杭州孚立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