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街道
【概况】三江街道区域面积61.48平方公里,总户数19052户,人口50019人。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8亿元,农业总产值 441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686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1.5%。银鱼尖、岭岗2个村7户地质灾害户全部拆迁安置完毕,各村五保户基本落实集中供养。筹措30万元建立了党员关爱基金。
【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三江街道党委抓住组织、纪检、宣传3条主线,在顺利完成村级“两委会”换届选举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6月初,街道作为省试点单位在46个农村支部、853名党员中开展“强素质,教育引路;保稳定,联系问路;办实事,整改开路;促发展,典型带路”为主题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召开千人动员大会和千人党课大会,举办党员培训班8期,受训3000余人次,发展新党员75人。在建党84周年之际开展“过好一次组织生活,上好一堂集中党课,进行一次向老党员慰问,组织一次入党宣誓,观看一场革命传统教育片,开展一次党员义务劳动”的“六个一”活动,并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加强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和党的组织建设。
【经济建设稳步推进】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8.06亿元,增长28.9%;销售收入56.2亿元,增长32.2%;创税2055万元,增长260.23%;利润2069亿元,增长26.29%;技改投入4.15亿元。招商引资完成预定目标。全年实现合同利用外资2408.9万美元,完成指标数的200.74%;实到外资600.5万美元,完成指标的120.1%;市外境内融资8870万元,完成指标的221.8%;自营出口18484万元,完成指标的101.81%;培育和扶持上规模年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15家(累计已达100家),争创高新技术国家级企业1家,省级4家;争创省级著名商标企业6家,绍兴市级10家;争创国家级名牌企业1家,省级8家,绍兴市级15家。是年获“绍兴市经济强乡镇”和“绍兴市自营出口十强乡镇”荣誉称号。
【全力打造“平安三江”】随着城南新区城市建设和工业经济的发展,辖区内农村建房、土地征用情况复杂,外来人口流动性大,导致社会稳定形势严峻。街道党委、办事处结合本地实际,深入贯彻上级部门会议精神,转变工作作风,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让法制进学校、企业、农村、基层,全力打造“平安三江”。2005年,开展大型法制宣传教育22场次,发放普法教材1200余册,全年调解各类纠纷210件,调处率96%;受理市长专线电话327件,处理327件,满意率98%;受理信访44件,办结率100%;建立外来人口“三级管理网络”,签订治安责任书。制订维稳工作“十项”机制,深化“三学一创”活动,开展“走访一批重点户,帮扶一批农民转移就业,兴办一批实事工程,宣传一批先进典型”等活动,达到了保稳定、促发展的目的。
【天方茧业种植铁皮枫斛3.33公顷】天方茧业在发展彩色蚕种、植桑树6.67公顷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山地和城郊优势,在银鱼尖村前黄泥山岗上开垦种植市场紧俏、科技含量较高、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铁皮枫斛3.33公顷。
【周家坂村党支部实干出成效】2005年村级“两委会”换届选举后,新党支部成员团结协作,顾及未来,制定农村发展规划,规定每月15日召开一次党员民主生活会,每个干部帮扶一户贫困户。为使农民脱贫致富,开发年产0.5万公斤的上海小葱籽、饲养3000只山东种兔、种植年产1.5万公斤味美品优的小京生花生基地。在扩建硬化仙黄线至周家坂村2.5公里公路的基础上,集资35万元打通至三塘下洋棚村6米宽200米长的公路,并铺设3条300米长、3米宽的机耕路。获市级文明卫生村和市级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2005年,三江街道党委、办事处以“统筹城乡发展,积极融入市区”为目标,加大道路、桥梁、电讯、饮水等工程设施建设。投资1200万元建成茶坊桥;投资30万元修复潭遏桥;投资930万元硬化道路14条,计26.9公里;投资近200万元完成三塘公路一期硬化工程;投资50万元改造三塘片有线电视及各片调频广播工程;投资43.9万元全面完成大万岗、丫叉坑、任家湾3个村的饮水工程,并通过验收;建成19个村的村级办公场所。
【教育质量全面提高】三江街道辖区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施“均衡协调”的发展战略,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追求“和而不同”的办学特色,注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力探索新课程改革,改善办学条件,使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快速稳健的发展时期。2005年,获市级以上各类荣誉称号19次,教师科研课题论文获奖:省级1篇、绍兴市级6篇、嵊州市级68篇。学生学科竞赛获全国级一等奖4人次,二等奖2人次,三等奖3人次;获绍兴市级15人次,嵊州市级136人次,团体奖9次。学生作品在准印刊物上发表省级2篇,绍兴市级15篇。全街道3所中学初中毕业生全市中考成绩名列全市前茅。
【“计生”管理机制遂步完善】街道党委、办事处维护群众计划生育合法权益,满足群众对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需求,进一步深化优质服务工作,完善管理服务机制。2005年,育龄妇女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满意率,产后术后药具服务率,群众了解计生政策、外来育龄妇女纳入管理服务率均达90%以上,计划生育率达99.16%。当年生育落实长效节育率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被评为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绍兴市计划生育示范乡镇。
【妥然处置“7·4”京新药业环境污染纠纷事件】新昌江环境污染问题由来已久,严重影响沿途村民的生活和健康,要求治理的呼声十分迫切,7月4日,终于发生了黄泥桥村村民及附近群众冲击新昌京新药业的“7·4”环保纠纷事件。三江街道立即成立由党委书记、主任郑法根任组长,各线同志参加的指挥协调组、维护稳定组、宣传信息组,及时分赴现场逐户逐个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建立网络,及时收集信息,连续下发11个关于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应急预案,汇报、编制工作动态。为妥然处置京新药业环境污染纠纷事件,按绍兴市委[2005]76号、80号文件精神,嵊新两地达成了新昌江环境治理合作协议,在年底前建成新昌城西湖电站到黄泥桥段5.3公里和城东新区泉清村口至新和成股份东厂区约5公里集污主管道;京新药业、新和成原料厂分别在2006年、2007年年底前搬迁完毕。
(章国良 金钦福)
鹿山街道
【概况】鹿山街道辖51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91.9公顷。总户数18334户,人口50357人。2005年,全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7亿元,同比增长18%;工业产值13.50亿元,同比增长28.1%;农民人均收入6665元,增长9%,高出全市人均收入125元。计划生育率达98.97%。
【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完成】上半年,根据《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有关规定,51个行政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进行了换届选举。共选举产生村党支部成员118名,村委会成员153名。
【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7至12月,街道29个支部、540名党员按照“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创特色”要求,开展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党员素质,振奋精神,密切党群关系,提升工作能力,增强工作干劲,推进了各项工作。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方兴未艾】街道积极实施“1155”工程,全年发展花木基地66.67公顷,水果基地133.33公顷,新增外拓基地3666.67公顷,被省林业厅授予“浙江省十强花木乡镇”称号。大力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形成了承包面积6.67公顷以上27户、承包面积0.67公顷以上500多户的种植大户群体。“青鹿园”牌梨基地,“剡溪”牌杨梅基地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并成功申报部级无公害农产品。“双龙”牌山核桃和手剥小核桃通过省部级有机食品的各项审定。“猪八家”牌小京生花生获绍兴市名牌产品称号。
【工业经济取得重大突破】街道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为载体,着力做好服务工作。一年来,全街道技改投入5100万元,完成市下达考核任务数的510%。工业企业实现自营出口2470万美元,同比增长26.1%。
【康庄工程建设稳步推进】2005年,街道办向上争取资金,横向争取支持,全年投入525万元实施路基、路面工程30项(共40.2公里),其中路面工程15项(共19.36公里),极大地改善了街道通村公路的条件。
【农村消费安全建设全面启动】2005年,街道设立消费维权监督站,在行政村设立消费维权监督点,基本形成了市、街道、村三级农村消费安全监督网络体系。同时,在25个行政村建立了放心示范商店25家,切实保障农村消费安全。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05年,街道建立了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务工农民岗位培训等各类培训62次,受训2400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超额完成,全街道参加年农村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30473人,比上年新增1312人,参保率达93.16%,完成速度居全市首位。
【文教卫生事业全面进步】2005年,全街道初中升学考试706分以上的有5名,达到城关普高招生线以上的有35名,其中小砩中学中考质量评定在同类中学中名列第一。投入15万元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修理和新建。开展文明社区、卫生示范村和示范单位创建,创建省级卫生单位1个,绍兴市级卫生单位1个、绍兴市级绿色社区2个,嵊州市级卫生单位3个、卫生村2个。
【平安街道创建初见成效】街道把社会稳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先后制订完善了一系列制度,明确职责、落实责任。积极开展社会不稳定因素和信访突出问题百日大排查调处活动,全年接待群众来信来访91件,调处91件,调处率达100%。另外,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全年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
【村级会计代理中心平稳运行】根据浙江省《关于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切实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实施意见》精神,街道成立了村级会计代理中心,并于9月底正式运行。全街道51个行政村的账务全部移交村级会计代理中心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增强村财务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了社会稳定。
(杨秋江)
剡湖街道
【概况】2005年,剡湖街道总户数27088户,总人口73737人。有耕地668.9公顷。街道党委围绕“科学发展、创强争优”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突出重点、真抓实干,保持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在“三学一创”农民教育活动试点、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先进性教育活动、“平安剡湖”建设、廉政文化进社区等工作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工业经济持续发展】2005年,实现工业产值115756万元,同比增长29.3%;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14046万元,为年计划的109.66%;自营出口完成4696万美元,为年计划的103.5%;完成技改投入9055万元,为年计划的175.8%;合同利用外资85.5万美元,为年计划的114%;实到外资50.5万美元,为年计划的101%。工业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其中浙江天成印染针织有限公司、浙江达成服装领带有限公司销售收入超亿元,名列全市2005年度纳税20强。
【创建社区共建机制】剡湖街道以居民居住放心、环境优美舒心、文化娱乐欢心、生活方便称心、邻里互助热心、社区共建齐心为目标,通过结对共建的方式,与辖区单位开展联手活动。街道11个社区先后成立了社区共建理事会,有155家单位参加,制定章程,选举产生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理事,在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全年安排活动230多项。为解决每个社区都有300平方米左右的活动用房,市长和市委组织部长多次到社区实地调研,落实相关措施。11月23日,市政府组织召开社区活动用房建设协调会议,明确新宅里4号空宅基地块、艇中路路头地块分别由市土地储备中心收储后划拨给北郊、艇湖等社区新建活动用房;文星东路堤坝下鸭棚地块划给相公殿社区建设活动用房,建设资金由社区自筹解决;环保局无偿提供江滨西路45号第5层给江滨社区作活动用房。
【工农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成】在市委组织部、市府办、自来水总公司、新光药业有限公司、剡山小学、市疾控中心等单位的资助下,筹资10万元在原工农村级老厂房建成工农社区活动中心。活动中心面积约400平方米,内设棋牌、阅览、卡拉OK、乒乓球、桌球等活动设施。
【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项目,投资130万元完成了大湾村、漩择村、南山塘村农村居民饮用水改造项目;投资48万元,沙园村利用村边自然漩水,经过沉淀、过滤收集到清水池,日供水量130吨左右,基本满足了村民的生活用水。
【康庄工程建设卓有成效】街道通过公开招投标,总投资165万元,实施了罗小线至戴望、禹广线至南山塘、104国道至外漩、环城路至张墅4条康庄工程建设,合计5.3公里。其中戴望、南山塘、外漩3条公路已在年内完工,张墅段将在2006年初完工。
【里坂村标准厂房一期工程完工】里坂村标准厂房工业区位于城北开发区内,占地14公顷,总投资1亿元,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规划中的厂房区为集生产、生活、办公为一体的现代工业小区。总工程分三期实施。一期工程建设投资1700万元,建筑面积21721平方米,已于年底完工。
【完成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街道22个行政村完成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并建立长效保洁机制,使农村道路、河道畅通洁净,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农民卫生意识增强,基本实现了清扫保洁常态化、垃圾处理无害化、环境管理规范化的目标。
【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根据市统一安排,剡湖街道积极引导农民参加全市以大病统筹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至年底,街道22个行政村,5个村级集体经济实体,通过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补助相结合的办法,参保对象达17459人,缴费金额750737元,参保率达87.91%。
【完成农村放心店建设任务】3月10日,剡湖街道消费维权监督站在城中工商所成立,聘请了33位消费维权监督员。5月初,根据市统一部署,对农村67家副食品店的卫生状况、进货渠道、文明经营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确定19家副食品商店作为农村放心店创建对象。年底,19家副食品商店通过验收,全面完成放心店建设任务,保障了农村消费安全。街道被评为2005年度农村消费安全建设先进集体、农村消费维权先进单位。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显著】 7月中旬至10月底,剡湖街道开展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13个党总支,88个党支部的1688名党员参加了活动。其间,共举办专题报告会6场,集中观摩电教片5次,集中学习256次,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如东浦社区创建全市首个“爱心超市”暨党性实践基地,越秀社区党支部扎实开展了“七个一”活动。同年12月,开展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街道22个行政村党支部的550名党员围绕助业、助居、助医、助学、助行、助困、助安的“七助”内容,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共捐款21500元,发放慰问金61950元,党员结对联系农户5480余户,下乡政策法律咨询256次,组织文艺演出8场次,累计兴办公益事业32件,投工1527工,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做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4月,根据市委统一部署,开展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22个行政村选举产生出村党支部成员54名、村委会成员66名、村“两委”交叉兼职人员13人。街道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明确村“两委会”分工,完善了村级配套组织建设。7月,帮助张墅、下碑山、外漩等3个经济薄弱村,按照务实、从简的要求,整合资源,以改造和租赁的办法,解决了村办公用房问题。
【“三学一创”农村教育十法获创新成果奖】 2月下旬至3月底,剡湖街道开展了以“学政策、学技能、学法律、创业致富”为主题的“三学一创”教育活动,在市委试点工作组的指导和帮助下,分别在里坂村、禹溪村、八里洋村,构建了“政策信息了望窗”、“文化信息了望窗”、“创业信息了望窗”等教育平台,探索直面沟通法、算账对比法、课堂培训法、文艺感染法、图片展示法、典型示范法、现场咨询法、互动参与法、阵地宣传法、实事促动法十种教育方法。建立健全了重大事项的民主决策制度、形势政策宣传制度、村干部包组联户制度、民情恳谈制度、舆情直通和应急处理制度五大有利于民情畅通的机制,成立了形势政策宣传中心,组建政策宣传员、法律指导员和就业服务员队伍,开展“创业典型户、守法模范户和文明示范户”评比活动,举办服装、整烫和计算机专业技能等培训,激发了广大群众创业致富的热情。“三学一创”农村教育十法被评为2005年度嵊州市宣传思想工作创新成果奖。
(王 哲)
浦口街道
【概况】2005年,浦口街道总户数12193户,总人口34050人。全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工业1.09亿元, 农业1.06亿元。工业经济完成技改投入7500万元,合同利用外资207万美元,实到外资70万美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77%;农民人均收入6248元,比上年增长9.02%。
街道有各类工业企业657家,比上年增加20%,其中销售500万元以上企业12家,比上年增加2家,形成了以机械、印染、织造、皮革等多种产业并举的产业结构。工业销售总额1.08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浙江手牌起重葫芦有限公司销售额达2710万元,浙东印染有限公司销售额达6707万元。
有水田1329公顷,旱地190公顷,粮食总产量8186吨;山林3588.6公顷;茶园面积138公顷,总产量2105吨;果园面积141.5公顷,总产量1017吨;桑园面积93.3公顷,蚕茧总产量51.06吨。
街道坚持“防范为先,工作在前”的工作思路,做到从源头上减少、从网络上健全、从机制上落实,堵疏结合,预防和调处并举,全力维护辖区内的社会稳定,为开发区建设创优环境,是年顺利通过绍兴市和嵊州市的“平安乡镇”创建验收,被绍兴市委、市政府评为信访“三无”乡镇(街道)。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街道党委、办事处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总投资690万元,硬化21个村的村级公路18公里;分别投资135万元和200万元新建三叉桥和屠家埠大桥。投入339万元实施饮用水工程,8000多村民吃上了放心水。
【科教卫生长足发展】为改善浦口街道人居环境,开展农村环境卫生大整治,投资18万元对35个行政村的垃圾实行集中清运处理。组建街道、村两级消费维权网络,开展“百县千村放心店”工程,创建了1家放心超市和19家放心店,完成目标任务的136%。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参保率达92%,全年累计报销医疗费近100万元。争创教育现代化强镇(街道),投资440万元建造浦口街道中心幼儿园、浦口中学学生餐厅和“风雨操场”。开展省级生育文化特色园创建活动,街道被评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全国先进集体。加强村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街道12个村成为市一类文化村。切实做好民政优抚工作,开展“关爱困难群体”活动,最大限度解决弱势群众的困难。殡葬改革进一步深化,加快推行生态公墓,重点整治了“上三线”旁屠家埠村的露天坟墓。
【浦口街道派出所成立】打造“平安浦口”,为嵊州经济开发区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3月18日成立了浦口街道派出所,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夏能勇等领导出席了揭牌仪式。
【就业服务所成立】街道党委、办事处牢固树立“开发区为我,我为开发区”观念,以服务开发区、减轻被征地农民后顾之忧为宗旨,于1月26日成立就业服务所。服务所举办各种培训班,培训人数达6700人;并组织与企业现场洽谈会,建立就业信息窗口,千方百计为被征地农民解决就业门路。
【发展家庭个私经济】街道充分利用开发区在浦口的优势,制订了“企业入园,家庭配套”的方针,大力发展家庭个私经济。棠头溪、坂田、黄家地、珠溪等村建立了领带服装加工配套生产基地,90%的农户加盟领带服饰加工业,缓解了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
【现代农业开拓出新】街道发挥城郊优势,利用沿山坡地资源,大力发展农庄经济,规划建设眠牛弄水库度假休闲山庄和上屋村13.33公顷的农家乐园,其中眠牛弄水库休闲山庄被列为市十大农庄旅游项目之一。其次,引导农户调整产业结构,着重发展周期短、见效快的农业短线产品,创建了3个省级无公害生产基地,大棚蔬菜、小辣椒等特色生产基地得到发展。
【市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等3项试点在浦口展开】6月10日,街道开展了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乡镇(街道)招投标中心、廉政文化进机关3项试点工作,做到硬件设施操作程序、管理制度规范化和审计、公开、监督、信息、议事、用人等多项制度创新,有利于村级集体经济开源节流,提高村级财务运行质量,促进了干部廉洁自律。是年被评为全市唯一的省级财务规范化管理街道。
【经济普查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为配合全市经济普查,街道党委、办事处及时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经济普查工作,制订计划和实施方案。经过2个月的普查,35个单位清查资料全部通过街道经普办预审和市经普办的初审,成为全市第一家通过市经普办验收合格单位。同时又完成了法人单位的普查登记工作和个体户的抽样调查,并顺利通过了市经济普查办公室的复查、验收和事后质量抽查,被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全国先进集体。
【被评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全国先进集体】马老故乡以“学马老精神,做马老传人”为宗旨,扎实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帮助当地育龄妇女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婚育观。同时,在各行政村设立生育文化角,建立永久性生育文化墙,承办以生育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广场文艺晚会,组织文艺业余演出队进村演出,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科普知识,切实转变育龄群众的婚育观。是年被中宣部、计生委等国家10部委联合评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全国先进集体。
【15号台风造成经济损失355.8万元】9月11日,受第15号台风“卡努”袭击,浦口街道受灾严重,屠家埠村150户居民进水,屠家埠大桥被沙船撞毁。隔水片6个村由于河水倒灌等原因,受灾严重。其中湛头村最深水位达5米,平均水位达1.5米,其他5个村也不同程度进水,造成了大面积停电、断水和交通阻断,经济损失达355.8万元。
(叶宏春 章伯荣)
甘霖镇
【概况】2005年,甘霖镇总户数33099户,人口87231人。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亿元、工业总产值65.88亿元、技改投入4.5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13.1%、17.7%、11.7%,处于全市乡镇领先位置,在绍兴市经济综合实力30强乡镇中位列第21位,在全省百强镇排名中位列118位,全国十强镇中位列566位。
【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65.88亿元,同比增长30%;完成销售收入62.59亿元,同比增长33%;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10%;技改投入4.5亿元,为年度计划4亿元的113%;全年实现合同利用外资3022万美元,实到外资562万美元,分别为年度计划的260.33%和112.4%;市外境内融资5000万元,完成年度指标的250%;引进中外合资企业8家,温州汽摩配企业1家;全年新获自营进出口权企业9家,新用权企业2家;自营出口1081万美元,比去年增长88.6%;组织企业出国参展7次,实现外贸出口交货值4.2亿元。全年实施标准厂房项目16个,建成标准厂房4.5万平方米。全镇有规模以上企业51家,比上年新增20家。三鼎工具和汇丰针织全年实现销售超亿元,怡亮织造、天然橡胶、北峰制冷、新华轴承等企业实现销售超5000万元。新建成家庭个私集聚区18个,为历年建成小区数的2倍。在建个私集聚区10个,新建厂房8.5万平方米,利用闲置用房1万平方米,基础建设投入3600万元,设备投入3300万元。注重科技创新,恒鼎科技的电池正极新型材料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争取列入国家“863”项目;天禾生态的降解塑料项目,正在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项目;投资超亿元的市外境内企业博尔德、纳川机械和投资2500万元的华美欧汽车部件属国家重点鼓励产业项目。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投资280万元实施了省级千库保安项目————福泉山岩顶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叶家圳中央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后门坑改造工程、农村饮用水工程。发展蔺草种植基地66.67公顷,引进宁波鄞州精艺席业有限公司,创办总投资1200万元、占地近0.67公顷的蔺草加工小区。投资50多万元发展6.67公顷冬枣基地,并组建“阿里山”冬枣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碧玉红”商标。“品之喜”牌玉露水蜜桃、“甘霖”牌黄花梨分获省精品水果金奖和优质奖,“甘霖”牌中华鳖被评为2005年浙江农业博览会优质奖;“科健”牌西瓜、“两头门”牌中华鳖、“剡溪”牌水产品通过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进一步加强村镇规划,投资35万元完成了集镇详细规划的修编工作。全面实施小康新农村建设,下倪村被评为绍兴市级小康示范村;下倪、叶家两村拆除旧房面积1.6万平方米,通过一类整治村验收。完成长6.41公里、投资2800万元、涉及11个村5家单位的蛟澄公路甘霖段改建工程的政策处理工作。投资35万元做好嵊松线柳岸至白泥墩段拓宽改造的政策处理工作。协助完成甬金高速(甘霖段)的建筑任务。投资17万元完成工业集聚区嵊义线企业厂房、综合楼的立面效果设计,并付诸实施;投资70万元对两侧空地进行平整和绿化。投资1800万元完成康庄工程路基路面项目120公里,完成年度计划的138%,质量和进度列全市第一,获市政府康庄工程建设一等奖。全年实施8个土地整理建设项目,其中7个项目已通过验收,新增耕地面积165.07公顷,获折抵指标117.47公顷。开展退宅还耕工作,全镇退宅还耕9.33公顷。投资85万元全面治理地质灾害,消除了6个村的地质隐患;共拆除危房129间计4952平方米,于今年8月顺利通过市级验收,成为全市首个地质灾害得到基本治理的乡镇。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调整学校布局,撤并苍岩中学、石道地小学,清理整顿了全镇56所幼儿园,新征土地扩建镇小操场,成为全市首批绍兴市教育基本现代化强镇。全面完成镇村两级文化中心建设任务,继上年被评为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乡镇后,11月,通过了浙江省体育强镇验收。加强卫生事业建设,新增垃圾转运站房6座。建安村被评为省级卫生村,蛟镇村被评为绍兴市级卫生村,上路西等3个村被评为嵊州市级卫生村。组建镇村两级消费维权网络,创建了1家放心超市和82家放心店,被评为市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维权网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76306人,参保率高达91.8%;计划生育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计生率达98.52%,被评为市计生优胜乡镇;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明显扩大,全年发放低保金461016元。125名滩坑水库移民基本得到了安置。圆满完成民兵、预备役和征兵工作任务,被评为绍兴市国防教育先进集体和征兵先进集体。制订落实稳定工作例会制、信访工作责任制、不稳定因素化解包案制、快速反应机制、信息沟通制等五项工作制度,切实做好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化解工作,重点抓好“八创建、八进村”活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全镇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全年累计接办市长热线242件,满意141件,满意率94.6%;受理群众来信103件,办结92件,办结率89.3%;接访群众97件,办结率96.9%,实现了绍兴市“三无”乡镇目标。
【举办“甘霖之夜”春节文艺晚会】1月29日,在市越剧艺术中心举办“甘霖之夜”春节文艺晚会。晚会在黄箭坂村舞龙队表演的《龙舞》中拉开帷幕,献演了舞蹈、小品、独唱、越剧表演唱等13个节目。
【农民培训工程结硕果】甘霖镇通过组织申报和上级评审,2005年有51人获得农业(农民)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另有33户家庭被评为嵊州市“科技示范户”,上路西村被评为省级“科技示范村”。
【举办水稻新品种展示暨培训会】3月28日,国家级水稻新品种展示暨省“0406”项目示范培训会在孔村举行。省种子管理总站品管科科长吴伟、市种子管理站站长郑兴苗先后在培训会上详细介绍了8个国家级、7个省级展示新品种及其栽培技术要点。孔村作为国家、省、市级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的重点村,共组织30多户农户参加了此次培训,并规划了5.33公顷水田作为2005年水稻新品种展示基地。
【白泥墩闲置用地盘整成效明显】4月份以来,投资636.5万元盘整白泥墩存量土地。其中,投入424.5万元用于征用土地;投资177万元用于拆除废旧厂房20165.5平方米,平整桔山、低塘13850平方米,挖掘土方6.5万立方米,硬化区内一期道路,解决用电与用水问题;投资35万元做好嵊松线柳岸至白泥墩段公路拓宽改造的政策处理工作。至年底,该区已入驻企业5家,落实用地7.33公顷,总投资1.35亿元,其中中外合资企业2家,实到外资100万美元。
【村党支部换届圆满结束】截止4月23日,全镇154个村党支部除田东村安排先村委后支部选举外,有153个村党支部进行了换届选举,共选举产生292名支部委员,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8人,占6.2%,比上届增2.7%;中专、高中文化程度83人,占28.4%;初中以下文化程度191人,占65.4%,比上届减少1.8个百分点;妇女17人,其中女书记4人;支委平均年龄47.9岁。在新当选的153名支部书记中,上届支部连选连任的有101人,当选率为66%。
【村民委员会如期换届】全镇应换届的村数为154个,其中缓选1个。有选民67916人,实际参加投票选举65096人,参选率达95.8%。其中已完成选举的153个村全部实行无候选人的直接选举,一次选出村主任的村有83个,占53.9%;一次选足选好的村有54个,占35.1%;另行选举的村数为100个。
【获市首届农运会一组团体总分第二名】10月28日,市首届农民运动会在市体育中心落下帷幕。全镇7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张芳获女子50米仰游第一名,篮球获一组男子第一名,围棋获一组团体第三名、老年组第一名,乒乓球获一组女子团体第二名,象棋获一组团体第三名、老年组第三名,并获得一组团体总分第二名。
【开展“三走进”活动】12月中旬,镇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了以“走进群众、走进困难、走进矛盾”为主要内容的“三走进”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机关干部进村入户10050户,2905名农村党员联系到户,走访28681户农户(全镇33719户);全镇筹措农村党员互助基金58487元;共办实事358件,其中党政班子成员办实事26件;对15件含不稳定因素事件,由班子成员挂帅,包案化解,限时办结,理顺了干群关系。
(金才汉)
崇仁镇
【概况】2005年,崇仁镇总户数31607户,总人口85301人。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2亿元,同比增长24.03%;工农业生产总值31.04亿元,同比增长17.09%;全镇固定资产投入2.42亿元,同比增长24.1%;财政总收入3492.42万元,同比增长39.27%,其中镇级税收收入258.66万元,同比增长12.46%;农民人均纯收入6678元,同比增长14.98%。
【农业项目建设大投入】2005年是全镇农业项目建设大投入之年,总投资达1802万元。主要有:投资507万元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西村畈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投资610万元的“千库保安”十亩岭下水库工程、坑东水库工程、红领巾水库工程、白柴爿水库工程;投资100万元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应桂岩小流域治理项目。大力开发农业基地,建成了千亩有机茶场(荆岗雾茶场)、木马峧生态万兔场、廿八都万猪场和百亩草莓订单基地。成功组建了高雾头竹笋专业合作社、崇仁长毛兔专业合作社、贤红牧业合作社、应桂岩茶叶专业合作社等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年新建个私集聚区8个,扩建2个,新增个私企业176家。实施技改项目15项,技改投入达1.5亿元,高于以往任何一年。新增亿元企业1家,5000万企业2家,规模企业3家,规模以上企业21家。合同利用外资1313万美元,实到外资501万美元,合同利用市外境内资金1.2亿元,市外境内融资1510万元。新增获权企业4家,新增用权企业4家,全年外贸出口交货值3.19亿元,其中自营出口额1320万美元。
【沸水温泉旅游区项目启动】按照“以古镇为龙头,以温泉为特色,集山水人文于一体的观光、休闲旅游区”的旅游开发总体思路,总投资5亿元,一期投资5000万元的沸水温泉旅游区项目进入实质性土地政策处理阶段,温泉的开发,将为崇仁镇开拓新的发展天地。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是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大教育布局调整力度。完成富润小学实验楼建设,撤并了前村、范村、福坑口、陆家、安江5所小学;在广利片撤并了藏岗小学。二是完善医疗网络,“一中心、五分站”的社区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三是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和“少生快富”工程,计划生育率达到98%。四是基本形成卫生监督、疾病控制、传染病救治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应急机制。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禽流感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五是群众文体生活日益丰富。在巩固绍兴市首批文化建设示范镇的基础上,挖掘整理了27个民间传统文艺项目。有25个行政村率先开展一二类标准的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民间剧团管理逐步趋向规范。六是开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基本建成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和社会救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弱势群体救助力度,是年累计发放低保金30.7万元。
【镇南大道改造工程完工】12月,总投资500万元的镇南大道改造工程全面完成。该工程全长1.2公里,路面宽16米,中间绿化带宽3米,并做好绿化、亮化工程,成为崇仁镇的景观大道。
【新农村建设出成效】2005年,全镇建成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2个(张家村、泥塘村),绍兴市级环境整治示范村1个(马家坑),绍兴市级文明村2个(泥塘村、四五村),嵊州市级全面小康示范村2个(木马峧村、安家村)。10月,张家村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成为嵊州市唯一获此荣誉的行政村。
【完成康庄工程项目57个】全年完成康庄工程项目57个,总里程98.82公里,工程项目涉及58个行政村,受益人口3.5万人。硬化县乡道路4条,总长22公里,极大地方便了农村老百姓的生活和生产。
【农村饮用水工程完工】投资60多万元,完成了雅基、里坑门、王家年、陆家、宋家墩等5个村的农村饮水工程项目建设,改善了3500多人的饮水条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年参报率达77%。全镇住院报销1555人次,报销总额180.8万元。提供合作医疗大病救助10人次。
【富润小学实验楼竣工】8月,总投资46万元的富润小学实验楼竣工,前村、范村、福坑口、陆家、安江等5所小学的200多名学生并入富润小学就读。
【招投标分中心建立】2005年,招投标分中心建立,全镇公开招投标通村公路项目51个,投资金额达1413万元;退宅还耕、土地整理项目4个,总投资达400万元。同时,认真贯彻执行政府采购制度,通过政府采购办公设施达71642元。
(沈文武)
长乐镇
【概况】2005年,长乐镇总户数27154户,人口69463人。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56.76亿元,财政收入5145.4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028元。全年农业总产值2.69亿元。种植粮食作物3763公顷,产量21153.3吨;水果443.4公顷,产量7725吨;桑叶213.3公顷,产蚕茧202吨;茶叶1536.7公顷,产茶叶1900吨;香榧700公顷;花卉苗木720公顷;蔬菜1201.3公顷;存栏猪19500头;存栏牛670头。
【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全镇有乡镇企业2325家,工业总产值54.07亿元;销售收入50.03亿元;技改投入2.7亿元;工业利税2.46亿元;出口交货值3.49亿元;工业用电3560万千瓦时。振兴电机产业,积极筹建电机原材料市场。狠抓招商引资,全年完成合同外资2911万元,实到外资544万美元、市外境内资金4006万元。新增自营出口企业6家,组织8家企业出国参展,10家企业通过CE、UL国际认证。全镇自营出口额达280万美元。新增规模以下企业70家、规模以上企业10家,其中亿元企业1家。发展个私经济,建设个私小区1.64万平方米,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78家。
【发展现代农业】先后投资400多万元,实施小流域治理、千库保安、土地整理等农业强基工程。继续推进基地建设,新增外拓基地338公顷。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申报市级香榧基地4个、良种茶基地4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个、国家级有机食品与AA级绿色食品双认证10个、森林食品1个。青虾养殖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中心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旗龙岗冬枣、昆山农业无公害蔬菜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组织成立了长乐镇白茶协会、天润兔业专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各类信息技术服务。
【社会事业得到发展】坚持统筹发展,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完成新嵊义线旁立面改造方案和石岭等13个行政村村建规划。深化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代表嵊州市接受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评验组考核。实施农村中小学“五项工程”,撤并5所中小学,优化教育布局和资源配置。扎实推进文化名镇建设,成功举办了首届长乐镇农民文化艺术节;长乐农民乐队获得市委、市政府表彰和奖励。镇老年体协在镇中心广场多次组织文体活动,丰富了老年生活。实施农民培训工程,举办各类培训班85期,转移劳动力1500名。投资22万元,新建水冲式公厕3座。保洁区面积从28个行政村扩大到65个行政村。57758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88.7%。滩坑水电站移民安置工作顺利进行,33户移民陆续搬进新居。
【9个村建成家庭个私集聚区】 2005年,高远、太平、沃基、坎一、四一、下曹、下珠溪、方口、金村9个村,共投入1400多万元建成建筑面积1.64万平方米的家庭个私集聚区,入区企业达140家。
【康庄工程全面铺开】全年总投资1519万元改造22个路基、路面工程,总长97公里,其中路基49.25公里、路面46.65公里,惠及27个行政村。
【尤家村班车开通】尤家村是一个有1400余人口的村庄,离公路有2公里路程。为方便村民生活,村投入100多万元拓宽、硬化通村道路。工程经市交通局验收合格,通了班车。
【福全村获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称号】福全村从2004年开始实施小康村建设,共拆除旧房23678平方米,改造路基38000平方米,硬化路面32568平方米,绿化26500平方米,新建了垃圾站房7座,配备了专职环卫清洁工1名、垃圾清运车1辆。投资30多万元在村内主干道新安装路灯,投资40多万元改造了村自来水设施,建造了福全亭、步高桥、篮球场、停车场等公共设施。2005年,被命名为绍兴市级生态村,嵊州市级、绍兴市级和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
【获市首届农运会团体第一名】在市首届农民运动会七大类比赛中,长乐镇代表团共夺得金牌14块、银牌10块、铜牌10块,获乡镇、街道第一层面团体第一名。
【长乐农民乐队参加多次大型演艺活动】2005年,长乐农民乐队参加了《长乐之夜》、《相聚长乐》、《金色重阳》晚会,绍兴公祭大禹陵十周年典礼,中国(舟山)海鲜美食文化节民间艺术大巡游等大型演出活动。
【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举办】9月15至16日,长乐镇举办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节会安排了开幕式暨“相聚长乐”文艺晚会、中秋南山湖赏月、长乐籍著名书画家和长乐农民书画作品展览暨书画才艺展示、长乐镇小作家协会成立授牌仪式、“长乐之韵”诗会、越剧表演专场演出、经济论坛暨招商引资洽谈会、电机产品与集镇建设成果展览等一系列活动,还组织来宾参观了沃基文化特色村和福全村的小康示范村建设现场。节后剡西诗社出了特刊,镇地方文化研究会编印了《浙江名镇话长乐》。新华社、《绍兴日报》、《绍兴晚报》、《天天商报》、《今日嵊州》、浙江电视台、绍兴电视台、嵊州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艺术节进行了专题采访和报道。
【长乐镇地方文化研究会成立】3月,长乐镇地方文化研究会成立,市文广局、文联、旅游局等部门人员参加了成立仪式并举办了《西白山揽胜》首发式。
【市集中处理垃圾现场会在长乐镇召开】6月,市集中处理垃圾现场会在长乐镇召开,各乡镇的分管卫生工作副乡、镇长参加。会上对长乐镇建设垃圾填埋场、垃圾站房和制订、实施卫生管理制度等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获绍兴市“计划生育示范乡镇”称号】长乐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原来分设长乐、开元两个点。为了整合资源、方便育龄群众,7月份投资15万元新建了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8月,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局在长乐镇召开现场会,部署全市 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会议肯定了长乐镇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年底,长乐镇获得绍兴市“计划生育示范乡镇”称号,这是该镇连续4年获此荣誉。
【《尤家村村志》完成初稿】年底,全书约37万字的《尤家村村志》完成初稿,该书包括村名探源、历史沿革、环境、道路、姓氏、村级组织、农田水利、工商业、文化教育、卫生、民情风俗等内容。
【镇司法所被命名为“浙江省示范司法所”】
绍兴市司法局和浙江省司法厅验收组分别于11月、12月对长乐镇创建示范司法所工作进行了验收。12月27日,省司法厅发文命名长乐镇司法所为“浙江省示范司法所。”
(周松炎)
三界镇
【概况】2005年,三界镇总户数20540户,人口62979人。全镇实现地区总产值达10.75亿元,比上年增长4.74%。其中第一产值1.46亿元,增长11.6%;第二产值6.55亿元、增长20.1%;第三产值2.74亿元,增长27.44%;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866元,人均实增1057元,增长18.2%。
【城乡一体化建设有新进展】2005年,新建沈塘至联欢公路2.5公里。在镇南新建占地720平方米的商住楼。建成垃圾中转站。委托绍兴市城市设计建筑院设计,投资近100万元,在车骑山麓李岙村兴建农业生态园休闲观光区。全镇10个村启动新农村建设,西后村建成占地300平方米的休闲公园和6幢示范样板房,申报省级小康示范村。沈湖村投入资金300万元,拆迁113户农户12309平方米的旧宅,建成水上公园和8个公厕。
【清理闲置地发展家庭个私企业】2005年,三界镇为引进企业搭建平台,在工业区清理闲置地4.3公顷、闲置厂房18000平方米,引进6家企业,投入资金共5亿余元。镇政府制定《发展家庭工业20条》,对新办家庭个私企业,当年奖励补贴5%,奖励现金2000元,并在全镇六大社区,建各具特色的工业集聚点7个,在镇南嶀浦岭西南侧荒坡建成6.6公顷的个私工业示范小区,是年有6家个私企业投产。长桥集聚点有15家小五金企业当年投产。全镇全年新办家庭企业167家,促使农村富有劳力的转移。
【农业经济为五年来最佳一年】2005年,三界镇遭遇春旱、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农业经济仍为5年来效益最佳的一年,粮产、茶产、养殖、花卉、苗木、毛竹六大规模农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全镇种植面积达6022.7公顷,其中早、晚稻2756.6公顷,产稻谷18481吨,达到正常年份的总产量。大小麦实产967吨,同比增加118吨。产油菜籽951吨,同比增产49吨。产茶叶480吨,饲养四季蚕6437张,产鲜茧266吨,增产8吨。产淡水鱼699吨,比去年增产222吨。生猪存栏27300头,比上年增加13100头,出售生猪12800头。
【在沪成立首个外出党支部】三界镇在上海务工人员有4000余名,有党员175名。由于外出党员管得着看不见,思想教育相对薄弱。三界镇党委为使外出党员离家不离党,于10月25日在上海浦东新区建立中共嵊州市三界镇外出党员上海市支部委员会,挂牌子,设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发“党员证书”,使外出党员可在沪定期参加党组织生活。镇委还在网站开通“党员之家”、“网站党校”、“网站论谈”、“网站咨询”、“建言献策”等,与在沪党员及时交流信息。11月9日,《人民日报》华东新闻网第一版刊登了《浙江省嵊州市在沪成立首个外出党员支部》的报道。
【实施爱心助困大行动】2005年,三界镇对全镇451户低保户,200多户特困家庭,1900名残疾人,160多位五包户、孤儿,100名特困学生,分别实施“爱心助困大行动”。11月15日晚,在市越剧艺术中心举行“情暖三界”慈善文艺晚会,35位三界企业界人士和机关、事业单位代表,当场捐款210.55万元,其中6家企业董事长、公司总经理捐献30万元,用自己的善行义举表达致富不忘家乡、共创三界和谐社会的心愿。
【三界镇码头达到六级通航标准】三界镇以曹娥江在东海出口处建拦海大坝为契机,投资100余万元,由镇金龙路桥公司疏通航道,挖掘三界剡溪段的沉泥卵石8万余立方米,加深拓宽11公里的航道,并在镇南剡溪江西岸新建了码头装卸区。2005年,经市航道部门测检,达到六级通航标准,可载运200吨船只通航。
【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7月起,三界镇按社区分期分层次对党员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提高党员素质。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班子,设立先进性教育办公室,组织镇干部去绍兴县观摩和学习商阿大的先进事迹。在教育活动中,编发简报9期,镇广播站每日早晚2次播出专题节目;印发3位党员发家致富典型事迹。各片党员按老、中、青不同层次集中上党课,开展谈心活动。继镇领导走访慰问5户火灾户(招士湾村4户、郑家村1户)后,临江片总支77名党员捐献现金6680元资助特困户,镇国土所7名党员开展联系1户贫困户和3家规模企业、3家农户的“一三三”活动;三界镇中学21名党员与65名贫困生结对,共捐款9800元;三界农行19名党员为1名特困学生捐款3600元。三界派出所所长,戬岙村、沈湖村支部书记被市委评为2005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计划生育工作再创佳绩】三界镇将计生工作列入政府重要工作,由镇长任计生工作组长,健全发展村计生员网络管理,优化人口教育。针对三界外出劳务人员多的特点,定期走访检查,取得较好效果。2005年共出生520人(含补报13人),计生率为96.92%,同比出生减少59人。出生漏报率为2.5%,晚婚率为53.11%。当年落实长效措施73.31%,有263人采取补救措施。综合避孕率为92.26%。全镇计生工作出现无行政错案,在全市乡镇计生工作年度考核中各项指标再创佳绩。
【创优增强规模企业】三界镇遵循科学发展观,围绕增强厨具、链轮两大支柱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继续实施新工艺生产,增强自动化流水生产程序。2005年全镇21家企业,共投入技改资金3.12亿元,增设15条生产线,4套机械新设备。其中链轮生产企业增设4条生产线,扬声器企业增设3条生产线,包装印刷、丝织、家具、机械等企业增设8条生产线。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产出率,增强了企业的综合实力。在技改投入方面,镇工业企业又聘请10名高级技术人才,其中有3名高级工程师,7名审计师、会计师。普田厨具公司还聘请省党校老师每季度举行《企业管理讲座》,成立科技研发中心,培养新一代技术人才。
【建成5个农业技改示范方】2005年镇农业公司在市农业局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建成5个农业技改示范方。即在范洋、八郑畈国家级粮食示范方建立667公顷的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在粮产示范区三联村种植8公顷的国家级新品种Ⅱ优7951、泰优1号新品种水稻示范方,在盛岙片傅山村连片种植6公顷油菜示范方,在北街村种植8公顷小麦示范方,在粮产区沈湖村建立1.33公顷的早稻、量虾轮养示范方。经一年实践,各示范方经济效益明显增加,开辟了生态农业的发展新途径。
【茶叶加工企业增创外汇】2005年,全镇有生态茶园702.3公顷,其中经省批准无公害有机茶园39公顷。瑞兴茶业公司3年来投入3000余万元,建立出口茶加工基地,出口茶叶4015吨,远销非洲国家,创外汇收入2270万美元。引进树德茶叶出口加工企业,并带动2家茶机厂,提高茶叶原值率一倍多,为企业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防疫工作成绩显著】2005年,三界镇部分地区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和狂犬病,在市农业局和卫生部门的配合下,发动农户铲除“一枝黄花”,并捕杀家犬。6月,对13.8万羽家禽注射防疫针,免疫接种率达100%,及时解除了群众对菌链球病禽流感引起的恐慌,确保全镇人畜安全。
(濮寿康)
黄泽镇
【概况】黄泽镇面积96平方公里,辖5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005年底,总户数16392户,总人口44768人。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4亿元,同比增长18.7%,其中第一产业0.92亿元,第二产业3.24亿元,第三产业1.1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302元,同比增长13.65%;农村经济总收入17.48亿元,同比增长45.2%。
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6.82亿元,同比增长21.35%。销售收入16.36亿元,同比增长28.12%;技改投入3.29亿元,工业纳税额2271万元,自营出口493万美元;实现合同外资2916万美元,实到外资538万美元,市外境内融资4250万元,工业用电量2962万千瓦小时;培育亿元企业1家,规模以上企业6家,规模以下企业34家。工业功能区建设顺利推进,共盘活功能区存量土地2.8公顷,新建标准厂房11000平方米,入区企业4家;新投产企业12家,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突破3.38亿元,创历史新高,涌现了双鸟机械、油脂化工、龙威机械、美亚特轴承、绿园网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经六、经七、经八等主要道路、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农业总产值1.28亿元,比上年增长25.8%。抓好绿色无公害产品和基地建设,完成前良村占地8.67公顷的万羽无公害家禽基地、大洋村为中心近333.33公顷的无公害芋艿基地以及以胡宅为中心的近16.67公顷的无公害大棚蔬菜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水果种植业,在花果山生态农庄建立了6.67公顷新品种示范推广基地,引进百香果、味帝杏等10多个优良品种;开展农业招商,引进全市最大的种植农业外资项目,即台商投资1050万美元的233.33公顷银杏种植基地项目。
【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启动横街拆迁一期工程,完成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总投资500万元的渔溪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总投资350万元的黄泽江左岸堤(后官桥砩至赖石砩)改造工程在建设中。总投资187万元的叶家渠道改造工程于6月动工,已完成工程量的60%。配合甬金高速黄泽段工程建设,妥善处理了沿线涉及16个村31户农户的政策处理问题,实现甬金高速顺利通车;做好仙黄公路政策处理工作,春节前实现市区至甬金线黄泽道口通车。占地0.42公顷、总投资200万元的中心幼儿园异地新建工程已完成前期工作;占地2040平方米、总投资270万元的中心卫生院改建工程于6月份动工,已投入使用。康庄工程建设完成了13个村25个项目,其中路基改造工程13个项目,路面工程12个项目通过验收;投资130万元的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进展顺利。总投入730万元,完成了前州畈、大洋畈、石蟹畈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80公顷。抓紧修复水毁工程,其中劳动砩、后官桥砩已修复,马浪砩、赖石砩正在修复中。
【社会事业建设再上台阶】顺利完成村级组织换届选举试点工作,优化了村级领导班子。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经济薄弱村改善办公条件。积极实施中小学“五项工程”,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通过了绍兴市教育现代化乡镇验收。全面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镇参保率达80%以上。推进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完成了人口与计生工作各项指标。开展放心示范店建设,为安全消费提供保障。奋力抗御“卡努”强台风袭击,扎实做好灾后自救工作,被评为绍兴市抗台救灾先进集体。圆满完成征兵工作任务,征兵工作被评为市级先进。顺利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工作,共培训农民3820人次,务工农民岗位培训2000余人,转移就业1538人。
【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在黄泽试点】2月18日起,经过40天的努力,完成全镇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换届选举试点工作。54个村选举产生村党支部成员112名,村委会成员162名,一批作风正派、肯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年轻干部充实到村级班子。这次换届一是社会秩序好。选举期间,无一人上访。二是优秀村书记、主任连选连任比例高。村主职连选连任比例达66.7%。三是农村实用人才当选人数多。村“两委”中五种类型的农村实用人才有225名,达82%。四是村“五比”(比经济发展、比环境优美、比社会稳定、比运作规范、比班子合力)绩效考核与选举结果吻合率高。全镇扎实开展了村主职干部“五比”绩效管理考核,考核名列前茅的实现连选连任,考核居后的基本落选。五是素质结构明显改善。村民代表中党员比例占22.5%,比上届增加4.5%。村委会成员中党员比例占34.6%,比上届增加12%。村“两委”班子成员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3%,比上届增加8%;经商办厂、多种经营的占63.2%,比上届增加38%。
【创建省东海文化明珠乡镇】一是拓展文化阵地。建设镇文化活动中心,新设图书室(藏书量超10000册)、电子阅览室、教育培训室、棋牌室、书画室、乒乓室、康乐棋室、多功能室和民间工艺精品斋。建立村级文化中心(老年之家)48个,活动场所总面积5520平方米,新建篮球场5个,新增健身路径2套。建立企业职工之家7个,活动场所面积达760平方米。二是深化创建活动。扩大民间职业剧团、农民乐队、音乐戏曲协会、棋友协会、越剧联谊会等文艺骨干队伍,编排《黄泽之歌》歌舞,自编文艺作品。举办“黄泽之夜”春节拜年晚会、元宵越剧演唱会、特色文化大会串、金秋菊花展览等大型文艺术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三是加大资源保护。研究制订《黄泽镇村落文化保护工作实施意见》,组建村落文化普查专业队伍,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民间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建设“嵊州市民间艺术馆”,扩大仿古木雕的影响。新建前良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立目莲戏培训基地。新编民间舞蹈《万民伞》,获浙江省第三届广场文化暨民间舞蹈新节目展赛优秀演出奖。四是振兴文化产业。加大民职剧团培育力度,扶植戏服产业,拓展销售网。规划仿古木雕一条街,建设仿古木雕精品陈列室。五是加强市场管理。由党委、人大、政府联合工商、公安、文化、学校等部门,定期对全镇28家文化经营户进行检查。并聘请了8名文化市场监督员,坚持日常监督和暗访检查。
【双鸟葫芦城被列入省级重点建设项目】浙江双鸟机械有限公司高性能环链电动葫芦及高强度起重用圆环链扩大出口项目(即“葫芦城”项目)占地16公顷,总投资3.6亿元,建设期3年,主要生产电动葫芦及高强度起重用圆环链。至年底,已征用经济开发区东郭村三王岛116600平方米土地,并通过省国土资源厅核准,开始动工建设。
【前良村级公共服务楼建成运行】 10月,投资250万元、占地近2000平方米的前良村“一厅七室三中心”公共服务楼正式建成运行,为村民提供了一个议事、决策、就医、健身、求知的理想场所。“一厅”即百姓议事厅,“七室”包括治安调解室、科普阅览室、党员活动室、村务办公室、综合会议室、青年活动室、医疗服务室,“三中心”包括信息传播中心、计生服务中心、体育活动中心。
【华丰移民新村建成】华丰移民新村由镇区农防堤旁边滩地围填而成,始建于2004年,实行统一规划、整体建设。“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等基础配套设施由镇政府统一负责建设,建房户型根据移民的生活习惯,确定一套作为整体户型,再由村出面统一招投标,进行整体建设。第一期移民共31户,每户建筑面积105平方米,造价13.7万。至2005年12月,一期房屋主体建筑全部建成,部分村民已搬入居住。
【市群艺越剧团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市群艺越剧团是黄泽镇一家民营剧团,创建于1988年。自创建以来,剧团坚持文武结合,突出流派唱腔,注重舞台实践,力拓演出市场,继承和发扬了越剧善于吸收、勇于创新的优良传统,在改革中逐渐发展壮大。目前,剧团有演职人员53人,其中国家三级演员8人,四级演员6人,每年演出600多场,演出剧目有《追鱼》、《劈山救母》、《五女拜寿》等48部剧本戏,演出范围扩大到江、浙、沪、闽三省一市。2005年,被中宣部和文化部评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这是迄今为止嵊州市民间职业剧团首次获得的全国性奖励。
【前白村发现东晋古墓】9月21至26日,市文物管理处对前白村一座东晋时期中型古墓进行抢救性挖掘,共出土盘口壶、四足壶、多隔盘、灯盏、古钉等11件文物。该古墓为凸型砖墓,坐东朝西,古砖上有“大灵四百年”等吉祥语。
(杨萍影)
石璜镇
【概况】2005年,石璜镇总户数10351户,总人口27552人。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完成和超额完成了既定目标:全镇地区生产总值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工业总产值19.04亿元,增长39%;农业总产值2.1亿元,增长5%;农民人均收入6546元,增长14%;财政收入188.71万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52.2%。
【工业经济稳步发展】盘活用好工业功能区内6个企业1.33公顷闲置土地和厂房,做好3家企业增资扩建工作,实现集聚、集约发展;加大技改力度,9个技改项目产生良好效益;工业功能区内25家企业销售形势喜人。及时整合人力资源,跟踪项目,提供优质服务,全年合同利用外资154万美元,完成年度任务的205.2%;实到外资106万美元,完成年度任务的212%。制订鼓励和扶持发展家庭个私经济的若干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家庭个私经济向集聚化、多元化发展。总投资1000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达12800平方米的范油车、寺新、沈村3个村级家庭个私集聚点,全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8.77亿元,技改投入7213万元,新发展规模企业4家,规模以下企业13家,新增个私企业106家;工业用电量213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8.42%。在工业经济考核中位居全市第二层面第一位。
【农业产业化进程扎实推进】一是花木产业优势进一步体现。全镇花木销售总额达到8000万元以上,5月份被评为省十大特色花卉乡镇。二是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大鹏茶业有限公司成功拍买下安徽祁门茶厂,全年销售超1个亿;春风茶厂招商引资50万美元,注册成立浙江春力茶业有限公司,全年销售额达8000万元;绍兴市一景乳业有限公司第一牧场形成了饲养奶牛600头、日处理鲜奶5吨的生产规模,成为绍兴市首家规范化奶牛场。三是效益农业发展迅猛。全年新发展良种茶10公顷,姜葱轮作66.67公顷,省级优质蚕桑示范基地13.33公顷;镇“江畔”牌鸡鳖养殖场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获得绍兴市名牌产品称号;“笙元一芯”茶及其生产基地分别被评为省无公害农产品和无公害生产基地。四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投资366万元实施了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石北坂万亩良田改造;投资260多万元的何家庄、白竹坂土地整理项目已通过省、市验收;投资200多万元的范油车坂、东范坂土地整理项目通过初验。五是农民培训工程进展顺利。结合新世纪农民培训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培训农民2370人次。2005年,全镇在现代农业考核中位居全市第三位。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大】投资50万元,完成南北新街向北延伸300米的基础填方工程;投资200万元的石璜江生态农防堤(一期)工程在论证的基础上,完成了招投标、政策处理等前期工作,开始动工建设;投资350万元,完成了涉及11个行政村,总长达10.8公里的康庄工程;完成30家放心店的创建工作,为全镇农村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提供了保障;安装室外广播101只,新增村广播室8个,顺利完成农村调频广播村村响工程;范油车村小康示范村建设成效明显,实施了个私集聚点建设、环村路灯亮化工程、“同仁园”建设二期工程、卫生洁化工程等,被命名为绍兴市级小康示范村。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投资近460万元完成镇中一期扩建工程,并通过了省示范初中的验收。全镇54个行政村全部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保22197人,参保率达84%。计划生育工作设计“生育文化四季行”活动,建立生育文化一条街,完善镇服务站3个室,创建了村级示范服务室11个,70%以上的村达到村民自治合格村标准,获得全市计生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和业务考核2个第一。积极实施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工程,新建封闭式垃圾站房65座、开放式垃圾站房56座,范油车、前白竹等4个村创建卫生村已通过市级验收。投资5万元,改善敬老院的基础设施,推进敬老院的规范化建设。积极做好滩坑水库移民安置工作,被评为绍兴市移民安置工作先进集体。开展“送文化、送教育、送卫生、送法律、送科技”的“五下乡”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按时保质解决了8个经济薄弱村的村级办公用房问题。积极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认真完成2005年度征兵任务。认真做好社区医疗、精防、血防及禽流感、霍乱防治等工作。
【维稳工作成效显著】石璜镇建立健全12项应急预案和有关工作机制,提高干部的处置能力,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开展大规模的谈心谈话活动,对排查出的六大类11个方面问题,涉及9个村的不稳定因素,实行领导包案制,并落实相应的工作措施。全年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6起,调处成功101起;处置突发性事件9起,群体性事件7起;受理信访案件107起。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网络,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抓好防汛、防台、防火等工作,有力保障全镇的公共安全。2005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平安建设”先进集体,信访工作分别获绍兴市和嵊州市“三无乡镇”称号。
【大鹏茶业收购祁门茶厂】大鹏茶业有限公司是集生产、加工、贸易于一体的专业茶叶企业,获得ISO 9001质量体系认证,拥有茶叶自营进出口权,年产精品出口茶叶1万吨,其中自营出口8000吨以上,产品远销美国、欧洲、中东、非洲等市场。3月,大鹏茶业以2520万元竞得“祁红”商标的使用权并入主祁门茶厂。祁门红茶1875年问世,以品质超群、香高味醇成为与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乌瓦红茶齐名的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100多年来,2次获世界金奖,4次蝉联国家金奖,被誉为“茶中英豪”,列为中国外事用礼茶。祁门红茶是安徽祁门县精心呵护的一块金字招牌,收购名品牌的成功,为“浙茶北上”提供了新思路。
【范油车村被命名为绍兴市级小康示范村】范油车村现有农户290户,人口802人。全村有家庭个私企业136家,丝网织机400余台,销售总量在5000万元左右,形成了渔网纱窗与花木种养两大支柱产业,有丝网销售和花木销售两支营销队伍,是绍兴市唯一的渔网纱窗专业村。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580元。该村以拆旧建新为契机,以“五化”建设为目标,投入资金217万元进行旧村改造、环境整治,是年被评为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环境整治示范村、市个私经济发展优胜单位、绍兴市科普村,被命名为绍兴市级小康示范村。
(竺小雷)
谷来镇
【概况】2005年,谷来镇总户数8870户,总人口27109人。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960万元,比上年增长13.05%,其中一产6324万元,二产9028万元,三产760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838元,比上年增长12.3%。居民存款13621万元。
全镇总耕地面积755公顷,粮食总产量3115吨,农业总产值9200万元,比上年增长5.8%。有茶园1189.7公顷,新发展名茶33.3公顷,全年茶叶产量达1399吨,其中“山岚”牌茶叶被评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茶叶基地被评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有香榧2000公顷,是年改造香榧基地233.3公顷,嫁接香榧16万株,新发展香榧基地100公顷,香榧产量120吨,总产值2400万元。创办金果果果业专业合作社、剡山农副业合作社、红瀑谷香榧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社3家。有竹山2256.5公顷,培育和建设无公害竹笋基地666.7公顷,其中“野山谷”竹笋基地被评为浙江省森林食品基地。有板栗133.3公顷、银杏73.3公顷、柿子新品种149公顷、产蚕茧67500公斤。目前拥有13个农产品商标。
全镇有企业686家,实现工业产值38410万元,上缴税金152万元,净利润381万元。招商引资完成合同利用外资100万美元,实到外资50万美元。新发展个私工商户131户,规模以下企业13家,其中在绿色产业小区投资500万元新建“野山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山森”香榧有限公司2家规模以下企业。新发展市华通毛纺织厂和市悦峰茶厂2家规模企业。扩展和新建九里斜村等6个丝织个私集聚点。工业技改投入40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200%。
【村镇建设成绩显著】实施徐家畈土地整理,新增耕地5公顷;实施退宅还耕4.5公顷,实现移民下山40户120人;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投资100万元新建集镇自来水厂,投资180万元完成7个村的自来水改造工程。投入340万元完成岭下水电站建设。投资520万元完成总长50.6公里的12条通村公路硬化工程,全镇通村公路硬化率达90%以上。投资100万元搬迁镇中心幼儿园。成立专职消防队,投资20万元购置消防车1辆。投资120万元新建垃圾压缩中转站1座,投入12万元添置垃圾环境车1辆。全镇己建“农村放心店”15家,成为农村放心店样板工程。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保障户达196户,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100%,敬老院被评为绍兴市、省先进敬老院。勤勇村被命为嵊州市全面小康示范村和绍兴市环境整治村。11个村被命名为嵊州市基层文化示范村。
【文教卫生上新台阶】全镇有中学1所,在校生912人,教师54人,普及率、毕业率均达100%;初中毕业生考入各类中专(技)中师、重点高中、普通高中310人,升学率为84.9%,被命名为“省级交通安全学校”。有小学3所,在校生1284人,教师69人,普及率、毕业率、升学率均为100%。有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有卫生服务站(室)16个,其中中心卫生院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4所,床位22张,医务人员32人。全镇20961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金额408370元,占全镇人数的80%。全面实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制,计划生育率为96.23%。深化殡葬改革,遗体火化率100%。新命名市文明村和单位各1个,市卫生村2个。
【设计五大工程】为实现谷来经济快速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设计“富民、民心、平安、人文、强基”五大工程,成立5个专业队,构建“党委政府决策,专业队实施,行政村落实”的运作体系。
【完成村级换届选举】4月18日至5月23日,全镇20个行政村完成村撤并后第一次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共选出“两委会”干部115名,全额选足所设置的村两委干部职数。6月13日,对新一届村支委、村委115名村干部进行为期2天的上岗培训,加强了村级班子建设。
【举办首届农民艺术节暨北山香榧推介会】
10月10至12日,举办了为期3天的首届农民艺术节暨北山香榧品牌推介会,活动内容包括北山香榧品牌推介会、谷来镇“十一·五”规划暨山区经济研讨会、“金秋谷来”文艺晚会、“嘉谷风情”书画展览和秋季商品交易会。
【实施农民转移培训】2005年,全镇举办养蜂、名茶炒制、香榧嫁接等技能培训46期,培训人数达3696人,其中农民转移培训12期,实现转移劳动力356人。
【举办第三届“野山杯”龙井茶炒制比赛】 4月8日,举办第三届“野山杯”龙井茶炒制比赛,参赛28人,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分别奖现金800元和500元。4月9日,一、二等奖选手参加全市龙井茶炒制比赛。
【岭下水电站建成】6月28日,投资300万元,装机容量为320千瓦的岭下水电站建成,并开始发电,预计年发电量为70万千瓦时。
(楼建国)
仙岩镇
【概况】2005年,仙岩镇总户数6182户,人口16722人。镇域面积68平方公里,下辖40个行政村,一个茶场。全镇拥有林地5444.2公顷,耕地836.7公顷,其中水田583.1公顷,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乡镇。
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9亿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收入6128元,同比增长9%;技改投入7023万元,完成了市下达指标的234%;工业用电量317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3.7%,位居全市乡镇第四位;预算内地方财政收入195.5万元,为年度预算指标的168%;新发展家庭个私企业25家,引进合同外资100万美元,实到外资100万美元。在2005年第二层面乡镇(街道)年终“五比”结对竞赛中获一等奖,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镇领导班子在市政绩考核中被评定为第一等。
实现工农业总产值94225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7813万元,农业总产值6412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1953万元;财政总收入371万元;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012万元。
有工业企业593家,从业人员4021人。全年实现净利润4300万元,实缴税金2537万元,间接出口销售总值1302万元。年末企业固定资产原值总值20464万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494万元,规模以下和个私企业7970万元。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494公顷,粮食复种面积为700公顷,水稻复种面积493.5公顷,蔬菜537.9公顷。经济作物1426.5公顷,桑园148公顷,蚕茧饲养量3724张,产茧149.62吨;茶园455.9公顷,产茶557.2吨;果园106.3公顷,产果138.6吨。全镇存栏生猪4116头,牛361头,羊2562头,家禽37871羽,兔21655只。
全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262.2万元,当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村11个;1至3万元12个;3至5万元6个;5至10万元9个;10万元以上4个,其中50万元以上1个,100万元以上1个。
【规模以上企业达14家】组织实施规模企业培育工程,制定政策,落实措施,扶持规模以上企业发展。至年底,新增500万元销售以上规模企业2家,新增5000万元销售以上规模企业3家,全镇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4家,规模企业的总体数量和单体规模位居全市同类乡镇前列。
【发展茶叶外拓基地533.3公顷】镇党委、政府鼓励茶叶大户继续向外拓展基地,实现“有限空间、无限发展”,突破地域空间,发展茶叶产业。年内全镇新发展茶叶外拓基地533.3公顷,累计达到1666.7公顷,实现了5倍于本地茶园的目标,在全市所有乡镇(街道)中名列前茅。镇茶叶大户余仁苗在江西共发展外拓基地533.3公顷,并创办金峰茶业有限公司,成为江西省最大的茶叶龙头企业。茶叶外拓大户俞本初在江西注册了“滕王阁”名牌,成为江西省著名品牌。
【西鲍村建成全省一流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
西鲍村在获得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的基础上,2005年总投资650万元,建成全省一流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24套颇具特色的欧式农居样板房,完成了1.5公里环村公路路基改造,村庄品位进一步提升,成为嵊州市乃至绍兴市小康示范村中的一大新亮点。村公共服务中心和欧式农居样板房由省工业设计院设计,风格独特,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
【基础设施建设卓有成效】2005年是全镇基础设施建设最多、投入最大的一年,全年组织实施了十大重点实事工程项目,累计总投入1719万元。其中七大重点工程项目已全面完成,三大项目正在抓紧实施。一是教育设施整合工程:新建镇中教学综合楼4032平方米,合并原镇中镇校,组建了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楼主体工程投入350万元,计划配套50万元,教育投入在全市所有乡镇(街道)中居首位。二是小康示范村建设工程:西鲍村完成了三大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村庄品位进一步提升,成为小康示范村样板。三是地质灾害避险安置工程:总投资100万元,完成了涉及4个村67户的地质灾害危房户避险安置。四是康庄工程:投资120万元,完成了10.6公里通村公路路基路面改造。五是县乡道改造工程:总投资230万元,完成了东兰线闹水段2.2公里、清白线仁村曹家段4.63公里路面改造硬化。六是退宅还耕工程:投资109万元,完成了涉及7个村的退宅还耕项目,新增耕地4.7公顷。七是生态公墓建设工程:投资55万元,完成了15个村的生态公墓建设。此外,集镇自来水改造工程已动工铺设输水主管道;病险水库治险保安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0%,预计在2006年主汛期前全面竣工;张岙水毁桥梁重建工程年底完成了招投标,现已正式动工兴建。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2005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户参保率达到82.27%,报销医药费共计311人次、33.35万元,是自缴保费的1.38倍,受益面达2.57%。殡葬改革进一步深化,全镇村村建立村级公墓,殡葬改革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了应保尽保。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长期稳定的企业职工基本达到了养老保险全覆盖。做好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工作,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参加全市首届农民运运会,获得了第二层面乡镇第四名和道德风尚奖。镇中中考名次、学科竞赛获奖人次均领先全市同类学校,被评为市级绿色学校、市级文明学校、市级社会满意学校。
【抓好平安创建工作】组建夜巡联防队,整治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细化维稳工作机制,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和防汛抗灾工作机制,建立森林防火预警机制,平安创建工作成效明显,分别被评为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嵊州市、绍兴市信访“三无”乡镇。
(张启伟 高迎超)
金庭镇
【概况】2005年,金庭镇总户数9829户,人口27199人。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亿元,同比增长14.2%;工业总产值2.4亿元,增长38.4%;农业总产值7400万元,增长5.7%;农民人均纯收入5128元,增长18.9%。
全年实现销售2.24亿元,增长38%;技改投入6333万元,增长126.2%。个私企业快速发展,扩建下任个私集聚区,入区企业17家,引进织机16台。盘活后山村原粮库存量土地0.4公顷。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2家台商企业,落户华堂个私工业集聚区,前期外资60万美元已到位。
抓实事,重稳定,构建“和谐金庭”。投资330万元对金庭江观下段1700米,按20年一遇标准修建农防堤;投资385万元完成11条通村公路30.68公里的路基改造、路面硬化工程;重视安全生产,成立专门班子,落实专职人员,抓好安全检查,被评为2005年度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挖掘、整理民间艺术,被评为市文化工作先进镇;关心弱势群体,实施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解决特困户最低生活保障对象58户、131人的基本生活;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镇农民参保20449人,参保率77.13%;建立党政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处理群众来信来访,2005年被评为绍兴市“三无”乡镇。
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健全机制,在全体机关干部和驻村指导员中开展“科学发展、创强争优”竞赛、“五比”结对竞赛、农村工作指导员“双向选择”、年轻干部开展“六个一”、实行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末位待岗制度等活动;健全制度,制订《关于深化村务公开和健全民主管理制度的实施办法》,深化“向我看齐”活动,开展党政班子和班子成员廉政承诺;强化教育,组织开展第二批、第三批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制定开展“三学一创”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
【第二届中国嵊州国际书法朝圣节在金庭举行】5月28日,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嵊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嵊州国际书法朝圣节开幕式在金庭镇王羲之故居旅游区举行。省市领导、书法界、文化界、新闻界、旅游界、王羲之后裔、及海外来宾等参加开幕式。开幕式后,举办了金庭笔会,游览了华堂古村,品尝了王羲之家宴。
【开展“大师面对面”农业科技服务活动】12月2日,由市广播电台主办,农业局、林业局、水利水电局,以及金庭镇党委、政府联办的“大师面对面”农业科技服务活动,在金庭镇灵鹅村举行。全镇20多个村,近1000名农民前往现场咨询。市12位农技大师到场,作现场解答。当晚,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文艺爱好者还给当地群众献演了一台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
【果花香果酒有限公司成为绍兴市专利示范企业】果花香果酒有限公司自创办以来,成立了专门科研小组,着手研制果酒。2002年,公司梨酒、桔子酒及其制造工艺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审查。桃形李酒获得了“浙江省无公害健康酒”荣誉。2005年,公司利用现有的果酒开发工艺优势,开发研制成功草莓酒。6月,投资100多万元,引进全自动黄花梨果汁饮料生产线,开发黄花梨果汁易拉罐,目前正在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专利。10月,公司被绍兴市科学技术局、绍兴市经济贸易委员会等认定为绍兴市专利示范企业,成为目前嵊州市农业龙头企业中唯————家绍兴市级专利示范企业。
【成为全省十大特色花卉乡镇】金庭镇花木产业以培育绿化苗木为主,现有花木面积886.7公顷,培育的花木品种主要有雪松、桂花等,以品质优良而闻名省内外。全镇年产雪松苗木20多万株,成为全省雪松苗木的主要产地。2005年被评为浙江省十大特色花卉乡镇。
【完成村级两委会班子换届选举工作】镇委、镇政府通过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平稳、有序地完成36个行政村的两委会换届工作,共选出村级两委会班子成员172人,在当选的35名村党支部书记中,连选连任的有20名,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1名。通过村级两委换届选举,一批政治素质高、有经济头脑、年富力强、办事公道、热心为村民服务的同志被选进党支部班子和村委会班子。
(张慧聪)
北漳镇
【概况】2005年,北漳镇总户数6989户,人口18760人。镇党委全面实施“资源立镇、茶叶富镇、工业兴镇、特色建镇”战略,各项工作成效显著,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是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亿元,同比增长14%;完成工业总产值1.91亿元,同比增长15%,农业总产值0.54亿元,同比增长7.5%;完成财政总收入410.5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9.4万元;合同利用外资15万美元,实到外资10万美元;农民人均收入达4502元。各项经济指标持续稳步增长,全面完成镇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05年度先进集体。
【开展“我为交通作贡献”活动】2005年是北漳镇的“交通建设年”。镇党委、政府在镇财政紧缺的情况下,发动镇机关工作人员、镇级单位、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我为交通作贡献”的活动。通过努力,投资880万元,完成总长21公里的县乡道路路面改造工程;投资500万元,总长33公里的12条通村公路全部竣工通车,极大地方便了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
【休闲农业迈出可喜一步】镇政府响应市政府开发休闲农庄的号召,利用当地秀美的自然风光开发旅游资源,在上东水库建成集休闲、垂钓、农家乐、餐饮、采果为一体的“心远农业休闲山庄”,标志着北漳镇休闲农业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活动】北漳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2005年,镇党委、政府在东林村举办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嵊新奉中心县委进驻东林村60周年活动。
【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完成】在镇党委的周密安排下,各村换届选举程序合法,结果满意。45个行政村中1次选举成功的有40个,2次成功的有4个,只有东坑口村2次未成功;选举结果,有33个村书记连任,11个村书记新当选。
(汪 丽)
下王镇
【概况】下王镇辖下王、泉岗、梅坑、小溪等19个行政村,镇域面积89.5平方公里。2005年总户数5043户,人口14437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10万元,人均收入4950元。
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44亿元,实现农业总产值0.617亿元。全镇耕地面积734.3公顷,粮食播种面积590公顷,粮食总产量3500吨。茶叶面积348.5公顷,总产量450吨。年末生猪存栏2100头,出栏2800头;牛存栏450头,出栏180头;羊存栏1600头,出栏1800头;家禽存栏8000羽,出栏7000羽;兔存栏7000只,出栏4000只。森林覆盖率为78.5%,木材储藏量12.8万立方米。
全镇有工业企业149家,已初步形成丝织、炒货、竹木加工、茶叶精制四大块状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全年工业总产值1.27亿元。
【效益农业持续发展】2005年,全镇调优农业结构,确立以茶叶为主,竹笋、果木为辅、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上半年市林业专业人员对200公顷泉岗辉白基地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论证和规划,并制订了可行性计划,首期20公顷已全部种上了茶苗。梅坑烤笋基地在11月通过省级“森林食品基地”的认证。施家茶场被评为浙江省“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社会事业加速发展】全镇有中学1所,在校生525人;小学3所,在校生938人,中小学普及率达98.8%和100%,毕业率为99.5%和100%。投资15万元改建镇文化活动中心。继续实施农村改水工程,投资27万元改造了3个村的自来水,改善了2180人的饮水问题。继续推进“双清双建”工作,全镇投资34万元,建成16个垃圾中转站和82座垃圾站房,落实保洁人员19名,初步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加强宣传工作、外出人员管理、基层巡访工作。2005年计生率为97.5%。电话装机总量2150台,普及率为44.5%。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0.37亿元。
【康庄工程全面实施】2005年,全面实施康庄工程和县乡道路硬化改造工程。投资2014万元完成清白线下王段和下庵线38公里的硬化和10公里下王至各村的康庄工程,全面实现全镇主要道路硬化油化的目标,改变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交通状况。
【乡镇运作机制改革在下王镇试点】年初,市委在下王镇实施以“交叉兼职、减少职数、民主管理、提高效率”为主题的乡镇运作机制改革试点工作。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由10职减为7职,同时制订了财务审批监督、机关内部管理、人民代表民主议事会等一系列规范化的管理制度,达到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强化监督职能的目的。
【村级会计代理制试点成功】根据市政府的安排,下王镇进行村级会计代理制试点工作。镇政府建立镇会计代理中心,在坚持村级修订本资产所有权、资金使用权、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统一制度、统一记账、统一建档的村级财务管理新体制。会计代理中心的建立,有效地改变了以往部分村财务混乱现象,改善了干群关系。
【实施三步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三步跳水库浆砌石坝因变形危及下游的农田及村民生命财产安全,被列入省“千库保安”工程,计划投资200万元对大坝进行拆除重建。工程于11月底全面动工,至2006年汛期前竣工。
(丁纪明)
贵门乡
【概况】2005年,贵门乡总户数3916户,总人口10572人。全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63万元,同比增长12.6%,其中一产3418万元,二产1208万元,三产83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126元,同比增长9.1%。
【提升茶叶产业优势】茶叶是贵门乡的主导产业,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发展良种茶、生产名优茶、开发有机茶”的思路,提升茶叶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全年举办茶叶生产技术培训班22期,培训2100多人次。建成年育良种茶苗3000多万株,品种达30多个的南山良种茶苗繁育中心。新改造、发展良种茶33.3公顷,全乡良种茶园面积达280公顷。新增名茶机1000多台,总量达3000多台,茶叶产量1250000公斤,其中名优茶425000公斤,产值2750万元,实现茶叶人均收入3250元。建立国家级无公害茶基地200公顷,有机茶基地94公顷,IMO国际有机茶认证20公顷,在江西、福建等地建成外拓基地353公顷。
【积极实施康庄工程建设】2005年,乡政府在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实施康庄工程建设,改善人们生产生活条件。投资500多万元对平头山、东坞、上屠等15个村实施了康庄工程,共改造路基21.7公里,硬化路面24.24公里;投资480多万元,完成方(口桥)贵(门)线、长(乐)宅(口)线两条县道共11.95公里的路面硬化工程。至年底,全乡已有24个村完成了通村公路硬化,硬化率达73%。
【玠溪村被评为市级小康示范村】做好小康示范培育村————玠溪村的各项工作,累计投资80多万元,完成环村公路、村中道路硬化工程,改造了村中排水、排污管道,建成凉亭2座,安装路灯40盏,设置垃圾桶30个,新建垃圾中转站1个,并组建保洁队伍,落实长效保洁措施,改善了村容村貌。2005年被评为“嵊州市小康示范村”。
【实施家长放心工程】为改变学生“学习艰苦,生活清苦,上下学辛苦”的现状,在中心学校实施以“快乐住校、爱心营养和平安班车”为主要内容的家长放心工程,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改善学生住宿条件,投资50万元动工新建可容纳240多名学生的宿舍楼。
【改善山区医疗卫生条件】7月1日,投资50万元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大楼投入使用,有效地改善了山区农民的医疗条件,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投入30多万元对白宅墅、杳溪、上里等11个村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建成垃圾站房50个,落实了长效保洁机制。全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收缴率达到88%。
【平安创建工作有成效】消除安全隐患和社会矛盾,做好综合治理目标、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的落实工作。建立重大责任追究制度,落实防范措施,健全信访责任制,把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投资5万元配备消防设施,组建了雅安、贵门、玠溪3支义务消防队。2005年被评为“绍兴市平安乡镇”、“信访‘三无’乡镇”。
(袁林波)
里南乡
【概况】2005年,里南乡总户数5078户,总人口13492人。全乡地区生产总值6121万元,工业总产值13141万元,农业总产值55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18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1亿元。
注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乡财政对连片3.3公顷以上的山核桃基地进行补贴、强化土地(山林)流转和招聘工商大户投资效益农业等措施,全乡种植山核桃9万余株,面积达300公顷,其中有66.7公顷和53.3公顷的山核桃基地各1个,连片6.7公顷以上的基地11个。为提高名茶炒制整体水平,乡组织名茶炒制比赛,邀请上年获奖选手轮流到各村进行炒制培训,培训村达28个,受训茶农1200人次。西景山有机茶基地连续5年获得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认证,连续3年与浙江华发出口茶厂签订有机茶基地和收购协议,积极实施“企业+基地农户”战略,通过企业的参与和合作,巩固基地,提高效益,达到企业和农户双赢的目的。
全乡新发展无梭织机400多台,总数达1400多台。新建成淡竹园个私经济集聚区,扩建了汉溪集聚区,全年技改投入达300万元,为构筑里南“丝织之乡”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投资30万元对中学操场和中心幼儿园进行改造,使学校内部设施和外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深入开展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参保率达78%。加大乡村两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力度,积极参与市首届农民运动会,获得第三组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创建放心店28个,完成22个村的生态公墓建设。
【建成石研湾至东阳市山背公路】石研湾村毗邻东阳三单乡,山高路陡,崇山峻岭,交通极为不便。为发展里南经济,方便当地群众与邻市的联系,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投资90万元,劈山填沟,修建公路2.83公里;打通隧道100米,建成石研湾至东阳市山背公路。2005年该工程被列为县道修建项目,再投资140万元硬化道路,打破了里南乡的“麻袋底”,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
【获首届农运会优异成绩】在市举行的首届农民运动会上,里南乡的运动员顽强拼搏,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在游泳项目上获得男女团体第一;在棋类项目上获得围棋团体第一,包揽前三名奖牌,象棋比赛获得个人第一、二名;在乒乓球项目上获得女子团体第一,并包揽女子前三名,男子获团体第二;在田径项目上获得4×400接力团体第二,拔河比赛获男子团体第一,女子获团体第二,并多次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在乡镇第三层面的比赛中获得总分第一名,充分展示了里南农民的风采。
【家庭个私经济再掀高潮】乡政府为发展家庭个私经济,组织班子成员联系重点村,奖励2004年度个私经济示范户,鼓励企业扩大再生产;在中叶、汉溪、和尚山集聚区的带动下,新发展无梭织机400多台,全乡织机达1400多台,工业用电量突破500万千瓦小时,技改投入达300万元。
【21个村参加绍兴市结对帮扶活动】根据绍兴市委办[2005]99号文件精神,蒋家湾等21个村年集体经济和人均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分别由绍兴市有关部门、乡镇结对帮扶。乡党委、政府制订《里南乡绍兴市“双五千”村脱贫致富实施规划》,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结对扶贫单位的大力帮助下,团结带领全乡干部群众,通过2年多的努力,力争结对村的农民人均收入有明显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有明显好转,达到“双五千”以上水平。通过脱贫致富规划,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立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乡党委、政府把保护里南优美的生态环境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对全乡31个村、2个林场2800公顷重点生态公益林进行登记造册,核实补偿面积,建立了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成立护林队,加强对山林的巡查和保护,为打造“绿色里南”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丁宇坤)
雅璜乡
【概况】雅璜乡总面积26.63平方公里,下辖船坞、上枝、下枝、沿山、戴溪、雅璜、后溪、焦坑、相华、长坑、东湾11个建制村。2005年,全乡总户数1497户,总人口3939人,其中劳动力2690人。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4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783.5万元,第二产业1316.5万元,第三产业454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5399.7万元,其中农业收入895.2万元,工业收入420.2万元,其他收入408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556元。
通过实施退宅还耕项目,全乡新增耕地面积9.2公顷,达到170.3公顷,其中水田105.2公顷,旱地65.1公顷。全乡现有山林面积2572.5公顷,竹林767.5公顷,竹笋两用林286.3公顷,香榧262公顷。2005年全乡累计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362.1公顷,其中粮食面积189.7公顷,总产量552.8吨;蔬菜播种面积76.7公顷,总产量1288吨;茶园483公顷,茶叶总产量803吨;另外药材种植面积42.7公顷,总产量67.2吨。年末生猪存栏488头,出栏620头;牛存栏312头,出栏75头;羊存栏745头,出栏759头;家禽存栏4268羽,出栏6215羽;长毛兔存栏5665只,兔毛产量3.5吨。
【农业基地建设成绩显著】2005年,开发建设百牛场雾露尖百亩名茶、冬枣基地,改造老茶山和受冻茶园55公顷;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共完成市下达的1494公顷建设任务;完成改造以戴溪畈为主的毛竹低产林330公顷;组建香榧嫁接专业队,全年嫁接香榧2.73万株;在市外建成茶叶等农产品基地270公顷。大力引导农民发展绿色无公害和生态农业,长坑四季豆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初验,戴溪竹笋通过了省级森林食品的初验。加强对山林的管护,组建护林队伍,配备护林设施,在林区主要路口和地段设立禁示牌,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投资95万元,对东湾、船坞村机耕路实施康庄工程建设,东湾村在此基础上硬化了路面;投资10万元,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完成长坑、相华、沿山等村的垃圾站房标准化建设和环境治理工作;启动“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投资6万元,实施上枝、下枝村的自来水改造工程;根据群众呼声,取缔了沈家培水库的养猪场,有效杜绝水库的污染源,改善了下游村民的饮用水条件。
【长坑茶叶加工集聚区建成】为有效改变全乡茶叶加工“水平低、规模小、分布散”的现状,切实解决村民茶园多、茶厂少,想办茶厂多、可用土地和手头资金少的实际问题,乡党委、政府投资155万元,于9月启动了茶叶加工集聚区建设,并于12月上旬完工。集聚区总面积2800平方米,其中厂房面积1290平方米,入区企业15家,共有茶叶初加工设备38台(套)。
【雅璜村被评为绍兴市级小康示范村】投资102万元,完成雅璜村景观江二期改造工程,对沿江两岸民居立面进行美化;建成雅璜休闲中心广场,拓宽了村口桥,硬化了村中主干道;修缮裘家祠堂,新建了村文化活动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拆除村口茶厂、名茶市场;建成首期小康民居样板房,成为绍兴市级小康示范村。
【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以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契机,长坑、沿山两村开展争创市级文明村活动;做好全乡民间艺术普查工作,组建了农民文艺表演队伍;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建成了乡文化活动中心。加强农村的食品卫生和药品监管工作,共建成“放心店”和“放心超市”10家;与各村签定计划生育责任状,优化了计生联系员队伍,建成3个村级示范服务室,开展好育龄妇女定期查孕查环工作,确保计生指标的全面完成。制订规范的纠纷调解程序,健全乡、片、村三级治调网络,及时化解各类纠纷矛盾;妥善处理来信来访和“12345”专线电话,继续开展“四五普法”教育并通过上级考核验收,确保了社会稳定。
【上枝香榧示范基地建成】上枝香榧示范基地位于上枝村王西坞,平均海拔680多米,面积17.7公顷。共投资10.5万元建造了宽4米、长1.5公里的机耕路,打通2条贯穿基地的小路,完善了护坎、水池、渠道等基础设施;嫁接基地内实生苗香榧5000多株,并新种嫁接苗2600多株。经验收,被评为市级优质示范基地。
【实施戴溪畈土地整理项目】2004年9月,经绍兴市国土资源局批复立项,投入资金95万元,实施戴溪畈土地整理项目,整理面积51.9公顷,新建改建田间机耕路2.9公里、渠道4.4公里,新建桥梁2座,完成了项目区内废弃园地、未利用地等平整改田地工程。通过近4个月的整理,新增耕地9.2公顷。戴溪畈成为田成方格化、渠成网络化、路路相通的高产区。
(黄秋波)
王院乡
【概况】2005年,王院乡总面积31.89平方公里,总户数2115户,人口5809人。全乡以全市山区工作现场会为契机,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改善农村面貌为主题,坚持“旅游立乡、开放兴乡、生态建乡、实干强乡”的发展战略,发展旅游三产,服务百丈飞瀑,发挥自身优势,突出重点抓落实,注重实干促发展,全乡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3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028元。
全乡有耕地226.7公顷;山林2733.3公顷;竹笋两用基地166.7公顷;茶叶323.7公顷,总产量383吨;桑园78.1公顷,蚕茧总产量28吨;香榧产量3.7吨;年末生猪存栏1478头,出栏1157头;牛存栏186头,出栏98头;羊存栏814头,出栏665头;家禽存栏4857羽,出栏4012羽;兔存栏1417只,出栏985只;年末养蜂1250箱;种植药材166.7公顷,年产药材401吨;发展高山蔬菜8.7公顷。
【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基地】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茶叶、香榧、竹笋两用基地培育;己完成香榧嫁接26.7公顷,外拓农业基地306.7公顷;苦丁茶在获得国家级绿色农产品认证后,又获国家级有机绿色食品认证。
【加快百丈飞瀑景区建设步伐】按照把百丈飞瀑创建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和市绿色精品休闲度假中心的目标,与百丈飞瀑管委会以开发、保护并举为原则,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加快景区建设。在上级有关部门支持下,2005年已完成1000米游步道工程和景区内自然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启动旅游特色商品一条街、主景区广场等工程。
【新建个私工业集聚区】按照“以区聚工、以工促农”的思路,发挥旅游优势,发展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家庭个私工业。投资165万元新建石山屏个私丝织服装小区,新批企业15家;全乡工业技改投入350万元,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任务。
【做好高山移民工作】按照逐步向中心村转移和相对集中的原则,做好高山移民和地质灾害区移民安置工作,全年完成高山移民8个村、92户和地质灾害移民26户的转移安置工作。
【实施康庄工程】完成了石山屏通村公路硬化;郑泄雅通村公路硬化已完成80%;洋大坑通村公路路基公程已基本完成。
【实施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王院乡按照规划,制订了实施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的具体计划和工作措施,完成拆旧5000平方米,硬化道路500米,新装路灯15盏。对山王、丰田岭、紫岩3个中心村进行了环境整治。
【开展文化教育卫生工作】通过了“浙江东海文化明珠工程”验收,完成了绍兴市文化示范乡镇创建申报工作;教育强乡镇创建工作通过考核验收;全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4689人,达全乡总人口的81%。
(张石兴)
通源乡
【概况】通源乡辖13个行政村,72个村民小组,68个自然村。2005年,全乡总户数2135户,人口6028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00万元,同比增长11%;工农业总产值1.03亿元,财政收入19.41万元,同比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4180元,同比增长10.3%,农村经济总收入5239万元,农业总产值0.47亿元。
坚持实施“生态立山、开放兴山、特色建山、实干强山”战略,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农业产业化进程得到了加快发展。是年建设优质示范基地2个,被市政府表彰1个;发展高效生态香榧基地近66.67公顷;开展1200公顷生态公益林建设;成立通源乡兴源精茶专业合作社;完成外拓基地382.67公顷;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打造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个茶叶基地成为省级无公害基地,“白玉尖”香榧通过国家级有机食品和绿色(AA)认证,提高了通源香榧的知名度。
实现工业产值1.03亿元,上缴税金36万元,技改投入500万元。发展个私企业32家,岗下、吴家湾2个茶叶加工集聚区建成厂房2500平方米,入区企业达30家。加大企业技改力度,完成市下达任务300%以上;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家,填补了空白;非农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三强塑胶有限公司产值达近千万元;完成招商引资20万美元;投资230万元,完成岗下电站建设。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005年通过了教育强乡镇验收。积极参加市首届农民运动会,取得优异成绩。精神病防治工作全面普及,血防工作保持“三无”目标;在全市率先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任务,群众参与积极性高,全乡农民参保率达88%。人口与计生工作进步明显,取得了全市第十一名的好成绩。创建农村放心店6家、放心超市1家,基本做到二年任务一年完成。加大对社会事业硬件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中学综合楼,完成6个村办公楼建设和全乡的环卫设施建设。开展了禽流感等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奋力抵御“卡努”等强台风袭击,扎实做好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损失。围绕社会稳定和谐、协调发展,构筑“平安通源”,制定平安乡镇创建计划,消除各类社会矛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落实健全信访制度,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全乡全年没有出现集体越级上访,个体上访人数明显下降。没有重特大案件发生。是年被市委评为“信访三无乡镇”。
【“白玉尖”香榧通过国家级有机食品和绿色(AA)认证】 2005年,“白玉尖”香榧通过了国家级有机食品和绿色(AA)认证,进一步提高了通源香榧的知名度。农民增收明显,香榧、茶叶二项增收530万元以上。在此基础上,“华东”香榧进行国家级有机食品申报工作,白雁坑、荷岭两地积极申报省级无公害基地和省级绿色产品,力争把通源打造成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岗下电站并网发电】3月28日,岗下电站并网发电。电站装机容量2×160千瓦,设计年发电量为67万千瓦小时。电站位于郯城江上游松明培和吴家湾交汇处,工程建设历时13个月,实行公开招标方式,总投资约220万元。电站建设是乡党委政府的实事工程之一,为发展地方经济,充分开发本地资源的重大项目,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家庭个私企业得到发展】按照市政府进一步加快家庭个私经济发展的精神,结合实际,制订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鼓励农民兴办家庭个私企业,调动山区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2005年全乡新发展个私企业32家,其中岗下、吴家湾2个茶叶加工集聚区建成厂房2500平方米,入区企业达30家。
【开展“万名山农就业培训工程”】“万名山农就业培训工程”,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把农民的实用技术和职业技术培训结合起来,促进向非农产业转移。2005年举办培训班15期,共受训611人次,其中职业技能培训135人次,实现转移81人。
【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投资5万元,对全乡5公里的通源江河道进行全面清理。重点整治茶坊、岗下村的环境卫生工作,并在全乡新增垃圾箱43座,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在全市垃圾处理竞赛中2次荣获第一名。
【实施农民饮用水工程】2005年,乡政府实施农民饮用水工程,改造了3个村的自来水,有400余户1300人用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
【实施康庄工程】2005年,完成茶坊至新东坑、吴联公路至道场、嵊松线、三王堂至茶培4条道路硬化工程和白雁坑、荷岭村的路基改造工程,康庄工程建设工作荣获全市第三层面一等奖。
【成立兴源精茶专业合作社】通源有精制茶厂13家,本着为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品档次等目的,组织成立了兴源精茶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设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由钱武鹏任理事长,王春军任监事长。注册资金5.2万元,经营范围为茶叶销售。
【参加市首届农民运动会】8月始,通源乡积极备战市首届农民运动会。10月份,乡组织4支队伍共27人参加了游泳、棋类、乒乓球、田径等四大项目的比赛,荣获象棋比赛道德风尚奖、田径团体第二名、乒乓球团体第一名及总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
(何美英)
竹溪乡
【概况】2005年,竹溪乡总户数1380户,人口4147人,劳动力2693个。全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05万元,工农业总产值1500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3000万元,农业总产值2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513元,居市乡镇经济实力排名第十二位。招商引资喜获丰收,实到外资87.3万元,合同利用外资225万元,创历史新高。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05年度先进党委、先进集体,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文化工作先进集体、信访“三无”乡镇(街道)。被绍兴市委、市政府评为2005年度平安乡镇(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信访“三无”乡镇(街道)。
【个私经济活力增强】2005年新建竹藤个私集聚区和丝织个私集聚区,新增个私家庭企业18家,解决了全乡四分之一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全乡个私经济资源优势明显,产业特色鲜明,结构呈现多样,市场抗风险能力增强。
【效益农业显成效】乡党委、政府按照“生态立乡、科教兴乡、农业富乡”的发展战略,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提升特色农业产业层次。2005年,全乡初步建成有机茶基地33.3公顷,现代茶叶示范园1个,新发展名茶基地26.7公顷;新发展香榧基地66.7公顷,创优质香榧示范基地2个;成立香榧嫁接专业队,嫁接香榧12500株,初步建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生态环境美的香榧示范园1个。
【旅游业崭露头角】根据市委“一个中心、三大板块、一条绿色走廊”的总体格局和乡党委、政府“发展生态经济、构建和谐竹溪”的总体要求,规划28.8平方公里建成“一溪、二区、三园”的绍兴市级森林公园。2005年,充分利用自然山水和生态优势及原有的军事基地,建成市唯一的省级青少年国防教育活动中心,并于8月1日正式开放,为发展休闲观光旅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建成省级国防教育活动中心】乡政府投资80万元,通过建设,充实内容,使之成为青少年了解国防知识,学习军事技能的教育阵地。2005年1月,竹溪乡被省政府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省级“青少年国防教育活动中心”。
【争创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竹溪古村的古越文化遗存、古台门建筑群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乡政府通过宣传和教育,在群众中逐步树立保护现状就是最好开发的理念,在财力薄弱的状况下进行修古复古,于年内通过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评审。
【绍兴市级生态乡建成】按照“以人为本、自然和谐、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竹溪乡绍兴市级生态乡建设规划》的基本要求,竹溪乡加大生态乡建设力度,确保了小舜江源头汤浦水库优质饮用水源地安全,12月通过了绍兴市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绍兴市环保局审核,成为保护型的生态乡。
【开展“三风”宣传活动】乡党委、政府通过开展以《风情竹溪》明信片、《风韵竹溪》专题片、《风雅竹溪》摄影展等“三风”活动,展示竹溪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迷人的自然风光,及深厚的人文底蕴,尽显“千年深山古村,千年生态榧园,千年军事文化”魅力,提升了竹溪知名度。
【村两委会换届选举顺利结束】2005年是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换届之年,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选举工作,经过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严格依法办事,确保了村两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完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连选连任率分别达到了90%和100%。
(钱 英)
责任编辑 徐国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