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站内搜索:
首页
>> 地方文献 >> 党史书籍 >> 石璜缴枪文集
人物简介

发布日期:2014-09-0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嵊州市 字号:[ ]


  马  青

  (1908.8~1989.4) 

     马青,原名家声,曾化名蒋福昌、陈伯平,绍兴孙端吴融小车坂人。因家境贫寒,14岁到上海一家银楼当学徒,后因不服老板欺压,到袜厂做工。1933年前后,参与发动了上海华联丝织厂工人罢工斗争,取得胜利,被当选为上海针织工作互助会干事,从事工人运动。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马青出于抗日救国之心,到余姚宣传抗日救亡。10月,赴延安陕北公学学习。期间,参加了抗日民族先锋队。1938年春毕业,响应党的号召,回余姚县战时政治工作队工作。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3月,任中共余姚县工委委员、工运部长。同时兼任余姚战时政治工作队第一区队队长,深入盐区,领导庵东10万盐民开展反抗盐霸斗争,取得胜利,并在盐民中建立群众救亡组织和党组织。1939年12月,任中共宁绍特委委员兼职工委员会书记。1940年1月,宁绍特委分设中共宁属和绍属两个特委,马青任中共绍属特委委员兼职工部部长。11月,任中共绍兴县工委书记。为发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利用各种方式,组建党领导的抗日武装。1941年7月,组建了绍兴县皋北抗日自卫队,与日伪军周旋。1941年9月,在前小库成立浙东游击大队,与日伪军进行游击战。1942年初,又将浙东游击大队与刚从三北“老三纵”学习回来的皋北抗日自卫队合并,统一使用国民党皋埠区队番号,与日伪斗争。7月,任中共会稽工委(后改会稽地委)副书记,并兼管绍兴党的工作。11月,在诸北大宣,把南进支队和诸北八乡联队留下的100余名伤员及地方骨干组织起来,成立了“小三八”部队,开辟诸北抗日根据地。1943年12月,任中共金萧地委委员兼中共诸暨县委书记,直接领导诸暨党的工作。1944年1月,兼任诸北办事处主任,从事抗日政权建设、统战和部队后勤等工作。1945年2月起,先后任中共诸暨中心县委书记、诸北办事处民兵司令等职,为发展诸暨党的组织,扩大民主政权和进行抗日武装斗争作出了不懈努力。5月,诸暨中心县委撤销后,任中共诸北县委书记。

    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浙东新四军主力奉命北撤,马青临危受命出任中共金萧地区特派员,在国民党大肆“清剿”的艰苦环境中,领导路西、诸北、金义浦、诸义东、嵊西等地坚持人员斗争。1946年8月,马青从新华社电讯中获悉粟裕率部在苏中反击国民党反动派军队七战七捷、歼敌5万的消息后,分析认为国共和谈已破裂,全面内战已成定局,下决心重建武装,开展武装斗争。11月,在嵊县组织发动了浙东蒋管区对敌斗争最早的一次主动行动————石璜缴枪战斗,采取里应外合,智取巧战的方式,不费一枪一弹,取得了缴获国民党辅仁乡自卫队轻机枪3挺、步枪35支、短枪11支的战果,并成立会稽山抗暴游击队,揭开了金萧地区以公开的武装斗争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序幕。

    1947年1月,马青担任中共浙东工委副书记,先后在路西、永康等地发动武装斗争。1947年7月,兼任会稽山人民抗暴游击司令部政委。1948年初,到四明山任中共浙东临委副书记兼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三支队政委,主持浙东临委日常工作。2月下旬,他派周芝山、杨亦明等9人重返会稽地区发展武装力量,并宣布成立中共会稽中心县工委、路东县人民政府、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支队第四大队、会稽山抗暴游击总队等会稽地区党、政、军组织,为发展会稽游击根据地作出了极其重要的决策。1949年1月,任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司令,领导浙东地区武装斗争。2月,率部解放了天台、三门等县,后率部移师诸暨陈蔡,进行整军整风,学习城市政策,为迎接大军南下,接管城市作准备。4月,浙东行政公署成立,马青任行署主任。5月1日,在诸暨枫桥主持召开浙东各界庆祝南京解放暨五·一群众大会。5月5日,马青向浙东游击纵队发出进军绍兴、诸暨县城的命令,并于当日兵分两路分别向诸暨、绍兴进军。5月6日,周芝山、杨亦明所率二支队解放诸暨。5月7日下午,马青、张瑞昌所率三支队等解放绍兴,为浙东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49年7月,马青任中共绍兴地委第一副书记、专员公署专员。1951年3月,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1952年,调北京任中央粮食部加工局副局长。1958年9月,调江西工作,先后任江西省化工局副局长、江西省轻化工业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江西省经委副主任、江西省计委副主任等职,1982年离休。1989年4月,病逝于南昌。

                        (张显辉 整理)

   

  周芝山

  (1921.3~1993.1)

    周芝山,诸暨牌头珠村人。抗战爆发后,投身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期间,先后担任中共诸(暨)南区委委员、中南分区区委书记,金萧支队诸北办事处税务分站站长,中共小西区委书记兼情报联络总站站长,中共诸义东县委璜越区特派员兼区长等职。

    1945年9月,新四军浙东主力北撤后,周芝山被任命为金萧地区联络员,负责中共金萧地区特派员马青与金萧地区各县特派员的联络工作,坚持金萧地区的游击战争。10月,成立诸义东人民游击队,任队长。1946年1月,根据马青的指示,诸义东游击队与另一支小型武装合编为一个中队,任指导员。2月,任中共金义浦特派员,并联系诸义东工作。1946年11月初,奉命赶赴嵊西,参加和领导了著名的石璜缴枪战斗。12月,会稽山抗暴游击队成立,被任命为队长。7月,会稽山抗暴游击队和路西人民救国先锋队合并为一个大队,任大队教导员。率部队战转会稽、路西地区,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1948年1月,奉命率会稽地区40余名武装人员,上调四明山浙东部队。2月,中共浙东临委决定在路东(会稽)地区成立中共会稽中心县工委,任命周芝山为书记兼路东县政府县长。同时,兼任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支队第四大队教导员。接受新任务后,带领9名同志于3月上旬回到会稽地区,与杨亦明领导会稽地区军民,与国民党反动派开展艰苦卓绝的斗争,先后转战11个县境,经历了80多次战斗,重建主力武装1200人,发展地方武装700多人,恢复和发展会稽地区游击根据地。1948年10月,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支队成立,任政委。1949年3月,中共会稽中心县工委改为中共会稽临工委,任副书记兼诸暨县人民政府县长。此时,浙东临委、浙东行政公署、浙东第二游击纵队司令部领导机关移师会稽,他率领会稽军民为保卫和保障浙东党政军机关的安全和供给作出了重大贡献。1949年5月,根据浙东临委的部署,与杨亦明率第二支队一部,解放诸暨县城。

    诸暨解放后,周芝山任中共诸暨县委副书记、县长,领导诸暨人民开展剿匪反霸,发展发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作了大量工作。1950年5月,调任共青团绍兴地委书记。1952年,调杭州工作,先后任中共浙江大学党委委员兼校团委书记、共青团杭州地委书记、共青团浙江省委副书记、杭州汽轮机厂党委书记兼厂长、中共杭州市委侯补委员、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部长等职。1983年11月离休后,曾抱病参与了《铁马青松》一书的筹划和撰写工作,完成了反映会稽地区游击战争全貌的《荆棘征程》回忆录。1993年,因病在杭州逝世。

                        (章可萍 整理)

   

   

  应  飞

  (1922~   )

     应飞,又叫应业祥、应祥、应志元,浙江永康人。行政十级,1993年12月31日离休。

    应飞1939年3月参加工作入党并,曾任新四军教导队学员、浙江金义浦地区区委书记、中心县委委员、金华地区临时工委书记、特派员、浙赣路南地区六支队支队长。1946年11月,应飞率永康武工队到嵊县,参加石璜缴枪战斗。建国后曾任浙江永康县委书记、县长,金华地委委员、专署第一副专员、地委统战部长,上海北四川路区、新成区、静安区区长,市粮食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局长、党委书记,市政协常委等职。曾为上海市第一、二、三、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第一、二、三、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第一、二、三、五届党代会代表,上海市第六、七届政协常委。任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市粮食经济研究会名誉会长。

    应飞长期从事粮食经济管理工作,为上海粮食系统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领导和筹划了粮食仓库规模建设,改变了上海市粮库布局极不平衡的状况,积极推动粮库现代化技术管理,使仓储自动化程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支持发展粮油贸易,开展多种经营,为粮油行业走向市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倡导筹建上海市粮食职工大学,为粮食系统培养了大批专业骨干。关心支持职工住房建设,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粮食职工住房困难。重视粮食经济研究会,创办了《沪粮经济》刊物。退居二线后,又担任了《上海粮食志》主编,组织搜集大量珍贵资料,领导编写了400余万字的资料长篇,出色地完成了《上海粮食志》的编写任务。大胆选拔知识分子和中青年干部到领导岗位上工作。还在《沪粮经济》上先后发表了《建国前后的上海粮食市场》、《上海粮食交易市场史实》等文章,为国家粮油市场————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的建立和运行提供了历史借鉴。

                             (金午江 整理)

   

  杨亦明

  (1919~ )

    杨亦明,诸暨同山杨家人。1936年负责开办“民众夜校”,开展抗日救亡宣传。1938年任村党支部书记、村生产团团长,组织群众开展减租斗争。1941年6月,奉命与朱学勉在璜山、浬浦等地,以开豆糕店为名,开展党的工作,并为党内组织活动解决经费。1944年,西南区地方党支部恢复,任中共诸暨小西区区委委员。1945年6月,调任中共路西县西南区委书记兼西南区中队指导员。8月,去浙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中旬,学校停办,调平湖区工作,任区中队指导员。

    主力北撤后,杨亦明奉命留下坚持原地斗争。1945年10月,回诸暨西南区联络地方组织,与周芝山等会合,在诸义东地区开展武装斗争。1946年初,任诸义东人民游击队队长。武装斗争失利后,转移到诸南地区,与马青等会合,在东白山一带活动,负责短枪队工作。1946年3月,任中共诸义东特派员。4月,奉命去金义浦地区发展党员,开辟游击根据地。11月,和周芝山一起,率金义浦武工队参加嵊县石璜缴枪战斗,并取得了胜利。1947年3月,任路西县区大队指导员。7月,任会稽山人民抗暴游击司令部第三中队队长。9月,奉命与齐昌瑞在嵊县做内线工作。经过大量工作,与国民党嵊县开元联防队班长戴功炳接上关系,戴同意作为内应。从而为会稽山人民抗暴游击司令部获得开元缴枪胜利作出了贡献。1948年,任会稽中心县工委委员、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支队支队长。与周芝山领导会稽地区军民,与国民党反动派开展了艰苦的斗争,先后转战10余个县境,经历了七八十次战斗,重建主力武装1200人,发展地方武装700余人,恢复和发展了会稽山游击根据地。1949年3月,中共会稽临工委成立后,仍任委员。为保证浙东临委主力整军整风,率部积极外线出击,拔除敌据点。5月6日,根据浙东临委和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的命令,与周芝山二支队一部,解放了诸暨县城,并参与了县城的接管工作。7月,任中共诸暨县委委员。8月,兼任诸暨县公安局长,负责“剿匪”工作。后调浙江省农业厅工作,任畜牧管理局副局长。现离休在杭州。

                              (谢卫星 整理)

   周德伟

  (1925~1991.11)

    周德伟,嵊州市长乐镇开元五村人,1943年8月参加革命,1944年12月入党。以开元小学教师为掩护,团结卢金火、周云昌、高林老等青年农民,组织巡坂会、游击小组,积极开展党的活动。1945年12月金萧地区党组织在沃基重建电台后,次年2月即转移到他家,与张扬等继续收录新华社电讯,编印《时事小报》,随即金萧地区特派员马青也到他家隐蔽。1946年10月中旬,马青决定他脱离学校,跟随他调查研究,筹划重建武装工作。同年11月19日参加年石璜缴枪战斗,组建了会稽山抗暴游击队,任副队长。从此,他机智、勇敢地转战于会稽山区。1947年12月,组织开元地下党高林老等做好戴功炳的内应工作,并参加了开元、石璜的缴枪战斗。1948年2月会稽中心县工委和路东县政府成立后,任嵊西党的负责人、中共嵊西北中心区委副书记,中共嵊县县工委副书记、嵊县县大队教导员等职。嵊县解放后,历任长乐区书记、区长,共青团嵊县委员会书记,新昌县委宣传部长、副书记,浙江大学矿冶系党总支副书记、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光仪系党总支书记,浙江省电子工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电子工业总公司顾问等职。1991年11月30日病逝于杭州。

                           (周希灿 整理) 

  吕侠男

  (1921.6~1992.11)

    吕侠男,又名李子青,嵊州市甘霖镇上沙地人,1921年6月出生,1940年8月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按照党的要求,坚持武装斗争,发动、组织群众同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开展斗争。1943年,打入辅仁(石璜)乡公所任文书,后经党的安排调任乡自卫队班长,不久又调到第一联乡自卫总队第一中队任分队长。1944年4月,按照寿文魁同志的指示,参加天台“绥靖”指挥部首期军训队学习军事。回总队后,任第一中队代理中队长。1946年,任中共剡源区特派员、嵊县工委青年部长。在白竹、瑠田小学以教书为掩护,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和石璜缴枪的准备工作。同年11月19日参加石璜缴枪战斗,在随后组建的会稽山抗暴游击队中任政治指导员。后历任金萧支队特务大队教导员、支队政治处副主任,中共金萧工委秘书长、民运部长等职。建国初,曾任中共临安地委干部科科长、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临安地工委副书记等职。1952年后,由于“左”的影响,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1953年起,在黄坛口水力发电工程处、新安江水电工程局及省水电建筑一处等单位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作。1984年3月,经中共浙江省委批复,恢复党籍和原职级待遇。1985年1月离休。1992年11月5日病逝于嵊县。

                            (吕淼钦 整理)  

  楼春阳

  (1925~ )

    楼春阳,原名楼定远。1925年11月22日出生于嵊州市石璜镇楼家村一个地主家庭。

    1941年毕业于私立清波初级中学。校长裘颂兰思想进步,倾向革命。师、生中都有共党组织,校内扬溢革命、抗日气氛。楼春阳在校内接受革命薰陶。1942年某夜,参加我党在开元举办的署期青年服务队短训班,后又与楼燕茹组织马列读书会,并加入开元周醒娥领导的共产党外围组织游击小组。同年底,由刘贤俊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1943年上半年,由组织安排,参加党领导的三王堂学生队,受军训一个月左右。

    从1943年至1946年,在南山上里村、雅安村、范村、崇仁镇、箬帽墩、白竹等地,以小学教书为掩护,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在此期间,先后担任党的交通员、中共崇仁区工委组织委员、崇仁区特派员。

    1946年11月19日,参加由金萧地区特派员马青领导的石璜缴枪。后组建会稽山抗暴游击队,任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1948年初率部上调四明山,任主力“坚强”部队政治指导员,直至全浙东解放。

    从石璜缴枪开始,几乎参加了他所在部队经历的全部战斗。计有1947年2月至4月的三次突围,6月楼家小庙战斗,12月开元、石璜缴枪。1948年初嵊东青岩战斗。后在四明山参加中村战斗,流水潭、洪家洋伏击,上王岗战斗。1948年6月外线出击,参加攻占三界战斗、上洋岭伏击战、瑠田缴枪、福田寺伏击战、宁海古岫岭伏击战、长潭镇缴枪。,解放天台、三门两县,解放绍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宁波军分区警备二团担任组织股长、教导大队教导员,浙江省公安总队宣传科副科长。转业后,任省公安厅政治部组教科长、安吉农场副场长。1978年后,任省交通厅知青办负责人、汽车驾驶学校副校长,省社会科学院人事处长。1985年离休。

          

                    (金午江 整理)

   

   

  

  钱章超

  (1908~1980.3)

    钱章超,嵊州市长乐镇寺西苑村人。1937年,在家乡组织农会,开展二五减租,并投入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受组织派遣,担任保长。1940年6月,参与发动农民参加党领导的嵊县“六·三”饥民请愿斗争。1942年12月,根据中共嵊西县委的指示,建立国民党嵊县第一联乡总队情报组,任组长,掩护县委开展工作。并通过这一合法名议,搜集情报,收购弹药,提供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北撤后,钱章超留在原地坚持斗争。1946年11月,参加嵊县石璜缴枪。此后,身份暴露,遭到当局通缉,住宅被毁。1948年,任中共会稽中心县工委委员兼路东县政府副县长,在开展会稽地区的统战、经济工作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48年12月,去诸北办事处,在地方党组织配合下,多次对诸暨姚江区九乡联防自卫队主任寿乃康进行策反,促使其起义。1949年3月,任中共嵊县县工委书记兼县长,为部署迎接大军南下,接管县城,做了大量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钱章超任嵊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后调任浙江省委行政处管理科科长、杭州水电学校图书室主任等职。1952年12月,受党内错误处理。1961年,任浙江大学图书馆管理员。1980年1月,平反并恢复党籍。1980年3月逝世。

     

  

                    (章可萍 整理)

   

   

  齐昌瑞

  (1913年~1948.10)

    齐昌瑞,又名明、浦千、才财,嵊州市黄泽镇白泥塘村人。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里,抗战时期,全家有10人参加了革命,6人加入共产党,3人先后为革命献出了生命。小学毕业后,回村参加村国术团练拳习武。1938年冬,进村校识字夜校学习。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在村中发动农民开展减租斗争,并在村保甲长中安插共产党员,使这个村10个甲长中有6个党员,成为红色保垒村。

    1942年2月,齐昌瑞参加中共嵊新县委领导的嵊东独立大队。是年冬,受党组织派遣,进入国民党嵊县石砩乡自卫队任班长。1943年冬转入辅仁乡(今石璜镇)自卫队,先后任警卫班长、分队附。1946年秋,中共金萧地区特派员马青决定以缴枪夺取武器为起点,重建革命武装,选定齐昌瑞长期潜伏的辅仁乡自卫队为突破口。11月19日晚,石璜缴枪战斗打响,武工队在齐昌瑞的策应下,胜利地解除辅仁乡自卫队的武装,共缴获机枪3挺,步枪35支,短枪11支。以这些武器为基础,建立了会稽山抗暴游击队,齐昌瑞任突击队队长。石璜缴枪是解放战争时期浙东革命武装斗争最早的一次行动,齐昌瑞发挥了重大作用。

    1947年二三月间,国民党浙江保安部队向会稽地区发动大规模的“清剿”。齐昌瑞多次率领突击队机智穿越敌人空隙,摆脱敌人的追踪。1947年下半年,齐昌瑞发现与他关系密切的结义兄弟戴功炳在国民党嵊县开元联防队当班长,对国民党有对抗情绪,即进行细致的争取工作。12月22日夜,抗暴游击队在戴功炳的配合下,里应外合,解除了开元联防队的武装。接着,齐昌瑞又带领短枪组,活捉了联防队大队长安茂华。当晚,部队又奔袭石璜镇,再一次收缴了镇上一个自卫分队的枪。这次开元、石璜战斗,未发一枪,共缴获轻机枪6挺,长短枪80余支,俘大队长以下官兵80余人。齐昌瑞再次立了大功。

    1948年7月,齐昌瑞被任命为浙东人民解放军二支队四大队副大队长,率部转战会稽地区,伏击上阳岭,攻打凉帽山,夺取田村,神出鬼没,屡建战功。齐昌瑞名声也随之远扬,威震敌胆。游击力量的壮大,引起国民党的不安,国民党新任衢州绥靖公署主任汤恩伯所部七十五师,对会稽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清剿”。10月25日,杨亦明、齐昌瑞率领的浙东人民解放军二支队坚勇大队,跳出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到嵊西三溪焦坑湾宿营,与七十五师一部遭遇。齐昌瑞亲临第一线,组织阻击,指挥部队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战斗从上午9时一直持续到下午5时。天快黑时,部队主动撤离。齐昌瑞不幸中弹,身负重伤,被送到诸暨夹山施家沿村外的山头上,由于缺医少药,又得不到必需的护理,27日牺牲。为了纪念齐昌瑞,部队领导决定,将齐昌瑞生前所在的“坚勇”大队命名为“齐明”大队。

    

   

                    (陈良钦 整理)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版权名称 | 网站联盟 | 网站管理

主办:中共嵊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嵊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邮编:312400

电话:0575-83031707 传真:0575-83026547 邮箱:szdsb88@sina.com.cn 地址:浙江省嵊州市剡湖街道龙会一路六号 技术支持:杭州孚立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