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站内搜索:
首页
>> 地方文献 >> 市县志书 >> 嵊县志(修订本)
第二十编越剧

发布日期:2014-09-0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嵊州市 字号:[ ]


  越剧,发源于嵊县,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民国中期,几乎乡乡有科班。解放初,全国拥有280多个越剧团,从业人员近2万人,其中嵊籍艺人占半。50年代,县内农村业余越剧团数以百计。逢年过节,各地均演唱越剧。1985年全国有专业越剧团100余个,分布于15个省、市。在嵊籍艺人中,涌现出一批名闻中外的表演艺术家和著名演员,并形成各自不同风格的流派。在几十年演出的实践中,艺人们吸收其他剧种之长,改革创新,使越剧从剡溪两岸的山乡小戏,发展成为全国性的一大地方戏曲剧种。形成表演细腻、唱腔优美的特色,赢得国内外观众的赞赏。近年来,越剧开始走向世界。日本、菲律宾、美国等国,相继成立越剧研究组织,有的还派专家来华考察。

  第一章

  越剧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落地唱书”,是嵊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因其不在台上而在农家门口、堂前卖唱,故名“落地唱书”。前后经历50多年,由曲艺演变成戏曲。

  第一节 落地唱书

  “落地唱书”的发展可分“田头歌唱”、“沿门唱书”、“走台书”三个阶段。

  田头歌唱清咸丰元年(1851)前后,剡北乡马塘村农民金其炳,集牧歌小调、宣卷佛曲和四工合调之长,自编“天也平、地也平,为人在世心不平;天也空、地也空,穷人劳碌一场空”等词句,在田间即兴歌唱,作为一种自我娱乐形式出现,受到欢迎。许多农民以金为师,边劳动边学唱。后又各自编词配曲,广为流传,出畈劳动或归家路上随意歌唱,抒发感情。此为“田头歌唱”阶段。

  沿门唱书清同治初,县内遭灾,禾稼歉收,赋税繁重,民不聊生,沿街求乞者甚众。马塘村金其炳迫于生计,仿照新春时“扫地佬送元宝”的形式,沿门挨户去唱“新年新春喜洋洋,五谷丰登粮满仓”等吉利话,以求施给年糕、粽子等物。人多仿效,“沿门唱书”由此得名。以后传至金芝堂等人又把民间故事编成书目演唱,如《懒惰嫂》、《卖婆记》、《养媳妇归娘家》等,进而发展为两人合档,坐于堂前演唱。许多穷苦农民农忙务农,农闲唱书以弥补生计。

  走台书清同治五年(1866)前后,唱书流行到新昌、东阳,光绪元年(1875)后,发展到临安、湖州等地,金芝堂去余杭一带农村,既补鞋又唱书。他从传书、宝卷中的故事改编《双珠凤》、《珠蟒袍》等长篇书目,丰富唱书内容。光绪初年,唱书艺人开始进入茶楼,站到台上或坐于桌旁,手执“三跳板”(一种伴奏乐器兼作表演道具),时立时坐,且唱且做,表演骑马、坐轿、穿针引线、上下楼梯等动作,时称“走台书”。唱者以不同嗓音分别演唱男女老幼角色,并有配档和对话伴唱,比“沿门唱书”完善,为“落地唱书”演变成戏曲奠定了基础。从此,县内不少农民弃农习艺,专业演唱。

  第二节

  小歌班是越剧早期的名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嵊县的几名唱书艺人,在于潜县乐平乡外伍村作了分角色上台演唱的尝试,同年农历正月底二月初在余杭陈家庄上台试演。不久农忙开始,艺人返乡,乡亲们愿意包下他们的农活,请为村坊上演。为此,唱书艺人李世泉、高炳火、钱景松等于农历三月初三在桃源乡东王村香火堂前搭台化妆演出《十件头》、《倪凤扇茶》、《双金凤》等对子小戏,次夜演出大戏《赖婚记》获得成功。之后,就请出师傅作掌班人正式组班于嵊县各地演出,越剧雏形基本形成。当时化妆简陋,以竹布衣衫代戏服,用鹅蛋粉、报红纸擦脸涂唇代花粉胭脂,人称“清水打扮”。仅有鳖鼓、尺板伴奏,无丝弦锣鼓相配。所唱曲调与山歌小调无异,与绍兴大班相比,是称不上戏的“小歌”,故称“小歌文书班”,简称“小歌班”。后赴外县演出,因其用鼓、板伴奏发出“的的笃笃”之声,观众又称“的笃班”。后又有“嵊剧”、“剡剧”之称。“小歌班”比“落地唱书”更受观众欢迎,唱书艺人纷纷组班演出。至光绪三十三年,全县已涌现百余副“小歌班”。演员均系男子,故又称男班。

  第三节 绍兴文戏

  民国11(1922),嵊县男小歌班在上海“大世界”演出时,已用板胡伴奏,代替人声帮腔,演出的多为反映婚姻家庭伦理的文戏,与当时绍兴大班在沪演出的武功戏、宫闱戏相比,风格文静得多,而嵊县又属绍地,故称“绍兴文戏”。次年,女小歌班出现后,又有男子绍兴文戏、女子绍兴文戏之分。民国27年后,嵊县大批女班先后到上海演出,剧目内容日趋丰富,唱腔曲调较前完整,表演技巧更为熟练,观众日益增多,绍兴文戏声誉大振。因绍兴乃春秋战国时越国故地,人们又将绍兴文戏改称为“越剧”。

  第二章

  第一节

  科班为早期越剧团体,先是男班,后为女班,对外也称“舞台”。

  

  男班分南、北两派,剡溪以南为南派,以北为北派,成员多系原来的唱书艺人。自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南派艺人李世泉、高炳火等在东王村搭台化妆演出《十件头》等戏后,北派艺人马潮水等也组成戏班上台化妆演出《珍珠塔》,获得成功。李世泉、高炳火、马潮水等便成为南派、北派第一副小歌班的创始人。接着,两派艺人又先后组办一批男班,活跃在剡溪两岸。光绪三十三年,男班进入县城演出,后又至新昌、天台、诸暨、绍兴、上虞、东阳等地演出。宣统二年(1910),进入省城杭州。民国6年(1917),嵊县男班艺人首闯上海,513演出于十六铺新化园。因演技平凡,又无丝弦伴奏,观众日少,一个多月后返回。同年6月初,又一批男班艺人马潮水、卫梅朵等二进上海。选定69上演,开始采用打击乐伴奏,还向京剧、绍剧学了一些演技,并演出改良新戏,初获成功。卫梅朵、张云标与全班人员,自己组织了兄弟班废除了戏班主制度。此举激怒了戏馆老板将卫梅朵赶出,戏班因而停散。卫梅朵仍不甘心,联合了马潮水等名伶于民国7412日(农历三月三日)再度入沪,以客串班牌子演出于华兴戏院。他们改进音乐唱腔,丰富演出内容。上演剧目有《双金花》、《笑笑笑》、《碧玉簪》、《梁山伯祝英台》、《琵琶记》等,这些戏情节完整,内容上适应当时反封建的新潮流,受到观众欢迎。民国10年,男班还请当时旅沪同乡俞龙孙编写连台本戏《孟丽君》,演出后更赢得上海观众的喜爱。次年,小歌班被邀请到上海“大世界”演出,声誉倍增。民国27年后,大批女班接踵涌入上海,逐渐取代了男班。

  

  第一副女班民国12年(1923),在沪经商的王金水聘男班大面金荣水为师,回嵊县中南乡施家岙村创办女小歌班。当王、金筹办之际,新市乡上碧溪村男班演员袁和焕等也试办了一副女子弟班,开班时间虽比施家岙村女班早,但因袁等是受王金水办女班的启示而为,且未育出名伶,故人们仍以王金水创办的施家岙科班为第一副女小歌班。这副女班于农历五月廿七日(710)开班,实行老板制,进班的20余名10多岁的姑娘,都出身于贫苦农家,均由家长签订“关书”。规定学艺三年,帮师一年;生老病死,各凭天命等条款。学艺三个月后,便“串红台”(彩排)。民国13114,老板王金水带女班进上海演出于升平歌舞台,称髦儿小歌班。上海观众开始尚觉新鲜,后因演员年幼,演技差,更缺乏唱“路头戏”的经验,观众日减,不久返回浙江。后在嵊县、余姚、绍兴、嘉兴等地的小城镇和农村演出,历时6年,培育出施银花、赵瑞花、屠杏花等一批名演员,为女子越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新凤舞台民国18年春创办于黄泽镇,刘夏久为领班,师傅是唱书艺人任培根。入班学艺的均系刘、任左邻右舍的女孩子,无老板,也不立“关书”,人称“子弟班”。因任只会唱书,不会教戏,开班3月后演不象样。后由黄泽镇一钟姓布店老板接办,改请金荣水为师。不到半年,学成数本大戏,还培养出小生李艳芳、魏素云等名角。

  群英凤舞台民国19年创办于金山乡后山村,由10多人投资合办,班长竺均堂。学徒进班,虽写“关书”,但无刻薄的条款,为较开明的老板制科班。先后聘原男班演员竺焕全、绍兴大班名丑竺基焕和赵洪奎为师,并有绍兴大班和坐唱班乐师伴奏。所教基本功和大班无异,每天早晚“两堂功”,文武师傅和乐师通力合作。学徒文武双全,基本功扎实。后被誉为“越剧皇后”的姚水娟和誉称“越剧皇帝”的竺素娥,均出自群英凤舞台。

  高升舞台民国19年农历三月初三,崇仁镇裘光贤与大昆村邢惠彬合办于崇仁戒德寺,招徒24名。在文师傅喻传海、应方义和武师傅陈小宗通力合作下,培育出筱丹桂、贾灵凤、张湘卿、筱灵凤、商芳臣、裘大官等一批著名演员。后又在戒德寺续办“小高升”和“新高升”两副科班。

  大华舞台民国195月,金庭乡王水老创办于华堂镇。聘竺基焕和姚毛头为教师,有学徒24名,后一名学徒中途脱离剩下23名,乐师多系道士班人员。教学基本功承袭绍班、徽戏方式,甚是严厉。练功“两头黑”(凌晨与傍晚)。演戏“两头红”(天未黑演到次日拂晓)。教学两月即“串红台”,4个月后便到县外演出。两年半中,就有3位小姑娘夭殇。但也出了尹桂芳、毛佩卿等著名演员。

  四季春科班民国22年农历六月建班,设于柳岸村兴福庵。由甘霖、柳岸、上屋、杜山村的四人合股创办。初名“四结村”,后改“四季春”,聘男班演员鲍金龙为师。鲍带徒既严又狠,学徒稍有差错,便鞭棒齐下,有时还罚“满堂红”(即一人有错,全班挨打)。但其教戏有方,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傅全香和著名演员钱妙花等,均出自“四季春”。

  第二节

  解放前的越剧演出团体,多数沿用科班时的名称,叫“舞台”或“戏班”,称越剧团者甚少。掌管的叫班长或老板,由其邀集演员、乐队伴奏员及杂务人员组成。班长(老板)供演职员包银(工资)、膳食及常用戏具行头,收入统归其所有。演员化妆用品、头饰、彩裤、靴子等均须自备。被定为头肩、二肩的角色,一般均自备“私彩行头”,有的还自雇大衣师傅管理私彩。此外,也有少数非老板掌握的“姐妹班”。

  高升舞台为四明山抗日根据地中共组织领导下的越剧演出团体。原由民间艺人组成,民国32年冬编入浙东行署宣传队,33年初改称社教队。伊兵(周丹虹)任指导员、高岗(韩秉三)为队长,开展改人、改戏、改制的“三改”工作。除排演传统戏外,还根据革命英雄事迹和现实斗争生活,编演《义薄云天》、《血钟记》、《龙溪风云》、《英烈缘》、《红灯记》等现代戏,受到根据地军民的欢迎。民国349月部队奉命北撤,“高升”少数人随军北上,其他人员仍组成戏班演出于浙东各地。

  嵊县越剧团  1950年,县内部分越剧艺人,曾先后组成剡云越剧团、新越越剧团。在巡回演出中,分别被衢县和临海县挽留,改为衢县越剧团、台州越剧团。1951年,县又组建新新越剧团,初为民间职业剧团,属县文化馆领导。1953年改为嵊县人民越剧团,演职员50余人,主要演员有赵俊芳、杜玉琴等。并聘请越剧创始人之一马潮水和男班老演员张荣标为导演,挖掘整理传统剧目。1954年后,县委、县府先后调派党员、干部十余人,任剧团党支部书记、团长和编剧、导演、作曲、舞美设计等。嵊县、新昌县合并后,1959年成立嵊县人民艺术院,嵊县人民越剧团为下属越剧二团。1961年两县分开,二团改名嵊县越剧团。1964年后,剧团开始男女合演,立足嵊县,面向农村,先后演出一批自己改编或新创的传统戏、历史剧、现代戏。“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江青反革命集团诬蔑越剧是“六十年代怪现象”,横加批判和打击,越剧遭到严重摧残。剧团多年积累的艺术资料和戏服、道具被烧毁,正常演出停顿。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停演十多年的传统戏恢复上演。1981年剧团以改编的现代戏《四姑娘》参加省戏剧调演,获演出奖。在1983年省第一届戏剧节演出的自编历史剧《汉文皇后》,获演出奖和剧本奖。剧团还连续三年参加省慰问团赴舟山群岛为驻军演出,曾获省劳动模范集体称号。一批优秀演员脱颖而出,旦角演员钱爱玉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获浙江省青年演员戏曲会演一等奖和省越剧最佳青年演员称号;演员孙水玉被评为省“三八红旗手”,获绍兴地区戏曲会演一等奖。先后曾获省二等奖的还有王玉英、裘伟刚等。1983年,青年演员钱爱玉、何英被选送到浙江省小百花越剧团,成为著名越剧新秀。

  1985年,剧团在嵊县和外地流动演出300多场次。演出的剧目有《孟丽君》、《雍姬怨》、《汉文皇后》、《泪从笑中流》、《花中君子》等。同年有演职员54人,其中编剧1人、演员26(平均年龄18)、乐队12人、其他工作人员14人。剧团曾于1982年改称绍兴地区越剧团,1985年复名嵊县越剧团。

  区乡剧团解放初期,多为农村业余越剧团和俱乐部,后发展为亦农亦艺的区乡剧团。1985年底,全县有区乡剧团32个,从艺者千余人。

  第三节 越剧之家

    1955年,在老艺人马潮水等的倡议下,组成“越剧之家”筹建委员会,袁雪芬为主任,姚水娟、竺水招、马潮水、冯农为副主任,委员有越剧老前辈、知名演员和有关人士50余人。经各地越剧团体义演资助,“越剧之家”于1962年落成。座落在城关镇城隍庙傍,内有练功场、教室、展览室和接待室等,共占地5000多平方米。

   1964年夏,“越剧之家”始办越剧培训班。因“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和干扰,至1978年仅办3期。1979年后,培训走上正规,至1985年底共办8期,短则半年,长则年半。除配有专职教员外,还聘请上海越剧院和浙江省艺术学校的老师,及返乡探亲的著名老演员指导教学。培训班以学唱腔、练基本功为主,结合排练传统折子戏。至1985年已输送440余名男女演员和演奏员,分布于全国约半数以上的越剧团,其中不少已承担主角,有的还上了电视、电影。1982年,有6名原“越剧之家”的学员参加省戏曲“小百花”会演,其中5人获“小百花奖”。专职教员徐汉达获省级“优秀园丁”称号。

   1964年秋,举办越剧史展览,“文化大革命”中被“批判”、“砸烂”。1978年后,县文化局重新组织力量,搜集史料,编写《早期越剧发展史》(1983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在“越剧之家”恢复开放越剧史展览室。到1985年底,已搜集到实物200余件,照片3000余张,史料四五百万字。有越剧创始人、20年代男班名伶、女班“三花一娟”、“十姐妹”及当今著名演员的剧照、生活照、纪念照;浙东四明山抗日民主根据地越剧进行“三改”的照片、剧本及文字资料;姚水娟、筱丹桂、赵瑞花、竺水招、尹树春、丁赛君等已故著名演员的遗物、戏服、戏具等;越剧初期的各种乐器、服饰、道具、唱本、提纲本、说明书、专刊及堂彩等;早期男女班名伶的唱腔录音和近期各种流派的唱腔录音;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一些外国元首接见越剧界人士的纪念照;以及其他有关的越剧史料。

   19791985年,先后到“越剧之家”参观访问的有:国家文化部领导,省党政军领导,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武汉、南京、福州、兰州、银川、南昌及其他省、市的文化界人士、越剧工作者、研究人员、越剧演员和各行各业的越剧爱好者,还有法国、日本等国的外籍华人和中国港、澳、台同胞。

  第三章

  第一节 传统剧目

  男班创办初期,上演剧目多为“唱书”时期的书目,有《懒惰嫂》、《养媳妇归娘家》、《卖婆记》、《箍桶记》等,多系一旦一丑的“对子戏”,剧情简单。后随演技的提高,艺人们把较好的书目改编成大戏,有《珍珠塔》、《赖婚记》、《双珠凤》、《玉连环》、《三仙炉》、《七美图》等。同时又从绍剧、调腔、婺剧、徽戏中移植了《龙凤锁》、《百花台》、《三看御妹》、《二度梅》、《沉香扇》、《碧玉簪》、《玉蜻蜓》、《仁义缘》、《双狮图》、《珠蟒袍》、《碧玉带》、《粉妆楼》等剧目。从两人演唱的“对子戏”,发展到“四柱头”齐全的大戏。男班进入上海后,又从传书、宝卷和民间故事中改编和移植了《梁山伯》、《三笑缘》、《琵琶记》、《八美图》、《十美图》、《七星剑》、《蛟龙扇》、《何文秀》、《合同纸》、《蜜蜂计》等剧目。男班时期县人创编、整理的剧目选介如下:

  《箍桶记》系嵊籍老艺人创编。剧情为财主石二老邀张桶匠箍桶,故弄玄虚点报桶名如猜谜,张一无所知,返家告知其女九斤,九斤将桶名一一道破,解父之难,显示了良家姑娘的聪颖。1956年,浙江越剧团胡汝慧将此剧整理为《九斤姑娘》。1986年浙江越剧院又改编成电视剧,在全国评比中获奖。

  《碧玉簪》由老艺人马潮水、张云标等从婺剧移植改编而成。剧情为新婚夫妇王玉林、李秀英因表兄顾文友破坏失和,使李长时间蒙冤受屈,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重压。原来的结局为“三家绝”,即三家独生子女顾文友问斩,王玉林自尽,李秀英被父踢死。改编后以王玉林认错、送凤冠大团圆结局。民国7年(1918)男班在上海明星戏院首演此剧成功。1956年,县人佘惠民整理后,由杭州越剧团首演。同年,剧本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上海越剧院也改编上演。1962年根据上海越剧院演出本,拍成彩色电影。

  《梁山伯与祝英台》早在19世纪80年代,唱书艺人根据民间传说、宝卷改编成《十八相送》、《楼台会》等书目演唱。越剧产生后,为常演剧目,并经男班演员多次加工改编。民国7年,王永春、白玉梅合作,编成《梁山伯祝英台》29场的长本戏。剧中原有梁山伯、祝英台为金童玉女,在蟠桃会上互生情爱,被王母贬下凡间,处以“三世不得团圆”等情节。还有祝英台、马文才游地府、阴审等迷信糟粕。但在当时仍颇具反封建的积极意义,常演不衰。解放后,上海越剧院多次整理改编,称《梁山伯与祝英台》。剧本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上海越剧院以此剧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剧本奖、演出一等奖。1953年被摄制为解放后第一部彩色影片,荣获第八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音乐片奖”、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映出奖”。

  《孟丽君》为长达28集的第一部连台本戏,由俞龙孙根据唱本《再生缘》改编。表演女子孟丽君才华压倒须眉,女扮男装,位至丞相,几经曲折,终与皇甫少华结成眷属的传奇故事。民国10年首演于上海升平歌舞台,获得成功。多年来先后有三连本、五连本、上下本演出。解放后,金华市越剧团整理后改单本演出,19574月在杭州中国剧院演出,25日夜周恩来总理前去和市民们一起观看,观后,周总理到后台和全体人员一一握手,和他们作了历时80分钟的谈话。对他们的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孟丽君》的演出加以赞扬。并与剧团全体演职员合影。上海越剧院也整理演出此剧。

  《赖婚记》又名《马童宾抢亲》。原系男班演员改编、常演的剧目。解放后,县人张继舜、吕柏汀根据老艺人王海金、李岳赉口述,作进一步整理改编。萧山、宁波越剧团曾演出此剧。1984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新过年》县人丁一等根据老艺人马潮水、张荣标口述的传统小戏《王小二过年》整理改编。1956年嵊县越剧团首演此剧。剧本发表于19572月浙江《俱乐部》。

  女班诞生后,多沿用男班的传统剧目,并有所创新、发展。早期女班演员施银花、姚水娟等演唱的拿手戏《双珠凤》、《玉蜻蜓》、《盘夫索夫》等剧目,至今常演不衰。

  第二节 新编剧目

  解放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方针指引下,创作了一批新编剧目。19771985年,县人张波、周乃光、杨更白、吕柏汀、陈正国、相樟宝、李名卿等先后编写了以下新剧目:

  《柯猪记》现代小戏。197710月由嵊县越剧团首演,1978年上海越剧院二团也排演此剧。同年,浙江《群众演唱》发表剧本。

  《骂嫂嫂》现代小戏。1978年嵊县越剧团首演。同年《群众演唱》发表剧本。获绍兴地区专业戏曲调演剧本奖。

  《波光粼粼》现代大型戏。1978年嵊县越剧团首演。同年11月参加绍兴地区戏曲调演,获剧本奖。后还参加省国庆献礼演出。

  《雍姬怨》大型历史故事剧。1981年由嵊县越剧团首演。次年1月参加浙江省戏曲调演,获创作奖。剧本发表于浙江《剧本选刊》。

  《四姑娘》现代大型戏。1981年嵊县越剧团演出。同年参加省、地区戏曲调演,获剧本创作奖。

  《偷瓜》现代电视戏曲片。1981年浙江电视台摄制播映,中央电视台转播。同年浙江《文化娱乐》发表剧本。

  《汉文皇后》新编历史剧。198210月由嵊县越剧团和上海越剧院同时演出。1983年获省首届戏剧节剧本创作奖。同年,《戏文》发表剧本,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别也难》新编历史剧。由新昌县越剧团首演,改名《李商隐》,1984年,《戏文》发表剧本。在1985年绍兴市第二届戏剧节上,获优秀剧本奖。

  此外,全国各地的越剧团体及创作人员也新编、改编了大量优秀越剧剧目。至1985年,已拍成电影的有:《祥林嫂》、《越剧精华》、《相思树》、《石榴红》、《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西厢记》、《追鱼》、《斗诗亭》、《金枝玉叶》、《烽火姻缘》、《三看御妹刘金定》、《王老虎抢亲》、《云中落绣鞋》、《柳毅传书》、《碧玉簪》、《红楼梦》、《毛子佩闯宫》、《半篮花生》、《胭脂》、《花烛泪》、《莫愁女》、《绣花女传奇》、《桐江雨》等。

  第四章

  越剧的音乐唱腔旋律丰富,流畅多采,曲调柔美,细腻缠绵,具有江南丝竹之秀丽、清雅,为人们喜闻乐听。

  第一节

  调腔随着越剧的发展而演变,主要调腔有:

  四工合调又名四工唱书调,是落地唱书的主要曲调。清咸丰元年(1851),剡北乡马塘村农民金其炳在法事佛曲、忏师宣卷调和牧歌小调的基础上,加工而成。调高明快,活泼动听。但只有起调,无单独落调。尾声以“四工上合尺”作衬字,故称“四工合调”。

  哀哀调又名点红调。清同治八年(1869)后,蛟镇乡中高村农民张国森,吸收民间妇女悲哭声和山歌小调创作而成,因尾声衬字为“哀呀哀哀呀”而得名。曲调优美,伤感悲恻,民歌味浓。但说唱性差,故演唱时间不长。

  呤嗄调又名湖调。清光绪十五年(1889)间,为唱书艺人金芝堂在“四工合调”的基础上,吸收“湖州三跳”唱书艺人“劝世调”的精华所创,因衬字为“呤嗄呤呤嗄”而得名。属宫调式“起平落”结构。帮腔灵活,有二韵、三韵、四韵之分,可长可短。且旋律变化较多,适应性和表现力较强。民国10年(1921),男班始用丝弦(板胡)伴奏后,逐渐代替人声帮腔,呤嗄调进入了正调腔时期。此调为唱书后期和小歌班时期的主要曲调,对后来越剧唱腔体系的形成有较大影响。

  四工腔女班兴起后,因音域关系,男班用的正调腔不适应女演员演唱,促使音调和乐器定弦进行改革。女班名旦施银花与琴师王春荣合作,将原正调腔的“l-5定弦改为“6-3定弦。“6-3在工尺谱上为“四工”,故称四工腔。初时旋律变化不大,音调平直。后又作了改进,旋律渐趋流畅明快,并富有抒情性和歌唱性,流行近20年,为早期女子越剧的基本曲调。

  六字调民国2030年间,在四工调的基础上,吸收男班呤哦南调形成,主胡定弦“2-6,即以“四工”弦法“6-3中的“六”字(简谱“5音)作为“宫”(简谱“1音),故称六字调。六字调与弦下调是同类型反调唱调,两者拥有同样数量的辅助性唱调,但六字调比弦下调低二度,音区更宽,有利于女嗓向高音区扩展,富有自己的唱腔特色,是越剧男女合演时期男演员的基本唱调。

  尺调腔民国31年后,袁雪芬与琴师周宝才合作,在正调腔和四工腔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它以“5-2定弦,“5-2在工尺谱上为“合尺”,故称尺调腔。旋律比四工腔灵活,可紧可缓,抒情性强,表现力丰富,遂成为女子越剧的基本调腔,为后来发展各种流派唱腔奠定了基础。

  弦下调民国341月,范瑞娟得到琴师周宝才帮助,在六字调基础上,吸收京剧反二簧特点所创,音调低沉,旋律缠绵悱恻,适于表达哀怨伤感和抒发慷慨激昂之情,逐渐形成越剧的又一基本曲调。

  至此,越剧的调腔渐趋成熟、丰富,板式也较前完整。有快板、中板、慢板、倒板、嚣板、散板和十字调等等。解放后,为适应男女合演、混演的需要,又产生“男调”。男女对唱分别采用同腔异调、同调异腔或异调异腔。并创作一批新曲,增加幕前曲、幕后合唱、和声演唱及配曲等。越剧音乐已发展为综合、独立的新体系。

  第二节

  越剧在发展中,唱腔形成各具特色的流派,嵊籍演员为代表的主要流派有:袁派、傅派、尹派、范派。

  袁派袁雪芬善于从人物感情出发,突破旧格,创造新腔。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第一个独具特色的流派————袁派。她唱腔柔婉细腻,朴实深沉,节奏多变,运腔自然,行腔流畅,并富有生活气息。代表作为《祥林嫂》(饰祥林嫂)、《西厢记》(饰崔莺莺)

  傅派傅全香音域宽广,表现力强,抒情时婉转华丽,起伏跌宕,胸腔、口腔、头腔能共鸣并用。吐字清晰,采用真假声相结合的唱法,达到声、情、味的统一。代表作为《梁山伯与祝英台》(饰祝英台)、《情探》(饰敫桂英)

  尹派尹桂芳嗓音清厚,音色润美,唱腔多在中音区活动,柔婉缠绵深沉,运腔朴实自然,咬字准确,明快流畅,起调尤具特色。代表作有《屈原》(饰屈原)、《盘妻索妻》(饰梁玉书)

  范派范瑞娟唱腔醇厚质朴,吐字清晰,韵味浓郁,音区宽阔豁达,小腔与拖腔起伏跌宕,具有男性化、韵律化、立体化的特色。代表作有《梁山伯与祝英台》(饰梁山伯)、《祥林嫂》(饰贺老六)

  旦角王文娟、老生商芳臣及老旦周宝奎等,唱腔均各具特色,自成流派。

  第三节

  越剧初创时期,有唱曲而无乐器。初时仅用毛竹节代鼓,后使用鳖鼓和尺板,无专业人员,由演员兼司。清末,男小歌班“梅朵阿顺班”在县城药王庙演出时,曾使用板胡,但效果不佳。民国9年(1920),男班在沪演出,再次使用板胡,并加用锣鼓打击乐。之后,改鳖鼓为板鼓,又增加“斗子”(金钢腿),形成“三件头”(板鼓、板胡、斗子)乐队,用于唱前加引子,唱后作伴奏。民国11年后,乐队扩大,改板胡为平胡,增加三弦,后又相继增加二胡、笛、箫、唢呐等乐器,一人兼司数件。并向京剧、绍剧吸收牌子曲,形成五六人的小乐队。但无统一的曲谱作准,随演员边唱边伴奏。民国30年后,越剧剧目、表演日益改进,曲调、板式也随之丰富。乐器又增加月琴、扬琴、琵琶、中胡、大胡等,并改平胡为越胡(主胡),乐队初具规模。解放后,乐队建设渐趋完整,演奏员增至一二十人,还运用特大胡、笙、古筝以及大小提琴、长笛、黑管、电子琴、爵士鼓等西洋乐器,有的还使用轻音乐伴奏。并设置专职作曲人员,建立定腔、定谱和创作新曲的制度。至今,越剧乐队已成为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相结合的独立演奏单位。

  第五章

  本章仅收录部分嵊籍艺人,已故、在世均载。金芝堂、金荣水、马潮水、筱丹桂、姚水娟、竺水招已载本志人物编,不再重录。

  第一节 男班演员

  相来炳升高乡下相村人。小歌班创始人之一,1906年,首次率徒在余杭县陈家庄登台演出。早期越剧著名演员张云标、卫梅朵、马阿顺、喻传海等皆为其门徒。

  马阿顺  1900年前后拜唱书鼻祖相来炳、金芝堂为师。1906年改唱“小歌班”。擅演长衫丑,滑稽诙谐,倾倒观众。是当时有名的丑角演员。

  卫梅朵  190718岁时与马阿顺组班,工旦。1910年后,首先率班进入杭州“大世界”演出。卫有“革新派”之称,当时“小歌班”尚处在清唱时期,卫却常拉胡琴配唱,是越剧音乐和唱腔发展的先行者。

  王永春原名黄杏春,190915岁时拜师学艺,工生。1920年在沪首演《梁山伯祝英台》,王饰梁山伯,表演轰动剧坛。抗日战争胜利后回乡,先后执教两副女班。解放后,曾任剧团导演,遗有《游庵认母》、《游上林苑》等唱片。

  白玉梅  191216岁拜师从艺,工旦。他刻苦勤练,在家门前小池塘上架一狭小木板练台步,练就行不动裙、身不摇晃、轻盈敏捷的身段动作。1933年与著名女小生屠杏花在宁波演出《唐伯虎点秋香》,白饰秋香,观众不识其为男旦。白咬字准,吐词清,能一口气连唱数十句快板,字字清晰。

  张云标  191319岁学唱书,后学戏,工小生。张脸部表情功夫独到,喜怒哀乐表演得淋漓尽致,被誉为“脸部肌肉会说话的演员”。解放后,浙江省文化部门曾拍摄《张云标脸部表演艺术相片集》,专作介绍。张还从事越剧教育、导演,整理了一批传统剧目,培养了不少越剧名伶。

  知名的演员还有:演小生的支维永、张志帆,演旦角的金锡芳、费彩棠,演老生的童正初、娄天红、丁小芳,演丑角的张瑞丰、金瑞苗、谢紫云等。

  第二节 女班演员

  施银花  192314岁进第一副女科班从艺,工旦,唱做俱佳。1925年前后,与琴师合作首创适合女演员的“四工腔”,人称“施腔”。1938年到沪演出,挂牌“第一舞台”,为当时越剧“三花”之魁,被誉为“花旦鼻祖”。灌有《方玉娘祭塔》、《盘夫》、《二度梅》、《游庵认母》等唱片。解放初去台湾。

  赵瑞花  192312岁进第一副女班,工旦。为当时越剧“三花”之一,颇享盛誉。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自组剧团,收徒授艺。有《辕门斩女》、《盘夫》、《祭夫》、《后游庵》等唱片留世。

  屠杏花  192311岁学艺于第一副女班,是女子越剧第一位小生。与施银花长期合作,配合默契,人称“银杏并蒂”。灌有《盘夫》、《孟丽君看图》、《二度梅》等唱片。

  尹桂芳祖籍嵊县,出生于新昌。192911岁进家庭小科班,后转入嵊县“醒狮剧社”,1931年又入“大华舞台”学艺。工生,文武兼备,唱做俱佳,形成独特的“尹派”风格。曾荣获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一等奖。

  竺素娥  193014岁进“群英凤舞台”从艺,先工旦,后改生。文武兼长,戏路广阔。灌有《化缘认妻》、《书房会》、《毛龙作吊》等唱片。

  贾灵凤  193015岁进“高升舞台”,学丑角。还能演老生、小生、老旦。遗有《刁刘氏》、《西厢记》等唱片。

  商芳臣  193011岁入“高升舞台”学艺,后成为著名老生。曾在电影《柳毅传书》中饰演龙王。获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二等奖,江苏省和南京市戏曲会演演员一等奖。

  周宝奎  193011岁入“高升舞台”学艺,后为著名老旦。在电影《红楼梦》中饰贾母,电影《碧玉簪》中饰王母,均表演得维妙维肖。曾赴朝慰问演出,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军功章。

  毛佩卿  193113岁进“大华舞台”学艺,工生。解放后曾任宁波市越剧团团长。注重剧目改革,先后主演《锦绣河山》、《祥林嫂》等新戏,曾获浙江省首届戏曲会演演员一等奖、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荣誉奖。

  马樟花  193212岁入“镜花舞台”习艺,工生。1938年秋赴沪演出,以扮相俊美,表演细腻,嗓音清亮而著称,誉满“十里洋场”。1939年上电台播唱,为电台播唱越剧之始。遗有《仕林祭塔》、《珍珠塔》等唱片。

  小白玉梅  193313岁随父白玉梅学艺,工旦。14岁在沪挂牌演出,是最早参加男女混演的女演员。以咬字准、吐词清、唱腔韵足而蜚声越剧界。17岁即灌制《李三娘叹五更》、《王千金祭夫》等唱片。

  袁雪芬  193312岁进“四季春”科班学艺,工旦。1936年随班至沪演出。袁力主越剧改革,树起“新越剧”的旗帜,确立编、导、演、音、美五位一体的艺术创作制度。先后演出一批反封建的新戏,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获得国内外观众好评,均拍成电影。在多年的演出实践中,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袁派”,在越剧界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曾获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荣誉奖、19491955年优秀电影荣誉奖。1955年缅甸吴努总理授予金质荣誉奖。19551985年担任上海越剧院院长。

  尹树春  193312岁入“阳春舞台”从艺,工生。13岁即挂牌登台。解放后,在沪组建“春光越剧团”。1956年带领剧团到西北兰州“落户”,改为兰州市越剧团,尹任团长。

  傅全香  193311岁进“四季春”科班,工旦。在实践中创造了真假声结合的“傅派”,被誉为“花腔女高音”。表演激情充沛,声情并茂,、细腻感人。曾获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和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一等奖。

  张茵  19348岁进“小高升舞台”学艺,解放后为浙江越剧团著名旦角。张主演的《西厢记》,由香港拍成电影,得到好评。曾获浙江省戏曲会演演员一等奖。

  范瑞娟  193513岁进“龙凤舞台”学艺,1938年到上海演出。以表演典雅朴实、情真意笃而著称。成功地塑造了梁山伯、贺老六等艺术形象,创造了富有阳刚之美的“范派”。曾获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和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一等奖。

  王文娟  193611岁时进大洋村科班,工旦。1938年后到上海演出。戏路广阔,花旦、青衣、泼旦皆能,善于刻划人物性格,被誉为“性格演员”。曾获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二等奖,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一等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缅甸吴努总理授予金质荣誉奖。

  陈佩卿  193710岁学艺,拜马潮水为师。解放后为浙江越剧团著名小生。曾获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二等奖、浙江省戏曲会演演员一等奖。

  丁赛君  194115岁从艺,工生。后演出于杭、沪等地。60年代初,与香港著名影星夏梦合拍电影《三看御妹刘金定》、《金枝玉叶》、《烽火姻缘》等,受到国内外观众和中国港澳地区同胞的好评。曾获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二等奖。

  金宝花自幼拜男班名小生张云标为师。解放后为浙江越剧团著名小生,在越剧《胭脂》中饰吴南岱,获得较高评价。主演的《西厢记》,由香港拍成电影,获得好评。曾获华东区和浙江省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二等奖。

  第三节 其他越剧工作者

  喻传海教戏师傅。1927年在廿八都村开办男班,1930年始,先后执教女班高升舞台、东安舞台、小高升舞台。所教的科班均以《仁义缘》为启蒙戏,要求学徒既学戏又学做人,要有仁有义。教授艺术,严格认真,既教外功(外部形体动作),又授内力(感情表达能力),使学徒较快入戏成才。

  竺基焕武功师傅。1930年始,先后任教群英凤舞台、大华舞台、新群英舞台。教艺既讲要领又做示范,使艺徒奠定扎实的武功基础。1953年任重庆市越剧团导演时,为丰富越剧表演手段,向川剧学习各种舞蹈动作,转教给演员。竺曾执导《梁祝》、《西厢记》、《首战平型关》等70多本剧目。

  冯九经琴师。1935年参加当地“农商乐社”(戏客班)学板胡,次年转为越剧主胡手。冯吸收京剧西皮之长,运用于越剧“四工腔”。在快板、嚣板中采用长短弓相结合的演奏技巧,突破旧的伴奏法。40年代初,在沪为越剧名伶操琴,应剧情所需,运用多调式伴奏,效果好。被《越剧日报》誉为越剧第一琴师。

  裘云飞舞美设计。1949年参加浙江省文工团,后转浙江越剧团,致力于革新创造。30多年来为越剧、昆剧等80多个剧目设计舞台美术,其中《认母》、《麒麟带》、《珍珠塔》等剧的设计,分别获华东区和浙江省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舞美设计奖。

  罗志摩舞美设计。代表作有《风雪摆渡》、《孔雀东南飞》、《白蛇传》、《何文秀·哭牌算命》等。其《古墓香魂》的舞美设计,选入《全国舞台美术设计作品选》。

  

  越剧在台湾

  解放初,越剧从舟山等地流入台湾。较知名的嵊籍演员有旦角施银花、吴燕丽等。1950年秋,吴等在台北美都丽戏院首次演出越剧,后以《红娘》和8集连台本戏《孟丽君》在台奠定基础,不久组成虎风越剧团。吴唱腔柔婉韵厚,做工细腻逼真,被台湾观众誉为“越剧皇后”。1958年后,香港越剧演员邵赛君、邵丽君姐妹和范派名伶高瑾等到台演出,越剧风靡一时。当时台北的“大华”、“金山”、“红楼”、“明星”、“新南阳”等剧院,均为越剧常演之地。演出剧目有《碧玉簪》、《梁山伯与祝英台》、《珍珠塔》、《双珠凤》、《何文秀》、《方玉娘》等。至70年代,老演员相继退隐,新演员缺乏培养,观众日减,越剧逐渐冷落。1981年,台北市举行越剧演员联合演出,退隐多年的老演员曾登台献艺。

  尹桂芳、戚雅仙回乡义演

   198232123日,尹桂芳、戚雅仙等著名演员,为“越剧之家”筹措教育基金,在嵊县人民剧院义演。演出剧目有《何文秀》、《玉堂春》、《碧玉簪》等剧的折子戏。三天四场所得收入,全部捐赠“越剧之家”。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到嵊县公演

   198310月,新组建的浙江省“小百花”越剧团,在赴香港演出前夕,先来嵊县“娘家”首次公演于新落成的嵊县剧院。演出剧目有《五女拜寿》、《汉宫怨》、《双玉蝉》及其他折子戏。越剧新秀的演出,轰动全县城乡。演出19场,场场爆满,观众达2.38万人次。演出间隙,“小百花”演员还参观“越剧之家”,了解越剧发展史。

  上海越剧院返嵊“省亲”演出

   19831226,上海越剧院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及知名演员一行80余人,回嵊“省亲”演出《李娃传》、《春香传》、《瑞云》、《打金枝》、《踏伞》、《情探·阴告》、《红楼梦·葬花》等剧目。演出20余天36场,观众达4.7万人次。四川、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安徽、吉林等省的越剧团体,均派员来嵊观摩学习,盛况空前。

  越剧诞生80年纪念活动

   198552223日,嵊县举行越剧诞生80年和越剧之家发起筹建30周年纪念活动。参加的有上海、福州、南京、武汉、重庆和浙江等地的文化部门领导、新闻界及越剧界著名人士共100余人。与会者共商越剧改革、振兴之大计,并为在嵊县筹建全国第一个越剧博物馆,向越剧界发出倡议。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版权名称 | 网站联盟 | 网站管理

主办:中共嵊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嵊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邮编:312400

电话:0575-83031707 传真:0575-83026547 邮箱:szdsb88@sina.com.cn 地址:浙江省嵊州市剡湖街道龙会一路六号 技术支持:杭州孚立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