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站内搜索:
首页
>> 地方文献 >> 市县志书 >> 嵊县志(修订本)
第三编农业

发布日期:2014-09-0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嵊州市 字号:[ ]


  嵊县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农业经济地区,是浙江省商品粮、出口生猪基地县之一,也是茶叶、蚕茧的重点产地。茶叶产量历居全省首位,全国第二位。但旧时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粮食不足自给。1949年农业总产值仅5422万元,土地改革后的1952年增为7319万元,农业合作化后的1957年达8793万元。1958年起,左倾错误加以自然灾害,导致农业生产下降,1961年农业总产值降为6942万元。后来经过调整,又获增长,1965年达到10613万元。“文化大革命”10年间,农业总产值仅增24.5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农村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商品生产,1985年农业总产值达23664万元,比1978年增长42.97%,为1949年的4.36倍。

  全县划分为3个农业区:一是盆中平原————粮桑畜橘区,即沿江两岸的河谷平原,地势低平,耕地连片,土壤肥沃,光、热、水等条件优越,是县内农业经济最发达地区。粮、桑面积和产量,生猪及家禽饲养量都占全县半数以上,柑橘面积和产量也占全县近半;二是盆沿丘陵————粮果渔桑区,是平原和山区的过渡地带,地势稍高,自然条件略逊于平原区,粮、茧产量均占全县的1/3多,果园面积占全县近半,可养鱼的塘、库水面约占全县的65%;三是盆缘山地————林茶牧区,海拔多在350以上,林旱地居多,耕地较少,林地占全县的70%多,茶园占全县的60%多,还有17万多亩草山草坡,是林木、毛竹和茶叶的主要产地。

  第一章

  种植业为嵊县农业的主体,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2/3以上,以粮、茶、桑、果为主,还有油、棉、麻、烟、糖、菜、药、杂等。1985年种植业总产值达1.63亿元,比1949年增长近3倍。

  第一节

  嵊县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大、小麦次之,还有玉米、甘薯、豆类等。据民国23年(1934)浙江省生产会议报告,当时嵊县年产稻谷1.4亿斤,麦1918万斤。1949年粮食总产量为1.98亿斤,人均487斤。建国后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产量逐年增加,从旧时缺粮县变为余粮县。1980年总产突破6亿斤,此后每年提供商品粮1亿斤以上。1982年总产量达7.4亿斤,全年亩产1740斤,达历史最高水平。1984年,广利乡宋家墩村胡新潮所种1.1亩水田,全年亩产3124.5斤,创最高纪录。1985年全县粮食总产量为6.6亿斤,人均931斤,分别为1949年的3.3倍和1.9倍,这年投售商品粮5000斤以上的有278户,开元一村农户周文荣经营粮田67亩,投售商品粮4.8万斤。

  耕作制度

  旧时,水田以种植单季稻为主。清光绪末年,在土壤肥沃、水利条件较好的沿江平原,已较多种植双季间作稻(嵌稻)。民国时期间作稻面积扩大,长乐、南山的部分水田种植早稻、秋玉米两作。冬季水田多种绿肥,少数冬闲,种大小麦、油菜者甚少。当时单季稻亩产二三百斤,间作稻四五百斤。1950年后逐步改革耕作制度,50年代初重点扩大间作稻面积,1955年扩至26.77万亩,占水稻面积的65.7%1956年起,推广连作稻,当年扩至20.96万亩,占水稻面积的51.9%。至70年代初,除个别山区仍种部分单季稻外,全县普及了连作稻。进而发展水田春花、连作稻三熟制。1985年全县水田三熟制面积达22.15万亩,占水稻面积的55.8%。原种单季稻的山区,改为麦(油菜)、杂交稻两熟制。全县粮食复种指数提高到245.9%

  旱地耕作制度,嵊西地区多为麦、春大豆、秋玉米三熟制,其他地区多为麦、甘薯二熟制。自60年代末起,为防止秋旱和玉米矮缩病,北山、崇仁等地推广麦(马铃薯)、春玉米、秋大豆(甘薯)的三熟制。

  良种推广

  明成化时,县内水稻品种仅有粳、糯稻各8种。万历年间,引入早籼。清同治时已有籼、粳、糯计60多个品种。民国期间,有早籼、中籼、晚籼、粳稻、糯稻约150余个品种。解放以来引进和选育的水稻品种共有250多个,其中推广良种100余个。1960年和1963年,先后引入早籼矮脚南特号和晚粳农垦58,至1965年分别推广达早稻面积的54.9%和晚稻面积的57.6%19691970年先后引进早籼广陆矮四号和中粳东方红一号,至1974年分别推广达早稻面积的48%和晚稻面积的52.6%。这些耐肥、抗病、高产、不易倒伏的矮秆良种推广后,水稻亩产由原来高秆品种的五六百斤提高到千斤以上。1976年后,推广杂交稻汕优2号、汕优6号和晚粳矮粳23,扭转了晚稻亩产长期徘徊在400斤左右的局面,1984年亩产达848斤。近年来又试种和推广早籼二九丰、浙辐802,晚粳秀水27等高产优质品种。1985年早稻总面积中,浙辐802和二九丰占58.7%,广陆矮四号占32.2%; 晚稻以杂交稻和秀水27为主,种25万亩(其中杂交稻20.14万亩),占66.4%,矮粳233万亩。

  大、小麦品种,旧时主要有花树蒲和红筋大麦等十余种。建国后引进和发掘60多个品种。早在抗日时期引入的无芒六 大麦,于1957年在黄泽被发掘,具有早熟高产特性,1964年普及全县,占大麦面积的89%,使大麦亩产由200来斤提高到300斤左右。后又推广早熟三号。70年代末,在上东发掘出209——1大麦品种,1980年推广达60%,一般亩产400斤以上,逐步取代无芒六 和早熟三号。近年又推广矮209大麦,亩产500600斤。1985年大麦品种仍以209——1为主,矮209种植3.7万余亩,占大麦总面积1/3多。小麦品种先后推广矮粒多、南大2419、兰溪早小麦,丽水三月黄、义乌白壳早、浙麦1号等,现以扬麦4号为主。

  清道光年间引种玉米,名薏粟,又名包芦,俗称六谷。甚耐饥。玉米品种曾有40多个,分黄、白两大类。民国3年(1914),嵊县黄玉米曾以品质优良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出。建国初期多种植南京子、东阳种、黄金米等。1972年起,引入推广杂交玉米浙单1号、成单1号、威门等,增产20%左右,老品种逐渐淘汰。1977年后,又先后引入丹玉6号、丹玉7号、苏玉1号、莫旅等杂交玉米新品种。甘薯品种旧时多为嘉兴种(红皮白心),50年代至70年代,主要引进推广胜利百号、红头8号等。80年代推广徐薯18。大豆品种历来以春大豆(清明豆)、夏大豆为主。60年代县良种繁育场选育出夏大豆品种牛食茬,在局部地区推广。80年代推广秋大豆新品系256——1

  为繁育推广良种,1950年建立县农场,进行良种繁育和试验示范;1959年后改为县良种繁育场,至1985年,累计繁育良种702.54万斤,其中原种128.38万斤,杂交稻制、繁种110.88万斤。剡北乡上坂洋村在科技人员指导帮助下,1957年起开展“一组三块田”(科学实验小组,品种对比试验田、种子田、高产试验田)的活动,至1962年共试种水稻和大、小麦170多个品种,推广良种40余个,繁育良种58万余斤。被誉为“良种之乡”,闻名全省。全县各地也先后建立了良种繁育基地,实行种子田制度。为繁育杂交稻种子,1980年县农业部门在蛟镇公社建立连片制种基地2455亩,占全县制种面积57.2%;又在新市公社上、中碧溪大队建立百亩繁种基地。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由特约种子繁育户代替原集体种子队(场)。1985年全县有常规品种种子繁育户186户,种子田680亩;杂交稻制种专业户318户,制种面积476亩。

  栽培技术

  水稻育秧,旧时采用盲子密播水秧田,常发生烂秧。1950年后,采取催芽播种,先后推广合式秧田、半旱秧田、塑料薄膜保温育秧、稀播壮秧、二段育秧等先进技术。插秧改变了粗株稀植的旧习惯,推广小株密植。1958~1961年间,曾因密植过度造成减产。1962年后实行合理密植,增产效果显著。灌溉改过去的长时间满灌为“浅、露、搁、活”科学用水。施肥旧时主要用农家土杂肥,抗战前后始有少量化肥试用。解放后普遍使用各类化肥,亩均施用量初为10多斤、几十斤,1985年增至200余斤。而有机肥施用比例逐年下降,对土质产生不良影响。70年代后期起,推广秸秆还田,增施磷、钾肥,部分地区还因地制宜使用微量元素,均获增产。

  大、小麦栽培方式历来为耕作麦。1965年试种稻板麦,后逐步推广。因省工、省肥、高产,迅速普及,1985年稻板麦面积达16万余亩,占大、小麦面积的70%左右。播种从过去的粗株稀点播,发展到密点播、条播、撒播多种形式,因地制宜,提高密度。70年代后,部分麦田(地)开始推广化学药剂除草。1985年用绿麦隆、杀草丹等化学药剂除草的大、小麦面积达7.33万亩,占春粮面积的31.59%。甘薯栽培惯用藤茎扦插,70年代后多用塑料薄膜保温育苗,推广芽插。玉米历来直播,70年代后期起,山区采用塑料薄膜保温育苗移栽,使之早熟高产。

  病虫防治

  嵊县水稻虫害,有螟虫、 虫(浮尘子、稻飞虱)、卷叶螟、稻苞虫等十余种;病害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等20余种。民国21年,太平、大昆、开元一带,稻田尽遭螟虫蹂躏,部分农民用点灯诱蛾、拔枯心苗、人工捕杀、插烟茎等法防治,但面不广,收效微。1949年,全县又近30万亩稻田遭受螟害。1952年,个别地区发生稻瘟病,至1955年蔓延到65个乡的9万余亩稻田。各地大面积掘稻根,并用六六六粉杀螟,以石灰水、福尔马林等化学药剂进行种子消毒,获得成效。1964年,少数地区发生水稻矮缩病,到1971年晚稻普发此病,致使全县晚稻亩产由上年的412斤锐减至296斤。同年,早稻白叶枯病严重,受害面积达20余万亩。这一时期,大量使用有机磷农药,取代有机氯农药,全县年用药量达1300余吨,比50年代增加4倍多。1975年以后,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由单一的药剂防治转向综合防治,化学农药用量减少。19848月,浦口、四明、崇仁、幸福等乡、镇的2000余亩晚稻,发现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采取杜绝菌源,控制种子流动、严格检疫制度等措施,控制病害。1985年发生稻飞虱、水稻纹枯病、螟虫等病虫害330.4万亩次,防治面积303.9万亩次。

  大、小麦病虫害,主要是蝼蛄、蛴螬、粘虫及黑穗病、锈病、赤霉病。民国30年,因受锈病危害,全县大、小麦损失40%1973年有14.3万亩大、小麦患赤霉病,占麦田面积的94%。近年来采取综合防治,效果良好。玉米矮缩病在60年代发生较多,1965年发病1.6万亩,占玉米面积半数多。后来推广抗病良种,改秋玉米为春玉米,并治杀 虫,矮缩病被控制。

  第二节

  晋、南北朝时,县内种茶、饮茶已较普遍,据宋《剡录》记载:“剡茶声,唐已著。”清同治起至民国时期,全县有茶山(地)十余万亩,为著名的平水珠茶的主要产地。民国23年(1934)产茶达8万担,大部销国外。日军侵华以后,口岸受阻,至1941年,珠茶外销断绝,茶园大半荒芜毁弃,生产衰落。抗战胜利后恢复缓慢,1949年产茶3.2万担。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发展茶叶生产,1957年产量增至5万担。19581960年,在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的驱使下,强采茶叶,“片叶下山”,致使茶园衰败,1961年产量骤减至1.57万担。以后,政府采取奖售、贴粮等措施,扶持茶农建设专业茶园,实行采养结合,历经10年努力,到1971年产量才回升到5万余担。1978年后,茶叶生产发展更快,1980年突破10万担。1981年起,茶园面积超过15万亩,次年产量猛增至15万余担。1985年全县产茶14.67万担,比1949年增长3.58倍。茶园遍布全县各乡镇,其中石璜镇、谷来镇、显潭乡和嵊县茶场年产干茶均在5000担以上;溪西、雅璜、雅安、小昆等村,年产干茶1000担以上。年产干茶20担以上的专业户、重点户,全县有519户。

  栽培管理

  嵊县旧时种茶均为丛栽,茶丛高大而稀疏。解放后多改条栽,密度提高。19701974年,平原、丘陵地区新辟连片集中条栽茶园4.1万余亩,每亩1300丛上下,成园后亩产干茶一般为二三百斤。石璜公社罗松大队1970年新辟的99亩条栽茶园,1981年亩产干茶611斤,其中3.62亩高产试验茶园,1978年起连续5年亩产干茶超千斤。

   1975年起,推广密植免耕速成茶园,亩栽60008000丛,成园后亩产干茶五六百斤,至1985年全县共推广5960余亩。

  茶树品种素为群体品种,6070年代,从福建、淳安、余杭等地大量引进鸠坑、福鼎白毫等良种。至1985年,全县共有鸠坑、福鼎白毫、迎霜、翠峰、龙井43、毛蟹、梅占、黄叶早等十多个良种,面积达2万余亩,以鸠坑、福鼎白毫居多,主要分布长乐、石璜、临城、黄泽等区。

  旧时茶园多套种杂粮,管理粗放。每年结合间作中耕、除草二三次,施些土杂肥。建国后茶园培育管理加强,1952年春、秋,两次发放茶贷饼肥2万余担。1956年起分配供应茶叶专用化肥。此后逐渐形成春施催芽肥,秋冬施基肥,每年中耕、除草三五次的培育管理方式。1962年起政府对投售茶叶实行化肥奖售。1964年国家补贴粮食450万斤,支持茶园实行专业化,退出粮食间作,当年建立专业茶园近4万亩。至1980年,专业茶园已达10.84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85.4%。投产茶园年施追肥二三次,亩施标准氮肥约70斤,还推广根外施肥(叶面喷施)技术。1979年开始试用化学除草剂,1985年使用草甘膦除草面积为3500余亩。

  茶树害虫主要有茶尺蠖、茶毛虫、茶小绿叶蝉、茶蚜、螨类、粉虱类、蓑蛾类、刺蛾类、蚧类等30余种;病害有茶云纹叶枯病、茶炭疽病、茶煤病等10余种。1956年、1963年、1964年和1984年,先后发生较为严重的茶毛虫、长白蚧、茶小绿叶蝉和茶尺蠖危害。各地采取化学防治和农业防治的综合措施。所用化学农药,50年代、60年代为有机氯农药,70年代由有机磷农药取代,80年代开始采用广谱、高效低毒、少残留的菊酯类农药。秋后以石灰、硫磺合剂封园,防治效果良好。

  茶园改造

   1951年,民胜乡迎联村试行老茶园春茶采摘后台刈(齐地砍去)和重修剪,使之更新复壮,增产显著,成为省茶叶生产模范单位。19591961年,全县台刈、重修剪,改造老茶园共6750亩。19633月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会同县林特局,在迎联大队进行老茶园综合改造试验。1965年后,全县多处进行“改树、改土、改园和改变采摘制度”相结合的老茶园综合改造,以显潭公社五联大队与相牢固大队成效最著。19631977年,相牢固大队投放11万工,砌筑平均高1的石墈51公里,挑培客土12万担,使112亩坡地茶园梯级化,进行树冠培育改造的有90余亩。茶叶亩产由老茶园时的20来斤增至1982年的259斤,省内外参观者达2万余人。自1974年起,全县加快老茶园改造,至1980年共改造2.85万亩,并进行了部分改种换植。1981年春起,政府对砌墈保土、改造低产茶园进行经济补助,两年间砌石墈4.6万立方米,改造低产茶园1.03万亩,同时淘汰零星衰老低产茶园3000余亩。

  茶叶采制

  传统的采摘方法是捋采,一般每年春、夏采两次,少有采秋茶者。50年代推行一芽二三叶、留梗留鱼叶采摘法。自1961年起,推行留养地蕻枝、空档枝和侧枝,使以前几年因采摘过度而受摧残的茶园恢复树势。后来全县推广显潭公社五联大队经验,实行采养结合,分批多次采摘。70年代起,普遍推行春茶留大叶,并采摘秋茶。1982年秋茶产量达2.88万担,占当年茶叶总产的21.5%,1985年秋茶产量为2.7万担。

  茶叶初制历来由茶农分户自置茶灶,用手工杀青、揉捻、制干,人均日制干茶20斤左右。民国26年,建于三界的省茶叶改良场引进日本绿茶蒸青机械,用于初制。解放初期推广使用手推木质揉捻机和手摇杀青机。农业合作化后,组织集体初制。1958年起,茶区开发利用水力、畜力,代替手工杀青和揉捻,担茶初制用工由12个劳动日减至7个。有的社队还开始用柴油机、电动机作动力制茶。1961年起,全县基本实现初制半机械化。1968年珠茶成形炒干机研制成功,以后逐步推广使用。至1977年,全县茶叶初制实现全程机械化,结束了千百年来手工制茶的历史,促进茶叶生产的发展。1985年,全县农村初制茶厂共1025家。

  嵊县主要产制珠茶,素以形似珠、色绿翠、香浓味醇的优异品质著称,在国际市场上颇享盛誉。19511952年,因珠茶外销渠道受阻,一度改制红茶销往苏联和东欧国家;1953年后复产制珠茶。近年还产制部分烘青绿茶、茉莉花茶、炒青条茶、旗枪和红碎茶等。长期以来,嵊县茶农还以精湛的技艺创制出不少高档名茶,以清同治时创制的“泉岗煇白”茶最为著名。它产于四明山支脉覆卮山南麓的前冈村。谷雨前采细嫩初展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为原料,经摊青、杀青、初揉、初烘、复揉、复烘、三青、煇锅等8道工序精制而成,具有盘花卷曲,色白起霜,汤色清澈,香浓味醇的特色,列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85年产70余担。近年恢复、扩制和创制的名茶还有上坞山九峰茶、小昆西白毛尖、舜皇山嶀山茶、黄泽金钟茶等,产量不多。

  

  浙江省茶场民国258月,实业部全国经济建设委员会和浙江省建设厅,在嵊县三界龙藏寺联合创办浙江省茶叶改良场,茶叶专家吴觉农任场长,场员70余名,场地近400亩。民国35年改称浙江省茶场,19497月由县人民政府接管。1953年停办,茶园委托当地代管。

  国营嵊县茶场  19569月建立,场部初设西岭头庵;1964年后移至嶀浦。初仅十余名场员,经营原省茶场的老茶园250亩,后征收荒山荒地开辟新茶园。1959年下半年起,扩办大型茶牧场,抽调数万农民开荒山1万余亩,广种薄收,亏损严重。1963年,恢复为茶场,经营面积调整为2686亩(其中茶园750亩),场员精简为103名。1965年扭亏为盈。1979年春建成年加工能力1.2万担的珠茶精制厂,每年加工出口珠茶5000余担。1985年有干部、职工201人(其中科技人员3名),茶园2200亩,初制茶厂3所。年产干茶5326担,年总产值238.19万元,创税利55.06万元。

  集体茶场  1958年起,陆续建立大公社(相当区)茶场11个。1963年经整顿保留甘霖东风茶场、崇仁东风茶场、黄泽明山茶场和里东禹山头茶场。1985年,4场共有448名场员、2157亩茶园,年产干茶2463担。实行分片管理,集体承包和场员个体承包责任制。70年代,全县还兴办公社茶场40个(后有13个转为林牧场)。至1980年,共办大队、生产队茶场和茶叶专业队470个,拥有茶园6.8万亩,年产干茶6.5万担,占当时全县茶叶总产的60%多。1982年后,多数茶园分包到户,部分专业承包。1985年全县尚有27个乡、镇茶场,场员292人,茶园2700亩,年产干茶4074担,实行承包经营。

  第三节

  春秋时代,县人已栽桑养蚕。隋唐时,嵊产茧、丝及织物颇负盛名。清光绪三十年(1904)《大陆报》称:“越茧之美甲天下,嵊县最盛”。当时萧山丝厂以嵊茧制丝,远销意、法等国。民国18年(1929),设立嵊县蚕业指导所。据《中国实业志》载,民国22年县内有桑园7.47万亩,养蚕户5.36万户,占当时农户总数的75%,年产茧达5.69万担,为历史最高。日军侵嵊期间,桑园遍遭破坏,蚕桑生产衰落。1949年仅产茧6555担。1952年桑园增至4.93万亩,产茧万担,1959年达1.37万担。次年后,因毁桑种粮和不合理间作,桑园减为3万余亩,1963年产茧降至7682担。后经发展专业桑园,改善生产条件和推广新技术,1972年产茧突破2万担,1981年超过3万担。1985年桑园总面积为3.45万亩,产茧达3.45万担,为建国后最高年产量。全县除南山区外,其余10区的50个乡、镇均栽桑养蚕,1985年产茧满3000担的有浦口、剡源、石璜3乡、镇;满2000担的有富润乡和博济镇。剡源乡雅张村有桑园716亩,年产茧1864担,为各村之冠。全县年产茧5担以上的有941户。

  

  解放前,宅旁、田塍、地角和山坡梯地,遍植桑树。溪江两岸多桑、桕混栽,也有一些成片桑园,均系高、中杆桑树,多间作,亩栽不足200株。1962年起,政府减免征、购粮,支持建立专业桑园,停止粮食间作。1970年后,学习推广余杭、广东两地矮杆(无杆)密植桑园经验,在嵊西发展成片矮杆密植高产桑园,亩栽2000株左右,全年亩产桑叶4000斤以上。桑树品种原多为嵊县青、望海桑、剪刀桑、红顶桑、火桑等地方品种,以嵊县青、望海桑为主,产量高,叶质好,但抗病力弱。1963年普遍发生萎缩病后,引进推广抗病桑品种。现已普遍种植桐乡青、荷叶白、团头荷叶白、湖桑197四大良种。在临城、三界、黄泽、上东和蚕种场的原蚕村,仍保留较多的地方品种。

   1961年秋,屠家埠桑园发现桑萎缩型萎缩病(国内首次发现)。1963年秋持续高温,临城、三界、城关一带桑园大面积暴发此病,同年冬,中国农科院蚕研所派员来嵊协助调研、防治。1964年查有病桑园3000余亩,采取更换品种等措施,显见成效。196419691975年春,因高温多湿普遍发生桑褐斑病,尤以当地品种嵊县青、望海桑为重,用药剂防治,效果良好。常见的桑树虫害有桑天牛、叶虫(俗称乌萤火)、桑螟、桑蓟马、金龟子(俗称桑虎)等。近年在普义、富润、升高等地还发现工业废气污染桑园,致使蚕食叶后中毒。

  

  传统饲养土种,以产地命名的有黄泽种、嵊卮种、后山种等;以茧形命名则有大圆头、小圆头、梅种、榧种等。20年代后推广杂交改良种,至民国37年全部取代了土种。解放初期春用种为瀛汗交华八、瀛汗交华九,秋用种为瀛文交华十。1959年后,逐步改用高丝量品种,春用种为镇5交镇8、镇11交镇12,秋用种为306交华十、603交东34、苏12交东34等。后又推广东肥交华合、浙农1号交苏12等,沿用至今。1984年中、晚秋期,试用春种秋养成功,1985年推广面达76.46%,比秋种秋养张产提高20.8斤。

  旧时,蚕农惯窝种于胸前,以体温催青孵蚁。民国37年(1948),省在浦桥设催青室,以火缸加温,统一催青后的蚕种发给蚕农收蚁。解放初,设催青室于新联乡小砩村,仍使用火缸加温。1964年,县在城隍山麓建成催青室,春蚕种催青以电热加温,可自动控制,夏、秋蚕种催青专设地下室降温。1983年后催青室装置空调设备。

  催青后历来分户饲养。1950年起推广小蚕共育。1958年后,实行全程共育。1982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栽桑养蚕逐步转向专业经营。

  全年养蚕期数,旧时仅春蚕1期,30年代初始养秋蚕,1955年起增养夏蚕,1964年后又增养早秋蚕和晚秋蚕,现全年共养5期。1985年,夏、秋茧产量已占全年的53.59%

  蚕病主要有僵病、中肠型脓病及细菌病、蝇蛆病等,以加强消毒、添饲药物等法防治。

  

  嵊县历来为商品蚕种产地。清光绪时,嵊县、新昌生产的土种,即著名的“嵊新种”,主销湖州、嘉兴。民国9年产80万张,主产地有苍岩、马家、浦桥等数十村。后因杂交种兴起,嵊新土种衰落,转产杂交改良种。民国19年,甘霖镇创办私营赞化蚕种场。至抗战前夕,剡山、小竹、许宅、华堂等私营蚕种场相继开办,年产蚕种2万张左右。抗日战争中,除华堂场外均停办。民国29年,黄泽镇开办恒兴蚕种场。至1949年,华堂、恒兴两场年产蚕种4900余张,解放初停办。1952年初,省农业厅在广利乡石楼对村创立原蚕饲育区,当年产种2.07万张。次年迁至挂锣村,1956年改为地方国营嵊县蚕种场。1958年秋,又建第二蚕种场。后两场几经并分,1985年分设于城溪乡沙园村和新明乡东郭村。嵊县蚕种场有21个原蚕村,年产蚕种11.24万张;第二蚕种场有6个原蚕村,年产蚕种4.9万张。两场历年来共产蚕种438.64万张。除供本县外,余销杭嘉湖地区。19811982年,还出口罗马尼亚、马达加斯加等国。

  第四节

  宋时县内已有柑橘、梨、桃、梅、李、杏、枇杷、樱桃、枣、石榴、葡萄、柿、榧、栗等,栽培至今。楼家梨、溪西梅、雅沈枣、孙村李、岩下枇杷、袁家岭香榧素负盛名。民国期间,最高年产果量为4万多担。解放初期,年产23万担,以后发展缓慢。至1978年,果园面积仅1.28万亩,产量3.37万担。之后,果品生产迅速发展。1985年果园面积达3.75万亩,产量15万余担,分别为1978年的2.93倍和4.45倍。柑橘增长最快,其次为桃、梅、李。

  柑橘宋《剡录》载:“剡素无柑,近有种者,撷实类橘,风味不减黄岩。”旧时多零星植于庭园和门前屋后,民国时期年产最高300担。解放初至60年代,增加不多。1964年开始引种温州蜜柑,后获成功,逐步推广。1978年起发展迅猛,1983年柑橘面积达1.77万亩,产量为8.16万担。1985年柑橘面积又增至2.28万亩,因遭冻害,产量为7.84万担。橘园多分布在海拔150左右的低山丘陵,遍及46个乡、镇,长乐、甘霖、临城、崇仁为主产区,最多的太平乡近年产量上万担。1985年产50009000担的乡、镇有博济、剡源、石璜、甘霖、长乐等。柑橘品种现以耐寒的温州蜜柑为主,占99%,果大无核,摘时偏酸,贮后转甜。

  民国时期,梨最高年产达4.2万担,仅楼家村丰年产梨上万担,大量销往宁波、绍兴。主要品种有秋白、黄樟等,楼家秋白梨和吊角湾黄樟梨素享盛誉。解放后至1964年,梨园无发展,产量一度下降。1964年始,临城、甘霖、三界、长乐、崇仁等地新辟梨园,引种莱阳梨、菊水等新品种。7080年代推广黄花、新世纪等优良品种。1972年全县产梨达6.5万多担,为最盛之年。70年代后期起,各地梨园陆续改种柑橘或茶叶等。1985年,全县有梨园1781亩,产梨3.05万担。

  剡溪两岸及低丘岗地,自古多成片桃园,产端午桃、夏白桃、白桃、蟠桃等。民国21年(1932)从奉化引进水蜜桃,中爱、新联一带种植较多,民国时期最高年产桃6000担。建国后发展缓慢。1964年,城郊、长乐、甘霖等地种植一批水蜜桃,后又陆续引种奉化玉露、白凤、冈山早生、砂子早生等品种。1983年,大量引种黄桃,在中南、博济、金庭、小柏、北漳等地建立黄桃基地1600亩,品种有丰黄、连黄、罐五等。1985年全县有桃园3129亩,产桃1.9万担。

  嵊县种梅历史久远,至今尚存不少百年老梅树,石璜溪西素以产梅著名。民国时期最高年产梅千担。解放后至60年代,梅树有减无增。1970年起,长乐、太平、石璜、蛟镇、城溪等处成片引种优良品种猪肝梅和大青梅,以后成为主要品种。1980年后,梅园逐年扩增。1985年达3547亩,分布石璜、长乐、临城、甘霖、上东等区,全县产梅5500余担,居全省首位。

  昔时李园多分布于溪江沿岸,普义乡孙村、倪家渡、杜山一带产李最盛。民国时期最高年产近万担,品种主要有青宵李、红心李等,半塘、雅张等村所产红心李最佳。解放后因改江造田,李园毁弃颇多。1968年后,长乐、甘霖等地大量栽李,产量渐增。1985年共有李园2314亩,年产万余担。品种除红心李、青宵李外,上东、长乐、南山等地种植桃形李,味特鲜甜。

  枇杷民国时期最高年产2000担,主产区为广利、城郊、崇仁等地,岩下枇杷历来闻名。解放后枇杷减少,近年引进洛阳青新品种。1985年全县产枇杷220担,多为广利所产。

    历来种植,以甘霖镇雅沈产枣最多,产量占全县大半,百年枣园犹存。1985年全县产枣2420担。

  樱桃民国时期最高年产400担,1985年仅产54担,大部产自广利。

  杨梅历来少种。近年在上东、临城、甘霖、石璜、里东等区引种近千亩,但成功者甚少,1985年产240担。

  葡萄素有零星栽植,近年引入良种,在三界、甘霖、长乐、临城等处栽培了成片葡萄园,共300多亩,以大粒巨峰系鲜食品种为主。

  苹果  6070年代,广利、长乐、开元等地引种千余亩,后因气候、土质等条件不适宜种植而淘汰。

  榧为嵊县传统名果,《剡录》载:“剡、暨接壤,榧多佳者。”毗邻诸暨、绍兴的吕岙乡袁家岭素以产榧闻名,现有成年榧树1270株,幼榧树1000株,年产榧百担左右,最高的1974年产230担。1985年全县共有成年榧树2.17万株和幼榧树2.28万株,主要分布于会稽山区的吕岙、通源、大昆、竹溪、镇基、雅璜、王院等乡;其次是四明山区的小柏、东坑、和平等地。其中吕岙乡最多,有成年榧树1.26万株,占全县半数多;还有幼榧5600株。全县榧产量常年为10001500担,最高的1979年达2719担,1985年产1232担。品种有香榧(细榧)、圆榧(木榧、臭榧)两类,香榧质量以吕岙乡袁家岭、桃岭、下郭、白马岭所产最优,壳薄,肉满而香脆。

  板栗主要分布山区。1985年共有1247亩,计4万余株,产量731担。

  山核桃奖山乡有少量引种,已开始产果。

  此外,还有少量的猕猴桃、杏、柿、石榴、花红等水果。近年还引进草本果品草莓。

  第五节 其他作物

  

  油菜于明成化后引入,为嵊县主要油料作物。1949年种植3150亩,产油菜籽1408担,以白菜型品种为主。解放后陆续引进甘蓝型品种,60年代末全面改种胜利油菜,每亩增产五六十斤。1978年引进良种九二13系,次年大面积推广。全县种植面积由1978年的1.7万亩扩至1985年的3.25万亩。同时施用硼肥,油菜籽亩产由1978年的104斤增至1985年的184斤,总产达59700担,比1949年增加40多倍。

  花生素有种植,盛产黄泽、三塘等地,多套种于麦地。品种有小红袍、大红袍、中红袍和麻皮花生。以小红袍为最佳,又名小京生,具有粒饱、壳薄、味香的特点,闻名县内外。1949年种6350亩,总产1.05万担;1985年种5200亩,总产8110担。

  芝麻少量种于零星杂地,1985年产1500担。

  

  嵊县素有零星植棉,民国17年(1928)植棉2000亩,产籽棉1400担。以后减为400700亩,亩产籽棉70~80斤,主产崇仁、石璜等地。1949年总产皮棉609担。解放后面积和产量有所增加。1962年起国家收购棉花,优质优价,并奖励布票,植棉面积骤增,1964年达1.42万亩。次年再增至2.05万亩,总产皮棉1.42万担,为历史最高产量。后因取消奖励布票,产量锐减。1978年后又有回升。1985年种棉1800亩,产皮棉1700担。

  

  苎麻自古种植,宋至明、清,嵊产麻布盛销不衰。舟山一带织造鱼网也多用嵊县苎麻。素以三塘乡种植最多。1949年全县种570亩,产量1140担。1954年扩至近千亩,产量达2005担。后因销路不畅,长期未有发展。1978年仅产735担。1980年后,麻纺织业兴起,苎麻生产迅速发展,栽麻地区由三塘扩至长乐、崇仁、甘霖、石璜、临城等区各乡,新增麻地3650亩。1985年共种植4300亩,总产4200担。

  络麻于民国时始在田间或近水旱地零星种植。1949~1959年种植数百亩,年产一二千担。后因面积减少,1968年仅产274担,1978年产578担。以后扩大种植,产量回升。1985年络麻面积增至1200亩,总产7940担。

  

  嵊县历来产黄晒烟,以香味独特闻名。民国时期为大宗特产之一。主产上东、黄泽。民国21年总产达1.9万担,主销沪、杭和福建。民国22年销量居全省第3位。日军入侵后衰落。1949~1951年,种烟1万余亩,产量1.4万担上下。长期以来限制发展,1978年仅产烟叶1297担。此后引入新品种香料烟(为高档混合型卷烟的重要配料),经济效益特高,发展迅速。种烟范围从上东、黄泽扩展到南山、北山、甘霖、长乐等地区。南山区最多,面积、产量均占全县一半。嵊县现已成为全国香料烟的主产地之一。1985年全县共种烟3200亩,产量为8560担。

  

  嵊县甘蔗具有鲜甜、多汁、松脆的特色。品名大青皮,属果蔗,适种于深厚肥沃的沙壤土。主产中爱、新联两乡,新明、新市次之。民国时期全县最高年产4.8万担。1954年种植面积2668亩(含糖梗面积),以后减种,至1978年仅种414亩(含糖梗面积)。近年调整种植结构,1985年甘蔗面积达4076亩,产量为25.66万担,除供应本县外,多销往绍、甬、沪市场。

  糖梗零星种植,沿江沙地较多。旧时多为本地品种,株细、质松,味甜。建国后引入外地品种,株粗、质硬、味甜。1985年种植2000亩,产量约10万担。

  

  清时,蔬菜品种已有50余种。民国时期以白菜、萝卜、芋艿、茭白、芥菜为主。建国后引入新品种较多,有番茄、花菜、胶菜、甜椒、杂交韭菜、杂交包心菜等,已广泛种植。近年来栽培的蔬菜共有135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1950年为6000亩,1985年扩大到1.72万亩,总产量12.92万吨。1972年起,建立城镇商品蔬菜基地,初仅东圃大队80亩,1976年扩至城关工农大队、新联潭头和中爱笆弄、隔水等地,共220亩。1980年后又扩为三四百亩,其中东圃村260亩定为专业蔬菜基地,每年提供城镇商品蔬菜4万担左右。同时,新市乡江夏村成为著名的茭白基地,沪、杭、甬等各大城市均前来采购。1982年卮山乡前冈村引进高山蔬菜栽培技术,试种甜椒成功。

  甘霖、石璜、崇仁等地,素有繁育出售蔬菜种籽的传统。1978年后,嵊产菜籽远销全国各地,每年外出销售者达5000人之多,其中四季葱(小葱)种籽为嵊县特有品种,年销售量在2万斤以上。

  

  县内栽培的药材,主要有白术、白芍、桔梗、薏仁、丹参、丹皮、金银花、元胡、一见喜、四季菜等。1985年药材栽培面积共9400亩,总产1.7余万担,为全省白术、丹参、桔梗、薏仁4种药材的基地县。

  白术是本地传统名药材,为“浙八味”之一。民国时期嵊县为全省白术主产地之一,种植千亩以上。民国21年(1932)产量达3000担,抗战后衰减。1949年仅种100亩,产438担。解放后随着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的变化,种植面积和产量时有起落,1957196519661973年,年产都在万担以上,较低年份则不足千担。1985年种5600亩,产量9800担,主产大昆、通源、绿溪、横山、新山、王院等乡,行销全国,产量居全省第3位。

  丹参历来取之野生,连年采掘,资源枯竭。1972年起,进行野生转家种的试验,于1975年成功,这年丹参产量超千担,居全省首位。1985年种植1400亩,产量5100担。桔梗野生转家种试验于1978年成功,1985年种植600亩,产量2400担。薏仁素为人工栽培,70年代起利用坑边种植较多。

    1960年,在艇湖开辟药材种植试验场。当年自东阳县引进白芍,1963年产量达2934担。1969年后,又先后从外地引进黄芪、党参、川牛膝、川芎、三七、浙贝、北沙参、金银花、生地、怀牛膝、丹皮等,试种相继成功。近年还进行西洋参引种试验。

  

  花卉素有栽种,但不普遍。1979年起出现“花卉热”。各地先后办起花卉苗圃,至1984年共有国营和集体苗圃78处,及农民个体办的小型苗圃6000多处,还出现东圃、下马、五里浦、新沃、欢潭等花卉专业村和大批专业户。花卉品种,木本有广玉兰、五针松、雪松、龙柏、茶花、杜鹃、花梅、含笑等400多种;草本有兰花、菊花、牡丹、芍药、君子兰及仙人类等240多种;藤本有紫藤、凌宵等十来种。新联乡下马村农民王飞罡,自办植物引驯场,繁育推广花卉良种,成效显著,获得有关专家好评。

    1985年起,花卉生产因滞销而中落,全县花卉面积为7000余亩。

  

  嵊县西瓜形大味甜,历来畅销绍、沪市场。民国时期最高年产量约3万担。嵊东出产最多,明山乡许宅村的乌皮瓜和新市乡施任村的白皮瓜尤负盛名。1970年起,引进解放瓜(小白瓜),形小、味甜、耐旱,优于本地品种。1977年后又引进、推广中育1号、浙蜜、蜜宝、台黑、新澄等鲜甜多汁的良种。1978年后种植面积大增。1985年共种西瓜1.1万亩,产量达41.7万担。

  香瓜,嵊西种植较多。品种有白色、黄色两种,黄色的又叫黄金瓜,又有红籽、白籽之别。红籽种香浓味甜,今多种此品种,白籽种已渐淘汰。解放前最高年产1000担。1985年共种2100余亩,产3.4万担。

 

  第二章

  嵊县四面环山,林地占总面积半数多。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兼有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昔时林木繁茂,“山深而松秀”,“老木虬松,青蓊失日。”民国时期,山民生计困迫,伐林垦种,加上制茶、缫丝燃耗大量薪炭,森林资源渐减。但至解放初期,松竹尚称茂盛,成熟大树各处皆有,1950年森林面积为110万亩。1958年前,重视护林和合理采伐,每年都有木材外调。19581960年的大办钢铁、大办食堂,和19611962年的毁林种粮,使森林资源遭到灾难性破坏,林木蓄积量锐减过半。后经1963~1966年的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和70年代以后的基地造林,以及大量燃料用煤代替木柴,各种建筑大都以钢筋水泥结构代替砖木结构,木材使用量大大减少,1975年有林面积为107.02万亩,蓄积量回升到85.53万立方米(胸径8厘米起算)。1985年有林面积达146.4万亩(含茶、桑、果28万亩),蓄积量增至146.64万立方米(胸径6厘米起算),还有毛竹2223.9万株,森林覆盖率为55.58%。林种绝大部分为马尾松。用材林以幼龄、中龄林为主,近熟、成熟和过熟林面积仅占3.55%

  第一节 植树造林

  采种育苗

  采种嵊县树木种源丰富,素有采种习惯。民国时期,政府组织收购马尾松、柏木、香樟、麻栎、棕榈、柳杉等种子,供县内植树造林之用。新中国成立后,自1950年始,人民政府把林木采种列入生产计划。1953年采集各类林木种子100余担,自用之余调往外地。1956年调出种子142担,有马尾松、麻栎、板栗等十多个树种。1984年,嵊县被确定为省马尾松采种重点县,当年收购马尾松种子1000担,外调930担。1985年又收购445担。种源主要分布在上东、临城、黄泽、三界、崇仁、石璜、里东等地区。

   1956年开始檫树采种,年年采种,并有外调。种源零星分布于南山、北山、里东。70年代后,三界、崇仁两区成为采种基地。1984年采种110担。

   1974年全省开展林木良种普查,县内选出马尾松优良林分3片计395亩,及马尾松、檫树、柏木单株优良种树各1株。1976年,南山林场建立50亩杉木嫁接初级种子园,已少量产种。

  育苗民国8年(1919),圳塍乡(今中爱乡)隔水村首建增圃苗圃。民国15年后,浦口乡蒋家埠向荣苗圃和普义乡白泥墩同利苗圃开办,均属私营,专育花、果苗木。民国18年,县城北郊明心寺创建公营苗圃,以10亩地培育松、柏等树苗,用于营造“中山纪念林”。民国37年,全县马尾松育苗面积共41亩,产苗403万株,当时县城南门外沙滩设苗木市场,于造林季节开市交易。建国初期,有少量私人育苗。合作化后,集体育苗兴起,1956年育苗面积166亩,1965年增至730亩。1985年为705亩,还出现一批育苗专业户。其中上东、里东、北山、长乐4区的20个育苗户获县的奖励。近年果苗培育量增长特快,1985年育黄桃苗700多万株、苹果苗400多万株、柑橘苗200多万株,多销外地。全县现有骨干苗圃708亩,国家给予资金和物资补助。

  植树造林

  个体造林解放前造林多由个体经营,山农习惯采用伐木垦种烟叶、白术、杂粮后点播油桐,油桐衰败后抛荒,让马尾松飞籽成林的轮息经营方式。各地还在村旁、风口处种植枫香、香樟、苦槠、柳杉、马尾松等防风树林;寺、庙、庵和宅院内外多栽香樟、柏树;坟茔地上栽石楠、刺柏;住宅周围多栽竹和果树。昔时山农艰苦创业,热心植树造林者代不乏人。奖山乡蒋家湾村张火全,于20年代末挖取野生柳杉、杉树苗千余株,栽于大白山,30年代起又栽板栗4亩及桐、梨、柿、乌桕、棕榈、黄山松等,后皆成材成林。50年代农业合作化后,山林入社,均由集体经营。70年代起,农民于自留地栽果树或用材树渐多。新市公社 姆岗大队125户,在自留地上种橘1.86万株。1980年起划分自留山后,个人成片栽种杉、檫较为普遍。1984年起,国家拨款或贴息贷款扶持农户承包造林。至1985年,连片造林3亩以上的有2061户,分布于398个村,成林1.58万亩,占两年间造林总数的近1/4。这年有32户造林个体户(或联户)获奖。其中金庭乡华堂村王世苗,承包乡林场荒山1300亩,全家4人常年住在大湖山上,当年营造杉木、日本扁柏混交林444亩,成活率在95%以上。

  集体造林建国前县内宗族公有的茔山很多,也有少数用于公益事业的桥会山、路廊山等。50年代合作化后,大部分山林均转为集体所有。1958~1962年连年发动大规模造林,因重种轻管,成效甚微。1963~1966年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颇见成效。姚姆山村退耕还林的125亩马尾松林,现每亩蓄积已达10立方米。1967~1972年,各地曾营造油茶林和推广楝树,但成材成林较少。1973~1983年,以基地造林为重点,推动一般造林和“四旁”(水旁、路旁、宅旁、村旁)植树,共造林27.5万亩(其中杉木林4.56万亩),建立了一大批杉木基地,主要分布在民胜、升高、东坑、小柏、富润、奖山、谷来等地。其中生长良好的杉木基地2.01万亩,亩均蓄积现为6~8立方米。还在东坑、金庭、明山、奖山、玠溪、和平等地发展油桐基地1.58万亩。同时建立乌桕基地1009亩,分布在金庭乡成功山、幸福乡嵊溪、浦口乡无底丼和谷来、白鹤(博济)等地。

   19511985年,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27.6万余亩(不含茶、桑、果);“四旁”植树累计2600余万株。至今县内尚有9万余亩无林地,其中大昆乡1万余亩,通源、小柏乡各5000亩上下。

   1982年起,每年于312植树节前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第二节 林木管护

  封山护林

  封山护林是嵊县恢复、保护森林资源的传统办法。民间旧有制定护林封山的村规、族约、禁约等做法,历来行之有效。1963年以来县内新增森林面积,大都经过封山育林形成。社队群众普遍订立护林公约,并建立护林员岗位责任制。政府为鼓励农民驻山护林,自1975年起发放建造护林房专项补助经费,共补助92个单位计11.6万元。19811985年全县共封山50.6万亩,1985年又发放封山补助费4万余元。20余年来涌现了一批先进护林集体和个人。地处嵊长公路两侧的博济镇,共有集体山林2.16万亩,分布在26个村。镇设山林管理委员会,下设12个护林联防小组,建造护林房66间,有专职护林员138人,其中110人常年驻山管护,林木郁闭度达90%以上。其中毛家湾村护林员钱增福,子承父业,两代护林,常年住山,40余年如一日,管好了本村及上塘头、上朱村的山林近500亩。

  林政管理

  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山林纠纷由当地政府调处,以后由县林业科主管。至1966年,凭证采伐制度执行较好。“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乱砍滥伐严重,长期屡禁不止。1983年县林业局设立林政股,专司山林纠纷调处、采伐管理等。1985年又成立县公安局森林派出所,强化以法治林。县在三界和马溪设置木材检查站,部分山区乡自设护林检查站,查处破坏森林者,禁截违法违章运载木材出境。1983~1984年,共查处盗伐、滥伐、毁林等大小案件400多起,依法处理、惩罚560余人。1985年施行国家《森林法》,发案率降低,共查处81起,处理、惩罚192人。

  林业“三定”

   1981年冬至1983年春,全县开展林业“三定”(定山林权属、定自留山、定林业责任制)。给3941个社队的集体山林105.49万亩划清了山界,标明四至,落实山林权属,颁发了集体山林权属证;给嵊县林场等9个单位的2.52万亩山林颁发了国有山林权属证;给山区、半山区42个公社的52054户农民划定自留山14.73万亩;给平原22个公社的10475户农民划定170余万米植树地段。同时调处山林纠纷2973起,其中县际49起,还调换插花山409块,计5450亩。改变了长期来山林权属混乱状况。以后继续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至1984年春,集体山林分包到户的达52.14万亩;联户或专业户承包的5.25万亩;集体统一管理的36.4万亩,定护林员、定岗位责任制、定报酬和奖赔。同时,将零星分散的1330块国有山6821亩的权属下放给乡村;较成片集中的211块国有山林1.04万亩,委托所在乡村代管,订立合同,收益分成。

  灾害防治

  嵊县森林病虫害,主要有杉木细菌性叶枯病、炭疽病、泡桐丛枝病、毛竹枯梢病和马尾松毛虫、松梢螟、松毒蛾、松梢小卷叶蛾、杉梢小卷叶蛾、土居白蚁、竹螟、华竹毒蛾、竹笋夜蛾等虫害。其中马尾松毛虫为害最烈,1954~1959年,屡发成灾。1984年在灵山、明山、黄泽、明溪、浦口、仙岩、城溪、下王、幸福、广利、民胜、升高等乡、镇和嵊县林场普遍发生,灾及10万余亩,毁松千亩以上。防治方法,初时采用人工捕杀及六六六农药、烟剂等治杀,1975年起推广生物防治,利用赤眼蜂治杀,效果良好。1982~1985年,赤眼蜂防治面积每年在1.1~1.4万亩间,南山林场采取马尾松与其他树木混交,建场来未发生松毛虫危害。1978年县内不少地区曾遭竹螟危害,多达万亩,次年普遍得到防治。1985年,县森林植物检疫站建立,加强了对病虫源的控制。

  森林火灾时有发生。多因山区垦种烧荒而引发。1955年上半年全县被烧山林约800亩,损失松树9万余株及杉树、毛竹等数千株,北山区还烧死1人。1956年仅34两月就烧毁山林2300亩,损失成材树约3万株。19577月底,友谊、福源两乡交界处数百亩山林毁于大火。之后,政府对山区生产用火严加限制,70年代起增辟防火线,加强预防,山林火灾有所减轻。1985年发生9起,损失山林354亩,计幼林230余万株、成材林蓄积160余立方米。

  第三节 林特产品

  

  旧时,嵊县出产木材较多,品种有松、柏、檀、栎、桐、樟、梓、椿等。解放前夕,每年输出达数十万株。1950~1957年,国家每年按计划收购的木材,除供应本县外,均有外调。主产地为南山、北山、里东、长乐等区,松木居多。1958年以后,森林资源遭受破坏,木材产品大减。1961年后,每年收购量仅数千立方米。1969年起,由木材调出县变为调入县。1980年后,每年收购量仅1000立方米左右,多系国有林所产。

  

  竹材吕岙、竹溪、雅璜、通源、大昆等山区盛产毛竹,现各有毛竹林万亩以上,但过去因交通闭塞,原竹利用率很低,多作烧柴。解放后,供销部门有计划组织收购毛竹,1955~1980年,共收购745.02万支。1981年起,每年约有数十万支毛竹通过多种渠道销往外地。用材杂竹主要有淡竹、水竹及少量金竹,1985年产杂竹5458担。

  民国22年前后年产笋15万担上下,约5万担运销甬、沪等地。解放后每亩竹林年产笋200~300斤,大多供应本地。1985年共产40万担左右。近年在升高等地试验、推广笋用为主竹林,建立高产示范笋园200多亩,亩均产笋800斤左右,比普通竹林亩产增加2~3倍。

  竹制品宋代嵊产竹纸颇多,为当时上品。民国时期,山区普遍用嫩毛竹制作南屏纸、连切纸等。1952年,全县尚有槽户95家,年产纸1.9万担左右,销往绍兴、宁波、杭州、苏州等地,主产大昆、通源、雅璜、竹溪、吕岙、谷来等乡,仅徐家培一村就有槽户13家。之后,改制纸浆销往上海,一般年产纸浆1.3万担左右,50年代后期渐止。

   1983年起,竹制农、家具加工发展较快,仅吕岙乡就出现家庭加工场200多个,19841985年加工原竹90万斤。通源乡联丰村179户,有161户从事竹制农具加工,产品有箩、簟、筐等10多种,1983年仅箩一项就出售1.36万双。1985年,全县还有工艺竹编加工场、厂105家。

  “三籽”

  桐籽、桕籽和油茶籽,为传统特产。油桐昔时遍及山区和平原,民国30年产桐白1.16万担。解放后减少,1978年仅产1552担。1985年增为2700担,主产东坑、金庭、明山、奖山、玠溪、和平等地。乌桕旧时栽植颇多,1951年产桕籽近2万担,1956年产1.48万担,以后乌桕树日益减少,1985年仅产1140担。主产金庭、浦口、博济、奖山、幸福、谷来等地。油茶籽历来较少,1973年产1856担,为产量最高年。1985年产1140担,主产北漳、金庭、新山等地。

  第四节

  国营林场

  嵊县林场在县城西北20余公里处,位于会稽山脉南缘,民胜、广利、城溪、仙岩4乡之间。建于19585月,是县内最早的国营林场。场部初设广利乡馒头山,1979年移至民胜乡埂山,分8个林区。1985年有干部、职工41人(其中林业技术干部3人)。总面积7569亩,其中用材林6410亩(杉木475亩)、薪炭林930亩、苗圃10亩、疏林及其他用地219亩,立木蓄积量共2.3万立方米。建场来,以营造用材林为主,共造林和补植3520多亩。至1985年,出产木材1.25万立方米,毛竹2.3万支,枝柴18万担,果品210担,茶叶340担,油茶籽270担,木制农、家具5000余件,树苗1000余万株。

  南山林场在县城西南28~26公里处,位于天台山余脉北缘,南山水库四周。建于19635月,总面积1.41万亩,是县内最大的林场。1985年有干部、职工51人(其中林业工程师1名)。场部初设塔头山,1964年移至砩前村,1966年又迁寨岭头,分8个林区。初建场时,水库四周的竹木已被过量砍伐,建场后以封山育林为主,封、管、造结合,21年间共营造用材林3132亩(其中杉木1731亩),经济林567亩,建苗圃40亩。池杉实生种子园15亩、杉木嫁接初级种子园50亩、猕猴桃良种采穗圃4亩。1985年立木蓄积量达5.71万立方米,为建场时的7.54倍。森林覆盖率达90%。历年累计出产木材4877立方米,毛竹14.8万支,茶叶901担,板栗1144担,各种水果1.03万担,油茶籽、桕籽、桐白395担,枝柴24.04万担,家、农具17.97万件。1985年总收入32.64万元,利润5.2万元。南山林场有效地发挥了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的作用,使南山水库的泥沙淤积量,从建场前的年4万立方米减至现在的年1万立方米。南山水库库区绿化被列为全国绿化先进典型之一,曾受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表扬。

  城隍山林场位于县城北郊。建于196210月,前身是嵊县农业试验场,原有面积967亩,后因城关镇扩建,征用林场土地,现减至442亩,以培育园林树苗和花卉为主。1985年有干部、职工25人(其中林业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各1名)。分茶叶、苗木花圃两个队,茶园、苗圃96亩,年产苗木15万株左右。山林346亩,分散在艇湖、戴望、荷花坪、东塘4个村,计大小不等12块,除玉皇山一块由场部直接管理外,其余均委托当地村民代管。

  集体林场

  集体林场原为社队林场,现称乡村林场。首批始建于1959年,有南山区红峰公社天兴潭林场(19635月并入国营南山林场)、西郊(城郊)公社方田山林场、大昆公社小昆大队湖塘塍林场等。到1983年,全县已办起30个社队林场。其中北漳、金山、新山、玠溪、横山、平山、大昆、镇基、绿溪、长乐、博济、甘霖、下王等13个场,由原来各村代管的国有山林转为集体林场;东坑、小柏、金庭、江东、西杜、福源、三合、城郊、民胜、升高、吕岙、雅璜、奖山、谷来及小昆、前村、石道地等17个场,则以国有或集体所有的荒山、疏林山开发创办而成。1985年底,这30个场有林山面积共2.31万亩,其中用材林2.16万亩(杉木7668亩)。立木总蓄积量达3.51万立方米(杉木9886立方米)。还有毛竹6.14万多株,经济林1565亩,荒山6754亩。30个场建立至今,共提供木材866立方米,毛竹17万斤,枝柴26万多担,茶叶、油茶籽、桐白1913担,各类树苗3596万株,花卉5万多株。

  附一:名木古树

  1985年,县内百年以上的名木古树尚有451株,主要有:

  香樟胸围6以上的有13株,蛟镇乡黄郎地村的一株为最大,胸围8.10,树高13,上分五指形大杈。树龄约270年,长势旺盛。

  枫香新山乡贵门村北的南山中学操场边,有一古枫群,共5株,树高20~25,胸围4.1~4.8,树龄300年以上。

  桧柏金庭乡王羲之墓道旁3株,胸围分别为1.662.352.56,树龄约800年;下王镇小溪村回龙庙址1株,胸围2.60;升高乡廿八都村瞻山庙旁1株,胸围1.90,树龄500年以上。

  银杏太平乡石岭村1株,胸围6.45,高29;黄泽机械厂内1株,胸围6.20,高24。树龄均约800年。

  金钱松和平乡青岩村边1株为最大,胸围3.23,高21,挺拔茂盛。树龄约350年。

  马尾松奖山乡屏岫村边1株,胸围3.62,树高19.20,最大冠幅23。姿态优美,旁枝逸出,向山下斜展,宛若迎客,树龄约300年以上。下王镇林场1株(在施家山),胸围3.51,高达27,挺拔参天,树龄约200年。

  附二:树种 竹种

  嵊县树种繁多,乔、灌木共约60多个科、200余种。主要乡土树种有马尾松、黄山松、杉木、柳杉、檫、香樟、木荷、枫香、檀树、麻栎、苦槠、柏木、侧柏、桧柏、油桐、乌桕、油茶、香榧、锥栗等;还有少量珍稀树种,如三尖杉、红豆杉、银杏、金钱松等。引进树种有黑松、湿地松、火炬松、华山松、雪松、水杉、池杉、日本扁柏、悬铃木、泡桐、重阳木、白榆、喜树、杜仲、川楝等。竹类品种主要有毛竹、淡竹、刚竹、雷竹、苦竹、箭竹、箬竹、水竹、金竹等;引进竹种有角竹、早园竹、哺鸡竹等。

  第三章

  畜禽饲养历史久、种类多。新中国成立后以生猪为重点,有较大发展。1980年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商品经济,以户养为主的各项养殖业迅速发展。1985年全县养殖业总产值5248万元,比1978年增长近1倍,为1949年的10倍多,除养殖一般畜、禽、鱼类外,还试养少量的鸽、貂等。

  第一节

  

  民国25年(1936)全县生猪年末存栏数为6.3万头。1949年全年饲养5.31万头,年末存栏3.14万头。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提倡养猪,1957年全年饲养量增至19.93万头,年末存栏数达12.03万头。1958年后实行公养为主方针,大办集体猪场,家庭养猪积极性受挫,1961年末存栏数降至6.95万头。后又贯彻私养为主的方针,政府采取奖售鼓励措施,生猪生产迅速回升。1964年全年饲养量突破30万头,年末存栏数为17.67万头。至1979年全年饲养量超过50万头。1985年增达58.17万头,年末存栏31.55万头,比1949年末增加9倍多。并涌现了户养40头以上的养猪专业户111户,其中年售百头以上的29户。普义乡白泥墩村10多户农民的联办猪场,1985年出售685头。

   1960年省猪种普查时定名的嵊县花猪(旧称六白猪),为浙江省三大地方良种猪之一。具有繁殖率高,耐粗饲,性情温驯,肉质优良等特性,宜作杂交母本。后因在推广杂交中忽视地方良种的选育,嵊县花猪逐年减少,至1973年濒于绝种。县畜牧部门采取挽救措施,由畜牧技术人员吴功愚负责,于1974年在三界长山建立嵊县花猪育种场,进行保种、选育、提纯,并列为绍兴地区畜牧科研项目。后又设繁育场、点十余处,进行花猪扩群、繁殖,1984年“嵊县花猪”被载入《全国地方良种志》。至1985年,增达万余头。嵊县花猪现被广泛用作繁殖二元、三元杂交猪的基础母本,其中“杜长嵊”(杜洛克猪、长白猪、嵊县花猪杂交)等三元杂交猪生长快速,瘦肉率高。1985年全县销往香港活大猪4.56万头,多为三元杂交猪。

  猪的饲养历来用谷糠和青饲料,后来技术有较多改进,1982年起推广配合饲料,比用传统饲料缩短饲养期七八十天。改熟喂为生喂,改汤料为干湿料,效果甚好。

  猪疫病主要有猪瘟和猪丹毒。民国37年(1948),全县约有2000头死于猪瘟。新中国成立初期猪瘟仍较严重,1952年起还普遍流行猪丹毒。以后采取隔离、消毒、防疫注射、加强检疫等措施,疫情逐步得到控制。1985年,全县仅发生猪瘟106例,猪丹毒24例。

   1985年,嵊县被定为全国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

  

  嵊县原为产牛县,民国25年(1936)有存栏牛3.5万头。30年饲养5.85万头,其中黄牛3.9万头,水牛1.95万头,役用为主,兼作肉用。日军侵嵊后,养牛锐减。1949年末存栏3.21万头。土地改革后,人民政府实行保护耕牛的政策,鼓励养牛,1952年末存栏增至3.58万头。农业合作化后,耕牛入社,重役轻繁,1961年末存栏数降至2.12万头,以后又因耕作逐步使用机械和经济效益等原因,养牛一再减少。1985年末存栏仅1.48万头,其中耕牛占60%,多为户养。黄牛占58%,余为水牛。有奶牛17头,年产鲜奶1.48万斤。

  耕牛血吸虫病以往危害较重。1958年普查后,其防治工作与人的血防工作同时进行,发病率由1958年的28.25%降至1981年的0.045%。近年牛锥虫病在三界、浦口等地发现较多,中毒病、四肢病等也常发生。

  

  解放前仅少量饲养,以菜兔为主。1955年开始推广长毛兔,1957年起饲养量超过10万只。1959~1964年,一度减少,后又回升。1967年末存栏达23万只以上,以后保持在16~20万只之间。1975年后,因兔毛收购价下降而减养,集体兔场大多解散。1980年起,兔毛需求增长,价格上升,家庭养兔出现热潮。1981年存栏兔增至37.5万只。1983年,兔毛再度滞销降价,年末存栏又减至21.83万只。1984年兔毛价格回升,“养兔热”复兴,1985年,年末存栏数猛增至80.95万只,年产兔毛29.43万斤。户养50只以上的有1500户左右。

  长毛兔品种,早期引进安哥拉兔。1980年引入一批西德长毛兔,产毛量高,迅速繁殖推广。19821984年,县畜产公司、县畜牧兽医站分别开办种兔场,进行西德长毛兔的繁育推广,与优良的安哥拉兔杂交,养兔户也大量繁殖出售种兔。近年来西德纯种兔和西德杂交兔,已占养兔总数的90%多。皮用兔种,早先引入力克斯、青紫兰,终因经济效益不及毛用兔,未能推广。1980年县科委引入美国獭兔,专办獭兔场;1983年养4200只,因出口不畅,至1985年仅存50只。

   1984年,因兔毛和种兔买卖频繁,致使兔瘟传入扩散,全县病死1.5万只。后经全面开展防疫注射,得以控制。

  

  山区素有放牧山羊习惯,系肉用。民国22年(1933)养羊6000只,1949年末存栏4800只。1963年末存栏增至5.1l万只,为养羊最多年份。后因茶、桑发展,放牧场地减缩,一些地方又盲目禁止养羊,存栏数逐年下降,70年代徘徊在2.2万只上下。1985年末存栏2.34万只,多为户养,山羊占总数的99%多。1956年、1964年,两次引进湖羊200多只试养,不适应,未发展,现仅三界一带有少量饲养。

  

  民国22年(1933),全县养禽31.1万羽,大多是鸡,鸭次之,鹅较少。新中国成立后养禽增多,1957年超过60万羽。1958年起减少,1962年锐减为28.65万羽。后又逐步回升,1982年超过90万羽。1985年末存栏93.3万羽,其中鸡81.25万羽,鸭10.55万羽,鹅1.5万羽。还出现了58户养禽专业户、重点户,其中28户圈养蛋鸭共1.2万羽,25户养肉鸡共1.3万羽,5户养蛋鸡共0.5万羽。

  家禽品种,解放前多养天台鸡、萧山鸡、仙居鸡,及本地麻鸭、白鹅。50年代引进少量澳洲黑鸡、芦花鸡、来杭鸡等。1974年又引入洛岛红鸡、西塞斯鸡及浙东白鹅、太湖鹅等。1983年后引入的优良品种有新波罗、新浦东、江一山等肉用鸡和罗斯蛋用鸡等。1985年,县建立种禽场,进行品种改良和推广。家禽传染病主要有禽霍乱、鸡新城疫。1980年起,每年预防注射12次,疫病有所控制。

  

  旧时个别农户利用当地蜜源饲养本蜂,产蜜量少。民国10年(1921)引入意大利蜂,民国17年维康药房养意大利蜂200群,逐年繁殖出售,本蜂逐渐淘汰。1949年全县养蜂不足千群,1959年增至5254群。1979年后发展较快。1984年全县养蜂达9444群,为养蜂最多年份。但由于本地蜜源以紫云英、油菜为主,花期短暂,多须外出放蜂。友谊、石璜、崇仁、中爱等乡、镇养蜂较多。1985年,全县共养6577群,产蜜约80吨。养蜂40群以上的有98户。

  第二节

  解放前,水产以捕捞野生鱼类为主,人工养殖甚少。1949年全县养殖面积仅800亩,鱼产量约4万斤,只占水产总量的12%。解放后水库、山塘增多,人工可养面积不断扩大。50年代后期起,贯彻一水多用、综合经营方针,库、塘养鱼发展较快。1978年,眠牛弄水库先行试验网箱养鱼。随后,南山水库、剡源水库、张墅水库等处,相继使用网箱繁育鱼种和饲养成鱼。张墅水库的2分网箱面积,育出3寸半以上鱼种1.4万尾,相当于10倍水面的养殖产量。大昆乡于1981年开始流水坑塘养鱼,累计放养鱼种1.97万尾,年产鱼1.6万斤。1982年,县水电局与剡北公社在东湖塘联办县水产养殖试验场,19852.98亩面积亩产鱼达1386.6斤。

   1959年,太平、普义两地曾试验稻田养鱼。1984年,普义、三塘、城郊等6乡,再次试验稻田养鱼,终获成功。至1985年,全县已有13个乡、镇的90多户农民稻田养鱼200余亩。县水产养殖试验场的2亩稻田产鱼129.8斤。

   1985年,全县库、塘可养水面2.99万亩,已养鱼的2.59万亩,年产173万斤,占水产总量的87.4%。同时全县还出现了近2800个养鱼承包户、组,承包水面共4000余亩。

  本地鱼类品种有6目、11科、65种,其中鲤科多达49种。主要有青、草、鲢、鳙、鲤、鲫、鳊,还有嵊县胡 等。1982年起,引进尼罗罗非鱼、白鲫、田鲤、异育银鲫、日本锦鲤等新品种。

   1959年曾办一批公社鱼种场。1970年后,前岩水库等多处又办鱼种场。1984年,由县、乡、村联合,在新明乡莲塘村创办县鱼种场,人工繁殖花鲢、白鲢、草鱼等鱼苗,供应本县,并进行品种培育。全县现有集体鱼种场12个,鱼种塘面积230亩,加上专业户经营的鱼种塘百余亩,每年培育鱼种400万尾左右。

   19731981年,剡源公社官塘头大队和三合公社范洋湖鱼种珍珠养殖场,先后试行养蚌育珠,分别于1975年和1983年收获珍珠4.2斤、6.3斤。1974年、1984年,新明公社鱼种场和城关镇戴望村,先后建池养鳗,分别于1976年和1984年产成鳗123斤、840斤。19781985年,县水产部门在溪江和水库共放养蟹苗百余斤,以增加水产资源。1985年,还有少数农户和单位养殖黄鳝、鳖、福寿螺、牛蛙等。

 

  第四章

  长时期来,农民沿用旧式人力、畜力农具,生产力低下,民国时期开始使用碾米机和少量轧棉机、抽水机。解放后,陆续引进推广各种农业机械,至1985年底,全县拥有农机总动力17.22万马力。其中柴油机9.43万马力,汽油机0.48万马力,电动机7.31万马力。

  第一节 耕种机具

   1955年,推广由两头牛牵引的铁制双轮双铧犁,后因不适用,由国家收回。1960年,长乐木器厂采用铧式犁头制成深耕犁,使用效果较好,曾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展出。1963年,城关镇铁器社试制成坚固耐用的铁犁,1966年后,黄泽、崇仁等地相继生产和推广,沿用至今。19674月,绍兴地区首批分配嵊县2台常州产工农-7A型手扶拖拉机,配售给白鹤公社建明大队和中爱公社隔水大队。此后,各社、队争相购入拖拉机,有工农、红旗、东风等7种型号。1977年起,主要推广工农-12型,还购入宜于陷田耕作的船形拖拉机65台。1969年首批购入中型拖拉机3台,至1979年达到148台,农忙耕作,农闲运输。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耕作机械向小型发展。1982年起,不少农户购入轻巧灵活的工农——3型手扶拖拉机,重仅160公斤,可顶牛2头,能完成犁、耙、耖作业,3年间发展到410台。1985年底,全县有各类手扶拖拉机3292台、中型拖拉机103台、船形拖拉机45台。

   19671972年,曾购入电耕犁85套,主要在普义、白鹤等平原地区使用,后因笨重,转移不便,逐渐被拖拉机代替。县内农田耕作,现仍为机、牛并用。19801982年机耕面积均达20万余亩。1985年为7.4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5.5%。

   1959年起,先后试用不同形式的插秧机,1974年又引进机动插秧机。1977年,嵊县研制的绍地-7型人力插秧机通过地区级鉴定,批量生产。1978年拥有人力插秧机175台,机动插秧机44台,机插面积3454亩。后因机械、技术不过关,育秧方式不配套,影响使用效果,均未能推广。1984年起,城关镇东圃村开始进行工厂化育秧,培育规格秧苗,为机械插秧创造条件。

  第二节 灌溉和植保机具

  旧时灌溉田地,使用戽斗、吊桶和水车等简陋的人力、畜力提水工具。民国17年(1928),始有个别村使用柴油抽水灌溉。至1949年,全县有抽水机2台,计48匹马力。19541956年,全县拥有柴油抽水机40余台,800马力,此后逐年增多。1963年建立国营县抽水机站,设机埠3处。1966年起,进而发展电力灌溉。平原沿江地区普遍建立电灌站。丘陵、山区的一些地方,建造多级高扬程机埠,将低水引上高处灌溉。1973年后,农村小型柴油机增多,配上水泵抽水,代替水车。至1985年,灌溉用电动机达829台,计9382千瓦,还拥有灌溉用柴油机2131台,计1.18万马力。

   1976年后,茶、桑、果园始用机电喷灌。至1985年全县拥有喷灌机1180套。

  旧时治虫多靠人工捕捉和灯光诱杀,洒散农药使用草把或筅帚甩洒。1955年,始用双人操作的单管喷雾器和手摇喷粉器。60年代推广单人操作的压缩喷雾器,但打气与喷药须分开进行,操作不便。70年代普遍使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操作方便,至1985年推广7万余架。

   19657月,县茶场首先使用机动喷雾机,后在各地粮田和茶、桑、果园逐渐推广。1979年起推广背负式东方红-18型弥雾机。1985年共有机动喷雾机574架。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机动喷雾机仅在成片茶、桑、果园使用,多已闲置。

  第三节 收获机具

  收割稻、麦,素用镰刀。1959年试用快速收割器,未成功。19621967年推广甬式单刀收割器,均因技术不过关,后弃用。1974~1977年推广割晒机37台,因输送部件故障较多,适应性差,未能推广。至今收割稻、麦仍靠人力弯腰挥镰,大部地区所用镰刀由旧式短柄改为长柄,可稍省力。稻、麦脱粒,旧时都靠木稻桶甩打。民国21年,太平乡石砩村一农户购入第一台脚踏弓齿滚筒脱粒机。农业合作化后,脚踏滚筒脱粒机普遍使用。1966年,普义公社孙村大队率先使用可移动的电力脱粒机;以后用柴油机、电动机脱粒增多,劳动强度大为减轻。但稻稔增多,随之又推广稻稔机1000多台。1980年后农田经营规模变小,部分地区又趋向使用脚踏脱粒机或稻桶甩打。1985年,全县机械脱粒面积为70.94万亩(其中机电脱粒41.65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73%。同年,柴油、电动脱粒机拥有量分别为6589台、3388台,人力脱粒机18448台。

  第四节 加工机具

  稻谷加工,历来使用手臼、脚碓、水碓、牛礌、木砻等。磨粉、榨油靠人力、畜力牵引、撞压,劳动十分繁重。民国11(1922)起,始用柴油机带动碾米机碾米。民国27年城乡共有碾米厂19,37年又增至70多家。但偏僻乡村仍沿用臼、碓。解放后,各地乡村自办粮食加工厂,碾米机普遍使用,磨粉机逐渐取代石磨。60年代初,开始使用饲料粉碎机,后渐普及。1985年,全县农村有碾米机1340台、磨粉机1190台、饲料粉碎机1262台、榨油机20台。

  茶叶初制加工,旧时用铁锅手炒、脚揉。解放后珠茶初制的杀青、揉捻、二青工序,先后使用机械代替手工操作。196810月,由马传进、张德兴等研制的工农84型珠茶成形炒干机,获得成功。以后推广使用,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至1985年,全县千余家农村初制厂有各种杀青机、揉捻机、滚动二青机和炒干机共6441台,配备电动机3121台,计12703千瓦;柴油机685台,计6972马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版权名称 | 网站联盟 | 网站管理

主办:中共嵊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嵊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邮编:312400

电话:0575-83031707 传真:0575-83026547 邮箱:szdsb88@sina.com.cn 地址:浙江省嵊州市剡湖街道龙会一路六号 技术支持:杭州孚立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