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国民经济的全面好转和基础设施的改观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贯彻中共八大路线至“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年,是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在探索中前进、在曲折中发展的十年。县委在领导全县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经历了诸多的曲折与坎坷。1956年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1957年又完成了“一五”时期的建设任务,国民经济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但由于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1959年起连续的自然灾害等“天灾人祸”,全县国民经济遭受到严重困难。1961年起,县委贯彻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压缩基本建设规模,大力加强农业生产,落实各项经济政策,较快地扭转了经济上的困难局面,十年建设仍然取得了显著成就。196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3759万元,比“一五”期末的1957年增长9%,比处于经济发展低谷的1961年增长39.3%。
农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成效最为显著。1961年全县农业总产值下降至6942万元,比1958年下降三分之一。由于调整国民经济的重心放在农业上,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相应地增加对农业的投资,扩大了农田水利建设,落实了农业“八字宪法”,以及加强各行各业对农业的支援,使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196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0613万元,比1961年增长52.9%,比“一五”期末的1957年增长20.7%。粮食和棉花生产连续四年获得丰收,粮食总产量分年的增幅为:1962年增长9.3%,1963年增长17.5%,1964年增长14.5%,1965年增长5.9%;1965年粮食总产量191780吨,比1957年增长35.35%,实现亩产446.5公斤,剡北公社上坂洋大队亩产达到731公斤。棉花总产量分年的增幅为:1962年增长214%,1963年增长188%,1964年增长205%,1965年增长17%;1965年棉花总产量710吨,是1957年的六倍多。
蚕桑、茶叶和林木等传统产业在调整中逐步回升。1959年3月,嵊县被评为宁波地区茶桑林业优胜县。董大妈共育室创造了十斤桑叶产一斤茧,张产42.7公斤的省叶高产记录。后因毁桑种粮和不合理的间作,1963年产茧量降至384吨。1964年后,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了专业桑园,产茧量逐步增加,1965年产茧456吨,比1963年增长19%,比1957年减幅25%。茶叶总产量在1957年曾达到2500吨,但1958年至1960年在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的驱使下,强采茶叶,导致茶园急剧衰败,1961年总产量骤减至785吨,不到1957年的三分之一。在国民经济调整期间,县委、县人委采取奖售、贴粮等措施,扶持茶农建设专业茶园,实行采养结合,使茶叶产量逐年有较大幅度的回升,1965年茶叶总产量1318吨,比1961年增产68%,但没有恢复到1957年水平。因1958年至1960年的大办钢铁、大办食堂,以及1961年至1962年的毁林种粮,使森林资源遭受灾难性的破坏,林木蓄积量锐减过半。1963年后,在调整中实行了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和“自采、自育、自植”的方针。1964年11月,县成立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各区、社抓住典型案例,集中打击破坏山林等犯罪活动,煞住了破坏山林的歪风。至1965年,全县植树造林17.9万亩,四旁植树116万株,使林地面积有较大扩展。
畜牧业发展迅速。1960年,全省猪种普查时,嵊县的优质猪种被定名为“嵊县花猪”。1962年1月,嵊县被列为全省五个供港(香港)活大猪基地之一。1963年夏,县委先后发出《关于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决定》及补充意见,贯彻“私养为主、公养和私养并举”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并对社员养猪、投肥实行重奖政策,切实解决饲料地等实际问题,从而使养猪生产节节提升。全县生猪饲养量和年末存栏数与上年相比,1962年分别增长62.3%和35.5%;1963年分别增长54.8%和34.7%;1964年分别增长54%和39.2%;1965年分别增长12.6%和6.5%,达到35.14万头(每农户平均2.87头)和18.82万头,比1957年分别增长76.3%和56%。牛、羊、兔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1965年年末存栏数:牛2.47万头,羊3.34万头,兔10.14万只,分别比1961年增长16.5%、128.8%和30.3%。粮食和养猪生产提前三年实现了《纲要》规定的指标。
工业经济在严重挫折中走出困境。经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以钢为纲”大办工业,全县工业总产值1958年至1960年连续三年突破5000万元,比1957年增长三分之一以上。但由此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很多企业亏损,一批工厂关、停、并、转,到1962年工业总产值比1957年下降四分之一多。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县委逐步协调了工业内部的比例关系,恢复和建立了企业管理制度,开展了增产节约运动,挖掘了企业潜力。1963年扭转了企业亏损局面,工业经济开始稳步上升。全县工业总产值在连续两年大幅度下降的状况下,1964年比1963年增长6.8%,1965年又比1964年增长7.1%,回升到3146万元,比处于经济发展低谷的1962年增长15%,接近了1957年的水平。
十年间,不仅改组了原有的工业企业,更新了生产设备,扩大了生产规模,还提升了工业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造就了一批技术人才。特别是新建和扩建了嵊县通用机械厂、嵊县电机厂、嵊县农机修配制造厂、浙江省三界茶厂、嵊县砩石矿等一批骨干企业,新增了机械、化工、木材加工和文教艺术用品等工业部门。过去无法制造的电动机、三相交流发电机、锻压机床、矿石粉碎机、水泵、水利启闭机、高音喇叭等产品,都是这一时期试制成功和生产出来的。至1965年,全县有全民所有制企业27家,乡以上集体所有制企业157家(其中乡办15家);有职工6595人,其中全民所有制1643人,集体所有制4952人。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达到275.45万元。主要工业产品有电动机、打稻机、农用水泵、白厂丝、棉布、印刷品、砩石、陶瓷、黄酒和精制茶叶等80多种,比“一五”期末增加一倍多。1965年,全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质量和企业效益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与1957年相比,发电量增长548%,白厂丝增长6.7%,丝织品增长71.4%,农用水泵增长一倍多,竹编制品增长17倍,但精制茶叶、棉布等部分产品仍未达到1957年的水平。据37种产品质量与技术经济指标检查,完成计划的有26种,超过上年指标的有25种;全民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6441元,比1957年增长32%,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地方财政收入逐年增加,在经历暂时困难后的1962年至1965年,年平均增幅为13.18%,1965年达到1237万元,比1957年增长56%。职工货币工资收入也逐步增加,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从1959年(此前无统计数据)的397元增加到1965年的564元,增长42%。农民人均收入也从1957年的40.6元增加到1965年的61.1元,增长50.1%。金融部门积极组织货币回笼,年末存款余额从1957年的286.7万元提高到1965年的879.4万元,其中城镇储蓄从1957年的87.5万元增加到1965年的209.6万元。
城乡人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由于调整了商业体制,公社建起商业网,开放了集市贸易,活跃了市场,1965年全县农产品采购总值达2480万元,比1957年增长70.3%;生活消费品零售额从1957年的2204万元,增加到1965年的3066万元,增长39.1%。原粮供应已走出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困境,由1962年的14460吨增加到1965年的22410吨,接近1957年的水平,猪肉供应从1957年的2.8万头增加到1965年的4.38万头,蛋从1958年(1957年无统计数据)的22吨增加到1965年的111吨,棉布从1957年的281.65万米增加到1965年的330.88万米。
二、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成就
为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县委十分重视农田水利、交通运输和电信、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1958年至1965年全民基本建设完成投资额1636万元,是“一五”时期总投资额163万元的10倍多。经过十年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农田水利建设形成规模效益,这是十年建设中取得的最大成就。1958年5月,全县第一座中型水库————坂头水库蓄水受益,此后,南山、前岩、剡源等大中型水库相继动工。1959年3月,崇仁公社红领巾水库获国家农业部授予的“全国灌溉管理先进单位”奖状。最让嵊县人民感到自豪的是南山水库的建成,对全县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很难用数字来统计。十年内,全县建起10万立方米以上水库94座,其中蓄水量百万立方米以上的16座(在建9座),总蓄水量一亿多立方米。
1962年起,还开展了堤防工程和机灌设施的建设。1962年9月,嵊县遭特大洪水侵袭,堤防决口536处,堤防设施几乎全线崩溃,是1949年以来受灾最重的一次。灾后,在省委和宁波地委拨粮拨款的大力支持下,县委、县人委把水利工作重心转移到堤防建设上来,经过一冬一春奋斗,先后进行了城防堤、天主堤、中爱堤、浦口堤等防洪设施的修复和加固,总长33公里,国家投资141.5万元,把筑堤标准提高到能防御1962年最高洪水位要求,可保护农田2.8万多亩。在1963年至1965年间,成立国营抽水机站,又建起城郊、长乐等抽水机站,共有电力排灌动力设施114台,1415千瓦,投资额为27.43万元,灌溉面积为1.6万多亩。
按照“旱涝兼治,修管并重,治山治水相结合”的水利建设方针,十年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累计投工3087万工,完成土石方3747万立方米,投资1422.4万元,分别是1950年至1955年总和的4.96倍、5.62倍和15.43倍。至1965年,全县的水利面貌大为改观,有效灌溉面积31.9万亩,占农田总面积的84.6%;机电灌溉面积4.2万亩;减少易涝面积11.92万亩,减少易洪面积2.22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0.2万亩,占水田总面积的52.3%。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农业生产改制、扩种创造了有利条件。1963年,仅南山水库灌区,连作晚稻扩种到占水田总面积的70%,白鹤等五个公社成为全县第一批粮食耕地平均亩产上800斤的公社;1964年又有剡北、普义、白鹤、蛟镇、桃源等一批公社粮食耕地平均亩产破千斤大关,成为大面积高产畈。至1965年,全县还平整土地3.55万亩,改造低产田6.65万亩,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快速发展。
嵊县的农田水利建设成就受到上级领导的关注。1959年1月中旬,全省大中型水利工程现场会在嵊县前岩水库召开,中央新闻电影纪录制片厂为之拍摄专题新闻纪录片。1960年3月下旬,全国水文工作现场会在嵊县召开,嵊县首创的无偏角水文缆道测流方法在会上作了介绍,苏联专家伊凡诺夫参加了会议。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冯仲云、张含英先后到嵊,视察了新昌水文站(时属嵊县)无偏角缆道及南山水库。1966年1月,省水利厅在嵊县普义公社孙村大队召开全省水利配套现场会,推广普义公社经验①。此后,全县掀起大规模平整土地的高潮,仅南山水库灌区,平整土地5.3万亩,其中渠、路、林配套的园林化面积4.8万亩。
交通事业逐步发展。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的出行条件,县委、县人委发动群众,掀起修路建桥的热潮。在以修复乡村人力车路为主的同时,公路建设也逐步发展。1957年5月,32省道绍(兴)甘(霖)线的崇仁至谷来段公路建成通车,全长19.2公里。此后,公路建设以“民办公助”方式全面展开。1959年,北山区贯彻全党全民办交通的方针,经短期苦战,建成索道、滑道、木轧道18多公里,连接区社的公路20多公里,改变了嵊县北部山区的交通面貌。至1965年底,嵊县境内通车公路里程已达167公里,并修筑了手车路(拖拉机路)545公里。拥有客车38辆、货车66辆,年客运量225.8万人次,货运量43.55万吨,其中公路运输量30.51万吨。这一时期,水上运输也有较大发展,据县航运公司和搬运公司(站)1965的统计,有拖轮2艘/80马力,驳轮40艘/500吨,木帆船37艘/536吨,竹筏29张/58吨,年货运量为410.84万吨公里。交通事业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物资交流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电信、电力事业有较快发展。1956年5月,全县实现乡乡通电话,有交换机10台,总容量196门,线路309对公里。1958年架线131对公里,为90个生产队(后改称生产大队)和50座水库安装了电话机。至1965年,市话总容量增至350门,已通电话的有64个公社(镇)和220个大队。同时,设置邮电局所52个,其中代办所36个,农村邮路总长度2492公里。电信事业的起步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乡村音讯难通的落后面貌。
1957年,嵊县第一次在太平乡石砩、沃基、坎流、太平四村联合集资建成太白水电站,拉开了小水电建设序幕。1958年11月,县委作出关于兴建南山、长诏等水库发电工程的决定。此后,前岩、坂头、剡源、南山等水库相继兴建坝下、坝后电站。同时,全县掀起土法上马、大办水电、水力站的运动。白鹤乡木业社制成以木代钢铁的水轮机,建成第一座木制水力站,县委总结和推广了白鹤乡的经验。1958年,负责北山区小水电建设技术辅导工作的马传进,采用“洋土结合”的办法,以木代钢建成了谷来溪下山等多座水电站,引起了国家水利部的重视。1960年5月,水利部副部长何璟到北山视察,肯定了北山人民以木代钢建设水电站的首创精神。由于嵊县小水电建设取得的成绩,1960年6月中旬,全省农村办电经验交流现场会议在嵊县召开。三界公社、北山公社、南山水电站、城东水利兵团分别获得国家水利电力部颁发的全民办电和治水先进单位。
1963年9月,坂头水库坝后电站投运,装机300千瓦,架设10千伏输电线路30公里至城关镇。1966年10月,南山水库电站投运。至1967年4月,县内第一座35千伏变电所在雅良建成;同时,南山水库电站架设35千伏高压线路至雅良变电所,向城关镇和临城区农村供电。至此,统一管理和调度的嵊县地方电网初步形成。1965年,全县发电量175万千瓦时,至1967年电网形成时增至298万千瓦时。电力事业的建设,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而且也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
第二节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一、教育科技事业打下良好基础
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大跃进”运动的影响下,全县教育事业出现发展过快的状况。不仅幼儿园、民办小学、耕读小学大量发展,而且普通中等学校和专业技术学校也数量大增。至1958年,全县有公立完全中学五所、初级中学八所和民办初级中学27所;新办的专业技术学校有嵊县师范(时为宁波地区工农师范)、嵊县大学、嵊县工业技术学校等八所,其中区社和场、厂、院开办的五所。由于盲目“大办”,教育事业的发展超越了财政承受的限度,以及严重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暂时困难,不少学校开办不久就陆续停办。
1960年到1962年的经济困难期间,全县调整学校布局,小学教育大量削减,中学教育缩小,幼儿教育几乎停顿。1963年5月,县委发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讨论试行全日制中小学工作条例草案和对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几个问题的指示〉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经过1963年到1965年的进一步调整,全县中小学教育得到恢复和发展。1964年普通中学的在校学生6487人,比1963年增长11.17%;1965年21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上升到7161人,又比1964年增长10.39%。1963年共有小学780所,1794个班级,在校学生69919人,分别比1962年增加14所2431人。1965年小学上升到851所,在校学生80750人,比1963年增加71所10831人,分别增长9.1%、15.5%。至1965年,全县有各类学校878所,比1956年学校数增加40%;在校学生88574人,比1956年增加66%。通过调整充实了教育领导干部和教师队伍,从总体上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还通过清产核资,调剂仪器,发挥了教学设备的总体效益,节省了大量资金。
1964年,县委还贯彻中共中央关于“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提倡多种形式办学。在农村积极发展耕读(简易)小学①92所(班),1965年学生达9446人。
嵊县的成人教育成绩显著。1957年底,经考核有22700人脱盲。1959年9月,省教育厅、团省委在嵊县黄泽召开业余教育现场会议,推广了黄泽“读百书、写万字”活动的经验。此后,黄泽公社曾三次派代表出席全国业余教育会议。1959年,全县多数企业办起业余学校,有学员万余人;有七个区设立干部文化学习班,参加学习的干部1014人。1960年6月,全省第一期注音识字班在嵊县开学。同年,全县有364名干部进入业余学校(班)学习。至1963年,全县有民校851所、学员2.45万人。
科技事业的基础逐步得到加强,科研工作的成效也日益显现。1957年以后,全县兴建了县良种繁育场(农场)、县科学研究所、县委试验场,以及12个区级农业技术推广站等科研基地和网络。1957年,县农场青贮草子作饲料的试验获得成功,农业部、粮食部在嵊县召开现场会议,有江苏、上海等六省一市代表参加,并将青贮技术拍成科教影片加以推广。1958年3月,县委制定《试验田技术操作规程(草案)》,随后,全县各级干部普遍建立了试验田。1958年7月,县科学研究所②建立后,全县农业科研工作加快了步伐,1962年至1965年的四年内,在栽培、品种、土壤、肥料、植保、畜牧、蚕桑等方面发表试验报告、专题总结共111份。
与此同时,农村社队的科学实验活动也蓬勃开展。剡北公社上坂洋大队创造了“一组三块田,三年到大田”③的经验,在1958年实现《纲要》规定的亩产800斤的基础上,连续稳产高产。该队为嵊县开展农业科学实验的基点队,后被誉为“良种之乡”而闻名全省。1963年10月,省委第一书记江华视察了嵊县上坂洋大队,对农村科学实验活动作了指示。随后,县委推广了上坂洋大队典型经验,县内先后组建了176个科学实验小组,建立“三田”1.3万余亩;山区也搞了试验山和试验茶园1200亩,农业科学实验活动形成热潮。11月,县委、县人委组建科学实验领导小组和农业技术顾问团,确定以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主要研究基地,县良种繁育场和上坂洋大队为科学实验基地,各公社相应成立科学技术推广委员会,从而健全了全县农业科技工作网络。1963年,全县训练农业技术人员2.2万人次,为改善经营管理、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和经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年,县委贯彻“自选、自留、自用”的方针,把推广良种作为一项最经济、最有效的增产措施。农业部门推广各种农作物良种88.45万公斤,改良土壤1300亩,进行了2000亩粮食作物新品种的试验,建立了112个良种繁育特约队。1964年大面积推广早稻良种矮脚南特号和晚稻良种农垦58,使粮食增产显著,全县粮食亩产达到421公斤,比上年增长6%,是绍兴地区第一个超《纲要》的县。
1963年3月,县林业局会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嵊县民胜公社迎联大队设置农村科研基点,进行老茶园综合改造试验。1965年,全县推广基点经验,多处实施“改树、改土、改园和改变采摘制度”相结合的改造措施,使全县茶叶生产得到较快的恢复与发展。1966年引种温州蜜柑成功,推进了嵊县柑橘基地的迅速扩展。
在十年建设期间,工业科技工作也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1957年,嵊县油厂米糠榨油成功,获国家食品工业部嘉奖;1960年5月,财贸系统代表楼锡禄等三人去北京出席全国财贸系统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表演大会;1964年,嵊县油脂化工厂的桐仁出油率达到57.86%,赶上了全省先进水平;嵊县通用机械厂在1951年建厂初期只能修理不会制造,至1964年已能制造30多种机械产品;嵊县丝厂继1964年生产出从未有过的4A级、5A级白厂丝后,1965年又首次缫制出6A级高品位生丝,达到了当时世界生丝质量的最高水平。
二、文化体育和卫生计生事业初具规模
全县文化事业体系逐步构建和健全。1957年,农村广播网基本建成,乡乡通广播,40%的农业社装上了喇叭。1959年4月,县档案馆建立,开始统一管理全县党政档案;同年7月,中共嵊县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成立,开始党史资料的征集和整理工作;1962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同年,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越剧之家”①落成。至1965年,县、区两级文化馆、站和县、区两级广播站相继建立,并建起剧院一座;有职业剧团2个、业余剧团和文化宣传队500多个、电影放映队6个。文化事业体系和文化设施的建立和健全,推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在文艺工作中贯彻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全县文化事业有了新的起色。1959年2月,在全县春节文娱大会演中,黄泽公社钢铁厂表演民间艺术《哑子背疯婆》、嵊县城关一小演出民间艺术“叠罗汉”。9月,停演20多年的高腔剧种重新获得新生。嵊县艺术院高腔剧团排演了传统剧目《西厢记》等28个剧目。1962年,群众文化宣传和文艺创作活动活跃起来。是年,全县有业余作者50多人,创作了文艺作品172篇;有100多个农村俱乐部和业余剧团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向群众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教育。1963年2月,县人委公布了嵊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有王羲之墓、城隍庙等八处,并对城隍庙大殿、贵门更楼作了修缮。
1963年以后,嵊县越剧团面向农村,排演《李双双》、《朝阳沟》等18出现代戏,全年五分之四的时间到农村演出。据1964年1月至10月统计,先后为48个公社的131个演出点演出了380场。
1964年春,由谢晋①导演,以越剧史为题材的故事片《舞台姐妹》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在越剧发源地嵊县开拍。影片以嵊县著名越剧艺人的从艺生涯为素材,展现了新旧社会的不同遭遇。主要拍摄地为城隍庙和仙岩公社强口大队(谢仙君庙)。嵊县越剧团、嵊县绍剧团的演职人员和拍摄地居民300多人配合了群众场面的拍摄。
体育事业在这一时期也有发展。1956年,全县举行了规模较大的体育运动会。1959年,举行县首届运动会。1960年3月,县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此后,体育活动频频开展,活动范围逐步扩大。1960年7月,县体委、团县委、县总工会、县兵役局联合在城关镇举行游泳比赛。1963年2月,县举行第一次围棋赛;1964年11月,嵊县两名棋手代表绍兴专区参加在杭州举行的省级围棋赛,均名列前六名。随后,嵊县被誉为“浙江围棋之乡”。1963年2月至5月,嵊县、诸暨、新昌三县举行了选拔赛,其中田径和自行车比赛项目安排在嵊县城关镇举行。同年7月,嵊县体育代表队参加了宁波专区第三届人民体育运动会。1964年元旦,全县举行以完全中学为主的少年乒乓球锦标赛。1966年4月,县成立游泳活动指挥部,组织军民2000余人畅游剡溪①。此外,群众体育已得到普及,利用空闲时间锻炼身体。
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较快,并把工作重点逐步转向了农村。至1960年4月,全县实现公社有保健院,大队有保健所,大部分生产队有保健站。县委、县政府领导人民坚持不懈地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并加强了地方病的防治工作。1965年下半年开始,县委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把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的指示,针对农村缺医少药和地方病、急性传染病严重威胁广大农民健康的状况,组织县级医药卫生人员,到农村去为农民服务,县人民医院抽调35名医务人员,分批下农村巡回医疗。据前三批医疗队统计,共治疗疾病18526人次,抢救重危病人39人,施行小手术540人次,培训不脱产卫生员112人。同时,还采取医院办校、民(农)中附设卫生班和民办卫生夜校等多种形式,培训半农半医26人,不脱产卫生员316人。
经过十年建设,全县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1965年,全县有卫生机构90个,其中县属医院一家,区、镇卫生院10家,公社卫生院(所)63家,工矿企事业医务室13个;有卫生防疫站一个,妇幼保健所一个,麻风病防治站一个;有卫生技术人员564人,病床341张。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骤增。早在1955年、1956年之秋,嵊县有识之士先后在县人民医院(卫生院)首次作输卵管、输精管结扎术。特别是嵊藉著名人口学家、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根据在浙江家乡和上海等地进行的人口调查和中国的国情,提出了以节制生育、提高质量为中心的《新人口论》,1957年7月5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为我国人口科学发展以及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实践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由于受人多力量大、人越多越好等“左”的错误的影响,马寅初的人口观点曾一度受到批判,1960年1月,被迫辞去北大校长职务。但在20世纪60年代初,中央开始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对生育予以逐步控制。
1962年2月,国务院针对全国人口增长过快的状况,发出了《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嵊县随即进行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和节育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1963年11月,嵊县计划生育委员会成立,全县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开展。至1965年底,全县已作男子绝育1054人,女子绝育1876人,人工流产3823人次,放节育环4793人,合计手术11546人。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全县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1965年的人口出生率比1964年下降1‰,城关镇的机关单位和居民的人口出生率下降到17.1‰。
嵊县社会主义建设的这十年中,虽然发展道路曲折,既有天灾,又有人祸,但成就是显著的,比较大的重点建设项目,如南山水库、水电站网建设工程、崇仁至谷来段公路建设等等,已发挥出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为以后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了较扎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嵊县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主导方面。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成就是在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和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取得的,展示了嵊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英雄气概和顽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