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概况】2008年,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产能过度释放、电煤供应紧张等初现端倪,下半年钢材、有色金属等资源产业竞争加剧、市场萎缩,上游企业受制于原材料供给,下游企业受制于加工业,再加上企业出口限制加大、融资成本提高等,工业发展制约进一步加剧,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滑,发展速度减缓,生产经营形势十分严峻。面对宏观形势的变化,嵊州市紧扣“工业强市、和谐惠民”工作主线,以“走进企业、破解难题”活动为载体,以“标本兼治、保稳促调”为总体思路,集中力量抓重点,全力以赴破难关,不断创新发展举措,力保全市工业经济稳步健康发展。200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563.49亿元,比上年增长15.84%;实现工业增加值111.55亿元,增长11.62%,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1.40%,比上年降低0.57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6.13%,比上年下降10.65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550.25亿元,比上年增长4.61%。
【完善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政策】5月4日,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完善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对2007年制定的政策中10项条款进行了修改,并删除1项条款。
【加大“工业强市”战略实施力度】5月,嵊州市在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方面采取了五项举措:一是抓好企业培育。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和家庭工业,加大对农民创业的政策支持,加强个私集聚区建设,计划再投建59个个私集聚区,完成投资6900多万元。二是抓好支柱产业。重点培育领带服装、机械电机、电器厨具三大主导产业集群。三是抓好平台建设。积极拓展发展空间,计划新拓展工业用地66.67公顷,盘活存量土地133.33公顷。四是抓好“扶优扶强”。继续实施“一厂一策”、鼓励企业上市和“三十强、三十优”企业扶持政策等措施,市财政切出5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五是抓好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发挥市科技创业中心的作用,支持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六是抓好环境优化。深化推进“走访企业、破解难题”专项行动,实施机关效能动态评议,对5大中心镇、4个街道、48个涉企部门和90个涉企中层岗位进行评议。
【着力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4月,嵊州市在促进规模以上工业发展方面实施了三大措施: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完善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意见等政策,重点扶持创新、培育规模、激励投入、提升产业等。二是优化发展环境。开展“走访企业、破解难题”专项行动,对308家规模以上企业反映的432个困难和问题进行分解和落实,分解落实情况实行“半月一汇报”。三是缓解要素制约。召开金融合作恳谈会,组织42个重点项目进行银企推介;用地指标向重大项目和优质项目倾斜,全力盘活企业存量土地。四是加快项目实施。完善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分解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加强日常督查和定期通报,确保40个重点项目顺利实施。第一季度,嵊州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幅度高于绍兴市7.5个百分点。
【电器厨具产业发展速度在三大主导产业中“独占鳌头”】通过对全市十大特色工业行业的有效整合,基本形成以领带服装、机械电机、电器厨具三大集群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2008年,全市三大主导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208.53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增长幅度有所回落,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77.0%;实现销售收入200.04亿元,增长7.2%;利税总额11.89亿元,下降5.1%;利润总额6.02亿元,下降14.5%。其中:领带服装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109.95亿元,比上年增长4.3%,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38.9%;实现销售收入105.01亿元,增长1.9%;利税总额7.65亿元,下降3.8%;利润总额4.12亿元,下降14.4%。机械电机产业实现总产值54.44亿元,增长3.0%,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19.3%;实现销售收入51.67亿元,下降0.6%;利税总额2.28亿元,下降21.3%;利润总额0.88亿元,下降34.5%。电器厨具产业实现总产值44.14亿元,增长41.5%,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15.6%;实现销售收入43.36亿元,增长37.3%;利税总额1.96亿元,增长16.9%;利润总额1.02亿元,增长15.1%。从三大主导产业的经济运行走势来看,领带服装、机械电机两大产业总产值的增长幅度在7月份形成阶段性低谷后,8至9月略有反弹,12月份却创出新低;电器厨具产业的总产值增长幅度则在5月份形成阶段性低谷,6月份强劲反弹,然后逐月回落,直至12月份创出新低,增长幅度从1至2月最高的85.6%,聚降到12月份的41.5%。
【实施“一厂一策”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健全了联系监督机制。通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定期走访企业以及相关部门积极行动,落实“一月一通报”制度,加大了对“一厂一策”签约企业的监管力度。二是破解了企业共性难题。在“破解难题、优化环境”百日攻坚活动中,浙江天乐集团有限公司等17家“一厂一策”签约企业共反映困难和问题33个。经对这些困难和问题逐个梳理、落实责任单位,至1月底已解决32个,遗留的1个问题因客观原因暂时无法解决,也取得了企业的谅解。三是落实了特别扶持政策。市政府还与15家“一厂一策”企业签订了7类特别扶持政策,共计21项。通过有关部门进行统筹安排,已有14项得到落实,5项正在积极落实,2项正在酝酿解决方案。全市22家“一厂一策”签约企业实现纳税销售收入81.47亿元,比上年增长55.8%;完成技改项目投资超8亿元,占全市工业性投资的20%左右。
【4位企业界人士荣获“本年度嵊州市市长奖”】根据市府办《关于评选2008年度嵊州市市长奖的通知》文件规定,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嵊州市中益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以南、浙江天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青春、巴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金耀、浙江三鼎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学明获得“2008年度嵊州市市长奖”。
【企业上市取得零突破】 10月22日,嵊州市甘霖镇企业“浙江三鼎工具有限公司”在法国巴黎纽约泛欧证券交易所创业板Alternext成功上市,标志着嵊州市首家上市企业诞生,并成为该年第4家在法国上市的中国企业。该企业上市名称为“三鼎股份有限公司(Toolux sanding S.A.)”;股票代码Lu0394945660,交易代码ALTLX;总股本175.37万股,共募集资金510万欧元;上市首日每股交易价格12.59欧元,市值2207.91万欧元。
【参与制(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40余项】至8月底,全市有近15家企业参与制(修)订的各类标准达到40余项,其中国家标准20余项、行业标准近20项,行业遍及领带、厨具、新型建材、防火材料、粉碎技术、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
【抓好全市企业用地保障工作】 4月份起,企业用地保障工作采取了三项举措:一是认真抓好工业用地的征收、报批等服务工作。对工业用地“农用地转用”实行指标倾斜,全年计划“农转用”工业用地面积53余公顷。二是重点安排工业用地出让计划。全年计划供应工业用地202.47公顷,占总供地面积的60.8%。三是积极盘活闲置低效用地,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用地保障。全年计划盘活存量闲置低效用地66.67公顷。上半年,全市工业用地公开出让成交22宗,出让面积39.17公顷,成交金额7539万元。
【做好川籍在嵊务工人员救助工作】 5月,嵊州市采取四项措施做好四川籍在嵊务工人员救助工作:一是成立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调查摸底在嵊川籍务工人员工作、家庭、生活等情况。二是重点调查领带服装、绢丝针织、电子电声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嵊川籍务工人员基本情况,全面排查612家规模以上企业在嵊川籍务工人员基本情况。三是及时宣传报道企业好的做法。如浙江天乐集团有限公司给予受重灾的3名川籍务工人每人5000元的补助。四是重点做好拥有合法私有住宅因灾倒塌、直系亲属死亡、直系亲属有孤儿等对象的救助,对企业受灾职工要求回家的,做好疏导工作,保证有序回家,并给予路费补助。
【修改完善“工业企业30强”和“成长型企业30优”评选办法】 4月14日,市委办、市府办发布《关于修改完善〈嵊州市“工业企业30强”和“成长型企业30优”评选办法〉的通知》,对上年制定的评选办法进行了修订:一是将原评选办法第一条第一款中“当年纳税销售5000万元以上、实缴税费2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修改为“当年纳税销售8000万元以上、实缴税费3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二是将第二条第一款中“当年纳税销售1000万元以上、实缴税费8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列入‘工业企业30强’的企业不再参评”修改为“当年纳税销售3000万元以上、实缴税费120万元以上且同比增长的工业企业。列入‘工业企业30强’的企业不再参评”;三是将第四条第三款中“对30强、30优企业实行半年预评、年终考评,结果在新闻媒体上公布”修改为“对30强企业实行每月预评,预评按纳税销售占40分、实缴税费占60分的方法计算总分排名,结果在新闻媒体上公布”。
【工业企业30强和成长型企业30优】根据市委《关于完善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精神,经考核评比,浙江天乐集团有限公司等30家企业为2008年度全市“工业企业30强”,企业相应的30名法定代表人为“嵊州市杰出企业家”。浙江瑞洲汽配制造有限公司等30家企业为2008年度全市“成长型企业30优”,企业相应的30名法定代表人为“嵊州市优秀企业家”。
【营造良好环境“扶强扶大”企业】嵊州市采取4项措施营造良好环境“扶强扶大”企业:一是集聚集约建设平台,坚持新增空间和盘活存量并举。全年计划推出工业用地233.33公顷,新拓展工业用地66.67公顷,盘活存量土地133.33公顷。二是整合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培育领带服装、机械电机、电器厨具三大产业集群,实施“真丝拓展计划”和“机电提升战略”。三是优化服务营造环境,对摸排梳理出的432个困难和问题,一一加以落实。四是扶强扶大龙头企业。在与22家企业签订“一厂一策”实施办法,开展“三十强、三十优”企业评选活动的基础上,该年专门列出十个重点工业项目,加大扶持和服务力度,推动公共政策和要素配置向重点企业倾斜,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加大企业上市工作力度,力争实现上市企业零的突破。1至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22.5%,工业性投资增长15.8%,实到外资同比增长193.3%,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开展领导干部“走访企业、破解难题”专项行动】 2月,市委、市政府领导走访全市5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认真听取企业加快发展的思路及新一年发展目标,深入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听取企业对乡镇(街道)、部门服务工业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活动到3月中旬结束。
【“优化环境、再破难题”专项行动取得成效】在上年开展的“优化环境、破解难题”百日攻坚活动的基础上,年初又开展了“优化环境、再破难题”专项行动,对全市61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再次进行调查摸底。至3月底,共收集到318家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350个、意见与建议88个,当场答复企业的有74个,其余经梳理分解逐个进行落实。从反映的困难和问题来看,要求解决发展用地的企业有51家,占14.6%;要求帮助解决劳动用工的企业有58家,占16.6 %;有将近四分之一的企业要求帮助解决资金问题。至7月底调查摸底工作完成时,累计有338家企业反映困难和问题492个。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势推动和有关部门、乡镇(街道)的通力合作下,不少困难和问题形成了解决方案并得到了解决。至年底,已解决困难和问题460个,完成率达93.5%。
【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嵊州市在解决企业融资问题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建立银企双向互动交流合作机制,引导市内银行加大对本地经济的支持力度,上半年,各银行对反映生产资金紧张问题企业新增授信25345万元,新增贷款6119万元,31家企业通过增加贷款和承贷等方式使资金紧张情况得到缓解。二是大力拓展市外融资,上半年新增市外金融机构贷款6.15亿元,同比增长7.0%。通过联系沟通,吸引了绍兴市商业银行落户嵊州,达成了13家绍兴银行近8亿元的授信额度。三是切实解决企业房产证和土地证办理中的遗留问题,272家企业的房产证和483家企业的土地证得到补办,可增加贷款抵押标的物价值50多亿元。四是探索创新金融服务。积极开展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综合试点工作,推出住房抵押、林权抵押、联户担保、信用贷款等金融产品,降低农民获得创业资金的门槛。
【规范“十小”行业生产经营】 10月,嵊州市实施质量安全承诺、信息报告、人员培训、进销货台账、索证索票、检验检测、行业卫生和岗位责任八项制度,规范“十小”行业生产经营行为,落实业主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狠抓质量安全整治,促进“十小”行业自律机制建设和长效机制建设。
【四大举措助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围绕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召开生物医药、电器厨具、机械电机、领带服装等产业转型升级座谈会,研究制订《嵊州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施意见》和《“一产业一政策”实施办法》等政策意见。二是推进科技创新,重点创建1个省级孵化中心、3个公共服务平台和五大高新技术转移中心,抓好一批新产品开发、一批科技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突破项目实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实施领带产业整合提升行动计划,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落实一批投资额大、带动力强、能耗低、效益好的优质项目,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四是引导企业上市,积极推动企业整合重组,大力发展资本经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快17家上市梯队企业上市步伐。
【制定嵊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为引导社会投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月2日,市政府印发《关于印发嵊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的通知》。由鼓励、限制和禁止三类目录组成。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类。允许类不列入。涉及鼓励类的工业产业项目的有纺织、机械制造、电子信息、轻工建材、化工医药、服务(生产性)、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7类、58项;涉及限制类的工业产业项目的有6类、14项;涉及禁止类的工业产业项目的有4类、15项。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市政府于1月11日发布《关于规范和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的原则,扶持、引导、鼓励组建多种形式的担保机构服务于中小企业,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等融资问题,推进嵊州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体系的建设。
【一企业供电煤耗创世界最低纪录】 5月,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检测报告显示:嵊州市新中港热电有限公司用电率3.27%,供热标准煤耗用量39.08kg/GJ(千克/吉焦),供电标准煤耗用量158.4g/kWh(克/千瓦时),热效率为83.77%,已接近国内外理论上热效率85%的临界值,比浙江省热电联产机组供电标准煤耗用量(414g/kWh)低61.74%。
【抓好节能降耗工作】一是强化政策。制订《嵊州市2008年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二是落实责任。与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及7家重点用能企业、53家年能耗1000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签订节能降耗责任状。三是开展能评。通过对投资项目实行节能评估,严格控制高能耗项目。四是搞好活动。采用电视、横幅等方式,进行大力宣传,并开展社区节能培训,提高全民节能意识。五是实施行动。主要是推广节能先进适用技术,实施重点节能项目,扩大清洁生产试点,扎实推进各项节能行动,促进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六是保障要素。制订有序用电方案,积极协调成品油市场供应工作,拟制定顶峰发电的热电、小水电电价补助政策,切实抓好能源要素保障工作。11月,嵊州市采取4项措施,力争完成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2%以上的全年节能目标任务。一是对能耗超标企业要定期在媒体上曝光。二是做好节能降耗技改工作,加强非工业用户节能降耗工作,督促重点用能企业做好内部挖潜降低能耗。三是加强全社会的节能意识,各级机关做好节能降耗的模范。四是开展全民节能行动,使节能降耗工作深入人心。
【外向型企业面临严峻形势】随着全球金融危机日趋严重,美元持续贬值,出口产品价格不断走低,订单大幅度减少,10月、11月始,部分企业销售额急剧滑坡,市场快速萎缩,使得出口企业业务量下降、利润不断减少甚至亏损,企业状况不断恶化,再加上上半年以前国家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贷款难度加大,致使企业资金日趋紧张,其中个别企业开始出现资金链断裂而被迫停产。中小企业中较大的企业销售额与上年相比普遍相差不大,有升有降,即使下降也只有5%至10%,但一些小企业却下降30%至40%,有的甚至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左右。虽然第四季度原材料、能源等生产要素价格有所回落,生产成本相对下降,但销售价格及数额下降得更多。此外,随着国际需求因素和产品成本持续上升影响不断加深,嵊州市企业特别是领带服装和电器厨具两大产业出口订单明显减少。是年,全市自营出口额为10.81亿美元,虽然比上年增长27.7%,但增长率却为全年的最低值,增长幅度下降15.1个百分点;合同利用外资2.0亿美元,下降33.7%;实际利用外资0.6亿美元,下降30.1%。
【积极防范企业风险工作】 11月,嵊州市积极开展防范企业风险工作。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成立企业经营风险防范领导小组,组织专题协调会,研究工业企业风险防范机制,重点关注企业现金流状况,及时掌握资金链运转情况。二是强化监控重点。以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为重点,围绕有否拖欠银行利息、有否拖欠税款、有否拖欠电力公司电费、有否拖欠职工工资、有否缠身官司等内容,及时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析会,加强沟通,研究处置对策,加强对重点企业的风险监控和防范。三是加大纠纷调处。市人民法院对12家存在较多作为被告诉讼案件的工业企业发出预警,并着力开展案件的调解、判决和执行工作;1至11月,共受理预警企业作为被告的经济纠纷案件145件,标的金额累计达12535万元。劳动部门则完成3家企业的劳动仲裁案件,解决职工欠薪40多万元。为维护嵊州市经济金融稳定,有效防范化解企业资金风险,根据“标本兼治、保稳促调”总体要求,市政府于12月19日发布《关于防范化解企业资金风险的若干意见》。文件对防范化解企业资金风险的指导思想、工作对象、工作原则和工作措施等作出详尽的规定。
【创新方式积极防范化解企业资金风险】 12月,嵊州市创新方式,积极防范化解企业资金风险。一是进一步创新融资方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鼓励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投资入股嵊州市企业。二是进一步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加快构建完善抵(质)押、联保、互保与担保公司相结合的新型融资担保体系。加大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动产、不动产抵(质)押作用,进一步提高土地、房产、设备抵押率,积极拓展股权质押等金融创新品种;积极帮助企业解决权证不齐等问题,增强企业融资抵(质)押能力;积极引导企业尤其是重点企业优化互保结构,推进担保链条从不封闭向封闭转变,逐步缩小担保圈,形成混合型担保体系。三是建立应急救助机制。由市国资公司注册3000万元成立嵊州市惠民担保有限公司,作为政策性担保公司,为重点企业提供应急过渡担保;拟由市国资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和企业家协会会员企业共同出资3000万元建立企业应急互助资金,用于解决重点企业转贷等资金临时周转困难。四是健全政策解困机制。结合重点企业实际,研究制订理顺互保关系、减轻企业负担、增加资金供给等方面的政策意见,合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积极鼓励出现资金风险的企业重组,对重组过程中涉及的土地、厂房过户等税费,地方留存部分视情给予减免或返还,对重组后新成立的企业,视情给予最多三年的地方规费减免和税收地方留存部分返还等支持措施。
【抓好个私集聚区建设】嵊州市采取五项措施抓好个私集聚区建设,积极推动全市家庭个私经济的发展。一是专门成立市发展家庭个私经济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二是组织召开全市发展家庭个私经济现场会,进行动员、部署;三是出台个私经济集聚区建设和“五比”竞赛的实施意见,对全市的个私集聚区建设进按重点和一般两类开展考核进行奖励、补贴;四是制订《乡镇鼓励发展家庭个私经济集聚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从土地利用、基础设施投入、用电用水、立项规划等方面落实措施助推集聚区建设;五是把家庭个私经济发展列入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实行量化考核。
【近千家企业入驻个私集聚区】至8月底,嵊州市16个乡镇拥有在建个私工业集聚区60个(其中新建40个、扩建20个),累计投入资金1.18亿余元,新增厂房18.3万平方米(其中新建31个集聚区利用老学校、老大会堂、老祠堂等闲置房4.8万平方米;24个集聚区开发利用低丘缓坡、荒废沙滩等闲置土地26.67多公顷)。1至8月,全市有953家个私企业已经或打算进入集聚区,其中已经入区的企业有154家(含规模以上企业3家),正在建造厂房的企业有799家;该年新入区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704万元,新增就业岗位5000多个。通过加大扶持力度、协调解决用地、资金困难,有序推进个私集聚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至11月底,全市拥有在建个私工业集聚区68个,累计投入26796万元,在建厂房面积197617平方米,入区个私企业实现产值19555万元。
【嵊州义乌工业园项目开工建设】 1月,嵊州义乌工业园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坐落在甬金高速长乐出口,专门为义乌企业“量身定制”,占地6公顷,总投资3亿元,是嵊州市该年奠基的第一个工业性投资重点项目。8月1日,嵊州市在义乌市举行“对接义乌、发展嵊州”投资环境说明会暨嵊州义乌工业园项目推介会。由于嵊州义乌工业园项目具有价位、产权、政策等一系列优势,义乌曙光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温州新意彩印厂等5家企业在会上现场签定了入园意向书。
【十大重点工业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嵊州市十大重点工业建设项目第一季度实际完成投资额1.9亿元,完成年度投资目标任务的27.99%,占全市工业性投资总额的18.81%。其中嵊州雅戈尔色织科技有限公司的染织及后整理项目已部分投产,浙江双鸟机械有限公司“扩建年产3.5万台高性能电动葫芦及700万米高强度圆环链扩大出口”和浙江金鹰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50万米高档纯亚麻织物面料生产线”2个项目即将投产。
【5项工程列入本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 6月,嵊州市有10项工程列入2008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其中5个工业项目位列其中。具体为:浙江巴贝领带有限公司“高档面料生产线项目”、浙江乐丰电器有限公司“年产2000万台串励电机和汽车电机扩大出口项目”、浙江双鸟机械有限公司“高性能环链电动葫芦及高强度起重圆环链扩大出口项目”、浙江恒鼎科技能源公司“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建设项目”、“嵊州市中国领带城物流中心”项目。
【推动工业重点项目实施进程】上半年,嵊州市采取4项措施,推动工业重点项目实施进程。一是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开展“走访企业、破解难题”专项行动,举行6个重点技改项目集中奠基仪式, 激发企业创业热情。二是用足配套政策。加大市财政对设备投入贴息力度,帮助企业用好“两类税”(即:国家鼓励发展的内外资项目进口设备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内资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国产设备投资40%抵扣企业新增所得税)抵免政策,切实提高项目投资质量;组织企业申报绍兴市级以上重点技改和技术创新等各类项目,争取配套政策扶持。三是缓解资金制约。组织42个项目参加绍兴金融系统银企洽谈会,获得银行新增授信或信贷意向金额66050万元。四是加大督查力度。定期召开重点工业建设项目进展情况督查会,加强项目日常管理和督查,促使40个重点项目尽快建成投产。
【新增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浙江昂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双鸟机械有限公司2家企业的技术中心被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省财政厅、省国家税务局、省地方税务局和杭州海关联合认定为“浙江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至年底,全市累计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
【市科技创业中心被认定为省级综合性科技企业孵化器】 2008年, 嵊州市科技创业中心不断强化孵化功能,引进浙江大学等5家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入驻, 孵化新兴产业领域中小企业11家,其公共技术服务和孵化能力处于绍兴市前列,为嵊州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该中心于9月份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综合性科技企业孵化器”。
【工业性投资态势平稳】 2008年,嵊州市实现工业投入稳步增长,完成工业性投资50.69亿元,比上年增长6.78%,占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3.51%;全市在建工业技改项目694个,计划总投资144.41亿元,比上年下降12.40%。全市工业技改项目计划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39个,计划总投资61.20亿元,当年完成投资额9.27亿元,全年累计完成投资额36.27亿元。其中计划总投资最大的项目为该年实施的浙江福威重工制造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6.50亿元、年产1万台农用多功能滑移装载机生产线项目,当年完成投资额5071万元;当年完成投资额最大的技改项目为嵊州雅戈尔色织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型高档纺织面料生产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2.28亿元,当年完成投资额2.63亿元,至年底累计完成投资额4.36亿元。
【工业投资结构进一步调整】 2008年,嵊州市领带服装、机械电机、电器厨具三大主导产业完成投资44.52亿元,比上年增长4.9%;完成技改投资占全市的78.7%,占比下降4.7个百分点。其中:领带服装产业完成技改投资15.17亿元,比上年增长7.1%,占全市的26.8%,占比下降1.0个百分点。机械电机产业23.04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占全市的40.7%,占比提高1.9个百分点。电器厨具产业完成技改投资6.31亿元,比上年下降26.2%,占全市的11.2%,占比下降5.6个百分点。其中,机械电机产业投资占比提升较快,所占比例已高出领带服装达13.9个百分点,且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领带服装业
【概况】 2008年,嵊州市领带服装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6%,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5.36%;销售收入196亿元,增长10.11%;技改项目计划总投资31.18亿元(包括未立项项目的投资,以下同),完成投资15.17亿元(包括未立项项目的投资,以下同),增长7.67%,占全市工业企业完成技改投资(包括未立项项目的投资)的26.80%,所占比重比上年降低0.89个百分点。
【“乡土教育”培养出3000名“领带设计师”】 2008年,嵊州市针对领带企业设计师难求的窘况,开出了校企合作、就地培养人才的“处方单”,重新规划了职业教育教学大纲,并自编了《领带设计制作》、《领带手绘设计》等多门专业课本,嵊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已成为本市领带设计制作人才的第一个培养基地。近10年来,共培养领带设计制作专业人员3000多名,其中大部分人员已成为领带服装企业的骨干,并多次在全国领带设计大赛和全国丝品花型设计大赛中取得好成绩。
【《领带》行业标准即将升格为国家标准】 10月,由嵊州市领带企业起草的《领带》国家标准草案,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审定并将升格为国家标准。与已经执行9年的《领带》行业标准相比较,国家标准增加了对领带成品中甲醛含量、pH值、异味以及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等指标的强制性要求。如甲醛含量必须达到每千克领带成品不得超过300毫克的限量指标;领带成品的pH值必须在4.0至9.0之间。同时,领带不得有异味,其耐水色牢度、耐污渍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必须达到一定要求。领带成品的长度规格必须以厘米为单位进行标注。《领带》标准的升格,标志着嵊州市已经占领了领带产业制高点并掌握了产业“话语权”,从而为嵊州领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雅戈尔”在嵊州市建成新型高档纺织面料生产基地】 4月,嵊州雅戈尔色织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竣工。该公司是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嵊州市建立的新型高档纺织面料生产基地,以生产国家重点火炬计划和具有专利技术的高档特殊整理类产品为主。公司按照“项目高标准、资金大投入、建设快速度”的方式,仅用11个月就完成了项目实施;完成投资额4.36亿元,其中设备投资2.70亿元。公司自6月份试生产以来,吸引了美国、欧盟及香港等地纺织面料商的广泛关注,订单不断;预计在3至5年的时间内,公司将打造成为国际高档衬衫面料的顶级供应商。
【第二届全国丝品花型设计大赛在嵊州市举办】 11月,中国服装协会服饰专业委员会与中国设计师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在嵊州市共同举办“‘中国领带名城’杯第二届全国丝品花型设计大赛”。比赛主题是《风之悟》;内容为真丝产品的面料花型设计(面向全国征稿);范围包括领带、家纺、丝巾三类产品;设特等奖1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3名、优秀奖32名。比赛评委会收到来自全国17个省的34所大中专高等院校、11家领带服饰企业等单位的参赛者投稿共计834幅。此外,还收到日本东京衫野服饰大学参赛者投稿28幅。大赛共决出1个特等奖、3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和32个优秀奖。其中嵊州市参赛作品浙江麦地郎领带服饰有限公司的《心灵的灯》(领带)获得一等奖,浙江雅士林领带服饰有限公司的《树》(家纺)获得二等奖,并获得14个优秀奖。
【着力解决领带服装产业原材料成本问题】 2008年,嵊州市积极引导企业向产业链“上游”拓展,力求掌控原材料的“话语权”。全市仅真丝年耗用量就达7000多吨,占全国的10%左右,而其中绝大部分需要从市外采购。经政府和协会牵线搭桥,基本达成在云南省普洱市建立蚕桑基地33333.33公顷的意向,建成后每年可供茧丝1万吨。同时,结合中国领带城升级改造,积极筹建真丝物流中心,实现采购、加工、销售、储备一体化运作。至7月底,嵊州市外拓原材料基地已达51133.33公顷。
【加强“嵊州领带”浙江区域名牌的运作力度】
9月,嵊州市领带行业协会搭建六项平台,加强“嵊州领带”浙江区域名牌的运作力度。一是品牌推介平台。二是品牌展示平台。三是品牌运作平台。四是教育培训平台。五是质量监管平台。六是政策扶持平台。
【印染行业启用国家准入条件】 10月,嵊州市规定:企业新建或扩建印染项目,必须按照准入条件以及相关规定,在投产前经省级以上有关核查组检查。凡项目达到准入条件并符合建设要求的,企业按规定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排污许可证》或《城市排水许可证》等相关行政许可手续后,方可进行生产和销售。
【举办第七届全国领带制作技能电视挑战赛】 10月25日,嵊州市举办“‘中国领带名城’杯第七届全国领带制作技能电视挑战赛”。比赛由中国服装协会服饰专业委员会、嵊州市市场发展总公司、嵊州市广播电视总台主办,有17家领带生产企业的代表队共计51名选手参加此次比赛。经过激烈角逐,于11月5日决出团体和个人的一、二、三等奖。巴贝集团有限公司代表队和参赛队员李雅芳、孔巧玲、乔红分别获得团体和个人一等奖;浙江麦地郎领带服饰有限公司、嵊州丹鲁依服饰有限公司代表队获得二等奖;嵊州达亿领带服饰有限公司、嵊州市仟代领带织造有限公司、浙江好运来集团有限公司代表队获得三等奖。这次比赛,进一步推进了名牌战略的实施,对打造世界领带产品先进制造业基地、构建“二十一世纪国际性领带都市”具有重要的意义。
【出口退税率两次上调产生积极作用】继8月1日起提高部分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退税率后,11月1日再次提高3486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对嵊州市领带服装和纺织品出口企业产生积极作用。据测算,第一次出口退税率调整涉及全市152家企业,可增加出口退税额8000万元左右;第二次出口退税率调整涉及全市158家企业,可增加出口退税额4300多万元。估计两次出口退税率调整将增加出口退(免)税额1.23亿元以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嵊州市领带服装等出口型企业的生存压力。
【规划领带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11月,嵊州市开始对全市领带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工作进行规划。一是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着手制定《嵊州领带服装产业发展规划(2008至2011年)》,明确嵊州市将利用真丝色织产品的技术优势和大提花剑杆织机的集群优势,把单一的真丝领带生产链延伸到以丝绸为主体的服装加工和床上用品加工。发展方向为:“做精做强”领带产业、“做大做强”服装产业、拓展家用纺织产业;进军产业用纺织产品、开发旅游纺织产品。二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强化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增强研究和开发力度;加大与香港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和苏州大学等高校合作,加强染色方面的技术攻关,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三是整合产业延伸链条。提高产业分工水平,构建合理的竞争合作关系,提高集群产业竞争力;延长产业链,在上游建立茧丝原料基地,下游打通销售渠道,通过购买国外营销公司等方式,健全营销网络。四是推进产品品牌战略。政府与企业齐心协力,真正打响“嵊州领带”区域品牌,改进窗口形象,提升嵊州领带的知名度和品质认可度。将领带品牌建设与服装品牌提升结合起来,在发展中国家推广自有品牌,在发达国家开拓OEM、ODM业务并利用当地知名品牌拓展当地市场。到2011年,领带行业力争形成若干个国内数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知名品牌,实现产值翻一番,达到230亿元;服装行业力争形成若干个国内有影响力的品牌,产值达到100亿元;家用纺织行业推出自主品牌,产值达到24亿元。
机械电机业
【概况】 2008年,嵊州市机械电机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0亿元,比上年增长11.11%,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1.32%;销售收入115亿元,增长8.49%;技改项目计划总投资69.82亿元,完成投资23.04亿元,增长13.05%,占全市工业企业完成技改投资的40.72%,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68个百分点。
【“四项活动”促进电机产业发展】一是开展村企结对活动。鼓励企业与各村开展结对互助活动,推动农村来料加工业的发展。二是开展引才培训活动。重点开展熟练工的引进和培训活动,主要通过村厂校企对接、委托招工等方式,着力改变电机产业嵌线工、冲床工不足等现状。三是开展业务培训活动。邀请专家教授、专业机构人员赴嵊州市举办电机类产品外贸业务等知识的培训,促进电机产业从内贸型向内外贸并重转变。四是开展外出参展活动。组织电机企业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所有电机类产品展销活动,引导和鼓励企业进一步提高市场意识、开拓意识、创新意识和风险意识。
【举办“2008中国(嵊州)国际电机及配套技术设备展览会”】嵊州市是浙江省微特电机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也是浙江省三大机电产品生产基地之一。11月4日至6日,嵊州市举办“2008中国(嵊州)国际电机及配套技术设备展览会”以及“2008中国(嵊州)电机产业发展论坛”,旨在展示嵊州电机产业的优势,为产业集群发展“把脉”,促进产业的加速发展。展览会上共有130多家电机及配套产品生产商参展,展位达160个,汇集国内外最先进的电机设备;山东、广东和浙江省宁波、金华等地市的客商及国外公司驻中国办事处代表参加展览会;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18所高校、科研院所也携带科技成果及新产品信息也赴会参展。在论坛上,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与嵊州市企业家开展广泛的交流,共同探索电机产业链延伸以及转型升级的新路子。至8月底,全市拥有电机企业1000余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产品达100多个系列、1000多个品种,年产各类电机5000万台以上,年销售收入50多亿元;机电产业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38%左右,成为嵊州市经济总量较大、成长性较强的支柱产业之一。
【嵊州市被授予“中国小功率电机生产基地”】 10月,嵊州市被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小功率电机生产基地”称号。至年底,嵊州市拥有电机成品生产企业300余家、配套加工企业800多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其中储纬器电机产量约占全国的七成,无氟压缩机电机产量占三成以上,吸油烟机电机产量约占二成。上年全市小功率电机销售收入50多亿元,出口创汇1714万美元,税金2亿多元。
【扶持电机产业加快发展】一是建立电机发展基金,由当地财政部门安排该专项资金,在规模型企业年终评价的基础上,按照资产、销售现状予以奖励。二是对电机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奖励。凡被评为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或者某个产品荣获国家、省科技进步奖的企业,对该高科技产品销售所形成的地方税收部分予以返还;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投入比上年增长超过15%的,超过部分免征地方税收;申报新建高科技工厂、车间项目,给予用地优惠。三是设立市长基金,对电机产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电机科技、管理人员进行奖励,奖励金额不少于20万元。四是建立电机企业投融资风险基金,政府每年从该基金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对企业投入1000万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给予一定额度的拨款支持;对企业引进国内先进仪器和设备的,对设备贷款利息进行补贴;新设备生产的产品在3至5年内获得的地方税收全部返还给企业。
电器厨具业
【概况】 2008年,嵊州市电器厨具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4亿元,比上年增长42.37%,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4.92%;销售收入80亿元,增长37.93%;技改项目计划总投资18.20亿元,完成投资6.31亿元,降低19.10%,占全市工业企业完成技改投资的11.16%,所占比重比上年降低4.17个百分点。
【电器厨具产业转型升级效应显现】 2008年,嵊州市电器厨具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增长率分别高出领带服装、机械电机产业37.2和38.5个百分点。如天乐集团,作为中国扬声器行业的源头企业,是国内的行业巨头和亚洲最大的扬声器零配件制造基地。企业在生产技术领域普遍采用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管理)技术,信息化集成系统在企业管理领域得到有效应用,形成了生产经营快速反应机制。企业以扬声器零件的生产为基础,通过产业的转型、升级,正逐步向液晶电视机、汽车电子产品方向拓展,已经形成扬声器零件为主业,液晶电视机、家庭影院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产业格局,实现了电声零件和数码电器“双轮驱动”、“相益生辉”,在该年下半年外向型经济总体形势并不乐观的情况下,产品依然畅销欧美国家和地区。企业上年实现销售收入17.16亿元、利税8632万元、出口额1.7亿美元,其中液晶电视机出口量连续3年位居全国前三位,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位居同行前列。是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达到24.76亿元。
【“天乐集团”在“百强企业”中名列第61位】 7月,经绍兴市企业联合会评审并发文公布,浙江天乐集团有限公司被列为“绍兴市2008年度‘百强企业’”,名列第61位。浙江天乐集团有限公司以技术进步为核心,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国际金融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依然交出亮丽的第三季度季报。1至9月,该企业的子公司浙江天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出口液晶电视机90万台,出口额突破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0%,预计该年出口液晶电视机将达150万台。2008年,浙江天乐集团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4.76亿元,比上年增长44.31%,成为全市第一家年销售收入超20亿元的企业。
医药化工业
【概况】 2008年,嵊州市医药化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39%;销售收入37亿元,增长23.30%;技改项目计划总投资3.95亿元,完成投资1.93亿元,增长4.32%,占全市工业企业完成技改投资的3.41%,所占比重比上年降低0.22个百分点。
食品业
【概况】 2008年,嵊州市食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9亿元,比上年增长16%,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15%;销售收入27亿元;技改项目计划总投资4.27亿元,完成投资2.32亿元,增长62.24%,占全市工业企业完成技改投资的4.1%,所占比重比上年增长1.28个百分点。
【嵊州市被授予“中国出口茶生产基地”称号】 2008年,嵊州市把加快茶叶产业发展作为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突破口来抓,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抓好改造低产茶园,积极发展优质高效的良种茶园、绿色无公害茶园,外拓茶叶基地,“扶大扶强”茶叶产业,不断拓展茶叶销售市场,打响“嵊州茶叶”品牌,推进茶叶产业化进程,实现了由“茶叶大市”向“茶叶强市”的跨越。至上年年底,全市拥有茶园面积11000公顷,年产茶叶2.5万吨;外拓茶叶基地2万公顷;有初加工企业1000多家、精制加工企业138家,拥有浙江华发茶业有限公司等国家、省、绍兴市级农业骨干龙头企业16家,嵊州市珠茶生产出口量占全国珠茶出口总量的55%,已成为我国绿茶出口加工的集散中心。
【引导茶叶生产企业规避欧盟“绿色壁垒”】 8月,嵊州市采取“四加强”措施,积极、主动引导茶叶生产企业规避欧盟“绿色壁垒”。一是加强宣传。及时宣传欧盟国家禁令对茶叶出口的影响,切实提高企业的质量意识和标准意识,帮助企业跨越“绿色壁垒”。二是加强培训。通过各类培训,提高茶叶企业管理、检测与标准化工作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积极引导茶叶生产企业和原料种植基地申报各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三是加强监管。按照茶叶质量安全准入制的要求,完善标准化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出口茶叶基地的农药、肥料使用管理,确保茶叶质量符合要求。四是加强质检。加快嵊州市茶叶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引进先进检测设备,创新检测方法,切实提高茶叶质量的自我检测能力。
【确保奶制品产业健康发展】 8月,石家庄“三鹿”问题奶粉事件曝光后,嵊州市立即采取“三项措施”,确保全市奶制品产业的健康发展。一是成立应急机构,设立信息联络员,实行信息“一日一报送”制度。二是严格奶制品生产环节监管,由嵊州市食品卫生监管部门派谴2名技术人员对绍兴市一景乳业有限公司养殖场实行驻场监管,并加强对其联营牧场的监管,同时做好奶牛疫病的监测和防疫工作,严防不合格奶产品进入市场。三是切实做好政策调研和信息服务工作,加强正面宣传,稳定消费者情绪。
【实行“四统、二分”运行模式整治传统榨面生产】嵊州市甘霖镇殿前村每日有近60吨榨面销往市内外。10月,该村21户榨面加工业主通过建立商会组织,将传统的生产模式改变为“四统、二分”(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品牌、统一包装,分散加工、分头销售)的运行模式,从而对分散加工企业进行必要的监管,并实行承诺制、责任制、巡查制等监管制度,实现传统产业加工小作坊的整合提升。该村榨面商会还通过申请食品QS(质量安全)认证并建立质量例会制、质量检验制、索证索票制等制度,进一步规范生产流程,提升传统榨面的附加值。
【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的整治工作】 12月,嵊州市落实“三项措施”,切实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的整治工作。一是开展拉网式排查,摸清底细。以整顿规范“十小”行业为契机,按照 “三进四定”(进村、进企、进户,定人、定责、定区域、定企业)的要求,对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以及10类涉及人身健康安全产品的生产企业,进行了拉网式的再调查、再梳理、再确认。二是紧紧围绕重点目标,集中力量全面落实整治任务,组织开展了专项执法行动,阶段性工作成效明显。按照省政府的总体部署,有重点地增加食品及10类涉及健康安全产品的抽查频次,累计抽查16大类食品4906批次、10大类涉及健康安全产品1429批次。三是加强对获证企业的检查、监督,强化过程监管,确保获证企业的生产条件能够持续满足质量控制要求,严格执行证后监管和年审工作等各项制度,防止获证产品发生重大质量问题。
建筑材料业
【概况】 2008年,嵊州市建筑材料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亿元,比上年增长40%,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24%;销售收入7亿元,增长40%;技改项目计划总投资4.53亿元,完成投资2.80亿元,增长177.23%,占全市工业企业完成技改投资的4.94%,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2.96个百分点。
采矿冶金业
【概况】 2008年,嵊州市采矿冶金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13%;销售收入12亿元;技改项目计划总投资0.20亿元,完成投资0.12亿元,增长50%,占全市工业企业完成技改投资的0.21%。采矿冶金业主要产品有:钢锭、铝锭,金属板、管等各种型材,建筑石料、莹石、花岗石、硅藻土、黄沙等工业、建筑用矿料初选及精选制品等。
造纸印刷业
【概况】 2008年,嵊州市造纸印刷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亿元,比上年增长7.14%,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66%;销售收入15亿元,增长7.14 %;技改项目计划总投资1.72亿元,完成投资1.79亿元,增长113.10%,占全市工业企业完成技改投资的3.16%,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52个百分点。
其它工业
【概况】 2008年,嵊州市其它工业有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实现工业总产值61亿元,比上年增长12.96%,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0.83%;销售收入61亿元;技改项目计划总投资10.55亿元,完成投资3.10亿元,下降11.43%,占全市工业企业完成技改投资的5.48%,所占比重比上年降低1.4个百分点。
(费 强)
编辑 吕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