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夏至清】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有人类在嵊州小黄山生息繁衍。相传大禹治水毕功于了溪(今剡溪)。古唐虞扬州地。夏、商、西周属夏少康封庶子无余之会稽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越国、秦国。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置会稽郡,为郡属地。秦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东巡会稽,在剡山星子峰南侧掘土坑以泄王气,曰剡坑,并建县治民,县因以名,曰剡县。汉高祖六年(前201)为荆王刘贾封地。十二年(前195)为吴王刘濞封地。新(莽)始建国元年(9),改剡县为尽忠县。东汉建武(25~56)初,复称剡县。三国吴、晋、南朝、隋时,先后属会稽郡、会稽国、郐稽国、吴州、越州。唐武德四年(621),剡县升置嵊州,并析置剡城县。贞观元年(627),一说武德八年(625),废嵊州及剡城县,复置剡县,属越州。唐时,县设乡、里,辖40乡。五代吴越国时,剡县属东府越州。后梁开平二年(908),吴越王钱镠析剡东南13乡置新昌县,剡县改称赡县,辖27乡。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复称剡县。宣和三年(1121)七月,改剡县为嵊县,仍属越州。熙宁三年(1070),行保甲法,置乡、里、都、保。元丰八年(1085),废除都、保。嘉泰《会稽志》载县辖27乡、133里。南宋绍兴元年(1131),属绍兴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属绍兴路。元改乡、里为都、图。至正二十六年(1366),属浙江行中书省绍兴府。明万历十六年(1588),设东西两隅、51都、84图。清承明制,仍属绍兴府。宣统三年(1911),设县城和13乡、2镇。
【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元年(1912),直属浙江省,推行区、村制,设22区。民国3年,属会稽道。民国16年,废除道,复属省。民国18年,推行村里制,全县为506个村里。民国19年,改设乡、镇、闾、邻。民国21年,属省第三行政督察区,县辖6区、200乡、25镇、3985闾。民国23年,实行乡、镇、保、甲制。次年,县辖37乡、6镇、1030保、10213甲。民国35年9月,撤区划并乡镇。民国37年,属第二行政督察区。7月,县辖39乡、3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5月22日,嵊县解放,属浙江省第二(宁波)专区,废除保甲制;6月下旬属第十(绍兴)专区;11月属绍兴专区。年底,县辖8区、40乡、3镇。1952年2月,随绍兴专区并入宁波专区。1956年底,县辖10区、45乡、6镇。1958年9月,全县人民公社化,以区建社,乡改为大队;11月,新昌县划归嵊县,全县设19个人民公社130个大队。1959年1月,改大队为113个管理区。1961年7月起,恢复19个区,管理区改为人民公社;10月,新昌县恢复建制。1964年9月,恢复绍兴专区,嵊县属绍兴专区。1968年5月,绍兴专区改名为绍兴地区,嵊县属绍兴地区。1979年底,县辖城关镇和10个区、64个人民公社。1983年3月起,改人民公社为乡、村建制;7月,撤销绍兴地区,改设省辖绍兴市,嵊县属绍兴市。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撤销11个区公所,调整为17镇、11乡。1995年8月,国务院批准嵊县撤县设市;12月6日,嵊州市成立。2000年6月,建立嵊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01年7月,建立嵊州市百丈飞瀑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12月,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全市辖11镇、6乡、4街道。2004年8月,建立嵊州市城南建设管理委员会。2007年9月,调整行政村规模,从1077个调整为463个。
【市区】位于市境中部偏南,嵊新盆地的中心,长乐江和澄潭江、新昌江、黄泽江在此汇合。老城区南临剡溪,西北傍鹿胎山,北枕剡山,金波山、艇湖山屏于东北,依山傍水,地理位置优越。上三高速公路、甬金高速公路在市区交会,104国道穿境而过,是浙东陆上交通枢纽。东汉初平、兴平年间(190~195)剡长贺齐始迁为剡县县治。五代吴越国(893~978)中叶称赡都镇。宋初称剡镇。熙宁三年(1070),县城内设坊。嘉泰元年(1201)有10坊。元代,县城设隅、坊,明、清沿用元制。明成化年间(1465~1487),分城东、城西隅。清宣统二年(1910),设城区。民国18年(1929),城区撤销,与游孝、雨钱区合并为第一区,改隅、坊为里。民国21年(1932),城内分设7镇。民国23年(1934),合并为城东、城西镇。民国27年(1938),第一区复称城区。抗日战争胜利后,城东、城西镇合并,称鹿山镇。1949年5月,鹿山镇改为城关镇,为嵊县人民政府驻地。1992年5月,撤销临城区,新市乡、新明乡、中爱乡、城郊乡、新联乡、城溪乡并入城关镇。1995年撤县设市后,为嵊州市人民政府驻地。2001年12月,撤销城关镇、浦口镇、三塘乡,设置剡湖、三江、鹿山、浦口街道,由市政府直管。2009年,市区面积216.22平方公里,人口219609人,16个社区,1个居民委员会,82个行政村。市政府驻剡湖街道。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和面积】嵊州市位于浙江省东部,曹娥江上游,地处北纬29°19′45″至29°49′55″,东经120°27′23″至121°06′55″,东西长64.1公里,南北宽55.4公里。东与奉化、余姚市相邻,南和新昌县、东阳市交界,西连诸暨市,北接上虞市、绍兴县,1992年土地详查面积为1789.62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地质属浙东华夏褶皱带构造,上虞至丽水深断裂带从境内穿过。境内出露的地层有前震旦系、侏罗系、白垩系、上第三系、第四系等。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层次明显,类型多样,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地形属盆地低山。中部是溪江冲积而成的河谷平原,分布在沿江两岸,海拔10米至70米,面积404.7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22.7%;丘陵台地在东南部和北部,海拔70米至500米,面积575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32.2%;低山区分布在嵊新盆地四周,海拔500米至1000米,面积724.6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40.6%;中山区分布在西白山和四明山,面积80.2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4.5%,有8座山峰海拔在1000米至1100米之间,以西白山主峰1096米为最高。
【水系】嵊州市属曹娥江水系,全市水域面积89.8平方公里。剡溪为曹娥江上游,是嵊州的主要河道,起自澄潭江与长乐江汇流口至三界镇下市头,全长32.2公里,其干流澄潭江和支流新昌江、长乐江、黄泽江在市区附近相继汇入。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市内低山和中山的成土母质主要是岩石风化的残积物和坡积物,以黄壤为主,红壤次之。台地丘陵的成土母质主要以红壤、岩性土为主。河谷平原的成土母质为不同时期的洪积物和冲积物,大部分是水稻土。土壤分红壤、黄壤、岩性土、潮土和水稻土5个土类,12个亚类,41个土属,75个土种。红壤是境内分布最广的土类,面积96602公顷,占全市土壤面积的56.3%,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黄壤面积16760公顷,占全市土壤面积的9.4%,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岩性土面积9192公顷,占全市土壤面积的5.4%,主要分布在低丘台地。潮土面积2840公顷,占全市土壤面积的1.7%,主要分布在河流两侧及河漫滩阶地。水稻土面积46077公顷,占全市土壤面积的26.9%,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
【生物资源】嵊州地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自然植被以天然林木植被为主,有乔木、灌木、竹子、草类等。森林植被中还有许多有经济价值和药用的野生植物。人工植被包括农田作物和林园植物。农田作物有粮食类、油料类、纤维类、绿肥类、瓜菜类;林园植物有观赏花木、用材林及茶、桑、果等经济林。植被覆盖率62.38%。境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兽类20余种,鸟类40多种,爬行类20种,两栖类6种。属于国家保护动物有兽类1种、鸟类3种。1991年,南山林场小溪坑林区被省林业局批准定为蛇类自然保护区。有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基地2家。2005年7月,在黄泽镇华丰村重新发现绝灭了半个世纪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东方蝾螈。2006年11月,位于剡湖街道张墅水库边的市河麂种源繁育基地列入省野生动植物保护项目。12月27日,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南山湖国家级森林公园。
【水资源】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2.9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0.74亿立方米。另外,曹娥江水系过境水量13.44亿立方米。水力资源总蕴藏量6万千瓦,至2009年底,已开发5.47万千瓦。
【矿产资源】境内有已知矿产15个矿种,55处产地,分能源、金属、非金属、建筑材料、泉水和矿泉水五类。其中硅藻土、黄沙、萤石、花岗岩被称为嵊州矿产的“四宝”。硅藻土远景总储量为5亿吨,属特大矿藏,居全国首位。萤石储量130万吨,属大型矿藏。黄沙品质优良,沙源地带长21公里。花岗岩资源总储量达12亿立方米以上。能源矿产匮乏,金属矿短缺,非金属、建筑材料矿产丰富,其中硅藻土、饰面石材、麦饭石等矿种具有较大开发远景和较好经济效益。(市志办)
气象
【概况】 2009年(2008年12月至2009年11月,下同)年平均气温较常年略偏高,高温时间略偏长,年雨量较常年偏多,雨日、日照时数均较常年偏少。主要表现为:冬季出现低温连阴雨天气;梅雨期较短,雨量偏少;高温日数偏多。遭受一次“莫拉克”台风袭击,给嵊州市农林水利等造成重大灾害损失,对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气温】 2009年年平均气温17.5℃,比常年(16.5℃)偏高1.0℃,属于异常偏高年份。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9.6℃,出现在7月19日,日最高气温≥35.0℃的天数29天,比常年(24天)偏多5天。年极端最低气温-6.8℃,出现在2009年1月14日和1月25日。
【降水与日照】 2009年降水量为1390.3毫米,比常年1345.2毫米偏多45.1毫米。全年雨日136天,比常年155.1天偏少19.1天。总日照时数为1762.5小时,比常年1812.4小时偏少49.9小时。
【低温与寒潮】 3月23日至24日、28日至30日嵊州市出现了两次日平均气温小于10℃的春季低温阴雨春寒灾害性天气。寒潮天气分别出现在2008年12月4日至12月6日、2008年12月20日至12月22日、2009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48小时降温幅度分别达11.2℃、13.1℃、10.5℃。
【台风】 8月8日到10日,受“莫拉克”强台风影响,全市普降暴雨和大暴雨,并伴有7至9级大风。本站过程累积降雨量达143.3毫米,灵鹅村雨量最大达193毫米,自动站累积雨量除三界、白岩站外均达100毫米以上。
【连阴雨】从2月14日至3月8日,受强盛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不断渗透南下的冷空气共同影响,出现持续阴雨天气,累计雨量普遍达到150毫米以上,部分站点达200毫米以上,雨量、雨日均创历史同期最高记录。长时间阴雨天气造成田间积水,引发渍害,作物根系明显受损,春花作物生育期普遍推迟。
【强对流天气】 2月24日19时35分至20时,三江街道、浦口街道、鹿山街道及长乐镇、下王镇等乡镇(街道)的局部地区出现冰雹,最大冰雹直径达40毫米,部分塑料棚受损,多处房屋及家用太阳能装置受损,农作物主要是茶叶及油菜大面积损失,山林竹木也有不同程度的受损。6月26日傍晚受强对流天气影响,三界镇沈塘、二溪等8个村庄在2小时内降雨量达112.5毫米(特别是18时至19时1小时内达67.5毫米)。8个行政村1800户受灾,农田受淹2500亩,机耕路、排灌渠受到了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8月13日至15日受副高边缘、低层切变影响,多雷阵雨,部分地区出现暴雨,由于前期“莫拉克”的强降水天气造成土壤水分饱和,山塘水库水位高,全市多处发生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受灾人口58200人,转移安置5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072公顷,成灾690公顷,绝收67公顷,倒塌房屋108间,农业经济损失2107万元,直接经济损失3689万元。由于前期回暖明显,11月9日午后到上半夜出现同期罕见的强对流天气,并伴有8至9级大风和暴雨,最大雨量达85毫米,长乐镇还出现冰雹。
【梅雨期】 2009年入梅比常年偏迟近一周,出梅基本正常,梅雨期19天,少于常年的25天。梅雨形态不典型,以午后雷阵雨为主,时空分布不均匀。总计梅雨量127.6毫米,较常年的246.3毫米明显偏少。
【高温】 2009年高温来得早,高温天数多。从5月10日就进入一段高温期,7月份高温天气14天,8月份9天。汛期内日最高气温≥35.0℃的天气29天,比常年平均24天多了5天,年极端最高气温39.6℃,出现在7月19日。连续高温的天数最长为8天,出现在7月16日到7月23日。
【气候对水稻的影响】早稻生育期间(3月下旬至7月)气温明显偏高,雨量、雨日偏少,日照时数偏多。由于四月上旬多阴雨天气,早稻播种工作较常年有所推迟,五月份的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是比较有利的。六月份气温较高、光照充足,雨量不明显但多过程性降水,对双季早稻的生长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有利的。7月8日出梅后出现连续十多天的晴热高温天气,对早稻的灌浆不利,部分早稻出现高温逼熟,导致结实率下降、千粒重降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早稻的产量和品质。2009年晚稻生育期间,尽管有莫拉克台风、连阴雨天气等的不利影响,但是得益于苗期的良好根基,灌浆期间温高光足使得灌浆充分颗粒饱满,加上服务工作的准确及时降低了天气的不利影响,晚稻生产属于较好年景,实现了单产、总产的双增长。
行政区划
【概况】 2009年,嵊州市行政区划为4个街道(鹿山、剡湖、三江、浦口)、11个镇(甘霖、崇仁、长乐、三界、黄泽、石璜、仙岩、金庭、北漳、谷来、下王)、1个经济开发区和6个乡(贵门、里南、雅璜、王院、通源、竹溪)、463个行政村、16个城市社区、14个乡镇(街道)居委会。
【三界镇三联村更名为长桥一村】为充分反映村名的历史文化传承,尊重当地村民意愿,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经三界镇政府申请,市政府批准,三界镇三联村更名为长桥一村。
【平安边界创建】为全市372.1公里行政界线、25个界桩落实目标维护管理责任制,建立“两图一责”、定期走访、界线联检、纠纷应急处理制度,完成与新昌、奉化、余姚、东阳等相邻县市第二轮界线联合检查,完成25个界桩基座硬化及界桩警示牌的安装,市民政局被评为省平安边界创建工作示范单位。(沈荣华)
人口变迁
【年末实际人口】 2008年末,嵊州市21个建制镇乡上报的人口总数为734175人,2009年加减四项变动(出生、死亡、迁入、迁出)后,年末嵊州实际总人口数为733668人。
【全市人口及变动情况】 2009年末,全市共有268999户、733668人,其中男性379504人,女性354164人,男女性别比例为1.07∶1,非农业人口数为164254人,比2008年增加了8152人。200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市出生5472人,其中男性2767人,女性2705人,出生率为7.4‰;死亡6485人,其中男性3686人,女性2799人,死亡率为8.8‰;自然增长率为-1.4‰。迁入4004人,其中省外迁入1845人,省内迁入2159人;迁出3503人,其中迁往省外1512人,迁往省内199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