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
【概况】市发展计划局以“综合、协调、参谋、服务”为服务平台,加强学习,改进作风,重视调研,创新思路,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工作效能,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年度各项计划指标的全面完成,推动了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做好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2003年,市发展计划局按照立足市情,共谋发展的方针,认真编制、落实年度计划。重点抓了三方面工作:一是编制下达2003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完成了《关于嵊州市2002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的起草工作,在市十三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并按照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目标,编制下达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各乡镇、街道、部门的GDP、经济效益综合得分、技术改造等计划。二是分解落实2003至2007年政府工作任务。根据新一届政府提出的五年工作目标,对政府工作的33项综合指标、186项建设目标进行逐项分解,落实责任部门和协作单位。三是加强对全市经济运行情况的综合分析。重视对经济运行现状数据的采集、分析和调研,开展一季度、半年的经济运行,1至8月份计划的执行情况,1至9月份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情况、年度经济运行等分析,对国民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分阶段总体评价,提出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和下步经济发展建议,做好市领导的决策参谋工作。
【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市发展计划局把招商引资作为中心工作、头等大事来抓。年初建立招商引资目标考核责任制,把招商引资工作与干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结合,与年终奖挂钩,任务落实到人。每个科室、每个干部既有压力,又给动力。市发展计划局党组采取常发动、常宣传、常行动的方法,主动出击,以情招商。为承诺的三项联系项目提供全程服务、一条龙服务;实行送服务上门、送政策上门;全力以赴地协助企业到上级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提供产业政策信息。年底,3个联系项目已报批,完成合同利用外资460万美元,实到外资100万美元。
【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市发展计划局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管理,抓紧三项工作:一是及时编制下达2003年嵊州市重点工程形象进度计划,计划总投资86.9亿元,2003年计划投资24.9亿元;嵊州大桥等12项工程列入绍兴市重点建设项目,104国道嵊州段工程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二是做好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执行情况动态月报分析和重点工程稽查。出《动态》12期,每季度进行考核,并颁发流动红旗3次。做到每月有督查,月月有动态,季度有考核。根据重点工程的进度和存在问题,不定期开展专题调研,多次摸排重点工程建设的瓶颈问题和涉及的责任单位,并调整年度计划,报市政府下达执行。三是组团赴山西、黑龙江等地考察重点工程建设情况和学习工作经验。
【做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防疫工作】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防疫工作是全国人民的大局。市发展计划局主动服从、服务于大局,全力以赴地抓了三项工作:一是领导带队,深入企业、乡镇、街道、园区,开展非典型肺炎防疫工作的调查研究,理性地分析非典型肺炎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加快出台非典型肺炎防疫工作期间的经济工作意见和扶持优惠政策,提出非典型肺炎防疫工作期间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思路和17条政策意见,被市委、市政府采纳,并以嵊市委[2003]27号和嵊政[2002]89号文件发文实施。6月份,在“抗非典、促发展”主题月活动中,对重点工程、联系乡镇和长乐镇国家试点镇分别进行了走访调研,并及时上报需要市委、市府需要解决的6个方面问题。二是主动做好非典型肺炎防疫工作期间重点工程服务与协调工作。市发展计划局领导和重点工程办公室干部多次深入各建设部门和责任单位,开展专题调研,排摸各工程需要协调解决的倾向性、瓶颈性问题。市发展计划局能协调的尽可能协调解决;难以协调解决的,及时要求市委、市政府协调解决。抓好重点项目的服务与督查工作并取得较好效果,主要做法在政务信息“抗非典,促发展”专刊上刊登。三是重视抓好非典型肺炎防疫的相关药品、商品的专项监测、检查工作。为确保防止非典型肺炎相关药品、商品的价格稳定,采取了七方面应对措施,并且加大市场价格的监管力度,会同工商、药监、粮食等有关部门对防止非典型肺炎的药品、消毒液、副食品等开展专项检查、监测。采取重点检查、巡回检查、举报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对医药公司、鹤年堂、军粮供应站等多家重点企事业单位,实施每周价格监测制度。预防非典型肺炎工作期间,全局共出动检查人员164人次,检查了单位250余家次,查处价格违法案件4件,罚款1100元,有效遏制了预防非典型肺炎工作期间全市相关商品的提价。
【做好项目争取和经济协作】为服务于全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市发展计划局积极争取国家、省级项目,全力做好经济协作项目。一是对全市企业申报的项目进行摸排、筛选,建立了全市重大工业项目建设项目库。推荐上报省、绍兴计委浙江省重大工业项目和国家专项资金项目库26项,争取在国债、资金、土地、设备进口免税、企业上市等方面的支持。市绿环橡胶粉碎有限公司申报的废旧橡胶常温精细粉碎成套设备环保国债专项经省计委推荐已上报国家计委,并通过国家计委初选。一批轻纺工业建设国债专门项目已上报。二是积极向省计委争取“湛头滞洪水库”项目。三是引导企业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市畜产公司、市华科精密电子有限公司通过了2002年度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竣工验收。浙江阿斯克新型保温材料有限公司“整体微孔憎水硅酸钙绝热制品”项目列入2003年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四是通过积极争取,长乐镇已列入国家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五是向省计委申报、争取农业项目6项,即山区公路资金补助项目2项,曹娥江三级干堤国债项目1项,崇仁、鹿山、长乐等3项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已列入省储备项目。六是上报嵊州市城西城防堤工程等6项,要求省计委补助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七是上报嵊新污水治理工程、垃圾焚烧发电厂等项目,已被省计委立项。八是努力做好国内外技术、经贸交流与合作。重点参加在西安举办的第七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参加了上海经贸洽谈会;做好与西部省份(青海、新疆)经济协作的的前期准备工作等。准备了浙江省“山海协作”项目的有关事宜,并赴常山市参加项目对接与经贸洽谈活动。
【重视调查研究做好服务工作】为做好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参谋,围绕中心工作和阶段性工作重点,市发展计划局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工作。局党委要求各科室写出1至2篇高质量的调研论文,列入干部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年前已完成了热电联产规划、环杭州湾产业带嵊州产业区生产力布局规划、农业综合开发规划等多个专题规划,嵊州建设中等城市有关问题的战略研究、过去五年全市重点工程建设与今后五年工作重点、嵊州城市化和产业集聚情况调研等多篇调研文章。在抗击非典型肺炎期间拟定的两个政策性文件,被市委、市政府采纳,并发文实施;报送的3份调研材料有2份在政务信息内参上专题刊登;另一份在政府信息普刊上专题刊登。全年已完成政务信息考核分92分,超额完成任务,且质量较高。其中有1篇被省府办录用,4篇被绍兴市府办录用,2篇调研报告被嵊州市府政务信息内参录用等。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市发展计划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抓了三项工作:一是紧抓理论学习。按照建设学习型、务实型、创新型机关的要求,制定年度干部理论学习计划,开展了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学习,坚持星期一晚上学习理论的制度。把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作为全年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开展专题教育,组织专题讲座;以虚促实,营造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狠抓行风建设。为共同营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转变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制定年度行风建设的工作重点、目标和措施。明确要求干部在改进作风,提高效率和质量上下功夫。认真落实“百家企业评部门”活动,针对薄弱环节和存在突出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落实整改措施,取得了较好成效。三是严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的各项部署,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深入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全局的大事和履行岗位责任制的份内事来抓,做到组织到位、一把手负总责到位、监督到位、责任分解到位和考核到位。认真开展述廉评廉工作,把党风廉政建设列入干部年度目标考核,并经常采用听、看、查、检等各种方式,开展督促检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和矛盾】2003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有:一是经济综合实力与周边县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经济总体运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电力、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供给不足,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制约越来越严重;三是技术改造的有效投入不足,对经济发展的实质性拉动作用不够明显;四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够高,农民增收难度较大。
(张铎镪)
责任编辑 吕忠福
国土资源管理
【概况】 2003年,土地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面对日益严峻的用地形势,市国土局以“三保一推进”(保障建设、保护耕地、保护环境、推进宅基地整治)为目标,克难攻坚,使土地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特别是在用地保障,土地、矿产市场建设,耕地保护、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取得出色成绩。2003年再次获得全市机关工作目标考核一等部门,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党委、先进集体;农村宅基地整治经验作为全省唯一的典型材料在全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会议上作介绍,得到上级和社会好评。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用地保障】全年完成农用地转用、征用审批30个批次,总面积897.33公顷,其中农用地848.56公顷,内含耕地760公顷,达到了市内历史最高水平。努力拓宽发展空间,完成崇仁、三界、金庭、仙岩4个镇的基本农田划区定界工作;依法调整市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增加了规划面积近666.67公顷;用好优质园地整治后可划为基本农田的鼓励政策,全年开展优质园地整理863.6公顷,其中464.6公顷通过省级有关部门复验,划为基本农田。按照跟踪审批、限时办结工作要求,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全年办理具体供地项目284项、面积592.62公顷,市经济开发区和集镇工业集聚区供地率总体达到74%;审批私人建房882户,面积9.2公顷,其中耕地0.6公顷。
【筹措建设用地指标创历史新高】努力筹措建设用地指标,实施农地整理,突破了用地指标的瓶颈制约。全年实施土地整理面积达5123.13公顷,建成标准农田4368.53公顷,新增有效耕地641.2公顷,获取折抵指标461.67公顷;通过退宅还耕获取折抵指标252.13公顷,约占全省此项折抵指标数的1/2;两项合计折抵指标达713.80公顷。同时,争取计划指标45公顷,重点工程双追加指标79.7公顷;创造了全市建设用地指标历史新高。
【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一是认真清理园区,自觉落实整改。按照省政府“禁、撤、整、改、扩”五字要求,着重抓了3项工作:规范园区名称,除保留“嵊州经济开发区、嵊州市领带绢丝工业园区、嵊州三界厨具工业专业园区”3个工业园区,原三江、甘霖、黄泽、长乐、崇仁工业园区不再保留,按集镇功能分区作为工业区,全市工业园区从原来8个减少到3个,减少62.5%;查处未批先建行为,对自查中发现已办农用地征转审批而未办具体供地手续的62项项目全部办理审批手续,园区供地率明显提高;完善园区用地政策,认真执行企业用地双控指标;对闲置土地依法收取闲置费,并依法收回9.45公顷闲置土地使用权。二是完善土地收储制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规范土地出让秩序,搞活二级市场;整顿矿业市场秩序,建立公开出让机制。三是依据《嵊州市集体土地征用管理办法》,对城市规划区内征用集体土地全面实行“区片综合价”补偿;初步建立失地农民就业和养老保障机制。四是落实“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控制制度、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等9项制度;重视依法行政,规范执法管理;土地执法监察巡查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并切实做好群众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确保全市土地市场安全规范运行。
【率先推行城市规划区征地“区片综合价”补偿政策】作为绍兴市征地改革试点县(市),在全省率先推行城市规划区征地“区片综合价”补偿政策。5月16日,市政府制订《嵊州市集体土地征用管理办法》,规定在城市规划区内征用集体土地实行“区片综合价”补偿办法。即根据不同级别地段、地类、人均耕地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划定区片级,征用不同区片范围的集体土地,按不同的区片综合价补偿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市规划区内共划分二档片级,并划清每档片级的地段。土地补偿费,一级、二级区均为耕地年产值(每亩平均1600元)的10倍;安置补助费一级区为耕地年产值的8倍,二级区为耕地年产值的7倍。今后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当调整,以便更好地保障农民利益。
【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嵊州市土地收购储备供应若干规定》以嵊政[2003]98号文件下发。《规定》的实施使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更加完善,从收购、储备土地,到公开出让、资金管理,操作更加规范。全年收储土地20宗,面积24.40公顷。补偿金额10150万元。
【建立矿业权公开出让机制】市国土局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严格执行禁止在“五类区”可视范围内开采矿山的规定,着力整顿乱开滥采矿业秩序,关闭矿山31座,有力抑制了无序乱采现象。认真执行《嵊州市采矿权出让管理暂行规定》,矿山开采权一律按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有偿出让,成为全省采矿权全部进入市场运作并较为成功的县(市)之一。全年公开出让矿山采矿权24宗,获取出让金1198万元。矿山开采权的市场化运作,彻底改变以往行政授予无偿开采状况,有利于实现矿山国有权益的最大化。
【推进小康示范村建设】作为市全面小康示范村村庄建设牵头单位,市国土局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创新工作机制,落实有效措施:一是认真落实土地整理和宅基地整治项目的捆绑运作政策;二是加快退宅还耕进度;三是对宅基地整治示范村建设进行重点扶持。宅基地整治启动资金预拨比例从一般村的30%提高到50%(按拆旧占地面积每平方米40元补助)。同时落实6.67公顷建设用地指标,专项用于示范村在拆旧建新基础上用地指标的不足。年初,全市选择45个村作为示范村培育对象。年终,仙岩镇西鲍、崇仁镇张家、黄泽镇前良3个村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首批全面小康示范村,崇仁镇泥塘、甘霖镇下倪、长乐镇群力、雅璜乡雅璜等村迅速推进。同时结合退宅还耕带动了高山移民3817户、10199人。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2003年,经绍兴市国土局验收,通过土地整理新增有效耕地641.2公顷;完成土地开发项目88项,造地改田面积2289.87公顷;在318个行政村开展农村宅基地整治,共拆除旧房占地面积217万平方米,盘活存量土地521.3公顷,其中退宅还耕252.13公顷。连续三年实现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11月13日与绍兴市国土局签订《委托垦造耕地合同》,承担垦造耕地333.33公顷任务,为整个绍兴市的耕地动态平衡作出了贡献。
【《嵊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完成】自2002年4月在省地矿勘察院协助下完成《嵊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初稿,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形成送审稿,再经专家组评审、修改,至2003年12月形成正式文本。《规划》贯彻以人为本,实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突出重点、分段实施的原则。全市分为1个重点防治区、3个次重点防治区、3个一般防治区,其中重点防治区面积为89.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03%;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84个,受威胁群众3856人,受威胁财产5978.5万元。规划强调重点防治区是对人口和财产威胁较大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凡近、中期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监测区域,必须建立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和群专结合监测预报制度,尤其加强台、汛期监测预报。重点和次重点防治区内各项新建工程项目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杜绝人类活动产生地质灾害。
【经营性用地公开出让率连续三年达100%】市国土局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化供地机制,不断规范和完善公开出让经营性用地的各种程序。公开出让经营性土地44宗,面积66.13公顷,成交金额10.07亿元;为城市基础设施和小集镇建设筹集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全市连续三年实现经营性用地公开出让率达100%。
【城镇住宅用地实行分割登记制度】5月起,为健全完善土地开发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变更登记制度,市国土局对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实行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分割登记发证制度。即市国土局在房地产项目竣工复核验收后,对每一分割单元或每套住宅进行调查、登记,并按分割单元或每套住宅核算分摊土地面积,房地产销售后,由开发商凭有关材料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至年底,共办理商品房国有土地使用权证3292本,既维护了房屋所有者的合法土地权益,为今后房地产规范交易创造了条件。
【土地整理严把“六关”】为确保土地整理质量,市国土局从规范管理上下功夫,严格把好“六关”。一是规范立项程序。先由村向当地政府提出申请,经当地政府签署意见后报市局初审,再上报立项。所有土地整理项目须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编制预算方案。二是实施公开招标。凡土地整理面积在20公顷(或居民点和工矿用地等土地置换面积在3.33公顷及以上),单项工程预算在50万元以上项目一律实行公开招标,并严格审查竞标资格等。三是实行质量监理,主要监理资金投入、按图施工等。四是严格工程验收。规范验收程序,先由所在乡镇政府提出验收书面报告,再由市国土局牵头,会同农林水等有关部门初验,最后由绍兴市国土局现场复验;规范报送材料,即须报送“五大件”;注重设计标准,按施工图件、工程预算等要求严格检查。五是开展财务审计,做到每个项目建有原始台账、审计档案。六是指标统一收储。对当地乡镇不需要的折抵指标由市政府统一收储,统一调剂使用。科学规范的管理,使土地整理工程顺利推进。
【国土队伍建设有新业绩】市国土局认真开展十六大主题教育,提高全系统干部职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性;组织学习郑培民等先进事迹,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落实领导干部“三个不准”、“三个禁止”等规定,将领导干部廉洁承诺向中层延伸。通过争创“文明国土所”、争做“星级国土人”、“我爱国土”演讲比赛、邀请市纪委领导作廉洁从政专题报告、上门征求意见等活动载体,使行风建设、廉政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日常工作、生活中。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健全办事规范,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办事环境,提供优质服务,从制度上保证廉洁、高效的国土形象。在全市部门行风建设考评中位居第7位,较上年又提前2个位次。
(范顺法 徐水英)
工商行政管理
【概况】2003年,工商系统围绕“助发展、优服务、促监管、强队伍”的工作主线,在助推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年招商引资签约项目5项,合同利用外资720万美元,市外境内资金1600万元。新注册登记国有、集体、联营、股份合作及公司制企业88户,累计2365户;有限责任公司22户,累计160户;新发展私营企业855户,累计2613户;新发展个体工商户4190户,累计21939户。办理企业动产抵押登记73份,被担保的主合同金额1.96亿元;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6377份,主债权金额22.55亿元;鉴证合同1867份,金额4.67亿元;监督检查拍卖企业33户,拍卖确认金额5234万元;有15家企业被评定为AAA级信用企业。新注册商标88件,累计1660件;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3件,绍兴市著名商标7件。新核准登记广告经营单位9家,累计54家,广告经营额3000万元。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872件,其中大要案91件,创历史之最;罚没款232.51万元。96315消费者举报投诉中心和市消协受理、调解各类投诉1066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2万元。
【开展领导干部蹲点调研活动】3月,市工商局党委作出决定,局党委成员轮流到基层工商所和服务窗口实地蹲点调研、体验生活不少于四个星期。具体要求是:领导班子成员每季度安排一星期时间,选取一个工商所或一个服务窗口蹲点调研;蹲点期间,视同一线干部,顶岗上班,熟悉了解一线干部的具体业务操作方法,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发现所在单位的问题,及时加以指导改进;全年调研结束后,要写出调研报告或工作论文。调研活动由局党委书记(局长)统一协调,由办公室拟定计划,每季度总结交流一次。
【施行企业登记前置审批告知承诺制度】3月起,在全市施行《嵊州市企业登记前置审批告知试行办法》。企业(含个体工商户)设立或变更登记时,对涉及前置审批的项目,由具有审批职能的行政审批部门将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行业规范规定的经营项目应当符合或者达到的条件、标准、要求,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请人;申请人则向行政审批部门作出对该告知事项已知晓和理解,并保证按规定经营该项目的承诺。前置审批告知承诺做到公开、透明、诚信,行政审批部门和申请人依法对各自的行为负责。行政审批部门向申请人进行告知并获得申请人的承诺后,即可对所申请事项进行核查,表示同意或认可,并按规定核发许可证件;对经核查不符合或者未达到相关条件、标准、要求的,可给予必要的行政处罚或者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直至撤销许可。对撤销许可的,有关行政审批部门应将撤销许可情况及时抄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据此依法作出变更、注销登记或吊销营业执照处理。
【市级企业名称登记实行网上审批】6月,市工商局颁发《嵊州市级企业名称网上审批实施办法》,并启动网上审批业务。与乡镇、街道区域名称连用的企业名称和个体工商户名称字号,由工商所直接查询、受理,核准后进入设立登记程序;直接冠嵊州市名的企业名称及个体工商户名称,所在地工商所网上查询后,进入经济户口综合管理系统中的市场准入管理系统的企业登记受理程序,由工商所审查后录入登记名称受理信息内容,经网上核准后,由所在地工商所打印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盖工商所印章后交申请人;企业凭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办理企业的设立登记手续。
【长乐工商所推行“一小时领照制度”】4月,长乐工商所在实行“一审一核”制度基础上,推行“一小时领照制度”。注册室审查员及核准员在接收符合规定的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申请资料后,工作人员会泡好一杯茶,提供一份报纸,请申办人员在专供休息的沙发上等候一小时后,将新办的营业执照送到申办人员手中。该制度的推行,受到群众的好评和镇政府的肯定,被市政府评为全市“十大行风亮点”。
【城郊工商所推出“三全”服务方式】2003年,为广大个私企业提供便利高效的登记注册服务,城中工商所推出全程、全天、全年的“三全”服务方式。“全程”————对各类企业特别是园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推行“一次联系,全程办理”的服务承诺,只要企业来人来电一次,受其委托全程办理所有注册手续;“全天”————根据辖区处在城郊结合部的特点,为避免经营者往返奔波和等待,实行中午值班制度,从上午上班起到下午下班止提供全天候接待,经营者来窗口可享受即时服务;“全年”————节假日期间也不休息,实行一年365天天天有人值班,无论经营者何时来办理,都可享受即日服务。
【规范有限公司实物出资行为】市工商局根据公司存在实物出资未按规定办理过户备案登记较为普遍的情况,把规范有限公司的实物出资行为列为监管重点。一是利用企业经济户口,对公司的出资方式逐家排查。统计资料反映,以实物出资(主要是房产、汽车)而未向工商部门办理备案登记的77家,企业注册监管科列出名单下发给各工商所,作为工商巡查监管的主要内容。二是根据《浙江省企业登记警示管理暂行办法》,对71家公司设置一级警示,限制其参与工商系统组织的各种荣誉评审;对有关公司发放“工商提示通知书”,要求限期向工商部门办理好产权过户备案登记手续,否则工商部门将根据《公司法》查处。三是对限期内仍未办理实物过户备案登记的公司一律暂缓年检。同时,各工商所加强巡查力度,多次到有关公司宣传《公司法》,对经督促仍不改正的坚决查处,对弄虚作假欺骗登记机关的从严查处。至4月中旬,已有31家公司办理出资方式变更登记或财产过户备案登记手续;25家公司因未及时办理财产过户备案登记而受到行政处罚,涉案620万元,罚款24万元。
【公示首批工商企业信用等级测评结果】11月,市工商局公示嵊州市首批工商企业信用等级测评结果。市工商局根据2002年度企业年检申报材料,首次运用全省统一的计算机信用评价系统,综合测评2189家企业,其中AAA级15家,AA级79家,A级166家,BBB级291家,BB级658家,B级763家,C级199家。对浙江越盛集团有限公司等15家工商企业信用AAA级企业、浙江麦地郎领带服饰有限公司等79家工商企业信用AA级企业及部分工商企业信用C级企业予以公示。
【省局公布嵊州市首批诚信示范企业】3月,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等单位公布,嵊州市的浙江天乐电器有限公司、浙江新光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巴贝领带织造有限公司、绍兴市普田电器有限公司为首批“浙江省诚信示范企业”。同年6月,省委宣传部、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私营(民营)企业协会公布嵊州市的浙江丰利粉碎设备有限公司为2003年度争创浙江省“诚信企业”示范单位。
【实施含有格式条款的合同文本备案制】5月,市工商局根据《浙江省合同行为管理监督规定》,决定在全市实施含有格式条款的合同文本备案制度。凡在市工商局领取营业执照的企业,制订属于《规定》第十三条要求的含有格式条款的合同文本,应将合同文本在使用后30日内向市工商局备案。经市工商局受理报备的含有格式条款的合同文本后,将对格式条款进行审查。无明显不当的,由市工商局编发备案号,企业可以在合同文本上,使用工商红盾标志。对有违反法律、法规情形的格式条款,将书面通知报备企业予以修改。报备企业应按《规定》进行修改或提出异议、听证要求。对在规定期限拒不修改的,市工商局将对格式条款违反《规定》的有关情况向社会公告;对逾期不备案的企业,将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同时作为该企业不良行为进行记录和企业年检能否通过的内容之一。
【制订争创名牌政策】4月,根据市工商局提出的初步意见,市政府制订《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争创名牌的若干意见》。一是提出建立名牌产品培育发展机制,对创牌企业在技术引进、技术改造、资金筹措、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推荐认定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二是积极鼓励申请注册商标,凡企业注册一个商标,给予补助注册费用的三分之一。三是大力引导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凡产品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或省著名商标的,由市财政分别给予企业7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凡产品被新认定为“中国名牌”、“浙江名牌”和“绍兴名牌”企业,由市财政分别给予70万元、5万元和1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凡被国家、省、绍兴市认定为“免检产品”的企业,参照同级“名牌产品”一次性奖励标准执行。四是加强对名牌产品的保护工作和舆论宣传力度。
【秉公查处冒用“欧司朗”品牌的商标侵权案件】4月,根据德国奥斯拉姆公司的委托代理人上海博邦商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举报,市工商局经检大队会同崇仁工商所,检查崇仁镇一家灯业有限公司,仓库存放着外包装盒上标有“DULUX”注册商标及“Made in Malaysia”产地的节能灯752箱,合计40411个;车间存放着上述注册商标及产地的外包装16125个,案值23万元。经查,该公司从1月开始从事该节能灯的生产,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标志作为商品装潢使用的行为已构成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6月底,市工商局根据《商标法》等法律法规,对涉案企业作出行政处罚30万元、禁止生产假冒产品的处罚。7月21日,德国欧司朗公司的知识产权部副秘书长wildmoser先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嵊州,向市工商局送上“打假维权、商标卫士”的铜匾,并代表公司和个人对工商执法人员的工作深表谢意。
【房地产企业实施“金钥匙”工程】5月,市政府办公室批转市工商局制定的《嵊州市房地产企业“金钥匙”工程实施方案》。“金钥匙工程”包括抽查商品房套内建筑面积和公摊面积,房产合同备案,注册资本专项检查,跟踪监测预售广告和销售广告,处理消费者投诉。通过建章立制,运用信用激励和信用警示机制,全面提高房地产企业的诚信度和知名度,真正使购房者领到的是“金钥匙”,住的是“放心房”。
【城中工商所实施夜间巡查制度】2003年,城中工商所在市区实施夜间工商巡查制度。夜间巡查重点是白天关门、晚上营业的日常容易遗漏监管或有意逃避监管的一些市场主体,主要是音乐茶吧、咖啡室、歌舞厅、性保健品商店、健美中心、洗头房、夜间饮食摊点。主要查验市场主体是否无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是否有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是否有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店堂广告是否合法等。夜间巡查做到全所人人参与,做好巡查记录,遇到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由所领导协调集中统一执法。仅1至4月,该所查办各类一般程序案件1201件,大要案19件,罚没款42.6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51%、375%、405%。
【城中工商所查处野生动物交易行为】5月20日,城中工商所会同城管办,出动9名执法人员,对剡湖街道内的街头路边买卖野生动物的行为进行突击检查。当场在东桥头等处查获正在贩卖的野生蛇20多公斤,并予以没收。当夜,由林业派出所将这些野生蛇放归大自然。
【设立嵊州市工商局驻市烟草专卖局联络室】8月,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烟草专卖局商定,设立嵊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驻市烟草专卖局联络室,以打击经销假冒伪劣走私卷烟的违法行为,维护全市烟草市场经营秩序。
【嵊州市“消费纠纷巡回法庭”成立】7月,嵊州市“消费纠纷巡回法庭”成立。消费纠纷巡回法庭设在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由多名审判员组成,由民事审判庭庭长兼任巡回法庭负责人,并聘请市消费者协会2名工作人员为人民陪审员。宣传贯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搞好法律法规的咨询服务;在消协调解侵权案件的基础上,配合消协加大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调解力度;对消协调解不成的侵权案件,当事人起诉的,由巡回法庭依法予以审理。
【黄泽工商所设立工商红盾维权服务站】2003年,黄泽工商所在北漳镇北漳村和黄泽镇前良村家庭个私工业集聚区、黄泽工业园区和金庭工业小区设立4个“红盾维权服务站”,每站配备工作人员2名,受理工商咨询、群众举报和消费者投诉;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把工商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服务站实行定期接待群众的工作制度,规定每周三上午为工商接待日,工作人员对受理事项实行承诺制。至11月,各工商红盾维权服务站已接待投诉、受理咨询近800人次,办理营业执照60多本。
【城中工商所开展“商品准入工程一条街”试点工作】8月起,城中工商所在北直街(江滨路至北岗亭间)组织开展“商品准入工程一条街”示范试点工作。首先,对商品准入工程试点范围内的56户个体工商户进行现场调查,逐家逐户建立商品准入工程户口档案,分发商品准入工程自律公约,指导经营者建立商品进货索证、备案、商品质量管理等制度。根据北直街区域的企业规模、档次、经营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的实际,商品准入工程确定为A、B两个等级。A级为规模较大、经营稳定的企业,所有商品都要建立进货索证与备案等制度;其他经营户均为B级。纳入准入工程的商品主要为食品、药品、电器等29个类别。9月底前,为企业自身按照商品准入工程的要求建档立制、完善商品质量规范管理阶段;10月为检查验收阶段,对符合条件的经营户名单向社会公布。
【章某无照经营案被评为“绍兴市十佳行政处罚案件”】长乐工商所办理的章某无照经营案件被评为“绍兴市十佳行政处罚案件”。章某未经工商行管理机关核准登记,无营业执照,自2002年11月20日起,擅自在长乐镇环镇东路44号销售漆包线。2003年2月20日,被长乐工商所现场查获,期间非法经营额90万元。当事人无营业执照,擅自销售漆包线的行为,违反《浙江省取缔无照经营条例》第二条的规定,属无照经营行为。根据《浙江省取缔无照经营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责令改正,并决定对章某罚款80000元。
(市工商局供稿)
技术监督管理
【概况】2003年,市质监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发展嵊州经济大局,积极履行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两大职能,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不断提高质监工作的有效性,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支持企业争创名牌】积极支持企业做好争创名牌产品的工作,一方面向市委、市政府争取鼓励支持企业争创名牌产品的奖励政策,另一方面主动帮助企业做好申报工作和联络工作。企业争创名牌产品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年有6个产品被认定为浙江名牌产品,11个产品被认定为绍兴市名牌产品(包括复评)。
【加强质量管理工作】年初,发出《关于加强对认证咨询工作管理的通知》,做好调查摸底工作,监督检查认证、咨询工作。着力抓“3C”认证工作,全市有350余家企业通过“3C”认证,取得证书600本以上,有近300家企业通过ISO9000认证。积极协助企业做好生产许可证申领工作,共有13家企业通过生产许可证考核,其中燃气灶具生产企业8家,冷轧带肋钢筋企业3家,潜水泵企业1家,电动车企业1家。
【强化标准化计量工作】深化农业标准化工作。与农业部门合作,编制《嵊州市无公害农产品地方标准集》,共收集新起草、修订的无公害农产品地方标准10个22项,下发各乡(镇)和有关企业;对挂牌的“放心菜”摊位实行不定期监督抽查,全年抽查30多个批次,使放心菜工程形成基地+农户+直销摊位,产、供、销全程监控的模式,真正让老百姓吃上了放心菜;制定农业标准规范7个,修订农业标准规范7个。3家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验证确认工作。265家企业制订、修订、备案标准369个,完成标准化水平确认企业1家。对医院、加油站、商贸单位的计量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共检查企业82家,25家企业完善计量管理工作;对3家企业的计量水平进行确认,对7家企业进行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年审考核,对15080余台件的计量器具进行检定、修理。
【打假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充分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强化以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为主体的监督稽查工作。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在全市范围内有计划有组织开展“打假保节日、打假保农业、打假保健康、打假保安全”等联合执法行动。先后组织开展建材、旅游、3C认证和液化石油气钢瓶充装等市场的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取得显著的成效。全年出动执法人员1290人次,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256个,查处违法行为单位(个人)221家,涉案产、商品标值132万元,罚没款总数96万元,其中立案案件128件,万元以上案件34件。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贯彻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加强对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期,受训400多人次。加强液化石油气行业安全监察,开展游乐设施安全检查,特别是加大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监督专项检查,检查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130多家,发出安全监察意见书85份,立案查处无证制造特种设备、擅自安装使用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无上岗证书等违法行为的企业24家,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综合检测大楼动建】 3月,投资1500万元、建筑面积10000余平方米的综合检测大楼动工建设。12月,基本完成主体工程的土建部分,进入外墙立面建设阶段,项目工程量完成投资1100万元,财务投资数完成913万元。启动局机关的ISO 9000质量认证工作,在5月份发布《质量手册》并开始试运行的基础上,8月底完成局机关ISO 9000认证的内审工作,9月通过省质量体系审核中心专家组的认证审核,10月浙江省质量体系审核中心技术委员会讨论通过认证证书。
【3个质检中心建成】上半年,投资120余万元建成绍兴市厨具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嵊州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电机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完成质检所的计量认证和实验室审查认可的复审工作。质检所155个项目,其中64个产品81个参数顺利通过省局专家组的考评,全国领带服饰质量检测中心也顺利通过国家实验室认证认可委员会的考核复审。
(赵 刚)
责任编辑 吕淼钦
物价管理
【概况】2003年的物价管理工作紧紧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抓住社会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卓有成效地开展各项物价监督检查工作,查处了一批价格违法案件。重点抓好非典型肺炎防治的相关商品价格、教育收费等,在全市有影响、上下关注的价格违法问题的查处工作,服务于营造良好的价格环境,依法加强价格和收费行为的管理、监督、检查和涉案认证。
【管好“非典”相关商品的价格收费】由于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简称“防非”)的需要,省物价局连续发了4个紧急通知,对中药材、“防非”的药用品及相关商品、粮食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口罩、消毒液等产品原材料价格实行价格干预措施。4月下旬,市物价部门及时贯彻、落实省物价局文件:一是及时传真给相关部门;二是及时拟文转发;三是会同市工商局、市粮食局等有关部门共同检查、监测“防非”药品(中药饮片)、消毒液、粮食、副食品等商品的价格动态。在医药公司、鹤年堂、宏济堂药店、市疾控中心、军粮供应站、长乐粮管所(城关)等企事业单位,实施每周价格监测制度,在防“非典”工作中,实行每周报告一期的制度。刊发“防非”价格动态4期。采取重点检查、巡回检查、举报检查相结合的办法;重点对医药公司、医院、药店、防疫站、粮店、超市、百货商店等开展检查。截止6月上旬,共出动2个检查组,参加检查人员计64人次,检查单位150余家次,查处价格违法案件4件。通过对价格违法行为查处,震慑违法者,教育其他经营者,有效遏制价格违法行为,保证了“防非”相关商品、药品价格的基本稳定。为切实加强“防非”工作,加大市场价格监管力度,市物价检查所采取了七项措施:一是及时、迅速落实价格干预措施;二是以预防为主,教育为先,对医药、防护用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告诫制,倡导价格自律、诚信经营;三是加强巡查,严肃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四是加强监测、预警;五是及时受理举报,迅速出击;六是加强政务信息和新闻舆论宣传报道;七是加强组织协调,狠抓责任到位,工作到位。另外还专门成立了价格监测组、检查行动组和信息报道组。“防非”取得阶段性成效后,及时转发文件,取消价格干预措施。
【巩固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2003年,全市物价工作重点放在公示制度的检查上,以进一步巩固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各乡镇的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公告完整地公布在乡镇办公楼内或院内墙上;公示在各村的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公告都公布在村办公室或村中热闹醒目处。全年共收到反映涉农价格和收费方面的咨询电话50多件,分别给予认真解答。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的建立,使农民得到知情权,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开展一年一度的收费年审工作】3月底,开展收费年审工作,市物价部门对25个系统、21个乡镇街道等174家收费单位进行了年审,涉及收费的总额为5.4亿元。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2.9亿元,合格单位5家,基本合格163家,不合格6家。全市收费单位年审率100%,收交年审费71.2万元。
【依法加强价格和收费管理行为】市物价部门发出收费、价格规范性文件95份,其中规范学校教育系统的收费问题的14件,规范医疗、药品单位的收费价格文件18件,规范房地产及物业管理单位的收费价格文件11件,规范交通服务业、水利电力、民爆等其他单位的收费价格文件52件。
【及时查处价格和收费违法案件】市物价部门围绕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开展十类市场的价格专项检查,重点查处了教育系统、防治非典型肺炎的药品与相关商品收费、涉价的违法案件。全年查处各类价格违法案件47件,年度结案率90%以上,查获违规金额1078万余元,已实行经济制裁327.9万元,其中没收违法所得31.2万元,罚款2.26万元,退还消费者金额15.3万元。受理并查处群众举报的收费、涉价案件84件,其中绍兴市转交市物价部门办理的3件,市长专线转交市物价部门办理的11件,全年办结案件84件,办结率100%。
【依法做好价格法官的司法认证工作】市物价部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发改委的授权,受理公安、法院系统等涉案评估案件1318件,涉评价格总额8843.98万元,为司法机关及时判定案件起到了积极作用。
【全面完成收费许可证换证工作】市物价部门在1至3月份开展收费许可证的换证工作。科学地开展流水作业工作法:根据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物价局《关于重新公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的通知》,对照收费许可证申请表进行逐个项目和标准的核对,对不符合《通知》精神的项目和标准的逐个进行取消,对收费单位未上报的收费项目,则予以补上,尽量做到新发收费许可证的准确性。攻克难点,保证收费文件(依据)的完整性。由于时间跨度大,有的文件在市物价部门档案里已找不到,为此,不辞辛苦到市档案馆、执收单位及绍兴周边兄弟市、县查找有关文件,做到有收费项目,就有收费文件规定,使收费有文件依据,并可便捷查找。边清理边换发。由于换证过程工作量大,采取清理完成一个系统的作业,就向市行政审批中心窗口提供一个系统的换证清册,及时办理收费许可证,避免了办证集中、拥挤现象,全市283家收费单位按时进行了收费许可证的换证。同时注销一些应注销而未注销的收费项目,补充一部分没有变更的收费项目和标准,纠正了原收费许可证中存在的一些错误和随意性,使收费许可证上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有法可依,规范准确。
【票据不规范和乱收费现象依然存在】市物价部门在2003年的年审、年检中发现票据不规范和乱收费现象依然存在,主要有:票据不规范的情况依然存在。如收费项目填写不规范,单位、数量不填写等;少数乡镇、街道收费管理比较混乱,乱收费现象在一些街道和乡镇中存在,处理款、押金等不规范收费有待取消,对6家单位发出了收费年审整改通知书,促其整改。
【规范教育收费】市物价部门在2003年规范教育收费抓了三项工作:一是对社会力量办学收费进行了规范。针对全市社会力量办学收费比较混乱的现象,会同市教育局,经过反复调查,出台社区青少年培训收费的政策。对爱德外国语学校的收费及圣贝文化艺术培训学校的培训收费,都按教育收费政策进行了规范;二是转发了绍兴市发计委等部门《关于调整中小学杂费标准进一步规范收费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并轨普通高中学费和有关收费管理的通知》,核定了嵊州一中、嵊州二中住宿费标准,黄泽实验学校学费标准,使中小学校的收费更加符合实际,更具有操作性;三是会同市教体局对教育收费进行专题研究,为以后教育收费管理议定了若干意见,有利于今后教育收费的全面管理。
【统一规范集镇街道收费和殡葬收费】市物价部门加强管理,统一规范集镇街道收费和殡葬收费,在原集镇收费的基础上,统一了长乐等7个集镇的收费项目,规定了占道费、垃圾有偿清运卫生费、停车费等3个项目,并确定了标准。在调查、审核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街道收费的管理,特别对一些关系群众生活,影响面广的单位,如城管办、环卫处等收费单位进行反复认真的调查和研究,重新确定了城市道路占道费收取标准和环卫收费标准。殡葬收费涉及千家万户、各个方面,为规范收费,根据省物价局、财政局颁发《关于调整遗体火化收费标准的通知》,在多次座谈调查的基础上,取消燃油补贴,比照绍兴市各县(市)的标准,重新核定了殡葬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
【开展公共项目收费调查】市物价部门开展涉及千家万户公共项目收费调查。一是开展燃气价格调查与测算,帮助企业联系天燃气价格的审报工作。同时加强了全市瓶装液化气物价的统一管理,向市政府请示并经市政府同意,对全市的瓶装液化气进行差率管理。二是开展城市自来水价格和城市公共交通收费的调查,召开了第二次自来水价格听证会。根据上年自来水价听证会的情况,进行多次反复水价调整的测算;为使水价制定得更为合理,分组到各听证会代表中听取意见,听证工作三上三下,细致周到,受到代表的一致好评。三是调查测算市公交公司提出的调整公交车票价的情况。四是调查了2002年度城市供水情况和听取了广大群众的反映。五是测算了农村电网维护费标准并上报省物价局,转发了落实电力价格文件。六是加强基础工作,对收费价格管理范围内的单位基本情况进行了汇总分类,使基础工作进一步扎实。
【市医疗行业明码标价工作得到国家发改委肯定】2003年6月,市人民医院“明明白白收费、清清楚楚付费”,明码标价工作得到国家发改委的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记者专程到市人民医院进行采访报道。
【开展市场价格检查】2003年,市价格检查所开展了市场价格检查。一是开展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节日期间市场价格检查。共出动执法检查110余人次,检查单位70余家,纠正不规范明码标价单位22家,为市民过好节作出了有力保证。二是开展涉农收费的专项检查。于2月12日开始至4月上旬结束,共出动检查人员76人次,检查单位38家。重点检查市水电、土管、农机等部门和乡镇街道等有关收费项目,采取先暗访摸排,后检查的方式,有的放矢,使这次专项检查达到了预期目的。三是开展外来务工与就业和再就业收费专项检查。3月31日至4月中旬,对全市上年5月1日以来有关收费情况进行了检查,共出动检查人员14人次,检查单位7家。重点检查: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收费减免优惠扶持政策有否执行;有否继续收取或变相收取国家和省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有否违反规定擅自设立收费项目和超范围、超标准收费;有否肢解收费项目或重复收费;有否执行越权文件和其他乱收费行为;督促机关单位各项优惠措施的落实。通过检查保障了外来务工、就业和再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净化和规范了外来务工、就业和再就业收费环境。四是开展涉农价格和收费投诉举报周活动。根据省物价局、纠风办、减负办通知精神,于3月17至23日开展了举报周活动,采取上街宣传,发放宣传单,各媒体广泛宣传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共出动人员27人次,发放传单1000份,接受咨询约300人次,整个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
【开展教育系统收费专项检查】市价格检查所在春季开学伊始至4月初,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中、小学校收费专项检查,共检查学校47家,出动检查人员87人次。9月至11月,联合市纠风办、教体局等部门对义务教育系统收费情况进行了检查。共组成检查组2组,检查人员8人,共检查乡镇中心学校17家,初级中学22所,小学105所,查处多收款3330265.90元,督促自查自纠累计退款金额203万元。检查时限是2002年春季开学以来发生的收费行为。检查的范围是全市中学、小学及乡镇(街道)中心学校。检查的主要内容为擅自设立收费项目的;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的;继续收取国家已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以及不按规定办理收费许可证的;违反规定收取捐资、赞助、建校费、扩容费等费用,以及跨学期或跨学年收费的;违反规定向学生收取代收费用或代收费用在学期结束时不予结算,变相多收费,以及强制学生定购教辅材料、课外读物、报刊杂志的;不按规定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监)制的收费票据的;不按规定对学校收费进行公示的;其他违反国家教育收费政策的。
【建立农村价格监督网络】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农村价格监督网络的通知》(浙政办发[2003]402号)文件精神,建立农村价格监督网络,宣传价格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实涉农价格和收费的监督。
【建立城市社区价格和收费公示】根据浙江省物价局《关于推行城市社区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的意见》(浙价检[2003]124号)精神,在10月初市电力局等7家单位,建立城市社区价格和收费公示。
【开展粮油等商品市场价格监测】 10月中旬,全市粮油等商品市场价格出现波动,根据浙江省物价局《关于加强对粮油等商品市场价格监测的紧急通知》(浙价电[2003]74号)精神,市价格检查所及时组建检查组,分别对市区较大粮油批发市场、粮油店及商场进行检查,并将大米、面粉、肉类、蛋类、食用油列入监测重点,当日检查,当日汇总,当日上报绍兴市检查所,密切关注价格波动,认真分析波动原因、市民反响。
(张铎镪)
责任编辑 吕忠福
劳动管理
【概况】 2003年,劳动工作遵循“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和谐发展的基石”的宗旨,努力化解“就业难、招工难”矛盾,积极实施“万人培训计划”。创建失土农民技能培训机制,开拓就业岗位,促进就业;政策扶持,促进再就业;劳务合作,促进企业发展;强化劳动执法,促进社会稳定。是年提供就业岗位19068个,登记求职人员16389人次,达成就业意向9481人,其中安置城镇失业人员576人,重新安置失业职工2845人。全市工矿商务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11.5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3.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
【多种方式促进市场化就业】全年新增就业岗位7320个,其中新开发社区就业岗位835个,14次举办劳动力洽谈会,帮助6060人参与市场就业。在“企业招聘服务月”活动中,70家经济开发区企业进场招工,达成就业意向1401人;组织城镇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培训班14期、2315人,技能培训班22期、899人,共核发职业资格证书2076人。年内,达成就业意向9481人。
【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 5月,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建立了“再就业优惠证”制度,983人领取优惠证,725人享受了免税、免费等再就业优惠;9月,市劳动部门与柏星·超级大酒店联办“2003年秋季下岗职工招聘会”,招聘下岗失业职工161人;继续对就业困难人员开展免费培训、“不挑不拣,两天上岗”承诺等就业服务,探索推行阶段性、弹性等灵活的就业形式,使2845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905人。
【创立失土农民就业培训机制】市劳动部门对城东开发区内的2670名失土农民分期分批进行技能培训,全年结业4期共150人,全部被用人单位现场聘用,失土农民技能培训制度化。
【采取措施解决企业招工难】 2003年,31家开发区企业的劳动力缺口约5000人。随着进入开发区的企业不断增加,缺口愈来愈大,劳动部门采取的措施有:一是组织企业到乡镇举办现场招聘会,推出就业岗位1200个,达成就业意向350人;二是拓宽劳务输入渠道,开辟省内外劳务协作基地,组织10多家企业从丽水、金华等地引进1500余人;组织有关企业到常山、鹰潭等地进行劳务协作洽谈;与衢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签订缝纫培训协议。
【劳动合同签订率达85%以上】 4月,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在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中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见》,促使非公有制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合理、合法、有序,新签劳动合同9275份(人),补签劳动合同10275份(人),劳动合同签订率达85%以上,超过了规定的指标。
【加大劳动监察力度】扩大劳动保障年检范围,年检1280家,比去年增加394家。监察用人单位415家,接受群众举报案件347件,立案查处221件,案外调解126件,结案率100%。查处使用童工14人,为1243名劳动者追讨回工资474.76万元,清退押金3600元,责令83家违规单位限期整改,对11家违法单位作了行政处罚。
【成立“绿色仲裁区”】为充分保障下岗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成立了“绿色仲裁区”,按照“快立案、快审理、快结案”的原则,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公正快捷的维权服务。全年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59件,受案率100%,在规定时间内结案率100%,为双方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337.02万元。
【21个乡镇(街道)设立劳动保障所】 21个乡镇(街道)相继设立劳动保障所,承担宣传和贯彻实施有关劳动法律法规、开发就业岗位、劳动用工管理、社会保险扩面等工作,并在剡湖街道初步建立集劳动、社保、计划生育、社会救助于一体的社保中心作为试点。
(刘瑞裕)
药品监督管理
【概况】 2003年,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主要是与公安合作开展假劣药品、医疗器械专项整治行动;创办《嵊州药监》,宣传药监职能、通报药监动态,介绍用药知识,提升药监形象,动员全社会各界了解药监职能,支持药监工作;开通药品质量投诉和举报专线电话96311。
【查处药品、医疗器械违法违规案件190件】全年出动执法人员1158人次,检查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1564家次。立案61件,涉案金额33.73万元(包括假劣药品案件15件,涉案金额4.7万元),万元以上大案6件;结案54件,罚没款30.9万元。简易程序处理129件,罚款1.63万元。集中销毁假劣药品3900批次,标值16.5万元。
【做好防“非典”药械采购工作】 4月,在“非典”来临之机,制订防“非典”13条工作基本标准,落实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抗“非典”相关措施,下发宣传资料3500份;积极协调药品经营企业做好防“非典”药械采购供应的同时,直接组织采购到体温表2.68万支、口罩1万只、红外线测温仪37支,既保证了卫生部门对来嵊人员检查用械的需求,又有效地缓解了药械市场的供求矛盾。
【抓好农村基层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按照市府办下发的《农村基层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9月起,联合卫生部门在甘霖镇、三江街道、鹿山街道的医疗机构开展规范化建设试点;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再次进行9个乡镇、街道的扩大试点工作。至年底,全市有109家村卫生室通过规范化建设验收,占全市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 35.85%。同时对城关中心医院、甘霖人民医院、崇仁人民医院、金庭镇卫生院的药房进行规范化建设。
【积极开展药品检验】市药监局充分发挥技术监督的作用,为减少企业负担,提高检测率,节约检验成本,注重与日常检查相结合,加强对首营品种的监管,全年受理首营品种检验151批次,其中不合格16批次;绍兴市药检所抽样送检的药品82批次。
【做好GMP认证】 10月,昂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的原料药(口服用、注射用头孢拉定)车间、头类孢固体制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车间4个剂型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11月,浙江新光制药业有限公司的散剂、糖浆剂车间通过认证。
【加强管理药品经营企业】为强化药品经营企业的自律意识,规范经营行为,下发《药品经营企业不良行为警示制度管理办法》,6家有不良行为的零售药店被责令限期整改。加大对从药人员的管理力度,不定期地进行检查,确保药学技术人员到岗到位。45家零售药店达到分类管理验收的标准;11家零售药店通过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
【注重医疗器械和特殊药品的监督管理】与一次性和植入式高风险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签订目标责任制,落实责任;建立医疗机构管理人员监管档案;开展一次性医疗器械专项检查,检查1870批次;4次对3家废品回收站进行检查,未发现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有回收和重复使用的现象。建立特殊药品监管网络,2次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未发现流弊现象;2次组织空安瓿集中销毁,做到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使麻醉药品监管底子清,动态信息明。
(钱建军)
责任编辑 封流英
审计
【概况】 2003年,市审计局按照年初确定的“全面提升审计质量,努力建立审计的诚信和权威”的总目标和“找准主题、打实基础、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严格依法履行审计职责,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全年完成审计项目57个,占年度项目计划的158%;查处违规金额32702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51275万元,损失浪费金额126万元,应上缴财政537万元,应归还原渠道资金20395万元,应调账处理金额9296万元,应自行纠正金额35957万元,移送司法机关和纪检部门处理案件各1起。
【审计工作成绩显著】全年有5项工作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局域网建设得到省审计厅主要领导的肯定;市人民医院财务收支审计项目被评为全省优秀审计项目;干部继续教育等几项工作在《中国审计报》、《中国审计》杂志上作报道;投资审计工作获得市专项奖励基金;局机关党支部被评为市级先进党组织。
【财政审计】认真实施预算执行审计,对市财政本级年度预算及15个预算执行单位、21个乡镇街道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查出违规金额106.4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1329.2万元,自行纠正金额816.8万元。及时向市政府、市人大报送审计报告,通过审计,揭示了一些部门和单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为促进预算资金管理更趋规范化起到了积极作用。贯彻重点部门年审制,整合审计资源和力量,加强对重点部门的审计监督。特别是国土资金审计项目得到了市人大好评,为今后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根据市委组织部建议,按时完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6项,审计领导干部18人。查出违规金额2816.7万元,审计依法作出上缴财政72.2万元,归还原渠道资金201.5万元,作调账处理1246.6万元。在建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在乡镇领导干部中作了规范化审计的尝试。制订《嵊州市领导干部离任经济事项交接办法》,组织召开被审计领导干部大型座谈会,统一了结果报告模式,编印经济责任审计文件汇编下发到每个领导干部。乡镇经济责任审计情况在省厅专项会议、省政府简报和《中国审计》杂志上作了介绍,在全国、全省产生了一定影响。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全年完成投资审计项目9项,审计金额4.2亿元,核减2390万元。认真贯彻国家建设项目必审制,对500万元以上的国家建设项目实行审计机关全覆盖,基本形成了特别项目实行直接审计,工期较长项目实行跟踪审计,其它项目实行组织审计的“三位一体”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管理格局。专门制定组织审计的管理办法、招标评标实施细则等配套制度。下半年率先采取面向全省公开招标的形式,组织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国家建设项目审计。推出市体育中心体育馆等10个总投资4亿多元的竣工项目结算造价审计业务,吸引省内28家中介机构前来投标,有6家单位中标。组织审计招标获得圆满成功,受到国家审计署、省审计厅、绍兴市审计局及投资审计专家的充分肯定,《中国审计报》在12月12日头版头条作了报道,市委、市政府还在年终综合考评中作了专项奖励。
【认真完成有关交办任务】全年完成市人大、市政府交办的审计项目7项。组织力量完成省审计厅增加项目————市防治非典型肺炎专项资金和捐赠款物审计,参与了由市体改办牵头的三江集团转制资产核实工作。
【内部审计】全年新发展省、绍兴市内审团体会员单位8家,全市内审团体会员单位达29家。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首次把加强内审工作写入党代会报告,提升了内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内审人员业务培训,开展总结内审二十年经验、内审业务知识竞赛和理论研讨等活动。有30多篇文章在《中国内审》、《浙江审计》、《浙江内审》等刊物上发表。浙江恒顺汽运有限公司审计内审项目、崇仁镇人民医院院长任期经济责任内审项目、农村信用社抵债资产情况专项稽核内审项目被绍兴市审计局评为2003年内审优秀项目,2家内审单位和2名内审人员分别被评为绍兴市内审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市审计局连续4年被评为绍兴市内部审计指导工作先进集体。
【审计环境日益优化】把审计意见的整改和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建设重要内容纳入了市委、市政府对各乡镇、部门的年度考核中,单位和部门不执行审计意见的,每一条扣2分,不执行审计决定的,每一条加倍扣分。市政府专门制订《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工作的意见》,主要规定对重点部门和单位实行“年审制”,对国家建设项目实行“必审制”,对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实行“预警制”,实现了履行职务和服务中心的统一。注重利用各种场合和各种宣传工具,以求得更大范围干部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理解和支持,审计的外部环境不断得到优化。
【审计信息】进一步完善和修订审计信息考核办法,充分调动了全体干部撰写审计信息、理论文章的积极性。全年撰写理论性文章、审计信息167篇,其中82篇被各级采用,7篇调研报告在《政务信息(内参)》刊用并被市长批示要求有关部门整改。有10多项影响较大的特色亮点工作在国家级报刊上作了信息报道,扩大了嵊州审计的影响。是年获得绍兴市优秀论文评选组织奖,被绍兴市审计局和市政府办公室评为2003年度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全面实施岗位责任制考核】把服务中心、履行职务和基本素养作为每个干部不可分割的工作整体,统一纳入干部全年工作的百分制考核中。同时,设置了处理收缴、案件移送和优秀项目评选3个特别加分条款,较好地实现了全局目标、岗位职责和个人发展的统一。
【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制订《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办法》,要求全体干部积极参与以党性培训、专业培训、学历培训和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各类教育培训,提出用5年左右的时间,进一步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审计干部队伍。通过健全理论学习制度、构建多元化学习平台、完善干部学习激励机制等措施,确保干部教育培训活动落到实处。制定局党组中心组和党员干部年度理论学习计划,认真开展党的十六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和“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活动。鼓励和选送业务骨干参加省、绍兴市各类培训班,组织全体干部赴南京审计学院参加为期一周的专业培训班,组织青年干部参加学历晋升学习,有7人攻读大学本科。全年有19人(次)获得省、绍兴市及嵊州市委、市政府的荣誉和奖励。
【建立计算机网络办公系统】建立局域网“3+1”(公共数据、行政办公、业务办公,电子公告系统)办公系统,形成直观、便捷、互动性强的特点。在业务办公平台中,专门设置11个质量控制点,从流程走向到具体环节都有明确的指向和标准,界定了各环节的责任,确保审计项目按规范的程序运行。
【开展审计机关成立20周年纪念活动】市审计局成立已有20年历史。20年来,审计局依法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赋予的职责,累计完成审计项目723项,查出违规金额69724.1万元,上缴财政4673.8万元,向纪检司法机关移送案件10起,为维护国家财经法规,促进嵊州经济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12月27日在《嵊州日报》刊出审计宣传专版。31日召开纪念审计20周年老干部座谈会和审计干部联谊会,市委副书记王广兵参加会议。获得绍兴市审计机关“党的十六大精神暨审计机关成立廿周年”知识竞赛三等奖。
【做好联系村工作】帮助联系村————崇仁镇迎联村提前完成后进村整转目标,出资2万元重点扶持13.33公顷茶叶基地的深度开发。春节前局领导还走访慰问了老党员、贫困户,并帮助解决联系村修筑机耕路、农电网改造等一些老大难问题,受到群众的好评。
(市审计局供稿)
统计
【概况】 2003年,市统计局提出打基础、强服务、求发展、实现“两个转变”的工作目标,全市统计工作健康发展。
【建立乡镇(街道)基层统计机构】 2003年,根据嵊政办[2003]11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基础建设,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意见》和市长提出的要在乡镇(街道)全面建立统计机构的指示精神,建立乡镇(街道)基层统计机构工作列入了市政府工作重点,市编委会专门发文确定乡镇(街道)内设办公室,明确牌子、编制。9月起,市统计局在长乐镇进行试点工作,取得成功。12月11日,市政府在长乐镇召开现场会,并要求年内在全市乡镇(街道)全面实施。嵊州“乡乡有统计机构”引起了绍兴市统计局、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的关注和肯定,被嵊州市人民政府列入“市政府奖励基金项目”。
【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市统计局着重抓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狠抓报表“末三位”。对统计数据上报层层把关,实行专业负责、科长把关、分管领导核定、局长审定的原则。对各专业的统计报表质量进行考评,挑选出上报时间不及时、报表数据异常、数据差错多的“末三位”单位,每月召集到统计局进行业务培训辅导。同时,严格执行主要数据异常变化控制制度,规范基层报表报送制度,建立报表报送登记考评制度;二是制订《2003年乡镇(街道)统计工作考核办法》。规定乡镇(街道)统计工作目标和任务,并分解落实到每个乡镇(街道)的统计员,明确职责,以确保全面完成2003年各项工作任务,提高数据源头质量;三是建立联系企业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动态,从2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筛选出17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首批联系企业,以联系企业为窗口,充分利用统计手段,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特点、发展态势、存在的主要问题,帮助企业解决统计问题,并以此观察某个行业乃至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趋势,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市统计局抓住《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颁布20周年的契机,掀起学习《统计法》高潮。开展依法统计的调查,《〈统计法〉深入人心,执法意识尚须增强》一文在国家统计信息网刊登。在“两会”期间,精心编印包含统计法规、统计公报(2002年)、统计数据、统计图表、统计知识等内容的《统计手册》900本,作为市“两会”参阅件分送市人代会、政协会议资料组。8月底9月初,分三期对全市乡镇(街道)、部门的统计负责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员,贸易、房地产的法定代表人、统计员进行法制培训,受训人数达509人。同时对新登记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统计人员及相关人员进行法制培训和宣传,累计人数在1600人以上。全年对25家单位统计执法检查,其中有12家有统计违法行为,被立案查处。
【深化统计信息服务】一是整合统计简报。把原有的《统计专报》、《统计督查》、《统计分析》、《统计信息》(领导参阅)合并为《统计信息》和《统计内参》,每期从30至50份增发到170份,扩大发送范围,包括乡镇(街道)、部门及重点企业;《统计内参》发送范围为市五套班子领导。全年印发《统计信息》24期、《统计内参》5期。二是编纂并更新《嵊州统计年鉴》版面。三是重新设计月度信息小册子。调整小册子的信息内容,增加横向县市的主要经济指标,加快提供小册子的时间,提高数据资料的时效性。四是实行对外服务登记制度,为62家单位提供信息资料300余次。五是出台《统计信息工作管理规定》,把信息任务指标分解到科室和个人,作为年终综合考评的依据。全年撰写统计分析28篇,各类信息151篇,市府政务信息得分124分,共有70篇统计信息被绍兴市局采用,其中省局简报刊发18篇。全年多篇调研文章在局《统计内参》、《统计信息》上发表,得到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编印《人普工作报告书》等】 2003年,编印了第五次人口普查的《人普工作报告书》。全书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普查各阶段主要工作完成情况,第二部分为人口普查的主要成果和收获,第三部分为人口普查的主要经验,第四部分为对今后人口普查和人口统计工作的建议。编印《人普大事记》,记录了从1999年7月29日市人民政府下发的嵊政[1999]85号《关于在全市开展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以来到2002年6月《嵊州市2002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的大事要事。编印《嵊州市第五次人口普查论文集》,收录了统计局、人普办及社会各界撰写的16篇人普文章。
【提升城调和农调工作水平】城调工作在日常工作的同时,开展“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城市交通畅通工程”、“‘非典’对嵊州市餐饮业影响”调查,完成了省市布置的调查任务,撰写了《中国城市发展全书》(嵊州市篇)书稿。农调队开展“‘非典’疫情对农户生产经营收入影响情况”调查。农村重大信息达26条,农业方面统计分析36篇,被各级党政部门采用30篇、新闻单位采用69篇次。其中《春耕生产在变化,农民要求有三条》一文被《农村信息报》和《浙江科技报》刊发,还分别被省队、省局的内部信息网和中共中央办公厅采用,获得了2003年度全省“好信息”一等奖;《高温干旱对嵊州明年春茶将产生明显影响》一文被省队农村重大信息、省局内部信息网、总队内部信息和省委办公厅信息通报采用;《嵊州市农产品商品率明显提高》和《一季度我市农民现金收入增长16.8%》被《嵊州日报》头版头条采用。
(王贤新)
个私经济管理
【概况】2003年,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效益显著。个体工商户全年新开业4190户,注销3117户,新增1073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发展率为5.14%。私营企业新开业855户,注销274户,新增581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发展率为28.59%。其中新发展个人独资企业455户,合伙企业80户,有限责任公司340户。据工商部门统计,个体私营经济总产值206.81亿元,销售额(营业收入)94.6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5.88亿元,出口交货值33.1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4.89%、10.50%、12.83%和20.19%。
【加快发展家庭个私经济集聚区政策制订】4月,制订《加快发展家庭个私经济集聚区的若干政策意见》。一是在符合城市、村镇规划的前提下,鼓励在村、乡(镇、街道)兴办家庭个私经济集聚区,并提出集聚区建设的标准:厂房面积在800平方米以上;区内个私企业不少于10家;年内完成固定资产(厂房、设备)投资在100万元以上。二是设立家庭个私经济集聚区发展基金,市财政每年拨出200万元,对确定的家庭个私经济集聚区,按照基本建设投资额的10%(最高不超过15万元)给予补贴,用于完善集聚区建设。三是建立市级机关部门与家庭个私经济集聚区结对联系制度,主动帮助集聚区及区内个私企业,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
【全市发展家庭个私经济现场会在甘霖镇召开】4月8日,全市发展家庭个私经济现场会在甘霖镇政府会议室召开。各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市发展家庭个私经济领导小组成员,部分私营企业和村支部或村委负责人计160余人参加会议。期间,参观了殿前村和中叶村2个家庭个私经济集聚区;表彰了2002年度“十佳”新发展的私营企业和“五比”竞赛优胜单位;部署了2003年家庭个私经济的再发展工作;甘霖镇、信用联社和长乐镇深溪村负责人作了典型发言。市委书记、市长陈月亮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3家私企参加新加坡“浙江工业周活动”】3月,浙东机电有限公司等3家私营企业,参加由省政府在新加坡举办的“浙江工业周”活动。期间,参观了新达城集团公司,听取杭州金义食品有限公司在新加坡上市的成功经验,并开展经贸洽谈活动。
【举办失业人员再就业专场洽谈会】2月,市工商局、市社保局和市个私协会联合在市劳动力市场举办两期“失业人员专场洽谈会”。共组织133家用人单位参与,腾出用工岗位4675个;进场报名登记的下岗失业人员3965人,达成劳动意向1888人,其中社会失业人员1522人,下岗职工109人,“4050”人员26人。另外,市个私协会还会同城中、城郊分会,与30家中介信息所达成协议,为“4050”人员开展为期一周的免费中介服务,共发布家政服务需求信息292条,接受咨询142人,达成劳务意向16人。
【甘霖工商所全力扶持个私经济发展】2003年,甘霖工商所提出“优服务、促监管、助发展”的年主题,全力扶持个私经济发展。一是结合市政府组织的以“比企业家数、比投入、比产出、比用电量、比遵纪守法”为内容的“五比”竞赛活动,当好企业教练员,做好竞赛裁判员。确定以苍岩的丝织业和榨面、蛟镇的电声配件业、普义剡北的冷配业及甘霖镇上的绢丝业、五金工具业为重点的个私经济发展区域,委派分管片干部深入企业排忧解难。二是结合“信用工程”建设,打造“诚信甘霖”,完善经济户口制度和工商巡查制,建立和完备企业信用记录和公开制度,引导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三是配合甘霖镇工业园区建设,规范、引导、服务入园企业,变企业跑工商为工商主动上门跑企业。至年底,全镇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00户,累计1694户;新发展私营企业103户,累计302户;个私经济总产值达到11077万元。
【长乐工商所推行“企业走访日”活动】7月起,长乐工商所在辖区内开展“企业走访日”活动,具体做法是:规定以星期五为走访企业活动日,所内干部都要深入企业走访。如因特殊情况没有走访的,要用其他时间补上。走访时要随带工商干部“星期五走访企业”纪实本,如实记录走访时间、地点和被走访企业基本情况,在产品生产销售、品牌、安全措施、税收、职工状况等方面的困难、要求,以及跟踪走访情况等。走访后要求填写“星期五走访企业”活动问题解决情况登记表,主要记录企业提出的问题、领导批处意见和问题解决情况。
【市北山名茶有限公司助农致富】市北山名茶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野山牌”龙井茶的民营企业,生产的“野山牌”龙井茶曾在2002年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上获金奖,在全国首届“觉农杯”名优茶质量评比中获优质奖。公司牢固树立“以茶农为本”的办厂方针,深入茶园,帮助茶农搞好茶叶生产。为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于4月邀请中国茶科所的专家为当地茶农进行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培训,累计培训茶农4000余人次。公司还高薪聘请茶叶炒制能手,辅导茶农提高炒制技术,推进山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法律援助中心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市盈达制衣厂投资人邢小钗(原告)因原厂房折迁,于2002年2月向市工艺鞋厂(被告,属二轻系统企业)租赁厂房,并签订租赁厂房协议书,租赁期从2002年2月11日至2003年8月20日止。2002年12月,被告以土地被收购为由单方要求解除合同,同时强行切断电源,使原告正在加工的单子被迫中断,无法向客户按约交货,造成违约。原告损失成品加工费56074元,半成品加工费102930元,支付违约金80000元,共计损失240004元。在个私协会协调无果的情况下,由协会法律援助中心律师担任原告代理人,于同年12月向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赔偿原告损失160000元。市人民法院于2003年3月作出判决,被告赔偿原告损失125000元。
【开展民营企业外迁和资金外流情况调查】2003年6月,市工商局、市民营企业协会开展对全市民营企业外迁、资金外流情况的专题调研。据调查,全市领带行业已有上百家企业在省外或境外投资,投资额3亿多元,约占该行业在市内总投资额的18%。在问卷调查中,选取各行业企业30家,包括整体搬迁的外迁企业4家;在省外或境外投资企业26家,其中设立生产型企业7家,设立营销型企业16家,其他3家。30家企业合计对外投资额约为1.56亿元,创造总产值约2.82亿元。调查表明,引发民营企业外迁和市外投资的动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不断壮大需要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以优化资源配置,利用外地廉价的原材料、电力、劳力和土地资源及前景看好的消费市场,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二是受本地投资环境的影响。如:市内规定企业用地需要0.67公顷以上(经济开发区需要1.67公顷以上)才给予考虑安排,很多中小企业因申请不到土地而投资无门;对中小企业货款解决困难。有些部门审批的前置条件过多,手续过繁,甚至“吃拿卡要”或以罚代管。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的外迁或民间资金的外流是由于工作疏忽或不到位(越位、缺位、错位)所造成的,对全市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调查报告提出的主要对策是:要立足大局,鼓励有发展条件的企业“走出去”;要放宽发展领域,拓展民企“留得住”的发展空间,优化发展环境,为民营经济和民间资本“再扩张”创造良好条件,包括降低民间投资的市场门槛,进一步开放民营企业的投资领域,清理和取消不利于民间投资的各项政策,切实解决中小企业用地难、融资难、审批手续烦琐等实际问题,不断完善政府和社会的服务体系。
【开展对嵊州“小笼包”产业的调查研究】2003年8月下旬,市工商局、市个私协会调查组走访了嵊州“小笼包”的主要辐射地————剡湖街道的禹溪、里坂,浦口街道的屠家埠、故江,甘霖镇的建安、江田等10多个村,与这些村的村干部和20多位经营户座谈,就发展嵊州“小笼包”产业展开实地调查,并向市政府提交了《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做大做强“小笼包”》的调查报告。据初步统计,嵊州市外出从事小笼包生意的遍及北京、黑龙江、广东、深圳等上百个城市,人数达2万,涉及全市400多个行政村和1万多户家庭,每年人均净收入2万多元,全市年均创利近5亿元。调查表明:嵊州“小笼包”是“小产业、大潜力”,潜伏着巨大商机,小笼包在全国分布网点还远远不足,生存空间十分宽广,小笼包产业将大有可为。针对“资金缺、发展难”、“要求多、办照难”、“低小散,竞争难”的问题,调查报告提出如下对策:要鼓励剩余劳动力、失土农民、下岗工人走到小笼包产业这条路上来,形成千军万马经营小笼包局面,使该产业真正成为就业的渠道,致富的摇篮;要求制订有关政策,帮助解决小笼包资金短缺的困难;尽快成立“嵊州市小笼包行业协会”,搞好协调,助动产业发展;打响“嵊州小笼包”品牌,动员经营户强强联合,搞规模经营,搞连锁经营,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断拓展餐饮领域。
(市工商局供稿)
责任编辑 吕淼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