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站内搜索:
首页
>> 地方文献 >> 嵊州年鉴 >> 2011年鉴
经济管理

发布日期:2014-09-0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嵊州市 字号:[ ]


  经济体制改革

    【国有城镇集体企业改革】2010年,全市已有478家国有城镇集体企业完成了深化改革,转换职工劳动关系32416多人。其中,2010年完成企业改革三家,转换职工劳动关系91人。在企业改制中,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规范地操作实施。在产权制度改革上,实行开放式的产权转让,国有集体资产一律实行公开竞价拍卖;在职工身份置换上,严格统一补偿标准,全员转换职工劳动关系;对改制企业在城建规划区内土地一律由市土地储备中心统一收储,公开出让。做到规范有序,公开、公平、公正,全市大规模的企业改革没有出现过一起违规事件。

    【“红帽子”解除挂靠关系】历史及政策原因,全市曾有一大批个人投资的乡镇企业和福利企业挂靠在集体的“红帽子”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希望明晰产权,毫无顾虑地投入资本,扩大生产。挂靠单位同样需要同企业脱钩,以免陷入日益增多的经济纠纷之中。为打消企业家顾虑,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加快发展,自2008年以来,市发改局进一步加大了对“红帽子”企业的解除挂靠关系工作,为这些企业加快发展扫清了体制障碍。2010年,全市又有两家“红帽子”企业解除了挂靠关系,“红帽子”企业的解除挂靠关系工作基本结束。(魏 康)

      【中心镇培育发展】  2010年,全市中心镇培育建设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完善政策。为加快推进中心镇培育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心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市府办关于印发《嵊州市中心镇融资贴息补助办法》和《嵊州市中心镇规划编制奖励办法》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加大了对中心镇在完善规划编制、拓宽融资平台、提高行政服务平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增强了中心镇经济社会的管理能力。二是项目管理。编制下达了《2010年嵊州市中心镇建设项目计划》。按照《嵊州市培育中心镇建设项目管理“五比”考核办法》和《中心镇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加强了对中心镇建设项目的管理。三是扩权改革。在全市11个部门51项事权下放各中心镇后,扩大了中心镇招投标管理权限,由原来的50万元增加到200万元。根据中心镇项目建设实际完成情况,市财政拨付“以奖代补”、融资贴息、规划编制奖励等资金1737万元。四是规划编制。各中心镇抓住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进一步完善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做到“两规合一”,为今后的发展留足空间。市政府出台的政策意见,明确各中心镇的农保率按法定程序在原有基础上调低2%,极大地激发了中心镇建设的积极性,推动了中心镇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省级中心镇甘霖、长乐、黄泽和绍兴市级中心镇崇仁、三界等五个中心镇实现生产总值120亿元,占全市的43.9%,同比增长13.1%;城市化水平从2007年的平均30上升到2010年的43%。中心镇已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城乡统筹的核心力量。(刘小明)

  发展计划管理

    【“十二五”规划编制】  2010年,市政府确定了“十二五”规划纲要,并加强各单位的衔接沟通。市发改局做好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动员大会有关会务工作。动员大会后,督促26个责任单位成立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机构,组织召开了联络员会议,布置各责任单位具体任务,请省发展规划研究院专家进行规划编制业务辅导,组织召开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交流会,赴周边县市、部门、乡镇(街道)、企业开展了调研,形成了“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研究。编制完成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初稿)。

    【年度计划编制】  2010年,完成了嵊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009年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并通过人大审议。按照“十一五”规划的总体目标,按照有序、有度、均衡、可持续的原则,编制下达了嵊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完成半年度、年度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经济社会形势分析】  2010年,市发改局加强对周边地区经济运行动态的跟踪,积极开展调研,在认真抓好一年四次经济运行分析的基础上,做好了向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经济运行情况的专题汇报,较好地做好了决策参谋工作。

    【重点项目建设】  2010年年初,编制了2010年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服务业重点项目年度计划,做好了2010年省、绍兴市重点建设项目、绍兴市三年重大项目计划衔接,修改完善了2010年度嵊州市重点工程“三比”竞赛及优化服务考核办法,组织开展“三比”竞赛活动。召开了重点工程联络员会议,开展了项目调研和季度考评,编发了月度重点工程建设动态。2010年,全市27项重点建设实施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3%。14只绍兴市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3.4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9.6%27只项目绍兴市三年重大项目建设计划累计完成投资16.77亿元,完成投资计划的111.89%

    【项目资金】  2010年,共有47只项目列入省级以上计划盘子,累计争取到国家补助资金7020.5万元,其中21只项目列入新增中央投资计划,获得新增中央投资计划资金4180万元,11只项目列入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4只项目列入省高技术产业项目,14只项目列入绍兴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

      【投资项目管理】市发改局发挥综合协调职能,主动介入项目推进全过程,参与全市重大项目前期、意向项目等协调,为投资者提供政策支持,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条件。按照《浙江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牵头做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抓好项目前期服务、立项审批、初步设计评审、概算审查和竣工验收。实行网上审批,提高工作效率,完成权限内审批、备案项目228项,提前率达100%。修改完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考核办法,确定了201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制定了分解表,并做好了季度考核工作。2010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07亿元,同比增长19%

    【“10嵊州债”发行】  2010729,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12亿元公司债券(简称为“10嵊州债”)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86,成功发行。“10嵊州债”的成功发行,意味着融资征途的开始,是推动改变区域面貌更快发展,资本市场融资之路,会越走越宽。12亿元七年期资金供应,比同样的银行贷款节省至少3亿元成本,为区域经济长期提供动力。日供水12万吨水厂改造及配套管线工程、104国道改建、中国领带城物流中心工程、嵊州市城南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等九个重大市政和民生项目可以全力推进。

    【苏河乡灾后恢复重建】  2010年,市发改局加强前后方衔接及部门横向联系、沟通,配合做好项目决算、审计和援建资金收入和使用情况审计工作,确保援建项目保质保量顺利推进,至9月,七只补助类援建项目全部完成,实际投入800万元,支援苏河乡灾后恢复重建设工作完成。

    【西部合作交流】  2010年,市发改局根据省、绍兴市的统一部署,组织有关企业赴西安参加了第十四届“西洽会”,开展与西部地区经济合作与交流。赴常山开展“山海协作五个一实施计划”结对活动。

    【循环经济】  2010年,市发改局充分发挥循环经济办职能,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节能、“991行动计划”和绍兴市循环经济“850”工程等项目。三只项目列入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2010年实施计划;11只项目列入绍兴市循环经济“850”工程项目实施计划。

    【政策性农村住房和农业保险】  2010年,全市共有20.7万户农户参保,共收保费207.4万元,参保率为99.85%;共有1258户种养殖大户参保,保费收入198.24万元,大户综合参保率为86.9%。(徐 勇)

  编辑 金晓松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概况】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及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房产出租全部进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行公开招标;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资产处置事项实行网上申报审批管理。处置政府回购项目丽湖小区资产,拍卖处置住宅445套、车棚445个、车库44个,总成交额2.72亿元,比起拍价提高14.6%。(黄小明)

  财政监督管理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制订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实施意见、财政支出项目绩效预期目标管理实施意见等文件,实行绩效评价事前管理,促使评价工作关口前移;组织开展“校园安防工程”等三个项目绩效预期目标评审试点,节约财政资金1300万元。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制定政府投资项目审价业务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对交警大队综合业务用房等126个项目工程结算审价,节约财政资金3400万元。

    【财政监督检查】参与行政事业“小金库”重点单位及全市国有企业和社团组织“小金库”检查,查处各类违规资金816万元。上缴财政269万元,调财处理547万元。对14个乡镇开展财政财务检查,纠正违规资金181万元。(黄小明)

  国土资源管理

    【概况】2010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着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双重压力和两难局面。国土资源局围绕更加有效地服务经济促调转型,致力城乡统筹发展,严格执法监察,注重管理创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队伍建设,着力构建国土资源保护和保障机制的工作主线,完成了“保障发展用地、保护耕地红线、保护群众权益、提升管理水平”的各项工作任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015,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通过绍兴市级论证,123全市21个乡镇(街道)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绍兴市论证。并分别报省政府和绍兴市政府批准。

      【用地保障】全年签订征地协议3573亩;组织上报农用地转用2543亩;办理具体项目供地4267.1亩,其中工业用地项目2106.1亩,经营性用地项目1362.6, 公建用地项目798.4亩,保障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并对划拨和协议出让项目在原来批前公示的基础上增加批后公示,以增强透明度。

    【用地质量】一是开展已转未供土地和已供项目用地清理。分别对转而未供,供而未用、闲置土地采取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率。2010年共消化转而未供土地3241亩,盘活存量土地532亩。前三年供地率分别达到了91.67%82.95%55.05%。二是进一步规范合同履约管理,细化复核标准,强化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全年复核验收经营性用地项目13宗,验收工业用地项目16宗,个人住宅用地项目15宗,办理申请延期项目58宗。三是开展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专项清理和房地产专项整治工作。全年全市单位GDP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量同比下降达到5%以上,新增建设用地容积率同比提升3.16%

    【耕地保护】一是49市政府与各乡镇、街道签订《嵊州市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书》,128出台《嵊州市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强化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保护耕地的共同责任;1213出台《嵊州市耕地保护专项资金管理使用(试行)办法》,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二是细化土地管理工作考核方案,将耕地保护、土地开发、建设用地复垦等各项土地管理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街道,列入乡镇街道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三是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严格执行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控制指标,上级下达的基本农田指标37273.33公顷全部落实到乡镇,从规划源头加强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2010年底,全市耕地保有量为66.16万亩,基本农田面积为54.98万亩,标准农田面积为32.2万亩,均完成绍兴市下达的任务。

    【土地整治】一是土地开发。继续大力实施“万亩土地开发工程”,2010年全市共有94个土地开发项目通过验收,总面积6650亩,新增耕地6421亩。省委托的3000亩土地开发项目7月份已通过省级验收。另外,有50个土地开发项目在实施中,总面积2585亩,规划新增耕地2525亩。二是土地整理。2010年全市实施土地整理项目7个,总面积11863亩,规划新增耕地1800亩。其中三个项目年底前通过验收,总面积6163亩,新增耕地951亩,另外四个项目在实施中。三是建设用地复垦。2010年根据建设用地复垦的新形势,48出台《嵊州市建设用地复垦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加大对建设用地复垦政策扶持力度,调动乡镇、村和农民的积极性。全年完成建设用地复垦850亩。四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在调研的基础上,完成11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立项上报工作,包括甘霖石坪村、崇仁赵马村3个省级项目,涉及6个乡镇。

    【地质灾害防治】48,市政府下发《2010年嵊州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市政府与各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签订了《201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书》,完善各隐患点的应急预案,落实检查巡查、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群防群测等一系列措施。开展全市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经专家实地核查确认新增地灾隐患点11处,均及时落实监测人员和防灾措施。修改完善《嵊州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时启动剡湖街道东东塘村崩蹋型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对隐患点的责任人发放防治工具、短信预警、组织检查,下发检查意见通知书,开展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5只。推进地质灾害避险安置,甘霖上高安置点第一批64套安置房5月初交付使用,第二批96套年底交付使用。2010年新实施避险安置118373人,涉及4个乡镇8个点,全部完成搬迁,拨款226.4万元。公寓式避险安置工作得到了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组的充分肯定。

    【矿山管理】2010年,国土资源局对全市20个矿山进行逐个安全大检查,严厉打击无证勘查开采、超层越界开采、污染破坏矿山环境浪费资源、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等违法违规行为。制止各类非法开采行为45起,强行封闭矿洞5个、拆除索道1条,就地销毁非法开采使用的柴油机风钻25台次。对全市11个矿山埋设界桩和标识牌以便相关人员及时有效监督、检查地表和底板标高有无越界。严禁“五类区”采矿,严禁乱采滥挖和无证开采。报省厅批准矿山延续申请2个,对17家持证矿山登记数据与国土资源部最新实地核查数据进行严格的对比更新,对符合条件的矿山统一申请配号,完成6家县级发证的采矿许可证换证工作。严格按“五个一”的工作程序做好采矿权的设立和出让工作。2010年获省厅批准新设,南山塘石料矿和长乐镇石砩村砖瓦用页岩的采矿权两个。协议出让辽湾萤石矿一个,挂牌出让长乐镇石砩村砖瓦用页岩矿,共收缴出让金68.63万元。全年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25.4万元。审核建设用地压覆矿产资源储量115件,确保建设用地的正常报批。矿山企业的年审、年检工作通过绍兴市局验收。加强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累计创建绿色矿山2座、治理废弃矿山7座。

    【执法监察】一是认真做好土地卫片执法自查自纠工作。2009年度卫片执法涉及甘霖、三江街道等11个乡镇街道和经济开发区,共49个图斑64宗地,监测面积为410.2亩,其中耕地278.89亩。3月底完成外业调查,查明49个图斑中合法用地14宗地,监测面积261.77亩,其中耕地250.49亩;违法用地31宗地83.66亩,其中耕地28.50亩;实地伪变化19宗地64.77亩。5月份基本完成违法用地的查处。2009年度卫片执法图斑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的比例为8.8%,达到控制在10%以下既定的目标。二是强化巡查严肃查处国土违法案件。全年监察大队、国土所共组织巡查2693人次,发现制止违法用地321起,会同执法局、乡镇街道强制拆违516起,拆违面积234628平方米,较好地把违法违章用地消灭在萌芽状态。特别是4月下旬对三江街道张家殿村突击查处违法建筑,用一星期时间拆违近7000平方米,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有效地遏制了违章建筑蔓延的势头。全年立案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202起,涉及土地面积178639.6平方米,其中耕地121413.4平方米,基本农田面积61945.5平方米202起处罚决定中拆除或拆除并处罚款处理167起,没收或没收并处罚款处理33起,其他2起,建议党纪政纪处分3232人次。

    【涉土信访】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进一步完善基层信访调处关口前移等四大机制,从抓人头、抓苗头、抓源头、抓重头入手,对重点信访和维稳工作进行责任分解,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继续实行重点疑难信访案件领导包案制度,完善信访工作考核机制,探索建立了信访责任倒查机制。按“白加黑”、“52”的要求,建立各级两会及世博会信访维稳值班制度和应急机制。全年受理并办结涉土信访536件,到部、省的涉土信访量同比降低了10.5%,信访按时办结率达到100%。化解省国土资源厅督办信访积案6件,较好地维护了农村稳定。涉土信访全省排名第21位。

    【数字国土建设】一是在2009年基本完成二次土地调查任务基础上,继续抓好全市城镇土地调查工作。2010年开展并完成15平方公里的城镇地籍测绘工作,重点为主要农村居民点,及省级、绍兴市级新农村示范村。到年底已完成85%中心镇、中心村数字地籍调查任务,并建好土地利用数据库和土地利用现状管理系统,更新土地利用基础图件,实现图件、数据和实地三者相一致。二次调查通过国土资源部验收,成果已投入应用。二是投资400多万元完成国土资源业务内网和视频会议系统建设。三是完成与政府协同办公系统的数据交换,12项行政许可、3项非行政许可项目全部纳入政府网上审批系统。四是整合各类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开展数字国土大练兵活动,提升国土资源管理的科技水平。

    【土地登记发证】全年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6910本,土地总面积606.06万平方米,其中初始登记和变更登记3848宗,面积580.18万平方米;分割登记2569宗,面积10.79万平方米。办理抵押登记447宗,抵押面积619万平方米,为规范土地管理和帮助企业融资发挥积极作用。全市办理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245本。到2010年底,发证率累计达到96%

    【农村私人建房审批】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进一步完善“所审批、局备案”的农村私人建房宅基地审批机制,推广宅基地审批预约服务和代理制,加快审批速度。严格落实“批前四公开”和“批后四到场”制度,即用地计划指标公开、申请建房公开、上报审批用地名单公开、审批结果公开;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定点踏勘到场、放样定桩到场、破土挖基到场、竣工验收到场。建设用地指标向农村倾斜,确保新增建设用地10%的指标用于新农村建设。全年审批农村私人建房265户,批准面积48991平方米,其中农用地38347平方米。(杨 钺)

  工商行政管理

     【概况】  2010年,全市应年检企业6548户,已检6271户,注销103户,吊销198户;应验(换)照个体工商户18469户,通过验照17576户,其中注销763户,吊销867户,年检率、验照率均达100%。查处无照经营等企业监管案件184件。共有注册商标3413件,新增516件,比上年增17.8%。有广告经营单位90家。2010年完成对18家集贸市场的提升改造。动产抵押60份,抵押物价值65930万元,主债权金额28382万元。拍卖监督56次,委托金额35388万元,成交额41970万元。认定守合同重信用单位105家,其中A51家,AA37家,AAA17家。开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检测2236场次,抽检商品21064批次,查处不合格商品310批次2239公斤。查处经济违法违章案件512件,其中大要案189件,罚没款456.8万元。12315举报投诉中心和市消协共受理并解决消费投诉276件,为消费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3.4万元。

    【开放日活动】  527,市工商局举办“工商开放日”活动,邀请市人大、政协、纪委、五大集镇、四个街道、企业家、社区代表和义务行风监督员等各方人员参加。代表们在听取工商局2009年所做的主要工作和2010年行风和队伍建设安排情况介绍后。就如何进一步推进工商事业发展、搞好民主行风评议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12315首次跨省解决农资纠纷】  9月,嵊州市12315消费者举报申诉中心首次以跨省协作的方式,通过行政调解,为长乐镇花农李某解决了一起农资合同纠纷,为李某挽回经济损失7000元。

    【全省“十佳优秀案例”】  122021日,在浙江省工商系统“十佳优秀案例”评选会上,由市局经检大队承办、袁华杰撰写的“绍兴某羽绒公司、高某等单位和个人商业贿赂案”作为绍兴市优秀案例,经过第一轮初选顺利入围竞选全省“十佳优秀案例”,进入第二轮竞选。最终经四十余位评委的现场投票和综合评分,以总分第三的成绩,获得2010年“全省十佳优秀案例”称号,也是绍兴市工商系统唯一获得“十佳”的案例。

    【“书香飘民企”系列读书活动】一是与开展读好书活动相结合。在嵊州市中小企业服务网等网站上设立民企推荐图书专栏,定期为民企推荐喜读的书;设立民营企业电子书架,为民营企业提供网上读书交流平台。二是与开展“读书与企业文化建设”主题活动相结合。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三是与开展十大书香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图书馆评定活动相结合。依据企业文化建设和总藏书量、场地规模等情况评选出十大学习型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图书馆。四是与开展十大学习型民营企业家和十大读书成才职工评定活动相结合。评选出十大学习型民营企业家和十大读书成才职工。五是与深入实施民企培训工程相结合。以开展“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千人培训工程”、“1+3培训工程”和“送培训下乡”活动为契机,设立民企大讲堂,实行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定期组织培训学习,提升民营企业家国际化视野和人文情怀。

      【汽车销售设立12315联络站】  8月,市工商局、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发文,批准在上海大众汽车嵊州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3家汽车销售服务公司设立12315消费维权联络站。联络站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的职责,业务上受市工商局12315举报申诉中心和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领导。

      【企业注册登记权限下放】  530始,企业注册登记权限由工商局下放到工商所。权限下放后,五大集镇的有限公司、内资企业法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各自分支机构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由原来工商所初审、审批窗口审核发照的审核方式,改为委托工商所直接登记发照、审批窗口指导检查的登记管理模式,执照直接在各工商所领取,简化了工商所初审、审批窗口复核的程序。

    【AB+N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新体系】  2010年,甘霖工商所通过和辖区各乡镇政府的沟通协调,邀请大学生村官担任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并结合责任区AB角制度,以责任区为单位,按照两名责任区干部配备若干名大学生村官的“AB+N”组合方式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一是由责任区干部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详细指导,使其充分掌握食品经营相关制度的建立,包括建立台账、不合格食品下柜制度、经营户健康检测制度等,然后由大学生村官指导和帮助食品经营户建立相关制度,弥补单独由责任区干部指导时监管上的漏洞。二是与每一户食品经营户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该责任书由承诺方(食品经营户)、监督方(责任区干部)以及见证方(所在村大学生村官)共同签字。三是确保责任区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之间的信息畅通,按照“特事特报、急事急报、无事定期报”的原则,制作责任区通讯录,建立在线沟通平台,确保常规监管正常进行和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状况。

      【企业直通车服务地方经济】一是建立重点企业直通车服务责任制。实行重点企业直通车服务工作责任制,所长负总责,登记室有关负责人为专办员,主动了解重点企业的情况,听取其意见和建议,协调解决重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开辟“绿色通道”,缩短审批时限。二是建立重点企业商标服务机制。加大商标品牌培育力度,依托现有的著名、驰名商标进一步完善重点企业商标库,把重点企业列为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的重点扶持对象,将重点企业纳入商标培育范围。三是实施企业年检直通车服务。设立重点企业年检专门窗口,符合条件的,当场办结,对分支机构多的重点企业提供上门集中年检服务。另外,重点企业可通过专办员电话预约上门办理年检等工商事务。

    【校园周边店安全监管】一是严格市场准入。对校园周边经营主体的设立申请进行严格审查,提前对入市经营行为进行引导规范,同时加强登管衔接,完善校园周边经营主体台账登记,全面掌握经营主体情况,提前锁定日常监管重点。二是扩大监管范围。明确校园周边店的具体范围,以周边200区域为重点整治范围、以周边500区域为重点监控范围,根据主体的经营项目不同加强分类监管,突出对食品经营、文具经营、图书音像经营主体的重点监管,通过提高巡查频次,增加专项检查、加大食品抽检等方式,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查处无照经营。(吕红江 郑斌)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

    【质量强市】  2010年,市政府将质量强市办公室设在质监局,职能是做好牵头协调等工作。一年中,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开展质量管理先进行业竞赛工作和质量安全乡镇(街道)评价考核;着手起草《嵊州市质量强市工作实施意见》,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追求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完善市长奖的评选工作机制。并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有9项活动成果分别被评为2010年绍兴市优秀QC成果一、二、三等奖。

    【产品质量监管】一是开展区域质量监管模式试点,设立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城东监督所,管辖嵊州经济开发区浦口片区、浦口街道、黄泽镇、金庭镇、北漳镇。二是把电机、厨具、冷配、食品、建材等作为质量重点关注产品,并开展专项监督检查。三是继续抓好监督抽查,安排监督抽查经费180万元,共完成三级监督抽查21个品种899批次,合格892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7.97%,质量指数为99.02。四是以健康、安全类产品为重点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1506人次,检查生产企业、经营单位1256家次,查处违法行为142起。

    【食品质量监管】一是继续深化以“八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主体责任落实,督促企业持续保持在领证时的生产条件。二是对全市78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施量化分级监管,定为A类监管企业6家,B类监管企业33家,C类监管企业39家。三是对食品添加剂、豆制品、乳制品、饮用水、酒类产品、肉制品等重点产品开展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523人次,检查食品生产企业285家次。在省、绍兴市、市级三级监督抽查中平均批次合格率分别为200893.5%,200997.9%,201098%。全年没有发生食品质量安全事故。

    【特种设备监管】一是深化安全主体责任。首先是,出台“质量安全先进乡镇(街道)考核评价办法”,对乡镇(街道)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考核进行细化、量化。其次是制定《嵊州市乡镇(街道)、开发委和部门特种设备现场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工作规则》,规范基层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再次是建立特种设备信息管理平台。最后是健全网络,在重点村、社区扩大村官协管员队伍,新培训村官150余名,健全完善乡镇、村、企业三级管理员网络。二是抓宣传教育培训。通过“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街道)、进广场”,在部门、企业、学校中开设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课程,对安全管理员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培训和宣传。共培训各类安全员、操作员827人,其中学校安全管理员133人,新发管理证51人,乡镇(街道)安全管理员150人;全市村官培训153人。三是开展专项整治。开展液化石油气钢瓶和电梯专项整治,共组织检查单位158家,出动检查人员450余人/次,发现隐患119条,已整改落实116条,发出指令书36份,查处违法案件25起。全市未发生特种设备一般以上事故。

    【“十小”整规】  2010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开展“百镇百街”示范创先活动,向绍兴市“十小”办推荐上报1个省级先进乡镇和1条省级示范街。4个绍兴市级先进乡镇和4条市级示范街。并组织绍兴市政府在嵊召开的现场会。全市共有“十小”单位经营总数7638家,完成整规数7638家,整规率为100%。顺利完成年初制定的两个100%和两个98%的目标任务及三年的整规任务,并通过上级政府部门验收。

    【名牌培育】  2010年,全市共获浙江名牌24只,其中新增4只;绍兴名牌17只,其中新增10只,区域名牌1只。

    【标准化战略】一是标准化信息子平台已投入使用,年点击量25900余次,二是抓标准提升,完成《集成灶联盟标准》、《绿色供应链管理联盟标准》的制定,《制定实施染色真丝分色分级联想标准,促进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嵊州市茶叶物流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作为服务标准化项目上报。三是新参与质量标准制订5项,共22家企业25个产品采标,备案标准180个,其中企业标准101个。

      【能源民生计量】一是在领带行业中开展节能减排试点,出动节能降耗服务小组196人次,为45家能耗企业提供技术和便民服务,帮助15家重点领带耗能企业建立计量检测体系。有2家被评为绍兴市能源计量示范单位。二是把嵊州(中国)茶叶城作为“四统一”的示范点。共发放告经营者书等150份,并对63个摊位的117/件计量器具进行强制检定。在6家集贸市场和6家加油站开展诚信计量自我承诺活动。三是深化民生计量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和技术专家187人次,检查生产和销售企业共83家(个),计量器具745/件,对不合格的9家单位立案处理。

    【技术机构】一是2010年共投入150万元,购置充实省小功率电机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省级领带服饰检测中心、食品检测中心等机构的设备。二是开放实验室。选择省级小功率电机检测中心作为首个试点实验室,全年为企业提供检测等服务534次,比去年增长21%。结合“千家企业质量帮扶活动”,成立质量提升服务专家组,出动550余人次,对85家企业开展技术帮扶。一年来,为企事业单位及工商户免费检测集贸市场计量器具2020 台,医疗卫生用计量器具1400台,QS食品生产许可证咨询收费减免4家。共计为社会免去检测服务费50万元。(李良校)

  编辑 王和祥

  物价管理

    【收费年审】  2010年,年审从2月中旬开始分3个验审小组,对100家收费单位和教育系统进行收费年审。经过年审统计,验审金额为17370.7万元,比去年度的30651.06万元减少13280.36万元,下降了43.3%,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为6347.63万元,事业性收费为11023.07万元,分别占收费总额的36.5%63.5%,年审合格单位100家,年审合格率达到100%

    【收费许可证换证】按照省物价局关于开展收费许可证换证工作的通知精神,边年审边开展收费许可证的换证工作。在年审时,把收费许可证申请表送到经办人员手中,同时做好收费许可证申请表填写的业务指导工作,在换证中,做到热情接待,优质服务。在对照文件中做到工作细致,尽量做到不出差错,对该清理的项目一律给予清理,至630,已全面完成收费许可证换证工作。(史南侠)

    【稻谷最低收购价格调整】根据上级有关政策,从2010年新粮上市起,每50公斤最低收购价格调整为:早籼稻(三等,下同)93元,中晚籼稻97元,粳稻105元,比上年分别提高3元、5元、10元。

    【省定价目录执行】根据浙江省物价局公布的《浙江省定价目录》,供热价格由政府定价改为市场调节价,具体价格由供热企业根据生产成本情况和热用户协商确定。取消对液化石油气的价格管理,由市场实行调节。管道天然气销售价格、公有住房出售价格和租金标准的定价权由省价格主管部门下放到县(市)人民政府。城市供水、污水处理收费标准的定价权由地级市价格主管部门下放给县(市)人民政府。

    【成品油价格调整】  2010年,四次调整成品油价格,其中上调价格三次。93号汽油从上年的每升6.27元提高到6.78元;0号柴油从上年的6.13元提高到6.66元。

    【市场价格监测】  2010年,市场监测表明:粮、油、肉、蛋、农资、液化石油气价格较上年有所提高。五湖大米(15公斤)从71.5元提高到85.7元,上涨19.8%;金龙鱼调和油(5)从55.9元提高到63.9元,上涨14.3%;带皮猪腿肉(500)从10元提高到11元,上涨10%;鸡蛋(500)从4元提高到5.5元,上涨37.5%;尿素(公斤)从2元提高到2.35元,上涨17.5%;液化石油气(瓶)从97元提高到108元,上涨11.3%

    【价格调控】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稳定物价的十六条措施,加强价格的调控,及时叫停天然气销售价格、农客客运班车运价的调整。根据227公路收费站点撤销这一实际,对相关的客运班线票价进行了重新审定,及时调整客运票价。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执行省物价局规定的基本药物供应价格,药价下降幅度明显。(竺章金)

     【节日市场价格监督】在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十一和世博会期间适时部署开展市场价格监督检查,及时制订市场价格监督检查方案,周密部署,突出重点,要求明确,认真实施。共出动检查人员63人次,检查商业零售企业、餐饮、旅游景点、交通运输、停车场等单位41家次。在清明、端午等小长假期间,检查人员同样对市场价格情况进行密切关注。确保了市场正常的价格秩序、价格异常波动。

    【农机服务收费重点检查】  2010年,重点对农机管理、推广和培训、检测等有关农机服务进行了检查,共检查单位四家。重点检查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中是否向农民收取服务费,是否向农机生产、销售企业乱收费,是否在农机检测、上证(上牌)、培训等方面乱收费。通过检查发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较好,其他无乱收费现象。

    【涉农价格和收费检查】  2010年,组织开展了全市涉农价格和收费检查,共检查单位15家,其中乡镇、街道四家,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四家,农资销售企业三家,农机管理部门和培训单位四家,涉及农民建房、农机监理、畜禽防疫检验、农村供水、供电、殡葬、农资等部门,有效地巩固了我市历年涉农价格和收费整治成果。

    【涉企收费专项检查】  2010年,对气象、环保、建管、建设、技监等部门行政、事业、中介收费执行价格政策情况实施了认真检查。共检查单位11家,其中行政事业单位四家,中介服务收费单位七家。确保上级取消、暂停、减免的有关收费项目全面落实。

    【医疗卫生系统收费专项检查】  2010年共检查医疗单位12家,共出动检查人员24人次,查实违规案件四件,违规金额5.07万元,实行经济制裁5.07万元。检查人员通过这次专项检查,对上级重新调整的有关政策法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熟悉,同时熟练掌握了药品、医疗价格检查方法,既有效地规范了医疗服务价格和收费行为,又锻炼了检查人员。

    【教育收费专项检查】  2010年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零收费”、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学生代管费、“三限”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共检查学校15所,出动检查人员34人次,查实违规案件三件。

    【成品油价格检查】  2010年共检查加油站24家次,液化气站四家次,重点检查了成品油和液化气执行价格政策情况。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国内汽油、柴油等相关商品价格调整频繁,尤其是下半年来0#柴油紧缺,各私人小加油站(点)趁机涨价,检查人员针对实际,按有关政策法规对成品油价格及相关产品价格进行了不定期的检查,保证了全市成品油价格的稳定。(陈生勇)

 

  劳动管理

    【劳动争议调处】落实公开开庭审理制度,做好仲裁裁决规则公开,开庭过程公开,仲裁结果公开,并坚持重调解,慎裁决的原则,全力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010年全年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60件,结案261件,其中调解197件,裁决64件,规定时间内结案率达到100%,涉及经济标的1953.04万元,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1570.26万元,有效地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执法检查】指导企业改进劳动用工方式,增强依法用工的自觉性,提高管理水平。认真查处举报案件,加强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健全长效机制,依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功能,更好地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检查、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春暖行动”和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等专项行动,共检查用人单位2015家次,补签劳动合同3588份,追讨回工资2270多万元,切实维护了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规范了企业招用工行为,确保全市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工伤维权】进一步加强工伤行政执法,维护工伤职工合法权益。2010年全年累计受理工伤案件1560件,比上年同期增长32.65%,其中工伤认定1509件,同比增长29.66%,调解18件。工伤职工伤残鉴定483人,同比增长16.1%。全年收到行政复议、诉讼案件17件,败诉率为零,切实维护了工伤职工和企业和合法权益。(俞 悦)

  安全生产管理

    【概况】  2010年,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无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全年发生各类事故563起,同比下降22%;死亡87人,占全年控制指标(91人)的95.6%,同比下降5.4%;直接经济损失227.1万元,同比下降8%。连续第八年实现了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零增长”目标。

    【安全生产党政齐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726,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坚持每季度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在每次节假日前和重要节会期间,市政府各位市长都亲自带领公安、交通、安监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分线分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以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常开展。1025,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强化了安全生产工作措施。“党委领导、政府监管、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社会监督”的工作格局得到进一步完善。

    【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  316,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市政府与27个市级有关部门和21个乡镇、街道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全市各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26795份,比上年增长15%716,市安监局组织各乡镇(街道)安监站站长在浦口街道召开全市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现场会,向全市企业分发5000套光盘,印发宣传资料15000份。

    【村级公共安全监管】  2009年以来嵊州市组建以“大学生村官”为骨干的行政村(社区)公共安全员队伍,明确岗位职责,实施考核奖励,提升农村公共安全监管水平。新华社记者对这一做法专门进行跟踪采访,在524248期《浙江领导参考》和929新华总社《内参选编》第38期进行了刊登。1227,金德水副省长批示肯定嵊州市这一做法。

    【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继续在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特种设备、建筑施工、旅游、冶金及机械、水利水电及电力、地质灾害整治等重点领域部署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一手抓整治、一手抓巩固,改善了安全环境。全市各级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2840家,摸排安全隐患10147个,完成整改10090个,整改率达99.4%9处上级挂牌督办的道路交通、工矿企业、消防安全隐患全部按要求整改完毕。

    【“环沪护城河”安保工作】在上海“世博会”和绍兴“世合唱”期间,部署开展全市安全生产大检查,明确各行业安全检查的牵头组织实施单位和工作要求,重点检查了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矿山、危化品、特种设备等13个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状况。市政府领导带队,分两次开展了检查督查。此外,市安监局组织公安、质监等相关部门和危化品生产企业在浙江昂利康药业有限公司开展了一次“迎世博,保平安”的应急演练活动,演练包括消防灭火演练和液氨泄漏演练。按照《绍兴市上海世博会期间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行业安保工作实施方案》,在浙江昂利康药业有限公司和嵊州市日杂烟花有限公司分别设立了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应急处置点。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在第九个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围绕“安全发展、预防为主”主题,6月份,市安委会组织开展了公益宣传咨询、知识竞赛、展板展览、摄影比赛、教育培训、“安康杯”竞赛、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演练、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安全检查、安全生产青年标兵评选、“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评选等“十个一”活动。督促指导各地各部门深入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安全生产法制意识、责任意识、事故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安全培训】为加强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充实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知识,4月份,联合教体局对全市136名中小学、幼儿园安管处主任进行为期两天的安全知识培训,重点是学校日常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等。对全市企业负责人、安全员持证上岗情况进行调查摸底,专门制订教育培训计划,组织师资到各乡镇、街道开展上门培训,在三江街道、剡湖街道、浦口街道等地办班16期,培训1196人。按照行业分类,坚持每月举办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班,举办电工、焊工及矿山、危化品从业人员培训班10期,培训743人,办理特种作业复审698人。

    【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按照《绍兴市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标准》,详细制定了《嵊州市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施行标准》,对安全生产领域中的252项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在处罚种类、处罚额度上,根据违法情节的轻重、后果的大小进行了具体量化。

    【安全生产执法监管】扎实开展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从强化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领域从业单位的安全管理着手,加大对非事故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查处非事故类安全生产违法案件16起。2010年,共发生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4起,对每起事故,都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开展事故调查,严肃追究事故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张伟锋)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食品监管】加强考核,落实责任。召开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市政府与乡镇(街道)、主要监管部门签订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责任状;制订《2010年乡镇(街道)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考核细则》;修订完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加强协调,强化整治。制订《嵊州市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安排》,重点开展了三方面整治工作。一是开展问题乳制品整治。年初,牵头有关部门开展了2008年问题奶粉专项清理行动;9月中旬开展了问题乳粉清缴工作,市政府与各乡镇(街道)、开发委签订了责任状,印发《关于清缴问题乳粉的通告,与所有乳品生产经营者签订承诺书,全市共出动检查人员1500多人次,检查相关单位近5000家次,未发现生产销售问题乳粉行为。二是开展地沟油专项整治。印发《嵊州市地沟油专项整治方案》,组织有关部门重点对餐饮单位、豆制品生产企业等单位使用的油品进行检查,对两起有关“地沟油”的举报进行查处。三是开展保健食品市场整治。印发《嵊州市2010年保健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对新光药业、逸康钙业等五家企业的保健食品生产情况进行现场检查。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节前食品安全联合检查和全市中、高考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市食安办组织开展节日期间食品安全联合检查。

    【药械监管】一是完善日常监管机制建设。全年出动检查人员2139人次,检查单位1109家。二是强化药械市场整治。开展为期两年的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全年开展非药品冒充药品、邮寄假药、医用氧、疫苗、中药饮片、小药店等各类专项整治活动11次。销毁假劣药械1641批次,标值10.55万元。完成“小药店”整规工作任务,整规总家数403家。全年共办理群众举报24起,完成药品快检230批次,抽检130批次(不合格率20%),医疗器械抽检12批次,抽检中药饮片四批次。当场处罚38起,立案查处53起。三是加强监管信息化建设。全市四家市属医院、21家乡镇(街道)中心卫生院药品进销存全部实行电脑管理,并与食药监局实时查询系统相连。全市117家药店,全部配备了POS机、指纹识别仪、条形码扫描仪,全部实行实时监控。一年来,实时监控系统提供案源并立案14起,占总办案数的26.5%。四是深化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按照“多员合一”的调整思路,聘请276名大学生村官担任食品药品信息员,重新聘任43位同志为药品协管员。“无医无药村”药品供应工作纳入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框架,建设并投入使用流动社区卫生服务站7个。五是加强ADR监测工作。全年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1204例,其中新的严重的408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82例,较2009年有较大幅度递增。

    【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一是继续宣传《食品安全法》。组织开展乡镇(街道)分管领导食品安全法培训;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开展八次宣传培训活动,分发各类宣传资料。二是抓好与电视台合办的《健康生活》栏目,每月制作两期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片。该栏目内容贴近群众生活,很受市民欢迎。三是结合有关重点工作开展针对性宣传活动。如“非药品冒充药品”专项整治工作期间,向全市药品零售企业和保健品专营企业发出倡议书;在《健康生活》栏目制作“如何区别保健品和药品”、“正确选购保健品”专题节目两期,利用电视台“帮忙三人行”栏目向市民发布药品安全警示多条,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保健品消费观念,营造良好的整治氛围。

    【服务医药经济】一是健全监管制度。落实监管服务室制度、驻厂监督员制度、局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二是加强技术指导。协助企业理顺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工艺操作流程,采取干部蹲点现场指导、组织质量检测培训等形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新开办的两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已领取产品注册证,思凯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已取得生产许可证和CE证书。三是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药品隐患摸排分析制度、应急机制和风险管理制度。三家药品生产企业都增添了检测仪器,修订有关管理制度,主动接轨新版GMP和新“药典”的实施。四是建立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对投资3000万元的新光药业的黄芪生脉饮提取车间和投资4000万元的昂利康头孢类冻干粉针车间采取重点服务方式,提取车间已顺利通过GMP认证并投入生产。2010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了较快发展,全年销售产值达14亿元。(钱建军 彦)

  编辑 俞樟樵

  

    【概况】  2010年,市审计局组织实施审计项目37个,查出管理不规范资金14922万元;向纪检检察机关移送案件2起,涉案人员4人;提交综合性专题报告和审计信息118篇。

    【预算执行审计】把财政审计的重点放在规范管理、维护安全上。安排预算执行审计项目24个,涉及调查单位176个,审计报告对23个单位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了通报。在方案设计上,围绕重要政策落实、重大项目实施、重点(民生)资金使用等内容开展审计。在审计实施上,做到外围调查与内部摸底、核心审计与专业审计、传统审计与联网审计有机结合。在成果利用上,市人大、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市政府专门召开一次常务会议、一次专题会议,研究审计发现问题;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连续两年听取审计专题汇报,市人大常委会继2007年后再次出台专门的审议意见,并专题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审计整改落实情况的汇报。

    【经济责任审计】全年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单位13个,审计领导干部17人。继在乡镇、街道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办法的成功探索后,2010年起把评价体系向部门及行政事业单位推开。年度报告制实现全覆盖,全市多家行政机关及市属事业单位报告了有关情况。加大对年度报告上报情况的检查力度,专门安排事业单位、乡镇街道、部分单位“小金库等”三个专项检查,并结合其他审计项目进行检查,检查情况及时上报市纪委,统一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

    【政府性资产审计试点】按照省审计厅统一部署,在长乐镇开展以全部政府性资产为主线的乡镇书记镇长同步审计试点,取得较好效果,有关做法在全省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重点工程跟踪审计】全年累计投资审计送审金额5.7亿元,净核减3192万元。将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从政府特别关注的损失浪费现象入手,对104国道改建工程、开发区、建设局等工程项目实施跟踪审计。加强投资审计风险防控研究,有关成果被省审计厅《调查与思考》专刊刊发。按政府要求,介入重要工程的拆迁,及时化解矛盾,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进一步理顺政府投资项目监管体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把投资审计的重点放在防范审计风险,确保干部廉洁安全。针对投资概算编审、工程变更管理、校舍安全工程等方面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撰写审计要情专报,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作用。

    【审计反腐倡廉】宏观上主动跟进,体现全市一盘棋思想,把全局工作有机地融入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全年审计要情专报、信息内参被市委市政府刊发12期。微观上注重揭露渎职犯罪等腐败现象,加大审计力度,全年向纪检检察机关移送案件2起,涉案人员4人。同时,克服任务重、人手少的实际困难,积极参与全市性的监督检查和教育培训等工作,先后参加了全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检查、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小金库”专项治理检查等工作,进一步规范专项资金管理。

    【内审片组联系制度】创新内审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之间的互动,把全市内审机构分成7个片组,其中,乡镇2个片组,部门和企业5个片组。每个片组产生组长、副组长单位各一家,审计局确定一个业务科室负责联系指导。各内审片组定期组织活动,开展内审工作培训、经验交流、论文调研和项目考评,做到指导与服务并举。

    【省优秀内部审计项目】市卫生局实施的全市医疗单位2008年度公用经费专项审计项目被评为全省优秀内审项目,连续六年获得内审省优项目。

    【联网审计平台通过验收】  12月,自主设计开发的联网审计综合平台通过验收。联网审计的触角和范围已覆盖全市所有的乡镇、部门、事业单位及重点国资部门,有关审计查账、疑点排查、实时监控、财务核查等功能在审计实务中得到有效运用。市民政局经济责任和财政收支审计项目获得审计署AO应用实例应用奖。(张小文)

    编辑 王和祥

  

    【工业能源统计】  2010年,所有工业、能源统计报表,企业上报实现网上化,乡镇统计审核全面化,数据反馈制度化。一是实施电子台账定期上报制度,及时把握各企业生产及能源使用情况。二是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建立能源业务信息群,及时掌握电力增长、有序用电政策等信息。三是做好对重点能耗单位能源统计工作,完成了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四是制作全市、分行业、分产业、分乡镇能源情况的具体数据卡片,及时报送综合能耗前30强企业电力、非电及产值等数据,原煤使用量分乡镇数据。五是开展与经贸局行业管理办等部门合作,按月监测十大行业、三大主导产业运行情况。

    【统计执法】  2010年,市统计局对全市88家企业开展执法大检查与统计稽查,处理各种统计违法案件10起。一是4月至6月,对26家“外来企业”(市外境内)开展专项检查。在自查的基础上,对12家“外来企业”实施稽查。二是从6月到9月,分四个步骤,组织开展统计执法重点检查。在重点检查中突出了“送、宣、查”三个方面。三是在8月份对10家服务业报表单位实施统计稽查。四是在10月份至11月份,对18家房地产投资企业和2家建筑业企业,实施统计稽查。

    【统计服务】一是建设开放性的嵊州统计信息网,及时公布统计动态信息、法规政策、文件公告等,不断充实内容,加快更新频率,便捷公众获取统计信息资源。二是开通统计信息查询电话,解答社会各界咨询,真正成为全社会所需的统计资源。三是通过百叶窗广播节目,向大众宣传统计局党建和业务工作24期。四是校订月度统计公报和统计年鉴,通过出版社、报纸、邮件等形式公布,扩大统计信息在全社会的影响。五是撰写月度分析、季度分析、年度分析,专项调查分析,强化全市经济社会总量、结构、效益、速度的监测反映和综合评价。六是狠抓统计信息工作,250篇被绍兴市统计信息网采用,50余篇被省统计局网采用,8篇在国家统计局网发表。

    【基层统计】一是推进基层统计基础建设。全市已设四家统计分局。同时开展乡镇(街道)统计员队伍调查,重新编印《统计工作联络手册》;二是开展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教育,报考人员167人,比2009年增长42.7%;三是组织好统计专业技术职称报考。2010年报考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2人。四是首次开展统计人员网上继续教育近2000人,使继续教育产生了很好的普法效果;五是市统计局以统计年报为契机,分17批次分规模以上工业、房地产业、能源业、贸易业、服务业等专业对600余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市统计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机构,人员、办公场所、资金落实到位。顺利完成“两员”培训、户口整顿、入户摸底、正式登记、过录、汇总各阶段工作,在省市人口普查专项督查中多次受到好评。(丁卓武)

  民营经济管理

      【概况】  2010年,全市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410户,累计25050户,同比增4.89%;新发展私营(民营)企业967户,累计5901户,同比增12.46%;新建个私经济集聚区24个,扩建29个,新增投资19600万元。全年组织培训20期,受训1973人。个体私营经济总产值335.15亿元,销售总额(营业收入)151.7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4.3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6.55%2.88%10%

      【首家三农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3月,市三农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在嵊州宾馆举行成立仪式。这是首家经市政府批准的集实业投资、信贷担保和融资管理、咨询于一体的综合性投融资实体公司,以“三农”、中小民营企业、新兴科技投资项目为主要服务对象。

      【专题讲座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423,市工商局、民营企业协会举办《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转型升级与发展之道》专题讲座,特邀上海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树义教授到场主讲。全市200多名企业总经理、副总等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参加。

      【网络经济主体专业知识培训】  824,市工商局举办网络经济健康发展专题讲座,邀请浙江现代物流研究所所长讲授网络经济发展相关知识,全市60多家从事网络交易或网站开发建设的网络经济主体参加。工商局并组织参加人员学习《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

    【农村消费安全管理专项资金】  2010年,市政府出台的《嵊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中规定,从2010年起,每年专门拨款50万元,建立农村消费安全管理专项资金,用于优秀示范放心店、星级放心超市、农村维权优秀监督员和优秀专职协管员的评比和奖励,并对全年未发生商品质量安全事故、配送连锁率符合要求的优秀配送企业进行奖励。

    【缓解企业用工荒】  128,市民营企业协会举办年末百家民企大型招聘会,组织浙江天乐集团、雅戈尔色织等130多家会员企业进场设摊招聘,提供近3000个就业岗位,涉及办公室文员、外贸业务员、质检员、数控车床、领带车工、装配工、餐饮服务员、储备干部等100多个工种。当天有1200多人与用工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当场签约的有213人。

    【首个大学生村官农民专业合作社】  20108月,三名1980年后2009年从浙江林学院等高等院校毕业后,考上北漳镇北漳村、金兰村、约和村的村官,担任村主任助理的大学生,从黄泽工商所领到了嵊州市八月岭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营业执照。这是全市首个大学生村官农民专业合作社。该社拟与浙江林学院合作,引进番薯、花生、茶油等新品种,按照“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联合当地15户农户,共同构建优质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基地。(吕红江 郑斌)

  编辑 王和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版权名称 | 网站联盟 | 网站管理

主办:中共嵊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嵊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邮编:312400

电话:0575-83031707 传真:0575-83026547 邮箱:szdsb88@sina.com.cn 地址:浙江省嵊州市剡湖街道龙会一路六号 技术支持:杭州孚立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