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站内搜索:
首页
>> 地方文献 >> 嵊州年鉴 >> 2009年鉴
农林牧渔业

发布日期:2014-09-0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嵊州市 字号:[ ]


  

  【概况】2008年,市农业局围绕“创业富民、创新强农”的总体要求,实施“六个创新、促进六大提升”工作,深化为农服务,创优农业发展环境,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生态化、农业品牌化、农业信息化新发展,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继续呈现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市农业生产总值3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87元,同比分别增长12.8%12.3%

  【农民信箱工作得到充分肯定】2008年底,市农业局被省政府评为20052008年浙江农民信箱工作先进集体。自2005年以来,嵊州市实施百万农民信箱工程,利用浙江农民信箱,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发布、产销对接、科技指导、灾害预警等服务,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全市形成了市有1个联络支站、部门有14个联络室,乡镇(街道)有22个联络站,行政村有463个联络点的农民信箱联络网络体系,乡镇(街道)联络站和行政村联络点建点率达100%;建立健全了12大主导产业农技服务信息系统、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信息系统等五大信息播报系统,并将全市注册农户按粮食、茶叶、花木、蔬菜等12个主导产业进行分类登列,提供注册用户分类集群服务。至2008年底,全市农民信箱累计注册用户近6万户,其中核心用户(嵊州特色的12大产业用户群)36483人。

  【外向型农业创佳绩】2008年,全市新增农业外拓基地10.3万亩,累计达到86.5万亩;农产品自营出口额达到8292万美元,同比增长17.8%;引进农业外资项目5个,实到外资281.6万美元;嵊州市连续第五年被省政府评为发展外向型农业工作先进单位。

  【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2008年,按照项目化管理的目标要求,抓好投资1.09亿元的24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其中投资600多万元的四明山红豆杉基地、投资1200多万元的甘霖杏鲍菇生产基地、投资350万元的三界永明农机合作社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等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已初见成效。

  【争取农业项目资金创历史新高】2008年,在市农业局及下属相关单位的努力下,共争取到省级以上项目资金2910万元,政策性资金2619万元,创历史新高。

  【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完成】200711月始,至200812月,嵊州市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完成。其间成立种植组、畜牧业组和水产业组3个普查小组,完成普查和数据的录入,并开展自查和检查,是年通过绍兴市的抽查。

  【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310,市农业局会同市科协在黄泽镇开展送科技、送信息、送农资(农机)为主题的科技“三下乡”活动,开展技术、信息咨询服务,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和新农资。

  【绿色农业建设成效显著】2008年底,全市已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17,绿色食品认证19,拥有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117,拥有浙江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53,较好地确保了全市农产品生产和食用安全。

  【科技入户和农民培训工作】2008年,在全市10个乡镇、1200户示范户中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全年累计培训科技示范户1936人次。加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完成31280人次农民培训任务。

  【化解“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故影响】市农业局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的三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并立即到一景乳业公司、基地开展调研检查;同时加强了对一景乳业公司生产基地生鲜牛奶的抽样检测,落实两名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为监管责任人,驻场监管;相关单位设立信息联络员,实行信息报送一日一报制度,及时掌握动态信息;设立了消费者专线电话,并向社会公布,有效化解了影响。

  【“洋马杯”吉尼斯擂台赛在嵊举行】513,“洋马杯”浙江农业吉尼斯水稻机械插秧擂台赛在嵊州市举行,全省共有2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代表队,40台插秧机参赛。市永明农机专业合作社分别获得高速插秧和步行插秧二等奖。威达农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合作社获得步行插秧三等奖。

  【开展“迎奥运、保安全”专项整治】市农业局对农资生产及经营单位、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单位等开展了“放心农资、放心畜产品、放心农产品、品牌农产品”专项检查工作和“供奥”农产品产品质量监测,确保全市无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和有效保障奥运会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

  【做好灾后农业重建工作】2008年初,嵊州市遭遇了50年一遇的雨雪冰冻灾害性天气,据统计,全市共有8300亩春粮、9700亩油菜和12500亩蔬菜受冻,倒塌毛竹大棚210亩。农业企业受损严重,其中绍兴市一景乳业有限公司第一牧场饲料加工厂800平方米钢棚倒塌,直接损失80多万元;甘霖瑞丰杏鲍菇厂接种房倒塌10间,直接损失50万元;天方科技有限公司倒塌大棚7200平方米,直接损失120万元。预计这次雨雪冻害造成全市农业损失在2500万元以上。灾情发生后,市农业局争取到救灾补助资金150万元,组织农技人员下乡现场指导,把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概况】2008年,粮食生产稳中有升,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42.8万亩,粮食总产量为16.9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7%和2.4%,完成上级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蔬菜生产基本稳定,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13.5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总产量达25.3万吨,总产值达4.8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3%15.3%。组织实施各类水稻高产优质示范方竞赛活动,组建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继续实施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及加大对新技术的试验、应用与推广力度,实施“沃土工程”、“千万亩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工程”等五大工程,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等一系列致力于提高农民种植水平、效益和科技素质的活动,提升了综合生产力,促进了高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粮食生产稳中有升】全市耕地面积47.19万亩,其中水田面积37.73万亩。全年粮食总产16.91万吨,比上年增0.52万吨。水稻平均亩产为469.4公斤。春粮面积3.06万亩,总产0.53万吨,马铃薯1.21万亩,亩产1039公斤,总产1.26万吨。早稻实收面积2.07万亩,亩产415公斤,总产0.86万吨,比上年增168吨。晚稻播种面积25.68万亩,比去年增0.68万亩,平均亩产473.7公斤,总产量为12.17万吨。其中单季晚稻面积21.7万亩,连作晚稻面积3.99万亩;单季晚稻平均亩产477.8公斤,总产10.37万吨;连作晚稻平均亩产451.8公斤,总产1.8万吨。旱杂粮面积预计为12.03万亩,总产3.35万吨。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2.84万亩,比上年的42.11万亩,增0.72万亩。

  【蔬菜生产保持稳定】2008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3.52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总产量达25.27万吨,比上年增加6.36%。总产值4.88亿元,比上年增加15.33%。亩产值达3613元,比上年增加15%。平均亩产量为1872千克。受年初雨雪冰冻灾害影响,一季度蔬菜生产平均亩产减幅达到22.6%,但由于蔬菜价格一直保持较高价位,全年蔬菜生产保持了稳定。

  【水稻科技入户受到农业部表扬】在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水稻工作简报上通报表扬了202007年在水稻科技入户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县市,嵊州市是浙江省唯一一个受表扬的县市。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效显著】2008年,嵊州市作为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续建县,开展以“十到农家”为主要内容的强农富民送科技活动,深化责任农技师联户增效制度建设,推进测土配方施肥进村入户。全市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0.23万亩,涉及农户50060户,发放施肥建议卡80100份,推广配方肥10000吨,配方肥推广面积25万亩。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后,全市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节本增效3050.69万元,较好地转变了农民的施肥观念。

  【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2008年,全市开展标准农田调查与分等定级工作,对319995亩标准农田进行分等定级。嵊州市标准农田分三等五级,全市一等田面积为102305亩,其中一级田没有,全部为二级田,占32%;二等田面积为208773亩,占65.2%,其中三级田、四级田分别为151260亩、57513亩,各占47.3%18%;三等田面积为8917亩,占2.8%,其中五级田为8917亩,占2.8%,六级田没有。

  【山地蔬菜】2008年,全市山地蔬菜种植面积达1.6万亩,其中500以上的高山种植面积达5100亩,山地蔬菜种植面积100亩以上的基地已达15个,种植面积达5300多亩。为提高山地蔬菜种植效益,农技推广部门重点推广了菜瓜——茄子、包菜(甜玉米)——甜椒——秋马铃薯等几个效益较好的栽培模式,山地蔬菜种植效益较往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过去一般山地蔬菜亩种植产值在2500元左右,是年山地蔬菜亩产值平均为4600元,最高达6000元以上,采用多茬轮作的亩产值高的达12000元。山地蔬菜已成为山区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主要对全市的重点蔬菜种植基地、主要乡镇农贸市场等采用酶抑制率法进行速测抽检,至年底,共检测802个蔬菜样品,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为98.5%。建立健全与完善农产品生产档案制度、农产品例行监测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确保了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安全。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2008年,全市加快了预警体系嵊州区域站建设,同时对水稻螟虫、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蔬菜斜纹夜蛾等主要病虫害进行了系统调查,对其他常发性病虫也进行了及时的调查,对新发展的稻曲病、条纹叶枯病进行了专项调查,及时掌握病虫发生情况,为指导全市病虫害防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全年共组织病虫发生信息交流会议5次,每次会议期间根据病虫调查需要,安排交流病虫调查与预测预报技术。

  【粮食专业合作社】2008年底,全市已有14个乡镇、街道成立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27家,拥有收割机35台、各种耕耙机械26台、植保机械30台、插秧机16台、育秧流水线3套。粮食生产合作社主要在病虫草统防统治、农业机械机耕机插机收、粮食加工销售等方面开展服务,为周边农户机械耕耙面积15000多亩,机械收割14000多亩,病虫草统防统治(代防代治)16000多亩。

  【“三新”技术园区示范辐射作用】嵊州市农业三新(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园区是集研究、引进、开发、推广、销售为一体的农业园区,2008年该园引进了瓜果蔬菜、鲜食玉米、礼品西瓜、樱桃番茄、芦笋、葡萄等十大类、32个新品种在园内试验展示,筛选出适合嵊州市栽培的金银818、绿龙一号、金珠等12个高产高效品种在全市推广。推广“春季礼品西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大棚春季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大棚芦笋高产栽培技术”等5个新技术。其中芦笋栽培已获得初步成功,亩产值已达12000元,效益较好。该园在推广应用春季礼品西瓜——甜玉米——冬菜等模式的基础上,完善了春蒲瓜——夏秋季礼品西瓜——冬菜模式,大棚生姜——秋季礼品西瓜——冬季儿菜模式。同时进行了适当的种植结构调整,引进葡萄新优品种20种,进行葡萄、儿菜套种,摸索“葡萄——冬季蔬菜间作高效栽培模式”。该园通过在园区内定期举办各种栽培技术培训班的方式,向农户传授迷你西瓜、甜玉米、芦笋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农作物区试工作】2008年,市农科所在区试站内落实国家级鲜食玉米、省级水稻、西瓜、鲜食大豆等试验20195个品种,为新品种的审定提供大量的科学依据。从2005年省级区试站建成以来,由省种子总站组织的鲜食玉米、水稻等现场会每年都在嵊州召开,区试点的试验质量得到上级主管领导和同行的充分肯定。

  【蚕桑生产不容乐观】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作为外贸依存度很高的茧丝绸市场首当其冲,全市发种28360张,产茧1219吨,茧款收入1876万元,张产43公斤。其中张产增长3.86%,发种量、产茧量、总产值、蚕茧收购平均价均下降,蚕茧收购价在上年较低水平的基础上,继续下跌,全年均价只有每公斤15.39元,低于蚕茧的生产成本,挫伤了蚕农的养蚕积极性。

  【调整蚕桑的品种布局】2008年,市蚕业管理站确定了经济性状较好、强健度更优、抗逆性适应性更强的中丝量品种秋丰白玉、丰一五四A作为全市饲养的首选蚕品种。全市共饲养中丝量品种7303张,占夏秋蚕饲养总量的59%,单产提高2.01公斤/张,增长5.57%

  【蚕桑技术培训】2008年,在蚕桑生产不景气的情况下,市蚕业管理站全面推广实施嵊州市优质蚕茧生产技术标准,开展以推广优质强健中丝量蚕品种为内容的技术培训工作。组织引导蚕农开展蚕桑规模经营,提高蚕桑生产效益。

  【小农资质量安全整治】2008年,市农业局开展小农资质量安全整治和规范工作。据排查统计,全市共有各类小农资经营点390,其中农药经营点215个、兽药饲料70个、种子90个、农机15个;同时根据市“十小”办的要求,在甘霖镇、金庭镇分别选择了嵊州市种子公司门市部经营点及金庭镇下任农技服务站进行示范点建设。至年底,2个试点乡镇的示范点建设均已完成。

  【植物疫情的防控和监测】2008年,市重大农业植物疫情防控指挥部签订落实了22个乡镇、街道部门《2008~2009年嵊州市植物检疫防疫目标考核责任书》,购买诱捕器1000台、性引诱剂0.5万支、草甘膦400吨,加强全市疫情监测点建设和重大疫情防控。经近几年来的不断防控,加拿大一枝黄花大部分区域得到有效控制,豚草基本消除。

  

  【概况】2008年,全市生猪存栏17.5万头,同比增加29.6%,生猪出栏23万头,同比增加29.2%;牛存栏5700头,同比增加3.6%;羊存栏5万只,同比增加11.1%;家禽存栏100万羽,同比增加4.2%;兔存栏25万只,同比减少10.7%;肉类总产量2.27万吨,同比增加27.5%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2008,市畜牧部门坚持做好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坚持“凭证屠宰,合格出证,把好源头”的原则,确保了出场胴体及动物产品卫生合格。生猪定点屠宰厂全年检疫生猪6.36万头,查处病死猪40头,病变脏器4300余公斤,全部按规定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同时加大了“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抽查力度。按计划组织开展上级下达的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质量抽检,加大养殖环节和屠宰环节开展“瘦肉精”等违禁药物抽检频次,全年监测1248个样品,检测结果全部呈阴性。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2008年,市防治动物疫病指挥部加强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瘟和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强制免疫工作,要求规模饲养场(户)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家畜和家禽散养户免疫密度达到95%以上,同时与畜禽饲养场(户)签订了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责任书,并全面建立免疫档案,做到有据可查、规范免疫。是年全市共使用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155.13万毫升,免疫家禽238.7万羽;使用猪牲畜口蹄疫疫苗66.02万毫升,免疫猪44.01万头;使用牛羊口蹄疫疫苗12.12万毫升,免疫牛0.94万头,羊9.6万头,使用猪瘟细胞苗78万头份,脾淋苗25.1万头份,免疫猪44.01万头;使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31.8万毫升,免疫猪15.9万头。

  【重大动物疫病监测】2008年,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加强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疫情监测,全年累计检测了11个乡镇、街道的23个生猪饲养场、23个家禽规模饲养场,11个村的生猪饲养散户,11个村的家禽饲养散户、2个家禽交易市场、2个生猪屠宰场的血样、肛拭子、喉拭子共2160个样品。对一景乳业有限公司的奶牛进行了两次二病检测,共检测奶牛1039头次。

  (丁宇坤)

  水产养殖业

  【概况】2008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25380亩(比原有面积核减6000亩,主要是有10个水库作为饮用水源不统计水产养殖面积),渔业总产量3585吨,同比增0.7%;产值5250万元,同比增1%;其中养殖产量3191吨,名特优水产品总值2620万元,占总产值近50%,服务型休闲渔业经济产值1215万元,占总产值23%

  4个水产养殖水域通过认定】2008年,黄泽镇里湾山庄、甘霖镇马塘特种养殖场、崇仁镇益宁水产场、剡湖街道近水园4个水产养殖水域单位,总养殖水域面积12公顷先后通过省级无公害水品基地认定。

  【新增国家级无公害水产品3个】2008年,三界范洋鱼场的“范洋鲫鱼”、前岩水库的“前湖鲢鳙鱼”、东湖水产场的“东湖鲢鳙鱼”获得国家级无公害产品称号。石璜江畔鸡鳖场生产的“江畔甲鱼”、原野水产合作社生产的“剡源青虾”、甘霖可成生态鳖场生产的“甘霖甲鱼”通过国家级无公害产品复查换证。

  【生态鱼塘建设】2008年,全市完成生态鱼塘建设1035亩,其中三合范洋渔场、浦鑫渔业公司等665亩生态鱼塘建设列入省级百万亩生态鱼塘改造项目,共完成养殖塘56,完成土方13万立方米、渠道2200、护坡砼3万立方米,完成浇筑三面光砼渠道2200,道路修正500,购置增氧机75,水泵15,投饵机2,建造管理房400平方米,总投资153.8万元,获省级专项补助资金26万元。

  【中华鳖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2008年,由嵊州市剡溪水产专业合作社组织实施的中华鳖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被列入省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示范项目。示范区位于甘霖镇、崇仁镇、鹿山街道、石璜镇4个镇(街道)8个村,面积550亩,示范户20,亩产量374.9公斤,亩产值达23238元。于10月通过省标准化实施小组的验收。该项目同时被列入了2008年绍兴市农业丰收计划项目,并于11月通过验收。

  【水产品质量安全】为严格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产投入品,确保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全年抽取虾鳖鱼类水产样品34批次,其中甲鱼24个批次,虾5个批次,鱼类5个,检验合格率达100%

  【渔政执法】2008年底,全市开展渔业行政执法检查30余次,对渔船安全和水产品三项记录进行了专项检查,查处各类渔事违法案件18起,其中电捕鱼15起,无证捕鱼2起,发放捕捞证35本,收取渔业资源费24850元,配备渔政执法橡皮艇一艘、汽车1辆,受理渔业污染事故3起,经调解污染企业赔偿养鱼户渔业损失5.7万元。

  (黄玉芹)

  农村经济管理

  【概况】2008年,农村经济管理重点工作为优化农经管理,狠抓素质培训,强化村财监管,搞好农经统计,抓好土地流转,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组织,推动和促进了全市农经工作的有序开展。

  【土地流转】2008年,市农经总站加强对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统计,摸清全市土地流转规模、数量、流向等现状,同时统一制定土地流转合同,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种粮大户以及专业合作社以转包、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流转农户提供方便。

  【农业专业合作组织】2008年底,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91家,累计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10家。市剡溪果业专业合作社等3家合作社被新评为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全市有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6家,绍兴市级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46家,嵊州市级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46家。

  【村级财务监督】2008年,市农经总站加强农村财务监管,采取以查代审办法,完成以查代审165个行政村,被审资金达到40182万元,开展委托审计,市审计监督中心针对部分重点村、财务混乱村积极开展委托审计,完成乡镇、街道(开发委)、行政村委托审计12个村(项目),涉及被审资金总额18705余万元,有效维护了农民和集体经济利益,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

  农业机械

  【概况】2008年,全市农机以提高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和农机安全生产为重点,农机化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据统计,全市已有农机总动力35.83万千瓦,联合收割机426台,旋耕机1269台,开沟机116台,纯农田作业拖拉机1890台,运输型拖拉机3722台,插秧机39台,烘干机8台,工厂化育秧设备21台套;全年机耕作业36.2万亩,机插水稻2.13万亩,机割稻麦20.6万亩,农机运输作业12410万吨/公里,烘干谷物0.55万吨,厂育秧苗2.35万亩。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提高】2008年,市农机部门通过成立组织,举办培训、召开现场会,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等措施,积极落实机插面积。结合水稻生产的各环节加强技术服务,投入资金90多万元,新增乘座式插秧机4台,步行式16台,播种流水线2条,秧盘4.01万只。至年底,全市已有育秧点18个,育秧面积174亩,机插示范点27个,机插水稻2.13万亩,机收面积20.6万亩。

  【新农机推广】2008年,市农机总站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调动了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加快了农机装备结构升级步伐,推动了农机装备结构升级。是年全市争取到省级以上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26.33万元,其中中央补贴资金579.63万元,省财政补贴资金46.7万元,争取到的中央资金居全省各县市之首。利用专项资金带动农民购置各类农机具42787台,共计投入资金2273.74万元,购机的农户达2771户,创历史之最。小型农业机械推广有了新突破,特别是主要用于旱地中耕作业和丘陵、山地作业的8马力以下小型拖拉机从无到有,当年新增68台。全市9家茶机生产企业16个产品列入2008年度农机补贴目录,2个茶机产品通过省推广鉴定,促进了全市茶机企业的发展和茶叶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2008年,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制订全市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意见,对全市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同时加强了警农合作,实施联合整治。至年底,共上路检查1360人次,检查拖拉机2250辆次,对无证驾驶、违法载人等安全隐患加大了整改力度。

  【平安农机创建】2008年,市农机总站进一步加大平安农机镇、村创建工作力度,新创建平安农机示范乡镇2,创建平安农机示范村21个,加强基层农机安全管理的网络建设,从源头上强化农机安全的基础工作。

  【机动车检测】2008年,市农机总站投入20.8万元对机动车检测中心检测线进行了改造,机动车检测中心装备实现全面升级,同时加强对员工的技术培训,强化了服务意识。全年检测摩托车2.95万辆次,检测拖拉机2395台次。

 

  新能源建设

  【概况】2008年,新能源建设办公室以完成相冬猪场不同农作物沼液沼渣对比试验示范项目(省级农村能源示范推广项目)为重点,申报强龙兴农示范工程项目和农业部大型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抓好11家规模养猪场排泄物治理的技术指导工作,做好省柴节煤灶、太阳能热水器等其他农村能源的技术推广辅导工作,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11家规模场排泄物治理】2008年,全市列入“811工程”的项目有11项,分别是裘品渊猪场、江村猪场、舒祖祥猪场、张仲其猪场、裘小波猪场、吕钢猪场、张淑英猪场、张国忠猪场、幸福养殖场、邢德贤猪场、丁伟达猪场。市新能源建设办公室,对实施单位分别进行实地踏勘,制订了实施方案,做好工程的技术指导。是年11个规模场排泄物治理经上级验收合格。

  【省级强龙兴农示范点工程】强龙兴农工程是省“十一五”重点推进的一项农业示范工程。甘霖镇淑英猪场“三沼”综合利用工程被列入省2008年强龙兴农工程示范点建设计划。项目总投资39.5万元,其中省财政专项资金计划补助25万元,淑英猪场自筹14.5万元,在建有沼气池300立方的基础上,再建沼气池550立方,新建沼气、沼液、沼渣利用工程,项目经市验收合格。

  产业化经营

  【农产品加工企业】2008年,全市201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总投资2.35亿元,其中技改投资1.52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达29.3亿元,实现销售额27.16亿元,实现利润860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5%11.3%5.3%;全市亿元企业达到8家,新增5000万元企业2家。

  【市农产品加工园区技改投入】2008年,市农产品加工园区新增技改投入8900万元,累计完成总投资6.25亿元,园区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亿元,占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总销售收入的38.1%,自营出口6103万美元,占全市农产品自营出口总额的74.8%,加工园区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加工出口中心地位更加突出。

  【农产品品牌建设】2008年,按照“一个产业、主打一个品牌”的目标要求,组织农业企业参加上海、杭州、温州农业博览会、展销会,扩大对外影响和宣传力度。至年底,品牌建设成效显著,“越乡”龙井茶被评为省级农业名牌产品,“山森”香榧被评为绍兴市级农业名牌产品,“丰尼”杨梅在省农业吉尼斯擂台赛中获三等奖,“山森”、“才兴”香榧获义乌森博会金奖。

  项目建设

  2006年度项目通过省级验收】2006年度共实施综合开发项目7项,投入开发资金20498万元,其中省以上财政资金3368万元,市级财政资金308万元,自筹资金7424万元,银行贷款6370万元。通过两年的实施,2006年度项目已全部完工,20088月,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组的验收和绩效评价。

  2007年度项目初出成效】2007年度项目共实施项目4项,其中土地治理项目2项,产业化项目1项,科技项目1项,共争取到省以上财政资金1180万元。通过建设,项目已初出成效。至2008年底,八郑畈土地治理项目已基本完成,前王坑土地治理项目完成60%。项目建成后共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5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1.2万亩,增加防护林网面积1.1万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6平方公里。

  2008年度项目进展顺利】2008年共实施5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其中2个土地治理,2个产业化经营项目,1个贴息项目,总投资13885万元,争取到中央财政资金1335万元,省财政资金1095万元。该5个项目都已经上报计划。其中土地治理项目长乐镇剡源畈和三界镇长太畈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2个产业化经营项目完成了前期勘测规划工作。

  2009年度项目完成申报】2008年,共申报2009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5个,其中2个土地治理项目,3个产业化经营项目,计划总投资4373万元。

  (丁宇坤)

  

  【概况】2008年,市林业局以加快生态建设为己任,以兴林富民为目标,实施林业重点工程,探索林业体制改革,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实现了林业增效、林农增收。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56.7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0公顷,迹地更新136.7公顷。完成林木抚育3666.7公顷,育苗面积6.7公顷,建设绿色林带30公里,城镇新增绿地41万平方米,四旁植树31万株,建设省级阔叶林发展示范面积336公顷,封山育林面积136.7公顷。全市义务植树累计138万株,参加义务植树人数42.3万人(次),义务植树尽职率达90.4%。全市非公有制造林1110亩,占春季造林面积的84.7%(人工促进迹地更新和天然更新除外)。全市审批木材27045.4立方米(商品材17325.4立方米,非商品材9720立方米),毛竹78万株,均未突破年度限额采伐和木材生产计划,凭证采伐率达98%

  【雪冻灾害造成损失3亿元】年初的持续雨雪冰冻灾害天气,使全市林业受灾面积达67.42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38.6%,竹笋、香榧、花卉苗木、茶叶等林特产业均受到严重影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3亿元。为此,及时成立灾后生产恢复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开展技术咨询和指导服务工作,帮助林农掌握生产恢复技术。组织有关林农修复基础设施、清理雪倒竹木,并从采伐政策上倾斜支持雪倒木清理,以减少林农的经济损失。同时结合春季造林、东部山体覆绿、兴林富民等重点工程的实施,抓住灾后恢复性重建时机,引导林农进行结构调整和品种改良,确保了全市林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邀请全国专家会诊受冻茶园】受雪冻灾害影响,全市海拔300以上的约13万亩茶园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占总茶园面积的70%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亿元。其中6万多亩高山茶园受害严重。全市7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中,约有一半遭受冻害,其中5000亩幼龄茶园的茶树死亡率在30%左右。为此,邀请30多位全国知名茶叶专家,到遭受冻害最为严重的贵门乡实地察看会诊。专家们根据茶叶受冻情况,提出了修剪、护理和复壮等技术措施,为茶叶灾后恢复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219,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对此进行了报道。

  【开展关注森林活动】5月,成立了市关注森林组织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市关注森林执行委员会出台《2008年嵊州市关注森林活动方案》,并举行了关注森林启动仪式,开展了以“关注森林,爱护鸟类”为主题的爱鸟周活动,参加省“我最爱的树、花”征文摄影比赛、省树省花投票等活动,其中省树省花投票获得一、二等奖各1人,三等奖2人,3人获得省征文摄影比赛优胜奖。

  【实施东部山体覆绿工程项目9个】2008年,按照《东部山体覆绿工程总体规划》,通过项目申报管理、调整政策补助等方式,对东部山区实施退耕还林、经济林套种,其中连片面积在1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100元。是年,在黄泽、金庭、北漳、下王镇实施覆绿改造项目9个,完成覆绿面积333.3公顷,建立示范基地2个,面积达30公顷。全市还建设省级阔叶林发展示范面积336公顷,建设生物防火林带20.5公里。

  【累计建成生态公益林3.53万公顷】2008年,全市区划界定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37791.93公顷。是年,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生态公益林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建成生态公益林地籍管理系统,完成《嵊州市新增省级重点公益林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发放公益林补偿金557.14万元,管护费212.36万元,并抓好补偿资金的规范管理。至年底,全市累计建成生态公益林35333.5公顷。年末,嵊州市被命名为2008年度省公益林建设示范县(市),被评为2008年度省重点公益林建设和管理先进单位。

  【嵊州(中国)茶叶城主体工程结顶】嵊州(中国)茶叶城为市重点建设项目,一期工程茶叶物流交易中心占地21.5亩,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总投资8000万元,建成后可年成交茶叶4万吨,同时具备1000吨的仓储能力。该工程于411奠基动工,1125主体工程结顶,年底完成粉刷工程的35%,预计2009年春茶前可交付使用。茶叶物流交易中心的建成,将为嵊州市打造中国绿茶交易中心、中国名优茶交易中心、中国绿茶加工出口集散中心,促进茶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巩固嵊州茶叶的龙头地位起到重要作用。

  【林业总产值增长10.55%2008年初,嵊州市被认定为浙江省首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茶叶强县和花木强县称号,并成为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县,其中崇仁镇被命名为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茶叶强镇,鹿山街道为花木强镇,金庭镇、谷来镇为果品强镇。是年,继续出台政策,落实专项资金用于发展林特产业,全市新发展高效林业特色基地1040公顷,花木、竹、香榧、水果、茶叶等五大林特产业健康发展,林业产值实现16.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5%。其中茶叶总产量为22620吨,增长1.75%,产值4.88亿元,增长0.41%,名优茶产量5400吨,增长4.05%,产值3.6565亿元,减少2.26%。花木销售产值3.5亿元,减少7.9%,新接园林绿化工程1.8亿元,减少10%;竹笋总产量3.581万吨,减少24.13%,总产值达1.3486亿元,减少5.69%,实现竹加工产值1.5亿元;水果总产量达7.1万吨,增长23.4%,产值2.1亿元,增长21.8%;香榧干果产量340吨,增长9.68%,香榧总产值0.9亿元,增长16.88%

  【受让“越乡”品牌】2008年,为有效整合名茶品牌,投资150万元受让浙江省著名商标“越乡”品牌,并成立越乡名茶协会,具体负责品牌的管理、使用、推介等,采用“母子商标”的形式,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统一管理,把“越乡”品牌作为嵊州市名茶主打品牌,争创“浙江省十大名茶”。同时,邀请浙江林学院对茶叶品牌建设进行全面规划。是年,还成立市茶文化研究会,建立中国茶叶进出口商会嵊州办事处。

  【获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称号】近年来,嵊州市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茶。至年底,全市共有茶园面积17.84万亩,其中良种茶园达7.68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43%左右。同时,通过建立万亩茶叶现代科技示范园区,发展名茶加工集聚区和青叶市场建设,加强栽培技术、生产管理、采摘炒制等技术培训和指导,举办名茶炒制和采摘大赛,有效促进良种与名茶生产、无公害生产及品牌经营的有机结合,名茶产量和质量逐年提高,提升茶叶的经济效益。是年8月,嵊州市被命名为2007年度浙江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

  【“图形”、“山森”成为中国驰名商标】2008年,嵊州市实施品牌战略,初步形成了品牌化发展的新格局,促进了林业产业化发展。12月,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浙江华发茶业有限公司的“图形”牌茶叶和浙江省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山森食品有限公司的“山森”牌香榧,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了林产品在“驰名商标”认定上零的突破。

  【发展茶叶集聚区22家】2008年,为巩固和发展名茶加工集聚区和青叶市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新建和改造成名茶加工集聚区、青叶市场的进行适当的经济补助,对已建成的名茶加工集聚区采取电费补助的方式进行巩固,并结合初制茶厂的优化改造和QS认证,引导各地发展茶叶加工集聚区、青叶市场。是年,经考核验收,全市共发展茶叶加工集聚区22家,培育青叶市场12个,完成初制茶厂改造55家,新增QS认证茶叶企业2家,市幸福茶厂被命名为浙江省第四批示范茶厂。

  【第十届茶王赛和首届采摘大赛】411,“华发杯”第十届嵊州龙井炒制茶王赛暨首届嵊州龙井采摘大赛在崇仁镇应桂岩村举行。来自全市各乡镇街道的45名炒制能手和32名采茶能手参加比赛,最后三界镇王圣厌获得炒制茶王称号,崇仁镇应招琴获得采茶王称号。炒制大赛和采摘大赛的举办,有效提高全市名优茶的整体采摘质量和炒制水平,实现嵊州名优茶产业的扩量提质。是年,全市名优茶产量5400吨,产值3.6565亿元,分别占茶叶总产量、产值的19.89%74.93%

  【参加各类展示展销活动】425,组织有关茶叶企业参加“第四届中国宁波国际茶文化节暨第三届浙江绿茶博览会”活动。512,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工作组第18届会议前夕,由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共同举办,嵊州市人民政府参与协办的“中国茶叶生产与消费论坛”在杭州市萧山区举行,介绍了嵊州市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做法。同时举行的中国茶叶展览会上,“越乡”、“图形”等茶叶品牌设摊展示。1031,组织10家林产品加工企业参加2008义乌(国际)森博会,其中“山森”、“才兴”香榧被评为金奖产品,“杉华”竹地板被评为优质产品。是年,“剡溪”雷竹笋获得省农业博览会金奖,“丰尼”杨梅在省农业吉尼斯擂台赛中获三等奖。

  【建立出口珠茶原料质量安全示范区】107,在嵊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会议上,嵊州市与绍兴检验检疫局签署关于建立协作机制推动出口茶叶产业发展的备忘录,共同建立浙江规模最大的出口茶叶原料质量安全示范区。根据备忘录内容,绍兴检验检疫局将与市政府互相通报有关珠茶原料的不合格情况和珠茶生产过程中农药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信息互享,最终实现“政府主导、检验检疫引领、部门联动、行业协会协调、龙头企业带动、全社会行动、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种植”的区域化发展目标,推动出口茶叶产业健康发展。

  【首届香榧炒制大赛】1126,“山森杯”首届嵊州香榧炒制大赛暨香榧品牌质量评比活动在谷来镇举行,市山森食品有限公司选送的“山森”牌香榧获品牌评比一等奖,竹溪乡香榧炒制能手郭方获香榧炒制大赛第一名。

  【实施《竹产业发展规划》】全市共有竹林总面积24.4万亩。其中毛竹18.7万亩,杂竹5.7万亩,以雷竹为主的小竹笋4.7万亩。为加快竹产业发展,提升竹产业发展水平,市政府成立嵊州市竹产业生产发展项目领导小组,制定了《嵊州市竹产业发展规划》,至2010年全市竹林总面积达到25万亩以上,毛竹林面积20万亩以上、毛竹立竹量达到3000万株;完成毛竹低产林改造10万亩,其中建设用材丰产林7万亩、笋竹两用林3万亩。建设面积千亩笋竹两用林示范村15个,在雅璜乡建设毛竹万亩竹笋示范园区。至2015年竹林总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毛竹林面积25万亩以上、毛竹立竹量达到3500万株。是年,新发展竹林面积1000亩,建设竹林道148公里,在崇仁镇坑口村建立雷竹现代科技示范园区,在雅璜乡戴溪建立毛竹现代科技示范园区,全市实现竹、笋产值2.8亿元。

  【新增兴林富民示范村9个】2008年,嵊州市实施了省百乡千村兴林富民示范工程。是年,竹溪乡盛家坞村、谷来镇榆树村、北漳镇鱼湖山村、崇仁镇福安村、东岭村等5个村成为第三批省级兴林富民示范村,里南乡西景山村、金庭镇高龙村、崇仁镇高湖头村、谷来镇吕岙村等4个村成为绍兴市兴林富民示范村。至此,全市已拥有省级兴林富民示范乡镇4个,省级兴林富民示范村15个,绍兴市级兴林富民示范村16个。年末,崇仁镇坑口村、谷来镇榆树村被命名为绍兴市十大兴林富民特色村。

  【新增2个浙江省森林食品基地】117,经浙江森林食品认定委员会认定,省林业厅批准,雅璜乡绿色食品厂的“雅璜”牌刚竹笋基地和市玠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古鹿门”牌香榧基地,被认定为2008年度浙江省森林食品基地(有效期3年)。至此,全市已拥有省级森林食品基地22个,总面积3727公顷,其中竹笋13个,香榧6个,板栗2个,苦丁茶1个。

  【新增4家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2008年,嵊州把林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出台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年末,浙江春力茶业有限公司、浙江野山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绍兴市果花香果酒有限公司、嵊州市杉华竹木有限公司等企业,被省林业厅批准为第四批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至此,全市已拥有省级林业龙头企业7家。

  【羲之合作社成为省级专业合作社】市羲之桃形李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512月,有社员300户,基地1200亩,注册有“羲之”商标。2008年,合作社投资350多万元,在基地修筑机耕路、建立喷灌滴灌设施,添置分级机、真空包装机、冷藏库,并聘请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所长谢鸣、浙江大学园艺系教授李载龙等为技术顾问,大力推广无公害生产,促进了产业的健康发展,桃形李成为当地农民名副其实的“摇钱树”。是年,羲之桃形李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第三批林业示范性专业合作社。

  【第二届桃形李文化节】为扩大“羲之”桃形李的知名度,做好桃形李产销工作,725815,在金庭镇举办第二届桃形李文化节。725,举行桃形李上市新闻发布会。桃形李文化节期间,与嵊州新闻网联合推出第二届桃形李文化节专题网页,通过嵊州新闻网及浙江在线所属的各县市新闻网站,推介“羲之牌”桃形李;桃形李贩销大户与桃形李种植大户现场举行了产销对接签约仪式;市新世界旅游公司也现场与“羲之”桃形李合作社举行了农家观光采摘游签约仪式。是年,全市桃形李种植面积达15000亩,产量超过1500万公斤,实现销售产值5500万元,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建立全省第5家狩猎场】3月,经浙江省林业厅批准,由浙江省绍兴狮子山度假村有限公司投资,在市城北磨刀坑水库上方的市林场双坑口林区建立绍兴狮子山狩猎场,这是绍兴地区首家狩猎场。该狩猎场占地面积1422亩,环境幽静,森林茂盛,且交通便捷,离上三高速出入口7公里,104国道6公里。狩猎场将通过散放人工饲养的野猪、野兔、山鸡等动物,供游客上山狩猎,同时为游客提供野外烧烤等活动项目,是一个集野外狩猎、烧烤、生态林业观光为一体的狩猎场。

  【科技兴林成绩显著】2008年,开展了标准化出口绿茶机械采摘技术试验、香榧早产矮化高产、花木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等科技项目研究,在三江街道建立出口绿茶机械采摘技术推广示范区1000亩,在贵门乡建立茶叶“省级国际先进农业技术实验园”现代科技示范园区,进行300亩茶园喷灌、微滴灌工程的建设和技术推广,新增两个喷灌设施的容器育苗示范基地,推广实施了茶叶套种香榧、桃形李栽培茶叶等立体栽培模式,基本建成茶叶(贵门乡贵门)、花木(鹿山街道下马)、香榧(谷来镇吕岙)、毛竹(雅璜乡戴溪)、雷竹(崇仁镇坑口)、桃形李(金庭镇)6个现代科技示范园区,其中雷竹现代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项目通过省专家组评审。有2个科技项目获得省科技兴林三等奖,参与的1个项目获省二等奖。嵊州市林技推广做法在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作典型交流。

  【全市森林资源普查】调查时间从200811月到200912月底,分前期准备、业务培训、外业调查(包括检查验收)和内业整理四个阶段,采用一类抽样调查和二类小班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一类抽样调查委托省林勘院负责进行。市政府成立森林资源清查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方案,并从全市各地抽调了30多人组建森林资源清查专业队伍。1120,召开全市森林资源清查工作会议。12月初,分11个调查组开始进行外业调查。

  【林木免缴林业“两金”】根据省林业厅、省财政厅和省物价局联合发出的通知要求,全市从200821起暂缓征收集体林育林基金和更新改造资金。是年,加强林木采伐经营管理,严格执行森林资源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优化采伐审批服务,并及时向省厅追加采伐指标5万立方米用于清理受灾林木,全市未突破采伐限额。

  【实施征占用林地年度限额管理制度】2008年,为加强林地保护和管理,省林业厅下达嵊州市征占用林地定额为38公顷。是年,实施林地年度定额管理制度,加强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中的林地监管工作,配合建设单位做好越剧艺术学校等重点建设项目的报批工作,并开展了林地使用现状调查。至年底,全市审核审批林地征占用项目1435.83公顷,其中长期征占用11个,临时征占用3个,审核率达100%。全市还实施林地(园地)垦造耕地项目45个,面积363.0公顷。

  【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和林木保险试点】是年,建立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出台了《嵊州市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成立市林权管理中心、市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心等工作机构,制订和完善了林权登记管理、林木资产评估、林权流转交易等制度,建立林权证数据库,启动林权信息化建设,推进了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45月,作为绍兴市农村金融改革试点项目,在里南乡璞玉村进行了以林权证直接抵押贷款为形式的林权抵押贷款和林木保险试点,共办理林权抵押贷款68.7万元,受益农户51户,有8户农户参加林木保险。

  【森林灾害远程视频监控系统】2007年,投资130万元建设森林灾害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一期工程建立监控中心1个,监测点4个,投入运行后,能利用实时监控图像,实现有害生物监测、森林资源监测和生态公益林的效益监测,为保护市内生态资源安全作出一定贡献。5月,经公开招投标,由一期工程承建单位杭州思源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二期工程建设。二期工程总投资87万元,建设监控点4个。至年末,二期工程4个监控点建成并投入运行。

  【新增11支森林消防中队】分别是北漳、雅璜、石璜、剡湖、贵门、里南、雅璜、竹溪、南山林场、百丈景区和人武部等11支森林消防中队,有队员226人。至此,市森林消防大队已有森林消防中队18支,队员436名。市森林消防指挥部投资30万元,为各中队配置了风力灭火机等装备,并分批对全体队员进行了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全市森林火灾的应急扑救能力。2008年,全市共发生森林火情60起,20年来首次实现森林火灾零发生率。年末,市林业局被评为省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

  【“飞鹰行动”取得显著成效】320531,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集中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代号“飞鹰行动”。全市共查处野生动物案件5起,清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加工经营场所95个,排查群众举报线索12条,收缴野生动物560头(只)。是年,全市共受理各类森林案件42起,已查结41起,查处率98%,抓获和查处各类违法犯罪人员55人次,其中逮捕2人次,刑事拘留4人次、取保候审7人次、移送起诉4人次,查获木材200多立方米,收缴野生动物300余头(只),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0万多元,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维护林区治安稳定。

  【花木病虫害工程治理项目获省优秀】20042007年,全市开展花木病虫害工程治理,并列入省第三期森林病虫害工程治理项目。4年来,在全面调查全市12万亩花木苗圃的基础上,划定3个治理区域,建立80亩示范基地,采取营林、物理、化学、生物防治等综合治理措施,防治面积达10万亩次,为花农挽回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0082月,经有关部门考核验收,该项目被评为全省优秀项目。

  【“绿盾护林”专项检疫执法行动】5月,森检、森林公安、林政、木材巡查大队等部门,对全市范围内的涉木企业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绿盾护林”松木及其制品检疫执法专项行动。对125家涉木加工企业(个人)的松木及其制品开展了检疫执法检查,签订《松材线虫病防范责任书》89份,实地检验检疫松木271立方米,查处违法收购、调运松木及其制品案件4起,有效遏制了松材线虫病的扩散蔓延。

  【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现场会】  527,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现场会在嵊州市召开,主要进行典型经验交流、讨论修订《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控条例(草案)》、考察嵊州市松材线虫病除治现场。嵊州市在会上作《建立长效防治机制有效遏制松材线虫病蔓延》的经验介绍。从2007年起,按照“严预防、除病木、强管理、创机制”的工作思路,创新实施一定3年的长效承包防治机制,全市枯死松树数量比上年下降53.9%,有效遏制了松材线虫病的扩散蔓延。是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1.29‰,无公害防治率99.01%,测报准确率94.08%,产地检疫率98%,均完成指标。

  (黄少平)

  编辑 吕忠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版权名称 | 网站联盟 | 网站管理

主办:中共嵊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嵊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邮编:312400

电话:0575-83031707 传真:0575-83026547 邮箱:szdsb88@sina.com.cn 地址:浙江省嵊州市剡湖街道龙会一路六号 技术支持:杭州孚立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