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站内搜索:
首页
>> 地方文献 >> 市县志书 >> 嵊县志(修订本)
第十九编文化

发布日期:2014-09-0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嵊州市 字号:[ ]


  第一章 社会文化

  第一节 文化单位

  县立民众教育馆

  民国19年(19302月,由通俗教育馆、通俗演讲所、通俗图书馆归并而成。馆址设在城隍庙门楼————溪山第一楼,由教育局督学兼馆长,馆员1人。同年4月在馆内开设民众茶园。21年举办和辅导民众学校42所。23年县立公共体育场并入。次年,馆内设阅览、娱乐、健康、教育、讲演、陈列、生计、总务8部,有馆长1人,馆员3人。图书室有图书万余册、巡回文库7具,娱乐室有乐器30余种,运动场有足球、篮球、排球场、沙坑及运动器械20余件,每日开放,民众可自由参加活动。并举办民众学校64所和国货标本、特产展览等。31年日军入侵,县城沦陷,活动停顿。349月复馆,馆址甲贡坊。3710月迁司前街喻公祠,设总务、教导、生计、艺术4组,有馆长1人,馆员4人。194911月为县人民政府接管。

  区(镇)立民众教育馆

  民国22年(19335月,第二、三、四区区立民众教育馆同时成立,各设馆长1人,馆址分别设在甘霖镇(次年移博济镇)、长乐镇、崇仁镇。25年统一改称镇立民众教育馆,增馆员12人。

  私立民众教育馆

  民国19年(19308月第二区区立裘庄民众教育馆成立,设馆长1人,馆址设在白鹤乡上路西村裘氏宗祠。分讲演、图书、娱乐3部,经费120元。21年因其办馆经费由裘庄合众捐助,遂改为私立,称嵊县私立裘庄民众教育馆。25年有职员2人,经费220元。19495月解放后停办。

  县文化馆

   194911月,嵊县人民文化馆建立,负责举办和辅导全县群众文化活动。馆址初在市山弄袁家祠堂,1950年迁孝子坊基督教堂。1951年改名嵊县文化馆,馆址迁赵家祠弄,1959年迁城隍庙。“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部分活动停止,1979年恢复,馆址迁市心街。1985年底,配有文学、美术、摄影、音乐、舞蹈、戏剧、文化宣传、群众文化理论研究等专业干部和工作人员19名。其中1人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3人为浙江省群众文化学会会员,4人分别为浙江省作协、音协、舞协、影协会员。有馆属业余艺术团1个,馆办月刊《越乡文化》。

  区、乡文化站

   1952年始建崇仁、甘霖两区和城东(乡级)公办文化站。1958年,临城、南山、三界、黄泽等区相继建立民办公助文化站。后几经撤并、复建,至1973年区区建站。19797月,长乐区文化站被评为省文化系统先进单位。同年全县始建社办(乡、镇级)公助文化站10个,1984年乡站建齐。1985年,全县有文化站77个,工作人员80人,其中国家干部38人。文化站活动场所面积共5.3万平方米。

  工人文化宫

   19528月,县总工会在城关镇西前街始建县工人俱乐部。后附设电影放映队,在各地巡回放映。另辟工人图书室于卢和峰公祠。1959年俱乐部迁赵家祠弄。1978年增建活动楼,内设图书、阅览、乒乓、棋类等活动室,并有教室、露天球场(兼旱冰场)1983年增辟剧场,有座位1021个。1984年改名嵊县工人文化宫。

  此外,还有各厂、矿、企事业单位工会建立的文化活动组织。1985年底,全县有职工业余体育运动队68个、图书室74(藏书9.6万册)、电影放映单位8个、业余演出队19个、业余创作组4个。还有集邮、武术、气功、钓鱼、摄影、书法、美术等各类兴趣活动小组136个。

  乡村俱乐部

   1955年开始建立。1959年,全县(含新昌)有中心俱乐部(乡级)107个、俱乐部(村级)1343个。1981年起,县人武部、团县委和文化局联合组建“青年民兵之家”,将“民兵之家”、“青年之家”和俱乐部合而为一。至1985年底,全县共建1130个“青年民兵之家”。黄泽镇白泥坎村、中爱乡圳塍村、崇仁镇九·十村等地的“青年民兵之家”,曾分别受团中央和省有关部门表彰。剡北乡马塘村等“青年民兵之家”的活动,中央电视台作过报道。

  文化中心

   198010月,浦口公社首建绍兴地区第一个文化中心,后各地相继建立。1982年,浦口乡文化中心被评为省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先进集体。次年,在全国(南方片)农村集镇文化中心工作座谈会上,书面介绍了嵊县组建文化中心的经验。1985年底,全县经验收合格的文化中心29个,活动场地2.46万平方米。崇仁、长乐等镇文化中心,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玉山公祠、钱氏大新屋等为活动场所,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198511月,省文化厅在嵊县召开全省农村文化中心工作座谈会,参观并表彰了长乐、崇仁、浦口文化中心。

  第二节 民间文艺

  故事歌谣

  嵊县民间故事、歌谣极为丰富。解放后,文化馆组织业余作者搜集整理,陆续在各级刊物发表。1959年,东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嵊县民歌选》。1979年县庆祝建国30周年征文办公室编印《嵊县民间故事》第1辑,选收民间故事51篇,计14万字。1983年,县文化馆与县基本建设委员会又编印《嵊县地名故事》,搜集整理嵊县地名出典、掌故、山水传说、名人轶事、趣闻奇谈和风俗探源等90篇,计16万字。到1985年底,省市以上刊物发表有关嵊县的民间故事作品达20万字。有些民间广为流传的歌谣,已被越剧吸收,如《九斤姑娘》中的“金丝猫”、“娑婆条”、“猜桶”等;有的则成为越剧传统戏中通用的赋子,如“街坊赋子”、“讨饭赋子”等。

  

  解放前有演奏宗教乐曲为职业的乐师班、道土班,也有帮会形式的嬉客班、清客班等,还有逢婚丧喜庆临时凑集的业余演奏班。主要乐曲有管弦锣鼓乐:辕门、十番、妒花、绣球等;丝竹乐(俗称板头):高山流水、玉屏风、斑鸠过河、雨打芭蕉、老凡乙、跌落金钱、平湖头、渔舟等;座唱:曾记梨花等。至今一些民间艺人和爱好者,尚能演奏其中一些乐曲。较有影响的民歌是牧牛山歌。流传于东乡的练嘴行(又名莲子行),有固定曲调,可即兴作词,见物唱物、即景唱景、睹人唱人。此外还有木人号子、打夯号子、七朵花小调、十二只台子、孟姜女调等。

  解放后,文化部门组织力量对民歌、乐曲进行整理和加工:《辕门》、《十番》、《妒花》、《绣球》等,一直被上海音乐学院作为民族乐曲教材。19532月,崇仁镇民间乐队演奏的《大辕门》,获华东区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一等奖,同年4月去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黄泽镇白泥坎村农民魏淇园,在民间器乐基础上,创编了吹打乐《春风、夏雨、秋收、冬乐》四季组曲(又名田园组曲),其中《夏雨》于19571月在浙江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上获一等奖,魏淇园获创作奖、民间艺术活动奖、优秀演员奖。3月,演奏队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夏雨》还由中国唱片社制成唱片。19853月,《中国民族民间乐曲集成》(浙江卷)编辑现场会在嵊召开,观摩嵊县部分吹打乐和中、小型民间乐曲演奏。

  

  县内流传的舞蹈有舞龙、舞狮、回头拜、大头和、哑背疯、调无常、荡湖船、十癞子抢亲、斗鸡、调五马、着地三十六行等。剡溪下游还流行过“海神会”,扮演蟹、龟、鱼、虾等水族动物(今已失传)。这些舞蹈一般在庙会迎神时,由民间组织演出。解放后进行搜集整理。广利乡逵溪村的《调五马》,19571月,参加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出二等奖。《哑背疯》流传于黄泽前良一带,起源可追溯到唐,宋、元以后演变成舞蹈,明、清盛行,每逢农历十月十六(当地庙会日)必演。此舞表演时由一人扮演两个角色,上半身演女,下半身演男,塑造哑巴背疯婆的形象。1984年经县整理后,编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

  

  杂耍有抛菜瓶、盘男吊、高跷、迭罗汉、翻表等。解放前各地有罗汉班、高跷班等民间表演组织。较知名的有金庭乡灵鹅村的高跷,北宋乾德年间(963968)村人踩高跷已结队成伍,出演石鼓庙会。晚清,全村踩高跷成风,建起数支各有30余人,配有蜈蚣状高招旗、五六人组成的鼓乐队、漆着黑白相间的“缠花”高跷,穿戴古装服饰,扮演不同戏文角色的高跷队伍。杂耍常于庙会迎神时,与音乐、舞蹈凑合演出。解放后曾以调演形式作过表演。

    1984年国庆节,县组织民间传统艺术大会赛,由各区组成代表队12个、共587人,表演了舞狮、舞龙、大头和、哑背疯、打连响、花竹舞、龙舟、荡湖船、抛菜瓶、高跷等16种形式的节目。

  第三节 书刊收藏和阅览

  图书馆()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教育家蔡元培到嵊任剡山、二戴两书院院长,集资购置新学图书,聘专人管理。除供院内诸生借阅外,还允许院外士人来院检阅、摘抄,已具公共图书馆雏形。

  民国4年(1915),县人张廷衡等私人集资筹办剡溪图书馆,设于县城文昌阁,置书千余册。8年,县城又建立通俗图书馆,附设于剡溪图书馆内,藏书七八百册。19年,通俗图书馆并入县立民众教育馆。31年,县立图书馆创办,附设于剡溪图书馆。日军侵占嵊县后均停办。349月县立民众教育馆恢复后,开展书刊借阅活动。

    194911月县人民文化馆建立,设图书室。19566月,嵊县图书馆建立,初时收藏图书4000册。1958年并入县文化馆。1985年单独设立,有工作人员7名,设采编、借阅、农村辅导、资料查阅4个工作室,藏书10.85万册,中文期刊350种,报纸80种。这年发放个人借书证1200份,日平均外借80人次、阅览105人次;向乡、镇图书室发放集体借书证,年流通量为1万册次。

  民国245月,白鹤乡上路西村私立裘庄民众教育馆内设图书室,置书1587册,供本村人外借和阅览。25年始,博济、长乐、崇仁等镇也成立以书刊阅览为主的镇立民众教育馆。嵊县中学、春皋中学、阳山中学、二戴小学、剡山小学等校创办后均设图书室。太平乡坎流小学图书室,藏有《万有文库》等书。解放后,基层图书室有较大发展。1985年底,全县有乡、镇级图书室66个、村级图书室955个,收藏图书19.5万册。有工会图书室74个,藏书9.6万册。

  古籍收藏

  县图书馆现藏古籍3万余册,其中有家谱、地方志、乡土著作等200余种,丛书有《四部丛刊》、《四部备要》、《万有文库》、《丛书集成》等。

  善本主要有:

  《史记》130明天启五年(1625)大来堂刻本。存119卷。

  《前汉书》100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南监刘应秋等刻本。存87卷。

  《北齐书》50明万历十七年(1589)南监刻本。

  《宋书》100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刻本。存9卷。

  《宋史》496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十五年(1566)刻本,万历、崇祯及清顺治、康熙年间补刊。存193卷。

  《金史》135明嘉靖刻本,清顺治、康熙、乾隆递修。存123卷。

  《管子》24明天启五年(1625)花斋刻本。

  《淮南鸿烈解》21明万历十九年(1591)江一鸾刻本。

  明代刻本还有《重镌官板地理天机会元正篇体用括要》、《云栖莲池祖师传》、《古今翰苑琼琚·皇明宸藻》、《东坡先生全集》、《新刻临川王介甫先生诗集》等。

  第四节

  抗战初期,县城和集镇多处举办抗日画展。民国281939)年,驼群画社创作《日寇暴行图》等,与中小学学生的抗日宣传画一起在县城西后街养老堂展出。1951年,县文化馆工作人员肩挑幻灯、图书、画片下乡巡回放映、展出,宣传土地改革、婚姻法及中苏友好等,人称“文化挑”。19501965年,县先后举办农业、社会主义教育和阶级教育等展览。仅1961年的社会主义教育展览,参观者达15万人次。1981年,县举办嵊县革命斗争史展览,介绍13位著名烈士生平事迹。1983年,对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6烈士的事迹,作了展览、介绍。

    19835月,举办首届“剡溪美展”,展出作品865件,其中在外地的嵊籍作者作品、题词、赠画583件。在县城展期10天,观众2.1万人次。后在安徽巢湖、山东泰安、江苏无锡及杭州、绍兴等地陆续展出。同年10月,建立剡溪艺苑,负责举办学术讲座、笔会、书画展览,与外地开展美术作品交流活动。

  第五节 文艺创作

  民国时期,《嵊新民报》、《剡声日报》等均设文艺副刊,发表少量文艺作品。抗日战争时,有民生读书会、南鹿学社、驼群画社等文艺组织。《剡声日报》副刊《焰影》、《抗敌周刊》等,常发表时评、短文、短剧、新旧体诗、歌曲,揭露日军暴行,宣传抗日救国。周丹虹(伊兵)创作的《血钟记》、《桥头烽火》等现代剧,开越剧反映革命斗争的先河。

  解放初,戏剧、曲艺创作活跃,作品多由业余剧团上演。1950年嵊县中学高中学生俞月亭创作剧本《光荣花》在华东《戏剧》杂志上发表,嵊县文联创作组创作,金湘泽执笔的剧本《挑堤坝》在《浙江文艺》发表。1953年,县召开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会议后,各地业余文艺创作小组陆续成立。195512月,赵马乡赵马村俱乐部创作组费昭珪创作的小剧本《一篮草子》,在《剧本》月刊上发表。次年3月,费参加全国青年文学创作会议,获团中央颁发的奖金。1957年,县工人中心创作组张继舜搜集整理的民间文学作品《蚕姑娘》,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至1985年,张陆续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民间文学作品50余万字。

    19571958年,县内作者先后由出版社出版,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作品有小剧本《代销员》、《采桑叶》、《家庭风波》、《闹龙宫》、《请木匠》、《杨柳春风》等,以及一批小说、散文、诗歌。1960年,业余作者丁方正被评为省文教战线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文化大革命”时期,发表了一批配合当时政治形势的作品,因受极左思潮的干扰,创作活动比较冷落。1977年后,文艺创作开始进入“百花齐放”的新时期。全县先后建立创作组50个,业余作者500多人。19805月,县文化局成立创作室,为绍兴地区第一个专业创作组织,有创作人员4名,从事戏曲剧本创作,陆续发表(上演)大型剧本5个、小剧本13个。19791985年间,全县业余作者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展出的文学、艺术作品计634件。较有影响的作品有:小说《桃子熟了》(尹文欣)、《妈妈和爸爸》(周乃光)、《秀秀》(斯菊林)、《斗牛》(张万谷);诗歌《没有炊烟的村子》(斯志伟),评论《真实描绘当代社会的格局》(俞赞时);曲艺《农家音乐会》(求惟慧);摄影《竹编昭陵六骏》(钱春雷)、《鸭哩哩……》(虞显忠);泥塑《百脸谱》(宓风光);器乐曲《水乐天韵》(陈国良)。钱孝勤的童话剧《猪公公选警卫》,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摄制成电影。商敬诚的美术作品,多次参加省级以上展出,并在外地举办个人画展。王柏勋的钢笔书法作品,获全国中青年钢笔书法大奖赛一等奖。

  第二章 戏剧 电影 图书发行

  第一节 戏剧演出

  演出活动

  清末以来,县内流行的剧种有小歌班(越剧)、大班(绍剧)、徽班(京剧)、东阳班(婺剧)、调腔班(高腔)、鹦歌班(姚剧)等,常在庙宇、祠堂万年台演出。目连戏和《孟姜女》在野外搭台演出,往往通宵达旦。木偶戏亦有所见。

  民国26年(19379月,县城组成以回乡工人、进步青年为主的第一流动宣传队,10月成立中共支部,排演文明戏(后称话剧)《血债》、《察东之夜》、《张家店》、《放下你的鞭子》等,下乡演出200余场,唤醒民众,共同抗日。当时进行抗日宣传演出的还有第二流动宣传队、城区业余宣传组、孩子剧团、敦睦剧团、学生暑期回乡服务团、热血青年团、星峰剧团等。27年县政府举办了嵊剧训练班演出过新编越剧《卧薪尝胆》、《荆轲刺秦王》等。2812月,城区战时青年工作队上演《江南恨》、《出发之前》等剧。30年,大昆乡孔村农民自编自演《卖吉林参》、《十里亭》等戏。33年下半年,白鹤乡上沙地村青年组织继锦歌舞团,演出话剧《烟幕巷》、越剧《木兰从军》。抗日期间,上海一些著名演员袁雪芬、赵瑞花、屠杏花、钱妙花、王笑笑等回嵊常在城关、长乐、甘霖、富润等地演出。

  解放后,业余剧团兴起。据195111月统计,全县有农村剧团394个,职工剧团46个、居民剧团4个,成员共1万余人,大多演越剧,个别演绍剧。剧团实行“自编、自导、自演、自养”,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以演出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为主。1951年起,举办全县农村(业余)剧团会演,演出更加活跃。1954年春节期间,全县业余剧团演出达1724场,观众37万人次。1957年后,县举办职工业余会演及中小学文艺会演,二三年一次。“文化大革命”中,业余剧团停演。1979年后,部分业余剧团转为亦农亦艺的区社剧团,演出活动重新活跃起来,1984年全年演出4000余场。

  演出团体

  嵊县越剧团  195110月建团。1985年有演、职员54人。(详见越剧编)

  嵊县绍剧团清末,县内有以高腔、昆剧、徽班(后加乱弹)等剧种混成的多声腔演出团体,称紫云班。民国后改唱绍剧,名升平舞台,后又有浙升舞台。1954年称浙升绍剧团,1956年定为职业剧团。1959年改名嵊县绍剧团,曾上演《夺印》、《血泪荡》等20多个现代剧目及一批传统剧目。“文化大革命”时停演。后未恢复。

  嵊县人民艺术院  19591月成立,由原新昌越剧团、高腔训练班、木偶剧团、新昌人民剧院、嵊县越剧团、浙升绍剧团、嵊县人民剧院、戏曲学校等单位组成。下分越剧一、二、三团,绍剧一、二团和高腔、木偶7个演出团体,辖新昌、嵊县两剧场,共400余人。19598月,宁波专署选调该院越剧一团及二团部分主要演员组建宁波专区越剧团。1961年上半年,绍剧一、二团合并。同年10月,新昌、嵊县分县,高腔、越剧三团划归新昌,绍剧团、越剧二团划归嵊县,余另行安置。

  群乐京剧团解放前为民间戏班。1955年由县文化部门接办,成立艺术委员会。曾演出一批传统剧目。1959年解散。

  区乡剧团由农村越剧艺人组成,亦农亦艺,自负盈亏。19796月,崇仁等6个区剧团首批创立,以后公社剧团也陆续建立。19804月,县文化局专设区社剧团管理组。1985年底,全县有区乡剧团32个,从艺人员1120人,全年演出8500余场。办得较好的有群艺越剧团(原工乐越剧团)、长乐区越剧团、崇仁区青年越剧团、太平乡越剧团和新山乡越剧团,均有节目参加省、市调演或大会串活动,并获奖励。区乡剧团还先后向外地输送越剧演员400多名,其中有部分经“越剧之家”培训后再送至各越剧团体。

  ()

  解放前,县城药王庙、尹家祠堂、城隍庙、元帅庙及太祖庙等处,先后开设过戏馆。1953年,县文化部门在县城东后街建人民剧场。19645月翻建,座位增至1089个,易名人民剧院。1980年起于北直街新建嵊县剧院,19839月落成,总投资100万元,建筑面积4139平方米,座位1244(含楼座590)。附设会议厅、接待室、演员宿舍、食堂、职工宿舍、停车场等。19854月安装电影放映座机2台,成为演出、放映两用综合性剧院。

   19801985年,各区、乡、镇共改建农村剧场29座,有座位近3万个。

  第二节 电影放映

  民国18年(1929),县城出现手摇无声电影(俗称“影戏”),后曾在崇仁、富润等地映出。23年,县城城隍庙曾开设临时电影院,放映无声电影《火烧红莲寺》、《文武香球》等。民国242528年,浙江省教育厅电影教育巡回施教队先后3次到嵊“讲映”(放映一段画面,间映一段文字说明),最后一次“讲映”《日寇侵华暴行》等影片,在全县8个村镇“讲映”12夜。35年,县人卢贞宝购进日本产35毫米放映双机,自配发电机,在县城放映苏联彩色原声片《苏军血战记》和黑白片《罗汉钱》等影片。后还到崇仁、长乐及上虞曹娥庙、新昌县城、绍兴布业会馆等地放映。

   19512月,浙江省文化局电影队,在城关镇剡山小学操场放映文献记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观众达3千余人。为解放后全县放映首场电影。195310月始,宁波专署电影放映中队208223242小队及232城镇电影队先后来嵊定点放映,19571月均下放归县,成立嵊县电影放映队。195810月,甘霖公社()建立第一个社办电影队。次年1月,长乐、崇仁、上东、黄泽、城区、城东等公社()电影队相继成立。195910月,县成立电影事业管理站。1972年始,陆续成立乡()、厂()办放映单位71个。19809月,原电影事业管理站改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公司多方筹集资金兴建国办电影院,同时依靠集体经济发展农村影剧院(放映队),逐步从露天放映到室内放映,从站着看到坐着看,从小机器放映到大机器放映,从包场放映到售票放映。1985年底,全县有国办电影院6座、影剧院1座,农村影剧院29座,乡办电影队33个,村办电影队6个,个体电影队33个,厂()办电影队6个,共计放映单位114个。有固定售票点85个,座位29316个。全年放映27148场,观众1500万人次,放映收入100余万元。

    1981年起,县电影公司多次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1983年全省电影院基本建设现场会、1985年全省电影发行放映经营管理座谈会,均在嵊县召开。

  嵊县电影院  196410月,在县人民大会堂安装座机放映电影。19802月嵊县电影院建成,位于北直街,建筑面积2194平方米,有座位1492(含楼座475),置有松花江5502型氙灯座机、自动交接机整流器及冷气机房等。1984年添置放映宽银幕立体电影设备。从建院起即实行敞门入场。影院有业余影评组,每月编印一期四开版的《越乡影讯》,发表影评,介绍影片。19841985年,连续获得全省电影院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优胜红旗。

  崇仁电影院  197810月在崇仁镇大会堂安装座机放映电影。198211月建成新电影院,位于镇南首,使用面积1248平方米,座位1090个,采用松花江5502型座机。1983年被评为全省电影院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经营管理好”优胜单位。198411月起,可映宽银幕立体电影。

  长乐电影院原系镇办影剧院,建于大祠堂旧址,19848月作价转让为国办,改今名。使用面积1400平方米,座位1223个,采用松花江5501型座机。198411月起可映宽银幕立体电影。设有舞台、厢房,可演戏。

  甘霖电影院  198210月建成,位于甘霖镇西北,使用面积1072平方米,座位870个,采用松花江5502型座机。198411月起可映宽银幕立体电影。

  黄泽电影院  198210月建于镇西白塔庙旧址,使用面积1073平方米,座位854个,采用长春5803型座机。19852月起可映宽银幕立体电影。

  三界电影院  198212月建成,位于三界镇北,使用面积1460平方米,座位905个,采用松花江5501型座机。198412月起可映宽银幕立体电影,设有舞台、厢房,可演戏。

  第三节 图书发行

  民国初,县城仅有“醉墨轩”文具店兼营教科书。后曾开设青年书店、和兴书店等。另有协华昌文具店受上海商务印书馆委托,经营辞书、古籍等。民国27年(19384月,群力书店开办,曾销售《红色的延安》、《社会发展史》、《群力》等进步书刊,店内附设民众阅览部,同年8月被国民党县党部查封。之后,原址以新城书报社名义营业。不久,长乐开设长风书报社,石璜有瑞华书店,曾发行进步书刊。19495月,县城开办大路书店。同年12月,县新华书店开始营业。

  县新华书店店址初设在市心街,营业用房面积仅20平方米,后移至南大街,现位于北直街。先后3次扩建,总面积增至2400平方米。设有门市部、批发部、农村发行组,进销各类书刊、教材,并对各地图书发行网点进行书刊批发和业务辅导。1953年起,县书店配备人员,分片深入乡村、工厂、学校,送书上门,流动供应。1979年,全县图书发行金额超过教科书。19811982年,县书店农村发行组先后被评为省、地先进集体。1985年底,有职工22人,发行书刊1万余种(1951年为600余种),年销售340万册,发行收入136.72万元。全县人均购书金额比1951年增加10多倍。

  区、乡、镇售书点  1950年下半年起,县新华书店与私营文具店开展教科书联营经销,并对个体书店批发图书。1951年,在城关镇北门等地设立代销处。之后,长乐、石璜、崇仁、甘霖、三界、北漳等地私营纸店均兼营图书。1956年,全县区、镇供销社均建起图书销售点,原由县书店直接供应农村学校的课本,划归供销社发行。图书发行逐步向乡村发展。至1957年,农村图书销售点达72处。长乐、崇仁供销社还设立了图书专业门市部。1979年后,又陆续发展一批集体、个体户经销、代销图书。至1985年底,全县图书发行点达137处,其中区级发行点9处,乡、镇级31处,个体经营97处。有些发行点还协助当地办起了一批农村图书室。

  第三章 报纸 有线广播 电视

  第一节

  《嵊新民报》民国21年(1932)元旦创刊。同年628日被当局勒令停刊,继以《民众日日新闻报》名称刊出,719复用原名。主要报道本地新闻,日出四开四版,共出2635期。在嵊县、新昌发行,发行量为8500份。

  《剡声日报》民国218月创刊。除报道本地新闻外,设有《剡声》、《雨果》等文艺副刊。八开六版,发行量1200份,出版2421期。民国284月与《嵊新民报》合并,出《嵊新、剡声合刊》,四开二版,共出271期。在嵊县、新昌发行。民国29年(19401月停刊。

  《正义日报》民国36年元旦出刊,为国民党嵊县县党部机关报,鼓吹“绥靖建国,戡乱救国”。八开二版,共出852期,嵊县解放时终刊。

  《嵊县日报》  1956313创刊,名《嵊县报》,为中国共产党嵊县委员会机关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报道地方新闻,交流先进经验。曾设《嵊县古今》、《铁面话》等专栏,开始为八开二版,每旬三、八出刊,发行量5100余份。同年51日改为三日刊。次年104日改为每周三、五、日出刊。195851改为日报,次月改名《嵊县日报》,发行1.2万份。101改为八开四版。嵊县、新昌县合并后,改出《嵊县日报 新昌报(联合版)》,次年1月复名《嵊县日报》,发行量20508份。1961211停刊,共计出版1247期。

  《嵊县农技报》  19822月创刊。每月1530日出刊,四开四版。由县农业委员会、县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主办。19845月经省批准公开发行。主要报道和介绍农、牧、渔、茶、桑、副业、水电、农机等技术知识、经营管理经验和农事活动等。至1985年底已出93期,发行1.62万份。

  附:通讯机构

  通讯站  19612月,县委通讯站建立,配备专职干部2名,主要为《宁波大众》提供稿件。次年冬专职干部减至1名,划归《浙江日报》社,由报社与县委双重领导,专为《浙江日报》提供稿件。1966年秋,“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止。

  报道组  19686月,县革委会政工组下设报道组。后改由办事组领导,配备专职干部24名。1976年起与县委办公室合署办公,负责向上级报刊提供稿件。19805月撤销。

  第二节 有线广播

  民国26年(19372月,中央广播电台每周增加播送教授民众学校课本节目,县政府转发了教育厅发的“中央广播电台每周播送教育节目时间表”130张,转饬所属收音校馆遵办。次年,县城县立民众教育馆设有线播音室,市心街、南大街、东前街各大商店装有播音喇叭,宣传抗日,繁荣市场。至日军侵嵊时中止。

    1950年建立县收音站,有专职收音员1人,用交直流两用收音机收听、记录浙江人民广播电台播发的节目。后全县11个区均建立收音站,由一区委干部兼收音员。19528月,始建城镇有线广播站。195511月,嵊县广播站成立,有工作人员5人。1956年下半年,崇仁镇首建区级转播站,至19599月,各区相继建立。1967年,县广播站更名嵊县人民广播站。19698月,新联公社始建转播站,至1974年底,公社站建齐。1985年底,全县广播电视系统有:县人民广播站、县电视转播台、县广播电视服务公司和11个区广播电视管理站,66个乡、镇广播站,共有干部、职工202(含集体编制职工147),其中助理工程师2人,技术员3人。

  广播网路 喇叭

  县广播站初建时,利用电信线路通广播。1955年下半年开通城关镇至沙园、浦口、崇仁等地的广播线路,有喇叭100多只。19568月全县乡乡通广播,年底喇叭增至500多只。1962年县至区的广播线全部脱开电信线路,自立成网,喇叭达1200只。1969年底,全县基本实现队队(村村)通广播,喇叭增至1.8万只。同时,县站在城关镇办起水泥杆预制工场,年产广播线杆1500根左右。1973年在普义、白鹤两乡试用条形地线和变压器平衡倒相配接法,提高网路传输效率,降低地线功率损耗,在县内外推广,并在《广播电视技术》等刊物上载文介绍。19747月,县至乡信号线路实现水泥杆化。1978年起,县至区、乡信号线由单线传输逐步改为双线传输。1982年全县整顿广播网。至1985年,有58个乡、镇广播站达到省厅规定的质量指标,获合格证书。年底,县至区、乡、镇信号线全部实现双线化,信号干线达346杆公里,479双线对公里;乡、镇以下馈电线1652杆公里;村以下用户线4716公里。共有喇叭13.88万只,入户率75.75%,村广播室826个,通广播的村1155个,广播网普及全县。

  广播节目

  县广播站建立初期,每晚播音2小时,以转播中央、浙江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为主。19563月始播自办节目,设嵊县新闻、专题讲座和文艺节目。1957年起定时播发气象预报。197111月起,逐步由方言播音改为普通话播音。1979年后,由转播中央、浙江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为主,改以自办节目为主。每天早、中、晚各播一次,全天播音415分钟左右,其中自办节目220分钟。播出内容有:《嵊县新闻》、《快讯》等新闻节目;《对农村广播》、《对工人广播》、《农村科技》、《文化与生活》、《法制与道德》、《党的生活》、《青年之声》、《信息窗》等专题节目;《听众点播》(后改《文艺信箱》)、《戏曲唱段欣赏》、《每周一歌》等文艺节目和《为您服务》、《市场牌价》、《气象》、《广告》等服务性节目。年播出稿件约6000篇。县广播站编播组于1984年度被评为全省广播电视系统先进集体。各乡、镇广播站也逐步自办新闻节目,1985年播出稿件11271篇。

  机房设备

    19528月城镇广播站始建时,机房设备仅有80瓦扩音机2台、小增音机1台、25瓦高音喇叭4只。195511月县广播站成立后,配有200瓦、500瓦扩音机各1台,钢丝录音机1台。1973年新建站房,有机房41平方米,大小播音室62平方米,装有8千瓦发电机组,可不受停电影响,机房设备有控制台1架,扩音机2架,录音机10台,收音机2台等,1983年达到省广播电视厅规定的质量指标,取得合格证书。乡、镇广播站配有扩音机12台,全县共98台,功率总容量30425瓦。

  第三节

    1976年,城关、黄泽、临城、上东部分地区,能收看宁波电视转播台转播的浙江电视台节目,电视讯号很弱,电视人口覆盖率仅27%。19791月,首建电视试验转播台于城隍山(后拆除)。接着在中南、北山、嶀山、显潭等地建立电视转播台。1985年,临城、城关、黄泽、甘霖等地能收看浙江、中央、上海电视台节目;三界、里东、长乐部分地区可收看浙江、中央电视台节目。全县电视人口覆盖率达70%,约有电视机8000台。同年11月,县电视转播台建立,有单管大12寸电视摄像机1架,摄制县内新闻。年底开始筹建县电视卫星地面收转站。白鹤乡于19848月始建电视录像放映队,次年底全县有录像放映队20余个。

  中南电视转播台县办骨干台。建在中南乡水碓湾山上,海拔340.5198010月建成,设有发射功率50瓦、七频道差转机,发射天线高20,四层八木天线(后改双环天线)向城关镇定向发射。转播浙江电视台四频道节目,覆盖甘霖、长乐、石璜、崇仁、临城等区,覆盖人口约20万。

  北山电视转播台原为县办台,1986年下放区办。地址在谷来镇秀娘岗,19829月建成,设有发射功率10瓦、十一频道差转机,发射天线高12,二层十字振子天线,转播浙江电视台转播的中央电视台节目。覆盖谷来、吕岙、显潭等乡大部分村,覆盖人口约2万。

  山电视转播台县办台,建在仙岩乡嶀山顶,海拔749.5米,198212月建成。设有发射功率50瓦、十二频道差转机,发射天线采用三层十字振子天线,转播浙江电视台转播的中央电视台节目。后又增设发射功率50瓦、三频道的差转机,三层八木天线,转播上海电视台廿频道节目。覆盖临城、城关、黄泽、三界、上东、里东等区。覆盖人口约25万。并为新昌县电视转播台提供电视信号。

  显潭电视转播台乡办台,建在显潭乡五联村山上,1985年建成,设发射功率3瓦、九频道差转机,二层十字振子天线,高12,转播浙江电视台转播的中央电视台节目。覆盖人口约5000

  城关电视转播台县办台,1983年设在马桥广播站水泥预制工场四楼顶,设有发射功率10瓦、九频道差转机,发射天线高10。转播嶀山台转播的廿频道上海电视台节目。1984年移至县新华书店楼上,1985年增设10瓦、五频道差转机,转播嶀山台转播的中央电视台节目。覆盖人口约10万。

  附:嵊县广播电视服务公司

 

   198010月,建立县广播电视服务部,后改县广播电视服务公司。销售广播电视器材兼营电视机、收录机等电子、电器设备的维修。在长乐、甘霖、崇仁镇设有营业部。19811982年分别发行唱片1864437990张,连续两年获中央广播事业局中国唱片发行公司授予的“唱片发行先进集体”称号。1985年营业额为83万余元。

  第四章

  嵊县毗邻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发现地余姚,又与距今约4000年的“良渚文化”发现地余杭相近。1984年,普义乡上杜山村北黄山岗头发现一古遗址,地表暴露出“良渚文化”时期的遗物,证明嵊县早有人类生息。后又发现更多“良渚文化”以后的遗物。

    1962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次年公布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期间,文物管理机构撤销,大量文物被毁。1980年复建县文物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开展文物普查,发现文物点462 (218处已建立档案),字迹清楚的碑石202块,墓志铭14方,其中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点16处。1981年,重新公布城隍庙、王羲之墓、贵门更楼、白宅墅访友桥及朱熹摩崖题刻、长乐钱氏大新屋,张珂表墓、清风亭、艇湖塔、天章塔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又公布崇仁镇玉山公祠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作了维修。先后征集流散文物422件,抢救发掘清理古墓葬91座。至1985年,共有藏品2841件,其中陶器582件、瓷器818件、铜器353件、金银玉石器117件、书画534件。

  第一节 古遗址 古墓葬

  

  新石器时代遗址  1984,于普义乡上杜山村北黄山岗头发现石锛、石镞、石槌、陶鼎、陶豆等器物。此地系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期遗址。

  新石器时代遗存  1970年,普义乡孙村和三合乡朱孟村分别挖出石锛、石镞、石刀、陶纺轮、陶豆、陶碗、独木船等遗物;1975年新山乡雅安村史家庄出土穿孔石斧一件,均为新石器晚期遗存。

  商、周时代遗存  1958年,崇仁镇下西山出土石犁一块,为商、周时代遗存。

  五代青瓷窑址绿溪乡上湖村南瓷窑山,有碗、盘、罐等五代青瓷遗存。

  宋代窑址三合乡八郑村的下五岙、下郑山,江东乡傅山村的独山,新山乡贵门村及长乐镇石阳村北的碗盏山头,均有碗、碟、罐、盆、执壶、钵等宋代窑址遗品。

  

  城隍山汉~六朝古墓群在县城西北。自鹿胎山、剡山至金波山麓,连绵3公里,19821985年,县文管会已发掘59座,出土文物700余件。

  施任、上舍汉~隋朝古墓群位于县城西南7公里新市乡施任、上舍村西,曾出土汉代铜镜、碗等文物,有“大明六年”、“仁寿三年”“甘露二年”等铭文和鱼纹、钱纹、杉叶纹饰墓砖。

  缸窑山等地的汉~唐古墓群中爱乡缸窑山西晋吴天纪二年(278)墓中出土青瓷双系罐、钵、银镯等文物。石璜镇及剡源乡的大树山、长蛇山一带曾出土大批汉~唐文物。1985年,在一座西晋太康九年(288)砖室墓中出土青瓷谷仓罐、鸡笼、狗圈、灶、井、吊桶等18件文物。蛟镇乡独秀山,曾出土大量花纹墓砖,伴有陶瓷器。

  下方山等地的六朝古墓群石璜镇下方山村,曾在元嘉(424~453)、大同(535~546)等墓中出土陶罍、泡菜坛、青瓷罐、碗、铜镜等数十件。1982年,县文管会在城郊乡雅致村,清理晋、南北朝及隋大业二年(606)墓7座,出土文物52件。

  吴太平四年墓在石璜镇下村梨头园,出土四系罐、双唇罐、碗、碟等文物14件。[墓砖刻“太平四年”,实际上“太平”年号仅三年(256257258]

  吴宝鼎三年(268)墓在城郊乡半塘村,1967年发现,墓已毁,征集到水盂、碗等5件青瓷器。

  晋太康十年(289)墓在浦口乡棠头溪村,1981年被毁,征集到三足奁、水盂、碗、碟和铜钱等。

  第二节 革命遗址 烈士墓

  竺绍康故居在金庭乡灵鹅村,俗称上坞台门,正厅7间,前厅侧屋各3间,为清晚期建筑。

  王金发故居在广利乡董郎岗村,四合式楼房,正厅面阔5间,为清晚期建筑。

  张伯岐故居在升高乡廿八都村,三进砖木结构,正面三大间为三层楼房,木雕颇精致,厅堂分前后两部分。民国5年(1916)建。

  陈家台门在城关镇白莲堂路65号,三合式正屋5间。19381940年,曾为中共宁绍特委、绍属特委和嵊县中心县委领导机关驻地和联络点。

  王家祠堂在小柏乡东林村。194529月,为中共嵊新奉中心县委、嵊新奉县办事处驻地。

  坎流祠堂在太平乡坎流村,为小学校舍。19408月建立中共坎流小学支部,曾为中共绍属特委、嵊县县委联络机关。

  张珂表墓在蛟镇乡独秀山麓,“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81年重修。

  三界烈士墓在三界镇北。1949520,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进攻盘踞在牛头山一带的国民党军,16名解放军指战员牺牲。1963年县人民政府建墓。

  济渡烈士墓在金庭乡济渡村北。1949710,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会同嵊、新两县县大队进剿上东地区股匪,战斗中牺牲41人。1951年县人民政府建墓。

  第三节 摩崖 碑刻

    [] 白宅墅题字在新山乡白宅墅村访友桥畔,岩壁有“石泉漱玉”四字。村西叠书岩有“梅墅堆琼”四字,为朱熹访吕规叔时所题。

    [] 下鹿苑寺“剡中第二泉”在剡源乡下鹿苑寺后瀑布潭岩壁,离地高约20,末署道光五年(1825)夏钱曰青书。

    [] 故云骑尉吕公夫人周氏墓志铭并序出于毫石乡大岩坂。沙门鸿渐撰文,全文22行,每行21字。周氏卒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

    [] 龙宫寺碑原在嶀浦龙宫寺(俗名龙藏寺)。碑文为李绅撰,大和九年(835)四月立。现存省博物馆。

    [] 黄褒墓志铭出于金庭乡济渡村香炉峰之麓。参知政事李光撰文,全文28行,每行30字。

    [南宋] 显应庙记原在升高乡黄家显应庙大殿左壁,记显应庙神陈府君灵迹,分前后两记。前记系宋大观三年(1109)从事郎河北路都转运司主管文字黄时撰,后记系乾道九年(1173)右宣教郎特改差监潭州南岳庙黄伦(黄时之子)撰。

    [] 嵊学谕王先生遗思碑民国《嵊县志》:“在学署,万历七年己卯山阴张元汴撰文,周汝登书丹。”

    [] 金庭观丽景赋碑原存金庭观内,取王十朋《剡溪春色赋》中“洞天丽金庭之景”之意而作,作者及立碑时间因碑残不可考。

    [] 咏宋烈妇诗刻原在三界镇姚岙村东清风祠,题五律一首:“正气塞天地,于人本自存。临难俱疑惧,皆为利欲昏。一死轻鸿毛,万古纲常敦。忍耻偷生者,重泉亦惭魂。”下署:“明嘉靖四年临清王道书”。

    [] 保婴局碑原存嵊县保婴局,光绪二十二年(1896)立碑,丁谦撰文,屠兆鹏书丹并额。

    [] 清节堂碑光绪二十八年(1902)九月立,山阴蔡元培文,山阴魏景武书。

  此外,还有嶀浦潭岩壁的宋人题名、浦口乡故江村明嘉靖“高山流水”题刻及清重修嵊县文庙碑、嵊县正堂示碑等。

  上述碑刻多由县文管会征集、保管。

  第四节 古物 书画

  贝叶经热带植物叶24片,每片长52厘米,宽6.3厘米,其上刻写缅甸文经文。

    [] 钱镠铁券唐昭宗乾宁四年(897),赐予镇海、镇东节度使钱镠。形如瓦,长52厘米,宽29.3厘米,厚0.4厘米。以熔铁铸成,嵌入金字诏书于上,合342字。诏书内容为钱镠的官职、功绩,钱镠本人可免除9次死罪,其子孙后代可免除3次死罪等。清光绪三十年(1904)为嵊县长乐钱氏觅回。此券曾经宋仁宗、明太祖、清乾隆帝御览,是目前全国仅存的唐代铁券实物。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

    [] 陈子和《苏武牧羊图》轴绢本,淡设色,纵148.5厘米,横101.5厘米。款题:“七十一叟洒仙陈子和写。”陈子和,福建浦城人,明朝中期浙派著名画家,作品传世极少,国内已属罕见。

    [] 过庭训《竹菊图》轴纸本,水墨。款题:“点染秋容入梦多,西溪时年七十八也。”

    [] 钱师廉《竹石图》轴纸本,水墨。款题:“湖州逸法共东坡,友石于今不可过。一段天机真假际,写来深浅意如何。幼梅先生法家正腕。师廉。”

    [] 康熙本金庭王氏族谱木刻活字本,410卷,附有金庭胜概图,并有隋吴兴永欣寺僧尚杲访王羲之墓时所撰《瀑布山展墓记》。

    [] 《裘氏家谱》经折本,末页有裘象坤绘《裘氏义居图》。

    [近代] 商笙伯《盆桃图》横幅纸本,水墨。款题:“春庄甥倩清玩,乙亥新秋笙伯。”

    [近代] 郑昶《山水图》轴纸本,淡设色。款题:“麓台尝言山水用笔须毛,毛字从来论画法者未之及,石谷亦言画忌光,正毛之反也,二公意相同。呵冻写此,未能细心收拾,然气味高古,则或有合欤!戊辰冬同邑午昌郑昶时客沪上。”

    [近代] 屠兆鹏行书屏条(存二条)  纸本,每条纵132厘米,横33.5厘米。

  上述古物、书画除钱镠铁券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外,余均藏县文管会。

  第五节 青铜器 陶瓷器

  青铜镰  1972年出土于三合乡朱孟村,长17.2厘米,呈半月形,刃部刻有细锯齿。春秋时期农具。

  青铜镞  1972年出土于三合乡朱孟村,长4.6厘米,前锋锋利。战国时期兵器。

  青铜臿  1978年征集于长乐镇四村,宽9.6厘米,呈凹形,刃部宽平。春秋战国时期锄草农具。

  青铜剑  1978年出土于城关镇北郊,全长46.2厘米,柄扁圆,刃菱形,出土时锋利无锈,系汉代兵器。

  夔纹镜  1984年剡山出土。直径14厘米,三弦钮,素宽卷缘。地纹为云雷纹,主纹为三对夔纹。战国时期照容用具。

  尚方规矩镜  1982年出土于城关镇荷花坪村东汉墓。直径18.1厘米,圆钮,三角缘。内区规矩、四神及禽兽纹,其外铸“尚方”铭文。系东汉照容用具。

  瑞鸟衔绶镜  1985年城郊乡雅良村出土。直径15.9厘米。边缘八出葵花形,内作圆形,主纹为两瑞鸟口衔绶带隔钮曲颈相对,上下各饰一折枝花。唐代照容用具。

  钟形镜  197610月出土于升高乡坑东水库,镜呈钟形,长13.8厘米,镜背有“永元元年吴兴太守建安县子肃惠休志”铭文。宋代仿古镜。

  铜鼎、铜壶、铜烛台  1979年征集于开元乡,系随葬祭器。

  弥勒铜像系座像,背有铭文两篇。分别为:“比丘号性空无碍真常宝月广明禅师”、“南京僧录司大报恩寺比丘广明谨自发心命工铸造”、“正统十四年正月……”等字。

  折肩釜、印纹陶罐  1983年征集于三合乡石塔村,系泥质硬陶,卷沿、短颈、鼓腹、圆底,器身拍印方格填线纹。春秋战国时期炊器和盛储器。

  越窑青瓷弦纹盘口壶东汉盛储器。19823月出土于三合乡李宅村。壶高24.1厘米,口径12.8厘米,底径13.3厘米,通体弦纹,双系箭羽纹,施豆青釉,是青瓷发源时期代表器。

  越窑青瓷双唇罐  1978年石璜镇下村出土。高20.7厘米、底径10.8厘米。双唇沿,鼓腹,肩部饰双系、贴兽面衔环。三国时期盛储器。

  谷纹玉璧  1985年剡山西汉墓出土。直径8.7厘米,孔径2.3厘米、厚0.3厘米。玉呈青色,双面浅浮雕排列有序的谷纹。系西汉礼器或佩件。

  越窑青瓷贴佛像四系罐  1979年崇仁镇乌石弄村出土。高18.3厘米。直口,丰肩,底内凹。肩饰连珠纹和斜方格纹。纹饰带上置四系四佛像。西晋盛储器。

  越窑青瓷虎子  1985年石璜镇堰底村苔苔山西晋太康九年(288)墓出土。长25厘米,宽11.5厘米,高11.5厘米。器作伏虎状,虎口圆张,背装提梁,腰划双翅。西晋溺器。

  越窑青瓷堆塑罐  1985年石璜镇堰底村苔苔山西晋太康九年(288)墓出土。罐上部堆塑亭阙和人物,并立有两块“出始宁”等铭文的龟趺碑;下部罐体为鼓腹、平底,腹贴奏乐人物。西晋随葬器。

  越窑青瓷香熏  1982年城郊乡雅致村东晋墓出土。高15.8厘米、口径2.2厘米、底径13.2厘米。由镂孔熏炉和三足托盘组成。东晋卫生用具器。

  越窑青瓷鸡首壶  1978年石璜镇楼家村出土。高19.5厘米,盘口鼓腹,前饰鸡首,后为双连把手。左右两侧各置一横系。隋代器。

  越窑青瓷钵  1972年甘霖镇湖头村乌龟山出土。高11.5厘米。敛口鼓腹平底,通体施青釉,釉层亮泽。唐代盛储器。

  定窑白瓷狮枕  1972年剡山出土。高10.8厘米、长19.5厘米。器作伏狮状。上置枕面,面板略呈弧形向两头翘起,灰胎白釉。北宋器。

  越窑青瓷牡丹纹盖盒  1975年富润乡富一村出土。高4.7厘米,径12.1厘米。盖与身以子母口扣合,高圈足。盖面刻牡丹纹。北宋妆奁用具。

  唐元和十四年(819)青瓷罂  1975年征集于升高乡二村,腹有直书铭文二行:“元和拾肆七月一日造此,见价值五阡文。”古瓷器而记价值,极罕见,破损后已修复,现藏浙江省博物馆。

  唐大和八年(834)青瓷罂  1972年出土于蛟镇乡东风茶场,腹刻“大和八年”铭文。

  第五章 名胜古迹

  第一节 名人纪念建筑

  禹王庙在城溪乡禹溪村。相传大禹治水毕功于了溪,后人为纪念禹治水之功,改名禹溪,建禹王庙。现正殿3间尚完整,南壁存清道光十九年(1839)重修禹王庙碑记。

  阮公庙在中爱乡阮庙村。传说东汉永平年间(5875),剡人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留住半年,及至返乡,子孙已历7世。后人建庙奉祀,现存大殿3间,北壁有清康熙十六年(1677)启圣碑和道光三十年(1850)重建阮庙碑。

  王羲之墓在金庭乡瀑布山。墓地四面环山,五老峰立于前,放鹤峰拥于后,香炉峰耸于左,卓剑峰峙于右。墓屡经修葺,隋大业七年(611),沙门尚杲撰有《瀑布山展墓记》。“文化大革命”中墓被毁,仅存明墓碑与清墓道坊。墓碑正面镌楷书“晋王右军墓”5字。该墓于1985年重修。

  招隐桥、洗屐桥、砥流桥在广利乡逵溪村,横跨逵溪之上,均单孔石拱桥,为纪念戴逵隐居而建。清代。

  艇湖在剡溪离城1.5公里处。为晋王子猷雪夜访戴回艇处,“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典故即出于此,上有艇湖山,山上有艇湖塔,山脚为艇湖村皆由此而得名,旧时有子猷桥、访戴亭。

  仙君庙在仙岩乡强口村,祀谢仙君(灵运)。创建年代无考,现存建筑系清同治年间(18621874)重修,大殿犹存。

  贵门更楼在新山乡贵门村北。座北朝南,四合式,高二层,下层为石砌台基。中有天井,南北两面各有拱券门通道。东为更楼,西为鹿门书院。书院系宋名儒吕规叔创建,朱熹曾于此讲学,北门上镌“贵门”两字,下署宋淳熙七年(1180)朱熹题。更楼系吕规叔之子吕祖璟建,现存建筑系清嘉庆三年(1798)重修。

  访友桥在新山乡白宅墅村西,单孔八字形,梁式结构,长3.5,宋吕规叔在此建有别墅。相传朱熹访吕相遇于此,故名。现存建筑系清光绪十九年(1893)重修。

  清风亭、庙清风亭俗名插花亭,在三界镇姚岙村北。南宋景炎元年(1276),元军南犯,临海民妇王氏被掳,不愿受辱,至青枫岭处乘隙跳崖投江自尽。后人感其气节,将青枫岭易名清风岭,并建亭、立碑表彰。后毁,1980年在清风桥头重建亭。清风庙在姚岙村东,民国初重修,现正殿尚完整。

  二戴书院为纪念戴逵、戴颙父子而设,元元贞二年(1296)建。原在城北一里处,几度毁建,清同治九年(1870)移至城内市山弄明度庵。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为县立高等小学堂。民国31年(19427月侵华日军占领县城时被毁,今已不存。

  马寅初故居与墓故居在县城东8公里浦口镇名人街,系马寅初之父马棣生于光绪年间建造。为三进楼房,高二层,其中二、三进的楼上四周可通行,俗称“走马楼”。马寅初在故居出生,17岁赴上海读书前生活于此。墓位于仙岩乡下王舍村后,1983年建,马部分骨灰安葬于此。

  第二节

  

  艇湖塔在县城东北1.5公里的艇湖山上,为六角形砖塔,高7层。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建,天启七年(1627)圮,崇祯七年(1634)重建。

  天章塔在县城东南2公里谢慕山上,为六角形砖塔,共6层,高19。明万历间知县文典章曾于谢慕山上建天章亭,后圮。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教谕李增于旧址建塔,沿其名曰天章。

  应天塔俗名大塔,原屹立于鹿胎山麓惠安寺中。塔平面作六角形,高约20余米。梁天监二年(503)建成,明景泰中僧巨元修,天启二年(1622)法瑞又修。“文化大革命”时拆毁。

  螺青亭原名文星台,俗称罗星亭,亭址在县城拱明门外剡溪畔。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知县文典章始建台,后知县施三捷于台上建亭,清顺治六年(1649)知县罗大猷重修。1972年拆毁。

  星峰亭又名星子峰亭,明万历年间建于县城北剡山星子峰。清乾隆二十八年教谕李增募资重修。每逢重九,县人多登亭赏景。1969年毁。

  环水亭在甘霖镇黄胜堂村北,亭呈正方形,三层重檐挑角,顶层有八角藻井。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清嘉庆七年(1802)重建,民国34年(1945)重修。

  止水亭在新联乡李家村,亭呈正方形,石砌台基,亭分3间,高4层,重檐攒尖顶,清中期风格。亭内有《魁星阁记》碑。

  世美坊在城郊乡大浦桥村。三间四柱三楼,石结构仿木建筑。明成化年间(14651487)举人史晞立,史曾任陕西金州刺史。

  双井在县城西后街双井头弄,条石砌壁,井圈侧镌“嘉靖十八年”。

  

  金庭观位于金庭乡金庭山麓。原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旧居,羲之五世孙衡舍宅为观。建筑共分四进:头进为山门,上署“第二十七洞天”;二进为天王殿;三进为大殿,上署“桐柏禅院”;四进为后殿,又称三清殿,两侧为禅堂、僧寮。观东庑为右军祠,祀王羲之,整组建筑占地约20亩。现仅存山门、大殿及右军祠前几棵古柏,余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城隍庙在县城鹿胎山麓,始建年代无考。自元至正六年(1346)至晚清,修葺11次。原有溪山第一楼、仪门、大殿、后殿四进。大殿东西两侧为乡主庙,大殿前面有戏台,两边为厢房。庙内砖雕、石雕、木雕极为精美。现存戏台、仪门和溪山第一楼。楼为清嘉庆九年(1804)增建,借宋朱熹游嵊登鹿胎山赏景时赞语“溪山第一”为楼名。

  玉山公祠在崇仁镇六村。分前厅、正厅、后厅三进,保存完整。正厅前有戏台,为歇山顶,藻井置16组斗拱。此类戏台为早期戏剧演出的主要场所。

  华堂大祠堂在金庭乡华堂村。有门楼(慈节坊)、水池、石桥,孝子殿和后殿。门楼、石桥系明正德七年(1512)建筑。

  钱氏大新屋在长乐镇,清晚期建筑。分门厅、照厅、大厅、正厅、后厅五进,砖、石、木雕,俱极精致。

  第三节

  剡溪县境内主河,在县城附近汇南溪(澄潭江)、西溪(长乐江)折转向北,至三界与曹娥江相接。溪流澄澈,水净沙明,夹岸青山,草木葱茏。上游有诸多山溪涧流,其势或奔或汇,或急或缓,浅而为滩,深而为潭,一路溪声山色,松涛竹音,美不胜赏,素有“越地山水剡为最”之誉。旧有东门、艇湖、竹山、禹溪、杉树潭、仙岩、嶀浦、清风、鼋头渚等“剡溪九曲胜景”之说,为历史上名流墨客至嵊必游之处。解放后,对干、支流进行治理。溪上建桥40余座,便利交通。

  浦潭在剡溪下游。从三界至嶀浦溯舟而上,嵊山和清风岭相向壁立,嶀山回峦若遮若掩,恍不知水从何出。相传此处原为一山,禹凿为二以决水,形成了剡溪最大的峡口和深渊。鱼群聚集潭中,是人们清游垂钓的好场所。今岩壁尚存宋人题名。

  天兴潭在新山乡西南,有三潭,形似悬壶,故有三悬潭之名。头潭上崖壁如削,顶如壶口,高百余丈,瀑布飞泻,声若雷鸣,寒气逼人,酷暑如秋;二潭与头潭南北并列,水越石棱而入,然后汇注三潭;三潭石壁深凹处有石榻一方,俗称“龙床”。潭外有拜龙石,相传明太守白玉祷雨于此。登石俯视,碧水涟漪。潭东南近处山颠,兀立一尊天然生成的“石和尚”。

  独秀山在蛟镇村西南,相传为晋王羲之读书处,原有鹅池、墨沼,已湮没。旧时乡人祀王羲之,建桃源乡主庙于山麓。山上有风洞,传说遇风雨辄闻乐声。

  鹿苑山位于西白山东。山上有葛仙翁祠,相传三国吴时琅邪人葛玄入剡在此修炼。山麓有上、下鹿苑寺。下鹿苑寺建筑宏伟精巧,自山门至大殿共三进,厢房百余间,水井18口。寺周山环水抱,内外均有泉水环绕,回廊曲折,小桥流水。抗日战争时为日军烧毁,现仅留残址。寺后原有飞瀑高达数十丈,岩壁镌有“剡中第二泉”正楷大字。

  南山水库位于长乐镇南。迎前仰观,土石大坝巍然矗立,有环山公路穿林而上。坝顶东侧建有亭阁,眺望库面,碧波万顷,天鹅、水鸭时有起落,库中半岛与青山绿树相映成辉,岚影波光,令人神往。备有游艇,供人游览观光。

  鹿山公园  1982年始建,位于城隍山西南,取城隍山古称鹿胎山名之。面积54亩,现已初具规模,内有亭阁、水池,树木、花卉等。登临可俯瞰县城全景。

  第六章

  民国时,县政府设档案室。日军侵嵊时,档案先后移置殿前、瑠家田、安阳培等村,损毁过半。解放前夕,国民党县政府将档案移藏晋溪、华堂。解放后,人民政府追回一部分。

  解放初期,档案工作由县府秘书部门负责。1951年后,县府、县委先后设档案室,配备专职干部。19594月,县档案馆建立,统一管理全县党、政档案。19602月,全省档案工作现场会议在嵊县召开。1968年,县档案馆为县革委会“敌伪档案清理小组”所取代。19712月改为县革委会档案室。19782月,县档案馆恢复,1982年被评为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至1985年,收藏档案、资料总数达3.9万余卷()

  馆藏档案有解放前国民党县党部、县政府及各科室、社团、学校等机构的历史档案70个全宗,连同地方法院案件档案共计1万余卷;革命历史档案18卷;有解放后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包括已撤销的机构、单位)的档案111个全宗计2万余卷。档案门类以文书档案为主,还有科技档案和各类专门档案及少量声象档案。

  馆藏资料有解放前的《剡声日报》(少量散张)、《正义日报》(19471948),及抗日救亡进步期刊《群力》等。还保存部分旧县志、族谱,以及少量光绪、宣统年间的官府文件等。有解放后的各种会议文件汇编、各类专题文件汇编、党史资料、统计资料、党报、党刊等。《嵊县日报》保存完整。汇编资料有《嵊县行政区划变动资料》、《县委、县府组织机构及领导人员变动资料》,党代会、人代会、政协和工、农、青、妇历次代表会议简介,《嵊县基础数字选编》、《嵊县历代灾情大事记》等十余种。

    1985年查阅利用馆藏档案达6804人次,计19676卷次。同年底,县档案馆重建的新库房竣工,位于城关镇医院路,面积1400平方米,共4层,底部和顶部有架空层、隔热层。库房内以环形走廊贯通,置有去湿、升降等设备,基本符合防盗、防火、防潮、防尘、防虫、防鼠、防阳光、防高温的要求。

  基层单位档案工作也逐步加强和健全。至1985年,各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有档案室400多个,配有专职或兼职档案人员500余名,保管文书档案3万余卷,科技、专门档案7万余卷,底图10万余张。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版权名称 | 网站联盟 | 网站管理

主办:中共嵊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嵊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邮编:312400

电话:0575-83031707 传真:0575-83026547 邮箱:szdsb88@sina.com.cn 地址:浙江省嵊州市剡湖街道龙会一路六号 技术支持:杭州孚立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