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站内搜索:
首页
>> 地方文献 >> 市县志书 >> 嵊县志(修订本)
第十七编教育

发布日期:2014-09-0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嵊州市 字号:[ ]


  东晋初,北人南迁,一些文人学士歆慕剡中山水,纷至沓来,出现了“王谢寄迹,风流弥繁”的局面。王羲之徙居金庭后,曾“建书楼”、“教子弟”。南朝宋齐间,盐官(今海宁盐官镇)人顾欢来剡“开馆授徒”,生徒“近百人”。宋、齐、梁三朝,剡县已有受荐辟出仕。唐代,已设县学。宋、元以后,私塾、书院兴办。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变法”后,新学崛起。清光绪二十七年,姚麟输田百亩,创办师曾学堂,开全县办新学之先河。光绪二十九年“学堂章程”颁布后,办新学蔚为风气,书院、义塾纷纷改办学堂,如官办二戴书院改为县立二戴高等小学堂、私立剡山书院改为私立剡山高等小学堂、金庭义塾改为金庭两等小学堂、绿筠书屋改为开元学堂。清光绪年间还创办了爱华女校、嵊县县立中学堂、嵊县初级简易师范学堂(又称嵊县师范讲习所),影响深远。抗日战争期间,杭州市私立清波中学和浙江省立学校宁波中学、绍兴中学、锦堂师范、蚕桑学校迁嵊办学,促进了嵊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民国37年(1948),全县有小学438所、中学3所、简易师范1所、初级农校l所。解放后,国家先后接办中、小学校,贯彻“教育向工农开门”的方针;同时开展以冬学、民校为主要形式的扫盲工作。教育事业有较大发展。“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学秩序混乱,质量严重下降。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先后调整学校网点,进行中等教育结构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教育事业开始复兴。1984年,全县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城关镇普及初中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均有发展。1985年,全县有小学753所,学生69522人;中学76所,学生36808人;有幼儿园417所,在园幼儿16049人。

  第一章

  第一节

  嵊县有关学塾的记载始见于南宋高似孙编撰的《剡录》。学塾可分私塾和义塾两类。

  私塾有塾师自设的学馆、书房、书屋;有乡绅富户延师设立的家塾;也有小康农户或数家农户临时筹办的小书房。这类私塾往往兴废无常。

  学生入私塾要缴纳学费,以作为塾师的束修(相当于工资)和私塾的杂用,小书房的学生还要轮供塾师的膳食。

  义塾也叫义学,有固定的塾产。这些塾产常由祖茔田、寺庙产拨充,也有私人慨助的。学生入学常可免费(由宗族办的,族人子弟可免费)。

  嵊县学塾始于何时已无考。东晋王羲之“建书楼”、“教子弟”,近似一种家塾;南齐顾欢“开馆授徒”,是一种“学馆”式的私塾。

  在嵊县的教育史上,曾出现过众多的名塾与名塾师。北宋末年创办的嵊城渊源堂义塾,曾名声远播。南宋时创办的晋溪姚氏义塾和金庭王氏义塾均著名于当时。明代的长桥经训堂书塾、苍岩石璧草堂曾盛极一时。清代嵊县的学塾数量较多,其中较著名的有民义义学(县城)、绿筠书屋(开元)、东林义塾(今小柏乡东林)、爱吾庐书塾(太平)、锦水义塾(今太平乡沃基)、永福义塾(今普义乡孙村)、观澜书屋(今城郊乡孟爱)、福林义塾(富润)、萃文书塾(今金庭乡灵鹅)、崇文阁义塾(太平)、沈景山义塾(今友谊乡沈塘)、芝山书塾(今三界镇)、槐荫书屋(今中南乡长安)。清代嵊城还有两所义学:一为设在鹿山文昌祠内的义学,另一为设在东门联桂坊的剡溪义学。光绪年间(1894~1908),有两所别开生面的私塾:县城的冯筱村女塾专收女生,开了嵊域女学的先绪;后宅村(今属新山乡)的“武书房”,塾师善武能文,学生以习武为主、学文为次,有两人考上了武秀才。

  清末废科举、兴学堂,此后不少学塾改换门庭,成为学堂,但全县办私塾之风仍绵延不绝。民国23年(1934)登记,全县有私塾75所,男生1555人,女生302人。1949年下半年统计,全县还有私塾22所,学生423人。1950年春,仅存3所,学生61人。1951年秋,随着小学的发展,私塾遂绝迹。历代名塾简介如下:

  渊源堂义塾两宋更迭时周瑜创建。塾舍规模较大。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曾礼聘乐清名士王十朋为师,名声远驰,台(州)、温(州)、金(华)学子负笈景从,前来交流学术的人络绎不绝。周氏一门也先后出了七个进士,文物之盛,冠于嵊邑。

  金庭王氏义塾创办人为王羲之二十九世孙王恺(南宋时人),塾址在县东华堂。王恺置义田300亩,广延名师,教育族中子弟和四方有志于学者,“晨司礼,暮咏诗,朔望课功”,甚有气象。曾废。明代王恺七世孙王应昌捐复,更名心传书院。

  晋溪姚氏义塾南宋姚景崇创办。宋开庆资政殿大学士徐清叟曾为作记,说该塾“弦歌激拂”、“花木罗绕”,环境幽美。

  苍岩石璧草堂明万历年间(1573~1620)俞昂创办,周汝登曾往讲学,闻名于当时。道光和同治年间(1821~1874),建有上义塾与下义塾,各有塾田十余亩。

  绿筠书屋康熙二十五年(1686)由周瑞卿创建,塾址开元。后圮,道光年间(1821~1850)重建。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办为开元学堂。

  剡溪义塾清乾隆四年(1739),知县杨玉生创建。有学舍12间、石坊1座,宋尹氏及子璿粲 捐助所需土地。塾址县城东门内联桂坊。晚清时废。

  爱吾庐义塾清乾隆年间(1736~1795)创办,塾址太平。嘉庆九年(1804)后,“在塾登第者十余人”,文风甚盛。

  锦水义塾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创建。塾址太平乡沃基。咸丰二年(1852),邢复旦等人捐资垦田48亩以充塾产。

  大仁寺义学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知县唐仁埴创建。学址西乡三十六都大仁寺东。有讲堂、书舍、奎星阁等共40间,有寺田180亩,以其岁入作教师束修、膳费和生员的乡试费用。

  观澜书屋清道光七年(1827)知县李式圃将县西孟爱村镇福庵庵产判充塾产而举办。

  福林义塾清道光年间(1821~1850),黄永修等以县西富润废庵改建,并以废庵产田地共44亩作塾产。

  崇文阁义塾清同治六年(1867),刘炳辉倡议,合乡捐建,设于太平乡乡主庙后,阁3层,下为讲堂,左右有廊庑20间。

  沈景山义塾清同治七年(1868),沈柏倡议,拨县北沈塘四法庵庵产20亩建造。

  芝山书塾别称芝山书院。在县北灵芝乡(今属三界镇)。清同治九年(1870),由龙宫(藏)寺寺产改建,寺产147亩充塾产。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办为芝山高等小学堂。

  第二节

  书院是一种教育兼学术研究的机构。嵊县书院始于宋,继于元,盛于明清,终于清末,经历了长达700多年的历史,它对嵊县教育、学术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宋淳熙(1174~1189)初,吕规叔在贵门山(今属新山乡)创办鹿门书院,为嵊县书院之发轫。绍定年间(1228~1233),越(今绍兴)人竹伯勤(字竹楼)栖嵊后在鹿胎山创设竹楼书院。

  元元贞二年(1296),官办的二戴书院问世。

  明嘉靖十六年(1537),知县吴三畏在城北创办慈湖书院。万历十年(1582),知县王嘉相在县城东隅创办艇湖书院。万历十五年,本邑学者周汝登、袁日新等人集资在县城创建鹿山书院。万历二十九年,周汝登又创宗传书院;与此同时,邑人还在县城北门外创办过一所长春书院。明代书院兴废无常。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喻恭复在城隍岭下创建鹿鸣书院。乾隆二十三年(1758),剡山书院创建。乾隆五十三年,辅仁书院在县西大仁寺东侧创办。道光十三年(1833),县西石阳村(今属长乐镇)孀妇钱蕴秀秉承丈夫遗志,创办阳山书院。光绪五年(1879),北山书院在谷来开办。废科举前夕,雅基村(属今广利乡)开办了龙山书院。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廷颁学堂章程,嵊县积极响应,当时存世的书院先后改制,至光绪三十二年,全部改为学堂。历代书院简介如下:

  鹿门书院宋淳熙元年(1174),学者吕规叔在贵门山上创建鹿门书院(旧志也称鹿门义塾),规叔亲自执教。淳熙七年,应规叔之邀,著名学者朱熹来访讲学,并与规叔论道于白宅墅,一时传为鹿苑盛事。朱熹并手书“贵门”两字镌于北门(其遗迹今犹存)。后书院倾圮。今存院舍系清嘉庆三年(1798)重修,现列为嵊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竹楼书院宋绍定年间,竹伯勤(字竹楼)创建。院址县城鹿胎山。不久废。

  二戴书院元元贞二年(1296),浙东佥事完颜真、县尹余洪创建,为官办书院。“二戴”为戴逵、戴 父子,系东晋、刘宋时代著名雕塑家、画家、音乐家,原籍谯郡钅至县(今安徽宿县境),后迁居剡县。为纪念先贤,故名。二戴书院存世六百多年,曾三次被毁、两次易址,几经兴废。该院山长(院长)由县令(知县)任命或聘请。清光绪二十六至二十七年(19001901),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任剡山、二戴两书院山长。光绪二十九年改办为县立高等小学堂。

  心传书院前身为南宋王恺所创办的金庭王氏义塾。原址孝嘉乡(华堂)。后圮。至明代,王恺七世孙王应昌捐复,改名心传书院。子王心一移建于村旁卧龙山麓。南明小朝廷时期,曾名

  于时,“南明学者咸集焉”。至清代又恢复金庭义塾旧称。清光绪二十九年改办金庭两等小学堂。

  慈湖书院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县尹吴三畏为纪念杨简而创办。院址在县城北门内桃源坊。杨简,号慈湖,宋代人,曾任嵊县令,为一代名宦。书院曾著于时。

  东楼书院明嘉靖三十三年建。创办人无考。院址礼义乡光明堂庄(今属新市乡)。万历七年(1579)废。

  艇湖书院明万历十年(1582),邑人王嘉相创建,院址县城东隅。清废。

  鹿山书院周汝登和袁日新等“鹿山八士”创建。院址县城鹿山之巅。知县万民纪捐俸助成之。清废。

  宗传书院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县著名学者周汝登(人称海门先生)创办。院址在县城鹿山。时人称为“海门书院”。周亲自讲学传道,并常邀学人论争辩难,名噪于时。书院曾几度兴废,乾隆六年(1741),知县李以琰捐俸复建。光绪三十二年改办为私立事斯高等小学堂。

  长春书院明万历二十九年,县人尹如度创建。院址北门外。天启五年(1625)毁。

  鹿鸣书院清雍正年间贡生喻恭复创建。院址县城城隍岭下。知县张泌常率士会课其中。同治间(1862~1874)废。

  剡山书院创建于清乾隆初、中期。乾隆五十八年(1793),县人支鉴路村(今属富润乡)监生支本、贡生支金,捐资在县学棂星门右建院舍50余间。道光年间(1821~1850),支氏裔孙又增益规模,并置义学田、地、山、塘320多亩,作为书院恒产。该院历来重视遴聘院长、教师,县内著名学者喻道钧、邢复旦、袁子乔和福建著名学者徐干都任过山长。光绪二十六至二十七年(1900~1901),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应邀担任过院长。他甫到任,即为剡山、二戴两书院拟订学约十条,阐明了教育宗旨、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他积极推行新学,提倡科学,教育学生要根据各自爱好去学习钻研。蔡元培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对嵊县的教育影响至深。光绪三十二年,在县内有识之士裘佩秋、罗雒庼、俞芝祥、张味真等正谊社同仁将书院改办为私立剡山高等小学堂。

  辅仁书院设罗松乡(今属石璜镇)大仁寺东侧。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由知县唐仁埴倡建,时有书舍40间、学田100亩(由寺产拨充)。为清代嵊县农村中最早创办的一所书院。道光、咸丰年间,嵊县举人钱锦山邀乡内士绅以兴修寺院之名募资重建。光绪二十五年(1899)前后,开元举人周锡璜掌教该院时,百里内外慕名求教者踵至,极一时之盛。光绪三十二年改办为乡立辅仁高等小学堂。

  阳山书院设太平乡石阳村(今属长乐镇)。创办人钱蕴秀,为清监生邢启强遗孀。邢启强生前常欲出资为长乐、太平一带创办义塾,后赍志而殁。钱继夫遗志,以家资的一半办学。自道光十三年(1833)三月动工,历时三载而院舍落成。书院分三进,计50余间,教育用具也较齐全。后钱又捐学田120亩。书院数十年间,曾为当地造就了不少人才,我国第一个制成汽车柴油发动机并被誉为“中国的福特”的支秉渊,早年曾就读于此。光绪三十年(1904),改办为私立阳山高等小学堂。

  北山书院创办于清光绪四年(1878),院址在谷来村北。为当时嵊县北乡和绍兴会稽山区唯一的书院。该院设山长一人、教师数人。学生来自周围数十里,上至竹溪、王院,下达王城、双江溪。光绪三十一年,改办为北山高等小学堂。

  龙山书院清光绪年间(1875~1908),夏森等以县北雅基庄云济庵改建,以庵产为教师束修与膏火费。

  第三节 县学与科举制度

  

  县学创建于唐代,与孔庙连在一起,合称学宫。嵊县县学,据《剡录》载:原在县署东南,宋庆历八年(1048)迁县署西南。宋崇宁二年(1103)曾扩建。宋嘉定七年(1214)又迁至继锦坊(今城关镇孝子坊西端)。其建筑物以尊孔崇儒的大成殿为主体,建有供教官视事的教谕廨、训导廨,供生员肄业的斋院和集训生员的明伦堂。此外还有祠、阁和泮池、泮桥、戟门、棂星门等配套设施。长期来,县学成为封建科举的附庸。清末废科举后,县学为学堂所代替,学宫渐废。民国时期,学宫所剩下的大成殿和明伦堂曾作为嵊县中学校舍的一部份。20世纪60年代初,被全部拆除。

  县学设有学(教)官,嵊县县学从南宋起设有教谕,明代起又设训导。他们的职责是“掌训迪学校生徒,课艺业勤惰,评品行优劣”。规定一年一度或三年两度召集全县生员在明伦堂卧碑前,以圣谕教导生员;如有生员触犯刑律,先在卧碑前宣布革除功名,再交县衙门处理。平时还设坛讲学,为生员答疑解难、批改文章(收取一定润笔费)。

  县学学生为童试合格而被录取的生员(俗称秀才)。清初规定:嵊县每次童试录取生员额为20名,后略有增加。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隋唐到清末各代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分地方、省、中央三级。每三年举行一次。

  童试清初,各县以粮赋多寡定名额,嵊县每次(一般为三年)录取生员额为20名,咸丰六年(1856)增为21名,咸丰十年增为22名,同治五年(1866)增至24名。

  乡试生员经岁考和科考成绩优良者,可于子、卯、午、酉年八月(农历)参加省一级的乡试(也叫秋闱)。中式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嵊县举人人数,自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至清末760年间,共287人。此外,明清两代嵊县还出了103名武举人。

  会试乡试的次年三月(农历),举人可参加在京城由礼部主持的会试。中式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清道光十五年(1835),嵊人张景星中式为会元。

  殿试会试的次月,贡士参加由皇帝亲策的殿试,中式为进士。

  嵊县自北宋天圣五年(1027)到清末废科举,前后878年间,共出进士151名(包括明清两代),武进士9名。

  第二章 普通教育

  第一节 幼儿园(班)

  清光绪二十六至二十七年(1900~1901),蔡元培任剡山、二戴两书院院长,允许教师收教蒙学生(相当于幼儿)。三十三年,县城曾创设1所蒙养院(相当于幼儿园),1年后停办。19505月,五联(今卮山)乡校在茶忙假期,协助当地农村创办了1所季节性幼儿园。19513月,县立小学(今鹿山小学)创办附设幼儿园(后来定名五爱幼儿园)。19522月,剡山小学创办附设幼儿园(后来定名红旗幼儿园)。是年秋,全县有幼儿园(班)40所,在园幼儿1455人。195611月,县机关保育院创建。19586月,县人民委员会颁布发展幼儿园的“试行办法”,促进了幼儿教育的大发展。19599月,为了适应幼儿教育的需要,嵊县师范创设1班一年制幼师班。同年,嵊县丝厂创办县内第一所厂矿企业幼儿园。1960年,全县幼儿园发展到755所。1961年,因面临经济暂时困难,全县幼儿园仅存7所。此后很长时间,全县幼儿园数量一直徘徊不前。19671,县机关保育院被造反派封闭,教师被迫转行。1979年,全县幼儿园又发展到212所。是年12月,确定五爱幼儿园为县示范幼儿园,此后,幼儿教育稳步发展。19815月,县成立托幼领导小组,由副县长兼任组长,县妇联、教育局、总工会、卫生局等部门分工负责;同时教育局在教研室配备专职幼教教研员。1982年,各区配备幼教辅导员,并且确定区、乡、厂矿中心幼儿园66所。19848月,县托幼领导小组撤消,幼教改由县妇联牵头,教育部门仍负责业务辅导。19859月,全县有幼儿园417所,在园幼儿16049人,46周岁幼儿入园率为48.5%,教职工675人(其中公办教职工29人)。幼儿园选介如下:

  五爱幼儿园  19513月创办,初址东直街神农殿,附设于县立小学,为民办幼儿园,有义务教师5人、在园幼儿120人。19529月改公办,单独建制,并移址襟带门。1956年遭台风灾害,由国家拨款在鹿山路新建8个教室。1969年曾撤销单独建制,并入东方红小学(今鹿山小学)。不久县机关保育院并入。1978年恢复单独建制。1981年底被确定为县示范幼儿园。19801985年,连续6年被评为市(地)、县先进集体。1985年秋,有建筑面积1656平方米、大型玩具20多件;有9个班、在园幼儿420名、教职工19名。

  红旗幼儿园  19522月建园,初为剡山小学附设,一学期后改名城关镇民办幼儿园,单独建制,园址迁原事斯小学校舍内。19542月迁西后街,有6个班、在园幼儿210人、教职工9人。1968年改今名。1970年底并入城关镇“五七”小学(今剡山小学)。1979年恢复单独建制。长期来坚持勤俭办园。曾4度被评为地区、县先进幼儿园,在县幼儿运动会中曾连续4年获团体第一名。1985年有9个班、在园幼儿408人、教职工18人。

  崇仁镇六一幼儿园创建于19536月。初为崇仁镇二、三村联办的季节性幼儿园,1954年转为常年幼儿园。19581959年,曾办过全托班。1981年定址玉山公祠。1982年被指定为区中心幼儿园。1983年,得到省、县各1万元的支助,再加自筹经费,园设施大为改善。19831985年被评为县幼教先进集体。19859月,有8班,在园幼儿381人,教职工8人。

  县机关保育院  195611月开办。至1965年,发展到6(内有2个小学班),有幼儿270余名,均全托,膳宿在院。“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批判为培养修正主义苗子的摇篮,遂于1966年下半年停办,院舍被改为县府招待所。1985年恢复,但仅2个幼托班。

  第二节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县人姚麟出资在县城创办师曾学堂,为嵊县新学之始。光绪二十八年,开元周耔芗赴沪参观澄衷蒙学,携回多种应用图书,及校具图式,商于族人,开办了“开元学堂”;赵镜年、俞壬林等同云社同仁将苍岩石璧书屋改办为石璧学堂。光绪二十九年,郑锡兰、王丙枢等,将二戴书院改办为县立二戴高等小学堂;华堂王氏家族将金庭义塾改办为金庭两等小学堂。光绪三十年,城东吴仲维、魏余轩等开办东乡公学;陈洛村等于城东隅将民义义学改为民义初等小学堂;郭庆嵩、吕兆璜、钱藻等将阳山书院改办阳山学堂;裘观成、史梦占等所结自强社同仁于崇仁开办自强学堂;钱壮夫、钱维立、周康侯等亦于琼田开办自强学堂。光绪三十一年,谢飞麟等在冯筱村女塾的基础上开办县第一所女子小学堂————爱华女校。光绪三十二年,裘佩秋、罗雒庼、俞芝祥等正谊学社同仁将剡山书院改办私立剡山高等小学堂;董继文、卞启运、王颂年等将北山书院改办为北山小学堂;华堂、甘霖、石璜等地亦办起学堂。此后办起学堂更多。至光绪三十四年,全县有小学堂41所,学生1431人。民国元年(1912),学堂改为学校。民国8年,有公立、私立小学176(其中女子小学2),学生8609人,教师530人。民国24年,推行第一期义务教育,办短期小学60所,其中巡回二部制9所,教师62人,二戴小学附设了一个短期班,为半日制,不收学费。民国30年,实施国民教育,将各乡、镇公私立完全小学改为乡、镇中心国民学校或代用中心国民学校。次年7月日本侵略军侵陷县城,城内近10所小学先后停办。后汪伪县政府曾办新民一小、二小、三小,采用汪伪课本,强施奴化教育。日军盘踞的甘霖、长乐两地小学,暗地里仍用原课本。民国375月,全县有小学438所,其中县立小学1所,乡、镇中心国民学校47所,保国民学校342所,私立小学48所;学生30966人、教职员工879人。

     19496月后,县人民政府先后接办部分中心国民学校,并设立城关、临城、甘霖、长乐、崇仁等区中心小学。1950年有小学608所、学生29387人。1952年,国家接办全部私立、民办小学。1953年下半年,县文教科通过调查研究,调整了全县小学网点,小学由前一年的635所减少到591所。1956年又提倡发展民办小学,下半年全县有民办小学53所、民办班87个。1958年贯彻“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民办小学进一步发展。1963年下半年,各地开办简易小学(只教主要课程,让学生有时间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964年上半年,全县有简易小学92所,上东、临城、三界、甘霖等区发展较快。同时简易小学更名为耕读小学。是年,民办小学增至640所,计1184个班,学生39372人。1965年,耕读小学学生达9446(其中女生6395),教师408人。1969年,在“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农村的公办小学全部下放给大队经办,教师一律回队任教。全县小学被肢解为千余所,教学质量骤降。同时将小学六年制改为五年制。  

    1978年后,开始整顿、撤并学校,布局渐趋合理。1979年开始普及农村五年制小学教育,1983年恢复小学六年制。课程设置渐趋完善,设有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自然常识、体育、美术、音乐、手工劳动等课。1984年,经省、市(地)政府验收,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06%,在校学生年巩固率为99.40%,毕业率为98.16%,1215周岁少年儿童普及率为95.05%,达到小学普及标准。1985年,改革管理体制,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设立区教育办公室,将区校改为乡、镇中心小学,全部小学下放给乡、镇、村管理。是年有中心小学67所,完全小学302所,初级小学384所,学生69522人。小学选介(按创办时间先后排列)如下:

  县立二戴小学原为二戴书院,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为县立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改称县立高等小学校。民国20年改为县立二戴中心小学。民国11年起,每年举办暑期学校,后又附设半日制的民众班(也称短期班),吸收贫苦儿童入学。“九一八”事变后,学校组织“反日救国会”,募集银币100元捐献给前线抗日将士并予慰问,马占山将军复电致谢。民国21年有学生400余人,这年会考,名列全县榜首。民国28年,为避日机空袭,学校迁至慕塘村,并更名为城东、城西联合中心国民学校。民国31年,嵊城沦陷时校舍被毁而停办。

  鹿山小学光绪三十年(1904),陈洛村等人在民义义塾的基础上创建民义初等小学堂。校址县城东门内。初设有初小复式4班,学生250人左右,教师6人。马寅初、谢冠生等人曾任校董。民国35年,改为城东镇中心国民学校,始增高小班。次年改名鹿山镇中心国民学校。19498月,由县人民政府接办。改称城关区校,设本部、分部,共6班,学生300人,教师14人。次年改名县立小学。19529月改为县立第二小学。1956年后迁鹿山路今址。后曾改称城关镇校、城关镇二小、东方红小学,1984年改今名。学校教育质量较高。19821984年,被评为浙江省学校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1985年有19个班,学生1006人,教职员工39人。

  县立爱华女子小学校光绪三十一年(1905),谢飞麟在冯筱村女塾的基础上创办,名为爱华女校。初设于县城卢和峰公祠,为私立小学。清宣统年间,迁入城隍庙后大殿九狮图内,改称县立爱华女学堂。民国初,改为县立爱华女子小学校。学生分预科、正科、高等科三级。学校提倡习手艺、学编织。师生制作、编织的白花表袋、手套、五色拦涎等31件工艺品,列入“省成绩品一览”。民国17年改为县立第二小学,始招男生。不久更名为县立爱华小学。县城沦陷时校舍被毁,遂停办。

  崇仁镇中心小学前身为崇仁公学,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后更名为私立崇仁高等小学堂,民国29年改为崇仁区代用中心国民学校。1949年县人民政府接办后称崇仁区中心小学;同时,镇内各小学合并为崇仁镇校。1956年,镇校并入。五六十年代,在县语文、数学统考中,曾5次获得第一名。1961年有39个班级、1800名学生,为当时全省学生数最多的小学之一。1981年被确定为县重点小学。1985年改今名,有班级27个,学生1523人,教职员工64人。学校被评为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先进集体。

  谷来镇中心小学前身为北山书院,创办于清光绪五年(1879)。光绪三十一年改办北山高等小学堂。抗日战争期间,学校遭侵华日军破坏,但教学始终未停。就读的除周围村庄的学生外,还有绍兴县平水、王坛、王城等地的学生。学校募建楼房1幢,砌小灶50余个,供住宿生自炊。1951年更名为北山区中心小学。1985年改今名,有9个班、330名学生,教职员工18人。近年又建教学楼1幢,为县内规模较大的山区小学。

  坎流小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县人邢契陶合并太平乡坎流村的两所私塾,开办坎流小学堂,后改为坎流小学。民国27年(1938),学校创办图书阅览室,出借进步书刊,传播马克思主义。民国298月,学校成立中共支部,成为党的秘密联络点。创办油印的《联声》报,成立青年服务队和妇女夜校,宣传抗日。解放后为人民政府接办。1966年学校增设高小班。19859月有5个班、183名学生,9名教职员工。

  甘霖镇中心小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由尹松岭等人创办,初设尹氏祠堂内,名甘霖初等小学堂。民国23年(1934)迁新址,时由吕大时长校,校舍新颖,师资齐全,设备较完备,教学质量好,声誉鹊起。民国3536年,在县抽考中,曾3次夺魁。19498月由县人民政府接办,改名甘霖区中心小学。19845月迁镇东新址;是年少先队四(二)中队被评为省先进集体。198512月改今名,时有10班、500余学生、22名教职员工。

  下王镇中心小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由下王村童洁泉遗孀魏氏倾资创办,名养圣两等小学堂。由魏氏之子童杭时任首任堂长。初址童家祠堂,民国4年(1915)迁枕山之麓。民国27年由童杭时、济时昆仲捐资建平房9间。解放后,曾改称协和乡中心小学。1952年下半年改为里东区中心小学。1978年被评为县先进单位。1982年被评为“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集体。198512月改今名,时有5班、247名学生、17位教职员工。

  剡山小学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县人裘佩秋、罗雒廎等正谊社同人将剡山书院改办为私立剡山高等小学堂。公举裘佩秋为堂长,时有教师8人,学生百余人。学制4年。英语学完第三册,还设代数、几何课程。民国元年(1912)改名私立剡山小学校,裘翌芳继任校长。裘重视师资遴选和教学研究,办学成绩显著。19529月,县人民政府接办后改为县立第一小学。1959年后曾改名城区公社中心小学、城区区校、临城区校、城关一小、五七小学。学校重视德、智、体、美全面教育。1981年被确定为县重点小学。连续5年被评为浙江省学校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两个少先队中队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19846月复名剡山小学。1985年有班级24个,学生1200多名,教职员工58人。

  黄泽镇中心小学前身为新昌县北区公立高等小学堂,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宣统元年(1909)由云居寺迁至黄泽镇内,后更名沃北高等小学堂,为当时新昌县著名学校。1950年改为黄泽区中心小学。1958年嵊县、新昌县合并后,改称嵊县黄泽社校。196110月,新昌县恢复建制后,黄泽区划归嵊县。1985年称今名。学校重视第二课堂,1980年后,课外兴趣小组发展到25个。1985年,有38件学生习作获县、市小发明奖,其中“升降烛台”获省三等奖。同年有15个班、697名学生,教职员工33人。

  长乐镇中心小学始名长乐学堂,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民国初,名为长乐初级小学。民国6年(1917)改名为长乐高等小学校,设千佛寺内。15年称长乐第一小学,18年更名长乐镇代用中心小学,21年又改名为长乐镇中心国民学校,直至解放。19498月由县人民政府接办。19502月与长乐二小合并为一校。“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被肢解为6所,下放给大队管理。1972年各队校联办。曾进行“三算”(口算、笔算、珠算)结合教学试点,提高了教学质量。1985年改今名,有20个班、1128名学生,教职员工49人。

  石璜镇中心小学前身为维经两等小学堂,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民国初,黄濂臣出资扩建校舍。曾停办。民国17年(1928)在此设立县立第五初级小学。21年改为私立维经小学。1951年改为石璜乡中心小学。1984年定今称。19859月有10班、511名学生、18位教职员工。

  三界镇中心小学创办于清宣统元年(1909),初名始宁高等小学堂,校址古城隍庙。民国23年(1934)与芝山小学合并,改称芝山完小。民国26年,改称芝山三小。1949年县人民政府接办后改为三界区中心小学。1966年迁公路北岗上今址。1971年开展游泳活动,曾有学生4人次获全国少年游泳比赛冠军。1979年后,在电化教育方面成绩较著。198512月改今称,时有10个班、495名学生、22位教职员工。

  金山乡中心小学前身为吴兴小学,创办于民国3年(1914),首任校长姚襄臣。民国317月,嵊城沦陷后,侵华日军扫荡,曾被迫停办。民国34年秋复校,更名金庭乡吴兴代用中心国民小学。19502月,县人民政府接办后改为上东区中心小学。1952年春曾附设初中班(半年后停办)。1984年撤区后改今名。19859月,有8个班、364名学生、17位教职员工。

  第三节 初级中学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嵊县县立中学堂创办,堂址设在原县学。时为四年制,不分初高中。清宣统元年,学生毕业后停办。民国4年(1915),嵊县县立中学校重建。校址仍设原县学。仍为四年制,不分初高中。16年,学校由旧制中学(四年制,不分初、高中)改制为初级中学,并定名为嵊县县立初级中学。民国2612月,杭州市私立清波初级中学,因战乱迁嵊办学;翌年2月在石璜复学。27年春,嵊县坎流中学学生补习学校在坎流村创办。289月,嵊县私立春皋初级中学在白泥墩村创建。同时,坎流补习中学因校长邢传新殉难而停办。民国318月,嵊县私立阳山初级中学在石阳村阳山书院旧址创办。民国358月,杭州市私立清波初级中学被国民党政府以“违反主义,诋毁政府”罪名勒令停办。19502月,嵊县私立崇仁初级中学创办。19519月三界区小、北山区小、中南乡小举办附设初中班。19522月,上东区小、石璜乡小举办附设初中班。8月,各附设初中班均停办,学生并入县内各公私立中学。19539月,城关中学的前身————城关镇高小补习班开办。19569月,嵊县第四初级中学(后改称北山中学)、第五初级中学(后改称三界中学)创办。同时,各私立初中均由国家接办,改为公立初中,并且按序号命名:阳山中学为一初、春皋中学为二初、崇仁中学为三初。19579月,城关高小补习班改为民办城关镇初级中学;民办崇仁、城溪、三塘、毫石初级中学创办。19589月,公立上东、石璜、里东、苍岩、南山、城东初级中学创办。是年,全县民办初中发展至27所。19599月,有6所民办初中创办,同时有4所民办初中停办。19619月,因遭遇暂时困难,有6所民办初中停办。19629月,民办初中经整顿后只剩13所;民办崇仁初中增设高中班(次年7月高中班停办)。19649月,三界初中改制为半农半读初中,实行两种教育制度的试点改革。19659月,富润公社范村小学、前村小学举办初中班(19722月两校初中班均并入富润公社初中)。1966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是年学生未毕业也不招生。19689月,全县公立中学教师下伸到18个教学点办学(后来大部分成为公社中学),同时,原来的民办初中只剩9所。19692月,在“学校办到家门口”的口号鼓动下,各地掀起办中学的高潮,全县新增民办初中或小学戴帽子初中54所(此后一段时间里每年均有增设)。原来所剩民办初中,9所改为公社初中,4所撤并。19759月,增设民办初中或小学戴帽子初中27所。19769月,增设民办初中或小学戴帽子初中50所,时全县初中发展到303所。198210月,确定白鹤(博济)公社初中为县农村示范初中;同时每个区也确定1所初中为区重点初中。是年8月起,经过多年整顿,有229所民办初中和戴帽子初中先后停办。19849月,由县人民政府通过社会集资而创办的城关镇第二中学(初中)开学。19859月,经整顿后全县仅剩初中61所,除大部分区公所所在地的乡镇设有完中外,其余乡镇均设有初中,而剡源、绿溪、城郊三乡各设有2所初中。初级中学选介如下:

  嵊县博济镇初级中学创办于19689月,初为甘霖中学白鹤公社教学点。19699月独立建校,改称白鹤公社初中。19702月起设高中班,成为民办完中。1972年,将全公社的初中合并,本部设在下路西村,在上路西村、上沙地村设2处分部。1976年撤上沙地分部。1980年停招高中班。1982年被确定为县农村示范初中;是年,有1名学生在省中学生运动会上获男子乙组100200冠军,并破记录。1984年改现名。1985年被县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是年,有1名学生获省田径运动会中学生女子乙组400金牌,有2名毕业生在高中招生考试中获第一、二名;9月,有17班、1018名学生、46名教职员工。校址设在下路西村。

 

  附录一:战时补习初中

  抗日战争时期,嵊县有3所战时初中:

  嵊县坎流中学学生补习学校民国27年(1938)春,由县人邢传新出资创办,校址设在太平乡坎流村白峰公祠和汪七十公祠。设国文、数学、英文、体育四科,故称“坎流高初中四科补习学校”,后经省教育育厅核准,改为坎流中学学生补习学校。民国28年(1939629,邢护送学生乘竹筏赴县城参加学期会考,途中因抢救落水学生而殉职,补习学校遂停办。

  嵊县私立金庭战时补习中学民国29年(19402月创办,校址设在华堂村。校长周喦,主任王清扬。曾招收初中生50余人。次年下半年因日军迫近嵊县而停办。

  嵊县私立剡东初中补习学校民国33年(19442月在白云乡(今明溪乡)湖头村创办,校长魏志贤。有1个班,40多名学生。次年下半年,抗战胜利,嵊中返城,补习学校遂停办。

  附录二:抗日战争时期外来初级中学简介

  杭州市私立清波初级中学民国14年(19258月由嵊籍人士裘冲曼创办,初址杭州清波门直街47号,并称清波学舍。民国18年迁云居山弄,改称私立清波初级中学。民国2612月迁嵊,次年2月在石璜复校。民国278月,附设高中班(一学期后停办)。民国29年迁开元,并在崇仁设分部。民国322月迁石璜新沃。清波中学办学开明,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师生中有不少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因此为当局所不容。抗战胜利后,正当筹划迁返杭州之际,当局以“违反主义,诋毁政府”的罪名,勒令停办。

  第四节 完全中学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至宣统元年(1909)曾办嵊县县立中学堂,堂址设县学内,为四年制,不分初、高中,毕业为高中学历,称旧制中学。民国4年(1915),嵊县县立中学校重建。仍为旧制中学,校址设前县学内。16年,实行新学制,改为初中,易名嵊县县立初级中学。288月,省立宁波中学为避日军侵扰,迁至太平、坎流办学。292月,省立绍兴中学到崇仁镇廿八都设立分部。次年8月,省立绍兴中学本部、附设简师部全迁来廿八都、下相。31年四五月间,因日本侵略军压境,宁波中学和绍兴中学均先后外迁。339月,根据社会的需要,嵊县中学附设高中补习班。369月,经省教育厅立案,嵊县中学高中补习班升格为正式高中,学校改称嵊县县立中学,成为完全中学。19496月,县人民政府接办嵊县中学。19569月,中共嵊县中学支部建立,为解放后县内教育系统第一个党组织。19589月,县内原来各公立初中全部招收高中生,成为完全中学。11月,新昌县并入嵊县,黄泽中学等完中也随之并入。19592月,北山中学高中班(工农速成班)停办。6月,各完中全部改为以所在地地名为校名。19619月,确定嵊县中学、甘霖中学为县重点完中。10月,新昌县恢复建制,黄泽中学随黄泽区划归嵊县。19627月,三界中学高中部停办。9月,民办崇仁镇中招收高中班(翌年7月高中班停办)。19647月,甘霖中学高中部停办。1966616,“文化大革命”开始,嵊县中学学生在校园里贴出了全县第一张大字报。19689月,各完中的教师下伸到有关公社去办教学点;各校的196619671968年三届初高中毕业生同时毕业离校;各完中只招收初中新生。19702月,嵊县中学、长乐中学、崇仁中学、黄泽中学、甘霖中学、普义中学和白鹤中学开始招收高中生。招生废除文化考试,实行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19712月,三界中学、南山中学、上东中学、石璜中学、城东中学等校开始招收高中新生。19722月,北山中学、里东中学开始招收高中新生。恢复文化考试,试题由各校自拟。1974年,恢复秋季招生。文化考试制度又废。19759月,城关中学开始招收高中新生。1978年高中停办。19779月,全县完中和高中发展到82所。11月,恢复高考制度。1978年,确定嵊县中学、崇仁中学、长乐中学和黄泽中学为县重点中学,开始调整高中学校布局。19795月,城关中学改为公立中学。9月,临城中学创办。城关镇中学恢复高中招生。19815月,嵊县中学被确定为省第二批重点中学。19839月,普义中学高中改招农技班;里东中学、上东中学、南山中学高中暂停招生。19847月,县人武部根据国防部和省军区的指示精神,在上东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班开展军事训练,为期半月。全国试点仅2所中学。1985年下半年,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完中由县办,其中4所为县办县管,11所为县办区管。

  县办县管中学

  嵊县中学前身嵊县县立中学堂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创办,三十三年有学生64名,宣统元年(1909)学生毕业后停办。民国4年(19158月重建,校舍建于县学内,称嵊县县立中学校,校长周志由。实行旧制,学制4年,不分初、高中。民国13年起向新学制(初、高中分离,学制各3年)过渡。16年正式改为三年制初中,易名为嵊县县立初级中学。18年秋,推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学校附设一年制乡村师范班,教学方法强调“教学做合一”。19年,附设1所小学。217月,师范班和小学停办。22年起,曾推行“道尔顿制”————学生自学辅导制。24年秋,设一年制劳艺补习班,结业后充任小学教师。27年秋,校内秘密建立中共支部,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学校实施“战时教育”,增加“战地救护”等教学内容,组织民众夜校和台门识字班。272月起,为躲避日机轰炸,学校搬迁寺前村,同年7月迁回嵊城。28年,浙东形势告急,学校迁至马仁村。317月,嵊城为日军侵陷,学校仍在马仁村。329月在廿八都设校本部。33年学校迁至雅璜村。同年秋,开办战时高中补习班。34年春,学校复迁廿八都。同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10月学校迁返嵊城,高中补习班在原校舍,初中部设在城隍庙。35年春,通过教育厅立案,改高中补习班为高中部,学校改称嵊县县立中学,成为当时全省13所县级完全中学之一。19496月由县人民政府接办,后改今名;下半年,嵊县简易师范并入。1959年定为宁波专区重点中学。19609月迁北直街今址。1976年秋,高中招生24班(其中1班为文艺班),实行二部制与隔周制教学。1981年定为省第二批重点中学。19811985年,国家投资基建费46万元,改善了办学条件。1983年以来,学校多次被评为省先进集体。1985年秋有初中6班,学生348人;高中17班,学生862人;教职员工102人;学校占地40122平方米、建筑面积12173平方米。自1915年重建至1985年,初、高中毕业生达1.57万人,校友中人才济济。

  长乐中学前身为私立阳山初级中学,创办于民国31年(1942)秋,校址石阳村旧阳山书院,又因承用原阳山书院院产学田200亩为校产,故名。初名阳山战时补习初中,首任校长钱希乃。345月,经省教育厅立案,成为正式私立初中。解放前,有不少学生投笔从戎,参加革命。后冯农任校长。194912月,为安全起见,迁至长乐镇内,借寺、祠为校舍。后学校曾开展“工读”(开荒种地、采茶运柴)与“义卖”活动,筹资办学,并支助困难学生。1954年起,在上市头50亩坟冢地和旱地上建造校舍,至19564月第一幢教学楼建成迁入。1956年,县人民政府接办后改名为嵊县第一初级中学。1958年秋,增设高中部,成为完全中学,并改称嵊县第六中学。1959年改今名;是年建成拥有300环形跑道、足球场、篮球场的体育场和游泳池,其运动场地的规模在当时居全县之冠。20世纪60年代初,师生自己动手建造的校舍,至今仍完好。19621963年,高考升学率为全县首位。60年代女篮曾获地区中学生赛冠军,并曾充任省中学生女队主力,赴江西比赛。70年代乒乓球运动十分活跃,一些学生曾代表县、地参加上一级比赛。1985年秋,有初中6班,学生424人;高中18班,学生1152人;职业班2班,学生130人;教职员工91人;学校占地34498平方米、建筑面积9408平方米。

  崇仁中学创办于19502月,初为私立春皋初级中学崇仁分部,由裘怿松、王一藩等筹建,暂址倦还庐。1951年春,学校创办全省第一所工农业余夜中学,学制四年,不收费,经费靠学员勤工俭学来解决(后该校办学经验曾在省教育行政会议上发言介绍);5月经省教育厅批准独立建校,名私立崇仁初级中学,王一藩任主委。1956年改公立,易名嵊县第三初级中学。1958年秋增设高中部,成为完中。19596月改今名;是年学校有劳动基地120亩、养猪最高存栏数130多头,卖给国家公粮2.5万公斤。19631965年,高考升学率居全县前茅。19771979年,高考升学人数居全县首位。1984年选送了2名飞行学员,受到省教育厅、省招飞办的通报表彰。1985年,被命名为绍兴市田径、篮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被评为省级达标先进学校;9月,有初中7班,学生457人;高中17班,学生1067人;职业班1班,学生64人;教职员工82人。学校占地27972平方米、建筑面积11489平方米。

  黄泽中学原隶属新昌县,创办于195110月,初名新昌县新北初级中学,筹办人钱大中。初借用黄泽区小校舍。19529月迁黄泽原源大丝厂旧址。19569月国家接办,易名新昌县第四初级中学。195811月,嵊、新两县合并,划归嵊县。19596月改现名。19609月,与黄泽区小合并,试办全县唯一的十年制学校(含小学、初中、高中)。19619月,十年制试验停止,中、小学又各自立门户。后因校舍狭窄,高中部曾迁烂田头村(今新田村)原工农师范学校校址,设分部。1966年下半年分部撤消。19839月,黄泽区校初中部并入。学校长期来重视开展文娱体育活动,五六十年代,曾向省越剧团、省民族歌舞团输送3名演员、1名演奏员;60年代,为县射击训练基地,有学生在省、地获奖;七八十年代,为县排球训练定点基地,校男、女排球队多次代表地区参加省比赛,曾获二、三、四名。19859月,有初中14班,学生860人;高中12班,学生720人;教职员工88人。学校占地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50平方米。

  县办区()管中学简介

  私立春皋初级中学后曾名嵊县第二初级中学、甘霖中学(白泥墩)私立春皋初级中学,创办于民国289月,创办人为白泥墩王春皋之孙、中国著名造船专家王珪孙,校址设在白泥墩。有校产田200亩,150亩为王春皋茔产,另50亩为王珪孙筹集的私产。第一任校董会董事长为国民党元老周亚卫。312月,曾创办高中补习班。349月,日本投降,高中补习班停办。19568月由政府接办,改称嵊县第二初级中学。19589月,增设高中,1959年定名甘霖中学。1961年上半年,高三统考,获全县第一;下半年被确定为县重点中学。19647月,高中学生毕业后,又改为初中。19689月,学校一分为五;当时曾有校名之争,后经县革委会裁定:迁甘霖寺前的沿用甘霖中学旧称,留白泥墩的改称普义中学,两者待遇相同。

  甘霖中学(寺前) 前身为私立春皋初级中学。196810月,借址甘霖小学分部开学。后陆续迁寺前原嵊县师范旧址。19702月,开办高中班。1980年,甘霖区校初中部并入。1983年选送了两名飞行学员,曾受到省府、省军区的通报表彰。近些年来,在外语教学方面有特色,曾向高校外语专业输送了不少学生。19859月,有初中14班、794名学生,高中8班、405名学生;有教职员工81人。

  普义中学前身为私立春皋初级中学。196810月在原甘霖中学旧址白泥墩开学。19702月设高中班。1978年被评为绍兴地区教育系统红旗单位。19839月,高中部改设农职高班。19849月,学校改为嵊县农业技术学校,初中部则保留普义中学称呼,实行两块牌子、一副班子的管理模式。19859月,有初中16班、606名学生,二年制农技高中4班、161名学生;教职员工60名。

  城关镇中学前身为城关镇高小补习班,创办于1953年秋。初址北直街冰玉庵,翌年迁城隍坊内喻家祠堂,下半年又易址杨家弄。1955年搬迁到东前街药王庙。后迁北直街今址。19579月改为城关镇民办初级中学。“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年)曾改名红武中学,因经济原因还曾一度为县食品公司所接办,改名为嵊县中食五七中学。1970年与县食品公司脱钩,又归属城关镇管辖。学校原为民办学校,经费拮据,靠勤工俭学收入以弥补学校公用,所以学校师生长期来有参加体力劳动的优良传统,1972年创办瓦楞纸箱厂,质量好,经济效益佳。19759月,创设高中班。1978年高中班停办,学生转入嵊县中学。19795月,改为公立学校,并定今名;同年又招高中班。在19731985年的10届县中学生运动会上,获甲、乙组团体第一名5次、第二名3次、第三名1次。19859月,有初中16班、986名学生,高中6班、349名学生;教职员工92名。

  三界中学前身为嵊县第五初级中学,19569月创办,暂址三界镇北岳庙。19579月,镇西李家庵新校舍落成,遂迁新址。19589月,设工农速成高中班,招收区内高小毕业程度的工农青年入学,改名嵊县第五中学。19599月,高中改招初中毕业生,并改称今名。19627月,撤消高中,改称三界初级中学。196411月起,根据刘少奇“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精神,学校改为半农半读初中,半天学习、半天劳动。1966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止半农半读试点工作。19712月设高中,又恢复今称。19859月,有初中6班、365名学生,高中6班、274名学生;教职员工48名。

  北山中学前身为嵊县第四初级中学,创办于19569月,暂址北山区校内。19579月迁谷来镇西北新址。19589月,招收工农速成高中班1班,改称嵊县第四中学;因学生程度参差不齐,难以教学,半年后撤并,学生分别插入崇仁中学高一、本校初一或转读茶叶技术班。19599月改名北山初级中学。19689月,谷来农业中学并入。19729月设高中,成为完全中学。1983年选送了两名飞行学员,受到省府、省军区的通报表彰。19849月,高中改设农职业班。19859月,学校有初中6班、372名学生,二年制农职业高中2班、111名学生;教职员工35名。

  上东中学  19589月创办,初址晋溪。19592月,迁北漳大坪地,11月迁今址(北漳发祥寺)。19591961年,在县统考和体育竞赛中多次获佳绩。1961年被确定为县重点初中。19712月,设高中部。19662月至19777月,学校根据社会需要举办多种短训班和专业班,为群众服务的中草药服务部,曾受到绍兴地区革委会政工组的通报表彰。19791980年,被评为县红旗单位。19781984年,先后向国家输送4名飞行学员,受到省府、省军区的通报表彰。在历年文科高考中成绩显著,被人誉为“文科之乡”。19849月,高中改设职高班。1985年上半年,有1名学生获华东六省一市初中数学竞赛一等奖;9月,有初中7班、469名学生,职高3班、112名学生;教职员工39名。

  石璜中学  19589月创办,校址设在石璜镇原罗松乡主庙。19712月,在楼家村设分部。19722月设高中部。1975年曾办大专机电班。1978年被评为县文教系统先进集体。1979年成立文艺表演技巧兴趣小组,后有2人考入专业越剧团。19849月,高中改为职业高中,设工艺美术专业,与县二轻公司、县经委、县乡镇企业局联办;同时高二学生并入长乐中学。19771985年,先后向国家输送飞行学员4名。19859月,有初中10班、595名学生,高中职业班2班、92名学生;教职员工48名。

  里东中学  19589月创办,初附设在里东区校内。19592月,招收1个春季班,同时学校迁石舍村祠堂;不久,座落在下王镇的新校舍落成,又迁回下王。19692月,改称民主公社里东中学。197210月,增设高中,成为完全中学。1978年改现名。19809月,民主公社中学并入。1983年停招高中(准备办职业高中)。19859月,有初中9班、学生440人,教职员工24人。

  城东中学  19589月创办,当时属城东区,故名。校址设在原区委所在地棠头溪村。1963年,城东区与城区合并为临城区,但该校校名未变。19699月,曾改名“棠溪贫下中农子弟学校”。19702月增设高中,成为完全中学。19719月,与浦口公社中学合并,称浦口公社五七中学,本部设沈家坎,分部设棠头溪。19732月,本分部对掉;9月,改今称。1982年该校初中毕业生在“中考”中合格率居全县之首。19859月,有初中5班、301名学生,高中7班、395名学生,教职员工53名。

  南山中学  19589月创办,利用贵门村崇心庵做校舍。19712月,增设高中,成为完全中学。1980年,新山公社中学并入。1981年,雅安中学分部并入。19849月,高中改制为农职业高中,设林业专业1班。19851月,与南山区农技站合资经营大片青梅基地。同年9月,有初中8班、453名学生,二年制农职高2班、61名学生,教职员工36名。

  临城中学  19799月创办,校址设小砩村;招3班高一,另从新联公社中学并入高二2班。1980年,初高中同时招生。19849月,高中改制为职高,招收一年制财会职业班1班,次年结业后深受社会欢迎。19859月,又招收财会职业班;有初中6班、333名学生,财会职高班1班、44名学生,教职员工31名。

  附录一:抗日战争时期外来完全中学简介

  浙江省立宁波中学(现宁波市一中) 民国28年(1939)夏,在校长赵仲苏的力主下,宁波中学迁嵊,高中设长乐镇太平村,初中设长乐镇坎流村。曾试办六年一贯制中学。后学额增加,校舍扩展至沃基村和石砩村。民国314月,校本部遭侵华日机轰炸,一位护校工友受伤。为安全计,学校撤至雅安、玠溪。民国325月,徙磐安县大皿镇。

  浙江省立绍兴中学(现绍兴市一中) 民国29年(19407月,绍兴中学在嵊县崇仁镇廿八都村设立分部。民国308月,该校本部也从诸暨县花明泉迁来,初、高中设在廿八都,简师部设在下相;是年,学校改名浙江省第一临时中学(次年又恢复旧称)。民国315月,因日军侵嵊、形势告急,被迫南迁宣平县(今武义县)等地。

  上海市私立惠灵中学抗战胜利前夕(民国341月),曾迁到东阳县玠溪(今属嵊县)办学,栖止时间一学期左右。抗战胜利后旋迁返沪。

  附录二:高考复习班

   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起,县内各完中先后办起高考复习班。据统计,1980年有复习生887人;1981年达到最高峰,有18班、1013人;1982年有8班、578人。此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明令禁止在全日制学校内举办高考复习班,但以社会出面举办的高考复习班仍延续不断(但未统计班数、人数)。

  第三章 职业教育

  第一节 师范类学校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7月,嵊县初级简易师范学堂(又称嵊县师范讲习所)开办,学生40人,校址孔庙明伦堂。是当时全省18所师范之一。民国初,剡山小学教师袁心粲在校长裘翌芳的支持下曾创办师范讲习所,培训小学教师。民国18年秋,嵊县中学附设乡村师范班,学制1年,办了3届,共有57人毕业。民国32年秋,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建立,至19497月,5届毕业生共227人。19499月并入嵊县中学初中部。

    1951年秋,嵊县初级师范学校在甘霖显净寺开办。校长童先荣,学制3年。1952年下半年起,增招两年制速师班和轮训班。19571月停办,在校学生并入绍兴师范和天台师范。19599月,嵊县师范学校开办于新昌镇,12月,由新昌镇迁至甘霖镇显净寺。除设三年制普师班外,还有幼师班、速师班和轮训班。1962年夏停办。

  1975年秋,绍兴师范嵊县分校在黄泽镇新田村原工农师范旧址开办,1978年夏停办。1979年秋,在新田村重办,招收高中毕业生,并附设绍兴师专嵊县教学点,招收两年制文科大专班2班(学生毕业后教学点停办)。1980年起招收民办教师,学制2年。至1985年夏,5届毕业生共757人。1985年秋有7个班,学生297人,教职员工50人。1978年在新田村设立嵊县教师进修学校,次年8月迁城关镇。19853月,被批准为中等专业学校;9月,开设二年制中师、史地专业各1班,一年制幼师专业1班,学生共100人,教职员工25(含函授站人员)

  第二节 农业类职业学校

  农业技术学校民国35年(1946)秋,县立初级农业职业学校在白云乡(今明溪乡)普安寺开办,校长舒醉香。设有农场、苗圃,学制3年。民国382月设有3个班,学生57人,后因经费拮据,于5月停办。1958年下半年,县农业试验场办起农业、畜牧技术学校各1所,学生106人。嵊县、新昌县合并后,两校并入原新昌县农业专科学校,改名嵊县农业专科学校,校址设在新昌镇鼓山,有农业、农机、会计3个专业。1959年秋,又改为嵊县中等农业技术学校,增设畜牧兽医专业。1961年秋停办。同年11月,半农半读的嵊县农业学校在三界石塔开办,招收3个班、90余名学生,开设茶叶、蚕桑、畜牧兽医等课程。19637月停办。1976年秋,剡源公社开办茶林牧场校,半农半读,历时3年半。

   197912月,嵊县农业技术培训学校在城隍山创办,归属县农业局。至1985年,共培训农业技术人员3300多人。

   19839月,普义中学高中部改为农业高中,次年9月又改为农业技术学校。设花卉园艺和畜牧兽医2个专业,学制2年。1985年秋有4个班、162名学生。

  农业中学  1958年,全县有农业中学77所,学生3192人。1959年下半年整顿合并为32所。1962年,仅剩长乐、黄泽2所,学生80余人。1964年后,农中陆续恢复。1966年初发展到104所,学生近5000人。至1968年下半年,大部分先后停办或转为公社中学。19699月,新合公社(今金庭乡)在海拔800多米高的大湖山上,办起半农半读农中————大湖山“五七”中学,招收30多名初中毕业生入学,“文化大革命”中曾成为县教育战线的“新生事物”,全县前往参观的人络绎不绝;1979年移至济渡村,改名金庭农中。19799月,太平中学高中部改为农业中学;1982年又改名长乐区农业中学,学制2年,设农、林等专业课程。1985年,全县仅有农中2所,4个班,学生123人。

  第三节 工业与商业类职业学校

  工业学校  19588月,嵊县工业技术学校在城关镇开办,设机械、化工专业。19593月停办。19605月重办,设钳工、车工、铸工、动力、电力、化工、纺织等专业,1961年又停办。1958年,嵊县丝厂一度开办缫丝技术学校,半工半读,共2班。1960年停办。1958~1960年,黄泽公社()与黄泽机械厂挂钩,办过半工半读的工业学校。

  商业学校民国8年(1919)前后,县城开办私立事斯商业学校,并在附近开设商店,供学生实习。民国811年,剡山小学附设商科班,为社会培养银行、钱庄会计和从业人员。学生三四十人。民国1720年,邑商汪柏林在县城设立私立柏林商科职业学校,有学生30余名。19798月,县商业局主办的财贸技工学校开学,设五金交电、土特产检验、烹饪等专业,学制2年,仅办1期,毕业109人。

  第四节 医药卫生类职业学校

  卫生学校  19589月,县人民医院附设的医士学校开办。设单班,招小学、初中毕业生38名,学制3年。同年底改名嵊县卫生学校,医士班改为半年制初级卫生班。后与原新昌县卫生学校合并,校址设于新昌镇(当时属嵊县),19599月迁回城关镇,设中级医士班,有学生50人。1961年有5个中专班,学生213人,教职员工24人。196211月停办,三年级学生提前毕业分配,二年级学生转至宁波卫生学校继续学习,一年级学生回乡支农或插入普通高中。

  卫生进修学校县卫生进修学校于197911月在城关镇开办,主办单位为县卫生局。1984年增设职工中专医士班,又称“绍兴职工中等卫生学校嵊县分校”。至1985年底,举办20期,培训学员784人。1985年有教职员工49人,其中兼职31人。

  第五节 中学附设职业班

   1965年下半年起,上东中学、太平中学等校附设医药卫生专业班。至1976年,全县有12所中学开设过农业、农机、植保、文艺、医护和会计等专业课程。还有部分中学在毕业班中增设农机、电工、会计、医药、卫生等课程,以增加学生的实用知识。

   1976年下半年,嵊县中学附设文艺班,招收初中毕业生40余名,主要培养越剧演员。学制2年,仅办1期。

   1984年,北山、南山、上东、临城、石璜等中学的高中部,分别改为工、农业职业高中,学制2年。长乐、临城、城关镇、石璜等中学还分别和有关单位联合举办电器、财会、生化、工艺美术等职业班各1班。1985年下半年,全县有8所中学开设农业、林业、畜牧、机电、生化、财会、工艺美术等14个职业高中班,学生686人。

  附录一:嵊县大学、“五七”工农兵学校

  嵊县大学  1958年秋开办,校址初设在城关镇嵊县中学老校舍,后迁甘霖寺前村。设农业、机械两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4年。1959年夏停办,在校学生分别插入各中学的高中部继续学习。

  嵊县“五七”工农兵学校、嵊县“五七”大学  1970年下半年开办,设植保、兽医、蚕桑、茶叶、医卫、师训、机电等7个专业,均为为期半年的短训班。采取集中领导、分散办学的办法,各专业分设在主办单位内:植保班————县良种场,兽医班————甘霖供销社,蚕桑班————东郭蚕种场,茶叶班————县茶场,红医班————县人民医院,师训班————嵊县中学,机电班————嵊县电机厂,校部办公室设在嵊县中学内。19739月迁黄泽镇新田大队原工农师范旧址。19764月改称嵊县“五七”大学。19771月至19782月,开办过“赤脚医生班”,学生50人。1978年上半年,县卫生局借址办了一期医务人员培训班(中途迁上东区卫生院)。后学校停办。

  附录二:抗日战争期间外来职业学校

  浙江省立慈溪锦堂乡村师范学校民国27年(1938),迁来长乐镇石阳村阳山书院旧址。8月招生复课,设简易乡村师范班,学制4年。民国29年秋,增设三年制乡村师范班,在太平乡下南庄设分部,石阳村本部附设实验小学。次年秋迁缙云县壶镇。

  省立杭州蚕丝职业学校民国28年上半年,迁来甘霖显净寺。8月招生复课,设高级和初级两部,分别招收初中和高小毕业生,学制3年。民国315月迁磐安县。

  第四章 成人教育

  宣统元年(1909),嵊县有简易识字学塾4所;县人高云帆在县城文昌庙曾开设公立夜课学堂。宣统二年,谢飞麟与智清和尚等在惠安寺开办僧学堂,除学习文化外,还在僧众中灌输民族革命思想。民国19年(1930),嵊县民众教育馆创建,内设教育部,专门举办和辅导成人教育、暑期学校与平民学校。民国1923年,各地均举办民众夜校。民国24年,全县实施成人、儿童合校制的国民教育。民国25年起,曾一度对全县青少年文盲、半文盲实施强迫教育。民国30年,全县12岁以上的文盲有19.73万人,至37年,扫除文盲率仅为4.8%。解放后,县先后成立冬学委员会、扫盲委员会、扫盲协会。各区设立扫盲中心学校、扫盲办公室,各乡建立中心民校,并配备专职干部,持久地依靠中小学教师和民师开展扫盲。还以多种形式开展职工、干部教育。至1984年,经省、市有关部门验收,全县1240周岁农民中的非文盲率达94.3%,符合国务院规定标准,获得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基本无文盲县合格证。

  第一节 农民业余学校

    1950年下半年,小砩乡西求村率先兴办冬学,年底全县冬学发展至721所,有学员4.2万余人。1951年冬学转为常年民校。办学模范俞婷婷,学习模范裘香和、屠水花,教学模范俞香瑞均出席省冬学模范大会。1952年为推广速成识字法,县、区、乡多次举办师训班和实验班,培训4800余人。1957年底,经考核有2.27万人脱盲,占青壮年文盲、半文盲总数的15%。1958年春,全县开展以同音识字为主要形式的“突击扫盲”运动,但“回生”严重。黄泽公社()为巩固扫盲成果,开展“读百书、写万字”活动。19596月初,省教育厅、团省委在黄泽召开现场会议,推广黄泽“读百书、写万字”活动经验。以后,黄泽公社曾3次派代表出席全国业余教育会议。1963年,全县有民校851所,学员2.45万人。“文化大革命”时期,开办“政治夜校”,以“大批判”取代文化学习。1978年民校仅剩46所,学员2800余人。19799月,县建立工农业余教育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区、乡建立领导小组,区配备专职干部。后民校增至462所,学员1.08万人。另有业余高中5所,学员83人;业余初中63所,学员2235人。还试办广利公社业余农技校、剡源公社雅张大队业余蚕桑学校和白鹤公社下蔡大队业余农技班。1983年,有1区、44乡、72村分别开办各级业余农业技校(),学员达1.65万人,初步形成区、乡、村农技教育网。1985年,中爱乡、三界镇开办成人教育培训中心,开展农业职业技术教学活动。

  第二节 职工业余学校

    19514月,县成立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同年,城关镇挑挽业工会(后改搬运工会)、县立小学(今鹿山小学)分部、剡山小学各办1个职工业余教学班,学员共180人,占城关镇文盲、半文盲职工的23。此后,崇仁、长乐、甘霖等镇和开元丝厂、锦源丝厂、三界茶厂相继开办12班,学员673人。1951年上半年,崇仁、阳山两中学开办工农业余夜中学。崇仁中学业余夜中学获省教育厅嘉奖,一学生代表曾出席省教育工作会议介绍夜中学经验。次年11月,嵊县中学附设职工业余中学。1956年,城关镇有职工业余学校8所,学员1311人。1959年,全县90%以上的县、社()企业办学,学员达万余人,其中脱盲1617(含新昌)。“文化大革命”期间,职工教育瘫痪。19815月至1984年,县商业局开办商业科技英语夜校,共办6期,培训学员393人。1981年秋,县总工会开办职工学校,设初、高中10班。19827月至1985年底,对职工进行初中文化补课考试12次,参加的职工7595人,6925人合格。1984年秋至198511月,县举办3次机械行业初级技术工人理论统考,应考569人,合格384人。1985年,全县有职工业余初中5所,学员115人。县总工会办的职工学校有高中11,学员428人。

  第三节 干部业余学校

    19515月,县机关学校创办,设小学、初中各1班,学员71人。195411月,全县有7个区设立干部文化学习班。19567月,全县参加学习的干部1014人.后有214人脱盲,92人进入初中学习。1960年,有364名干部先后进入各级各类业余补习学校(),其中初中168人,高中167人,大专29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机关学校停办。1983年秋至19857月,嵊县中学举办3期干部业余高中文化补习班,每期16个月,学员共100人。19849月,嵊县师范附设干部高中文化班,学员53人,脱产学习2年。

  第四节 其他成人学校(站、班)

  函授站(班)民国1927年(1930~1938),县有9人毕业于省教育厅师资函授部。1955年后,慈溪师范、湘湖师范、浙江师院曾先后在嵊招收函授生。1958年下半年,嵊县师范设立函授部,接办原湘湖师范在嵊的函授工作,不久中止。19629月,县文教局重组函授站,有教职员11人。至196410月,参加初师、中师函授的有1127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函授教育停顿。1978年县函授站重建。19838月,函授站并入嵊县教师进修学校。198412月,高师数学函授毕业20人。198512月,中师语、数函授毕业125人。

  广播电视大学  1980年,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嵊县工作站建立。至1985年,招收理工、中文、经济类学生237人,已毕业80(理工科类43人,中文类37),另有单科结业的342()1985年有教学班7(其中脱产教学班6),学员146人。

  自学考试  19848月,县成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站。同年9月首次开考,应考262(),合格112()。次年7月第2次考试,应考的291(),合格110()1985年下半年第3次考试,就考639(),合格339()

  刊授班  19847月,《浙江教育》(小学版)举办《教育学》、《心理学》刊授,12人参加结业考试。1985年,省中等刊授政治专业学校县委党校辅导站建立,学制3年,第一期刊授单科结业的有1311()。还有一些干部、职工参加农业、工业、经济管理、文学等方面的刊授学习。

  第五章

  南朝宋齐间(420~483),盐官(今属海宁县)人顾欢(420~483)到剡“设舍授徒”,生徒“常近百人”,成为嵊县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从事教师生涯的人。

  民国37年(1948),嵊县有小学教师879人,中学(含简师)教师、职工98人。1952年,县人民政府接办全部私立、民办小学,小学教师均为公办教师。1956年又接办3所私立中学。中小学教师全部列入国家工作人员编制,有小学教师1245人,中学教师、职工197人。后又发展民办中、小学。1960年,甘霖中学教师邢胜君出席全国文卫系统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大会。19821985年,教师郭建群、魏仲良、钱耐秋、周兆悌分别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先进个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个人。19859月,全县中、小学教职员增至4466(含民办教师1363人,代课、代职教师727);年底,教龄30年以上的达751人,已离休31人,退休681人。

  第一节 资质与来源

  古代嵊县对县学、书院教师的资质有一定的要求,如需要举人或贡生出身等,但对私塾的教师则无严格要求。书院与私塾教师的来源大致有三:一、卸职的官员,他们绝意仕进或宦海失意,退而担任教师。这些人数量较少,但影响很大,如明代的周汝登,曾官至户部侍郎,挂冠归里后创办了鹿山书院(与人合作)和宗传书院,自任院长并亲自授课,“子弟日益进,执贽者千余人”颇享盛誉。二、家境清贫的落第秀才,通过设馆授徒或受聘为塾师,以束修来维持个人或家庭生计。他们通常是一些名塾的塾师。如南宋乐清人王十朋,落第后曾应邀来嵊城周氏渊源堂义塾授徒,名声远播。三、一些粗通文墨的人,他们常在山村小庄担任启蒙塾师,大部分能教能农,不担任教席时就在家务农。

  清末民国初,这是从旧学向新学过渡的时期。时嵊县学堂发展较快,当时对教师的资质无统一要求。来源主要有二:一、由塾师转为教师,或由秀才出任教师,他们是当时教师中的主体,其中不少人紧跟潮流,在办新学中作出了贡献,如裘翌芳、张味真等,他们出身秀才,积极推行新学,建树颇多。二、一些曾留学日本、接受西学的知识分子,他们是办新学的先驱者,如姚麟、周志由等人。

  民国时期对中小学教师的资质有统一的要求:高小教师要师范毕业,初小教师要简师毕业;高中教师要高师或大学本科毕业,初中教师要高师或大学专科毕业。学历不达标的,要通过甄别试验合格才能作为代用教师或代课教师,不达标又未经甄别试验合格者,为不合格教师。不同资质的教师,其工资也有差别。嵊县小学教师的来源有四;一、师范毕业生,主要是“一师”(杭州师范)和“五师”(绍兴师范)毕业生,其次是锦堂师范和湘湖师范毕业生。民国2833年,嵊县共分配来上述师范的毕业生13名,他们是教师队伍的骨干。较多的是嵊县简易师范学校和嵊中附设的乡村师范班的毕业生。二、中小学毕业、肄业生,经考核检定合格或甄别试验及格后聘任。三、短期师训班结业生。四、延用塾师。据民国34年统计,全县小学教师资格合格者289人,占总数36%;准代用者222人,占34%;不合格者244,30%。

  中学教师的来源有三:一、高师毕业生,主要是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生(如袁心粲、俞易晋、裘冲曼、裘颂兰等)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生(如钱希乃、裘翌勋等),后来又有浙江大学师范学院的毕业生,人数虽少,但他们的教育思想、理念,对县内的中小学影响很大。二、普通高校毕业、肄业生。三、中学、师范毕业生。四、个别为留学生。根据民国33年(1944)统计,78名中学教师中,专科毕业及以上并经检定者占26%,专科毕业及以上而未检定者占35%,非专科毕业而经检定者占6%,非专科毕业而又未经检定者占33%

  解放初期,对中小学教师也有资质上的要求,但教育事业发展较快,除留用原来的中小学教师和补充少量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外,还从社会上吸纳了大量的小学、初中、高中毕(肄)业生。1953年后,公办教师基本上来源为师范院校毕业生,只有少数为转业干部、转业军官和转为正式教师的代课教师。19781983年,遵照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嵊县实行退休教职工子女顶职制度,先后共有455名知识青年顶职进入教师队伍(入伍初,县教育行政部门曾为之举办各种培训班)。1981年至1985年,有724名优秀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转为公办教师。

  第二节 地位与待遇

  

  自古以来,嵊县就有尊师的优良传统,古、近代,学生入学,要先拜孔子,再拜先生(当时对教师的称呼),有的富户还要办“延师酒”。村民有喜庆,教师也常被延为座上客。同时教师也以一己之长为群众服务,如书写对联、文书契约和书信等。

  民国时期,嵊县教育会在县参议会中享有一个席位。民国28年(1939),为了鼓励青年知识分子出任教师,以利于推进“强迫教育”,嵊县政府通令:在任的合格教师,可缓服兵役。民国36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给北山小学校长黄康书有“嘉惠桑梓”字样的奖匾一块,以表彰其在办学中的贡献。

  解放以后,有不少教师被选为各级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王一藩于19521954年,被选为出席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裘翌芳19541959年被选为出席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冯农被选为省政协委员。19561984年,冯农和方浩泉分别被选为副县长。从1956年至1984年被选为县政协副主席的有冯农、刘章新、尹熙钟和丁本益。19821983年,全县有4位教师被评为全国级先进个人。1983年省府文件规定:中教4级、小教2级(指工资级别)以上的教师,享受中级知识分子待遇;次年又扩大到中教5级、小教3级,全县合计176人,其中55人的直系亲属119人,按政策由农业户口转为居民户口,此外在购物等方面也有所优惠。1985910,县和各区乡召开了第一个教师节庆祝大会,开展“尊师重教”的活动,并且向791名连续从事教育工作30年及以上的老教师颁发了“三十年以上教龄教师光荣证”。

  

  塾师和后来的中小学教师,都实行聘任制,聘任期一般不超过一学年,如续教可续聘。教(塾)师一般都供膳,报酬为实物或薪金。

  民国时期,中小学教师也大部分供膳。县公立学校教师与私立学校教师之间、中学教师与小学教师之间,工资差距较大,各校之间根据经费条件,工资也有差距。县立中等学校的教师另发上课的钟点费,高中、简师每课时11元,初中、农校每课时10元。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先后接办了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固定,无失业之虑,公立教师的工资由国家发放。19491951年,教师月薪发放大米。19528月,全体中小学教师工资定级,并且实行公费医疗保健制度。此后,19541955195619631972197919811984年又8次作了调整和提高。其中1956年为工资改革,通过改革,专任教师人均月工资,小学由29.36元增加到38.29元,中学由56.52元提高到64.10元;1963年调整面行政人员为54.6%,教师为48%1972年,调整面为57.7%1977年调整面为43.9%1979年调整面为46.53%1985年执行新工资标准,通过套改,全县教师月平均工资中学为89.24元,小学为83.67元。1985年,全县中小教师均领取工龄、教龄津贴和粮价、副食品等补贴。教师病故后,其老幼家属,按规定条件,可享受遗属补助;是年9月开始,山区教师每人每月补贴3元。

  附录:纠正冤假错案

    1978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原教师队伍中1958年被错划成“右派分子”的131名教师全部得到改正。“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师中的170起冤、假、错案均得到平反纠正;对非正常死亡的7人,发给丧葬费和遗属补助费,其子女符合政策的给予顶职(限1人)。

  第三节 教师进修

  在职进修

  暑假培训民国26年(1937)、28年,县教育行政部门先后举办“小学教师暑期培训团”,由小学教师志愿参加,人数分别为300250。民国3237年,举办小学教师暑期培训班,抽调不合格小学教员参加,人数均为100。解放后,除个别年份外,几乎每年举办以备课或政治思想教育为中心的培训班。小学教师备课由县培训骨干、辅导员,然后分区或分乡组织备课。中学教师,5五六十年代,个别年份采取地区集中备课的形式,一般年份采取地区组织、分县承担学科备课的形式;七八十年代改为地区(市)负责培训骨干,然后分县或分校备课

  函授教育民国1927年(1930~1938),先后合计有9名函授生毕业于省教育厅师资进修部和省立第一师范。1955年,慈溪师范在嵊县招收初师函授生15人;1956年,全县有10多名中学教师经考试后录取为浙江师范学院专科函授生;此后有不少中学教师参加华东师大、杭州大学、宁波师院和绍兴师专的函授。1956年,湘湖师范在嵊县招收初师函授生500多人;1958年,有300多人单科结业,这些人随后转入普师函授。1959年下半年,嵊县师范函授部建立(不久随嵊县师范停办)。1962年县教育局函授站建立,后曾在全县招收初师、普师函授生1300人;1966年停止函授教学。1980年县函授站重建,招收函授生1617人(占全县小学教师的50%左右)。1985年,有125人毕业。

  星期日学校  19511956年,各区均建立,小学教师星期日分区或分片集中学习文化、业务,聘请中学教师或小学骨干教师授课。

  电视教育  80年代初即开始,设有单科。至198511月,教师参加电视大学系统学习的有11人,已单科结业的有9人。

  此外,中小学教师还通过平时备课、自学、教研活动和相互听课等方式来提高文化、业务水平。

  脱产进修

  短训民国8年(1929),“五四”运动后不久,县立二戴小学和私立剡山小学各派一名教师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短期进修国音(相当于后来的普通话)和注音字母,一应费用由学校负担。19541955年,省教育厅举办区中心小学校长训练班,嵊县有12人参加。19571985年,先后有85人次在地区教育干校、教师进修学院短训。19571981年,有34名教育行政干部、教师在省教育学院接受短训。

  轮训或离职深造  1952年至1955年,嵊县初师先后从公办教师中招收一年或二年制速师班16班(含外县学生)。1956年,全县有10多名公立小学教师响应国家号召,通过考试升入高校。80年代,每年都有一些学历不合格的教师离职去高校进修。上述人员在轮训和深造期间,国家发给补贴或全部工资。

  第四节 民办教师

   19495月至19528月,除县立小学与区、乡中心小学外,多为民办小学,教师为民办教师。1976年,全县民办教师3500多人,占教师总数的65%。经19791982年整顿,辞退849人,留任的2476人,发给任用证书。至1985年,择优转公办的724人,考入师范学校的345人,民办教师已减至1363人,占全县教师总数的36.4%。1979年后,民办教师的报酬,由原来的工资制、工分加补贴制、工分制,全部改为工资制,每月3050元不等。对1966年以后任教,有严重疾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酌情给予每月10元的保养费。对于1962年底前任教的人员,按月发给15元保养费,其中已达退休年龄,或1957年底前任教的,每月发给20元。19857月起,农业户口的民办教师均改吃供应粮,粮食差价由地方财政补贴。

 

  第六章

  第一节

  学生入学主要是在年龄上有一定限制。旧学在年龄上无严格的限制。

  晚清、民国时期,一般起始入学年龄为6周岁,但各校不完全相同,如爱华女子小学堂(校)规定在校年龄为817周岁。

   195110月,政务院《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规定起始年龄为7周岁。1959年下半年,嵊县人民委员会规定起始年龄为6周岁;1961年,又恢复为7周岁。

  第二节

  学生升入上一级学校要具有下一级学校毕业(或同等)的学历。长期来,学生升学曾采取不同的办法。

  

  长期来实行通过文化考试来择优录取。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停止实行。

  小学毕业生升高一级学校民国4年(1915),嵊县县立中学校升学考试的科目为:国文、算术和英文(当时小学设有英语)。其后时有调整,曾增加历史、地理、常识。民国时期和解放初,县内各校实行单独举行升学考试。民国时期的嵊县简师和农校,解放初期的嵊县初师均单独举行升学考。1954年起,全县实行统一考试。考试科目仅限于语文与算术(数学)。1984年起,县内各乡镇逐步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毕业生的升学考遂废。

  初中毕业生升高一级学校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期,县内仅一所高中,实行单独举行升学考试。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一段时间曾不考)、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科。1958年起,县内高中增加,与中专一起实行统一考试。19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后,中专分初中中专和高中中专,结合高考进行。1981年起,初中中专结合高中升学考试进行(升学志愿可与高中兼报)。

  高中毕业生升高一级学校历来高中毕业生只能报考高校,1977年冬恢复高考后,高中毕业生也可报考高中中专。

  

  民国时期的简师与农校,1952年时的初师和速成师范班实行保送制。此后,县内各类学校曾间断地实行少量保送生制。

  

  “文化大革命”及稍后的时期(19661977年),上初中、高中、中专和高校,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审查、有关单位批准”的办法。推荐制只重视学生的政治和出身,忽视文化素质,且导致“后门”成风,1977年恢复高考后废。

  优录制和加分制

  解放后,较长时期实行“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方针,工人、贫下中农和烈军属子女上学可优先录取(1977年起废除)。1981年起,凡省地(市)级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和某些学科特长生(主要看获奖成绩),其文化科考试成绩可加分。

  第三节

  师范毕业生

  民国时期,少量的简师毕业生由县教育行政部门指派去县立小学任教(当时全县一般仅一二所,最多时也仅六七所),其余则向全县各地私立小学推荐,要求能“择优录用”;同时也规定:师范毕业生必须服务满3年后才能升学或从事其他工作。解放后,一般都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分配去学校任教。

  中小学毕业生

  长期来,均由学生自找出路。1964年起,居民户(指粮食由国家供应的户口)中小学毕业生(当时称之为“知识青年”),年满16足岁,由政府分配去农村“插队落户”或去吉林、黑龙江“支边”,表现好的或锻炼时间长的由政府抽回分配工作;但1970280名未升学的“知识青年”全部分配去嵊县化肥厂当学徒工。

  附录一:嵊县学生运动记事

  民国8年(192968,嵊县中小学学生响应北京“五四”运动,举行游行示威,高呼“抵制日货,提倡国货”、“收回租界,取消不平等条约”等口号。民国146月上旬(“五卅惨案”后),为了声援上海工人,县城中小学学生罢课3天,举行游行示威,并募捐支援受伤害的罢工工人。民国209月,“九一八”事变后,二戴小学师生募银100元慰问黑龙江前线抗日将士,得马占山将军谢电。民国25年冬,日本侵略军进犯,华北告急,嵊县中学师生发起“援绥(远)募捐”,共得219.7,3次汇寄绥远前线,抗日将领、绥远省主席傅作义于年底亲笔函谢,表示“三军振奋”,当为抗击日本侵略军而“效死疆场”。

  附录二:省级以上(含省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集体名录

  受团中央表彰的学生和学生集体

    1979年,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叶贤权(黄泽中学)、屠炜(城关一小,即今剡山小学,下同)。

  1984年,全国优秀少先队小队:方翔鹰小队(城关一小)。1983年,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先进集体:城关一小。

  省级三好学生

    1981年:俞美文(嵊县中学)、裘江(崇仁中学)、邢新波(长乐中学)、袁小忠(白鹤公社中学)、竺卫东(黄泽中学)。

    1983年:施建新(嵊县中学)、李锡明(黄泽中学)、钱斌(长乐中学)、袁春富(新市公社中学)、裘红阳(崇仁中学)。

  省优秀学生干部

    1981年:马仲庆(崇仁中学)、裘虹燕(城关中学)。

    1983年:应良波(崇仁中学)。

  第七章 教育管理机构

  第一节

  行政机构

  在历史上,嵊县教育行政机构有:

  学长谕宋绍兴三年(1133)已设有学长谕。

  教谕署宋绍兴四年(1134)设立。设学宫(县学)内,为教谕办公的地方。后历代长期沿袭。教谕的主要任务为掌管县学,以艺(指礼、乐、诗、书等)教授生员。一般设教谕1人。清康熙三年曾裁,十六年又复。清末兴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撤。

  训导署元至元年间(1271~1294)设,为教谕之辅佐。清光绪三十二年与教谕署同撤。

  劝学所清光绪三十二年设。设总董1人,综理全县教育行政事务;下设劝学员2人、演讲员若干人。民国元年(1912)改设教育科。民国9年复建,与教育科同时并存,专司规划、兴学及处理私塾事宜。设所长1人、劝学员23人。所长楼光振,政绩卓著,殁于任,省教育厅曾传谕嘉奖。民国13年裁撤。

  教育科民国元年(1912),在县公署设教育科,主任(兼视学)由县知事委派。民国13年,成立教育局,设局长、视学和三个股;另设董事会,为审议县教育方针、计划,筹划教育经费,保管教育财产等事项的机构。民国24年,裁局设县政府第四科,管理教育。民国27年又改称教育科。民国38年春又改称第三科。

  教育局  19495月,嵊县解放,6月设县人民政府文教科,管理全县教育、文化、体育。19548月与卫生科合署,改称文卫科。19571月改称文教局。19686月,在县革命委员会政工组下设教育革命办公室主管全县教育。1973年又改设县文教局革命领导小组,管理全县教育、文化。1974年,又成立县革命委员会教育革命领导小组。1978年,恢复县文教局。1979年,文、教分署,单独建立县教育局。1985年,嵊县教育局设局长1人(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2人,下设办公室、人事股、普通教育股、成人教育股、财基股、高校招生办公室、监察室、群众来信来访办公室、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站、校办企业公司、教育系统团委、教研室、电大工作站和职工教育办公室。

  督导机构

  视学嵊县在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劝学所,由总董兼视学。民国5年,县署设视学1人,督促全县教育事务。民国1415年,县视学商逵等每学期巡视全县各区小学一次,并作出视学报告。

  督学民国18年,改视学为督学,订有《督学任职成绩标准》10条。民国34年规定:督学每学期向县政府和省教育厅作书面视导报告,并签请县长奖惩优劣。民国37年第一学期,视导全县440所小学后,评定等级为:甲等52所、乙等163所、丙等170所、丁等55所。

  视导组、工作组(队)、调研组解放以后,废督学制,实行调研制度,常围绕一定的工作任务,临时抽调人员,全面或择点进行调查,然后根据实际制定出实施计划。1951年暑期,曾组织文教工作队调查了平原区、半山区、山区各1个乡的文教工作。1953年上半年,组织视导组分赴全县各地,调查小学分布状况,为调整小学布局提供依据。1963年,为了调查普及教育、师资状况和教学质量状况,县调查组分别去4所中小学调查。1985年,县教育局组织两个工作组去2个乡搞试点,取得经验后,制定了“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

  第二节

  清末、民国时期,曾设立若干学区,各学区先后曾设区学务委员、教育委员、学董、教育指导员,由县政府委定,秉承县政府意旨,负责学区内有关教育的规划、查核及报告等事宜。

   1949年秋至1985年底,曾设立区文教助理、教育干部、文教办公室、教育办公室等机构,但时设时辍,名称也时有变更。在区委、区公所和县教育部门的双重领导下,处理区内的教育行政事务。

   1949年下半年,各区设立区中心小学,设辅导主任1人,负责对全区内各小学的业务辅导工作,在不设区教育干部的年份还担负行政管理工作。1978年,鉴于区内出现了大量初中,所以改称区辅导学校,职责与前相同。

  第三节

  民国24年,嵊县实施第一期义务教育,全县划分27个小学区,每个学区包含13个乡镇,设助理员1人,由所在地乡校校长兼任,主要任务是推进义务教育,办好短期小学。民国33年起,乡(镇)公所设文化股主任,其职责是按县、区命令,办理乡镇内教育事宜。

  民国29年起,嵊县推行乡镇中心国民学校辅导制。民国31年因嵊城沦陷而暂时停顿。民国35年设辅导员。各地曾举行过国语、算术、常识等科的教学演示。民国38年春,评定诗高、长乐、崇仁、孙岙、忠节5所中心国民学校为县示范中心国民学校。

  解放后,仍沿用中心小学制。1949年底,全县设长乐、甘霖、临城、崇仁、三界、城关六个区中心小学和43个乡镇中心小学,辅导区、乡镇内的小学教育与业余教育。“文化大革命”及稍后期间(19661977年),曾废。1978年又恢复公社(相当于原来的乡镇)中心小学。鉴于当时公社内设有初中,所以成立中共中小学支部,设书记加以统摄、协调。

   196810月设立公社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简称贫管会)。由公社革委会有关成员任主任,各大队贫代会派员参加。在一段时间内,全公社有关教育事项均由贫管会决定。1977年后废。

   1969年起,全县农村公办小学均下放大队民办,原有公社中心小学不复存在,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197112月设公社教育干部,处理教育行政事务。19744月,公社中心小学重设,公社教育干部旋废。

  第四节 学校内部

  从古代的书院至现代的学校,其内部管理情况如下:

  书院设院(山)长一人,总揽院务。

  私塾、义塾私塾仅1位塾师,所有塾务均由塾师管理。义塾有几位塾师,一般由创办人直接管理。

  小学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县立高等小学堂设堂长1人,总理全堂事务;下设学监、舍监,协助堂长管理校务。民国元年(1912),学堂改称学校,堂长改称校长。民国17年,各县立及区立小学,校长下设教务和总务两处,城镇规模较大的小学,还增设训育处;乡村初级小学的校长大多由地方绅士或教师兼任。民国37年,剡山、长乐、崇仁、甘霖、诗高等规模较大的小学,校长下均设教务、训育、事务三处,各处设主任。1949年下半年,全县3个班级以上的小学采用校务委员会制,3个班级及以下的,采用校长制。19529月起,全部实行校长制(县二小除外);同时实行教导合一,设教导处,班级较多的学校设事务员或总务主任。19689月起,各校建立革委会,设主任或副主任来代替校长,同时下设政工组、教育革命组和后勤组。1978年起恢复校长制,下设教导处、总务处,

  中学民国4年(1915)后的嵊县县立中学校设校长,下设学监和舍监。民国17年后,另设校务委员会(由校长在教师中聘任),审议、决定校内重大事项;校长下设教务、训育、事务三处,各设主任。19499月,全县各中学均实行校务委员会制,强调集体领导,学校负责人为主任委员,其他委员分任教导、总务、生活指导。19539月起恢复校长制,校长下设教导处、总务处。教导处下设教务组和生活指导组(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生活管理工作)。19689月,建立学校革命委员会(详见小学部分)。1978年恢复校长制。

  第八章 教育经费

  第一节 政府拨款或筹款

  历代县学、官办二戴书院以及后来的县立中小学,经费均由政府拨款。清光绪三十三、三十四年(19071908),县教育经费分别为33139元、28549元,其中政府拨款和筹款分别占42.17%44.63%。民国元年(1912)及以后,规定全县增收田赋的四成充教育经费;同时另设其它教育特捐,如置产税、营业税附捐、屠宰税附捐等。民国19年,经省批准,增收地丁教育附捐,每两增收1角(每年可收37000余两)。民国29年起又增收学谷捐,每亩增收1公斤,由田赋处代收(后又有提高)。1949年下半年起,国家接办的嵊中与县立小学及区、乡中心小学,经费由政府拨给,其余则由当地自筹解决。19522月起,国家对全部小学采取包下来的政策,财政拨款骤增。1953年县教育经费为134.1万元(已折成新币),占县地方财政支出的57.7%1956年,3所私立中学改为公立中学,其费用由政府支拨。1985年起,为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全部完中、进修学校、剡山小学、五爱幼儿园由县办,经费由政府支拨;其余初中、小学、幼儿园由乡镇办、乡镇管,县财政将教育经费切块拨给乡镇,并且以两年为期,由乡镇包干,不足部分设法自筹,开始征收教育费附加,当年全县征收90万元。

  第二节 学产和学杂费收入

  学产收入

  嵊县历史上义塾、私立书院与私立中小学均有学田,以学田的租金作为办学经费。学田主要由族产、寺院产拨充,或由私人捐赠。南宋金庭王氏义塾有300亩义田,即由创办人王恺筹得。清道光年间(1821~1850),过庭训等控逐报恩寺住僧,寺产发生纠纷,知县陈三裁决以40亩寺田作为书院恒产,另40亩田作为乡、会试路费田。清光绪三十四年,崇仁金禄甫独资兴建承志小学堂,捐田120亩作为学校恒产。据民国县志记载,部分书院和义塾的学田数为:剡山书院290余亩(另有地、山、塘)、辅仁书院180余亩、观澜书屋16亩、鱼池书屋10亩。

  民国时期,政府对各类学校立案、备案(未经立案无办学资格)的最低恒产学田数有明文规定:完全中学1000亩、初级中学500亩、完全小学100亩、初级小学15亩。但嵊县各校常不足其数。据民国35年统计,各中学的学田数为:嵊县县立中学500亩、私立春皋初级中学200亩、私立阳山初级中学483.6亩、嵊县县立初级农业学校60亩。又据民国37年统计,拥有50亩以上学田的完小有:诗高(珏芝)小学120亩、安国(绿溪)乡中心小学98亩(另有地、山、塘)、顺二乡第一中心小学(黄村)54亩、太平乡中心小学53亩、白鹤乡中心小学(上路西村)53亩。

  学杂费收入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私立爱华女子学堂学费为每学期2元,入学时一次缴清。光绪三十三年,嵊县县立中学堂总收入(包括政府拨款)为33139元,其中学杂费收入为9377元,占28.3%

  民国初,私立东林初小每学期学费为1元。民国32年,嵊县中学高中为学费100元、杂费45元、其他费86元;初中学费75元、杂费45元、其他费81元。民国37年,嵊县私立小学学米高级9公斤、中级4.5公斤、低级3公斤。

    1952年,小学不收学费,杂费为:城镇小学高级4元(已折成新币)、中级3.8元、低级3.6元;平原小学高级3.4元、中级3.2元、低级3.1元;山区小学高级3元、中级2.7元、低级2.5元。普通中学初中学杂费、水电费、专项经费合计住宿生15元、通学生13元;高中上述费用住宿16元、通学14元;二部制合计10元;夜间班合计7元。师范学校各项费用全免。1953年起,中学不再收学费。1958年,杂费初小2.8元、高小3.4元;初中杂费、专项费合计通学12元、住校14元;高中杂费、专项费合计通学11.6元、住校15.6元。1966年曾降低收费标准。“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各行其是,失去统一的标准。1981年又恢复1958年的收费标准。

  第三节 群众集资和私人捐资与募资

  群众集资

  解放以后,盛行群众集资办学。群众通过献工(劳力)、献料(建材,主要是木材)、献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1950年,白云乡(今明溪乡)农会向普安寺租来寺田11亩,组织农民耕种,全部收益归乡校使用。1951年,全县群众集资大米20925公斤,为学校修建校舍、添置课桌凳。1958年及以后,民办学校逐步增加,所需费用大部分由生产大队的公益金支付。1982年,甘霖镇通过集资建造了民办幼儿园,园舍计863平方米。1984年,由副县长方浩泉牵头,发动68个单位集资50万元,建造城关二中校舍2550平方米;是年2月,副省长李德葆,参观群众集资建造的竹溪乡校、春联乡马仁完小校舍时,赞扬当地干部、群众“重视智力投资,眼光放得远”。1985年,城关镇集资25万元,建造城北幼儿园,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

  私人捐资与募资

  嵊县历史上有私人捐资、募资办学的传统。清道光年间,太平乡孀妇钱蕴秀,赍夫遗志,出资3000银圆、捐田120亩创办阳山书院。民国《嵊县志》镌名捐乡会试田和学册费田的达315人,其中捐田20亩以上的有:吴全和(120亩)、魏懋和(80亩)、钱沛(50亩)、俞景侨(30亩)、吴之海(20亩)、喻大忠(20亩)。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姚麟输田百亩,造书屋20间创办师曾学堂。

  民国3年(1914,俞丹屏出银1万余元,劈山填沟,建造起祥小学走马楼式的校舍一幢;同年,私立剡山小学增建校舍,亏负3000余银元,后校长裘翌芳通过向社会募捐得以清偿。民国5年,嵊中校长周志由,通过募资建起嵊中第一幢教学楼。民国9年起,钱熙、钱荣波,每年资助山口小学300银圆。民国10年,嵊中校长裘配岳,尽献3年薪金建起嵊中第二幢教学楼。民国23年,赵观涛出资在珏芝创办诗高小学,建造西式教学楼1座,成为当时农村小学校舍的样板。民国24年,赵汉庭在中央宅创办志轩小学,出资建造教学楼及其附属设施;同年,嵊中校长应怀发,出资并筹款建起嵊中第三幢教学楼。民国25年,姚麟之子姚永元等将侨园房宅赠送给嵊中。民国33年,浙江省实施“教育年”,开展捐资兴学活动,全省集资平均每校100万元以上的共5县,嵊县名列其中。民国35年,全县捐资办学者有61人,计币3.85亿元,后竺苗根、竺香顺因劝募办学成绩显著,省政府颁给奖状。民国37 15月,有捐资者63人,捐资达32.9亿元。

  第九章 勤工俭学

  嵊县勤工俭学活动早在清末就已露端倪。民国时期有了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小学普遍开展,但侧重于劳动教育。到了七八十年代,勤工俭学侧重于经济效益,成为学校开发财源、增裕经费的一种手段。1980年,经县革命委员会批准,嵊县校办企业公司成立,配备有专职管理干部,统筹全县的勤工俭学,协调全县校办工厂的产、供、销活动。1984年,蛟镇乡中学、城关镇中学、金庭乡成功山小学被评为省勤工俭学先进集体。

  第一节 校办农场

  民国23年(1934),嵊县中学曾增辟农场1处,有土地6.8亩。民国34年,为了提高校产学田的收益,增裕办学经费,全县有13所小学的师生自耕学田328亩。民国35年,县立初级农校的农场有田地16亩,种植水稻、麦子、蔬菜和花木,还饲养了猪羊;民国36年,该校共收获蔬菜近万斤,做到自给自足。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是年下半年,全县校办农场有土地3417亩。1959年下半年,全县(含新昌)校办畜牧场存栏猪1913头、羊1499只、鸡、鸭、兔6346只。1961年后,校办农场土地和校办畜牧场大减。1974年,全县校办农场拥有土地1182.9亩,年产值为25642.3元;畜牧场157个,大部分饲养长毛兔,年产值13793元。

  第二节 校办工厂

   1958年下半年,全县中小学,土法上马,办起土化肥厂、土农药厂、农具修理厂等253个。1959年,嵊县中学创办固氮细菌化肥厂,产品由供销部门推销供应农村。1960年以后,上述工厂均停办。1970年,嵊县中学教学仪器厂开办,生产手摇发电机。1972年,城关镇中学(时为民办中学)瓦楞纸箱厂创办。1974年,蛟镇公社中学电声器材厂创办;是年,有校办厂24家,年产值73032元。1985年底校办工厂有24家,职工951人,固定资产244.8万元,年产值688.36万元。同年全县勤工俭学纯收入113.46万元,相当于这年县支拨教育经费的13.9%

  第三节 其他勤工俭学活动

  生产手工艺品

  清宣统二年(1910),嵊城私立爱华女校,教师指导学生在“女红”课和课余生产刺绣和手工编织品,产品曾驰誉省内。民国32年至解放前夕,黄泽镇民众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制作蒲鞋、草鞋,兑钱供贫困学生购置学习用品。

  工读 义卖

   19501951年间,各地私立学校因校产田实行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收入减少,在经济上遭遇暂时困难,为此3所私立中学开展“工读”活动,参加的学生达到总数的90%以上。活动内容有垦殖、采茶、运输、粮食加工、从事服务业等。私立阳山中学(长乐中学前身)利用寒假组织师生运输公粮、写春联、制作并出售“搁釜”(青油灯的灯架),校长冯农将自己的书法和收藏多年的书法珍品、图画教师商敬诚将自己绘制的国画,向社会义卖,再加上垦殖,共获款折合稻谷3912公斤,帮助近半数的学生克服了缴杂费的困难,也缓解了学校经费的支绌。

  开展小五年计划 小秋收活动

   50年代,全县中小学普遍开展“小五年计划”和“小秋收”活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田间地头拾遗(主要是捡农民收获后遗漏的稻穗、番薯、桐子),上山采摘松果、挖掘野生药材,同时还搜集废铜烂铁,支援国家建设,所得款项用作班级、少先队活动经费,有的学校还用来添置图书和文体器具。1956年秋后,全县少先队组织响应升高乡校少先队大队部的倡议,将“小秋收”所得稻谷2万余公斤捐献筹建“红领巾水库”,后在春联乡境内建成,库容达395万立方米。

  举办消费合作社

  民国35年前后,嵊城县立二戴小学、私立剡山小学、私立民义小学(今鹿山小学前身)等学校在校内建有学生消费合作社,由师生入股,出售文具等商品,价格比校外要便宜,定期还按股分红。

  省勤工俭学先进集体简介

  蛟镇乡中学电声器材厂  1974年靠200元贷款、5把柴刀穿板刷起家。1975年,厂长葛南尧三度赴沪,与上海飞乐电声总厂挂钩,转产扬声器配件定位支片,后又续产纸盒、垫边、涤纶防尘罩(这一项填补了国内空白)。该厂生产的扬声器元件质量好,完全符合部颁标准,畅销全国20个省、市,为出口产品提供优质元件。1985年底,已积累资金172万元,并先后拨出110万元建造校舍和厂房,建筑面积达9000平方米。还拨款给本乡其他学校添置教学仪器、拨款支付全乡民办教师的工资。

  城关镇中学瓦楞纸箱厂  1972年创办。由于长期坚持优质产品、优质服务,生产规模逐步发展。到1985年已积累资金81万余元,还拨款补助学校基建经费,新建两幢三层教学大楼,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增置24个班级的课桌和200人住校用的叠床,购买电影放映机、电视机、收录机、誊影机等教学仪器,改善办学条件和师生福利待遇。

  金庭乡成功山小学该校地处贫瘠的山区,原为巡回小学,在三个自然村设教学点。1973 新建校舍,才改为全日制单班村校。当地大队和学生家庭经济都较困难。教师王宝铨,因地制宜,带领学生开展种植、采集、饲养等劳动,全部收入用于办学。1977年起,学生免缴代管费和杂费,全村所有学龄儿童均全部入学。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版权名称 | 网站联盟 | 网站管理

主办:中共嵊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嵊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邮编:312400

电话:0575-83031707 传真:0575-83026547 邮箱:szdsb88@sina.com.cn 地址:浙江省嵊州市剡湖街道龙会一路六号 技术支持:杭州孚立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