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嵊县四面环山,交通闭塞,靠土地为生,间或有零星手工业者,县人“安土而乐业,商贾无出乡”,但不乏名产、精品进入市场。西晋时,“剡藤纸”风行一时。“剡茶声,唐已著”,剡茶继之而起。稍后,精品“十样绫”和“绉纱”上市。宋时,仙岩“强口布”,虽“机织殊粗”却畅销苏、杭。南宋时,盛产竹纸,贩运到县外郡州,继剡藤纸后亦“名天下”。明朝后期,徭役制度基本废除,改为征银,工匠可自制自卖,市上已有粮、茶、木、竹、绵、纸、布、油烛、榨油、铜、铁等行业,日常必需品已由店铺应市。县城北门外已呈繁荣景象,“溪流绕此,桃柳夹岸,酒楼歌馆绵延数里”。至明万历年间,城乡市集已有11处。
清乾隆十三年(1748)后,慈溪、余姚、上虞、绍兴、诸暨、新昌等县商人、手工业者相继到嵊开店设铺,经营印染、药材、绸布及钟表修理等业,资金占市场大半。县城市场逐渐繁荣,乡间集市亦增至16处。
同治年间,从福建引入的烟草,已“种者甚多,贩至邻县,颇获厚利”。绿茶也开始与海外交易。竹溪人钱登选在平水办制茶厂,将毛茶加工外销。光绪年间,金禄甫等人创办茧灶,收茧至上海与外人交易。自此“茧价翔贵,人益劝蚕,县中岁入增加百万有奇”。
清末民初,外商日益输入棉布、煤油等商品。因价廉物美,嵊县商人适时经营“洋货”。最著名的汪庭瑜、汪正金父子为英商经营煤油起家,相继开办汪集丰总号等棉百、金融企业。民国24年(1935)国民政府施行“法币政策”,禁止银元流通,汪家乘机在县内抛售货物收集银元,向外商换购舶来品获得厚利。并对资金有困难的商店和企业出资过盘或加入大股。至抗日战争爆发前,汪家拥有股权和独资经营的商号、商行、公司、银行、钱庄、交通运输企业达40余家,经济势力遍及全县和邻县新昌,其资金之巨为县内第一。有“汪半城”之称。
民国26年,全县已有商店1753家。始于民国17年的合作事业,至28年有生产运销合作社115个、消费合作社23个。抗战爆发后,民国29年,嵊县成为转运宁、绍、台粮、盐至后方的基地。民国30年,嵊县遭日机轮番轰炸,被炸毁、烧毁商店、住宅共6200间。31年又陷于敌手,县城商业凋敝。民国35年,仅剩340户。此时,北漳、崇仁因地处县境东、西隅,曾繁荣一时。抗日战争胜利后,县城商业恢复。解放前夕,有商户598家。因通货膨胀,币值暴跌,市上交易均以谷价计值。
1949年冬,国营嵊县供销商店成立,次年改为嵊县供销合作总社。中国百货公司嵊县支公司和中国粮食公司嵊县办事处也于1950年相继成立。调集物资,稳定市场,确立了国营商业的领导地位,私营商业也有所发展。
1951年对私营工商业改造开始。贯彻“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方针,改牙行为代理商,全县13个集镇组成“代理处”64个。对其他私商,采取经销、代销、私私联营、合营等方式促进改造。国营公司调整批零差价、让出部分商品归私商经营、国营商业和供销社撤并网点,在1952年的全县物资交流大会上还确定国、合、私的经营比例,以增加私商的营业额。
1954年通过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教育,广大私营商业者积极拥护对私商改造政策。1955年1月,全县普查私商工作结束,共2792户,从业人员3804人。1956年1月,城关镇47个行业,336户坐商,514户摊贩被批准为公私合营及合作企业。又以集镇为单位,以点带面分批进行。至年底,全县胜利完成对私营商业的改造。粮商中有9家粮食代销店过渡到国家粮食部门。肉食、棉布和部分五金、文具、西药等5个行业中有78户、274人直接过渡为国营商业。另外,共有20个行业中的112户,组成公私合营企业81户,设有门市部125个,从业人员462人。对个体商贩,由313户、418人组成合作商店58家、门市部122个;由1723户、1848人组成合作小组173个。其他仍为代销或经销的自营户为222户、270人;另有300人安排到农村,设立农村商业网点。是年,国营商业公司增至10个,基层供销社发展至11个;全年社会商品零售额2516.8万元,为1951年的2.67倍,市场繁荣,购销两旺。
1958~1960年,政企合一,国(国营)合(供销社)合并。基层供销社下放公社,统称供销部。对集体商业(合作商店、合作小组)“一口吞进”,小商小贩“一步登天”,纳入国营商业。其间,半数以上商业人员去“大办钢铁”或“大办粮食”,加上大购大销,造成经济损失246万元。1961年调整后,国合分设,国营专业公司恢复,划出小商贩,重建合作商店、组,恢复三大渠道,市场又趋繁荣。
“文化大革命”期间,生产停滞,物资紧缺,企业管理混乱,积累下降,商业工作又遭受重大曲折。
1979年起,改革商业体制,调整购销政策,市场开放搞活。国营商业以市场调节、扩大横向联合,搞活流通。放开小企业,采取“改、转、租”的转制定位工作,使小型企业有更多活力,摆脱“国营模式”束缚,适应市场变化。对集体商业,采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按劳分配、民主管理”原则,推行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可一业为主,兼营别样;可零售、批发、运销;可跨区经营;可与不同经济成分搞多种形式联合。1985年,全县商业经营单位达5634个,为1979年的4倍。
其中国营商业企业有专业公司17家;县供销社拥有8家公司、15个基层社,入社农户17.34万户,占总农户的90.8%;个体经商者4094人,为1979年的57倍。储运设施增加,1985年底,国营商业企业和供销社共有仓库面积23.6万平方米,运输能力520.25吨位,分别比1978年增加66%和194%。同年,全县农副产品采购额9450万元,社会商品零售额23286万元,分别为1979年的1.4和2.46倍。
第一章 粮油购销
第一节 粮食
购销
民国时期,一般年景嵊县缺米1.5万石(1石为150市斤)左右,由粮商从萧山、绍兴和台州等地购入,也有湘、赣、皖米进入,间或有进口暹罗米。小麦和杂粮略余,销往宁、绍等地。民国29年(1940)粮荒严重,全县缺米6万余石,政府“粮食公卖处”无米供应,粮商囤积居奇。民国31年,县城沦陷。当时米贩从台州方向贩来粮食,在城关、崇仁、石璜、富润等镇集散,部分流向诸暨、绍兴等地。日上市达20万斤左右。民国34年粮价飞涨,全县32家粮行、71家粮店销售时断时续。至民国35年3月,每石高达法币2.46万元。民国37年10月,县政府奉令售省存赋谷10377石,但配售民食仅600石。粮价继续狂涨。民国38年4月12日,白米每石竟达金圆券20万元(1元等于法币300万元)。
1950年全县共有私营粮商85户。是年秋,新粮登场,粮商压价,8月中国粮食公司嵊县办事处在城区、甘霖、石璜设点收购。9月又委托县供销社10个分社代购,1951年代购供销社扩大到18个,粮价开始稳定。1953年10月全县私营粮店、粮行减至31家,粮食购销渐以国营为主。12月起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概由国营粮食部门经营。当年征购原粮7587万斤,其中统购4873万斤。1955年实行定产、定购、定销。1958年,粮食购销包干,宣布5年不变。但当年征购实绩却超过包干指标22%,购了“过头粮”。是年大办公共食堂,提出“放开肚子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的口号,计划外增销1602万斤。1959年后连年歉收,农村缺粮。生活安排实行低标准,瓜菜代。至1964年,3次调减征购任务共2159万斤,同时增加农村销粮共3000多万斤。1965年实行征购基数一定三年,1972年又一定五年。1978~1981年,为使农民休养生息,两次调减征购基数共1943万斤,两次增加农村销粮1218万斤。1982年全县核定征购基数为6652万斤,落实到12万余承包农户。1985年改粮食统购为合同定购。定购品种为小麦、稻谷、玉米。定购价格,30%按统购价,70%按超购价。这年与94640户农户签订定购粮食合同,实收粮食9829万斤。完成定购任务后的粮食和其他杂粮,实行多渠道经营。
居民粮食供应,以人定量。1956年起实行凭证票供应。1965年4月、1966年8月,两次提高城镇粮食销价,对职工发给粮价补贴。此后,粮食收购价提高,城镇销价不变,亏损由国家补贴。1979~1985年,年均补贴138.25万元。1985年底,城镇人口每月粮食平均定量为:工人34.21斤、职员及脑力劳动者27.66斤、大中学生30.34斤、居民21.36斤。1954~1985年共供应行业用粮9456万斤、工业用粮10204万斤。
1985年全县共设粮食(油)供应站38个(山区14个)。城关镇红旗粮站自1977年始,每月一次为烈军属、“五保户”、缺人照顾的老人、离休干部送货上门,1985年被省粮食局命名为文明单位。
1951~1985年,年均调往县外粮食4300多万斤(折原粮,下同),以1981年最多,为6934万斤;年均调入190多万斤(多为种子粮)。1980~1985年,还调出议价粮共5100多万斤(多为大米),调入议价粮共1400多万斤(多为大豆)。
1949~1953年,粮食部门共供应糠麸饲料6513万斤。1955年起,按粮食“三定”时猪只数分配供应,1962年起据粮食征购数按比例退糠。1954~1985年,供应统销价饲料粮21006万斤。1980~1985年,还供应混合饲料3957万斤、配合饲料2177万斤。
粮食统购统销后,为解决余缺调剂和品种交换,1954年设立粮食市场19处,1957年8月停止交易。1962年9月有10处恢复交易。1962年10月至1963年12月共成交粮食572万斤、油脂油料115万斤、饲料148万斤。1964年12月,粮食市场一律改为粮食交易所,粮食交易概由交易所议购议销。“文化大革命”时期,交易所时开时停,至1979年1月重新组建城关、甘霖、长乐、石璜、崇仁、黄泽、上东、三界、里东9个粮油交易所,除对客交易外,兼营吞吐业务,当年吞入粮食500万斤、油脂15万斤,吐出粮食184万斤、油脂13万斤。1980年,成立嵊县粮油贸易公司(1984年改称粮油议购议销公司)。至1985年,共议购粮食12129万斤、油脂52.45万斤,议销粮食13529万斤、油脂273.75万斤。同时通过与外地协作,采购短缺商品,其中黄豆从省外购入1305万斤,缓和了市场供应。
仓储
宋时县城有粮仓2处。明弘治年间,县城有预备粮仓24间及济留仓、师生月粮仓2处,乡间有便民仓1处、义仓4处。清乾隆年间,县城有粮仓4处,至同治年间,均已倒塌。民国时期,积谷储存于各乡、镇公仓;赋谷随收、随调、随售,少量储于县集中仓(周家祠堂),有的分存各大粮户,具结保管。民国36年(1947)仓容3800石。解放前夕,有仓无储。解放后接收县城周家祠堂、丁家祠堂两粮仓,仓容共约900石。
解放初,多以寺、庙、祠堂和民房为仓。1951年,始建砖木结构粮仓1处。以后,多建竹木和泥木结构的简易仓、临时仓。为保护仓储安全,1954年起,开展“四无”(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粮仓活动。当时长乐粮管所“四无”粮仓达90%以上。1958年后,因入库潮粮多,储存分散,管理条件差,事故较多。仅1960年就发生火灾、霉烂、虫蚀、偷盗等事故52次,粮食损失5.9万多斤,变质2.2万多斤。1963年起,粮食部门将不适合储粮的民房仓、简易仓逐步拆除或改建,健全仓库管理制度,储粮质量逐年提高。1979年被评为“四无”粮仓县,受到省粮食厅嘉奖。1979年后,新建了一批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少数砖木结构房式仓库。至1985年底,全县国家粮库有仓点45处,仓容1.9亿多斤,为1952年的4.4倍。
第二节 油脂
食油历来不足,民国时期多由东阳、义乌、永康、余姚、慈溪等县运入,年均约5万斤。麻油有余,可外销。桐、桕、梓油自给有余,销往余姚、宁波、绍兴、杭州、上海等地。民国25年(1936)食油产量15.6万斤,人均不足半斤;桐、桕、梓油57.6万斤。民国36年(1947),全县有油烛商39户。解放初期,油脂由供销社和私商同时经营。1955年起,概由国营油脂公司经营。油料全部统购,按规定留种、留油、退饼。1958年后,食油油料改为按比例收购。1962年省定嵊县为缺油县,实行差额包干,每年调入食油8万斤。1963年对油菜籽实行派购,1971年实行超售加价,1978年规定超售贴原粮。当年收购任务55万斤,完成89万斤。1979年再次提高食用油料收购价,超售加价50%,当年收购312万斤,1981年达629万斤。1979~1984年,年均调出菜油30多万斤。1959年,超额完成非食用油投售任务,按收购总值奖现金5~10%。1979年起,桐、桕子,一半按统购价,一半按加价收购。1984年后非食用油料改为议价收购。1985年,除油菜籽、棉籽、茶籽继续统购外,其余食用油料,亦改为议价收购。当年从县外调入食油约10万斤。非食用油仍有余,调往绍、宁、杭、温、沪等地。
1954年,食油由油脂公司委托供销社代销,全县38户私营油商向供销社批购。同年7月起凭证供应,不限量。1956年起,改由粮站供应,农村继续委托供销社和村店代销。1959年7月起,居民、农民均实行凭证定量供应。后因油源不足,定量减少。1962年起,主要供应居民,农民以籽兑油。1965年10月开始,城乡非农业人口食用油供应量为每人每月4两。1979年食用油料统购价提高后,食油销价仍不变,亏损由国家补贴,1979~1985年,年均补贴24.5万元。
储油设施,解放初用油桶、油缸、油柜。1958年建造油池。1966年始建钢板油罐。至1985年全县金属油罐和水泥油池储油容量已达134万斤。是年底,共储存食油135.86万斤。
第二章 农副产品收购
第一节 茶叶
清同治年间,竹溪乡钱登选、谷来乡黄林源先后在绍兴平水镇和双港溪开设茶厂,收购嵊茶精制外销。民国19~26年(1930~1937),茶商年均收购8万担,民国21年达9.4万担。民国28年,全县有茶行38家、茶厂44家、茶叶运输行7家。民国30年,创办120多个茶叶合作社,有社员1.3万余人。日军侵嵊后,茶叶购销停滞。民国37年,售价低于成本,全县收茶仅2万担。
1950年,嵊县茶叶由中国茶业公司浙江省分公司直接收购。1953年起,全部由供销社代购,当年收茶4万担。1958年后茶叶产量下降,1961年仅收购1.47万担。以后实行奖售,提高收购价,收购量渐增。1978年达7万担。1980年茶叶收购实行核定基数、退税让利的政策,同年县农工商联合企业茶叶公司成立,开展多渠道经营。1982年,全县收茶13.85万担。1984年珠茶滞销,收购量减至11.57万担。次年起,供销社与茶农签订一定五年的收购合同,又发放无息贷款50万元,分配和奖售计划化肥3400担,收购价格上浮7~10%,全县收购茶叶14.11万担,其中供销社收购13.57万担,名列全省第一。
第二节 蚕茧
清光绪年间,崇仁裘佩文、金禄甫等开办茧灶,收茧运销上海。自此,茧价提高,蚕农日增。光绪二十一年(1895)全县有茧行39家、灶419乘。民国19年(1930),全县茧行增至65家,共收鲜茧4.2万担。民国22年以后,省在嵊设收茧办事处,统筹收茧及运销事宜。民国28年县内茧行减至26家,年收鲜茧约2.5万担。民国36年茧行仅剩5家,收鲜茧4748担(包括锦源、开元两丝厂的收购量),次年又减至2464担。
1950年省收茧办事处委托县内5家私营茧行收烘蚕茧。1951年收茧7495担,其中供销社收购1195担。1952年起,国家委托供销社包收包烘,是年收茧1.07万担。1960年前后,毁桑种粮,1961年仅收鲜茧7385担。1962年起,实行奖售政策,收茧量逐年回升;1978年达2.2万担。1979年后,实行定基数,超售加价、奖肥。1983、1984年再次加价,增加补贴;1985年收茧3.5万担。
第三节 生猪
民国6年(1917),生猪上市量约0.9万头。1949年末收购1.63万头。1951~1954年由私商和国营土产公司、供销社同时经营。1956年起,实行生猪派养派购,均由国营食品公司经营,当年收购生猪5.9万头。1958年后限制个体养猪,饲养量大减。1961年生猪收购量降至0.57万头。1962年起,贯彻“公养、私养并举”的方针,提高收购价,1963年收购量增至6.05万头。1973~1975年,年均收购量近20万头。1979年再次调高收购价,1980年收购25.18万头。1985年市场开放,生猪多渠道经营。县食品公司和外贸公司共收购10.75万头。
1957~1985年,县食品公司累计收购生猪432.45万头,上调261.37万头。1978~1983年4次获得省人民政府和省商业厅表彰。
第四节 其他土特产
烟叶民国时期,嵊产黄晒烟多销沪、杭、闽等地,日军侵华后衰落,至民国37年仅0.2万担。解放初,烟叶仍由私商收购。1951年起,供销社为国营公司代购。1953年全县收购9325担,其中供销社收购3544担,此后全部由供销社收购。1962年实行“按值奖售粮、肥”和“按级换购卷烟”办法后,年收购量均在1万担左右。1969年后,停垦还林,种植锐减。1974年仅收购633担。1978年起,引种香料烟。1981年全县收购烟叶1.57万担,香料烟占96.5%,1985年收购烟叶1.12万担,香料烟占96.7%。
柑橘旧时仅少量应市。1965年始,种植渐广。1979年供销社收购7193担,主供县食品罐头厂加工,少量应市。1983年全县收购达2.3万担,部分运销上海、南京、苏州和东北。1984年始,橘农自由经营。1985年全县产橘7.84万担,供销社收购1.47万担。
苎麻原多经宁波销往舟山编织鱼网,民国6年前后,约2000担。1955年供销社收购1125担。1959年后,因编织鱼网原料渐以尼龙取代,销滞价低,苎麻种植减少,1961年仅收购258担。1980年以后,苎麻销路转好,产区扩大。1985年收购2000担,主供新建的三塘麻纺厂和县棉麻纺织厂。
蘑菇 60年代开始栽培,1972年全县栽菇11万平方市尺,供销社收购1200担。次年,收购5000担。后因病、虫发生,收购量骤降。1980年后,向菇农提供化肥、煤等物资和无息贷款,扶持栽菇重点户。1985年,全县种菇近200万平方市尺,县供销社建立菌种场7个,设收菇站28处,收购量达2.61万担,上东区居半。
兔毛 1954年供销社收购142斤,次年引进良种兔后生产日益发展。1957年收购量突破万斤,1960年收购3万多斤。1963年后实行奖售,1967年收购达5.83万斤。次年取消兔毛奖售,收购量下降。1979年后,兔种改良,收购价提高,收购量回升。1982年达15万余斤。后因销滞价跌,收购量再次减少。1984年,市场开放,产销两旺。1985年供销社收购15万斤。
白术民国21年收购3000担。1949~1951年,年均收购400余担,1957年增至1.29万担。1958年后,部分地区毁术种粮,1962年仅收购666担。1966年又增至2.26万担。“文化大革命”期间,收购量再次下降。1985年,市场开放,上市量7000担,大部由术农自销,商业部门收购1136担。
蜂蜜由蜂农自销。1956年,县供销社开始收购36担,多数供医药公司药用。1968年,杭州胡庆余堂等店、厂来嵊收购蜂皇浆,每公斤价达200元,饲养量倍增。1971、1972年,收购量均为187担。1984年,县农工商联合企业蜂业公司成立,至1985年,共收购蜂蜜1525担。同期,供销社收购182担。
1952年,供销社开始收购废品12种,收购总额7万元。收购来的废旧物资作分类整理,大部上调。1962年后,采取以小商品换购废品,增设网点,上门清理收购等措施,使一度减少的收购量又逐年增加。次年起,先后建立破布、破鞋、拖帚、揩机布加工场和废钢铁压块加工场。1985年加工6种废品,创利3万元。同年,收购废品89种,收购总额26.5万元。
第三章 生产资料供应
第一节 燃料
煤炭
1958年县工业器材站始从外地调入、供应,当年购入7000多吨。1964年后,农村砖瓦窑、茶灶和城镇工厂、饮食行业推广以煤代柴,煤炭销售量激增。1970~1972年,县内兴办“五小”工业,年耗煤上万吨的县化肥厂投产,制茶、建材业等生产用煤和城镇生活用煤也大幅度增加。1975年计划供应3万余吨,仍不能满足需要。1979年建立县燃料公司,经营煤炭。以后,除国家计划统配外,还购入市场调节煤。1982年始,县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先后在开滦、大同、汾西、铜川、黄陵等煤矿建立长期协作基地,其他部门和一些厂矿也多渠道采购议价煤、协作煤。1985年全县购入煤炭总数达13万吨以上,供应趋缓。
县在曹娥建有中转煤场,年中转量10万吨;在城溪乡何家村建有储存煤场,储量1.5万吨;在城关镇东圃村设煤饼厂,1985年产销煤饼8000吨。
煤炭的计划供应,工业用煤以县化肥厂、县水泥厂、县丝厂等骨干企业为重点,城镇保证生活用煤,农村以制茶用煤为主。居民用煤按月定量供应煤饼。城关镇居民每人15公斤,其他集镇居民每人12.5公斤。1979~1985年,购销差价由国家补贴,每吨33.54元。
几个年份煤炭供应量如下:
石油
清末,县城元升商号专营煤油,民国初年又开设汪集丰等煤油商店,后又有四达、美田等商号经营煤油。至抗日战争初期,县城和各集镇共有20余家商店经销进口煤油。1941年后多遭日机炸毁或关闭,1949年仅存元升、汪集丰等5家。
解放后,石油制品由国营商业部门统一经营。50年代初期煤油紧缺,民用煤油凭证配给。60年代后国产煤油逐步取代进口煤油,供应增多,价格调低。70年代后期一度敞开供应。1980年以后,因停电较多,煤油需求增加,恢复凭票供应。1985年增供议价煤油40多吨,仍未满足需求。
1958年前,柴油、汽油销售量较少,后随交通运输和农业机械的发展而渐增。1980年后用油设备成倍增长,至1985年,全县已有汽、柴油汽车800多辆,大、中型拖拉机100多台,手扶拖拉机3000多台,农用柴油机1.04万台(4.79万马力),再加上企业自置柴油发电机组的大量耗油,全县汽油、柴油年需1万吨以上,而计划供应量仅7000吨。
县内于1958年和1981年分别建有石油库和加油站各1座。油库容量2500多立方米。加油站设汽油、柴油加油亭各1个,为社会车辆服务。1985年加油量达4500吨。配有专用油罐车3辆,总容积20立方米。
1985年,县石油公司建立,为专营机构。
第二节 金属材料
解放后,金属材料由县计委按计划分配,物资部门组织供应。主要品种有:钢材、生铁、铜、铝、铅、锌、锡等。
钢材 1963年,县计划供应149吨,仅及需求量的32.8%。1978年县计划供应1972吨,为需求量的70%。1979年后,钢材进入市场。以计划分配、物资系统经销、生产企业自销3条渠道流通。至1985年,物资部门计划外经销钢材共1.57万吨,相当计划供应数的54.8%。县经济协作办公室也从外地购入近1万吨,供应生产部门。
生铁 1963~1978年,计划供应量共8053吨,为需求量的53.7%。1979~1985年,除计划供应5967吨外,物资部门自行组织投放市场1933吨。
铜、铝铜及铜材、铝材的供应量,随着工业发展而激增。1985年计划供应铜12.81吨、铜材45.33吨、铝材32.89吨,分别为1978年计划供应量的1.41倍、20倍、143倍。
第三节 机电 五金
机电
解放初至1962年,机电设备由县计委或农业水利部门按计划组织分配。1963年后,由县物资局计划供应。主要品种有:汽车、切削机床、锻压设备、发电机、变压器、导线、电动机、工业泵、拖拉机、内燃机、农用泵、钢板、水管、碾米机、饲料机、打稻机、小型茶机等17种。
汽车 1970年始供应1辆,至1985年共供应181辆,其中1985年供应59辆。
切削机床 1964年开始供应2台,1980~1985年共供应130台。
电动机 1963~1978年间,供应4.55万千瓦。1979~1985年间,供应6.55万千瓦。
手扶拖拉机 1967年供应5台,1978年为120台。1979年后销量增加,1984年达423台,次年为252台。
打稻机 1964年供应29台。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销数增多,1983年供应3053台,以后渐趋饱和,1985年销739台。
工具五金
民国时期县城有五金店7家。解放后由百货公司嵊县支公司经营五金。1965年县五金交电公司建立。1985年全县经营工具五金(含交电、化工)的零售商店有国营6家,供销社23家、合作商店(小组)12家。
机制工具在民国26年(1937)始进入市场,解放后渐增。1956年销售活络扳手105把、钢丝钳128把、锉刀384支。1960年销售量,分别比1956年增加22、23、38倍。1962年后货源不足,1972~1978年间,回收旧锉刀、钢锯条、加工复制,以后货源日增。1985年,销售活络扳手8584把、钢丝钳6360把、锉刀17150支。
第四节 建筑材料
砖瓦解放前,由乡村砖瓦窑就地产销。解放后,全县窑户先后组织合作社,至1956年,年销砖447万块。随着城乡建设发展,窑厂增多,砖、瓦销量激增。1985年,销砖16326万块、瓦971万张,其中平瓦945万张。除供应本县外,还运销绍兴、上虞、慈溪等地。
水泥 1949年后,农田水利专项水泥由县农业水利部门计划供应。其余通过商业部门销售。1963年起,由物资部门组织供应,供不应求。1972年,县水泥厂建成投产。这年,县计划供应8477吨,一度趋向缓和。1979年后,需求量激增。1983~1985年,县物资部门计划供应4.6万吨,计划外供应1.7万吨,投放市场。
石灰旧时“仙岩石灰”广销县内外。1976年停产后,多以诸暨石灰供应市场。1979年后,由3家乡镇石灰厂供应。1985年,销量达1.85万吨,为1980年的3.6倍。
玻璃解放后,玻璃由五金商店、供销社经营。1963年起,改由物资局按计划组织供应。当年供应341标箱,1978年增至5355标箱,1984年达18219标箱。1985年供应8027标箱。
油毡 1963年供应282卷,1978年达8371卷,1985年增至21810卷。
沙石资源丰富质优。1959年县航运公司开始经营黄沙,全部运销沪、杭、绍等地。1979年起,先后又有26家乡镇企业经营沙石。至1985年全县共销黄沙464.56万吨,石子29.66万吨,条、块石33.15万吨,大部运销县外。
建筑五金清咸丰元年(1851),县城钟茂丰铁铺开业产销土钉。民国17年(1928)后,陈同益五金店出售圆钉。解放后建筑五金主要由国营商店经营。1957年后,供不应求。1980年后,供应品种数量增加。1985年销售圆钉145.7吨、铅丝98.2吨、门锁2.55万具、合页50万副、木螺丝1170万件,供应日趋缓和。
第五节 化工商品
50年代,化工原料由商业部门经销。1963年起,部分由物资局按计划供应。1981年11月起,松香、松节油等5种商品归林业部门经营。
硫酸 1963年供应1.27吨,1978年增至65吨,1985年达90吨。
烧碱 1964年供应2吨,1978年增至18吨,1985年达208.79吨。
纯碱 1963年供应9.12吨,1985年增至226.27吨。
橡胶 1964年供应0.11吨,1979年增为9.5吨,1985年达162.72吨。
轮胎 1956年销售手拉车外胎1480条,1979年达14348条,1985年为9230条。1968年供应拖拉机及汽车轮胎18套,1978年为1018套,1985年达22592套。
炸药 1963年供应4.04吨。1972年县化工厂投产,货源增加,1978年供应327.4吨。以后,销售量下降,1985年为229.32吨。
明矾 1952~1985年,共销售农业用矾8918吨,其他用矾580吨。1966~1983年,农业用矾以优待价供应,亏损由商业部门承担。
油漆 1966年供应26.7吨,1985年达158.2吨,并增加内墙涂料,水泥地板漆等品种。
染料 1965年销8955公斤。至70年代,民间土纺土染逐渐衰退,1978年销量减至6824公斤。1985年仅销1206公斤。
第六节 木材 毛竹
木材
民国时期,县内有私营木材行23家(其中12家兼营毛竹),分布在县城和11个集镇。年经营木材约1.74万立方米。货源来自长乐、南山、北山、上东、三界及衢县、奉化、新昌等县。1953~1960年(1955年起,实行统一收购),共收购14.25万立方米。销售8.16万立方米,上调4.04万立方米。后因山林破坏,收购量锐减。1961~1978年,只收购6.03万立方米,销售量却达9.04万立方米,不足数由县外调入,共4.47万立方米。1979年后,木材议价购销。组织供应计划外木材。1985年,木材市场全面开放,县森林工业站销售木材3583立方米。除本县收购1066立方米(其中国有林占71%)外,另向松阳、宁波、缙云、福建等16个省、市、县购入2980立方米。
毛竹
1949年,全县有竹行17家(其中兼营木材的12家),年交易毛竹约29万支。多数竹农还制成竹浆,销至诸暨、绍兴。1952年,供销社收购竹浆1万担,1954年购销原竹31万支,向山东、山西、河北等省试销毛料(竹枝)4000担。1959年后因滥伐竹林,收购量逐年减少,供应紧张。以后采取补贴育林费、粮、肥和提高收购价等措施,毛竹资源逐步恢复。1985年,城关镇和新市乡开设毛竹行4家,进行自由交易。同年,毛竹总收购量为9.9万支(其中供销社收购9.55万支),毛料520吨。
第七节 农业生产资料
化肥
民国时期,汪集丰总号经销英商卜内门肥田粉,农民始用化肥。1950年,供销社开始经营化肥。1952年共供应硫酸铵等1398吨。以后销量渐增,1966年近2万吨。后因货源紧缺,供应不足。1972年县化肥厂投产后,略趋缓和。1980年起,多渠道经营,全年供应6.78万吨,其中,供销社销售的占90%。品种增多,还开始供应复合肥、微量元素及植物生长激素。1984年销售总量达8.89万吨。1985年,供应6.55万吨,其中高效肥比上年增长10%以上。
农药
1953年供应“六六六”农药70担。1954年后,农药销量增加。1963年,全县设农药供应店167个,1965年销量突破万担。1970年后,有机磷农药供应增加,有机氯农药减少。1977年销售农药3万余担,为销售最高年。1979年,始销井冈霉素等生物农药。1980年起,高效低毒的菊酯类农药上市。1984年停止供应有机氯农药。同时,农药多渠道经营。1984~1985年间,县农业局植保公司供应农药7种,计418担。1985年供销部门设立拆零供应专柜72个,帮助设立村配药站688个,供应农药1.34万担。
农具
中小农具解放前,中小农具由铁、木、竹匠产销。1950年始由供销社经营,1952年销售6万件。1954年后,供销社与手工业社订立竹、木、铁、棕等农具的产销合同,有计划地组织货源。1956年需要量增加,向县外采购小畚箕、竹箩、凉帽、棕衣等7.7万件。又推销脚踏打稻机1446台,双轮双铧犁584架(后者因不适用,于1961年收回409架,退赔2.7万元)。1960年,采购开山工具、运输车辆及小农具共46.2万件,供中小型水库建设。1962年,在北山等地建立竹农具加工基地,签订合同,议价收购,至1963年,共供应小农具111.94万件。1976年销售88.7万件,为销量最高年。1978年,设农机具胶修胶补门市部11个。全年修理喷雾器、氨水袋、农机配件等3万余件。以后中小农具产销直接交易,供销社销量下降。1985年,销售35.5万件。
尼龙薄膜、地膜 1973年开始供应,用于水稻育苗。以后果菜、花木等种植业,也应用薄膜,销量渐增。1985年全县销尼龙薄膜119吨。
手拉车解放后开始供应。1958年后,因兴修水利,销量激增。1961年销售下托8346个。70年代计划分配,以旧换新。1978年后,敞开供应。用户购零件组装者增多,1985年,销售下托3071个。
耕牛
历来由牛贩经营或在庙会交易。1954年,供销社开设耕牛调剂市场。1955年,成交3817头。1956年8个区设耕牛市场,共成交耕牛2608头。1962年经过整顿,在三界、黄泽、长乐、甘霖、崇仁、城区设6个耕牛交易市场,在其他区设临时性市场,全年成交856头。1979年,上市耕牛4020头,成交率为25%。1981年起,耕牛市场开放,场外交易增多。1985年,全县12个耕牛市场,成交1500头,其中县中心市场成交500头。
1985年,全县经营农业生产资料的商店共81家,其中,供销社所属的68家,其他集体经营的13家。曾获1961年度省工交财贸先进集体称号的甘霖供销社生产资料商店,长期坚持与群众的联系、辅导制度,重视经济信息交流。1985年化肥计划调运量减少,仍千方百计保证供应。1984、1985年均被评为县供销社系统先进集体。
第四章 生活资料供应
第一节 副 食 品
肉 禽 蛋
猪肉解放前均由私商、屠户经营。1951年起供销社亦组织供应。1952年销售0.76万头。1955年始由县食品公司经营,当年销售1.16万头。1960年起,实行凭票、定量、定点供应。次年仅销售0.17万头,1977年增至7.42万头。至1979年,取消票证,敞开供应,年人均供应量16斤。1980年收购量猛增,县内销售饱和,多次降价供应,由国家补贴亏损。1985年,猪肉多渠道经营,按质论价,随行就市。全年零售11.12万头,人均销售量18.8斤。其中由个体经营的占83.5%。
1962~1985年,共加工火腿30.89万只、香肠36.6万斤、肉松2.7万斤、干肉皮1.1万斤以及咸肉、香肚、猪肉干、熟猪油、猪肝香肠等,供应本县市场和外调。
牛肉一般只作军用特需和节日供应。1979年,嵊县列为全省16个商品牛基地县之一,县食品公司收购商品牛(含牛肉)597头。零售392头。1985年,市场开放,个体经营者增多,县食品公司及供销社全年收购仅15头,零售8头。1962~1985年间,共加工牛肉干8.3万斤,销往杭、甬等地。
羊肉历来多由剡北乡过村羊肉商贩经营。60年代起,养羊减少,市上羊肉罕见。70年代后期上市渐多。1979年食品公司收购2867头,零售1792头,以后,由于部分山区禁养,购销量又减少。1985年均由个体商贩自由经营。
家禽县内购销的家禽主要有鸡、鸭、鹅。1956年起列入国家收购计划,1956~1985年共收购77.6万只,年均2.59万只,其中直接出口1.4%,提供出口原料27%,上调70%。县内作军用特需和节日供应1.6%。1980年后,部分议价购销。
禽蛋嵊县为省鲜蛋(鸡、鸭蛋)上调基地之一。1955年收购1576担,零售178担。1956年起列入国家收购计划,至1979年共收购鲜蛋19.45万担,县内零售2.83万担。1980年起,议价购销。1985年收购8900担,零售5300担。1962~1985年,共加工鹿山牌彩蛋1923万只,咸蛋260.3万只,供应县内外市场。
蔬菜 水产
蔬菜历来由农民在集市出售。1957~1961年,县城有蔬菜商店4家。以后,由县食品公司经营,在东圃村建立蔬菜基地。1981年基地扩为366亩。1984年县食品公司蔬菜门市部供应蔬菜4.37万担,来自基地的占92%。国家对基地菜农定销粮食、计划供应肥料和建筑材料,补贴亏损。1979~1984年,年均补贴2.5~3万元。1985年集市蔬菜增多,基本满足供应。
水产民国6年(1917)前后,年均上市淡水鱼八九百担。解放后由县食品公司兼营,水产供应网点普及各基层供销社。1957年供应1.14万担。1974年达2.84万担。1979年起,由县水产供销公司经营,1980~1985年,共销售8.3万担,年均1.38万担。同期,养殖专业户和鱼贩增多,1985年集市水产供应量达4.17万担。
酒 烟 糖 盐
酒历来为专卖商品。清至民国,黄、白酒由酒坊产销。民国30年县城有酒商40家,民国35年减为25家。解放前夕增至38家。较具规模的有县城万和、浦口马钰记、崇仁羹和等24家,年产销黄酒共500吨左右,工商一体,批零兼营。1951年土改后,城乡酒坊增至173家,有零酒小商贩131户。1956年销黄酒1225吨、白酒151吨,由城乡供销社和酒类经销零售店经销。这年起,因货源不足,实行定量凭票供应。1962年后,以粮换酒,回收原粮。并以橡仁、金刚刺根等代用品酿制的白酒弥补供应不足。1979年后,酿造业发展,货源充裕。1980年成为省内敞开供应黄、白酒的第一个县。1985年供应黄、白酒8279吨。
啤酒原从青岛、上海、杭州调入。1982年起,县啤酒厂投产,主要销售嵊产啤酒。1985年商业部门购销嵊产啤酒1000吨、杭产啤酒102吨。其他瓶酒,1955年始销时仅0.048吨,1982年销20吨,1985年增至198吨。
卷烟民国元年始销。民国30年,县城有卷烟商16户,其中市心街震昌烟酒店还销售进口雪茄烟。民国34年,城关、苍岩,崇仁等地,有产销手工卷烟工场41处。1949年县城经营卷烟者16家。解放后,卷烟专卖,主要从宁波调入。1953年推销4004大箱。1958年起,实行定量凭票供应。手工卷烟再度兴起,板烟、低档雪茄烟应市。1961年供应量仅2030大箱,1966年开始增多。1978年达1.19万大箱。1985年销售2.77万大箱。
糖红糖来自义乌、平阳县;白糖始在清末上市,来自福建、广东、上海等地。民国28年县城有批发商5家,零售商40家,年销量2000担。1950年由国营商业部门和供销社经营,多从宁波调入。1954年后货源趋紧。1957年起定量供应,保证军用特需。1962年起供应产妇每人3斤,病人、婴儿按月每人1斤。工业用糖按计划分配。1965年共供应糖1.1万担。1983年起,敞开供应。1985年供应10.18万担,还供应糖果糕点1000多吨,罐头食品1.3万箱。
盐民国时有春源、协昌、久大盐号经营,称官盐,价高货缺,每斤盐价约为3斤米价,民间有买卖私盐者。民国31年每人每月配售半斤。1951年,中国盐业公司嵊县办事处成立,负责供应嵊县、新昌、东阳食盐。当年嵊县销售3.2万担。1954年8月起,对革命老根据地人民供应减税盐。1965年开始,农村民用盐由供销社经营;城关镇民用盐、工业用盐和农牧渔盐,由烟糖公司兼营。“文化大革命”期间,盐场歉产,1973年和1976年两次动用储备盐,保证了市场供应。1985年全县销售食盐6.5万担。这年开始供应袋装精盐,全年销售5840市斤。
1985年全县有副食品商店104家。城关镇大有商店自1978年起,延长营业时间,改进经营作风,缺一罚十,七年无退货。1984年获省商业厅“商业系统文明单位”称号。
第二节 棉布 百货
清末民初,县城经营绸布百货业者多为绍籍商人,规模较大的有丰大、新泰华等六七家。县人汪庭瑜一家也先后开设汪集丰新号、汪裕丰等5家绸布杂货店。汪集丰新号前店后场,自制线袜、毛巾、矿烛等,批零兼营,有店员30余人,年营业额10万元,与绍籍商人开设的丰大、新泰华相当。民国28年(1939),县城棉百业商店从50余家增至93家。日军侵嵊后衰落。民国34年后逐渐恢复。解放前夕,共74家,多为小型商店。
1950年6月,县百货公司成立,以牌价供应民生日常必需品。1953年起,除按规定向沪、宁、绍进货外,开始订购包销地方产品。1959年达110种,收购额213万元,占当年总进货额的13%。其中劣质产品,经削价、报废损失达8.5万元。当年,日用百货脱销数百种。1962年,实行凭票、证、券供应的日用工业品达68种,1963年后,部分商品恢复敞开供应。1965年,渠道畅通,购销两旺,全年批发额760万元,供应农村的占72.3%.
“文化大革命”期间,市场供应再度紧张。1979年后,计划分配大类商品减少,地方产品收购量增加,1985年从80个企业采购商品400多种。又与县内外120余家厂商建立横向联系,扩大市场调节,货源日益丰富。1984年棉布敞开供应,次年,棉布百货经营品种达1.3万多种。全县经营日用百货和纺织品的零售商店共126家,其中,国营7家、供销社59家、其他集体所有制60家。国营百货公司第一商店有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设售货柜台93只,销售14大类,共万余品种。实行缺货登记,送货上门,以卖带修,日均接待顾客5000余人次。
布宋代,“强口布”销县内外。民国时期,有少量机织布上市,价昂。民国34年(1945)11月,稻谷百斤仅值士林布1丈。解放初期,以销平布、线呢等低档品为主。1954年实行棉布定量供应后,品种趋向高档,卡其、华达呢、灯芯绒开始行销,农民仍多用蓝白粗布。1961年,始销化纤人造棉布。70年代起,涤棉布供应市场,逐渐取代卡其等。1983年纯棉布调高售价,化纤织品调低售价,1985年,化纤、涤棉布零售285万米,为棉布的1.2倍。白粗布、被单布仍盛销不衰。
袜20年代,县城汪集丰百货庄始销手摇线袜。后又有利兴、天成、牟裕大等多家手摇袜厂。解放后,棉纱线袜销售量上升。60年代初期,一度凭布票购买。1963年锦纶袜上市,至70年代销量与棉纱线袜相当。1980年后棉纱线袜为锦纶袜取代。1985年全县袜零售量为47.6万双,锦纶袜占92.2%.
皂旧时民间多用皂夹、灰汁洗衣。20年代,县城正大肥皂厂始产销条皂、盒皂,使用渐广。解放后,肥皂消费面扩大,1961年销售1.57万箱,比1952年增加近5倍。以后实行凭票供应,同时合成洗衣粉投入市场。80年代肥皂敞开供应。1985年销售肥皂5.68万箱、洗衣粉120吨。
表清光绪十七年(1891),县城开设谢瑞记钟表店,以修理为主。1949年达5家。解放初期仅国营商店经营进口手表和怀表,销售无几。1960年后国产手表问世,供不应求,凭票购买。70年代国产手表产销增加,消费面扩至农村。1982~1984年连续3次降价。1983~1985年全县零售量9.63万只,为前23年总和的1.5倍,怀表已不再销售。
缝纫机解放初期,个人购买者稀少,一度开展赊销。1957年开始供不应求。60年代计划供应。70年代供应量增多。1984~1985年销售量年均6000~7000余架。
纸民国时期,多销竹纸。解放后,机制纸销量激增。1958年后供求紧张。1978年起纸源充裕。1985年机制纸销量678吨,比1979年增加1.24倍。
第三节 交电用品
自 行 车
1951年开始由国营商业部门经营,至1959年共销325辆,供求平衡。以后需求量增加,1962年起高价供应。两年后恢复平价,实行计划分配,凭票供应。1980年起,进货渠道增加,销量上升。品种从重型转向轻型,女式车逐年增加。1982年总销量突破万辆。1985年达1.47万辆。
摩托车在1981年试销20辆。1985年销37辆。
照明灯具
解放初期,灯泡销量不多。1959年后上升。1960年销8万多只。后因供不应求,采取收旧换新、回收复制的办法弥补。1965年后,日光灯销量增多,1975年销4087支。1980年后,灯具花色品种增加,各种吊、台、壁灯畅销。1985年,经营灯具71种,灯泡、灯管53种,销灯泡47.84万只、日光灯管2.6万支。
家用电器
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从1956年开始销售。1958年晶体管收音机上市,当年仅销1台,1962年后逐步取代电子管收音机。1980年销量最多,为8353台。以后,消费日趋饱和,1985年,销售4622台,其中电子管收音机24台。
电视机 1971年12月始销黑白电视机,至1976年共销25台。1979年,彩色电视机上市。1985年,全县销售黑白、彩色电视机3252台,其中国营商业部门和供销社销量占69%。
电扇 1958年始销218台。1985年销1.16万台,其中国营商业部门和供销社销量占60%。
录音机 1974年圆盘式录音机上市,至1980年为盒式收录机取代,1985年销量共2208台,国营商业部门和供销社销量占75%。
洗衣机 1983年始销1台,1985年销132台。
电冰箱 1984年销11台,1985年销96台。
第四节 日用杂货
陶器民国29年(1940),有陶瓷店17家,其中县城7家。民国30年遭日机轰炸后,仅存3家,经营宜兴陶器。县内陶窑厂生产的缸、壶、甏、坛,由附近农民贩卖。解放初,全县有陶瓷店15家。1955年后,由供销社经销本地产陶器。1978年销售14.3万件。1981年采购宜兴陶器3万件,弥补本地产陶器品种之不足。同年起,乡村陶器厂发展,1985年,本地产陶器县内销售8.3万件,并销萧山、桐乡等县。
瓷器历来向景德镇和龙泉采购。解放后,实行计划订购。1957年起货源不足,供应紧张。1962年,瓷碗一度凭券供应。1965年货源增加,销101万余只(其中碗60.5万只)。1978年销131万只。1981年,计划外采购湖南中高档瓷餐具5.7万余只,龙泉青瓷5.77万只,全年共销售170万只(其中瓷碗114.6万只),为销售量最多年。1985年销售159.1万只。农民喜用的翠瓶、翠甑等,仍供不应求。
家具解放初由木、竹匠加工、销售。1972年起,城关木业社生产的家具由商业部门发票供应;供销社供应竹制家具。1978年,县、乡家具厂(社)增多,供需缓和。除生产供应传统家具外,柜式、组合式等新式家具陆续上市,1984年供应各类家具达100余种、5万件。同年,供应竹器家具8000件,除销售本县外,还远销山东、河南、天津等地。
铁锅民国时,由石璜、黄泽、富润、崇仁等地锅厂自产自销。1952年后,产品由供销社购销,不足数向余姚调入。1956年起,由县铁锅生产社供货。1962年后,原料缺乏,铁锅成为紧张商品。农村凭农副产品投售量发给锅票,城镇凭券购买。直至1977年始敞开供应。1978年新联乡办锅厂供货4.2万只。以后产量下降,不能满足需求。1982年,向外地组织货源,投放市场3.2万只。1985年,原料提价,销价不变,再次脱销。
草席历来向鄞县、黄岩及椒江采购。1960年前,年销量3万余条。1961年后,货源紧张,凭票供应。1965年取消票证,销售量增加。以后,每年销售2~4万余条,货源仍较紧张。1981年后,草席多次提价,供需矛盾缓和。1985年销3.8万条。
坑边纸素向富阳采购。60年代起,富阳货源不足,县内甘霖区甘一、乌榆湾、官屋基等村开始试制。以后,石璜、上东、黄泽等地相继生产。1978年,收购8584担,货源充裕。1982年后,县内连年滞销,转销宁波、江苏等地,后生产单位只剩许宅一家。1985年,复向富阳采购。
第五章 出口商品
清至民国,有茶叶、蚕丝和白术等商品经上海销往国外。解放后,出口商品品种增加。至1985年,已有粮油食品、土畜产品、纺织品、工艺品、轻工产品、机械产品和医药保健用品等7大类、40多种。以茶叶、兔毛、活大猪、白厂丝、竹编、麻类为主。
第一节 茶叶
民国19年(1930),出口绿茶5万担。日军入侵后,外销阻滞。抗战胜利后,稍有恢复。民国37年出口1.5万担。解放初,改制红茶销往苏联,1951~1952年出口近2万担。以后恢复绿茶出口,主销苏联和东欧国家。1958年出口茶叶3.2万担。1960~1963年,因茶叶减产,每年出口量不足2万担。其间,三界茶厂研制的特级珠茶,试销西方国家。1964年正式定名为“3505”天坛牌特级珠茶,投产出口。1970年出口各种绿茶4万担,1978年近11.6万担。1983年特级珠茶获对外经济贸易部颁发的“出口产品、品质优良”荣誉证书。1985年,出口珠茶达12.8万担,占浙江省珠茶总出口量的47.7%;出口额达3615万元,占全县出口总额的52%。行销欧、非、亚、美四大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年,县农工商联合企业茶叶公司还出口红碎茶1930担。
第二节 兔毛
1954年开始出口兔毛142斤。1957年出口1万多斤,1966年增至近6万斤。1979年后,兔毛生产进一步发展,1982年出口达15万斤,次年出口量不足10万斤,但毛质优良,获对外经济贸易部颁发的荣誉证书。1984年后,销路转好,1985年出口兔毛近15万斤,出口额达1046万元。主销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和港澳地区。
第三节 活大猪
1962年,嵊县被列为全省5个供港活大猪基地县之一。1963年出口2万多头,后受“文化大革命”动乱影响,出口量略有减少。1974年,再次列为全省10个供港猪基地县之一。1975年出口活大猪4.5万头,占全省总出口量的12%。1981年供港活大猪4.6万头,良种比例为全省第一。1983年获对外经济贸易部颁发的荣誉证书。1985年1月起,由县外贸公司直接经营,在甘霖、崇仁、临城、长乐、石璜等5个供港猪重点产区设立收购站。当年出口活大猪4.56万头,其中良种猪发运9795头,占全省出口良种猪的59.5%。
1977年起,还向香港供应中猪,由县良种场提供,年销售800余头。
第四节 丝绸
民国28年(1939)始,崇仁、长乐等地丝厂所产生丝大部销往国外。1950年,锦源、开元两丝厂为中国蚕丝公司浙江省公司代缫。出口白厂丝22吨,主销西欧、美国、日本。以后出口量逐年增加,1977年,出口嵊县丝厂(原开元丝厂)生产的Z/27梅花牌白厂丝137吨,为1950年的6.2倍。由于产品优良,同年起,允许“厂验换证,直接出口”。1983年,获得对外经济贸易部颁发的“出口产品,品质优良”荣誉证书。1984年,出口6 A级白厂丝8.68吨,为1978年的4.1倍。这年起,黄泽、开元、博济、新明4家乡(镇)丝厂,亦有少量优质白厂丝出口。1985年,全县出口白厂丝151吨。
1984年,县绸厂生产的尼丝纺绸缎出口9万米。次年增至44万米,并新增华新纺、富春纺,主销日本及中国香港、澳门地区。
第五节 竹 编 品
1956年,竹编出口额1.85万元。1973年增达127.34万元。在1981年春季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嵊县竹编厂所产的烫金黄色插筋花瓶,一次性成交36万只,价值人民币117万元,创历届广交会工艺竹编单一产品一次性成交额的最高纪录。1982年后,美国宝田公司两次订购“竹编鹅篮”共8万件套,价值人民币169万元。次年,嵊县竹编品获对外经济贸易部颁发的“出口产品,品质优良”荣誉证书。1985年,出口额达人民币326.39万元,居全省工艺竹编品出口额的首位。远销亚、欧、美80多个国家和地区。
第六节 其他出口商品
苎麻产品 1983年,三塘乡苎麻纺织厂试产的精干麻向日本出口50吨。1985年出口精干麻137.5吨、麻条53吨、麻落棉37吨。出口额共达294.26万元。
火腿 1966年始向中国港澳地区销售及东南亚国家出口,1973~1985年,共出口198.33吨。
大米 1958年首次出口大米837吨。后时断时续。1984年出口最多,达4800吨,1985年出口1001吨,主销亚、非部分国家和地区。
蜜枣 1978年开始销售中国香港地区,年销售量5吨左右。1985年销售24.72吨。
甜叶菊 1982年开始出口,至1985年,共出口140吨。
劳保手套由猪革制成,主销联邦德国等国。1978年开始出口,1980年达1.08万打。因国内生产单位竞争激烈,1982年后出口减少,1985年仅出口0.39万打。
棉布 1980年出口色织布9.9万米,1985年为35万米,销往美国。
扭力扳手 1978年开始销伊朗。1980年转销法国,以后主销伊拉克等国。1985年出口3600把。
机械 1981年出口压力机3台,1985年达65台,销往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朝鲜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1982年向美国等国出口175 F-2型立式风冷柴油机31台。1985年向孟加拉国出口交流电动机12台。
丝织地毯主销联邦德国、美国等国。1980~1983年,共出口1434平方米。
泥塑 1981年开始出口,1983年获对外经济贸易部颁发的荣誉证书。至1985年出口额共14.66万元。远销美、日、意、加拿大等国和中国香港、澳门地区。
漆金木雕主销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自1973年开始出口,至1985年出口额共94万元。
出口商品还有:板栗、活鳗、活鹅、活鳝、冻鳝片、冬笋、咸毛笋、加应子、菊花干、黄狼皮、猪肠衣、烟叶、脱水蘑菇、香榧、小黄瓜、咸蕨菜、梅胚、猪革、观赏鸟、棕榈子、白术、辣椒干、香料油、电珠、萤石、硅藻土、中成药、服装、紫砂、门毡等。1973~1985年,还向奉化、宁波、杭州等罐头厂,提供出口罐头原料,计鲜蘑菇9.57万担、削白地力(荸荠)14.4万担、鲜番茄6.57万担、芦笋0.12万担,共计产值1781万元。
第六章 集市贸易
第一节 物资交流会
民国时期,县城、长乐、开元、太平、石璜、崇仁、富润、两头门、大王庙、浦口、十王殿、晋溪、北漳、麻车、华堂、下王、三界、黄泽、贵门、玠溪等20个集镇(或大村)每年均有庙会,定期举行,多在秋、冬季节。庙会期间,演戏酬神,广泛进行商品交易活动。1951年起,国营商业部门和供销社沿用旧庙会地点、时间,组织城乡物资交流。1952年,城关、三界、富润、甘霖、浦口、长乐、崇仁、晋溪8处交流会参加者共41万人次。成交额97.94万元,其中国营商业部门占17.90%,供销社占22.56%,私商占53.61%,个体户占5.93%。1953年,交流地点11处,每处2~4天,交易额为55.15万元。1957年后,因工业品货源不足,农村个人经营的农副产品减少,物资交流会中断。1979年物资交流会才得恢复,当年共组织29次,购销额达140万元。1982年,全县组织物资交流会26次。是年农历二月十二日,华堂物资交流会期,大雪纷飞,积雪数寸,周围50里农民,仍踏雪赶来交易。成交耕牛36头及铁木农具、棕衣、桶具等万余件。以后市场开放,不再组织定点、定期的物资交流。
第二节 集市
明万历年间,县城市集在拱明门至来白门一带。乡间集市有华堂、上冈、浦口、长乐、两头门、蛟井、崇仁、三界8处。清康熙年间,又增加黄泽、太平、开元、蒋岸桥、黄城、相坪等6处。县城市集迁望仙门(今南门)。清康熙、乾隆年间,废上冈、黄城、蛟井、相坪4处,清乾隆至民国期间增北漳、新市、石璜、大王庙、双港溪、晋溪6处。至解放前夕,全县乡间共有集市16处。少数集市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店铺。以农历单日或双日,或逢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定期而聚。一直延至民国。解放后,每日市集渐增。
1958~1960年,集市贸易被取缔。“文化大革命”期间又被严加限制,长期萧条。1978年后渐趋繁荣,上市品种达200多种。1985年,全县贩运户增至3215人,比1983年增加11.8%。1985年底,全县共有固定集市贸易市场27个(面积5.15万平方米),其中每日市有城关、甘霖、博济、长乐、崇仁、谷来、石璜、黄泽、下王、三界、蒋镇、贵门、富润、浦口、剡源、开元、白泥墩、方口、苍岩共19处,定期市有北漳、华堂、晋溪3处。新增城关竹木、兔毛、小商品、花木鱼鸟和绿溪小猪专业市场5个。这一年全县集市贸易成交额5748万元,相当于社会商品零售额的24.7%,为1984年的1.2倍。其中城关镇江滨路农贸市场成交额为3240万元,比1984年增加2.9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