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概况】 2010年,嵊州市工业经济发展既遇到了良好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自年初以来,白厂丝、化纤、棉纱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直至12月才有所回落;其他如钢材、铜、铝、不锈钢等原材料的价格,自6月初触底反弹以来,一直呈上涨态势,价格普遍高于上年同期。央行两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共0.5个百分点;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5个百分点,达到18%,超过17.5%的历史峰值。但全市继续紧扣“工业强市、和谐惠民”工作主线,主动适应宏观环境变化,通过优化完善工业扶持政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企业效能等一系列举措,抢抓机遇,避害趋利,促进全市工业经济继续良好发展。是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76.44亿元,比上年增长33.4%(动态比,下同),是2005年的2.49倍,年均增长20.1%;销售收入367.32亿元,增长32.8%;利税总额21.75亿元,增长21.9%;利润总额11.23亿元,增长23.4%;出口交货值110.7亿元,增长25.0%;万元产值耗电量193.17千瓦时,下降33.02千瓦时;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23.33%,扩大19.34个百分点。全市完成工业性投资65.11亿元,增长16.3%;实现自营进出口总额14.06亿美元,增长39.07%,其中自营出口额12.47亿美元,增长33.78%。
【工业主要经济指标】 2010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的总体评价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前期增长迅速,后期渐趋平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一季度到三季度基本处于快速增长态势,增幅逐月提高,由一季度的23.9%上升到了三季度的34.7%,稍有回落,但一直保持在30%以上;工业性投资增幅由年初的15.1%提高到上半年度的18.4%,下半年虽有下滑,但基本维持在15.5%左右;自营出口额增幅由年初的74%降至年末35%,但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幅度。
【工业主导产业】 2010年,主导产业的发展速度明显超过各产业平均水平,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领带服装、机械电机和电器厨具三大主导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2.34亿元,比上年增长35.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81.1%。其中,领带服装产业实现总产值150.41亿元,增长30.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0.3%;机械电机产业实现总产值84.25亿元,增长45.9%,占全市的22.6%;电器厨具产业实现总产值67.68亿元,增长32.6%,占全市的18.2%。机械电机产业市场复苏,产销大幅度增长,增幅接近50%,位列各产业之首;电器厨具产业虽然受房地产调控等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及“滞后效应”的影响,其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增幅仍保持在30%以上。领带服装产业基本把握着行业话语权,其产销利增速保持在20%以上。
【工业扶持政策】 2010年,全市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市政府服务效能不断优化升级,“破解企业难题活动”使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得以解决。2月,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完善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调整了政策享受条件。4月,市政府发布《关于切实帮助企业缓解当前用工紧张问题的通知》,明确为规模以上企业提供一万名用工的目标任务,优化用工环境,创新职业培训机制,拓展市场服务平台及省外劳务协作,搞好市内农民培训转移,并实施资金扶持。5月,市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嵊州市工业行业协会竞赛考核办法的通知》,确定领带、针织、服装、电机、机械、汽摩配、厨具、电子电声、造纸、生物医药十个行业协会为竞赛对象,以“比贡献、比‘五有’(有固定的办公场地、有专职的办公人员、有完善的经费管理办法、有一个服务平台、有一套规范的规章制度)、比创新、比节能减排”作为竞赛内容,并制定了奖励办法。
【工业经济转型举措】市政府五项举措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一是培育新兴产业。确定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生物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制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拟订产业扶持政策,编制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为政府合力扶持的重点和企业转型发展的热点。二是加快平台建设和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制定工业行业发展规划,并指导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做好“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推进各工业区平台建设规划和土地征用工作。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在原有的基础上着力培育提升领带服装、机械电机、电器厨具三大主导产业,明确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三是抓好45只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实施项目,通过银企洽谈会、向上申报项目、调整土地总体规划等方式,推动三大产业转型升级项目的实施进程。四是做好“真丝试点示范区”申报工作,为制定“全球真丝产业集聚地”实施方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并争取列入国家商务部的“真丝试点示范区”。五是加大集群产业的宣传、推介力度。组织相关行业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展览会,共组织六批次、100余家企业参展,提升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加速企业上市进程,加大对上市培育对象的指导与扶持。
【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010年,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和综合利用,培育节能降耗型新兴产业,组织实施节能技改及高效节能项目并争取上级节能专项资金扶持。加速企业上市,对有上市意愿、基本具备条件的企业,进行筛选、排队,举办培训和组织考察,制订完善企业上市的工作方案等措施,重点加速天乐集团、昂利康制药、三博聚合物等企业的上市进程。5月,天乐集团发起组建“浙江天乐微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实现境内上市走出第一步。通过设计“品牌创新工程”,鼓励企业创牌,制定品牌培育指导目录,促进企业由仿制向创制、贴牌向创牌转变,推动产品向高附加值和终端产品发展,扩大品牌规模,发挥品牌效应,新创浙江省级品牌21个(其中复评20个),绍兴市级品牌16个。
【工业项目建设】 2010年,市经贸局将重点工业项目逐一分解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落实和完善项目协调、联系、跟踪、服务等机制,坚持“两周一督查”,及时协调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推进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实施。全市45项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27亿元;历年以来累计完成投资38.34亿元。其中,18项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巴贝、麦地郎、仟代、欣成达等企业五项项目完成建设任务,22项项目部分投产或全部投产。省小功率电机检测中心已建成使用,23家电机科技型企业与高校共建创新载体四家,与高校实施科技合作项目19项,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35项,获发明专利六项。全年列入绍兴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23项,组织申报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两家,省级技术创新项目七项,省先进制造业项目两项,特别是有四项项目列入国家重点发展计划,共获得1240万元资金扶持。全年完成市外境内资金5.17亿元,比上年增长49%。
【中国领带城物流中心】 2010年中国领带城物流中心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一是保障项目用地。已完成13个出让地块、35.33公顷土地的预评,两个汽车4S店及领带服饰家纺城、会展中心共四个地块9.75公顷用地已报市政府进行规划和土地会审,完成首批土地的挂牌出让。二是加快基础建设。完成市政配套工程监理和施工招标,签订了监理和施工合同,并进场开工。三是强化项目招商。已与浙江天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嘉兴中创置业有限公司、浙江宝马汽配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天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十多家投资商进行项目对接洽谈,就家居建材、厨具电器、汽配五金城、汽车4S店、商业中心等项目达成投资意向;与宁波天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酒店、商务办公楼投资意向书并协助其完成公司注册;与绍兴森美洪达汽车有限公司签订东风标致嵊州4S店建店土地意向协议。
【工业经济奖励】 2010年的2月21日,市委、市政府新出台《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政策意见》,安排扶持工业经济奖励资金一亿元,对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做大做强、技术改造、科技创新、招商引资、开拓市场、争先创优等七大方面28项奖励政策。浙江三博聚合物有限公司在三年内在争取到省及国家级的奖励资金,还得到了市政府上百万元的奖励资金;浙江巴贝仅是享受“一厂一策”的奖励资金就达到了500万元以上;2006年才落户三界工业区的绍兴依丽莱纺织有限公司,由于快速发展获得的奖励资金达百万元。
【工业性投资】 2010年,全市完成工业性投资65.11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占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8.62%;在建工业技改项目600项,计划总投资159.28亿元,比上年增长2.11%。领带服装、机械电机、电器厨具三大主导产业完成技改投资45.54亿元,比上年增长8.17%;完成技改投资占全市的70.82%。其中:领带服装产业完成技改投资14.53亿元,比上年增长17.37%,占全市的22.6%;机械电机产业完成技改投资24.81亿元,比上年增长8.48%,占全市的38.58%;电器厨具产业完成技改投资6.2亿元,比上年下降9.49%,占全市的9.64%。机械电机产业投资占比提升最快,电器厨具产业投资的增幅和占比虽然较上年有所降低,但机械电机和电器厨具两大产业的投资已经占据全市的“半壁江山”。全市工业技改项目计划总投资一亿元以上项目33个,其中,计划总投资最大的项目为2008年开始实施的浙江福威重工制造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6.5亿元、年产一万台农用多功能滑移装载机生产线项目,已完成投资额5908万元。
【高技术发展项目】“十一五”期间,全市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项目七项,其中“十五”期末结转续建项目两项。2010年,七项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已按计划通过竣工验收,竣工项目获得省发改委高技术专项补助资金98万元。新增五项国家高技术项目争取到国家专项补助资金2850万元,获得省发改委高技术专项补助资金537.5万元。
【一厂一策扶持政策】 2010年10月,新一轮21家重点工业企业“一厂一策”协议签订,其中,绍兴市级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八家,其他工业行业重点企业13家。“一厂一策”政策要求企业以三年为发展周期,一年结算一次,三年后兑现。新一轮的“一厂一策”政策起点更高,扶持力度更大,但同时要求也更加严格,对三年内未完成计划发展目标的,不予兑现扶持政策。
【走访企业破解难题】 2010年4月,市政府组织开发委、市场总公司、各乡镇(街道)班子成员走访全市66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了解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听取发展工业经济的意见和建议。至4月底,共收集到399家规模以上企业反映的691个困难和问题,主要问题集中在资金、用地和用工等方面。其中,提出用工需求的企业243家,占35.17%,以领带服装企业居多;提出资金需求的企业242家,占35%,缺口达21.13亿元;提出用地需求的企业94家,占13.6%,需土地177.2公顷。这些问题逐个分解落实到具体职能部门,化解了“瓶颈”制约要素,已化解682个,化解率98.7%。
【四大战略实施】 2010年,全市发展工业经济基础重点实施“四大”战略。一是谋划“大平台”。7月,在三界镇规划建设2000公顷的工业发展大平台,力争通过五至十年努力,建成一流的工业新城区。二是建设“大项目”。与雅戈尔集团合作的雅戈尔新兴产业科技园区项目正式签约,计划投资30至50亿元,预计达到产后年销售收入60至100亿元、年利润总额五至八亿元、年税收三至五亿元。三是发展“大产业”。重点培育和扶持领带服装、机械电机、电器厨具等三大传统优势产业,总投资58亿元的27项重点建设项目和投资41亿元的30项重点工业项目进展顺利。四是培育“大企业”。全球吸油烟机巨头意大利ELICA公司正式与嵊州市企业“联姻”,ELICA收购浙江普田电器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70%份额,中意合资浙江普田电器有限公司挂牌运作。
【科技创新】 2010年,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科技政策体系。五年来,全市累计支出科技经费2.25亿元,远高于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全社会技术开发经费17.34亿元,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至年底,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82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5家;专利示范企业54家,省科技中小型企业48家,省级农业科技企业14家;绍兴市科技型企业294家。科技型企业数已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数的三分之一强。
【宏观调控对企业的影响】上半年以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逐步回归,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也逐步淡化,特别是政策调控的“滞后效应”发生作用,由此对部分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向好的同时,出现了国内外市场需求局部低迷、重点项目实施进度缓慢、资金等要素受到制约、企业总体赢利能力削弱、部分企业产销利税下滑等问题。人民币升值使出口企业受到一定损失,盈利空间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全年出现“前期增长迅速,后期渐趋平稳”现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体赢利能力薄弱没有得到有效扭转,全市销售利润率仅为3.08%;而周边县市均领先于嵊州市(如绍兴县4.65%,诸暨市6.9%,上虞市7.72%,新昌县高达11.45%),比绍兴市6.06%要低2.98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 2010年,各责任单位均完成了“十一五”期间的节能降耗目标任务。市节能办与各乡镇(街道)及嵊州经济开发区签订节能降耗责任状,进一步强化评价考核体系及日常节能管理,并规定奖惩措施。对年综合耗能1000吨标准煤以上的工业企业也签订节能责任状,根据企业的节能降耗任务完成情况,在项目审批、企业拓展等方面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
【技术和项目节能】 2010年,通过政策推动及引导,促使企业节能项目产生效益。“十一五”期间,市节能办每年推出的“十大节能项目”,累计总投资为八亿元左右,总节能量约20万吨标准煤,共有五只较大的节能及节水项目争取到了省节能专项资金,涉及机电、建材、印染等行业促使节能与减排有效结合。严格执行《绍兴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核实施细则》,强化新上项目的源头管理,对年能耗达到1000吨标准煤或年用电达到250万千瓦时的项目,一律实行节能评估,倒逼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两高一低”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对7月至12月期间变压器增容超过315千伏安的新上项目,一律暂缓审批。至年底,累计实施节能评估的项目有20项,暂缓审批项目有近30项。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工作,通过清洁生产验收企业12家,通过“浙江省绿色企业”验收一家;新增一家资源综合利用生产企业。“十一五”期间,共创建“浙江省清洁生产企业”40家、“浙江省绿色企业”四家。嵊州新中港热电有限公司实施二级脱硫改造,一期工程已完成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正在实施中。
【节能减排举措】 2010年,全市实施“三抓五批”举措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三抓”,一抓重点领域,开展“811”环境新三年行动计划和印染、造纸行业污染整治。二抓重点企业,与46家年综合能耗在1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耗能企业全部签订节能降耗责任状,对五家省第二批控制用电企业实行“红牌”管理并强制性停产检修等控制用电措施。三抓重点项目,加大城市污水系统建设力度,加快仙岩片八家造纸企业纳管工程建设步伐,完成长乐、甘霖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增强全市污水收集能力。“五批”,一是“限产一批”,对部分企业启动限产措施,主要是针对造纸、印染企业,还有年能耗1000吨标准煤以上、产值上升不明显但能耗上升较快的企业;二是“淘汰一批”,印染产能压缩500万米,黏土砖瓦厂关停两个,造纸产能压缩1500吨,皮革产能压缩0.6万标准张;三是“缓产一批”,强化新上项目源头管理,对变压器增容超过315千伏安的新上项目一律暂缓审批;四是“惩罚一批”,对部分淘汰类企业及电耗增长率超过限额标准的企业,实行惩罚性电价;五是“推进一批”,挖掘节能项目,通过政策推动及引导等方式,促使企业节能项目早日产生效益。是年,全市累计削减化学需氧量29.7%(上年为6.2%),累计削减二氧化硫20.9%(上年为12%),超额完成省、绍兴市下达15.1%和15%的减排任务。
【节能宣传与培训】 2010年,围绕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市节能办采用电视宣传、在市区主要街道挂横幅、开展社区节能培训及推广高效节能灯等一系列活动,提高全社会节能意识。至年底,共推广高效节能灯十万多盏,涉及工业、商业及居民生活领域,使节能降耗走进千家万户。会同有关部门在嵊州电视台开展“节能减排好新闻活动”。天乐集团投入100多万元引进一套中水回用处理系统,对废水进行回收利用,跟这套设备一起工作的20多条金鱼成了中水回用池内专职“检测员”,全天候“监测”企业污水处理是否达标。一旦水质不达标,金鱼的生命会在几秒钟内结束。为了加强重点用能企业的管理,对重点用能企业的负责人、统计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了多期的节能降耗培训。
【新中港超临界技改项目】 2010年8月,新中港热电有限公司投资1200多万元,对四号炉130吨每小时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实施二级脱硫除尘改造。该项目采用半干法脱硫工艺,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50多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30多吨、烟尘100吨左右。10月,新中港热电有限公司新实施国家首个冲击效率极限的热电联产“超超临界”技改项目,其核心内容是新增一台每小时130吨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和一台18兆瓦超高压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项目总投资1.38亿元。建成投产后,热效率能够逼近90%,超过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超超临界”机组的热效率45%左右的定式。
【30强30优企业培训】由市委组织部、市经贸局、市委党校、企业联合会联合组织举办的“30强30优”企业转型升级培训班,在上海交通大学参加为期四天的学习和考察。通过《转型中的重中之重》、《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等课程和案例分析,每位学员,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触发企业管理灵感和创意。
【四家企业参加央企对接】 2010年4月,省政府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联合举办“中核集团与浙江核电关联企业合作信息对接发布会”。嵊州市防火材料厂、嵊州市电缆防火附件厂、浙江伟发钢网制造有限公司、浙江阿斯克新型保温材料有限公司四家核电关联企业参加了此次洽谈对接。这四家企业的主要产品有新型绿色节能建材、新型保温材料、电缆防火材料、新型建筑钢板网等。中核集团下一步将重点拓展核电站建设、核燃料循环、核电技术应用等六大主题领域。
【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 2010年,大力推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一是明确建设目标,在三界镇规划高新园区,占地面积23.6平方千米,其中启动区3.4平方千米。二是理顺管理体制。成立高新园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与三界镇合署办公,采取既分又合的管理模式,机构重新设置,编制重新核定,班子成员实行交叉兼职。三是健全建设机制。市政府授权高新园区县级审批权限,实行“充分授权、就地办结”的行政审批机制。全市可用工业建设用地指标向高新园区倾斜,以满足高新园区项目推进需要。市财政安排5000万元建设启动资金,用于前期征地拆迁及基础设施建设。12月28日,嵊州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立。高新园区已基本完成规划设计,征地和项目招商等配套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天乐集团名列省级创新企业】 2010年9月,浙江省公布第四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名单中,浙江天乐集团名列其中。天乐集团是亚洲最大的扬声器配件生产企业,研发的一款形如“口琴”的高科技音响,荣幸地成为上海世博会的特许商品。
【缓解技工荒】 2010年,市经贸局实施“六个结合”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缓解“技工荒”。一是坚持校内办班与企业教育培训相结合,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开展教育培训。二是坚持缓解“用工荒”与“订单式”培训相结合,重点帮助全市“30强30优”企业缓解“技工荒”。三是坚持企业岗位培训与职介所现场培训相结合,实行政府埋单、免费培训、校企合作、随到随学、边培训边就业。四是坚持岗位技能培训与职工双证制培训相结合,在17所成校、职校开展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五是坚持职工全员培训与个别辅导培训相结合,实行长短结合、业余与脱产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六是坚持企业人才培训与推行顶岗实习相结合,组织1500名中职生到企业实习。至年底,已举办服装、领带、数控车床、中式烹调师等各类技能培训263期,培训职工1.8万多名,其中获得各类初、中、高级工证书1.5万多名。
【个私工业集聚区转型升级】 2010年,市个私工业集聚区发展考核分五大中心镇、街道、开发区和其他乡镇两个层面进行,突出建设主体,增设“示范企业”和“示范创业带头人”的政策奖励,形成乡镇(街道)、村、企业和创业个人共建的格局;同时,增加奖励补助分配弹性,奖励补助对象改为村负责人。是年,全市个私集聚区建设稳步推进,总投资5.35亿元,新增厂房面积19836平方米;新入区企业108家;新建44个个私工业集聚小区,全市个私工业集聚小区达到81个,解决就业岗位774个;已实现销售3562万元。
【银企互动】 4月,市政府举办银企对接活动,18家重点税源企业与各银行现场签订信贷协议,签约金额为11.28亿元。随着经济的企稳回升,重点企业发展信心更加坚定,一大批立足转型升级的项目也在抓紧实施之中,对资金的需求十分迫切。各家银行纷纷看重前景广、市场好的优质项目。“新星机电”总投资1.25亿元的新型电机和“西门冲片”的电机产业科工贸一体化建设等项目还得到了数家银行的支持。2010年,全市银行投放45亿元支持地方建设,重点投入到工业经济、政府投资项目和民生工程。银企互动推进金融服务的创新,确保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
【清洁生产】一是积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全市共有省清洁生产企业20家,省绿色企业三家(天乐、新光、麦地朗)。二是发展循环经济,浙江绿环公司列入省“4121”循环经济试点企业,集废轮胎精细胶粉成套设备生产及废轮胎综合利用为一体。三是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浙江天峰水泥有限公司资源综合利用,以煤矸石、粉煤灰、磷石膏等作为水泥掺加材料生产复合硅酸盐水泥。
【企业服务年活动】 2010年,市经贸局创新思路,设计了企业“服务台”、政企“连心桥”、经济“信息港”三大载体服务企业。抽调人员成立“企业服务年”活动宣传和综合两个工作小组,健全以经贸局为召集单位、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企业服务年”活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信息反馈和沟通。同时,完善和组建全市十大产业的行业协会,建立协会秘书长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加强行业协会间的协作来促进服务。通过部门间的协调沟通,及时解决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跟踪督查机制,加强“企业服务年”活动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
领带服装业
【概况】 2010年,全市领带服装业规模以上企业261个,实现工业总产值150.41亿元,比上年增长30.8%,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40.3%;销售收入144.34亿元,增长30.2%;技改项目完成技改投资14.53亿元(包括未立项项目的投资,以下同),增长17.37%,占全市工业企业完成技改投资的22.6%,所占比重比去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全市领带企业1300多家,年产领带三亿多条,产量占全国的90%、占全球的50%,有进口高档电脑提花剑杆织机1300多台;针织服装企业800多家,有针织横机3.5万台,年产各类服装一亿多件,主要产品有绢丝、绢棉、绢蔴等针织内衣和衬衫、茄克衫、T恤、时装和羽绒服等。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五只、“中国名牌产品”两个、“国家免检产品”13个、“浙江名牌产品”十个、“浙江著名商标”八个、“绍兴名牌产品”十个。领带集群产业为首批“省级集群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获得“中国丝针织服装生产基地”、“中国真丝产品流行趋势发布基地”、“中国真丝之都”等称号。
【创新发展】 2010年,领带服装企业通过内创科研中心、外拓原料生产基地,实施上游项目的整合,争取世界市场的话语权,引领新一轮创新发展。巴贝领带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实施品牌战略,优化产品结构,销售收入16.83亿元,比上年增长14.47%,利税及利润总额基本与上年持平;雅戈尔色织的高档纺织面料等项目的陆续投产,已经开始发挥规模经济效益,销售收入8.42亿元,比上年增长151.37%,利税增长600.17%,利润总额增长436.29%。宏达制衣大力开发高档针织服装,实施国际品牌建设,销售收入3.92亿元,比上年增长26.00%,利税增长17.64%,利润总额增长27.16%;达成凯悦购置先进设备,扩大了高档服装的产销规模,销售收入2.65亿元,比上年增长10.91%,利税增长56.94%,利润总额增长315.79%。
【风险预警平台】 2010年3月,市成立了领带集群产业预警示范点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八项预警示范点制度,以“中国领带在线”网站为载体,设立领带集群产业“外贸易风险预警平台”,开辟“预警信息”、“预警分析”、“典型案例”三个专栏,指导企业关注行业“两反一保”案件和技术贸易壁垒,并组织五批次100多人次参加省外贸厅、质监局等部门组织的讲座和培训,应对外贸摩擦。
【第二次集体提价】 2010年5月,嵊州领带的两大采购商同意提价,其中郎达领带采购商同意提价0.1美元每条,PVH代理采购商同意提价0.15至0.25美元每条不等。按年销售一亿条领带、每条领带提价0.1美元计算,全市一年可增加销售收入近7000万元,为地方财政增加近2000万元的税收。
【做高做精产业】 2010年,领带服装产业在“做高做精”产业上取得较大的进展。如巴贝领带已建成30多万个领带花色电子资料库,成为国内最大数量的领带花色DNA研究库。宏达制衣的高档针织服装及国际品牌建设项目在顺利实施之中。棉麻纺织投资1.6亿元实施的“年产1000万米高档精梳纯棉面料生产线”项目,全年完成投资7425万元,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生产设备及配套国产设备,促进产业提升。
【中国真丝之都授牌】 11月27日,“嵊州·中国真丝产品2011流行趋势发布会”暨“中国真丝之都”授牌仪式在领带精品展销中心举行。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弋辉代表中国丝绸协会向嵊州市授予“中国真丝之都”牌匾。授牌仪式结束后,巴贝男装、哥伦比娜、达利丝绸等品牌在嵊州·中国真丝产品2011流行趋势发布会上发布了新一季真丝产品流行趋势,以模特动态演示的形式展示了嵊州真丝产品。嵊州是“中国丝针织服装生产基地”,真丝产业年销售收入已超200亿元,有真丝产品生产企业1700多家。这次“中国真丝之都”的授予,提升城市形象,扩大真丝产品的影响力,促进领带服装企业争创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
【哥伦比娜国际时装周】 3月24日至30日,中国国际时装周2010年至2011年秋冬系列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浙江哥伦比娜时装有限公司的哥伦比娜品牌羊绒新品亮相中国国际时装周。浙江哥伦比娜时装有限公司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暨潘怡良签约仪式、“哥伦比娜”潘怡良2010年至2011年秋冬高级羊绒时装发布会和“哥伦比娜”羊绒品牌展销。哥伦比娜是国内首家推进羊绒时装化,全面打造体验式营销、体验式消费的都市生活女装体验馆、概念店和博物馆店的品牌。为真正打响这一品牌,拓展国内市场,哥伦比娜公司与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潘怡良签订了合作协议,设计最新时尚新产品。
【6+1工程再上新台阶】 2010年,领带服装行业实施的“6+1”领带产业工程再上新台阶。“6”是领带产业中整合原料市场、强化花形设计、提升技术品质、进军终端市场、推进企业整合、突出产业招商等六个关键性、环节性问题;“1”就是依托领带产业基地,横向拓展产业空间。以浙江巴贝领带有限公司为例,接连摘取“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一年时间在国内设立600家专营店;投资6000万元设立设计研究院,建成30万种花形图案的领带花型DNA资料库和电子图书馆;投资2000万元,与有关大专院校合作,对后整理技术进行课题研究与技术攻关;男装和家纺业比例提高到38%。浙江加佳领带服装有限公司投资8500万元,功能性复合型高档色纱针织产品生产线项目上马,新增年销售5亿元以上。浙江达成凯悦纺织服装有限公司的针织服装产值占全部产品的54.8%;鑫利达集团有限公司的内衣产品占全部产值的50%以上。
【嵊州领带杯大赛】 2010年5月初,由中国丝绸协会主办、市政府承办的“‘嵊州领带杯’2010全国丝绸服装设计大赛”正式启动。“嵊州领带”作为集群品牌,成为全国性服装设计大赛的冠名还尚属首次。大赛主题“都市新丝路”表达了主办方倡导将丝绸这一国粹的传统与时尚完美结合,打造都市丝绸新风尚的概念与设想。10月28日下午,大赛总决赛和颁奖典礼在北京广播大厦酒店举办。上海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魏杰敏折桂摘得金奖,广东丝丽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彭莹莹和山西吉利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的李珍妮获得银奖,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的陈兆特、浙江嘉欣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的柴琳和山东省丝绸纺织职业学院的马雪梅分别获得铜奖。巴贝集团荣膺“最佳面料创新奖”。通过全国丝绸服装设计大赛,嵊州领带产业形象进一步提升,实现吸引优秀人才、储备上游资源的目标,为打造全球真丝产业集聚地奠定了基础,在拓展国际市场、构筑国际领带都市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广西蚕桑基地】 2010年11月19日,八家领带企业组建的嵊州领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与广西永福县达成合作协议,计划投资八亿元,新增16组(共20组)自动缫丝机生产线项目,年加工500吨白厂丝、1000吨捻线丝。领带物流与广西永福双方开展一系列的产、学、研合作,拉长和延伸真丝产业链,逐步向真丝织造、家居装饰面料方向拓展,逐渐打造广西乃至全国丝绸的龙头项目,实现蚕桑产品优化、种养科学化,从物流源头上控制“原材料定价权”,逐渐打造广西乃至全国丝绸的龙头项目。
【产业发展基金】2010年8月,市领带行业协会召开第三届第12次会长扩大会议,就丝价一路上扬这一主题,商讨应对办法,认为要将原料采购等生产环节增加的成本向流通领域合理转移。会议决定设立“产业发展基金”,自8月5日起,90纬密常规真丝领带按最低价2.8美元/条的标准,与客户洽谈接单。
【转型升级项目】 2010年8月,领带产业新增三个转型升级项目:一是浙江巴贝领带有限公司“高档提花织物敏捷生产关键技术和产业化应用项目”,计划总投资1611万元,被列入2009年度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和优先主题计划,已投入1082.9万元,基本完成自动化设计、花型自动模拟系统及花型检索;二是浙江巴贝领带服饰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浙江省嵊州领带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项目”,计划总投资6938.67万元,是2009年启动的浙江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项目,至2010年9月,已投入3564.3万元,完成设备购置、场地建设;三是巴贝集团有限公司“真丝脱胶染色工艺及领带手感质量后整理优化研究项目”,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列入香港特区政府资助项目,计划总投资1000万元。
【技改项目】 2010年,浙江好运来集团有限公司总投资1.45亿元实施的年产500吨功能性真丝与高档丝绸织物技改项目。新项目通过引进部分国外关键生产设备,采用好运来集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真丝改性技术和数码织造技术,对传统真丝原料和丝绸产品进行升级换代。此项目已列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第五批)2009年第三批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并获得了上级专项扶持资金918万元。项目自2009年7月正式动工以来,累计投资额已经超过2500万元,7月底已完成主体建筑。
【雅戈尔产业科技园】 2010年12月13日,雅戈尔集团与市政府举行签约仪式。雅戈尔将投资30至50亿元,在嵊州经济开发区打造新兴产业科技园。预计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100亿元,年利润五至八亿元。该项目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建设成国际一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影响力的国际纺织工业城,主要生产经营棉纺织、毛纺织、针织、家纺、汉麻服饰、辅料、出口服装(西装和衬衫)等产品。雅戈尔新兴产业科技园区是嵊州历史上最大的工业招商项目,这个项目是雅戈尔与世界500强企业伊藤忠合资建设,对嵊州产业升级和发展自主品牌带来更大的推动。
【全球高档针织服装生产基地】 2010年,嵊州市提出打造全球高档针织服装生产基地的目标,通过研发使用高附加值产品、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加强企业品牌建设等重点措施,力争五年后全市针织服装年销售超过70亿元,年出口交货值超过七亿美元。至2010年底,全市拥有针织服装企业390家,置地建造现代化厂房,添置新设备,期间累计技改投入达十亿元,20多家企业落户开发区,建造新厂房35万多平方米。拥有电脑横机2500多台,从业人员八万余人,具有年产针织服装6000万件的能力,年产值已突破50亿元。
【生物疗法治理工业废水】 2010年9月,嵊州盛泰色织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将纳豆菌粉培育成纳豆菌生物处理剂,并按量投放到污水处理池并与污水进行生物化学反应后,使污水COD浓度大幅度下降,能够将处理后纳管的污水COD浓度控制在400毫克以下每升,最终实现工业污水达标排放及污泥零产出。嵊州盛泰色织科技有限公司年产高档面料1800万米,每日产生工业污水近4000吨,污水COD浓度高达1500毫克每升;二期项目上马后,日产污水近8000吨。
机械电机业
【概况】 2010年,全市机械电机业规模以上企业188个,实现工业总产值84.25亿元,比上年增长45.9%,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22.6%;销售收入82.45亿元,增长50.7%;全市机械电机业技改项目完成技改投资24.81亿元,增长8.48%,占全市工业企业完成技改投资的38.58%,所占比重比上年降低5.89个百分点。全市有机械企业700多家,拥有100万元至500万元的高速压力机100多台;电机企业400多家,100万元至5000万元的自动嵌线生产线50多条,年产各类电机5000万台以上。嵊州市为“中国小功率电机生产基地”,机械电机业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四家、“中国驰名商标”三件、“国家免检产品”两个。
【抵御市场风险】 2010年,机械电机企业努力把握和细分市场,抵御市场波动和风险,在品牌配套产品、环保型汽摩配件等特色新产品开发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迪贝机电通过前几年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开发新型节能环保家用电器电机等举措,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37亿元,比上年增长50.73%;特种电机通过开发风力发电机、高效节能电机等节能环保新产品,实现总产值4.05亿元,比上年增长15%;浙锻集团努力加大自主创新能力,积极优化产品结构,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销售收入2.02亿元,比上年增长48.6%,利润总额增长58.02%;福威重工通过开发多功能滑移装载机新产品并逐步投产,实现销售收入2.01亿元,比上年增长204.63%,利税增长106.54%,利润总额增长66.55%。
【新上项目】 2010年,机械电机产业在提高研发能力、提升一体化水平等环节有所突破。特种电机投资1.19亿元实施的“年产6600台风力发电机生产建设”、“年产450万台、30万千瓦高效节能电机生产线改造”和“年产300万台高效节能制冷压缩机电机技改”三只项目,成为工业经济又一个新的增长点,全年完成投资5338万元。特种电机还成功开发出电动轿车用节能环保电机,为产业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西门冲片的电机研发中心、模具制造中心项目、奥力电机的高压齿轮泵/马达产业化项目,均提升了产业档次。新上项目逐步增多,投资规模日益扩大。如福威重工的农用多功能滑移装载机项目、浙锻集团投资1.2亿元实施的“数控伺服压力机成套生产线”项目,属环保节能型高性能产品,已完成投资2050万元,项目完成后将有利于实现机械压力机跨入数字化时代。
【对接中国模具之乡】 2010年5月,在台州市黄岩区举行“嵊州(黄岩)投资环境推介会”。黄岩区模具产业已经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现有模具生产企业2000多家,模具总产值达50亿元左右,约占全国模具总产值的10%。黄岩区模具行业协会负责人及该区40余家模具企业代表参会,嵊州开发委、浙江永峰模具有限公司与郑泰集团就在嵊州经济开发区创办模具城项目进行意向签约。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其中引进外资300万美元),经营销售模具设备、模具材料等产品。
【两家汽配企业落户金庭】 10月23日,浙江万福通电机有限公司和浙江大易金属有限公司两家台商独资汽配企业在嵊州市金庭镇同时开业。来自马来西亚、菲律宾、阿根廷等七个国家和地区的“汽配商团”考察了金庭镇的投资环境。这两家台资企业的产品主要销往德国、美国及日本的汽车配件市场,是高端国际汽配生产基地。两家企业的落户将带出一批与之配套的企业,有望形成一条汽配产业链,带动嵊州工业经济的发展。
【节能环保电机】 2010年11月,市政府在电机产业转型中,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扶持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电机企业开发的节能环保电机产品,获得国家补助资金超过1000万元以上。2009年以来,电机企业从开发科技含量较高的环保节能新产品入手,生产的大功率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机、高效节能冰箱空调压缩机电机、永磁电机等国内先进的电机产品不断出现。高新技术的引进和节能环保产品的开发,大大提升了发展空间。浙江特种电机有限公司继“双馈式风力发电机”后,研发成功“纯电动汽车电机”,让众多国内同行称许;研发的十千瓦的风力发电机一经投产,就备受国内外客商关注,除了出口德国、法国外,国内许多边防站、哨所等大多用上了该公司的产品,仅此项新增产值2500多万元;研发生产的YX3三相异步电机,已列入“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享受国家补助政策,可以大批量生产。绍兴钜丰电机有限公司利用风力和太阳能,低风速启动的新型环保节能路灯,在风力不太大的地方都可以使用,已销售量1000多台,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台湾一客户看中这个项目,即投入1000万元共同合作开发。
【五金机电城项目】嵊州五金机电城项目为绍兴市首家五金机电专业市场,占地43亩,总建筑面积近六万平方米,总投资近2.6亿元,由多层商铺和高层写字楼组成,为辐射嵊州市及周边地区的较高档次的五金机电产品专业市场。五金机电建成后将是绍兴市首座现代化五金机电交易中心和该市五金、厨具、电机等产品的集中展示中心。五金机电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共荣,是五金产业发展典型模式。
电器厨具业
【概况】 2010年,市电器厨具业规模以上企业76个,实现工业总产值67.68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8.2%;销售收入63.1亿元,增长26.1%;全市电器厨具业技改项目完成技改投资6.2亿元,下降9.49%,占全市工业企业完成技改投资的9.64%,所占比重比上年降低6.66个百分点。全市有电器厨具企业500多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两只、“中国名牌产品”一只、“国家免检产品”两只。厨具生产企业有200多家,产品有15个系列、80多个品种,其中近吸式吸油烟机与集成灶成为厨具行业的主导产品。厨具年产量已达到450万台,占全国总产量的20%以上;高、中档厨具产品产量占全市总产量的60%以上。
【产业发展水平提升】 2010年,电器厨具企业依靠产品不断创新、制定产品标准,大幅度提升经营业绩,提高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天乐集团液晶电视机年生产能力已达150万台,自营出口在国内同类企业中已名列前茅,同时,不断加快向LED等产品延伸的步伐,全年实现总产值31.24亿元,比上年增长29.75%,成为嵊州市第一家年产值突破30亿元的企业;销售收入28.14亿元,增长16.35%;利税增长18.36%。普田电器则通过引进全球最大的家用吸油烟机生产商意大利爱丽卡(Elica)公司,吸收、消化国际先进的生产、管理、研发、营销精华,加快企业升级与转型进程,并对市场销售格局进行优化、调整,销售收入6.63亿元,比上年增长19.05%,利税增长41.96%,利润总额增长61.64%;亿田电器大力研发高档、新颖厨具及电器产品,销售收入5.9亿元,比上年增长21.04%,利税增长93.53%,利润总额增长283.72%。
【新兴产业】 2010年,电器厨具产业则在实施节能、提高项目科技含量和水平、建设产业技术服务平台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进展。亿田电器的厨具电器项目档次有较大提高;普田电器新上的厨具产业集群质量检测服务中心项目,是为全市厨具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公共平台;晨怡电子的照明设备及新型节能灯项目,进一步提升节能效率。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开始起步,天乐集团的LED背光平板液晶电视、LED背光液晶模组项目、奥力电器的数字音视频存储器高技术产业化项目,都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中标家电下乡】 2010年7月,浙江省首批“家电下乡”吸油烟机产品中标揭晓。在14个中标企业中,浙江普田电器有限公司和浙江奥田电器有限公司分别有2个型号的产品中标,“家电下乡”产品从此有了“嵊州制造”。
【厨房集成器具行业联盟标准】 2010年8月,由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和市厨具行业协会联合制定的《厨房集成器具行业联盟标准》在联盟标准宣贯会上正式颁布。全市50多家厨具企业参加了联盟标准宣贯会,并承诺于8月18日起自愿执行该标准,有效期至2012年12月17日。该标准包括厨房集成器具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和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技术规范,填补了该行业标准空白。厨房集成器具是市厨具生产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开发的、集吸油烟机、灶具、食具保洁柜、烤箱、贮藏柜等两种或两种以上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厨具产品。《厨房集成器具行业联盟标准》的出台,为指导企业生产,保证产品质量,提供了生产和质量检验的依据。
【嵊州厨具杯工业设计大赛】 2010年10月,由省科技厅和浙江大学主办的2011中国“嵊州厨具杯”工业设计大赛启动仪式在嵊州市举行。此次2011中国“嵊州厨具杯”工业设计大赛历时半年多,面向国内外优秀设计师征集厨卫用具类和家电产品类的优秀设计作品,目的就是为了导入国内外优秀创新设计理念,促进工业设计产业与相关制造业的快速融合发展,并以此为契机提升嵊州市产业的设计水平和发展水平。
【集成灶产品交流研讨会】 2010年11月,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国度日用金属制量监督查验核心在中国厨具之都嵊州召开集成灶产品交流研讨会。研讨会旨在探讨集成灶产品如何发展,以及该产品的尺度制订、质量检测等一系列问题。嵊州市是协会定名的‘中国厨具之都’,对引领行业发展具有一定动员作用。经过交流讨论,决定建立“集成灶产品尺度工作组”和“关键技术目标攻关组”。
【绍兴市市长质量奖】 2010年9月,浙江天乐集团有限公司获得“绍兴市市长质量奖”。这是从2007年开始设立的绍兴市最高质量奖。嵊州市企业首次获此殊荣实现了零的突破。作为中国最大的扬声器零配件制造基地和全省液晶电视主要出口基地,天乐集团30多年来恪守诚信立业、质量为本的经营宗旨,成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首批浙江省诚信示范企业。
【外拓市场】嵊州厨具行业协会通过组织厨具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扩大嵊州厨具的影响。2010年5月,20多家厨具企业组团到宁波国际贸易中心考察,其中有10多家企业在该中心家电电子展示交易区设立了长年展示厅。9月,12家企业走出国门,赴德国参加2010年德国柏林电子展。全球性的厨卫巨鳄意大利ELICA(爱丽卡)集团,落户嵊州,与普田电器合资打造全球厨卫帝国版。合资后的新普田电器公司,借助外力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发挥“爱丽卡”在创意、设计、研发方面的优势,充分吸收其全球性布局的物流、销售、管理等方面的经验。
生物医药业
【概况】 2010年,嵊州市生物医药业规模以上企业9个,实现工业总产值13.3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57%;销售收入12.45亿元,增长11.1%;全市生物医药业技改项目完成技改投资0.79亿元,下降28.09%,占全市工业企业完成技改投资的1.24%,所占比重比去年降低0.58个百分点。生物医药业主要产品有中成药、原料药及西药、兽用药、医药用品及卫生材料等。
【药业产业化】 2010年,浙江新光药业有限公司通过促进黄芪生脉饮产业化等措施,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79亿元,比上年增长13.87%,利税增长10.91%,利润总额增长15%。按照“药业为主、科工贸合一、内外贸并举、主副业互补”的方针,致力于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浙江昂利康制药有限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绍兴市工业龙头骨干企业,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注重产品自主开发,把技术进步、产品升级作为发展的首要选择。参与制订国家标准三项,销售收入年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五个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领先。康牧药业有限公司已建成为一家集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拥有企业自营进出口权的浙江省农业科技型企业,建有兽药制剂与原料药三条现代化生产线,具有年产制剂和原料药1000吨的生产能力。主导产品为氟苯尼考系列原料药,60%以上产品远销欧洲、中东、南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销售网络遍布全球。
采矿冶金业
【曹娥江采沙整治行动】 2010年,市政府开展曹娥江采沙管理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取得阶段性成效,江水浑浊的现象已明显改变。将原有的92艘采沙船减到44艘,比规定指标再减少两艘。在整治采沙船过程中,将采沙船上的轧沙机全部移到岸上,禁止沙场直接向江道排放污水,对不合格的两家轧沙场予以关闭。嵊州市与上虞市交界的江道断面因采沙产生的浑浊度已经控制在30至50以内,低于市政府规定的120的控制指标。
造 纸 业
【概况】 2010年,市造纸业规模以上企业23个,实现工业总产值7.18亿元,比去年增长48.8%,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92%;销售收入6.94亿元,增长46.8%;全市造纸业技改项目完成技改投资1.18亿元,增长76.7%,占全市工业企业完成技改投资的1.84%,所占比重比去年提高0.73个百分点。
【幅流式环保沉淀节能】 2010年初,永利纸业有限公司拆了旧厂房,投资80万元,建造了直径30米的环保沉淀池。经过处理的污水流入这个池中,再全部回用到生产线上,不仅实现了零排放,而且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生产一吨成品纸所需的废纸从原来的1.2吨下降到1.1吨甚至1.05吨。一年里,企业利用这个幅流式环保池节省40万元左右,两年可收回投资成本,成为企业节能的“功臣”。
食 品 业
【正定推介“越乡龙井”】 9月,市组织茶叶企业、茶商举行了“越乡龙井”正定推介会,这是继越乡龙井在济南举行大型专场推介会后,再次赴茶叶主销区举办的越乡龙井推介活动。此次举办“越乡龙井”品牌推介活动是为参展企业、茶商搭建一个展示自我、产销对接的平台,让更多的茶商经营越乡龙井,让更多消费者喜爱越乡龙井。同时,通过中国北方茶城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周边地区越乡龙井的销售,在京、津、冀、鲁地区形成越乡龙井优势市场“片群效应”,不断提升越乡龙井在国内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首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 2010年,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嵊州珠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嵊州珠茶”成为嵊州市首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专用权限为2010年8月21日至2020年8月20日。“嵊州珠茶”地理标志的成功注册,对保护传统特色优势农产品,扩大茶叶销量、促进农民增收、实施全球化的品牌战略将起到积极作用。
【生态产品亮相世博会】 2010年5月,浙江华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石化上海分公司合作,为上海世博会免费提供60万套价值60万元的餐具和文件袋。
【华发争取内销份额】 2010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一直以来以外销产品占96%以上的浙江华发茶业有限公司冲击更大。为了保证茶叶安全性,华发对生产设备实施了全封闭改造,优化客户资源,提高净利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全国各大城市布局茶叶专卖店。通过三至五年时间,使华发能占据一定的内销市场,争取更多的内销份额。
建筑材料业
【天仁风管走进上海世博会】 2010年,天仁风管公司生产的环保型复合风管产品参与了上海世博会的“能量之心”————500千伏静安变电站等上海世博会的五个项目的通风管道系统建设,比传统的铁皮风管更节能降噪,延长寿命。
【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2010年10月,嵊州市联丰粉碎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的XFGF系列消防干粉超微粉碎生产线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XFGF系列消防干粉超微粉碎生产线生产的新式超微干粉灭火剂比传统干粉灭火剂灭火速度更快,只要打开消防栓开关,对准火情瞬间就能扑灭,灭火速度和效率是普通干粉灭火器的六至十倍。使用超微干粉灭火剂解决了传统干粉灭火剂过宽的粒度、弥散性较差、灭火性能较低、残留物不易清洗、一些成分对环境还有破坏性等难题。
其他工业
【概况】其他产业主要有木材加工及木、竹制品,工艺品及家具、其他日用品等行业;产品有竹编木雕根雕工艺品、仿古木雕家具、办公家具、园艺制品、金属工艺品、生活用品等。
【仿古木雕家具产业】至2010年10月,嵊州市有木雕和古典家具生产企业182家,从业人员2000余人,主要分布在黄泽镇、金庭镇一带,其中60%集聚在黄泽镇湖头村“仿古木雕家具一条街(和恒路)”、家园等个私工业集聚区,涌现出嵊州市古艺木雕装饰有限公司、嵊州市立忠古旧家私厂等规模以上企业,形成“特色村+基地+公司”的产业发展模式。
【世博会展出嵊州根雕】 2010年5月,嵊州市20件国家级古沉木精品根雕亮相上海世博会,在中国馆文化中心核心展区珍品会展,这批如同国宝的古沉木根雕,是多次在全国根雕比赛中获得金奖的精品根雕。
【戏剧服装生产基地】 2010年,嵊州市第一期戏剧道具生产基地在黄泽镇渔溪村动工兴建,工程投资150万元、占地八亩。建成后,可容纳八家戏剧道具生产加工企业。该基地的建成,进一步促进嵊州市戏剧服装道具产业向规范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打响越剧之乡“越剧行头”(道具)品牌,形成越剧产业链,实现越剧与经济双赢。(费 强)
编辑 金晓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