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站内搜索:
首页
>> 地方文献 >> 嵊州年鉴 >> 2002年鉴
经济管理

发布日期:2014-08-0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嵊州市 字号:[ ]


  计划管理

  【概况】19968月,嵊州市计划经济委员会更名嵊州市计划与经济委员会。200112月,市物价局与下属单位、市农村工作办公室下属的市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并入,并划出企业管理职能,组建嵊州市计划发展局。市计划发展局行使计划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规划、综合、协调、服务”的宏观调控,为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创造良好的价格环境和为全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作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

  【年度计划全面实施】1982年起,市政府改变以往单一的国民经济计划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由市计划部门编制。在每年3月份召开的市人代大会上报告后、提交大会审议批准后执行。并于次年召开的市人代大会上报告执行情况,由大会作出决议案。

  市计划与经济委员会编制的《2001年嵊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经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2001419由市人民政府下达。经全市群众和干部的同舟共济、艰苦奋斗,市计划与经济委员会积极主动地行使计划管理、企业管理的职能,进一步强化“规划、综合、协调、服务”的宏观调控职能,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0.20亿元,完成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的调整计划80.20亿元的100.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55亿元,完成计划的103.7%,比上年增长2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1亿元,完成计划的100.0%,比上年增长16.1%;自营出口总额1.27亿美元,完成计划的105.8%,比上年增长44.8%;地方财政收入2.91亿元,完成计划的124.9%,比上年增长4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16元,完成计划的101.6%,比上年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4660元,完成计划的101.9%,比上年增长7.1%;全市人口73.86万人,人口自增率2.06‰,控制在计划指标内。

  【农业生产以市场调节为主指导性计划为辅】2001年起,根据省政府通知,取消粮食征购计划任务,粮食市场和价格完全放开,农业生产完全由农民自主经营。市计划与经济委员会和涉农部门共同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和效益农业,发展农业商品基地,建设吨粮田工程,走农业集约化经营路子,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棉花、蚕茧、烟叶和少数中药材继续实行由国家指定部门统一经营,其他农副产品,实行市场调节,放开价格,多渠道、少环节自由购销,同时政府部门加强宏观指导和管理。

  【工业生产实行宏观调控】20世纪90年代,政府部门通过建立和健全以保资产增值、保上缴税收、放开企业内部分配为主要内容的多种形式经济责任制和厂长、经理负责制。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进行,政府计划、经济管理部门从以前包揽企业经营事务中解脱出来,转向管理、服务、监督、协调,进行宏观调控;着重对部门间的经济关系加强协调工作,加强对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计划管理和考核,制订和下达企业资金利税率、产品产销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定额流动资金周转率、新产品产值率、产成品资金降低率等经济效益指标,并进行管理和考核。1998年市计划与经济委员会经过多年多方面的调查和论证,报请市政府批准后实施的《嵊州市工业振兴工程五年规划》和《嵊州市19982002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规划纲要》,2001年继续全面实行。

  【各类基本建设项目均通过市场招投标进行】1998年后,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推动下,全市基本建设投资额和新增固定资产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基建和投资规模逐步放开,通过市场机制促进建设资金高运营效益。2001年全市各类建设项目均通过市场招投标进行。

  【按时完成“十五”计划编制】20009月,市计划与经济委员会成立国民经济第十个五年(2001~2005)发展计划编制的专门班子,具体负责编写和协调;并吸收和汇总全市22个部门共20个“国民经济第十个五年发展计划”的专项规划;召开了12个专题座谈会,广泛征求各部门、各阶层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分别形成意见征求稿、送审稿及计划草案;及时报请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审查、修改;综合后报市委、政府领导同意后,于20013月提交十二届第四次人大会议审议通过。其奋斗目标定为: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人民小康生活更加宽裕,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提出了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财政收入、外贸出口交货值、城市化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城乡居民收入、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主要预期指标;确定了“越乡文化名市”、“世界领带都市”、“特色经济强市”为核心的5大建设重点和5方面重点工作。

  【调研参谋出台园区建设扶持政策】2001年初,“一区六园”(市经济开发区和甘霖、长乐、三界、黄泽、三江、领带绢丝工业园)建设全面启动。市计划与经济委员会发挥牵头、协调、参谋作用,做好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的“五比五看”竞赛活动的要求,对“一区六园”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与矛盾进行详细的动态分析和调研,为市委、市政府提出对策意见,促使“一区六园”的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吸取周边县、市工业园区建设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市财政的承受能力,切合实际地出台《关于扶持乡镇工业园区和技改投入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大对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扶持力度的意见》等政策意见,报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后在全市实施。

  【工业园区初步形成】2001年,市计划与经济委员会按照市委提出的“合力兴工、聚焦园区、扶优扶强、提升产业”的思路;调整全市工业布局,构筑“一区六园”经济发展新平台;通过理顺体制、建立班子、出台政策、征用土地、强化服务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地推进了工业园区建设。是年,“一区六园”完成土地预征533.33公顷,实际用地275.53公顷,相当于2000年的8.6倍。完成园区配套基础设施投资1.03亿元。已批准市内外入园企业253325只项目,计划总投资27.9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额 9.56亿元,占全市工业技改总投资12.55亿元的76.2%,为上年技改投入的1.1倍,其中198家企业动建,78家企业的主厂房竣工,35家已投入生产。市经济开发区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六大工业园区围绕“五比五看”竞赛活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在学习中提高,在比较中发展,大大提高了园区的质量和进度。市经济开发区和甘霖、长乐、黄泽、领带绢丝工业园区都圆满完成年初的计划投资目标。市经济开发区和领带绢丝工业园区集聚能力和龙头作用日益突出,五大集镇的产业支撑能力也得到逐步增强,“一区六园”作为全市经济增长的突破口作用初步显现。

  551项企业技改项目批准实施】2001年,全市经批准实施的企业技改项目511项,比上年增加275项,总投资37.57亿元,比上年增长173.0%,实际完成技改投资12.55亿元,比上年增长45.9%。全年有11只项目列入省以上计划盘子,争取到技改贴息318万元。天发集团印染设备改造、昂利康国家二类新药一期GMP改造、天力纺机配件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巴贝、卡尔、热电等企业都保持了较高的投入势头。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开花结果】2001年,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启动,全市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4只,技术创新项目8只,其中铁道配件、巴贝面料、金天得领带、天乐音盆等6只列入省纳米技术应用专项工程,处于全省纳米技术应用领先地位。

  25个重点建设项目全面实施】2001年,全市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4.00亿元,增长12.9%,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5个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当年完成投资13.9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14项,累计完成投资3.19亿元;工业项目11项,完成投资10.79亿元。第二水厂供水工程、客运西站、城隍庙大殿修复工程已建成,越剧艺术中心、市体育馆将竣工,文化广场、六夹岙垃圾卫生填埋场、仙黄公路改造、嵊州一中迁建工程、一区六园建设、巴贝引进关键技改及设备、越盛增建130T/h循环硫化床锅炉、双星引进电子式提花剑杆织机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进展较快。以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投标制等为内容的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

  【市计划与经济委员会招商引资成绩斐然】根据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动员大会精神,2001年市计划与经济委员会,及时制定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和工作计划,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及时了解招商引资信息,落实重点联系项目和服务对象,实行全程服务,帮助企业起草可研报告和项目报审。经过全体干部的共同努力,全年完成合同利用外资214.9万美元,实到外资100万美元;引进 市外境内项目2个,总投资8500万元,计划引进市外境内资金1705万元,实到资金1085万元;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补助,引进外来资金1685万元,其中深圳梦幻服饰有限公司680万元,一景食品有限公司405万元,水利建设国债400万元,公安系统设施建设国债200万元。

  【机关服务工作规范化】2001年,市计划与经济委员会结合“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加强政务公开工作,制定“服务经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机关服务规范化建设方案。并着重抓了在市行政审批中心的窗口建设,通过理清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手续,提高服务技能等一系列的措施,加快了全市招商引资、上项目的审批速度。在此基础上,明确各科室、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权限、办事程序,制订机关工作制度;在机关内广泛推行责任考核制度,公开公示制度、首问责任制、协调办事制度等一系列规范化制度;对内实行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对外公开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推行重要事项、特殊事项办理的上门服务,提高了机关服务质量。

                   (张铎镪)

  责任编辑 吕忠福

  国土资源管理

  【概况】嵊州市土地管理局成立于19883月;200111月,随嵊州市机构改革,市土管局更名嵊州市国土资源局,原市矿产建材管理局并入,划入原矿管局的地质、矿产资源管理职能。

    2001年,市土管局围绕“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贯彻实施《土地管理法》,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建设用地报批、土地规划、土地资产管理、土地执法监察等方面工作,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是年,市国土局党委、市国土局被嵊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先进党委、先进集体。

  经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核实,全市土地总面积178961.99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8857.17公顷,园地22139.49公顷,林地86051.30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0046.40公顷,交通用地2418.36公顷,水域7798.82公顷,未利用地11650.45公顷。

  【积极拓展发展用地空间】为适应全市经济快速发展需要,通过与省、绍兴市国土部门联系、沟通、衔接,在较短时间内,将市经济开发区和六大集镇工业园区的规划依法调整到位;全市调整规划面积700公顷,确保了进入开发区的企业按规划用地。同时认真开展相应的基本农田划区定界工作,对各乡镇的基本农田、建设留用地、待置换用地的区域进行布局调整,既促进基本农田保护,又为全市经济腾飞拓展了用地空间。

  【建设用地报批面积创历史新高】2001年,绍兴市下达嵊州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指标只有63公顷(其中耕地40公顷),远远不能满足全市经济社会用地实际需求。通过土地整理、宅基地整治获取折抵指标等方式,完成农转用建设用地报批322.45公顷,办理具体项目用地报批93.16公顷,创实行指标报批以来年度面积之最。

  【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2001年,土地管理系统总结上年造地造田工作,调整提高造地造田补助(造地从原来每亩补助80200元,提高到300500元;造田则从每亩补助5001300元提高到15002500元);改变土地开发立项组织方式,由原来村立项开发改为以乡镇政府为主立项,以加强组织开发责任。710,市政府专门召开全市造地造田与土地整理现场会议,确定“山区丘陵利用缓坡荒山重点造地、平原则利用‘荒滩’造田与造地并重”方针。至年末,签订的50只造地造田合同项目,经验收完成35只,合计垦造耕地442公顷,其中造田70.87公顷,造地371.13公顷。土地整理经批准立项17只,整理面积2493.02公顷,不仅面积总量较上年增加,且规模呈增大态势。至年底,完成土地整理项目19只(含上年未完成项目),经省国土厅复核,整理面积达2761.22公顷,建成标准农田2549.94公顷,新增耕地329.06公顷,获取折抵指标237.26公顷。

  【宅基地整治稳步推进】在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市土管局在调研基础上结合高山村迁移、小自然村迁并等开展退宅还耕工作,确定以甘霖镇湖岭口等20个村为全市拆旧建新、退宅还耕试点村。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以收购旧房、统一拆迁、统一规划、有偿出让、滚动开发的方法稳步推进。至年底,试点工作基本完成,共拆除旧房738户,拆除面积100013平方米;退宅还耕新增耕地26.37公顷。

  【完善基层土管队伍管理体制】20014月,市土管局根据市编委会有关文件精神,发出《关于对全系统土管员实行统一管理的通知》,各土管员经双向选择聘用后,统一纳入中心土管所管理,集中上班,专业从事土地管理工作,不再派驻有关乡镇政府。5月始,全系统土管员工资由土管局统一发放,完善了基层土管队伍管理体制。

  【率先全省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  2001年,率先全省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对城隍山地质灾害易发区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历经3个月完成野外调查工作,走访全市28个乡镇、1146个行政村和大部分自然村,行程2000多公里,基本查明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处数、类型、分布、规模、级别及成因;并对发生地质灾害点的稳定性进行初步分析,划定城隍山————崇仁(广利)一带为地质灾害易发区,还对地质灾害点逐个填表登记,建立明白卡,落实群测群防责任。

  【公开出让经营性用地】2001年,市政府两次发文,完善政府土地储备制度,并规定:对国家建设用地的供应,除涉及国家安全和保密要求及工业等生产性项目用地外,都必须向社会公开招标、拍卖。是年,经营性用地一律以招标、拍卖方式供地,严格按规定程序操作,公开出让率达100%。全年公开出让经营性用地12宗,面积7.30公顷,总价款15017万元;其中招标出让1宗,面积3.5公顷,价款4859万元;拍卖出让11宗,面积3.8公顷,总价款10158万元。招标、拍卖平均每公顷地价达2057.12万元。

  【抓好土管队伍行风建设】2001年,继续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聘请18名行风监督员。4月,发出《嵊州市土管局领导班子成员廉政承诺的通知》,并要求全系统干部职工监督执行。5月,围绕土管工作中心任务,提出“以实现服务经济有新举措,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有新突破,群众满意率有新提高”的工作目标,重点做好:转变工作作风,提高优质服务水平;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土地执法监察;深化政务公开,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5方面工作。并建立农村私人建房明白卡制度,公开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全局干部职工经常下村、进厂了解群众对土管工作意见、建议和要求,共记民情日记1715篇。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监督检查和制度建设等措施,确保土管系统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取得实效,是年,被绍兴市国土局评为2001年度行风建设先进单位。

  【深入开展依法用地宣传活动】2001年,围绕“规划用地,利国利民”主题,开展4项宣传活动:一是抓住土地宣传月契机,市、乡镇分层次召开座谈会。二是在《嵊州日报》和《绍兴晚报》上开设6·25专版和“土管杯”征文活动,全年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166篇;在广播电台播送新法知识和在市电视台《八面来风》中播送专题2期。三是6·25土地日,各土管所在主要集镇上街设摊接受群众咨询600多人次,发送国土资源报及增刊等宣传资料25000余份。四是在上三线和嵊义线路边制作大型宣传牌2块,在集镇和公路沿线村庄粉刷永久性宣传标语23条,市区、集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2764条,宣传橱窗刊出209期。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增强广大干部群众依法用地的法制观念。

  【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征地补偿】市土管局按照市政府规定依法征地、公开标准、合理补偿,赢得群众支持,仅用半个月时间完成市经济开发区200公顷征地任务,平均征地补偿费为每亩3.27万元。同时,对全市“一区六园”及各乡镇的征地补偿费作出合理规定,全年完成征用土地面积300.96公顷,较好地解决了征地难问题。

  【切实加强土地资产管理】2001年,按照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规范二级市场要求,建立嵊州市土地储备中心,切实加强土地资产管理。一是规范收购储备制度,实施统一规划、统一收购、统一拆迁、统一出让、统一资金使用,成功收储原环卫所垃圾填埋场、布厂、东南木材厂等5宗土地、面积15.13公顷。二是增强政府对土地的调控能力,招标拍卖出让国有土地25宗、面积7.32公顷,获取出让金1.50亿元;协议出让工业用地106宗、面积72.74公顷,获取出让金2.93亿元;完成土地使用权转让135宗、7.4万平方米,转让金额0.40亿元;完成土地抵押158万平方米,抵押资产值11.09亿元;评估土地369宗、307.89万平方米,资产值18.43亿元。三是搞好地价动态管理,建立市区地价动态管理网络;开展土地勘测业务,勘测土地20宗、面积233.33公顷。通过加强土地资产管理,较好地规范土地市场,促进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财政收入。

  【加强土地执法监察】重新调整全市村级土地监督员,把关心国土事业、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村民纳入监察队伍,全市聘用村级监督员1135名。监察大队、中队定期下村、进厂巡回检查,从源头上减少违法案件的发生。全年查处土地违法案件77起,复垦土地1.87公顷,拆除违章建筑6327平方米,配合人民法院对上年遗留下来的原城关镇慕塘村、小砩村44户违章建筑实行全面拆除;清理、拆除小脱窑14座,续订协议63座。

  【土地信访总量连年下降】2001年,土地信访实行双向承诺,建立局领导、土管所所长土地信访接待日制度,分级办理信访反映的问题,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全面控制集体上访、越级上访、重复上访的发生;局长与各土管所所长签订信访责任书,实行量化考核,促进信访工作上了新的台阶。全年受理信访352件,其中来信137件,来访26件、市长热线189件;比上年总量的582件减少230件,下降39.52%;其中向上级信访35件,比上年同期减少17件,下降32.69%;全年信访办结率为98.30%。自1999年以来,土地信访总量连年下降。是年,市国土局被绍兴市信访领导小组评为2001年度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实行土地整理折抵指标统一管理】20013月,市政府作出《关于对全市土地整理折抵指标实行统一管理的批复》,除明确规定折抵指标由市土管局统一管理外,还作出折抵指标由市政府统一收购、统一调剂使用、统一收购价格的规定。这一年,批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322.45公顷,其中使用土地整理折抵指标279.23公顷,占建设用地总数的86.60%,走上了“建设用地以使用土地整理折抵指标为主”的路子。

  (范顺法 徐水英)

  工商行政管理

  【概况】2001年,工商系统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商优化服务年和服务规范化建设、“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为重点,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年新注册登记各类内资企业158家,累计达到3088家,外商投资企业15家,累计达到107家;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573户,累计达到21473户,新发展私营企业475户,累计达到1516户;新申请注册商标185件,累计达到1429件;实现市场成交额44亿元,同比增长37.1%。办理企业动产抵押登记87件,抵押物价值1.83亿元,主债权金额7843万元,办理房地产抵押物登记1640件,鉴证各类合同4536份,金额12.1亿元。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2303件,其中大要案44起,捣毁窝点110个,罚没款140万元。

  【年检验照注重五个结合】2001年,年检验照工作注重五个结合:一是验照工作与宣传教育相结合;二是验照工作与登记管理工作相结合;三是验照工作与调查研究、上门走访服务相结合;四是验照工作与监督管理工作相结合,重点检查实际经营情况与登记事项是否相符;五是验照工作与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全年注销各类企业36家,吊销企业766家,办理变更登记37家,年检率为100%;依法对全市20045户个体工商户进行了验照,验照率达99.8%,查处无照经营498户,其中补办执照421户,取缔77户,查处其它违法违章案件13件。

  【“工商整顿大会战”战果辉煌】2001年,市工商局开展专项整治虚假广告、非法印制商标、无照经营、打假等“工商整顿大会战”行动,重点向公用企业、证券业、网络、医药招标等过去未曾涉及的领域突破。查处非法证券交易点1个,案值75万元;专项清理和规范网吧经营,查处无照经营网吧15家;首次现场监管市人民医院药材品采购招标,监测媒体发布广告,处罚嵊州电视台、嵊州日报违法发布广告的行为;相继查获金某非法生产、销售假冒金利来、鳄鱼领带案和陈某非法拼装生产、销售机动黄包车等一批大案要案。“整顿大会战”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12000人次,检查各类经营户21000家,查获各类案件630件,案值670万元。

  【开展检查企业前置审批工作】20019月,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开展企业前置审批执行情况检查,全面清理全市3720家企业档案的前置审批手续。1192家企业补交了前置审批手续;对不能提供有效手续的108家企业限期变更了经营范围。详细记录全市1.4万多户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前置审批手续归档情况,及时通知手续缺少或有效过期的经营户,其中45家私营企业补办了手续或限期办理了变更手续。按登记程序造册,正确率达100%,把好了市场准入关。登记并规范企业集团、拍卖企业、酒类企业、液化气灌装等行业。登记注册全市70多家个体营利性医疗机构及从事营运的221户残疾人三轮车。

  【开展优化服务年活动】2001年,工商系统围绕“优化服务,提高效率,改善形象”主题,开展“全程免费代办执照服务”、“争创文明示范窗口”、“有事找工商、满意在市场”等服务活动。工商干部主动深入乡镇、企业,帮助企业注册商标、准备参评省市著名商标资料,有两只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把个体工商户的临时执照审批权下放到各工商所;简化有限公司开业登记实地调查手续,由局、所联合调查改为由工商所单独调查,减少了办事环节,方便群众办事。优化服务年活动受到企业主普遍好评。

  9631512315)工作出成效】2001年,市工商局进一步加强96315消费者举报投诉处理工作,9631512315)全年受理群众举报投诉电话1272只,调解纠纷968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8.4万元,根据举报查处案件83件,总案值195万元。

  【推进工商服务规范化建设】2001年,为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工商服务体系,制定实施方案,编撰《工商行政指导手册》,宣传工商法规,规范工作程序,改善工商形象。重新对外公开告示工商注册大厅和便民中心工商窗口的办事资料、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办事承诺时间、服务岗位人员名单和工作职责,做到“一口清”和“一手清”,一个窗口对外,责任到岗到人,科所流水作业,无特殊情况所有项目在五个工作日内办结(法定时间大多数为30天)。窗口工作人员统一着装,佩工号牌上岗,服务态度热情周到,言语文明亲切。

  【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2001年,在城关一所、二所实行电脑收费的基础上,完成了其它工商所硬件配置,实行个体户验照贴花电脑收费;初步建成高标准的工商局域网,上联省市局,下联工商所,统一管理,资源共享,为实现办公自动化和企业登记、工商监管电脑化打下扎实的基础。

  【城关一所创建规范管理特色街】20013月,城关一所成立规范管理特色街领导小组,制订创建计划,落实兼职管理人员,建立城中路各经营户的经济户口,杜绝无照经营;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引导经营户遵守职业道德;成立巡查中队,开展每月一次的巡查监管,依法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欺诈消费者、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切实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通过一年的规范管理,城中路成为文明、规范、有序的特色街和全市个私企业日常经营行为的规范管理的示范。

  【城关二所落实岗位目标责任制】  2001年,城关工商二所认真抓好《2001年岗位目标责任制》的具体落实工作,分工明确、任务到组、责任到人,制订好切实可行的奖惩办法。所领导与各责任人签订《行政执法责任状》、《党风(行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状》和《计划生育目标责任状》。并开展“以人为本,抓人促事,强化队伍素质,提高执法水平”的主题活动,全力搞好监督管理、优化服务和队伍建设,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特别是查处无照经营及提高干部职工业务素质、转变工作作风等方面有较大的突破。

  【突击检查非法证券交易场所】  2001427,市工商局会同绍兴市工商局突击检查嵊州市天地信息咨询中心。该中心成立于19986月,设在北直街1084楼,是以网吧为幌子的非法证券营业场所,股民通过该中心存入绍兴市某证券营业部的保证金数额达几千万元以上。此案因涉及绍兴某证券营业部,由绍兴市工商局作出相应的处理。

  【重新调整工商所设置】200112月,根据省工商局关于机构改革实施方案,撤销下王、北漳、博济、谷来工商所;更名城关第一工商所为城中工商所,城关第二工商所为城郊工商所;保留黄泽(包括原北漳工商所辖区)、甘霖(包括原博济工商所辖区)、长乐、崇仁(包括原谷来工商所辖区)、三界(包括原下王工商所辖区)、石璜工商所和市场管理所。

  【市消费者协会进行换届选举】20011月,市消费者协会根据嵊组干(200107号批复,召开全体理事大会,并按照章程规定,进行换届选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裘惠祥、副市长姚向军、市政协副主席楼道富任名誉会长;市工商局副局长周建业任会长,并选举产生常务理事21人,理事46人。

  【组织3·15大型宣传咨询服务活动】315,市消费者协会会同工商、技监、物价、卫生和烟草等十多个单位,开展以宣传“绿色消费”为主题,以浙江省实施消法新《办法》为重点的大型宣传、咨询和受理投诉活动。共赠送《绿色消费》、《消法》和《浙江省实施〈消法〉办法》等各类宣传资料5.26万册,张贴标语850张,悬挂横幅21条,还出动3辆宣传车在各乡镇(街道)广播宣传,受到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好评。

  【成立嵊州市消费教育学校】20011115,市消费者协会和市教委联合在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成立嵊州市消费教育学校。学校组织学习《消法》和《浙江省省实施〈消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以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推动全社会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市工商局)

 

  技术监督管理

  【概况】2001年,是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第一年。市质监局开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自身事业的主题教育,组织调查研究,掌握全市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实现质量技术监督职能与全市经济建设的有机统一,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综合质量指数达98.1%2001年,以“新世纪、新质量、新生活”为主题,通过开展质量咨询、印发资料、讲解新标准、介绍新知识、推介新产品等系列活动,促使企业加强质量管理、百姓抵制伪劣商品,形成全社会讲质量、反假冒、反伪劣氛围。推行质量基础管理,增强企业质量自律和自立。开展吸油烟机和对焊机行业的质量促进主题活动;与上级局联动,建立质量对口联系企业4家,实行产品重点保护企业4家;领带城开展质量综合管理,并获得专业市场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称号;推进名牌战略,提高产品质量声誉。全年综合质量指数达98.1%,产品质量抽检综合合格率为94.2%,比2000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

  【计量监督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有序开展】2001年,计量监管工作以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为中心,重点监督检查粮油、食品、石油液化气、燃油加油机及定量包装商品等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标准化工作有序开展,全年制定企业标准201个,其中市质监局帮助制订150个,有3家企业的8个产品系列采用国际标准,3家企业通过了计量、标准化水平确认。开展消灭无标生产第二轮整治,完成建材、纺织两大行业和长乐、崇仁等七个乡镇的整治目标。

  【规范农业系列产品标准】2001年,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产品为重点,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制定和发布《无公害大米》、《无公害蔬菜》、《无公害猪肉》等五大农业系列产品标准规范,至此,形成了八大农业系列产品及地方农业标准规范,为名、优、特、新农产品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与市农业局、林业局及有关乡镇联合,建立“浦口无公害蔬菜”等4个示范基地,并设立示范基地产品直销点。同时以一批农业加工龙头企业、重要产地和农业生产大户为基础,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推广实施网络。

  【质量体系认证工作扎实有效】2001年,31家企业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其中由市质监局服务获证的8家,至年底,全市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达75家。60家企业开展电工产品安全认证,其中获证8家企业12个产品。4家企业申办生产许可证,其中2家获证。70家企业的83名人员取得质量体系认证内审员资格。

  【接纳锅容管特安全监察职能】2001年,锅炉压力容器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职能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划入市质监局后,市质监局对全市液化石油气钢瓶、特种设备和游乐设施进行专项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

  【打假治劣有力度】  2001年,为规范经济建设秩序、确保人身财产安全,市质监局组织打假战役4次,开展专项集中行动20次,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956家次,查处违法案件242起,捣毁制假窝点27个,整顿和规范了生产企业和块状产业。并针对电机生产企业中存在的产品质量隐患问题,从规范生产、加强基础管理入手,检查70多家企业,依托技术机构实施安全认证56家,防止行业性质量问题出现,提高电机产品整体质量;针对荧光灯管生产质量反弹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派技术人员下企业校正和整修计量检测设备,与7家企业签订质量目标管理和质量技术协作服务双向责任书,落实质量改进措施;协调建立共用检测室,解决小规模生产企业检测难的问题,保证出厂产品合格。

  【优化服务有新举措】一是把学习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增强服务经济的意识和为企业为群众办实事的自觉性,加强科学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增强工作合力。二是开展专项纪律作风教育整顿,严密执法办案内部制约制度,健全案件集体审理制度,缩小处理案件的主观裁量度,实行行政性收费和事业服务性收费相分离,寓文明执法于严肃执法之中。三是以推进机关规范化建设为载体,开展“真诚守信、高效求实”的优质服务活动。四是以系统整体效能为立足点,清理归并内部职能,减少内部职能交错和办事周转环节,推行外来办事首办单位负责人全程代理制。五是开发服务资源,优化服务内容,与259家企业建立质量技术协作服务关系。

  【全国领带服饰质量检测中心通过国家实验室现场评审】  2001年,市质监局投入资金70万元,建设全国领带服饰质量检测中心及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其中检测中心通过国家实验室现场评审。并与企业合作,建立吸油烟机厨具质量检测中心。是年,技术机构实施自主运转、自担责任、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

  (赵 刚)

  责任编辑 吕淼钦

  物价管理

  【概况】1984年市政府下设市物价局,是市政府职能部门之一,司物价管理、监督、检查和服务之职能。19985月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实行宏观经济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价格管理机制,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极少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200112月,市物价局并入市计划发展局,改设物价管理科,对外仍挂市物价局牌子。其职能:加强调研,搞好价格调整和管理,加强监督检查,规范价格秩序;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为准绳,围绕治理乱收费这个中心,针对收费项目多,群众意见大的收费单位,开展价格检查,查处价格违法案件;为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搞好价格服务。

  【出台关于加强商品房价格管理有关规定】20012月,市物价局出台《关于加强商品房价格管理有关问题的规定》,对安居工程、解困房、拆迁安置用房等专项住宅商品房的销售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对享受政府优惠政策开发的普通住宅商品房的销售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其余住宅商品房和非住宅商品房的销售价格实行市场调节,并实行商品房销售价格申报及备案制度。4月,市物价局经市政府同意,规定政府定价管理的专项住宅商品房利润率统一为5%;政府指导价管理的商品房的利润率按企业资质等级确定,一级为20%,二级为18%,三级为15%,四级为12%,并可在核定的基准价基础上适当浮动,浮动幅度为10%

  【实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价】根据上级物价部门文件精神,200111月起,全市实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价,按到户用电量每千瓦小时0.53元执行,减轻了农民用电费用负担。

  【商品价格和收费秩序趋向好转】2001年,市物价检查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为准绳,加强监督检查,规范价格秩序,加大了查处、治理乱收费的力度。有关单位依法、按规定收费,全市商品价格和收费秩序趋向好转,医疗及中小学乱收费得到有效遏制,价格违法案件大幅减少。全年查处价格违法案件23件,比2000年下降39%;查处价格违法所得170.82万元,没收违法所得34.69万元,上缴财政35.24万元,比2000年分别下降65.0%71.9%71.4%

  【加强监管维护群众利益】2001年,市物价检查所加大乱收费的监管力度,努力减轻群众的负担、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查处价格违法案件中,退还用户及经济制裁总额指数明显上升。全年查处、清理违规收费,退还给群众136.13万元,比2000年提高610.0%。对价格违法户科以罚款0.55万元、经济制裁171.37万元,2000年分别提高了323.0%20.0%

  【开展明码标价示范街和示范店活动】2001年,根据上级物价部门统一部署,开展明码标价示范街和示范店活动,确定、组织、指导众商家集聚的北直街为明码标价示范街,国商、天华两家大型商店为明码标价示范店,以推动全市所有商店开展明码标价活动。

  【价格服务专设机构拓宽业务】市价格事务所、市价格认证中心、市拍卖市场办公室和市拍卖行等价格服务专设机构成立以来,协助司法、公安部门处理经济案子和经济纠纷,为企业、居民清理“三角债”、定损,开展价格鉴定、评估、仲裁和拍卖工作。19902001年,共受理各类经济案件、评估和拍卖事项1775件,涉案评估金额10603.13万元;举办受委托的财产拍卖156场,拍卖成交额3915.47万元。

                   (张铎镪)

  责任编辑 吕忠福

  劳动管理

  【概况】200112月,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建,主管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内设劳动工资保险科、劳动保障监察科、劳动争议仲裁科、劳动培训体检科、信息中心及办公室。下属市就业管理服务处、市职业介绍所、市劳动力市场(企业化管理)、市就业训练中心、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等事业单位。

  配合企业改革,规范劳动关系,完善劳动力市场,强化再就业培训,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提供就业岗位7113个,求职登记8366人次,达成就业意向4187人,其中新安置城镇失业人员465人,重新安置失业职工1150人,外地补员招工10人,农民合同制工20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办理失业职工登记2170人,签证劳动合同5965份,办理劳动力就业证卡5603份;国内劳务输出5377人,其中跨省2902人,向美国、塞班等国际劳务输出12人,国内劳务输入1678人,从韩国、日本、伊朗等国际输入11人。

  【建立企业新型劳动关系】7月,市委、市政府制定《关于建立企业新型劳动关系的若干意见》,有序转换劳动关系。国有、市属集体企业通过改制与职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办理解除原劳动关系的手续,并支付给职工一定的经济补偿金,将国有、市属集体企业职工转换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者,建立起企业自主用工、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市场化用工机制。至年底,已审核改制企业39家,解除原劳动合同2795人,涉及职工(含离退休职工)5600余人。

  【在全省率先建立县级市网上劳动力市场】4月起,企业和劳动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全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情况,为农村及周边县市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方便。是年,向社会发布用工信息1103条,举办2次劳动力供需洽谈会,404家用人单位进场招工。

  【扩展代理人事档案范围】市劳动部门将过去只对国有、市属集体的失业职工、分流职工代理人事档案,扩展至所有城镇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的中方人员、外商独资企业的中方人员、自谋职业者、流动就业者、个私经营者、中专技校毕业生等。2001年代理人事档案2887份,比2000年净增1220份,其工龄计核、各项社会保险均由劳动部门负责接续,为扩大多渠道就业和再就业奠定了社会基础。

  【劳动年检向非公有制企业界扩展】2001年起,原只限于对国有企业、市属集体企业的劳动用工、社会保险费缴纳等方面的劳动年检,向非公有制企业扩展。全市劳动年检企业660家,其中非公有制企业482家,占总年检数的76%

  【加大再就业培训力度】再就业培训被列为工作重点,举办失业职工职业指导班19期,免费培训1761人;采取自办班,委托办班等形式,举办失业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班6期,培训356人;举办城镇待业人员就业前培训班13期,培训755人。

  【考核鉴定技术工种上岗人员】 市职工技能鉴定中心对各类培训班中的维修电工、电焊工、缝纫工、钳工、车工等学员,按照国家技能标准进行考核和鉴定,合格者发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印制的职业资格证书。2001年考核鉴定1317人,比2000年增加438人。

  【加强劳动执法检查】890家单位开展劳动用工自查自纠,其中330家接受用工抽查,督促企业补签劳动合同1366份,纠正不合法、不合理劳动合同412份;受理群众投诉102件,立案85件,结案率100%;为劳动者追回被扣工资、押金82万元;督促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85.5万元;责令清退童工3名;处理、仲裁各类劳动争议57件,受案率、结案率100%

  【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全市有1508家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比2000年增加210家。在对企业锅炉、压力容器普查的基础上,对60所学校的锅炉进行检查,查出无证伪劣锅炉37台,当场责令其更换、改进。举办有关安全生产的特种人员培训班10期,培训701人。全年调查处理工伤事故11起,其中死亡6人,重伤6人。

  (刘瑞裕)

  药品监督管理

  【概况】 20019月,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复嵊州市人民政府同意设立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统一行使全市的药品及药用辅料、医疗器械、卫生材料、药品包装用材料和容器等的研究、生产、流通等监管职能,下辖市药品检验所。是年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检验药品553批次】市药品检验所发挥技术优势,加强药品质量监督管理,组织对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药品进行抽检,全年共检药品553批次,其中不合格77批次,不合格率13.82%,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开展药品三项监督检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过期失效药品、兽用药当作人用药和中药材质量抽验”的监督检查。全年抽检单位286家次,监督检查药品4.13万批次。检出43家单位有过期药品,共73批次,标价3650元,立案5起,罚没款4757.92元;同时,取缔无证行医销售药品7家,标价4.32万元。

  【规范管理药品经营单位】根据国家药监局的统一部署,全面启动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GSP认证)工作。市医药药材总公司率先制订GSP的认证工作计划,分工负责,建立药品经营档案,修订完善药械质量管理制度及考核细则,投入545.5万元改造设施,做好认证前的准备工作;鹤年堂、宏济堂、健民等6家零售药店通过药品分类管理验收;换发了51家次单位的《药品经营许可证》和《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药品生产企业规范发展】药品生产企业从加强内部管理入手,注重投入和新药的开发,获得国家二类新药2只,国家四类新药2只,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新光药业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被省科技厅重新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昂利康制药投资2000万元建成新厂区,并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GMP认证)。

  (徐乐通)

  责任编辑 封流英

  

  【概况】2001年,市审计局内设办公室、行政事业审计科、金融外资经济责任审计科、财政经贸审计科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科等5个职能科室,下属1个事业单位————嵊州市基本建设审核中心。全局坚持“围绕一个中心”(经济建设),抓住两条主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思路,严格审计执法,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和服务作用。

  【财政审计】2001年,按照省审计厅“在进一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探索财政性资金绩效审计”的总体思路,突出预算分配、预算支出和内控制度的审计重点,审计了34个预算执行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同时,配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市级机关机构改革工作,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审计11个撤并乡镇和3个部门的财务收支,并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引起了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和被审计单位的重视。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2001年,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对45名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查出违规违纪金额2822万元。并对每位被审计人员作出客观的审计评价和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为组织部门考察使用干部提供依据。城关镇经济责任审计、广电局经济责任审计两项目,被绍兴市审计局评为优秀审计项目。

  【乡镇财政实现消赤目标】2001年,实行乡镇财政财务年审监督,加强乡镇预算管理,实现增收节支。年末,全市乡镇财政不仅圆满实现市政府提出三年(1999-2001年)消赤目标,还积余130多万元。题为《嵊州市审计局对乡镇财政实施不间断的年审监督,促使消赤目标顺利实现》的报导在《中国审计报》头版头条刊登。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2001年,为加强固定资产审计工作,增设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科,在局内公开竞争投资审计科长;年内实施艇湖水利枢纽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和烟草公司基建项目审计,对烟草公司基本建设项目已签证多付的241.6万元工程款问题,依法作出全额追缴的审计处理决定,使国家免受损失,该项目在全省乃至全国审计系统有较大影响。

  【内部审计】2001年,加强内部审计指导工作,重视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建设。全年发展省、绍兴市内审协会团体会员单位15个,建立内审机构64个,同时建立内部审计例会制度,组织内审人员参加省审计厅举办的培训班,开展内部审计理论研讨,并有3篇论文被收录在绍兴市内部审计论文集,11篇被《中国审计报》、《中国内部审计》、《浙江内部审计》等报刊采用。市卫生局、天乐集团两个审计项目被评为绍兴市内部审计优秀项目。

  【成立嵊州市基本建设审核中心】2001年,为加强基本建设投资领域的审计监督,经市人事局协助,在绍兴市范围内公开招聘工程技术审计人员5名,于10月成立基本建设审核中心,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该中心作为国家投资审计的补充,特别是加强了工程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等竣工决算审计,核减工程款,促进被审计单位规范工程管理、节约建设资金,加强了对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

  【聘请特约审计员】2001年,建立特约审计员制度,聘请3位民主党派人士为特约审计员,直接参加艇湖水利枢纽工程和市信用联社、市公安局等重大项目的审计工作,发挥了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

  【审计信息工作成绩突出】2001年,全局撰写信息论文、调研报告84篇,被各级政府和新闻单位采用67篇,其中《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被《浙江内参》采用,《乡镇撤并审计先行》被省政府《政务信息》采用;有的被市政府《政务信息》采用,并被市领导批示,促使审计查出的问题及时得到整改落实。信息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审计为领导宏观决策服务的参谋作用,市审计局被评为市级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开展“我为嵊州献一计”活动】2001年,局机关党支部开展人人参与、个个献计献策活动,撰写献计文章23篇,其中有5篇分别获得一、三、四等奖,较好地发挥审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作用。局机关党支部被市机关党工委评为“‘开发区杯’我为嵊州献一计活动”优胜集体。

  【局机关迁至检察大楼办公】20019月,在市政府的关心下,局机关办公室从医院路51号迁至官河路619号检察大楼二楼,结束了十多年租房办公的历史。

  【审计工作成绩显著】2001年,市审计局完成62个审计项目,为上年的155%,占市政府下达年度考核指标的145%;审计查出违纪违规金额7537万元,收缴财政506万元,为上年的307%;纠正挤占归还原渠道资金971万元,其他工作都有新的进展。由于工作成绩显著,是年被绍兴市审计局评为审计系统先进集体、内部审计指导工作先进集体、审计统计工作质量优胜单位;被嵊州市委评为先进党组织,被嵊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先进集体,并获嵊州市部门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

  (施国贤)

  

  【概况】2001,全市统计工作以搞好统计优质服务为重点,以加快统计改革为动力,努力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整体功能,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发挥统计信息服务职能】2001年,市统计局以完善统计信息提供为载体,发挥统计信息服务职能。在每季度做好全市经济运作专题调查的基础上,搜集慈溪、奉化、余姚、东阳、永康、绍兴县、诸暨、新昌、上虞、越城区等周边十县市季度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撰写“我市与周边十县市经济运行分析”,供领导参阅;专题调研“上半年工业用电量负增长”和“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调研报告得到市政府领导的肯定;与市计经委联合,对全市领带、绢丝、电机、灶具等主要产业作专题分析,为市委、市政府做好参谋;对每月刊出的2本统计信息小册子充实有关领导关注、关心的经济指标,扩大了信息量。同时编印“统计信息快报”,每月5日前把全市主要经济指标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提高统计资料时效性。市统计局被绍兴市统计局评为统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小型个体工业商业统计实施抽样调查】2001年,根据省、绍兴市统计局的要求,小型个体工业商业统计实施抽样调查。从全市小型规模以下12247家工业企业(其中个体11266家)抽取样本988家(其中个体936家),试算后2000年全市规模以下工业现价总产值占全市上报数63.2%。经分析评估,调整全市2000年规模以下工业产值数据,确保规模以下工业统计由全面调查向抽样调查全面过渡。同时抽取25家小型和180家个体批发零售贸易业、120家个体餐饮业的样本,经数据收集和计算机汇总处理,抽样调查资料开始使用。

  【开展统计执法大检查】2001年,市统计局、监察局、法制局、司法局根据国家、省、绍兴市有关部门通知精神,开展统计执法大检查。68月,在各单位全面自查基础上,抽查单位16家,推广统计工作成功做法,提出统计违法行为的整改意见,对2家统计违法情节较严重的单位给予通报处理。同时,加强全局干部统计检查知识培训,提高了全局干部的执法意识和业务水平。

  【完成R&D清查工作】全社会R&D资源清查工作,是一次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R&D(即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及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一组国际通用的、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活动规模及科技投入强度的重要指标。200134月,市统计局根据省统计局统一部署,开展R&D清查工作。专项调查全市187家企事业单位(其中农业企事业单位10家、工业企业147家、二级建筑企业12家、计算机应用企业3家、民营科技企业13家)科技活动和技术引进经费支出等有关数据,初步摸清2000年全市科技活动情况。在科技清查基础上,科技进步监测工作按时报省统计局审核通过。

  【城调农调工作有序开展】2001年,城调队着重抓好对600余种商品及服务项目和30个调查网点进行抽样调查工作,正确测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完成50户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调查;同时,配合省、绍兴市开展浙江省城市交通管理和绍兴市纯净水调查工作。农调队在巩固稳定调查网点、确保调查数据质量的基础上,大量的农村重大信息、调查分析文章被新闻单位采用。《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嵊州农民非农收入占大头》一文刊登在1126《浙江日报》第二版头条;《粮食购销市场化,农民要求有三条》一文以较大篇幅刊登在226《浙江日报》第8版头条;《不调种早稻,尽量不抛荒》一文被《绍兴日报》登载在319第二版的头条,并加了编者按语;《嵊州农民生产投入全面升温》、《农民节日消费三大新变化》、《人情消费为何成了人情债》、《从数据看变化》以及《嵊州农民首季现金收入大幅增长》等信息,被省、市、县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采用。

  【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进展顺利】2000111零时为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登记标准时间,人口普查工作展开。2001年,人口普查数据快速汇总编印成册,发布《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普查登记的常住人口为671200人(包括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全市有家庭户241974户,家庭户人口644432人,占总人口的96.01%。初步分析全市人口普查资料,专题调研总人口、出生、死亡等人口重要数据。完成全市普查表编码工作,并经上级人普办验收,将进入光电录入阶段。总结人口普查工作的准备、登记、编码阶段性工作,做好全市28个乡镇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的评比工作,并开展城镇劳动力抽样调查。

  【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工作展开】2001年,为摸清全市各类单位底数,重点掌握地区分布、行业分布、登记注册类型、规模结构以及生产要素配置情况,建立和完善有关部门互为补充、相互衔接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开展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工作。市府办转发市统计局等八部门《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市基本单位普查的通知》,成立普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统计局内),全市乡镇和市级主管部门建立普查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落实专兼职普查人员。普查标准时点为20011231。至年底,完成全市基本单位登记上报工作,进入普查表审核和计算机处理阶段。

  (王贤新)

 

  个私经济管理

  【概况】2001年,自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好工业园区、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以来,个私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市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总量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全年新登记个体工商户3573户,扣除注销登记的2938户,净增635户,同比增长160个百分点;新登记私营企业475户,扣除注销登记的122户,净增353户,同比增长60.1%。全市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21430户,从业人员39698人,注册资金47836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1%4.2%13.8%;有私营企业1490户,雇工31045人,注册资本162960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1%34.3%37.6%。个私企业共创产值1526518万元,实现销售总额707818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1659万元,分别增长21.7%17.7%14.6%。有出口创汇私营企业165户,实现出口交货值83968万元,同比增长42.7%

  【个体工商户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根据全市自身的区域特点,境内第三产业投资少、风险小、经营方式简单,促进个体工商户三产迅速发展。至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三产的户数比例为1:124:668

  【技改投入增加】2001年,个私企业广泛地与中科院、省农科院、北京大学等科院机构合作,新上科技项目125只,同比增长58%,科技投入65240万元,同比增长2.62倍,科技项目中技术创新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火炬与星火项目、新产品开发等申报省级及以上的有29只。

  【创建规范化样板党支部】2001年,市工商局按照上级党组织和个私协会要求,以创建规范化样板党支部为抓手,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在加强领导、强化制度的同时,有的放矢,注重扶持,市协拨款4.5万元分别给市场、石璜、长乐、崇仁个私协会和城关两个协分会党支部用于支部规范化建设,促进个私经济发展。石璜、市场个协分会党支部被市组织部定为首批规范化样板党支部,创建规范化样板党支部工作得到了市委及组织部的充分肯定。

  【个私企业宣传队伍取得丰硕成果】  2001年,市个私协会通过调查摸底,造册登记,在50人以上人员并建立党支部的私营企业中建立了宣传员队伍,并加强宣传员队伍及阵地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全年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刊出文章295篇,其中省级以上52篇;还刊出市协《个私简报》11期。

  【重视“会员之家”建设】2001年,为增强协会凝聚力,根据协会自身职能,强化为会员服务意识,个私协会投资2万元新建“会员之家”7个,至年底,建立基层分会“会员之家”10个,添置了文体活动娱乐设备和工具,使会员经营之余有了自己的文化娱乐场所。

  【个私会员“三个结合”学教活动扎实开展】2001年,个私会员开展“把自身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法则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的三个结合学教活动。4月,组织会员代表180人进行重点学习,召开座谈会12次、专题讲座2次,广播宣传28次,出黑板报53期,张贴宣传标语2200张,发放宣传资料4050份。5月,在嵊州日报上刊出私营企业典型事迹专题宣传3期,自办《个私简报》2期,使会员受到为国创业、奉献社会和依法致富的教育。

  【开展“户户讲道德,店店无假货”活动】为促进文明经营,规范市场秩序,市个私协会继续深入开展“户户讲道德,店店无假货”活动:一是教育引导,典型示范,召开大小组长会议;发放倡议书2000份,宣传资料2850份,刊出黑板报38期;评比出“户户讲道德,店店无假货”活动示范户18户。二是规范要求和监督管理并举,提高活动质量。甘霖分会张贴《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道德规范》350份;城关一分会与个体经营者签订“不制售伪劣商品责任书”,并统一制作木线柜悬挂在商店墙上;黄泽、三界等分会也与经营者签订“不制售伪劣商品责任状”;长乐、崇仁等分会统一思想上门服务,按照规定统一悬挂证照,要求商店明码标价。同时加强监管力度,发动经营者自查自纠、互查互纠,分会组织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三是与各项活动结合,巩固活动成效。市个私协会把开展“户户讲道德,店店无假货”活动与开展“五好经营户”、“光彩之星”、“星级市场”、“规范化管理一条街”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活动更有成效。市场分会根据市场的特点,开展争创“星级文明摊位”活动,评出“三星级文明摊位”23家,“二星级文明摊位”46家,“一星级文明摊位”153家,“党员文明示范摊位”6家,“户户讲道德,店店无假货”文明示范摊位2家。

  【长乐个私业主结对助学献爱心】个私协会长乐分会在镇“关工委”和工商所的指导下,开展个私业主结对助学献爱心活动。市天赐实业有限公司在董事长刘雅银一直资助两位学生从中学读到大学动人事迹影响下,公司管理人员与贫困生结成6对。至2001年底,全市有25位贫困学生(小学16人、中学6人、大学3人)得到个私业主资助,年资助额达6万多元。

  (市工商局)

  责任编辑 吕淼钦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版权名称 | 网站联盟 | 网站管理

主办:中共嵊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嵊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邮编:312400

电话:0575-83031707 传真:0575-83026547 邮箱:szdsb88@sina.com.cn 地址:浙江省嵊州市剡湖街道龙会一路六号 技术支持:杭州孚立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