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站内搜索:
首页
>> 地方文献 >> 其他文献 >> 王羲之金庭岁月
第六编 传谱杂识

发布日期:2014-09-0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嵊州市 字号:[ ]


  《晋书·王羲之传》校正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祖正,尚书郎。父旷,淮南太守。元帝之过江也,旷首创其议。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 , 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啖, 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为敦主簿。敦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裕亦目羲之与王承①、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起家秘书郎,征西将军庾亮请为参军,累迁长史。亮临薨,上疏称羲之清贵有鉴裁,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羲之既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军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素雅重之,劝使应命,乃遗羲之书曰:“悠悠者以足下出处足观政之隆替,如吾等亦谓为然。至如足下出处,正与隆替对,岂可以一世之存亡,必从足下从容之适?幸徐求众心。卿不时起,复可以求美政不?若豁然开怀,当知万物之情也。”羲之遂报书曰:

  吾素自无廊庙志。直王丞相时,果欲内,吾誓不许之,手迹犹存,由来尚矣,不于足下参政而方进退。自儿娶女嫁,便怀尚子平之志,数与亲知言之,非一日也。若蒙驱使,关陇、巴蜀皆所不辞。吾虽无专对之能,直谨守时命,宣国家威德,固当不同于凡使,必令远近咸知朝廷。留心于无外,此所益殊不同居护军也。汉末使太傅马日 慰抚关东,②若不以吾轻微,无所为疑,宜及初冬以行,吾惟恭以待命。

  羲之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时殷浩与桓温不协,羲之以国家之安在于内外和,因以与浩书以诫之,浩不从。及浩将北伐,羲之以为必败,以书止之,言甚切至。浩遂行,果为姚襄所败。复图再举,又遗浩书曰:

  知安西败丧,公私惋怛,不能须臾去怀。以区区江左,所营综如此,天下寒心,固以久矣,而加之败丧,此可熟念。往事岂复可追,顾思弘将来,令天下寄命有所,自隆中兴之业。政以道胜,宽和为本,力争武功,作非所当。因循所长,以固大业,想识其由来也。自寇乱以来,处内外之任者,未有深谋远虑,括囊至计,而疲竭根本,各从所志,竟无一功可论,一事可记。忠言嘉谋,弃而莫用,遂令天下将有土崩之势,何能不痛心悲慨也。任其事者,岂得辞四海之责!追咎往事,亦何所复及,宜更虚己求贤,当与有识共之,不可复令忠允之言常屈于当权。今军疲于外,资竭于内,保淮之志非复所及,莫过还保长江,都督将各复旧镇,自长江以外,羁縻而已。任国钧者,引咎责躬,深自贬降,以谢百姓。更与朝贤思布平政,除其烦苛,省其赋役,与百姓更始。庶可以允塞群望,救倒悬之急。使君起于布衣,任天下之重,尚德之举,未能事事允称。当董统之任而败丧至此,恐阖朝群贤未有与人分其谤者。今亟修德补阙,广延群贤,与之分任,尚未知获济所期。若犹以前事为未工,故复求之于分外,宇宙虽广,自容何所!知言不必用,或取怨执政,然当情慨所在,正自不能不尽怀极言。若必亲征,未达此旨,果行者,愚智所不解也。愿复与众共之。复被州符,增运千石,征役兼至,皆以军期,对之丧气,罔知所厝。自顷年割剥遗黎,刑徒竟路,殆同秦政,惟未加惨夷①之刑耳,恐胜、广之忧,无复日矣!

  又与会稽王笺,陈浩不宜北伐,并论时事曰:

  古人耻其君不为尧舜,北面之道,岂不愿尊其所事,比隆往代,况遇千载一时之运?顾智力屈于当年,何得不权轻重而处之也。今虽有可欣之会,内求诸己,而所忧乃重于所欣。《传》云:“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今外不宁,内忧已深。古之弘大业者,或不谋于众,倾国以济一时功者,亦往往而有之。诚独运之明足以迈众,暂劳之弊终获永逸者可也。求之于今,可得拟议乎!夫庙算决胜,必宜审量彼我,万全而后动。功就之日,便当因其众而即其实。今功未可期,而遗黎歼尽,万不余一。且千里馈粮,自古为难,况今转运供继,西输许、洛,北入黄河,虽秦政之弊,未至于此,而十室之忧,便以交至。今运无还期,征求日重,以区区吴越经纬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而不度德量力,不弊不已,此封内所痛心,叹悼而莫敢吐诚。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愿殿下更垂三思,解而更张,令殷浩、荀羡还据合肥、广陵,许昌、谯郡、梁、彭城诸军皆还保淮,为不可胜之基。须根立势举,谋之未晚,此实当今策之上者。若不行此,社稷之忧可计日而待。安危之机,易于反掌。考之虚实,著于目前,愿运独断之明,定之于一朝也。地浅而言深,岂不知其未易。然古人处闾阎行阵之间,尚或干时谋国,评裁者不以为讥,况厕大臣末行,岂可默而不言哉!存亡所系,决在行之,不可复持疑后机不定之于此,后欲悔之亦无及也。殿下德冠宇内,以公室辅朝,最可直道行之。致隆当年,而未允物望,受殊遇者所以寤寐长叹,实为殿下惜之。国家之虑深矣,常恐伍员之忧不独在昔,麋鹿之游将不止林薮而已。愿殿下暂废虚远之怀,以救倒悬之急,可谓以亡为存,转祸为福,则宗庙之庆,四海有赖矣!

  时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赈贷。然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尤甚,羲之每上疏争之,事多见从。又遗尚书仆射谢安书曰①:

  顷所陈论,每蒙允纳,所以令下小得苏息,各安其业。若不耳,此一郡久以蹈东海矣。今事之大者未布漕运是也。吾意望朝廷可申下定期,委之所司,勿复催下。但当岁终,考其殿最长吏,尤殿命槛车送诣天台,三县不举,二千石必免,或可左降,令在疆塞极难之地。又自吾到此,从事常有四五,兼以台司及都水御史行台文符如雨,倒错违背,不复可知。吾又瞑目循常推前,取重者及纲纪,轻者在五曹。主者莅事,未尝得十日,吏民趋走,功费万计。卿方任其重,可徐寻所言。江左平日,扬州一良刺史便足统之,况以群才而更不理,正由为法不一,牵制者众,思简而易从,便足以保守成业。仓督监耗盗官米,动以万计,吾谓诛翦一人,其后便断,而时意不同。近检校诸县,无不皆尔。余姚近十万斛,重敛以资奸吏,令国用空乏,良可叹也。自军兴以来,征役及充运死亡叛散不反者众,虚耗至此,而补代循常,所在凋困,莫知所出。上命所差,上道多叛,则吏及叛者席卷同去。又有常制,辄令其家及同伍课捕。课捕不擒,家及同伍寻复亡叛。百姓流亡,户口日减,其源在此。又有百工医寺,死亡绝没,家户空尽,差代无所,上命不绝,事起或十年、十五年,弹举获罪无懈怠而无益实事,何以堪之!谓自今诸死罪原轻者及五岁刑,可以充此,其减死者,可长充兵役;五岁者,可充杂工医寺,皆令移其家以实都邑。都邑既实,是政之本,又可绝其亡叛。不移其家,逃亡之患复如初耳。今除罪而充杂役,尽移其家。小人愚迷,或以为重于杀戮,可以绝奸。刑名虽轻,惩肃实重,岂非适时之宜邪!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曰: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或以潘岳《金谷诗序》方其文,羲之比于石崇,闻而甚喜。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尝诣门生家,见榧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忄音,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已,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及述为扬州刺史,将就征,周行郡界,而不过羲之,临发,一别而去。先是,羲之常谓宾友曰:“怀祖正当作尚书耳,投老可得仆射。更求会稽,便自邈然。”及述蒙显授,羲之耻为之下,遣使诣朝廷,求分会稽为越州。行人失辞,大为时贤所笑。既而内怀愧叹,谓其诸子曰:“吾不减怀祖,而位遇悬邈,当由汝等不及坦之故邪!”

  述后检察会稽郡,辩其刑政,主者疲于简对,羲之深耻之,遂称病去郡,于父母墓前①自誓曰:

  维永和十一年三月癸卯朔九日辛亥,小子羲之敢告二尊之灵:“羲之不天,夙遭闵凶,不蒙过庭之训。母兄鞠育,得渐庶几,遂因人乏,蒙国宠荣。进无忠孝之节,退违推贤之义。每仰咏老氏、周任之诫,常恐死亡无日,忧及宗祀,岂在微身而已!是用寤寐永叹,若坠深谷。止足之分,定之于今日。谨以今月吉辰肆筵设席,稽颡归诚,告誓先灵。自今之后,敢渝此心,贪冒苟进,是有无尊之心而不子也。子而不子,天地所不覆载也,名教所不得容也。信誓之诚,有如白敫日!”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

  时刘忄炎为丹阳尹,许询尝就忄炎宿,床帷新丽,饮食丰甘。询曰:“若此保全,殊胜东山。”忄炎曰:“卿若知吉凶由人,吾安得保此。”羲之在坐,曰:“令巢许遇稷契,当无此言。”二人并有愧色。

  初,羲之既优游无事,与吏部郎谢万书曰②:

  古之辞世者,或被发佯狂,或污身秽迹,可谓艰矣。今仆坐而获免,遂其宿心,其为庆幸,岂非天赐,违天不祥。顷东游还。修植桑果,今盛敷荣。率诸子,抱弱孙,游观其间,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娱目前。虽植德无殊邈,犹欲教养子孙,以敦厚退让。或有轻薄,庶令“举策数马”,仿佛万石之风。君谓此何如?比遇重熙去,当与安石东游山海。并行田视地利,颐养闲暇。衣食之余,欲与亲知时共欢宴,虽不能兴言高咏,衔杯引满,语田里所行,故以为抚掌之资,其为得意,可胜言邪!常依陆贾、班嗣、杨王孙之处世,甚欲希风数子,老夫志愿尽于此也。

  万后为豫州都督,又遗万书诫之曰:

  以君迈往不屑之韵,而俯同群辟,诚难为意也。然所谓通识,正自当随事行藏,乃为远耳。愿君每与士之下者同,则尽善矣。“食不二味,居不重席”,此复何有,而古人以为美谈。济否所由,实在积小以致高大,君其存之。”

  万不能用,果败。年五十九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诸子遵父先旨,固让不受。

  有七子,知名者五人。玄之早卒。次凝之,亦工草隶,仕历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王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凝之弥笃。孙恩之攻会稽,僚佐请为之备。凝之不从,方入靖室请祷,出语诸将佐曰:“吾已请大道,许鬼兵相助,贼自破矣。”既不设备,遂为孙所害。

  徽之字子猷。性卓荦不羁,为大司马桓温参军,蓬首散带,不综府事。又为车骑桓冲骑兵参军,冲问:“卿署何曹?”对曰:“似是马曹。”又问:“管几马?”曰:“不知马,何由知数!”又问:“马比死多少?”曰:“未知生,焉知死!”尝从冲行,值暴雨,徽之因下马排入车中,谓曰:“公岂得独擅一车!”冲尝谓徽之曰:“卿在府日久,比当相料理。”徽之初不酬答,直高视,以手版柱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耳。”时吴中一士大夫家有好竹,欲观之,便出坐舆造竹下,讽啸良久。主人洒扫请坐,徽之不顾。将出,主人乃闭门,徽之便以此赏之,尽叹而去。尝寄居空宅中,便令种竹。或问其故,徽之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邪!”尝居山阴,夜雪初霁,月色清朗,四望皓然,独酌酒,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逵。逵时在剡,便夜乘小船诣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反,何必见安道邪!”雅性放诞,好声色,尝夜与弟献之共读《高士传赞》,献之赏井丹高洁,徽之曰:“未若长卿慢世也。”其傲达若此。时人皆钦其才而秽其行。后为黄门侍郎,弃官东归。与献之俱病笃,时有术人云:“人命应终,而有生人乐代者,则死者可生。”徽之谓曰:“吾才位不如弟,请以余年代之。”术者曰:“代死者,以己年有余,得以足亡者耳。今君与弟算俱尽,何代也!”未几,献之卒,徽之奔丧不哭,直上灵床坐,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因顿绝。先有背疾,遂溃裂,月余亦卒。子桢之。桢之字公干,历位侍中、大司马长史。桓玄为太尉,朝臣毕集,问桢之:“我何如君亡叔?”在坐咸为气咽。桢之曰:“亡叔一时之标,公是千载之英。”一坐皆悦。

  操之字子重。历侍中、尚书、豫章太守。

  献之字子敬。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年数岁,尝观门生樗 ,曰:“南风不竞。”门生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献之怒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衣而去。尝与兄徽之、操之俱诣谢安,二兄多言俗事,献之寒温而已。既出,客问安王氏兄弟优劣,安曰:“小者佳。”客问其故,安曰:“吉人之辞寡,以其少言,故知之。”尝与徽之共在一室,忽然火发,徽之遽走,不遑取履。献之神色恬然,徐呼左右扶出。夜卧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盗物都尽,献之徐曰:“偷儿,青毡我家旧物,可特置之。”群偷惊走。工草隶,善丹青。七八岁时学书,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叹曰:“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尝书壁为方丈大字,羲之甚以为能,观者数百人。桓温尝使书扇,笔误落,因画作乌骏 牛,甚妙。起家州主簿、秘书郎,转丞,以选尚新安公主。尝经吴郡,闻顾辟强有名园,先不相识,乘平肩舆径入。时辟强方集宾友,而献之游历既毕,旁若无人。辟强勃然数之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士,非道也。失是二者,不足齿之伧耳。”便驱出门。献之傲如也,不以屑意。谢安甚钦爱之,请为长史。安进号卫将军,复为长史。太元中,新起太极殿,安欲使献之题榜,以为万代宝,而难言之,试谓曰:“魏时陵云殿,榜未题而匠者误钉之,不可下,乃使韦仲将悬橙书之。比讫,须鬓尽白,裁余气息。还语子弟,宜绝此法。”献之揣知其旨,正色曰:“仲将,魏之大臣,宁有此事!使其若此,有以知魏德之不长。”安遂不之逼。安又问曰:“君书何如君家尊?”答曰:“故当不同。”安曰:“外论不尔。”答曰:“人那得知!”寻除建威将军、吴兴太守,征拜中书令。及安薨,赠礼有同异之议,惟献之、徐邈共明安之忠勋。献之乃上疏曰:“故太傅臣安少振玄风,道誉洋溢。弱冠遐栖,则契齐箕皓;应运释褐,而王猷允塞。及至载宣威灵,强猾消殄。功勋既融,投绂高让。且服事先帝,眷隆布衣。陛下践阼,阳秋尚富,尽心竭智,以辅圣明。考其潜跃始终,事情缱绻,实大晋之俊辅,义笃于曩臣矣。伏惟陛下留心宗臣,澄神于省察。”孝武帝遂加安殊礼。未几,献之遇疾,家人为上章,道家法应首过,问其有何得失。对曰:“不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献之前妻,郗昙女也。俄而卒于官。安僖皇后立,以后父追赠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谥曰宪。无子,以兄子静之嗣,位至义兴太守。时议者以为羲之草隶江左中朝莫有及者,献之骨力远不及父,而颇有媚趣。桓玄雅爱其父子书,各为一帙,置左右以玩之。

  始羲之所与共游者许迈。许迈,字叔玄,一名映,丹阳句容人也。家世士族,而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未弱冠,尝造郭璞,璞为之筮,遇《泰》之《大畜》,其上六爻发。璞谓曰:“君元吉自天,宜学升遐之道。”时南海太守鲍靓隐迹潜遁,人莫之知。迈乃往候之,探其至要。父母尚存,未忍违亲。谓余杭悬 山近延陵之茅山,是洞庭西门,潜通五岳,陈安世、茅季伟常所游处,于是立精舍于悬 ,而往来茅岭之洞室,放绝世务,以寻仙馆,朔望时节还家定省而已。父母既终,乃遣妇孙氏还家,遂携其同志遍游名山焉。初采药于桐庐县之桓山,饵术涉三年,时欲断谷。以此山近人,不得专一,四面藩之。好道之徒欲相见者,登楼与语,以此为乐。常服气,一气千余息。永和二年,移入临安西山,登岩茹芝,眇尔自得,有终焉之志,乃改名玄,字远游,与妇书告别。又著诗十二首,论神仙之事焉。羲之造之,未尝不弥日忘归,相与为世外之交。玄遗羲之书云:“自山阴南至临安,多有金堂玉室,仙人芝草,左元放之徒,汉末诸得道者皆在焉。”羲之自为之传,述灵异之迹甚多,不可详记。玄自后莫测所终,好道者皆谓之羽化矣!

  制曰:书契之兴,肇乎中古,绳文鸟迹,不足可观。末代去朴归华,舒笺点翰,争相跨尚,竞其工拙。伯英临池之妙,无复余踪;师宜悬帐之奇,罕有遗迹。逮乎钟王以降,略可言焉。钟虽擅美一时,亦为迥绝,论其尽善,或有所疑。至于布纤,浓分疏密,霞舒云卷,无所间然。但其体则古而不今,字则长而逾制,语其大量,以此为瑕。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其枯树也,虽槎 而无屈伸;其饿隶也,则羁羸而不放纵。兼斯二者,故翰墨之病欤!子云近世擅名江表,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卧王蒙于纸中,坐徐偃于笔下;虽秃千兔之翰,聚无一毫之筋,穷万谷之皮,敛无半分之骨;以兹播美,非其滥名邪!此数子者,皆誉过其实。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王羲之集》和《王献之集》互串订正

  一、《王献之集》中的下列帖子为王羲之帖:

  玄度时往来,以此为慰。兴公使适还数日,具都下问。人情所忧,良可叹息。诸从数闻,龄前来经日,极为差。云仁祖欲请军司,不知行不?(《全晋文》卷27,页1615)

    【考释】“玄度”即许询,“兴公”即孙绰,“龄”即王胡之,“仁祖”即谢尚。这些人都是王羲之的至交,可参见本书《书札交流》。谢尚去世时,献之十三岁,许询去世时,献之十六七岁,不该有此信。

  玄度来何迟,深令人忧悬耶。常谓有理,因祠监多感。足下事甚善,然所造极难。想足下每思先后,公岂须言亲亲不已意耳。安石停此过半日,犹得一宿。送近道,所以致叹,何物喻之。一十当浦阳,诸怀儿不可言,且不复得卿送,有诸叹。(同上)

   【考释】“安石”即谢安。“浦阳”即浦阳江,东晋、南朝时,上虞江又称浦阳江,可参见《水经注·渐江水》。信说一十将从金庭渡浦阳江还山阴,因为实在太想念住在山阴的儿孙们了。这时,许询即将来金庭,但还未到,王羲之等得“深令人忧悬”。

  忽动小行多,昼夜十三四起。所去多,又风不差,脚更肿。转欲书疏,自不可已,惟绝叹于人理耳。二妹复平平,昨来山下,差静,岐当还。(《全晋文》卷27,页1614)

   【考释】“山下”指金庭,王献之不该有此语。

  二、《王羲之集》中的此帖为王献之帖:

  知汝殊愁,且得还,为佳也。冠军暂畅释,当不得绝踪,可恨。吾病来不便行动,潜不可耳。终年缠此,当复何理耶。且方有此分张,不知此去复得一会不?讲竟不竟,可恨。汝还当思更就理。一昨游,悉谁同?故数虎丘不?此甚萧索。祖希因行药,欲数处看过,还复共集散耳。不见奴,粗悉。书云见左军,弥数听论政也。(《全晋文》卷25,页1601)

  【考释】“祖希”即张玄之,《续晋阳秋》云,张玄之为“会稽内史,谢玄同时之郡”。谢玄太元十年(385)开始在会稽郡始宁县经营庄园,次年任会稽内史。且献之、谢玄、张玄之年令不相上下,他们弱冠时王羲之已离世,故此帖应为王献之帖。

  《世说新语》中的王羲之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所辑的一部志人小说,主要记载汉末、三国、两晋士族阶层的逸闻轶事。两晋时期崇尚清淡,这些内容大多是士庶们街谈巷议的话题。刘义庆(403——444)镇荆州时,集袁淑、陆展、何长瑜、鲍照等诸多文学名流,广征博览,编辑《世说新语》、《异苑》等流传民间的志人、志怪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早期著名的文学作品。继《世说新语》后,南朝宋孝武帝时的奉朝请何法盛又将东晋中兴时期的名人轶事编为《中兴书》,梁刘孝标(458——521)将相关内容注引于《世说新语》中,成为《世说》的第一部注本。本文引录的刘孝标注本,是198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徐震 《世说新语校笺》本。为阅读方便,《世说新语》正文用楷体,刘孝标注用小一号仿宋体。

  言 语(六十二)

  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文字志》曰:“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人。父旷,淮南太守。羲之少朗拔,为叔父 所赏。善草隶。累迁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

  言 语(六十九)

  刘真长为丹阳尹,许玄度出都,就刘宿,《续晋阳秋》曰:“许询字玄度,高阳人,魏中领军允玄孙。总角秀惠,众称神童。长而风情简素,司徒掾辟不就,蚤卒。”饮食丰甘。许曰:“若保全此处,殊胜东山。”刘曰:“卿若知凶吉由人,吾安得不保此。”《春秋传》曰:“吉凶无门,唯人所召。”王逸少在坐,曰:“令巢、许遇稷、契,当无此言”。二人并有愧色。

  言 语(七十)

  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扬州记》曰:“冶城,吴时鼓铸之所,吴平,犹不废,王茂弘所治也。”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帝王世纪》曰:“禹治洪水,手足胼胝。”世传禹病偏枯,足不相过,今称“禹步”是也。文王旰食,日不暇给。《尚书》曰:“文王自朝至于日昃,不遑暇食。”今四郊多垒,《礼记》曰:“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辱也。”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谢答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战国策》曰:“卫商鞅,诸庶孽子,名鞅,姓公孙氏。少好刑名学,为秦孝公相,封于商”。岂清言致患邪?”

  文 学(三十六)

  王逸少作会稽,初至,支道林在焉。孙兴公谓王曰:“支道林拔新领异,胸怀所及乃自佳,卿欲见不?”王本自有一往隽气,殊自轻之。后孙与支共载往王许,王都领域,不与交言,须臾支退。后正值王当行,车已在门,支语王曰:“君未可去,贫道与君小语。”因论《庄子·逍遥游》。支作数千言,才藻新奇,花烂映发。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支法师传》曰:“法师研十地,则知顿悟于七住;寻庄周,则辩圣人之逍遥。当时名胜,咸味其音旨”。《道贤论》以七沙门比竹林七贤,遁比向秀,雅尚《庄》、《老》,二子异时,风尚玄同也。

  方 正(二十五)

  诸葛恢大女适太尉庾亮儿。《恢别传》曰:“恢字道明,琅邪阳都人。祖诞,司空。父靓,亦知名。恢少有令问,称为明贤。避难江左,中宗召补主簿,累迁尚书令。”《庾氏谱》曰:“庾亮子会,娶恢女,名文彪。”庾、会别见。次女适徐州刺史羊忱儿。《羊氏谱》曰:“羊楷字道茂。祖繇,车骑掾。父忱,侍中。楷仕至尚书郎。娶诸葛恢次女。”亮子被苏峻害,改适江 。 ,别见。恢儿娶邓攸女。《诸葛氏谱》曰:“恢子衡,字峻文,仕至荥阳太守。娶河南邓攸女。”于时谢尚书求其小女婚。恢乃云:“羊、邓是世婚,江家我顾伊,庾家伊顾我,不能与谢裒儿复婚。”《永嘉流人名》曰:“裒字幼儒,陈郡人。父衡,博士。裒历侍中、吏部尚书、吴国内史。”及恢亡,遂婚。《谢氏谱》曰:“裒子石,娶恢小女,名文熊。”《中兴书》曰:“石字石奴,历尚书令,聚敛无厌,取讥当世。”于是王右军往谢家看新妇,犹有恢之遗法:威仪端详,容服光整。王叹曰:“我在遣女,裁得尔耳!”

  方 正(六十一)

  王右军与谢公诣阮公,阮思旷也。至门,语谢:“故当共推主人。” 谢曰:“推人正自难。”

  雅 量(十九)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王氏谱》曰:“逸少,羲之小字。羲之妻,太傅郗鉴女,名璇,字子房。”

  赏 誉(五十五)

  大将军语右军:“汝是我佳子弟,按《王氏谱》,羲之是敦从父兄子。当不减阮主簿。”《中兴书》曰:“阮裕少有德行,王敦闻其名,召为主簿。知敦有不臣之心,纵酒昏酣,不综其事”。

  赏 誉(七十二)

  庾公云:“逸少国举,故庾倪为碑文云:‘拔萃国举’。”倪,庾倩小字也。徐广《晋纪》曰:“倩字少彦,司空冰子,皇后兄也。有才具,仕至太宰长史。桓温以其宗强,使下邳王(按:下邳王应为新蔡王)晃诬与谋反而诛之。”

  赏 誉(七十七)

  王右军语刘尹:“故当共推安石。”刘尹曰:“若安石东山志立,当与天下共推之。”《续晋阳秋》曰:“初,安家于会稽上虞县,优游山林,六七年间,征召不至,虽弹奏相属,继以禁锢,而晏然不屑也。”

  赏 誉(八十)

  殷中军道王右军,云“逸少清贵人,吾于之甚至,一时无所后。”《文章志》曰:“羲之高爽有风气,不类常流也。”

  赏 誉(八十八)

  王右军道谢万石“在林泽中为自遒上。”叹林公“器朗神俊”。《支遁别传》曰:“遁任心独往,风期高亮。”道祖士少“风领毛骨,恐没世不复见如此人”。道刘真长“标云柯而不扶疏”。《刘尹别传》曰:“忄炎既令望,姻娅帝室,故屡居达官。然性不偶俗,心淡荣利,虽身登显列,而每挹降,闲静自守而已。”

  赏 誉(九十二)

  林公谓王右军云:“长史作数百语,无非德音,如恨不苦。”苦,谓穷人以辞。王曰:“长史自不欲苦物。”

  【注释】

  《世说》注本多以“长史”为王氵蒙,不妥,应为王羲之右军长史孙绰。孙绰以撰名人碑文见长,而碑文多颂德之词,故支道林讥笑他写这些歌功颂德的文章竟“如恨不苦”。但王羲之很理解他,说他自己并不喜欢去写这些“苦物”。

  赏 誉(九十六

  阮光禄云:“王家有三年少:右军、安期、长豫。”阮裕、王悦、安期、王应并已见。

  【注释】

  《晋书·王羲之传》曰:“裕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王应、王承皆字安期,而王承为太原王氏,年辈长于羲之,不应与羲之同列“三少”,故“安期”指王应。王应舒子,嗣舒兄敦,羲之族兄弟。

  赏 誉(一○○)

  殷中军道右军“清鉴贵要”。《晋安帝纪》曰:“羲之风骨清举也”。

  赏 誉(一○八)

  王右军目陈玄伯“垒块有正骨”。陈泰,已见。

  赏 誉(一二○)

  王右军道东阳:“我家阿林,章清太出。”“林”应为“临”。《王氏谱》曰:“临之字仲产,琅邪人,仆射彪之子,仕至东阳太守。”

  赏 誉(一四一)

  谢公与王右军书曰:“敬和栖托好佳。”《中兴书》曰:“洽于公子中最知名,与颍川荀羡具有美称”。

  【注释】

  “敬和”,王洽字,王导第三子。

  品 藻(二十八)

  王右军少时,丞相云:“逸少何缘复减万安邪!”刘绥,已见。

  【注释】

  《赏誉·六十四》刘孝标注引《刘氏谱》曰:“绥字万安,高平人。祖奥,太祝令。父斌,著作郎。绥历骠骑长史。”庾亮称刘绥“灼然玉举”。

  品 藻(二十九)

  郗司空家有伧奴,知及文章,事事有意。王右军向刘尹称之,刘问:“何如方回?”《郗忄音别传》曰:“忄音字方回,高平金乡人,太宰鉴长子也。渊靖纯素,无执无竞,简私昵,罕交游。历会稽内史、侍中、司徒。”王曰: “此正小人有意向耳,何得便比方回?”刘曰:“若不如方回,故是常奴耳。”

  品 藻(三十)

  时人道阮思旷骨气不及右军,简秀不如真长,韶润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渊源,而兼有诸人之美。《中兴书》曰:“裕以人不须广学,正应以礼让为先,故终日颓然,无所修综,而物自宗之。”

  品 藻(四十七)

  王修龄问王长史:“我家临川,何如卿家宛陵?”长史未答,修龄曰:“临川誉贵”。长史曰:“宛陵未为不贵。”《中兴书》曰:“羲之自会稽王友改授临川太守。王述从骠骑功曹出为宛陵令。述之为宛陵,多修为家之具,初有劳苦之声,丞相王导使人谓之曰:‘名父之子,屈临小县,甚不宜尔!’述答曰:‘足自当止,时人未至达也。’”后屡临州郡,无所造作,世始叹服之。

  品 藻(五十五)

  王右军问许玄度:“卿自言何如安、万?”许未答,王因曰:“安石故相为雄,阿万当裂眼争邪!”《中兴书》曰:“万气量不及安石,虽居藩任,安在私门之时,名称居万上也。”

  品 藻(六十二)

  郗嘉宾道谢公,造膝虽不深彻,而缠绵纶至。又曰:“右军诣嘉宾。”嘉宾闻之云:“不得称诣,政得谓之朋耳。”谢公以嘉宾言为得。凡彻、诣者,盖深核之名也。谢不彻,王亦不诣。谢、王于理,相与为朋俦也。

  品 藻(七十五)

  谢公问王子敬:“君书何如家君尊?”答曰:“固当不同。”公曰:“外人论殊不尔。”王曰:“外人那得知。”宋明帝《文章志》曰:“献之善隶书,变右军法为今体,字画秀媚,妙绝时伦,与父俱得名。其章草疏弱,殊不及父。或讯献之云:‘羲之书胜不’?莫能判。有问羲之云:‘世论卿书不逮献之’。答曰:‘殊不尔也’。它日见献之问:‘尊君书何如’?献之不答。又问‘论者云,君固当不如’。献之笑而答曰:‘人那得知之也’。”

  品 藻(八十五)

  王孝伯问谢公:“林公何如右军?”谢曰:“右军胜林公。林公在司州前,亦贵彻。”不言若羲之,而言胜胡之。

  规 箴(二十)

  王右军与王敬仁、许玄度并善。二人亡后,右军为论议更克。孔岩诫之曰:“明府昔与王、许周旋有情,及逝殁之后,无慎终之好,民所不取。”右军甚愧。

  容 止(二十四)

  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音调始遒,闻函道中有屐声甚厉,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后王逸少下,与丞相言及此事,丞相曰:“元规尔时风范,不得不小颓。”右军答曰:“唯丘壑独存。”孙绰《庾亮碑文》曰:“公雅好所托,常在尘垢之外,虽柔心应世,蠖屈其迹,而方寸湛然,固以玄对山水。”

  容 止(二十六)

  王右军见杜弘治,叹曰:“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江左名士传》曰:“永和中,刘真长、谢仁祖共商略中朝人士,或曰:‘杜弘治清标令上,为后来之美;又面如凝脂,眼如点漆,粗可得方诸卫 。”时人有称王长史形者,蔡公曰:恨诸人不见杜弘治耳。

  【注释】

  杜 字弘治,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少有令名,仕丹阳丞,早卒。女为成帝后。

  容 止(三十)

  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注释】

  《晋书》本传云: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非状其容颜举止。

  企 羡(三)

  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又以己敌石崇,甚有欣色。王羲之《临河叙》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娱目骋怀,信可乐也。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矣!故列序时人,录其所述。右将军、司马、太原孙丞公等二十六人,赋诗如左。前余姚令、会稽谢胜等十五人不能赋诗,罚酒各三斗。”

  【注释】

  “孙丞公”应为孙承公,孙统字,绰兄。

  栖 逸(六)

  阮光禄在东山,萧然无事,常内足于怀。《阮裕别传》曰:“裕居会稽剡山,志存肥遁。”有人以问王右军,右军曰:此君近不惊宠辱,《老子》曰:“宠辱若惊,得之若惊,失之若惊。”虽古之沈冥,何以过此?《扬子》曰:“蜀庄沈冥。”李轨注曰:“沈冥,犹玄寂,泯然无迹之貌。”

  贤 媛(二十六)

  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大薄凝之。既还谢家,意大不说。太傅慰释之曰:“王郎,逸少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乃尔?”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排 调(五十四)

  简文在殿上行,右军与孙兴公在后。右军指简文语孙曰:“此啖名客!”简文顾曰:“天下自有利齿儿。”后王光禄作会稽,谢车骑出曲阿祖之,王蕴、谢玄已见。王孝伯罢秘书丞,在坐,谢言及此事,因视孝伯曰:“王丞齿似不钝。”王曰:“不钝,颇亦验。”

  轻 诋(五)

  王右军少时甚涩讷,在大将军许,王、庾二公后来,右军便起欲去,大将军留之曰:“尔家司空、王丞相。元规复可所难?”

  轻 诋(八)

  王右军在南,丞相与书,每叹子侄不令,云:“虎犭屯,虎犊,还其所如。”虎犭屯,王彭之小字也。《王氏谱》曰:“彭之字安寿,琅琊人。祖正,尚书郎。父彬,卫将军。彭之仕至黄门郎。虎犊,彪之小字也。彪之字叔虎,彭之第三弟,年二十而头须皓白,时人谓之‘王白须’,少有局干之称,累迁至左光禄大夫。”

  轻 诋(十九)

  谢万寿春败还后,书与王右军云:“惭负宿顾。”右军推书曰:“此禹、汤之戒。”《春秋传》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言禹、汤以圣德自罪,所以能兴。今万失律致败,虽复自咎,其可济焉。故王嘉万也。

  轻 诋(二十)

  蔡伯喈睹睐笛椽,孙兴公听妓,振且摆折。伏滔《长笛赋叙》曰:“余同僚桓子野,有故长笛,传之耆老云:‘蔡邕伯喈之所制也。’初,邕避难江南,宿于柯亭之馆,以竹为椽。邕仰眄之,曰:‘良竹也。’取以为笛,音声独绝,历代传之至于今。”王右军闻,大嗔曰:“三祖寿乐器,虺瓦吊!孙家儿打折。”

  假 谲(七)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晋阳秋》曰:“凤字世仪,吴嘉兴尉子也。奸慝好利,为敦铠曹参军,知敦有不臣心,因进说。后敦败,见诛。”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睡,于是得全。于时称其有智。按诸书皆云王允之事,而此言羲之,疑谬。

  【注释】

    此事言王允子,载《晋书·王舒传》。王羲之“减十岁”时,东晋未立,王敦时无反意,与钱凤谋逆,当在十年后。

  汰 侈(十二)

  王右军少时,在周侯末坐,割牛心啖之,于此改观。俗以牛心为贵,故羲之先食之。

  【注释】

    “周侯”即周 ,弟嵩女适王羲之兄籍之。

  忿 狷(二)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碾之,又不得。嗔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王右军闻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犹当无一豪可论,况蓝田邪?”《中兴书》曰:“述清贵简正,少所推屈。唯以性急为累。”安期,述父也,有名德。

  仇 隙(五)

  王右军素轻蓝田。蓝田晚节论誉转重,右军尤不平。蓝田于会稽丁艰,停山阴治丧。右军代为郡,屡言出吊,连日不果。后诣门自通,主人既哭,不前而去,以陵辱之。于是彼此嫌隙大构。后蓝田临扬州,右军尚在郡。初得消息,遣一参军诣朝廷,求分会稽为越州。使人受意失旨,大为时贤所笑。蓝田密令从事数其郡诸不法,以先有隙,令自为其宜。右军遂称疾去郡,以愤慨至终。《中兴书》曰:“羲之与述志尚不同,而两不相能。述为会稽,艰居郡境。王羲之后为郡,申慰而已,初不重诣,述深以为恨。丧除,征拜扬州。就征,周行郡境,而不历羲之,临发,一别而去。羲之初语其友曰:“王怀祖免丧,正可当尚书,投老可得为仆射,更望会稽,便自邈然。”述既显授,又检校会稽郡,求其得失,主者疲于课对。羲之耻慨,遂称疾去郡,墓前自誓不复仕。朝廷以其誓苦,不复征也。”

  【注释】

    “墓前”应为灵前。参见本书《辞郡原因及经过》。

 

  王羲之年谱

  ● 惠帝太安二年(303),父王旷为侍中,王羲之生于洛阳。

  王羲之出生在一个动乱的年代。历时多年的“八王之乱”愈演愈烈,地方势力兵乱纷起。三月,李特乱益州;五月,张昌尽陷江南诸郡;八月,京都洛阳大乱,河间王禺页、成都王颖举兵讨长沙王 。禺页以张方为都督,攻占洛阳城。惠帝离洛阳。在江左,东吴豪族周 、顾秘、贺循、华谭、葛洪、甘卓讨安乐王石冰,共推顾秘为扬州刺史,都督丹阳。

  据梁陶弘景《真诰》、唐张怀瑾《书断》、《金庭王氏族谱》,王羲之生于是年。父王旷,时为侍中,居家洛阳,母卫氏,兄籍子。另据《琅邪临沂王氏谱》,生于琅邪国临沂县都乡南仁里(今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北孝友村),但未点明母卫氏何时离夫携籍之回故里,故存疑。另有生于公元307年、321年之说,史多不从。

  ● 惠帝永兴元年(304),二岁,八月,从洛阳迁归琅邪国临沂县南仁里。

  正月,东海王越拘禁长沙王 , 被河间王禺页部将张方活活用火烤死,并斩杀六七万。颖领丞相回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遥控京师。三月,颖迎帝至邺城。广陵度支陈敏联络周 、贺循等还江东。东海王越还东海,时王导为东海王参军,素与琅邪王司马睿善。司马越讨颖,反为颖败,帝被俘。司马禺页占领洛阳,越逃归东海国(今山东省郯城县北)。十月,惠帝回洛阳,张方拥兵专制朝政,掠宫物,拥帝赴长安。琅邪王司马睿从邺城回洛阳,迎母夏侯太妃归琅邪国。或许这时,王羲之母携籍之、羲之由司马睿护送,随夏侯太妃一起回琅邪故里。据《晋书·王 传》载,王羲之叔 为“元帝姨弟”。元帝即司马睿,可知王羲之祖母夏侯氏,与夏侯太妃为胞姊妹。而且,王羲之的父亲和叔 、彬从小随母居琅邪王府,是和司马睿一起长大的,事备《晋书·王 传》:

  臣托备肺腑,幼蒙洪润。爰自龆龀,至于弱冠,陛下之所抚育,恩侔于兄弟,义同于交友,思欲攀龙鳞附凤翼者有年矣!①

  其时,王羲之父旷出为丹阳太守,治秣陵(今江苏省南京市)。

  是年,匈奴左贤王刘渊称汉,李雄称成都王,十六国开始。

  ● 惠帝永兴二年(305),三岁,随母兄居临沂县南仁里。

  七月,东海王越以司空领徐州都督,被推为盟主。八月,委琅邪王睿为安东将军,监徐州诸军事,镇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县邳镇)。睿以王导为安东司马,委以军事。司马越亲率甲士三万屯萧县(今安徽省萧县),进屯阳武,起兵抗河间王太宰禺页。陈敏杀石冰后,司马越命为右将军前锋都督。永兴二年(305),敏在历阳举兵叛反,继而假令称扬州刺史,拥兵下江东。扬州刺史刘机、丹阳太守王旷皆弃城逃走。《晋书·惠帝纪》载:

  右将军陈敏举兵反,自号楚公,矫称被中诏,从沔汉奉迎天子,逐扬州刺史刘机、丹阳太守王旷,遣弟恢南略,江州刺史应邈奔弋阳。①

  陈敏遂据江东诸郡,以顾荣为右将军、丹阳内史。王旷奔下邳,投司马睿。

  ● 惠帝光熙元年(306),四岁,随母兄居临沂县南仁里。

  六月,司马越迎惠帝归洛阳,改元光熙。颖、禺页相继被越所杀,大权落入司马越手中,自惠帝永平元年(291)至永兴三年(306)“八王之乱”历十六年结束。王旷为司马睿姨兄,为越所忌,故又以王旷为侍中,两相分离。《三国志·裴潜传》陈寿注引《文章叙录》曰:

  晋元帝为安东将军,邻为长史,侍中王旷与司马越书曰:“裴邻在此虽不治事,然识量弘达,此下人士大敬附之。”②

  “晋元帝”即琅邪王司马睿,时为安东将军,镇下邳。王旷从丹阳郡逃出后,奔下邳,在司马睿府会裴邻。因王旷曾守丹阳(治秣陵,即今江苏省南京市),向司马睿禀告江东情势,故《晋书·王羲之传》云:“元帝之过江也,旷首创其议。”八月,司空司马越为太傅,录尚书事,故王旷向他推荐在司马睿处相识的裴邻。十一月惠帝崩,司马炽临政,是为怀帝。尚书左仆射王衍为司空。

  ● 怀帝永嘉元年(307),五岁,随母兄居临沂县南仁里。

  太傅东海王越辅政。陈敏刑政无章,顾荣、周 、华谭等密报征东大将军刘准,准遣扬州刺史刘机出历阳讨敏,二月,斩敏于建邺。三月,司马越出镇许昌;七月进屯官渡,以琅邪王安东将军司马睿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假节。九月,司马睿从下邳移镇建邺,揭开了司马氏渡江南下建都的序幕。

  司马睿以王导为谋主,导教以“谦以接士,俭以足用,以清静为政,抚绥新旧”。睿每计必从。导联络江东豪强,顾荣、贺循、纪瞻等皆归睿,故江东归心焉。《晋书·王导传》曰:

  时元帝为琅邪王,与导素相亲善。导知天下已乱,遂倾心推奉,潜有复兴之志。帝亦雅相器重,契同友执。帝之在洛阳也,导每劝令之国。会帝出镇下邳,请导为安东司马,军谋密策,知无不会。①

  十一月,以王衍为司徒,太傅司马越以衍弟澄为荆州都督,族第敦为青州刺史。十二月,司马越自为丞相,领兖州牧,都督兖、司、冀、幽、并诸军事。以抚军将军苟日希为征东大将军。约于这时,王旷为淮南内史。

  ● 怀帝永嘉二年(308),六岁,随母兄居临沂县南仁里。

  三月,司马越镇鄄城。五月,王弥寇洛阳,司徒王衍击退之。八月,司马越迁屯于濮阳。

  ● 怀帝永嘉三年(309),七岁,从临沂迁徙建邺,居王导府。

  三月,司马越归京都洛阳,勒兵帝侧,杀中书令缪播、帝舅王延等十余人。以司徒王衍为太尉,自领司徒,凡事皆统,朝权一掌。以中书监王敦为扬州刺史。

  五月,汉王渊和楚王聪联合攻壶关。六月,司马越遣淮南内史王旷等将兵击聪。《资治通鉴·晋纪九》载:

  太傅越遣淮南内史王旷、将军施融、曹超将兵拒聪等。旷济河,欲长驱而前,融曰:“彼乘险间出,我虽有数万之众,犹是一军独受敌也。且当阻水为固,以量形势,然后图之”。旷怒曰:“君欲沮众邪!”融退曰:“彼善用兵,旷谙于时势,吾属今必死矣!”旷等于太行与聪遇,战于长平之间,旷兵大败,融、超皆死。聪遂破屯留、长子,凡斩获万九千级。②

  在这次上党战役中,晋军几被全歼,王旷下落不明,一般认为战死。司马越从淮南遣王旷伐上党,相距二千余里,意图可疑。琅邪王司马睿则痛失表兄,如折一翅。王羲之灵前《自誓文》曰:“羲之不天,夙遭闵凶,不蒙过庭之训。母兄鞠养,得渐庶几。”即可证其父王旷卒于是年。

  十月,楚王聪等帅精骑五万寇洛阳,太傅司马越婴城自守。

  司马睿母夏侯太妃薨,睿自表琅邪奔丧,葬毕还建邺。时王 为濮阳太守,弃郡奔建邺,睿引为司马。王 《中兴赋》曰:

  是以昔忝濮阳,弃官远迹,扶侍老母,携将细弱,越长江归陛下者,诚以道之所存,愿托余庇故也。③

  可见这时,王 将母夏侯氏及子侄等全家由琅邪迁居建邺。

  江夏李矩妻卫铄和王羲之母卫氏为中亲姊妹,亦携子李充居王家,教孩子们书法,世称卫夫人。唐韦续《墨巍》云羲之“七岁善书”。从卫夫人学,当是年。

  ● 怀帝永嘉四年(310),八岁,随母兄居建邺。

  二月,汉将石勒袭鄄城,杀兖州刺史袁孚。

  十一月,司马越帅众出许昌,以行台自随,宫省无复守卫。越自领豫州牧,以太尉王衍为军司。

  ● 怀帝永嘉五年(311),九岁,随母兄居建邺。

  正月,怀帝密诏征东大将军苟日希讨司马越,越遣从事中郎将杨瑁、徐州刺史裴盾击日希。司马睿使将军甘卓攻周馥于寿春,馥败忧而卒。

  三月,帝诏司马越罪状,越忧愤成疾薨,还葬东海。石勒追其丧,越府下十余万人和东海世子宗室皆遇害,西晋主力军几被全歼。进司空王浚为大司马,征西大将军南阳王模为太尉,太子太傅傅祗为司徒,尚书令荀藩为司空。安东将军琅邪王睿为镇东大将军,兼督扬、江、湘、交、广五州诸军事。

  五月,汉主刘聪使前军大将军呼延晏将兵二万七千攻洛阳,晋兵前后十二败,死三万余。六月,失洛阳城,汉军毁掘诸陵,焚宫庙、官府皆尽,杀王公士民三万余。自汉末董卓焚毁洛阳后,魏晋两代惨淡经营的洛阳城,百多年后重又化为灰烬。帝奔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司徒傅祗建行台于河阴。

  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原士民避乱者多渡江来南。镇东司马王导劝司马睿收其贤俊,辟掾属百余人,以刁协为军谘祭酒,王承、卞壶为从事中郎,诸葛恢为行参军,庾亮为西曹掾,时人谓之“百六掾”。江州刺史华轶、豫州刺史裴宪不服,睿命扬州刺史王敦等讨平之,遂以甘卓为湘州刺史,周访为寻阳太守,陶侃为武昌太守。江东敲定。

  七月,王浚设擅告祭,立皇太子,以荀藩为太尉,司马睿为大将军。

  其时南北名流咸集建邺,游宴新亭,面北哀叹,为丧乱而流涕,王导力勉之。

  ● 怀帝永嘉六年(312),十岁,居建邺。

  二月,石勒筑垒葛陂(今河南省新蔡县),课农造舟,将攻建邺。司马睿上书檄四方,大集江南之众于寿春,以纪瞻为扬威将军,讨石勒。六月,石勒北撤,过处坚壁清野,军中士卒相食,遂长驱邺城,攻取冀州,汉主聪封其为冀州牧。

  是年司马睿诏王澄为军谘祭酒。澄与兄衍名冠海内。阎鼎败汉军刘曜,拥立司马邺为皇太子,建行台于长安。睿以扬州刺史王敦为征讨都督,以武昌太守陶侃、寻阳太守周访、历阳内史甘卓共讨杜 ,敦进屯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

  是年,王羲之叔王 为鄱阳内史。桓温生。

  ● 愍帝建兴元年(313),十一岁,居建康。

  正月,汉主刘聪宴群臣于光极殿,辱怀帝著青衣行酒。二月,聪杀晋臣十余人,帝遇弑崩,年三十。四月,秦王司马邺在长安继位,是为愍帝,改元建兴。避邺讳,改建邺为建康。五月,愍帝以镇东大将军司马睿为侍中、左丞相、大都督、都督陕东诸军事、大司马,密诏攻洛阳,睿不从命,以周 为军谘祭酒,周嵩为参军,蔡谟为丞、掾,继为参军,世子绍镇广陵。八月,杜 寇武昌,焚烧城邑。十月,荆州刺史陶侃讨杜 。

  ● 愍帝建兴二年(314),十二岁,居建康。

  正月,刘聪置丞相等七公、汉等十六大将军,各领兵二千,分封诸子,命石勒为大都督,督陕东诸军事,增封十二郡。晋室名存实亡。

  韦续《墨薮》曰羲之“年十二,见前代笔论于父枕中,窃而读”。

  ● 愍帝建兴三年(315),十三岁,居建康。

  二月,王敦遣陶侃、甘卓讨杜 , 请降,司马睿以 为巴东监军。在复叛,陷豫章。八月,陶侃战杜 , 败逃,死于道。丞相司马睿进王敦镇东大将军,加都督江、扬、湘、交、广六州军事、江州刺史。敦任用刺史以下将吏,拥权骄横。敦忌陶侃,仅命为广州刺史,而以族弟丞相军谘祭王 为荆州刺史,为侃旧部所恨,引起内讧。

  《世说新语》云王羲之十三岁谒周 , 察而异之,先割啖牛心炙,羲之始出名。

  ● 愍帝建兴四年(316),十四岁,居建康。

  二月,汉主刘聪临宫上秋阁,杀晋臣七人。八月,汉大司马刘曜帅军进逼长安,与晋军战于灵台,既尔城陷,曜断绝内城,城内斗米金二两,人相食,死者过半。十一月,曜入城,愍帝出东门降,称臣于汉主刘聪,西晋灭。

  是年,王羲之兄籍之为琅邪王司马睿世子绍文学,在建康与周嵩女结婚,被丞相司直刘隗弹奏。《晋书·刘隗传》载:

  护军将军戴思若,官世子文学王籍之,居叔母丧而婚,隗奏之。帝令“自今以后,宜为其防”。①

  周嵩遭奏,王籍之婚事暂罢。戴若思为睿镇东右司马,曾奉命征讨杜山,未行 灭,其婚当在此后,故可断其和王籍之为刘隗所奏在是年。次年,刘隗则升任御史中丞。

  ● 元帝建武元年(317),十五岁,居建康。

  三月,愍帝令宋哲密诏司马睿“专总万机”。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睿素服出次,举哀三日,称晋王,改号建武。立绍为王太子,封王子裒为琅邪王,西阳王 为太保,王敦为大将军,王导为骠骑将军、领中书监、录尚书事,贺循为中书令、太常,刁协为尚书左仆射,刘隗为御史中丞,周 为吏部尚书,周嵩为奉朝请。

  周嵩择吉为王籍之完婚,喜事滋生事端,又为刘隗所弹劾。《晋书·刘隗传》载:

  晋国既建,(隗)拜御史中丞。周嵩嫁女,门生断道,解庐斫伤二人。建康左尉赴变,又被斫。隗劾嵩、兄 “……宜加贬黜,以肃其违。” 坐免官。①

  王籍之婚事多磨。 实为帝所重,不久即升任太子少傅。

  八月,王 为荆州刺史。周访为梁州刺史。

  十二月,汉主刘聪杀愍帝。西晋灭。

  是年,阮裕为王敦主簿,敦勉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阮裕则称赞羲之、王应、王悦为“王氏三少”。

  ● 元帝太兴元年(318),十六岁,居建康。

  三月,晋王司马睿闻愍帝遇弑崩,斩 居庐。朝奉请周嵩奏请晋王即皇帝位,睿以为忤旨,出为新安太守。丙辰,晋王司马睿即皇帝位,改元太兴,置都建康,东晋立。帝命王导升御床共坐,导固辞。立绍为皇太子,以贺循为太子太傅,周 为少傅,庾亮侍讲东宫。王 疏呈《中兴赋》,颂抚育知遇之恩。

  四月,加王敦江州牧,王导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导迁八部从事巡视扬州八郡(丹阳、会稽、吴、吴兴、宣城、新安、东阳、临海)。

  《晋书·王敦传》曰:

  帝初征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载,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②

  六月,以刁协为尚书令。封皇子日希为武陵王。刁协与刘隗为帝所宠,与王敦不协,始萌内斗。

  十一月,王敦为荆州牧,陶侃为交州刺史。

  十二月,封皇子焕为琅邪王。彭城内史周抚投石勒,诏下邳内史刘遐等共讨之。

  王 书画,一时称雄,画《孔子十弟子图》与羲之。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 书曰:

  余兄子羲之,幼而歧嶷,必将隆余堂构。今始年十六,学艺之外,书画过目便能。就余请书画法,余画《孔子十弟子图》以励之。嗟尔羲之,可不冒哉!画乃吾自画,书乃吾自书。吾余事虽不足法,而书画固可法。欲汝学书,则知积学可以致远,学画可以知师,弟子行己之道,又各为汝赞之。①

  ● 元帝太兴二年(319),十七岁,居建康。

  春夏,江东大饥。

  王 为荆州刺史多杀陶侃旧将,士民怨怒,帝征为散骑常侍,以周访为荆州刺史。是年,王羲之祖母夏侯氏亡,叔 为辅国将军加散骑常侍,与弟彬立屋过制,元帝流涕止之。《晋书·礼志》云:“元帝姨广昌乡君丧。”

  是年刘曜迁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石勒都襄国,自称赵王,史称后赵。

  ● 元帝太兴三年(320),十八岁,居建康。

  二月,前赵司州刺史李矩据洛阳。

  三月,元帝以周 为尚书左仆射。

  元帝以为王敦有奸逆之心,引刁协、刘隗为心腹,以为其防。

  是年,谢安、郗昙、司马昱生。

  ● 元帝太兴四年(321),十九岁,为秘书郎,居建康。

  七月,以戴思若为征西将军、都督六州诸军事、司州刺史,镇合肥,刘隗为镇北将军、都督四州军事、青州刺史,镇淮阳,以备王敦。敦致书斥隗,恨更深。帝亦疏忌王导,御史中丞周嵩谏于帝,言导“忠素竭诚,辅成大业,不宜听孤臣之言,惑疑似之说,放遂旧德。”帝依听,以王导为侍中、司空、假节、录尚书、领中书监。

  九月,豫州刺史祖逖闻王敦与刘隗、刁协构隙,忧郁而卒,敦益无所惮。

  帝极重高平郗鉴,封高平侯。鉴福祉乡里,盛副民声,厉兵邹山,众至数万,亦恶王敦异志,帝命为车骑将军、都督徐、兖、青三州军事、兖州刺史,假节镇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王羲之年满十八,为秘书郎当在是年。秘书郎为牵丝入仕之始,但非实职,皆为豪族起家之选,待次入补。

  ● 元帝永昌元年(322),二十岁,为秘书郎,居建康。

  正月,帝从郭璞疏,改元永昌。王敦以郭璞为记室参军,羊曼、谢鲲为长史。璞著《山海经》,卜筮大家,已预卜敦必为乱,甚忧。敦疏帝,罪刘隗,以清君侧名,起兵武昌。龙骧将军吴兴沈充举兵响应,敦以充为大都督,督护东吴诸军事。敦至芜湖,又表刁协罪。帝大怒,亲率六军讨敦,诏杀敦者封五千户侯。敦兄光禄勋含舍轻舟逃奔于敦。

  二月,封皇子昱为琅邪王。三月,诏戴思若、刘隗入卫京都。隗、协劝帝尽诛王氏,帝不从。王导帅其从弟中领军邃、左卫将军 、侍中侃、彬及宗族二十余人,每旦赴行台跪罪,王羲之当在其列。周 见状奏于帝,言导忠诚可信。

  三月,帝命导还朝,执手致诚,赞其大义灭亲,命为前锋大都督。又遣王 诣旨劝敦罢兵。 见敦不从,遂留之。又以王邃为尚书右仆射,周在为左仆射,戴思若为骠骑将军,周札都督石头,帝披甲劳师。又以甘卓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梁,周 领江州刺史,以慑敦后。敦军至石头,帝命刁协、刘隗、王导、虞潭等三方出战,皆败,宫省奔散,帝侧仅侍中二人,刘超直卫。敦拥兵不朝,帝遣使劝退,并谕:“如其不然,朕当归琅邪,以避贤路。”并命百官诣石头见敦。帝令刁协、刘隗,自率兵退谋出路。刁至江乘被杀。隗逃奔后赵石勒,为太子太傅,咸和八年(333)战死于潼关。

  王敦屯兵石头,拥兵不朝。帝命敦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江州牧、封武昌郡公,不从。敦杀周 、戴思若于石头南门外。帝又命王彬劳敦。彬见敦,伪称脚痛不能拜,敦怒曰:“脚痛孰若颈痛?”彬无惧容,仍昂首而立。敦入建康,以西阳王 为太宰,加王导尚书令,王 荆州刺史,改易百官。

  四月,王敦留府建康,自还武昌,遥制朝政。

  五月,梁州刺史甘卓回襄阳后被杀,王敦以从事中郎周抚代卓镇沔中。敦既得志,以沈充、钱凤为谋主,诸葛瑶、邓岳、周抚、李恒、谢雍为爪牙。

  七月,兖州刺史郗鉴因战乱饥荒退屯合肥。帝诏鉴为尚书,初入京师。徐、兖诸地被石勒所占。

  十月,王羲之叔荆州刺史、武陵康侯王 卒,年四十七。丧还建康,元帝命皇太子绍亲临拜柩,如一家人之礼。王敦以下邳内史王邃镇淮阴,卫将军王含为荆州刺史,武昌太守王谅为交州刺史。

  十一月,王敦罢司徒并丞相府,入并其建康府台。

  闰月,元帝忧愤而崩,皇太子司马绍即位,是为明帝。司空王导受诏辅政。

  是年七月,郗鉴为尚书,拜领将军,入王导府择王羲之为婿。《世说新语·雅量》曰: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佳,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①

  《王氏谱》:“郗夫人名璇,字子房。”甚工书。

  ● 明帝太宁元年(323),二十一岁,为秘书郎,在建康,与郗璇成婚。

  三月,改年太宁。

  四月,加王敦黄钺、班剑。以王导为司徒,敦自领扬州牧,移镇姑孰,屯田于湖。王彬苦劝敦更张,敦怒,命为豫章太守。

  六月,明帝立妃庾氏为皇后,以后兄庾亮为中书监,郗鉴都督扬州、江西诸军事,镇合肥。

  八月,王敦忌郗鉴,复表为尚书令。鉴回京,途姑孰见王敦,论旧朝失节,为敦所忌。鉴还,与帝谋讨敦。

  十一月,敦以王含为征东将军,都督扬州、江西诸军事,王舒为荆州刺史,王彬为江州刺史。

  王敦无子,患病,以王含子应为嗣。敦从事中郎周嵩言应不宜统兵,敦恶之。

  ● 明帝太宁二年(324),二十二岁,在建康,长子玄之生。

  正月,敦杀周嵩、周筵,进兵袭会稽,杀会稽内史周札并诸子。筵,札兄子。

  五月,王敦疾笃,矫诏拜王应为武卫将军以自副,以王含为骠骑大将军。沈充、钱凤密谋“俟敦死,即作乱”。

  六月,中书令温峤伪与钱凤结交以近敦,敦请为左司马,又为丹杨尹,使觇伺朝廷。峤至建康,尽以敦逆谋告帝,又与庾亮共谋讨敦之计。帝将讨敦,加司徒王导大都督、领扬州刺史,以温峤与右将军卞敦守石头,郗鉴行卫将军、都督从驾军事,庾亮领左卫将军,卞壶行中军将军,诏临淮太守苏峻、兖州刺史刘遐同讨敦,诏徐州刺史王邃、豫刺史祖约、广陵太守陶瞻等入卫京师。

  帝诏敦罪,敦怒,欲举兵伐京师,问记室参军郭璞筮之,得凶卦。敦素疑璞与温峤、庾亮善,大怒问璞:“卿寿几何?”璞答曰:“命尽今日日中”。敦乃斩璞。

  七月,王敦命王含帅钱凤、邓岳、周抚等水陆五万向京师,至江宁。温峤烧朱雀桁,使不得渡,以挫其锋。王导致书王含晓其理。郗鉴不与正面决战,选精锐渡水突破,斩其前锋,敦军大败。敦闻军败,顿起复匐,寻卒。王应秘不发丧,沈充举兵趣建康。宗正卿虞潭卧疾会稽余姚,与刘超、钟雅等东吴诸军起兵讨充。沈充、钱凤攻宣阳门,被刘遐、苏峻战败,逃至青溪又败,遂溃不成军。王含、王应父子奔荆州,王舒执其两,沉于江。钱凤、沈充落荒而逃,皆被杀。周抚、邓岳自首,得免死禁锢。有司开棺割敦首,并沈充首同悬于南桁。至此敦乱平。

  有司奏王彬等敦之亲属除名,《晋书·王彬传》曰:

  敦平,有司奏彬及兄子安城太守籍之并是敦亲,皆除名。诏曰:“司徒导以大义灭亲,其后昆虽或有违,犹将百世宥之。况彬等公之近亲”。乃原之。①

  由此可知,王羲之兄籍之此年任安成太守,何时任,失记。

  十月,以司徒王导为太保,加殊礼。

  ● 明帝太宁三年(325),二十三岁,为秘书郎,居建康。

  三月,立皇子司马衍为太子。

  五月,以陶侃为征西大将军、都督荆、湘、雍、梁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侃勤政爱民,士女相庆。

  六月,后赵石勒南侵,司、豫、徐、兖之地被占,晋军退守淮河以南。

  七月,以尚书令郗鉴为车骑将军、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兖州刺史,镇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

  闰七月,明帝卧疾,司马 、王导、卞壶、郗鉴、庾亮、陆晔、温峤并受诏辅太子。戊子帝崩,太子衍五岁即皇帝位,尊庾后为皇太后,临朝称制。以司徒王导录尚书事,与中书令庾亮、尚书令卞壶参辅朝政。加郗鉴车骑大将军。王导解周抚禁锢,引为司徒从事中郎。王羲之与周抚结为挚友。

  ● 成帝咸和元年(326),二十四岁,为秘书郎,居建康,次子凝之生。

  二月,改元咸和。

  六月,车骑大将军郗鉴领徐州刺史。朝中大事决于庾亮,司徒王导称疾不朝,而私送郗鉴,卞壶奏免官;又斥贵游子弟王澄、谢鲲为放达,庾亮皆不听。

  八月,以丹杨尹温峤为江州刺史,镇武昌。尚书仆射王舒为会稽内史。

  十一月,诏加司徒王导大司马,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

  王导从事中郎周抚出为宁远将军、江夏相,与羲之别,此后永无谋面。

  ● 成帝咸和二年(327),二十五岁,为司马昱会稽王友,在建康。

  秋,庾亮疑苏峻在历阳终为乱祸,与王导相谋,欲诏峻为大司农。峻执意不受,亮布以为防,以会稽内史王舒行扬州刺史,吴兴太守虞潭督三吴诸军事,庾冰为吴国内史。

  十一月,苏峻联合祖约反。

  十二月,苏峻袭陷姑孰。京师戒严,假庾亮节,都督征讨诸军事。

  是月丙寅,以吴王司马岳为琅邪王,徙琅邪王司马昱为会稽王。时昱八岁,以王羲之为会稽王友,始入府伴于侧。

  苏峻将韩晃击破芜湖桓彝,继而攻宣城。徐州刺史郗鉴欲率师赴难,诏不许。

  ● 成帝咸和三年(328),二十六岁,为会稽王友,在建康。

  正月,温峤自武昌发兵救建康,屯寻阳。苏峻率军渡至牛渚,屯陵口。

  二月,苏峻至蒋陵覆舟山,取道丹杨旧治秣陵攻建康,京邑危逼,士人逃东避难。诏卞壶都督大桁诸军事,与苏峻战于西陵,大败。峻攻入青溪栅,烧台省营署,一时荡尽,卞壶及二子皆苦战而死。庾亮与弟怿、条、翼等出京奔寻阳。京都百官奔散,殿省萧然。苏峻入台城,王导命侍中抱帝登太极前殿,与近臣等共登御床,拥卫帝。苏峻不敢上殿见帝,入后宫掠夺宫物,裸剥士女,财物俱尽。又捶挞王彬,命负担蒋山。峻称诏大赦,唯庾亮兄弟不在其例。峻自为骠骑将军、录尚书事,以王导居己之右,祖约为侍中、太尉、尚书令,弋阳王 为西阳王、太宰。峻遣兵攻吴国(今江苏省苏州市),内史庾冰逃会稽。以蔡谟为吴国内史。

  庾亮至寻阳,宣太后诏温峤为骠骑将军,加郗鉴司空。

  三月,庾太后崩。苏峻退屯于湖。

  四月,庾亮、温峤发兵讨苏峻。荆州刺史陶侃起兵响应,以孔坦为长史。郗鉴在广陵,亦率军赴难。

  五月,苏峻闻庾亮、陶侃、温峤率军东下,自姑孰还据石头,并逼帝迁石头。司徒王导密诏王舒、虞潭、蔡谟、顾众等三吴吏守受郗鉴节度,发兵救天子。

  六月,诸军围石头,与峻展开外围战。

  九月,峻心腹议杀王导等大臣,峻素敬导,不许。导使参军袁耽离间苏峻,己携二子奔白石。郗鉴大会僚佐,坚守京口。陶侃攻石头。庾亮、温峤与苏峻战于石白,峻败逃,为侃部所杀。

  ● 成帝咸和四年(329),二十七岁,为会稽王友,在建康。

  二月,诸军攻破石头,杀西阳王 并其二子,群臣迎帝还宫。峻部将苏逸、张建、韩晃、马雄皆战死,苏峻乱平。

  三月,论平苏峻功,以陶侃为侍中、太尉,封长沙郡公;郗鉴为侍中、司空、南昌县公;温峤为骠骑将军、始安郡公。庾亮上疏自陈“祖约、苏峻纵肆凶逆,罪由臣发”,离帝出镇芜湖以自儆。

  四月,温峤卒。王导以刘胤为江州刺史,陶侃、郗鉴疑惑,问导长子悦,悦曰:“此温平南之意也。”十二月,胤专务商贩,殖财百万,为后将军郭默杀害。

  ● 成帝咸和五年(330),二十八岁,为会稽王友,在建康,三子涣之生。

  正月,王导以郭默为江州刺史,为陶侃、庾亮所不满,联合出兵讨默;五月陶侃杀默,都督江州,回镇武昌。庾亮亦回芜湖。九月,南中郎将周抚监河北军事,屯襄阳,赵荆州监军郭敬虚张声势,欲袭襄阳,抚 奔武昌,襄阳被占,坐免官。十月,又以周抚为益州刺史。

  ● 成帝咸和六年(331),二十九岁,为会稽王友,在建康。

  正月,赵刘征掠娄县、武进,郗鉴击却之。

  九月,赵主石勒复营邺宫,以洛阳为南都,置行台。

  冬,帝令王导免拜。帝幼时,见导便拜,与导手诏则云“敬问”、“惶恐言”。侍中议宜明君臣之礼,小会自可尽礼。

  ● 成帝咸和七年(332),三十岁,为会稽王友,在建康。

  秋,赵郭敬南掠江西,陶侃迁将拒之,以南中郎将桓宣镇襄阳。十一月,进太尉陶侃为大将军。苏峻乱毁宫,王彬受命营造新宫,十二月,帝迁于新宫。

  ● 成帝咸和八年(333),三十一岁,为会稽王友,居建康,四子肃之生。

  七月,赵主石勒死,太子弘即位。

  是年,王羲之堂叔抚军将军王舒卒。

  ● 成帝咸和九年(334),三十二岁,出为庾亮征西参军,在武昌。

  六月,陶侃薨。加平西将军庾亮征西将军、假节、都督江、荆、豫、益、梁、雍六州诸军事、领江、豫、荆三州刺史,镇武昌。这时,会稽王司马昱十五岁,王羲之以会稽王友入庾亮幕府任征西参军,后为长史。从叔王导欲留任府内,致书婉拒。同在亮府的还有王胡之、王兴之、范汪、殷浩、孙绰、庾翼、孟嘉等,一时才俊如林,南楼咏谑,甚得其乐,《世说新语·容止二十四》记其事。王羲之在其信札中回忆起“武昌诸子”即指这些人。

  ● 成帝咸康元年(335),三十三岁,为庾亮征西长史,在武昌。

  正月,改元咸康。

  三月,司徒王导偶疾,帝幸其府,与群臣宴于王府,拜导并其妻曹氏。王导闻知侍中孔坦密谏劝止,出其为廷尉,坦辞疾归会稽。导征王氵蒙为掾,王述为中兵属。

  是年桓温为琅邪太守。会稽太旱,斗米五百,人相食。

  ● 成帝咸康二年(336),三十四岁,为临川太守,五子徽之生。

  二月,王羲之小叔尚书仆射王彬卒,年五十九。

  六月,孔坦卒。病时,会稽内史庾冰省之。

  是年,郗忄音子超生,字嘉宾,才华出众,为桓温所重,王羲之信中多次提到他。

  ● 成帝咸康三年(337),三十五岁,为临川太守,守母丧。

  正月,国子祭酒袁环、太常冯怀请兴学校,帝从之,立太学,征集生徒。然士大夫习尚老、庄,儒术不振。

    王羲之母卫氏亡于是年,葬临川。参见本书《迁归母兄墓》。

  ● 成帝咸康四年(338),三十六岁,守母丧,在临川。

  五月,以司徒王导为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司空郗鉴为太尉、征西将军;庾亮为司空。六月,改司徒王导为丞相。

  是年,王导征卫夫人之子李充为丞相掾。充举孝廉,精刑学,又以时俗崇尚浮虚,乃著《学箴》,以祛其弊。

  ● 成帝咸康五年(339),三十七岁,守母丧,在临川,六子操之生。

  三月,司空庾亮欲光复中原,表桓宣为司州刺史镇襄阳,其弟临川太守庾怿为梁州刺史镇魏兴;西阳太守庾翼领南郡太守镇江陵;以征虏将军毛宝为豫州刺史,与西阳太守樊峻率精兵万人戍邾城。后又命庾怿为江州刺史,屯半洲。太尉郗鉴以为“资用未备,不可大举”。太常蔡谟详尽彼我形势,认为“若弃江远进,以我所短,击彼所长,惧非庙胜之算”。遂诏亮不听移镇。

  七月,王羲之从父丞相王导薨,年六十四。导简素寡欲,辅相三世,仓无储谷,衣不重帛。征庾亮为丞相、录尚书事;以丹杨尹何充为护军将军;亮弟会稽内史冰为中书监,扬州刺史、参录尚书事。

  八月,王羲之岳父太尉郗鉴薨,年七十一。疾笃时,请诏蔡谟为太尉军司,加侍中,薨后为征北将军、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徐州刺史。郗鉴外甥周翼时为剡令,少遇饥乱,赖鉴得存,闻薨解职归,心丧三年,以报其德。

  九月,赵陷晋沔南、白石、邾城、义阳等地,庾亮自贬三级,以弟怿为豫州刺史,镇芜湖。

  ● 成帝咸康六年(340),三十八岁,母丧服阕,出为江州刺史。

  正月,庾亮薨,以弟翼代职镇武昌,尚书何充为中书令,陆玩为待中、司空。

  《晋书·王羲之传》载庾亮“临薨上疏,称羲之清贵有鉴裁,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庾亮好羲之书法,宋虞和《论书表》载:

  (羲之)尝以章草答庾亮,亮以示翼。翼叹服,因与王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书十纸,过江亡失,常痛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①

  十月十八日,王羲之叔王彬子兴之卒。其墓1965年1月9日被发掘,有《王兴之夫妇墓志》,言墓地为“丹杨建康之白石”。

  ● 成帝咸康七年(341),三十九岁,为江州刺史。

  三月,诏实王公以下至庶人皆正土断白籍。以往,侨寓江南的北方士族,即使人居各地,其户籍皆在京都。土断后编入当地,并以白纸记籍,称白籍,与当地人黄籍相区别。

  是年,王羲之堂弟王允之为江州刺史。频诏王羲之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从是年至永和四年(348)的五六年间,史缺其记,行迹杳无,惟梁陶弘景《与梁武帝启》曰:

  逸少自吴兴以前,诸书犹为未称。凡厥好迹,皆自向在会稽时,永和十许年中者。②

  可知曾在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生活过。王羲之任会稽内史时,在致堂弟书中亦提及居吴兴事,其书曰:

  坟墓在临川,行欲改就吴中,终是所归。中军往以还田一顷乌泽,田二顷吴兴,想弟可还以与吾,故示。想弟居意,故如往言。(《全晋文》卷24,页1594)

  此札可证王羲之在吴兴占田筑舍,并有“终有所归”之意。其居后为其子所居,献之书曰:“吾十一日发吴兴,违远兄姊。”由此可知,王羲之屡诏不就期间,曾居吴兴,但官职不明,故在后五六年间,暂以待职为宜。

  ● 成帝咸康八年(342),四十岁,待职。

  正月,豫州刺史庾怿以毒酒饷江州刺史王允之,允之密奏帝,帝曰:“大舅已乱天下,小舅复欲尔耶!”庾亮、庾怿为成帝母庾太后弟,故称大小舅。二月,庾怿饮鸩自尽。

  三月,庾翼在武昌,间传数有妖怪,欲移镇乐乡,征虏长史王述致庾冰书,以为不妥,朝议遂止。

  六月,成帝崩,弟琅邪王司马岳即位,封成帝子丕为琅邪王,奕为东海王。会稽王司马昱、庾冰、何充、诸葛恢辅政。以充为骠骑将军、都督徐州、扬州,领徐州刺史,镇京口。

  八月,以王允之为卫将军、会稽内史,未至而卒,年四十。

  十二月,立妃褚氏为皇后,以褚皇后父褚裒为建威将军、江州刺史,镇半洲。

  ● 康帝建元元年(343),四十一岁,待职。

  桓温尚南康公主,为庾翼所重。时杜 、殷浩、江夏相谢尚、长山令王氵蒙等一时俊杰,翼请殷浩为司马,诏除侍中、安西将军,浩皆不应。翼以灭胡取蜀为己任,与庾冰、桓温志同。

  七月,下诏庾翼北伐,为征讨大都督,移镇襄阳。翼表桓宣都督司、雍、梁、荆四郡诸军事、梁州刺史,前趣丹水;桓温为前锋都督,率众入临淮。九月。诏庾冰都督荆、江、宁、益、梁、交、广七州,领江州刺史,镇武昌,以为翼后盾;徐州刺史何充都督扬、豫,领扬州刺史,录尚书事、辅政;桓温都督青、徐、兖三州,徐州刺史;褚裒为卫将军,领中书令。

  王羲之支持庾翼北伐,致信会稽王司马昱曰:

  羲之死罪:伏想朝廷清和。稚恭(按:庾翼字)遂进镇,东西齐举,想克定有期也。羲之死罪、死罪!(《全晋文》卷24,页1597)

  ● 康帝建元二年(344),四十二岁,待职。幼子献之生。

  北伐无建树。桓宣攻丹水,反为赵所败,八月忧愤而卒。又值康帝疾笃,庾冰、庾翼欲立辅政的会稽王司马昱为嗣,而帝从何充议,立聃为皇太子。聃二岁,近臣多歧议。

  九月,康帝崩,何充奉遗旨由司马聃即帝位,尊褚氏为皇太后,临朝称制。何充加侍中、录尚书事。充以太后父褚裒都督徐、兖、青、扬州二郡诸军事、卫将军、徐、兖二州刺史,镇京口。

  十一月,江州刺史庾冰卒,年四十九。北伐告停,庾翼还镇夏口,复督江州,又领豫州刺史,乃缮修军械,大肆屯田积粮,以图后举。

  ● 穆帝永和元年(345),四十三岁,待职。

  正月,皇太后设白纱帷于太极殿,抱帝临轩,改元永和。以武陵王日希为镇东大将军,顾众为尚书右仆射。

  四月,诏会稽王昱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六条事。昱辟郗昙为抚军司马,谢万为从事中郎。卫将军褚裒为扬州刺史、录尚书事。时王胡之为吏部尚书刘遐长史。后王羲之与遐为姻亲,女孟姜适遐子畅。

  七月,庾翼卒。部将干玷作乱,安西长史江 等共诛之。

  八月,豫州刺史路永叛奔石季龙,赵王石虎使屯寿春。从何充议,桓温代庾翼为安西将军、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领南蛮校尉、荆州刺史,以刘忄炎监沔中诸军事,领义成太守。

  王羲之对庾冰、庾翼在近半年中相继去世甚感伤悲,致友信曰:

  庾虽疾笃,谓必得治力,岂图凶问奄至,痛惋情深。半年之中,祸毒至此,寻念相催,不能已已……(《全晋文》卷25,页1600)

  王云根《王羲之家世》云:“可以相信,最晚于晋穆帝司马聃永和元年,王羲之奉旨修编《琅邪王氏宗谱》。”诏侍中不就的五六年间,受命秘阁修谱,可为一说。

  ● 穆帝永和二年(346),四十四岁,待职。

  正月,何充卒,年五十五。充历官清正,用人皆宜功效,不私亲旧,以社稷为己任。

  二月,左光禄大夫蔡谟领司徒,与会稽王司马昱同辅政。

  三月,褚裒荐顾和为尚书令,殷浩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

  七月,以兖州刺史褚裒为征北大将军。

  十一月,安西将军桓温帅征虏将军、益州刺史周抚、南郡太守谯王无忌伐汉,以安西长史范汪守府事。

  桓温伐蜀,王羲之竭力支持,跃跃欲前,致周抚书曰:

  十四日诸问,如昨。安西有伐蜀意,复是大事,速送袍来!(《全晋文》卷22,页1585)

  《晋书》本传曰:“羲之既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故知无有定职,乘桓温伐蜀,愿披甲出征。“速送袍来”,反映了不乐赋闲,冀求披甲上阵的心情。

  是年,道士许迈移居临安西山,与吴兴相邻,王羲之造访之,弥日忘归,结为知交。

  ● 穆帝永和三年(347),四十五岁,待职。

  三月,桓温至彭模(今四川省彭州市),从袁乔计,以周抚子楚、参军孙盛守辎重,率军轻装奔袭二百里,三战三捷,袭取成都。李势降,成汉国亡。温留成都三十日,不乱滥杀,举贤旌善,蜀人悦之。温命周抚镇彭模,自还江陵。

  是年,王氵蒙卒,年三十九。

  ● 穆帝永和四年(348),四十六岁,为护军将军,居建康。

  八月,朝廷论平蜀之功,加桓温征西大将军,封临贺郡公。加谯王无忌前将军。袁乔龙骧将军,封湘西伯。

  司马昱疑桓温难制,引扬州刺史殷浩参综朝权、欲以制衡。桓温与殷浩遂相疑贰。召王羲之为护军将军,初不就,致殷浩书曰“素自无廊庙志”,不乐供职京师,称愿“驱使关陇、巴蜀……宜及初冬以行,吾惟恭以待命”。后经屡劝,遂从命,故致益州刺史周抚书曰:

  六日。昨书信,已得去。时寻复逼,或谓不可以不恭命,遂不获已。处世之道尽矣,何复所言。(《全晋文》卷22,页1585)

  “已得去”指上任护军。“遂不获已”,指未能去关陇、巴蜀和周抚共事。护军将军专领护军营兵,可受命出征,官三、四品。其《临护军教》文作于是时。

  十二月,以左光禄大夫、领司徒、录尚书事蔡谟为侍中、司徒,谟上疏固让不拜。

  是年,献之五岁,始学书,王羲之书《乐毅论》与之。又宋剡人姚宽《西溪丛语》曰:“王子敬年五岁,已有书意,(卫)夫人书《大雅吟》赐之。”

  此年,扬州刺史殷浩荐李充为剡县令,奉母卫夫人来剡。卫夫人作《笔阵图》,落款有“永和四年上虞制记”。①上虞县属会稽郡,在剡县北邻。

  ● 穆帝永和五年(349),四十七岁,护军将军,居建康。

  二月,征北大将军褚裒表请北伐。

  四月,益州刺史周抚斩范贲,益州平定,封为建城公。

  六月,桓温乘赵国内乱,自江陵出屯安陆,赵扬州刺史王浃举寿春降,以西中郎将陈逵进据寿春。

  七月,征北大将军褚裒伐赵,迁督护王颐之径往彭城,督护麋嶷进据下邳。加裒征讨大都督,率众三万,径赴彭城,北方士民归附日以千计。但因财殚力竭,智勇俱困,被赵南讨大都督李农战败于代陂,陈逵焚寿春积聚,毁城遁还,褚裒退屯广陵。裒上表自贬,诏命还镇京口。时河北大乱,闻晋军北伐,流民二十万欲渡河归晋,却逢褚裒已南还,皆不能自拔,死亡略尽。裒闻知,惭愤发疾,十二月卒。以吴国内史荀羡为徐州刺史。羡时年二十八,为中兴方伯之翘楚。

  是年,刘忄炎卒,年三十六。王羲之与忄炎相交,时许询宿忄炎家,与之晤面,结为知己,事备《世说新语·言语六十九》。与忄炎妹夫谢安等共登冶城,亦在为护军时。择谢奕女道韫为次子凝之妻,亦在此时。

  ● 穆帝永和六年(350),四十八岁,护军将军,居建康。

  闰正月,赵大将军冉闵杀石鉴,灭赵,改国号大魏。朝廷闻中原大乱,复谋进取,以扬州刺史殷浩为中军将军、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诸军事;以赵降将蒲洪为征北大将军、冀州刺史、都督河北军事,以蒲健为前锋。羌酋姚弋仲遣子姚襄率众五万击蒲洪,被洪战败,斩获三万余,洪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改姓苻氏。

  五月,庐江太守袁真攻合肥,虏其民还。

  十月,卫夫人卒于剡县,葬独秀山,子剡令李充墓庐守丧。王羲之为护军将军,致信吊唁曰:

  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遭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全晋文》卷26,页1607)

  王羲之母卫氏与卫夫人为中亲姊妹,故称姨母。从剡县至建康700多公里,行程约20天,待王羲之闻噩,已是十一月十三日,故知卫夫人卒于十月。

  十一月,苻健(原名蒲健)入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以民心归晋,与桓温修好,于时秦、雍、夷、夏皆归晋。

  十二月,蔡谟除司徒,历三年,陈疾不就职,太后屡劝不至,被废为庶人,隐居剡县沃洲。谢灵运《山居赋》曰“五奥”,蔡氏为一奥,当指谟。宋高似孙《剡录》云“蔡氏”为谟次子子叔,不妥。

  ● 穆帝永和七年(351),四十九岁,出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居山阴。

  正月,苻健在长安即天王、大单于位,国号大秦。

  八月,魏徐州刺史周成、兖州刺史魏统、荆州刺史乐弘、豫州刺史张遇以禀丘、许昌等诸城降晋;高崇、吕护亦以洛州降晋。

  十月,羌酋姚弋仲遣使降晋,命其为六夷大都督、督江北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大单于、高陵郡公,其子姚襄为平北将军、并州刺史、平乡县公。渤海逄约、乐陵太守贾坚亦降晋。

  十二月,正值北方宁晏,国无他衅之时,朝内桓温与殷浩暗斗即起。征西大将军桓温拜表北伐,未允辄行,率众四、五万顺流而下,军屯武昌,合朝大惧。殷浩欲去职避乱,吏部尚司王彪之、抚军司马高崧皆谏会稽王司马昱,令劝止。桓温还镇江陵。

  是年,会稽内史王述母丧守孝,以王羲之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终遂外放之愿。以孙绰为右军长史。携家初渡浙江,见山水秀异,便有终焉之志。到会稽,即致司马昱书曰:

  羲之死罪。复蒙殊遇,求之本心,公私愧叹。去月十一日发都,违远朝廷,亲旧乖离,情悬兼至,良不可言。且转远非徒无谘观之由,音问转复难通,情慨深矣!故旨遣承问,还愿具告。羲之死罪。(《全晋文》卷24,页1595)

  会稽郡为会稽王司马昱封国,王羲之早年曾为司马昱会稽王友,今又为其内史,故云“复蒙殊遇”。时郡内名士咸集,阮裕、李充和高僧竺道潜、支遁居剡县,谢安、谢铁兄弟居上虞,许询居永兴,王羲之与之共游山水。孙绰引高僧支遁会王羲之,论《庄子·逍遥游》,相交甚欢。右军将军统领浙东会稽、东阳、临海、永嘉四郡军事,作《游四郡记》。

  其时,王羲之和郗璇同生七子,其中玄之、凝之、涣之、肃之已入仕,女孟姜已嫁刘遐子畅。五子徽之十六岁,六子操之十三岁,幼子献之八岁,皆居山阴。

  是年,王羲之在山阴买宅,其书札曰:

  丘令送此宅图,云可得 (按:四十)亩。尔者为佳,可与水。丘共行视,佳者决,便当取问其贾。(《全晋文》卷26,页1605)

  “丘令”即姓丘的山阴县令,在其他书札中有“王会稽、丘山阴”。此宅园有水相通,王羲之很满意,故与丘令“共行视”后,决定问价购买。

  ● 穆帝永和八年(352),五十岁,会稽内史,居山阴。

  正月,苻健改秦王为皇帝,授苌太子。

  二月帝遣殿中都尉王惠去洛阳,以卫五陵。殷浩上书请北出许、洛,以安西将军谢尚、北中郎将荀羡为统督,从寿春、京口两道北进。谢尚不能安抚赵降将张遇,遇叛反,占据许昌、洛阳、仓垣,晋军受挫。秦皇以张遇为征东大将军、豫州牧。

  三月,姚弋仲病,集四十二子,命归于晋。弋仲卒后,子襄率众归晋,诏屯谯城。姚襄单骑渡淮,见谢尚于寿春。

  六月,谢尚、姚襄攻张遇于许昌,苻健命二万步骑增援,战于颍水诫桥,尚大败,退还淮南。殷浩亦退屯寿春。

  王羲之认为这次北伐后备不足,力不量行,不如还保长江,内蓄实力,以待时机,故致书殷浩和会稽王,剧言劝止,然未被纳。

  七月,以镇军大将军武陵王日希为太宰。抚军大将军会稽王司马昱为司徒,征西大将军桓温为太尉。

  九月,殷浩进屯泗口。

  十月,谢尚遣王侠攻克许昌。尚寻迁给事中,戍石头。

  是年王羲之在会稽巡视郡境,整顿吏治,提倡断酒,改善漕运,勤政于民。至剡县与谢安共诣阮裕亦在是时。孙绰《游天台山赋》曰:“王乔控鹤以冲天”,王羲之知琅邪王氏始祖王子乔羽化后主治天台山金庭洞天,号白云先生,遂以金庭为侨居地,遂生占田归居之意。服食之余,修行辟谷,并“重增辞世之笃”。

  ● 穆帝永和九年(353),五十一岁,会稽内史,开始经建金庭庄园。

  三月三日,王羲之邀谢安等41人,于山阴县城东南郊兰亭里修禊,曲水流觞,大会山水,并作《兰亭集序》,已显露回归自然之端倪。孙绰亦作《兰亭序》。李充应邀未至,因适逢母丧服阕,将离剡赴京任大著作郎,故寄《嘲友人诗》与羲之,回忆少年在王府“燕婉历年岁,和乐如瑟琴”的欢乐,表示“嘉会罔克从”的遗憾,并拜托他照顾墓庐,“愿尔降玉趾,一顾重千金”。晋制母丧两年三个月,以此推算,可知卫夫人卒于永和六年(350)。

  四月,安西将军谢尚为尚书仆射。

  九月,姚襄屯历阳,沿淮广兴屯田,训厉将士,为殷浩所忌,屡遣刺客刺之,为襄所恨。

  十月,殷浩自寿春率众七万北伐,欲进兵洛阳,王羲之和吏部尚书王彪之谏会稽王劝止,不从。浩恶姚襄,却以其为前驱,至山桑(今安徽省蒙城县北),襄反戈击浩,俘斩万余,浩大败,复命刘启、王彬之攻山桑,二人皆败死。

  十二月,姚襄渡淮河,屯盱眙,广收流民,众至七万,编为屯户,劝课农桑,又遣使建康,罪状殷浩,并自陈谢。诏以谢尚都督江西、淮南诸军事,镇历阳。

  殷浩北伐以失败告终。加之是年春夏吴越大旱,饿民流窜,王羲之建议开仓赈贷,断酒积粮,司马昱皆不纳,故称疾上疏,自请辞郡归耕。按晋占田法,王羲之官三品,可占田四十顷,遂至剡县金庭,开始经营庄园。其与亲友书曰:

  吾前东,粗足,作佳观。吾为逸民之怀久矣,足下何以方复及此似梦中语耶!无缘言面为叹,书何能悉。(《全晋文》卷22,页1582)

  “东”,点明庄园地望,即指金庭在会稽郡治山阴之东。“粗足,作佳观”,指已经开始建筑精美住宅,为归居作准备。《晋书》本传曰:“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遂付之以行。

  ● 穆帝永和十年(354),五十二岁,会稽内史,居山阴。

  正月,三年前降晋的魏将军周成,自宛(今河南省南阳市)袭取洛阳。桓温以殷浩北伐屡败,上疏废浩为庶人,徙东阳之信安(今浙江省衢州市),内外大权一归桓温。原会稽内史王述母丧服阕,为扬州刺史。《中兴书》、《世说新语》曰王羲之与王述构隙,述检察会稽,欲刁难羲之,故而羲之称疾辞郡。此系身后文学炒作,不堪细析,不足为凭。

  二月,桓温帅军四万自江陵伐秦,信告王羲之,云二十三日至长安,并云渭南形势,王羲之认为“想胜才弘之,自当有方耳”。姚襄降燕,燕王慕容隽进据黄河以南诸郡。桓温与秦军战于蓝田,大胜,紧逼长安。江西流军郭敞投姚襄,建康告急,谢尚还守京师。

  六月,桓温战白鹿原失利,还江陵。

  是年,王羲之迷恋道法,“方欲尽心此事,重增辞世之笃”,三次上疏会稽王司马昱请辞。冬,司马昱令“自表求解职”,故再次上表穆帝获准。其致亲友书曰:

  鄙疾进退,忧之甚深。使自表求解职,时已许。是之始,二三无所成。可以示众女,其劣,欲知消息。(《全晋文》卷24,页1596)

  他在明年离职时给司马昱的书中曰:“羲之死罪,去冬在东 ,因还使白笺,伏想至。”亦云“寻玩二三”,可见是在最三请辞后方准的。会稽至建康,1355华里,一信往复得一两个月,先后四次疏求,只少逾年,从是年冬获准推算,其第一次疏求辞退,当在一年前了。因为已经获准,故消息“可以示众”,让亲朋们都知道。

  ● 穆帝永和十一年(355)三月,五十三岁,辞官归剡县金庭庄园。

  春,留守会稽内史,先送家眷归金庭,作《东望慨然》帖,云“促膝未近,东望慨然,所冀日月易得,还期非远耳”。护军将军江 到会稽,接王羲之任会稽内史。王羲之辞归金庭,开始逸民生活。择良辰三月九日,在金庭庄园新居灵堂内肆筵设席,祭祀父母灵位,作《自誓文》,发誓“止足之分,定之于今日”,永不为官。《晋书》本传云“于父母墓前自誓”,而王羲之《自誓文》曰“敢告二尊之灵”,在他另札中亦有“刘夫人灵堂”语。陶弘景亦云“告灵不复仕”。灵即置于家中灵堂或神龛的灵位,或曰神位,俗称木子。古今民间从未有子孙在野外父祖墓前“肆筵设席”的祭祀习俗;况王羲之父王旷死于山西上党之战,根本不知墓所;而晋时尚无夫妻合墓之制;又那时,官家之墓多为坑墓,秘而不宣,不会公开去墓前设席。故《晋书》曰“墓前”,疑似笔误。王羲之辞郡后,孙绰为永嘉太守。

  五月,姚襄进据武昌。

  王羲之廿十七日致书司马昱,问:“不审尊体如何,得疾除也?”并告“民自服橡屑,下断,体气便自差强。”归后,服石药、修炼辟谷,经日不断。

  十月,以征西将军、豫州刺史谢尚都督并、冀、幽三州,镇寿春。

  是年王羲之归金庭后,去剡西独秀山谒卫夫人墓,受李充之托,照顾墓庐,后为其读书处。作《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传授书法,惠物于民。后县人敬仰,于此筑右军祠,奉为桃源乡主,为剡中名胜。

  是年末冬,计划去临川迁母墓后,应邀去寿春拜访谢尚。

  是年,潜心研究书法理论,总结实践经验,精心培育献之,作《笔势论》十二章授之,并勉励其“勿以难学而自惰焉”。

 

  ● 穆帝永和十二年(356),五十四岁,居金庭或山阴。

  二月,桓温请移都洛阳,章十余上,不许。拜温征讨大都督,以讨姚襄。

  五月,姚襄自许昌攻洛阳,周成苦战逾月。桓温自江陵北伐,攻姚襄,以解洛阳之围。桓温从江陵当阳发兵时,即信告王羲之,王羲之信札曰“见桓公当阳去月九日书,久当至洛”。八月,桓温战败姚襄,率军入洛阳城,王羲之在信中以“此公威略实著”、“古人之美,不足比踪”褒之。

  桓温在洛阳,置令守先帝五陵,部署军防,诏请谢尚为司州刺史,镇洛阳。王羲之得知谢尚因病未行,深叹曰:

  得仁祖(按:谢尚字)廿六日问,疾更委笃,深可忧。当今人物眇然,而艰疾苦此,令人短气。(《全晋文》卷25,页1603)

  后又以丹阳尹王胡之为司州刺史,镇洛阳,并信告王羲之,叹与亲朋别离。胡之为王羲之堂弟,信曰:“知比得丹阳书甚慰。乖离之叹,当复可言,寻答其书”。王胡之九月至洛阳,朝廷迁臣修复五陵,十二月,择吉释奠,因病未赴,遂作《释奠表》曰:

  伏承仰遵古典,以今月吉日,释奠先圣。率土臣民,顺风载说。臣宿婴重患,不获陪列,豫睹肃肃穆穆之容,仰望云汉,伏枕欣慨。(《全晋文》卷20,页1572)

  王胡之在洛阳,信告王羲之,丧乱时王氏祖墓被毁。王羲之于十月十七日致信曰:“旧京先墓毁动,奉讳号恸,五内若割,痛当奈何奈何!”其六子操之亦于同日以相同言词致信堂叔王胡之,并云“白笺不备”,可知其尚未入仕。当得知祖墓修复后,又致信王胡之曰:

  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①

  这就是著名的《丧乱帖》。王胡之在洛阳,不仅患疾在身,而且形势险恶,王羲之得知后曰:“每悬,胡云征事未有佳日,以逼势,不知卒云何尔。”

  是年,殷浩卒,年五十二。蔡谟卒,年七十六。谟居剡县沃洲,闭门不出,教授子弟数年。王羲之书曰:“蔡公疾笃,又加带下,日数十行”。蔡居在金庭南约15公里。蔡谟卒后,其二子邵、系曾居金庭,王羲之书曰:“二蔡过葬来居”。

  是年春末,兄籍之灵柩从建安(今福建省建瓯市)迁归,嫂周氏与子穆松归居。不幸的是,周嫂迁归后,数旬而亡,王羲之哀悼之:

  顿首!顿首!亡嫂居长,情所钟奉。始获奉集,冀遂至诚,展其情愿,何图至此。未盈数旬,奄见背弃。情至乖丧,莫此之甚……(《全晋文》卷23,页1590)

  七月十六日羲之报:凶祸累仍,周嫂背弃。大贤不救,哀痛兼伤,切割心情,奈何!奈何!遣书感塞,羲之报。(同上)

  ● 穆帝升平元年(357),五十五岁,居金庭或山阴

  正月,穆帝十四岁,褚太后诏归政,徙居崇德宫。帝加元服,告于太庙,始亲万机,改元升平,朝野庆贺。王羲之对“忽然改年,感远兼伤”。奉诏入京朝贺,称疾不赴,与友书曰:

  遂当发诏催吾,帝王之命是何等事。而辱在草泽,忧叹之怀,当复何言。(《全晋文》卷22,页1585)

  王胡之镇洛阳,时议以洛阳为西京诋毁胡之。建武将军、都督司、豫二州军事的桓云将此事信告王羲之,即致书会稽王司马昱曰:

  羲之死罪,前得云子诸人书,并毁顿胡之惟分。推难为心,当有西分者否?羲之死罪。(《全晋文》卷23,页1590)

  “云子”即桓云字,桓温二弟。

  是年春,王胡之乞病还东,回京都后病情转佳,准备归余杭家,致信王羲之,约他邀许迈同至余杭相会。许迈,丹阳句容人,江左著名道士,精石药,其父许副曾为剡令。许迈离家后居余杭,后移居临安西山,王胡之常从其采药山崖。王羲之当即致许迈信曰:

  得司州书,转佳,此庆慰可言。云与君数数或采药山崖,可愿乐,遥想而已。云必欲克余杭。之迟期,此不可言,要须君旨问。仆事中久,宜暂东。复令白,便行,当至剡槌上。二十日后还,以示。政当与君前期会耳,迟此,情兼一一。(《全晋文》卷24,页1594)

  王羲之辞归后与许迈采药石不远千里,修炼道法和服食皆尊以为师,有疑难病者,请为之断,敬称先生。写这封信时,王羲之在山阴多日,准备东归金庭,二十天后复居山阴,再与许迈商定去余杭行期,并送给剡槌纸。

  王胡之与王羲之、许迈在余杭相会后,便来山阴,王羲之书曰:

  修龄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末当去。(《全晋文》卷26,页1605)

  王胡之在上虞会谢安、支道林等,或游山泽,或清谈品藻,《世说新语》记下了许多他们之间的对话,如:“司州何如二谢?”等等。并与谢安等诗歌酬唱,其《答谢安诗》曰:“今也华发,卑高殊韵。”但不幸的是王胡之离会稽不久即病逝,王羲之信曰:“司州疾笃不果西”,而未能西去洛阳。王羲之报会稽王司马昱书曰:

  州民王羲之死罪:贤弟逝殁,甚痛乃何。白笺不备。王羲之顿首。(《全晋文》卷26,页1608)

  五月,谢尚卒。春,谢尚致书王羲之称病有好转,然王羲之曰:“仁祖转佳,然疾根不除,尚令人忧。”谢尚有二女而无子,其妻欲葬芜湖,谢氏不从。羲之也认为“异域之乖,素已不可言”,劝葬上虞。

  十二月,太常王彪之为尚书左仆射。

  是年,或许因兄家迁归,王胡之病归,王羲之邀集中表亲在金庭举行第一次聚会。仅据其书札所记,前来参加的有王耆之、王洽、王劭、王恬、王协、王荟、郗忄音、郗昙、谢道韫、范新妇等等,来者少住则几天,多则十几天。

  ● 穆帝升平二年(358),五十六岁,居金庭或山阴。

  八月,豫州刺史谢奕卒,灵柩迎回上虞,其弟谢安、谢万、谢铁隆重治丧。王羲之为奕姻亲,尽力参与,阮裕、许询、孙绰、支遁和扬州刺史王述等名流皆来吊唁。

  以奕弟谢万为西中郎将、监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豫州刺史。王羲之认为谢万谙于军事,致太尉桓温书曰:

  谢万才流经通,处廊庙,参风议,固是后来之秀。而今屈其迈往之气,以之俯顺荒余,近是违才易务矣。(《全晋文》卷22,页1581)

  桓温不从,又致信谢万,勉励他多和属下商议,遇事要随机应变,并与“士卒同甘苦”。

  十月,徐、兖二州刺史荀羡遇疾还,以御史中丞郗昙为北中郎将,都督徐、兖、青、冀、幽五州诸军事、徐、兖二州刺史,镇下邳。

  王羲之在金庭精心园艺,使其“佳观”成为花园。其致友书曰:

  仆近修小园子,殊佳。致果杂药,深可致怀也。(《全晋文》卷25,页1604)

  弊宇今岁植得千叶者数盆,亦便发花,相继不绝,今已开二十余枝矣,颇可观。(《全晋文》卷26,页1608)

  他还致信益州刺史周抚,求他从蜀地寄青李、来禽、樱桃、日给藤等种子,并告诉他:

  吾笃喜种果,今在田里,惟以此为事,故远及足下,致此子者,大惠也。(《全晋文》卷22,页1583)

  王羲之书信中所记金庭庄园的水果有:青李、沙果、海棠果、樱桃、大柿、橘、柑、栗、桃、榧等十多种。

  是年,王羲之为幼子献之求郗昙女道茂为妻,并按礼制呈送《求婚书》。郗昙为王羲之妻弟。

  是年,王洽卒。

  ● 穆帝升平三年(359),五十七岁,居金庭或山阴。

  八月,泰山太守诸葛攸和燕军战于东阿,大败。十月,诏西中郎将谢万从下蔡、北中郎将郗昙从高平击燕军。谢万率军入涡水、颍水,却逢郗昙因病退屯彭城,不问明形势,误以为是败归,即引众还,被燕军乘势追击,全军溃散,辎重皆弃,只身逃归,被废为庶人。郗昙亦降号建武将军。

  谢万被废为庶人后,致信王羲之,情绪低沉。王羲之书曰:“亦向得万书,委曲备悉,使人慨然。”遂写了一封很长的信去安慰他:

  古之辞世者,或被发佯狂,或污身秽迹,可谓艰矣!今仆坐而获免,遂其宿心,其为庆幸。岂非天赐,违天不祥。顷东游还。修植桑果,今盛敷荣。率诸子,抱弱孙,游观其间,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娱目前。虽植德无殊邈,犹欲教养子孙,敦退让。或有轻薄,庶令“举策数马”,仿佛万石之风。君谓此何如?比遇重熙去,当与安石东游山海。并行田尽地利,颐养闲暇。衣食之余,欲与亲知共欢宴。虽不能兴言高咏,衔杯引满,语田里所行,故以为抚掌之资,其为得意,可胜言耶!常依陆贾、班嗣、杨王孙之处世,欲希风数子,老夫志愿,尽于此也。君察此当有二言不?真所谓贤者志于大,不肖志其小。无缘见君,故悉心而言,以当一面。(《全晋文》卷22,页1582)

  信明白指出,这样惨重的失败能“坐而获免”,简直是天赐良机,已经很值得庆幸了。接着,详尽地介绍了自己归居田园后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愿景,鼓励他像东汉石奋那样,以“万石之风”“戒以轻薄”,又要像陆贾、班嗣、杨王孙那样对待人生,教育子女。写信时,同时败归的郗昙正好在王羲之这里,故书云:“比遇重熙去,当与安石东游山海。”安石,万三哥谢安。

  ● 穆帝升平四(360),五十八岁,居金庭或山阴。

  谢万回上虞老家后,访王羲之。王羲之书云:“阿万来,一昔不得眠,便大乏。”

  春,献之十七岁,与表姊道茂完婚。道茂婚后多疾,王献之书曰:“新妇服地黄汤来似减,眠尚未佳,忧悬不去心。”或因此而惹出离婚之说。

  八月,谢安四十一岁,出为征西大将军、太尉桓温司马,朝野轰动。时议“安石不出,当如苍生何!”故后人引以为典故,曰“东山再起”。王羲之极重谢安,政事、游弋、书法、围棋、音乐常相交流,为莫逆之交。

  王羲之因长期服散药,多疾缠身。天台山金庭洞天佛道皆行辟谷法,不吃米面、鱼肉,只吃果、蔬,《史记》所谓汉张良所创之“乃学辟谷,导引轻身”之法。相传王羲之在金庭白云洞王子乔吹笙处,辟谷数旬,饿得骨瘦如柴,不得不下洞食谷,其书曰:

  下由食谷也。自食谷,小有肌肉。气力不胜,更生余患。去月尽来,停谷啖面,复平平耳。(《全晋文》卷25,页1601)

  是年家祸频发,两个小孙女旬日而亡,其书曰:

  延期、官奴小女疾病不救,痛愍贯心。吾以西夕,情愿所钟,唯在此等。岂图十日之中,二孙夭命,惋伤之甚,未能喻心,可复如何!(《全晋文》卷22,页1586)

  延期女四岁,官奴小女玉润更小。延期、官奴当是操之、献之兄,时居山阴。王羲之书中有“官奴妇产,复委笃”。玉润居山阴,病已十日,官奴才抱来金庭。王羲之请道士为小孙女上章,其首过书云:

  官奴小女玉润,病来十余日,了不令民知。昨来忽发痼,至今转笃……良有民为家长,不能克己勤修,训化上下,多犯科诫,以至于此,民唯归诚待罪而已……①

  此为王羲之众多书札中留之于世的唯一一份首过书。“昨来”指从山阴来金庭。

  ● 穆帝升平五年(361)五十九岁,卒葬金庭瀑布山。

  正月,郗昙病重,来王羲之家,请道士上章,并书告郗忄音曰:

  郗故病笃,无复他治,为消息耳,忧至深。今移至田舍,就道家也,事毕当吾遣信。(《全晋文》卷22,页1584)

  “田舍”,当指金庭庄园。郗昙终不治而逝。其女道茂怀孕后,体况更恶,王羲之信曰:“丧际,贤女动气疾,当时乃勿勿,今已除也。”又曰:“郗新妇更笃,忧虑深。”果产后母子双亡,其书曰:

  自新妇母子去,寂寞难言。思子辈不可言。

  王羲之频遭家祸,书曰:“向又惨惨自举哀,乏气勿勿,知便当西。”欲外游散心,故致书周抚,想远游汶川、岷岭。其书曰:

  足下今年政七十耶?知体气常佳,此大庆也。想复勤加颐养。吾年垂耳顺,推之人理,得尔以为厚幸。但恐前路转欲逼耳。以尔要,欲一游目汶岭,非复常言。足下但当保护,以俟此期,勿谓虚言。得果此缘,一段奇事也。(《全晋文》卷25,页1604)

  “吾年垂耳顺”,可知此札写于五十九岁。在王羲之留世的书札中,以致周抚信最多,可说传书无间。周抚给他寄来果种、邛竹杖、盐、药等物,告诉他汶川、峨眉的风景和气田、盐田等蜀中趣事,王羲之则多次表达待献之婚后将游巴蜀,以尽“向平之愿”。可惜的是,此原终未实现。这或许是他写给周抚的最后一封信,不久一病不起。

  五月,穆帝崩,成帝长子琅邪王司马丕接位,立王氵蒙女为王皇后。王羲之例行上疏表贺:

  伏惟陛下,天纵圣哲,德齐二仪。应期承远,践登天祚。普天率土,莫不同庆。臣抱疾遐外,不获随列,瞻望辰极,屏营一隅。(《全晋文》卷23,页1589)

  夏末秋初,王羲之病入膏肓,由浮肿发展到“举体急痛”,继而卧床不起。他想起了密友谢安,想起了那次在金庭庄园的中亲欢聚,想到有许多心里话要和他们当面讲,或许“知便当西”,或许“冀病患差”,故想于“秋末初冬”的秋收季节,再次邀集中表亲属欢聚一堂,“实望投老得尽田里骨肉之欢”。下面这封信,写下了他生前的美好心愿:

  安复后问不?想必停君诸舍。疾苦差也,便疾绵笃,了不欲食,转侧须人,忧怀深。小妹亦故进退不孤。得散力,烦不得眠,食至少。疾患经月,兼憔劳不可言。迎集中表,亲疏略尽,实望投老得尽田里骨肉之欢。此一条不谢二疏,而人理难知此。不知小却得遂本心不?交衰朽羸劣,所忧营如此,君视是颐养之功,当有何理?今都绝思此事也。冀疾患差,末秋初冬,必思与诸君一佳集,遣无益,快共为乐,欲以少日,补顷者之惨蹙也。追寻前者意事,岂可复得!且当卒目前,及当此急要。愿诸君各保爱,以俟此期。未近见君,有诸结,力聊以当面。(《全晋文》卷22,页1585)

  据梳理《王羲之集》,他生前的最后一封信是写给谢万的。谢万被废为庶人后,是年冬复出为护军将军,王羲之去信宽慰,信中提及“时玄平顷命”。玄平即范汪,升平五年(361)十月,为安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因延误军期被废为庶人。可知这封由他人代笔的信写于暮冬,不久王羲之仙逝。

  王羲之卒后,帝谥金紫光禄大夫,家人谨遵遗训,坚辞不受。葬金庭瀑布山,子孙们在山麓墓庐守丧二十七个月,即今金庭观旧址。道士褚伯玉居三十多年,修炼辟谷,广授生徒,始有金庭馆之名。王羲之百岁后,其五世孙王衡舍墓庐为观。至隋大业七年(611),王羲之逝世250周年之际,居吴兴的七世孙智永和尚嘱徒尚杲赴金庭展墓,会同王氏八世孙乾复,在瀑布山麓筑墓亭,逢节拜祭,此即今金庭观王羲之墓亭。

  《金庭王氏族谱》简介

  王羲之辞去会稽内史后,和妻子郗璇带着十七岁的六子操之和十二岁的幼子献之及一些孙儿、孙女来到新建的金庭庄园,过晚年逸民生活。同来的有操之的乳母毕氏和献之的保姆李如意,还有众多的使女和奴僮。

  和一般隐士不同,王羲之出身名门望族,是一个致仕的高官,其父是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的嫡亲姨表兄,故享有朝廷制度规定的许多特权。比如,按晋朝占田法,他官三品,可占田四十顷,得荫衣食客三人、荫典计客二人、佃客十户,享有一个很大的士族庄园。在庄园里,不仅有他家居住的多幢精舍,还有奴仆和佃客们居住的许多野舍。王操之辞官后归居金庭,他也是个三品官,可占田四十顷。所以,金庭庄园仅王羲之父子就可占田八十顷,在东晋士族庄园中当属于大型庄园了。中国农村的姓氏村落,就是在祖宗留下的土地资源上生存和发展的。这个庄园就是金庭王氏千百年来赖以繁衍生息的基础。

  一个姓氏村落的家谱,是这个村落的一部历史。《金庭王氏族谱》记录了王羲之、王操之后裔们在这里生活了1600多年的历史轨迹。他们从唐朝前收集并保存家乘资料,至宋朝开始修谱,历明、清而至于今,八次续修,内容真实而丰富,成为琅邪王氏中王羲之、王操之一派从一世至今五十九世代系连贯的唯一一部族谱。

  金庭是王羲之晚年的归宿。金庭洞天是琅邪王氏始祖王子晋的道场,王羲之能以金庭为家,是他的缘分,也是他的理想选择。他在这里经营庄园,归居六年,安息在王子晋吹笙处白云洞东的瀑布山中。他的夫人郗璇高寿九十多岁,儿孙满堂,朝廷赐以鞠养,仙逝后和他相依相伴。他留给子孙们的不仅是田地和房屋,而且是一直流传至今具有普世价值的书圣文化。

  王羲之七子的谱系情况

  金庭是王羲之的家,他的第六子操之一派的发迹地,其他六个儿子徙居各地,族谱难以收集。今天,普天之下称王羲之为始祖者比比皆是,但大多数如若浮萍,谱线难接。王云根《王羲之家世》(2004年,北京出版社出版)对七子情况有粗略介绍。

  长子玄之字伯远,《晋书·王羲之传》曰:“玄之早卒。”羊欣《采古来能诗人名》曰:“善草书”。宋桑世昌《兰亭考》载其永和九年(353)兰亭诗一首:“松竹挺岩崖,幽涧激清流。萧散肆情志,酣畅豁滞忧。”妻庐江何氏,无子,以弟凝之长子蕴之为嗣。王羲之书中以“大奴”、“远”昵称,如“得远嘉兴书”、“远得足下书”、“知远比当造”等等。另书中“大儿恒救命”,“远妇疾犹尔”,可知玄之夫妇早卒。

  次之凝之字叔平,《晋书·王羲之传》附载:“亦工草隶。仕历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为孙恩所害。”可知死于隆安三年(399)。参加兰亭诗会,有四言、五言诗各一首存世。妻谢奕女道韫,东晋才女,善诗文,有林下风。生四子。蕴之过继兄玄之,家谱云:“晋举秀才,为秘书郎。”传四世孙懿之后失记。次子平之,为骠骑长史,与父同时为孙恩所害,生二子,后失记。三子亨之,字公干、四子恩之,皆为孙恩所害。

  三子涣之字子肇,参加兰亭诗会,存五言一首。工草隶,仕历秘书郎,海盐令。生一子,名淳之,后失记。

  四子肃之字幼恭,家谱云:“仕晋为骠骑谘议、太子左中允,徙居吴兴郡。”参加兰亭诗会,存四言、五言各一首。妻周氏,生一子,名佚。孙二,道迄、道隆。家谱云:道迄“涉学善书,为始兴王世子师,补中书令史。”道隆“仕宋为南台御史、员外散骑侍郎、兰陵太守,泰始二年,兼中书通事舍人,废帝时为右军将军,南朝宋元徽二年(474),领羽守朱雀门,为贼兵所杀,赠辅国将军。”《南史》有传略。道隆生一子,名法贞,后失记。

  五子徽之字子猷。参加兰亭诗会,今存四言、五言诗各一首。性放诞,雪夜从山阴乘舟访剡山戴逵,造门不入而返,传为美谈。特喜竹,云“何可一日无此君”。仕历大司马桓温参军、车骑将军桓冲骑兵参军、黄门侍郎,辞归山阴。家谱载“妻贺循孙女,生桢之、宣之、靖之,葬剡县金庭山。”《晋书·王羲之传》有附传,云“子桢之”,又云:“祯子字公干,历位侍中。”隋朝时,吴兴沙门智永为其五世孙。

  六子操之,《晋书·王羲之传》曰:“操之字子重,历侍中、尚书、豫章太守。”据《金庭王氏族谱》,操之生宣之、慧之,今金庭王氏皆为其后裔。但《王羲之家世》曰:“继兄徽之次子宣之为嗣。”又说:“操之久婚未生。”操之新婚后,于升平四年(360)生宣之,时二十岁,王羲之尚在世,何须嗣?

  七子献之字子敬,妻表姊郗道茂。道茂早亡,后尚新安公主。起家州市簿,历秘书郎、秘书丞。谢安请为长史,转吴兴太守,拜中书令。少从父学书法,卓有成就,与父合称“二王”。《晋书·王羲之传》附其传曰:“无子,以兄子静之嗣。”静之是徽之第三子。据新昌《天姥王氏宗谱》载,王献之孙尚之徙居南明(今浙江省新昌县城),并在鼓山为祭祀王羲之而建右军祠。尚之孙超之为南朝梁武毅将军,卜葬剡之长潭西山,其子逊之奉母筑室西山之麓,为新昌长潭和图山王氏始祖,今嵊州市长安、谷来、叶村、南岙和绍兴王坛等地王氏皆为其后。又云宋状元王十朋为王羲之二十一世孙。王云根《王羲之世家》谱系与此稍异。

  女孟姜,嫁刘遐子畅,生一子名瑾,一女嫁车骑将军谢玄子 ,生山水诗人谢灵运。孟姜小于凝之,长于涣之、肃之,家余杭,王羲之书信中常提及“姜”,即她。

  《金庭王氏族谱》载王羲之七子为“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献之、番之、穆之”。缺涣之、肃之,多了 之、穆之。这既是一个疏勿,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据《琅邪王氏谱》,王羲之兄籍之有三子:“ 之、腾之、益之。”①又王羲之书信中常提及兄子“穆松”,本书《迁归母兄墓》一节有详细说明。或许 之、穆之为籍之子,因兄嫂有抚育之恩,故将其子视同亲生,将其二人神位供奉于家庙王羲之子系中,而录之于谱。孰是孰非,不一而定,以俟方家。

  《金庭王氏族谱》修纂流程

  《金庭王氏族谱》以王羲之为一世祖,王操之为二世祖,依次瓜绵,至今已历五十九世。琅邪王氏为魏晋南北朝豪门,朝廷藏有《王氏谱》,记有出生、死亡、入仕、职官、爵禄、荫封、袭承等史料,以备核查,防止冒名。家族亦自制家乘传世。至唐朝,王羲之十五世孙王胄,集家乘一帙,为金庭王氏制谱之伊始。据光绪《金庭王氏族谱》卷二载,胄字匡允,生于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卒于元和十年(815),配尹氏,子五,葬金庭奶坞山之原。家谱称其为“始创族谱阖族之祖”,画像作赞,并书小传曰:

  公襟度潇洒,志尚高洁。博涉史籍,好贤礼士。每延文学之士,以教诸子。晚创家乘一帙,存于家。脱然尘俗之外,结盟泉石,以乐终身。(谱第二卷,页40)

  宋《剡录》载“《王氏世家》五卷,《王氏家牒》十五卷。”胄制家乘当属其中。胄时,金庭王氏门第极高,谱共载11人,其中介甫为廷尉,祚为盐铁使、谏议大夫、扬州刺史。胄之前,每世仅数人而已。

  金庭王氏,族有家庙,户有灵堂神龛,供奉先祖神位,世系俨然可稽,加之副以坟籍,家乘繁富,真实可信。如十八世忠信(807——889)、忠良兄弟,唐太和间同榜进士,族谱载以简传,曰忠信为谏议大夫。罗隐(833——909)《寄右省王谏议》诗曰:“却看金庭芝术老,又驱车入七人班。”说明忠信确有其人,并且晚年归居金庭,和薛能《送浙东王大夫》诗“空馀骚雅事,千古傲刘桢”,以王大夫比建安七子之刘桢意同。罗隐还有一首《投浙东王大夫二十韵》诗曰:“自愧三冬学,来窥数仞 ”,可知为忠信门生。从薛能诗中可知忠信于唐乾符二年(875)暮春告老还乡。薛能、罗隐诗和谱可资互证,这是宋朝以前《金庭王氏族谱》谱系可验证性的明显例证。尽管该谱前三十世,每世仅十人左右,足见其宁精勿滥的严肃性。

  金庭王氏的第一部家谱作于宋大观(1107——1110)中,由王羲之第二十六世孙王宏基修纂。宏基字立本,生于熙宁元年(1068),卒于靖康元年(1126)。大观间举人,初授亳州、绛州教授,宣和间为国学直讲,后引疾归金庭,“历纂前徽,汇为一谱,缮写成帙,有待付梓”。淳熙十年(1183),吏部尚书兼知枢密院事汪应辰为之序。《剡录》载“《王氏家谱》二十卷”,此谱或为其中之一。

  宋淳熙《金庭王氏族谱》已不见,今存清康熙、光绪《金庭王氏族谱》汪应辰序,可略知其规模,故摘录如下:

  ……羲之文章墨妙,卓绝古今……晚自会稽徙居剡之金庭,入山逾深,构胜逾夥。五老、香炉竞秀,洞天福地争奇。书楼墨池,脍炙人口。传二十六世曰宏基,字立本者……乃其好古博雅,述作无倦,忄卷忄卷于谱牒之间,举祖德家声,前贤懿范,绘像列图,集成卷帙,以贻厥范。盖欲后代子孙披图而知式谷之隆,按籍而思箕裘之美,非徒纂述前修而夸耀来裔也。本大枝,分源流派别,同在一脉者,宁无继述之思乎!(谱第二卷,页13~14)

  所谓大枝、源流和派别,以周灵王太子王子晋为王氏始祖,至三十三世王羲之父旷,列《初系表》。其中,十四世分舒为琅邪派,泽为太原派。琅邪派至三十一世,祥为江北祖,览为江南祖。金庭王氏则以王羲之为一世祖,王操之为二世祖、宣之为三世祖,即金庭王氏之本系。宏基迁居岩头,为析派分居之始,故始制家谱,以备后裔分清源流。

  自宏基谱后,直至明宣德五年(1430)王文高续修,历247年,其间无修谱记载。王胄为十五世孙,创家乘时,同辈居金庭者11人。王宏基为第二十六世孙,同辈仅8人,到三十七世孙文高时,同辈已多达101人,诚如喻安性所说:“衰盛显晦之殊遇,智愚贤不肖之殊品,日异而月不同。”可见已出现穷富分化,一个文化低下的弱势群体已经形成。这个群体安居本土,生育能力强盛,故金庭自元、明之后,已经驶入了人口增长的快速道。这无疑增加了修谱的紧逼感和复杂性。

  王文高,字斯浩,号西谷,孝子王琼子,生于明洪武六年(1373),卒于正统十二年(1447),为族中首富,业儒不仕,居家孝母,福利于民。家中珍藏谱牒杂书,故修谱为其毕生盛事。宣德五年(1430)谱成,文高为之跋曰:

  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爱剡金庭山水之胜,筑馆而居,始占籍焉。盖高之三十七世祖也。自六朝历唐宋,世代辽远,允嗣繁多,宜有记录。先是胄府君者,为右军十五世孙,尝创有家乘。宏基府君者,又胄府君之十一世孙,尝有族谱。高也,什袭珍藏,惟恐失坠,至于今又数百年矣。世代逾远,允嗣逾繁,乌容无以续之。乃仿欧阳氏世经人纬例,纂图而系之,共为若干卷,翼以凡例一十七条,命叔子钝缮录成帙,分畀族人,家各一编。(谱第九卷,页210~211)

  是跋记载王氏修谱经历最确,点明文高修谱依据“什袭珍藏”宏基谱手稿本,真实可信。文高公卒后,明景泰二年(1451),山阴文学名士镏师邵为之序,良有好评曰:

  文高公以旧谱湮阙,重复纂修,缮写成帙,阅之者谓其事核文驯,不虚美,不隐恶,宛然麟经一部也。(谱第一卷,页16~19)

  明天顺元年(1457),又请吏部尚书魏骥为之序曰:

  兹取王逸少三十七世孙文高公所重修谱稿若干卷,三复之,斤斤然惟是崇实祛虚、务直排曲之为。加意观其溯江北、江南之初分,以及山阴、剡溪之再判,往往辞尊居卑,辞华居质,而无所讳,则其劲乎,不屑以假乱真之意可镜矣!(谱第一卷,页20~23)

  由此可知,谱分“若干卷”,已具相当规模。谱系不仅以览为琅邪江南派,祥为江北派,而且又以王羲之为世祖,分金庭派和山阴派。那时,已经出现山阴王氏和金庭王氏相混淆的情况,故文高公判明真伪,不至于使其以假乱真。其实,金庭王氏和山阴王氏之间的裔系至今仍有杯葛。

  明成化八年(1472),文高孙暄(1438——1488)登进士,为仪部郎,经增补后,又请户部尚书潘荣为序曰:

  考其旧谱,自逸少上溯太子,谗二十六世,而自逸少下迨今日,已四十余世矣!就四十余世之中,略加综合,其科第、官爵、建置、撰述,已琅琅可观。(谱第一卷,页24~27)

  文高谱一跋三序,规模、体例略备。制定了修谱的基本原则和大概内容,尤其是凡例首条,明确论定金庭王氏以王羲之为始祖曰:

  吾先系出琅邪,而称金庭者,盖缘内史来剡之金庭山。

  至四十三世孙王应昌(1548——1630),明万历元年(1573)进士,知番州、雷州、解州,万历三十五年(1607),遵父老嘱,致仕归里,续修族谱,参加者31人,于天启二年(1622)谱成。除列初系、中系、本系外,新增闰系和析系。记述有增,体例有变,厘为八卷,由王氏甥都察院御史、给事中喻安性为之序曰:

  余读金庭王氏谱,深信其可征者,岂无据而云。然者,吾剡多旧俗,而金庭王氏则尤吾剡中之最旧者也。王氏自周太子晋易姬而王,谱之在洛、在琅邪者不具论。即晋内史逸少迁剡迄今,历世凡四十余,历年且千有余百。然唐大历中,胄溯内史谗十五世,已创有家乘,则十五世之记载安在其不可征;宋大观中,宏基溯胄谗十一世,又辑有族谱,则十一世之纪载安在其不可征;至本朝正统间,文高溯宏基又十一世,而钝、而晚祖孙父子纂述一堂,则十余世之纪载又彰明大备,无一不可征者。我舅氏晋源公应昌溯文高虽六世,而历年则百有余岁矣!其间枝派繁衍,讳字淆杂,兴废沿革之殊制,盛衰显晦之殊遇,智愚贤不肖之殊品,日异而月不同。(谱第一卷,页28~32)

  应昌与同邑周汝登密交。周汝登系王阳明再传弟子,人称海门先生,主纂《嵊县志》,为通政使、户部侍郎。天启五年(1625)为之序,称赞“兹谱一字一滴血”,并晓以金庭史略云:

  继内史者为子重氏,礻是躬入仕,德用炳然,于诸子中独从父徙。建周灵王庙于石鼓里,建白云士祠于红石朱山。五世孙讳衡者,舍宅为观,置焚修田四百六十亩。嗣后树功德于唐宋间者,代有哲人。至我朝,讳文高、讳钝、讳尚德等,行谊卓越,具足以培固本源,历稽世德。(谱第一卷,页33~37)

  王应昌在周汝登作序后,全谱盖定,为之跋曰:

  孝子顺孙有述,节妇义夫有评,善人有记,义士有旌。条例井然,体裁截然,惩劝凛然。为例凡十有八,为卷凡十,  洋洋,成一钜典。(谱第九卷,页212~213)

  自应昌谱后,清康熙、乾隆、咸丰、光绪次第续修,已成三世一修之定习。按修谱之制,新谱照录旧谱,则旧谱废,在新谱中仅收旧谱《序》、《跋》,故《金庭王氏族谱》仅存光绪谱,而旧谱中仅康熙谱一部幸存于世,今珍藏于嵊州市文管会。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重修《金庭王氏族谱》,并绘有金庭观形胜图。谱分三十六事,依次为:序文、旧序、凡例、目录、境图、遗像、初系、中系、闰系、析系、科第仕宦、岁贡例贡、录臬、恩典、乡贤、义迹、义士、孝子顺孙、节妇、义夫、善人、冠带、耆英、沿革、山川、居址、第宅、坟墓、寺观、庙宇、亭院、祠宇、坊表、桥梁、祥瑞、跋语。

  清康熙间,金庭王氏人口大增,仅四十七世一代已达415人。户数逾千,房分八派,村分华堂、岩头、观下、小坑、中里宅、后厂、天马、前王、岙口,修谱之资捉襟见肘,故规模比应昌谱大为删减。主纂四十七孙象山县训导王鉴浩《跋》曰:

  凡传铭并载者,则存其传而去其铭,若夫诗、赋、序、录,则一概不留。(谱第九卷,页220)

  留传去铭,情若可谅,诗赋序录皆删,实堪忧嗟,皆因贫穷而文化殁矣!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请进士张月鹿续修,除新增户口外,全谱内容承康熙谱。

  清咸丰十一年(1861),聘嵊西贡生邢佳畹(字愚庵)续修,并为之序,四十九世孙王汉森作《跋》。修谱时,发现散落各村的应昌谱残本,却好合为全璧。在校阅明代时期分支、干支和生卒年时,发现干支错误较多,一一予以校正,并加以说明。邢氏则专校文籍,凡被康熙谱所删之诗赋文铭皆重新补入,可谓功德无量。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聘甘霖赵树诚(字意园)第七次续修,并为之序,与咸丰谱相续,厘为大开本七卷七册,今仅存一部,由嵊州市档案馆代保管。

  2005年1月,金庭王氏组成《金庭王氏族谱》编纂委员会,以王汉燧为总编,王顺林、王维庆为副总编,聘胡百全为主编,开始续修族谱。是谱影印光绪谱的全部内容,广征内外地王氏后裔,凡新增人丁,根据现行法律,男女平等,不分本系、闰系,皆一并合入同一世系,使之与光绪谱相续。新增《文人录》,收集民国至今有大专、院校以上学历者402人,皆附以照片。对近年认祖归宗的嵊州市东山王王氏和宁海长街、新城王氏,经核实,与其签订《认祖归宗议定书》,认定其为金庭王羲之后裔。全谱于2006年刊印,分为精装本九卷九册,分给八派房族珍藏。本篇凡引用谱中资料,皆引自此新谱版本中的影印光绪谱,个别缺失处,则从清康熙谱核定。

  金庭庄园的地籍和幅员

  如果你问金庭的老丈,王氏的土地有多大?他会这样说:站在瀑布山山顶上大喊一声,凡是听得到的地方都是王氏的山;平溪的水由南向北流,汇入晋溪,两岸都是王氏的田。此说虽属虚夸,但正确指点了金庭庄园山水田地的大概所在。

  在清康熙、光绪谱中,列山川、居址、第宅、坟墓、义田等章节,对王氏所占的山水、田园、村落介绍甚详,是考察金庭庄园地理和范围的基本资料。尽管历史沧桑,田地有进有出,但总体不会有太大变化。

  大概而言,金庭庄园以今王氏最集中的华堂村为中心,分为两部分:南则王羲之卒葬地金庭观,以山为主;北则平溪河谷平地,庄园的田园所在。

  金庭观在瀑布山麓。王羲之于瀑布山上卜筑寿域,在山麓筑庵为读书斋,宋范成大《再赠寿老》诗曰:“澹斋寂寞澹庵空,玉柱金庭一梦中。”名曰澹庵,故号澹斋。其实这是升天后为儿子们预先准备的墓庐。他去世后,按晋丧制,已经入仕在外的凝之、涣之、肃之、徽之皆必归家,和在家的操之、献之一起,守丧两年三个月,此即金庭观最早的建筑物。守丧期间,停止娱乐,埋头读书,常称墓庐为读书楼。故金庭王氏有“结庵守茔,孝悌兴家”的传统。王羲之去世50年后,晋义熙七年(411),钱唐褚伯玉来此修炼白云道术,并设馆授徒,达三四十年,名金真馆。至南朝齐,王羲之五世孙衡,官义兴太守、黄门侍郎,晚年归居金庭,将墓庐舍宅为观,建右军祠、书楼、墨池,并置田460余亩为观产,始名金庭观。隋大业七年(611),王羲之逝世250周年,吴兴(今浙江湖州市)僧尚杲遵师智永嘱,来金庭展墓,与王羲之八世孙乾复等在瀑布山麓建王右军墓亭,以资祭祀,于此金庭观旧制形成。唐元和二年(807),沙门裴通等两三道友游金庭观,并作《金庭观晋右军书楼墨池记》,时书楼墨池“旧制犹在”,但“书楼阙坏,墨池荒毁”,故话于剡宰王公,征王氏十五世胄等“理荒补阙,使其不朽”。关于金庭观的地理,《金庭王氏族谱》绘有写真图,并曰:

  语山则五老峰列于前,放鹤峰拥于后,香炉峰耸其左,卓剑峰峙于右,桐柏龙潭岿然居中。语水则洞口龙湫,带还襟合,鹅池墨沼,碧澈澄凝。平溪汇其下流,罗溪系其襟带,义溪锁其水口。赤水丹池,下任济渡,是以山峙川流,越发灵秀。

  方志、族谱所记诸暨、山阴也有王羲之墓,其实是居住在这些村落的王羲之后裔为了祭祀他而置的纪念墓,并非真身墓。王羲之的真身墓在金庭瀑布山中的可能性最大。

  王羲之是一个大庄园主,今天的金庭观仅仅是金庭庄园中的偏师一角。那么,金庭庄园的面积有多大呢?让我们先从族谱早期的坟籍说起。

  坟籍 王氏以“孝友”传家,敬祖为第一要德,祖宗坟墓代代记传,族谱中所载甚丰。这些坟墓都建筑在自己所有的土地上,为研究庄园的范围提供了依据,现将王氏唐朝以前的墓葬罗列如下:

  一世祖王羲之,“葬金庭瀑布山”。在金庭观北。

  二世祖操之,“葬金庭毛竹洞山”。在香炉峰东。

  三世宣之,“葬西山之原”。在金庭观对面五老峰山下。

  四世众,“葬石鼓山之原”。在华堂村北三里灵鹅村南,有石火囱胜景和石鼓庙,为庄园之北界。

  五世灼,“葬高盘山之原”。

  六世世良,“葬独山之原”。

  七世瑶,“葬盘龙山之原”。在华堂村西。

  七世刚,“葬灵鹅山之原”。和石鼓山相近。

  八世统,“葬卓剑峰之原”。即金庭观北观下村傍山处。

  九世镇,“葬金庭山之原”。

  十一世轨,“葬官地山之原”。在石鼓山西麓官地村,去灵鹅北里余。

  十五世胄,“葬家西奶坞山之原”。在华堂村西,因操之保姆毕氏葬此而名。

  十六世雍,“葬小坑山之原”。在华堂村南五里小坑村,王氏所居村落,在庄园的西南界。

  上列13座唐朝以前的金庭王氏墓,都是一些显赫人物,家谱附有小传,代代祭祀,有的发展成为祖墓群。这些墓葬分布在平溪上游和下游两岸的山麓,大致反映了金庭庄园的范围。如果补充宋朝二十五世佐元“葬欢潭山之原”,三十七世文荣“葬欢潭祖坟山”,那么把民国二十三年(1934)《嵊县志》孝嘉乡地形图上标示的石鼓、灵鹅村、官地、欢潭、小坑、上坞、金庭王羲之墓连成一条线,这就是金庭庄园的一条疑似边界线。这条界线和今天王氏所占田地和山林的面积依然大致相符。

  坂田 南宋后,王氏房分八派,人居各村,改变了土地一统的局面,将原有土地分为若干坂,对每一丘田和地用数字进行统一编号。以数字编号为田名,是金庭王氏的一大特色,也是维系王氏大家族的一种方法。王氏还留有大量的堂众田和义塾、祠堂、庙宇、亭、桥、孤老等义田,数量众多,取其佃租,用作公益。至光绪修谱时,这些义田分布在十八坂,计有180多号,约两三百亩。这些王氏公有田,皆以王羲之命名,称为“右军大众户”,用以说明今日王氏后裔所享的田产,都来自始祖右军的恩惠。据谱卷九《义迹》记:“康熙年间,合族议将右军馀田一十八亩助入义塾,俾九派子弟均得就学攻书,诚美意也。”

  谱中列坂田如下:外坂、宅田坂、前山坂、义供坂、通山坂、大泉坂、劫竹坂、良墅坂、宿丙坂、奶坞东坂、奶坞西坂、娄之坂、岩头坂、小坑东坂、灵鹅上坂、宿癸坂、宿戊坂、宿地坂。这些坂田,大致涵盖了金庭王氏所占的田亩,对研究东晋占田法和士族庄园经济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人口和土地

  居住在金庭的王羲之后裔们,用代修族谱的方式,记载了金庭庄园1600多年来活生生的变迁,从人口的繁衍和土地持续再分配中,显现了一个大庄园演变为小农经济的历程。金庭王氏从东晋南朝历唐宋尚为官宦世家,门第甚高,外出做官或客居外地者多,归居金庭者少。宋元之后,分为八房,迁村自居,开始贫富分化。至明清时期,只能自给自足的弱势群体已占大多数,至清末民初,极大多农户已由小康变为贫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土地改革时,人均土地仅剩一亩略余,大多数王氏农户定为贫农。世系人口资料和王氏人均土地的占有,生动的记录了金庭庄园演变的历史,是中国姓氏村落发展史上的一个经典事例。

  清光绪戊申《金庭王氏族谱》世系人口数

 

  丰富的人文资料

  唐前姓氏 谱系中唐朝以前的妻氏资料,对研究古剡的姓氏和人文有一定参考价值。尤其是王、许两家同居一地,从三世宣之娶许氏始,世代联姻的情况一览无遗,由此可知李白诗云“入剡寻王许”,事出有凭。又王羲之好友虞潭家余姚,其从孙女嫁给王羲之六世孙辅,一直持续门当户对的世族婚姻。就志史而言,唐朝以前的姓氏资料十分珍贵。而《金庭王氏族谱》所载甚详,特依次罗列唐前妻氏于下:贺、许、孙、李、邱、叶、钱、张、杨、林、范、虞、丁、姚、史、童、黄、金、朱、韦、胡、徐、俞、求、段、陈、周、董、柳、项、竺、显、韩、葛、鲁、吕、应、顾、尹、袁、任、刘、唐、宋、石、陆、祝、华、邵、于、崔、赵、梁、滑等54姓。

  名人轶事 族谱中,诗文蔚为大观,有的可资补史,有的系名人轶事佚文,现摘要选取如下:

  尚杲《瀑布山展墓记》。吴兴永欣寺僧智永,王羲之七世孙,生前命徒尚杲回金庭代为祭扫王羲之墓。隋大业间,尚杲遵命归,与八世孙乾复于金庭观瀑布山麓筑王羲之墓亭,并记其事。

  二十九世恺(1163——1219)创猊峰书塾。恺字舜臣,号水窗,宋淳熙七年(1180)朱熹至金庭讲学,并从其游。捐良墅坂田三百亩,在居旁建猊峰书塾,以教族子及四方之士。后改其田名义供坂,书院曰王氏书塾。

  赵孟  撰《显考忠翊校尉领海船千户鹤山府君圹志》。鹤山讳斗祥,字时观(1244——1307),鹤山为号,与赵孟 结交,曾同宿李山,赵作《与王时观宿李山》诗曰:“同来有幽人,清樽且倾倒”。又作《赠王时观》诗曰:“欲说旧游浑似梦,何时重上剡溪船”。可证赵孟 曾游金庭访鹤山。孟 字子昂,为翰林学士,荐时观子启之(讳迪,初名梦麟)为登仕郎、江西等处儒学提举。华堂曾有“迎晖堂”,赵孟 真笔,他所书《兰亭序》,似有神助,放射出神话般的光彩。

  响应方国珍抗元。方国珍起兵反元,占台州。王羲之三十五世孙嗣元、嗣仁、嗣伦兄弟集合壮勇响应,剡东为其所辖。国珍招嗣元为义兵万户不就,明建,太祖召至京,命征苏、松、常、镇等处租事,洪武四年(1371)钦命福建漳州知府。

  万石长案与孝子王琼。洪武初,明太祖朱元璋为征收田赋,建立地方粮长制,以一地税谷约万石设一粮长,负责征收和运输,称万石长。粮长从本土豪绅中选任,可终身亦可子孙相袭,施以奖罚之制。金庭王氏三十五代孙嗣仁被点为剡中粮长,洪武八年(1375),奸吏地痞设陷,田赋不贷,嗣仁失职被捕。长子琼,年二十五,子方三岁,毅然代父谪戍金陵(今南京)服役,未几即亡。后琼弟珍为粮长,洪武十一年(1378)又获罪充军徐州亡。又堂弟瑚为粮长,洪武十八年(1385)充役金陵而卒。又琼二弟玻为粮长,洪武二十一年(1423)谪役西川,患痘疾而殁。王琼字廷玉(1351——1375),通晓经史,词翰俱优,娴艺琴弈,代父献身,传为孝子,族人筑坊昭彰,山阴名士镏绩为之传,同邑邢佳畹作《孝子歌》五言二百四十句,广为称颂。王琼妻石氏守节课子,业桑茧丝织致富,得善报。文高修德业,奉母不仕,和山阴名士镏师邵结为世交。

  王千斋《周天度数解》。千斋讳钝,字希敏(1405——1473),文高子,福建漳州府儒学,礼部主事,精通朱子理学,工古文词,著《岳武穆王忠勋录》、《贾团练权奸误国事要》等文四十七卷。其中,《周天度数解》为天文学论文,论述日月星天体运行规律,批评张衡天体“左行之说”,论证了年、月、日运行的度数和闰月的计算方法。可惜原稿已佚,仅存陈舒序一篇。

  何鉴《登亭山》诗。何鉴新昌人,明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次女适王羲之四十一世孙王谊。尝历游金庭,作诗甚多,《登亭山》曰:

  藤萝石磴共攀缘,直上亭山小洞天。

  目断东南尽头处,晴岚烟树似排筵。①

  《金庭王氏族谱》卷二载王羲之三十八世孙垒和四十世孙闰昙“葬金庭乡晋溪亭山之源”。亭山在金庭北晋溪村西,与金庭毓秀亭山相揖,为进入金庭之洞门。王羲之书札曰:“向与谢生书,说欲往,知登停山。停山非所辩,故可集谢生处,登山可他日也。”“停山”或是此亭山,盖指游金庭。因为友人不知停山在那里,故先在谢安的东山集合。东山在上虞市上浦镇,地处曹娥江中游,山阴至金庭途中必经处。

  张岱《题雪亭诗卷》诗。王雪亭(1500——1570)讳曰贞,字景成,何鉴外孙。岱山阴人,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避乱隐嵊百丈岩,尝游金庭、沃洲,其诗曰:

  兴来冒雪泛扁舟,独上亭中一眺游。

  四面峰峦银结裹,千村林木玉雕镂。

  浑疑避俗来蓬岛,不待飞身上沃洲。

  借问主人谁氏子,朝晋清鉴是源流。①

  喻安性母,金庭王尚任长女。安性嵊人,明兵部尚书,爱国将领,父思化。尚任(1515——1571)字惟德,号思泉,王羲之四十二世孙。谱载喻安性撰《外大父王公思泉传》,及其舅氏传铭甚多。

  周汝登《贵州定番知州五峰王公墓志铭》和《王母姚宜人墓志铭》。五峰讳尚德,字惟本(1527——1602),福建邵武县知县、贵州定番府知州。周汝登铭曰,与五峰公子应昌“弱冠论交称莫逆”,“谊深兄弟,于君父母有子道焉”。铭记王氏祭祀右军礼制甚详,曰:

  自晋右军爱金庭之胜,遂徙家于此。五世孙衡,为建崇妙观,置田六百,以道士住掌,而右军之祠与墓附焉。岁时忌节,则为具牲礼以待,子孙祭拜。祭毕而族燕,聚千指,大小醉饱,共乐祖余,历数十世未改。②

  全牲祭祀,合族欢宴,乃王氏祭拜右军的传统礼仪。因羲之爱鹅,鹅为全性中必备祭品,猪羊可缺,唯鹅不可或缺。祭祀时,各房长携家谱陈右军像前案上,子孙列队焚香祭拜,礼乐齐备,以示孝悌传家。

  徐渭(1521——1598)诗,《题王鹅亭画》:

  本朝花鸟谁高格,林良者仲吕纪伯。

  矮人信耳辄观场,只晓徐熙与崔白。

  崔徐一纸价百金,风韵稍让吕与林。

  即如此画王鹅亭,云是剡溪雪夜人。

  雁儿一扫足百只,何足不落青天云。

  沙黄芦白喜相逐,逸者飞鸣劳者宿。

  不须彭蠡泛扁舟,彭蠡湖今在吾目。③

  鹅亭讳继儒,字从学,鹅亭为号,王羲之四十三世孙,《嵊志列传》曰:“画禽鸟,尤善芦雁,徐渭赠诗云。”

  丁谦《珠湖王公家传》和《仙居县教谕式斋王君传》。丁谦系著名地理学家,居嵊城孩儿巷七号,同治元年(1862)壬戌科举人,任象山县教谕。传作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丁谦已辞归居家。传曰:“余自壬申后主金庭义塾讲席,历四寒暑。”壬申为同治十一年(1872),可知其中举后十多年间,在嵊讲席未出。

  名人印章

  万历辛丑春暮之吉赐进士出身朝列大夫云南布政司左参议前南京吏兵二部郎中在告年家子大休居士周汝登(今浙江省嵊州市人)

  天启二年岁次壬戌阳月之吉赐进士出身中议大夫赞治尹奉敕整饬蓟州等处边备兼巡抚顺天等府地方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前吏给事中甥喻安性(今浙江省嵊州市人)

  康熙戊寅嘉平之吉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丁卯典试河南新昌陈捷

  赐进士出身文林郎福建福州府永福县知县忝眷侍教生敬斋高克藩(今浙江省嵊州市人)

  奉直大夫云南嵩明州知州甥吕景参(今浙江省新昌县人)   

  天启四年甲子正月承德郎福建兴化府通判忝眷侍教生新昌潘志省 

  乡进士奉直大夫湖广道州知州南明真吾吕继 (今浙江省新昌县人)  

  乡进士文林郎知云南曲靖府南宁县事新昌泰交陈九级   

  天启五年内史四十三世孙应昌  

  乾隆壬子,丙申岁进士年家眷晚生张月鹿  

  仕宦科第可补志史

  金庭王氏可称官宦世家,自唐至明,登进士7人,明经科3人,为官者代有间出。官朝廷可补正史,仕郡邑可富方志。故将族谱中王羲之四世孙后择要录之:

  四世众(393——443)字长思,晋、宋间人,仕鄱阳太守、广武将军。归家卒葬石鼓山之原。

  五世衡(432——489),字孟平,南朝宋、齐间人,仕黄门侍郎、义兴太守,引疾归田。

  五世灼(439——504),字孟显,南朝宋、齐、梁间人,齐建武间侍中、尚书。晚归金庭,卒葬高盘山。

  七世环(502——565),字道温,梁、陈间人,梁仕著作郎。

  七世征(500——556),字原亮,梁、陈间人,梁奋武将军,假节扬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葬汤浦山之原。

  八世宁(?——586),字伯彬,陈为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令,卒于官,子孙遂居山阳。

  九世镇(564——?),字公猛,隋为御史中尉,葬金鸡山之原。

  十一世轨(618——682),字敬方,唐显庆间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尉,辞疾归,葬官地山。

  十三世献甫(675——730),字文贤,开元间荐授纳言。

  十三世养吾(680——750),字道豫,开元间起居舍人。

  十四世骞(706——765),字彦骞,天宝间工部左拾遗。

  十五世介甫(742——787),字公洁,工隶草,兴元时廷尉。

  十五世祚(740——798),字元禄,大历间监察御史、佐盐铁使,谏议大夫,并、扬二州刺史。

  十六世雍(756——823),字晋云,贞元间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司马,转兵部员外。

  十六世广(768——818),字德崇,元和中侍中、御史。

  十七世源,字思远,明经科授河阳令,擢监察御史,坐累迁芮城令(今山西省西南端,与陕西省邻)。

  十八世忠信(807——889),字季诚,太和间与弟忠亮(811——868)字季明同榜进士。忠信补校书郎,黔中观察使,历谏议大夫,唐乾符二年(875)春告老还金庭,与徐州节度使薛能离京同行,至汴(今河南省开封市)离别时,薛以《送浙东王大夫》相赠。离京时,罗隐作《寄右省王谏议》诗相赠。忠亮为左台御史。华堂原有进士联璧坊,早废。

  十八世阜贤(838——881),字叔良,举制科中第,授奉礼郎,徙居山阴。康熙谱生卒年为(818——861),雍正谱据明谱改正。

  十九世震(861——919),字德贞,晓遁甲阴符,勇略善骑射。初为王虔裕参谋,梁太祖授宣武将军,破晋迁匡国军节度使,卒死于敌,葬萧山清湖之原,子慎居萧山。

  十九世 (871——925),字廷懋,妻山阴舜江滑氏。官交州刺史(今越南河内市东天德江北岸)。

  二十世汉章(895——950),字汝文,后唐初为宫门郎,后为殿中少监,卒官未归。

  二十世祈愿(893——956),字公恪,后唐左拾遗。配宁川李氏,子孙遂居焉。

  二十二世寓(959——1007),字居安,妻石氏。宋登梁灏榜进士,授通直郎、太子中允、秘书监。卒于官,归葬风濂山。子贤,字思齐,乐家不出。

  二十二世容,字彦宽,吴江令(今江苏省吴江市),子孙家吴江。

  二十二世商盘(979——1052),字日新,妻求氏。父安卿,与御史李开异友。登大中祥符进士,历右正言司,封员外郎,转都官郎,拜司农少卿。葬汤浦山之原。

  二十五世佐元(1079——1146),字善助,妻竺氏。绍兴间授从政郎,广德军推官(今安徽省广德县)。归葬欢潭山之源。

  二十六世宏基(1069——1126),字立本,举明经科,仕亳州(今安徽省亳州市)、绛州(今山西省新绛县)教授,召国子监直讲,迁秘书省正字。晚引疾归隐,创修《金庭王氏族谱》,卒葬岩头山旌善亭侧雀梅林间。

  二十七世昌允(1093——1170),字文子,妻北庄黄氏。父宏基。授河阳尉,转从政郎、信州推官(今江西省上饶市)、保宁军节度(今四川省阆中市)、知宁国府宣城县(今安徽省宣城市)。归葬岩头山曲松树下之原。

  二十八世 (1137——1202),字叔 ,妻四明袁氏。父昌允。乾道进士,与朱熹同讲学。授宣教郎、承议郎,广德军司录(今安徽省广德县)、知衢州府事(今浙江省衢州市)。卒于官,归葬金钩头之原。

  二十九世怀(1162——1227),字元德,妻嵊邑周氏。嘉定间授起居舍人,历左司谏。致仕归家,葬奶坞山之原。

  三十世仕武,字汝能,宋淮阳令(今河南省淮阳县),迁沿海漕运参议。卒于官。

  三十一世伯昌(1217——1261),字梦龙,妻四明胡氏。博通刑籍,仕承直郎,严州军事、判官(今浙江省建德市),御史台检校,沿海置制司参议,盱眙县令(今江苏省盱眙县)。卒于官,灵柩归葬金钩里之原。

  三十二世允宏,字文毅,妻邻村东林许氏。元从仕郎,大名路总管府经历(今河北省大名县东),承务郎,浙江宣慰司经历。

  三十二世斗祥(1244——1307),字善甫,号鹤山,父伯昌。宋末授迪功郎,都督府议事官,修职郎。元兵渡江,元帅张公荐于朝,授忠翊校尉、台州府管领海船千户。与赵孟 交,弃官以风水行于江湖,元成帝铁穆耳请为宾客,诏赐车马,迎眷居京。卒于京,归葬金庭美女塘头山之原。

  三十二世斗机(1253——1325),字吉甫,号鹤峰,父伯昌,读《周易》,明阴阳术数,授海南海北道琼州路儒学教授,转都漕运万户府官。元延礻右四年(1317),复敕汀州路阴阳教授(今福建省长汀县)。归与同庚吴兴赵文敏交甚密。葬小坑山莲花形。

  三十二世仲制,字德昭。元为秘书监典簿。

  三十二世仲刘,妻东林许氏,元授瑞州税使(今江西省高安市)。归葬鸬鹚山。

  三十三世绵,字孟坚,元为丽泽书院山长,进翰林国史检阅官。葬劫竹山。

  三十三世硕,字景蕃,元萧山县儒学教谕,昌国州学正(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南)。归葬本乡雪潭山。

  三十三世迪(1264——1327),字启之,妻四明娄氏。父斗祥。延礻右庚申,翰林学士赵子昂荐授登仕郎,江西等处儒学副提举,妻亡告归,葬新昌县善政乡历柴庵之原。

  三十三世选(1268——1324),字简之,妻会稽严氏。父斗祥。元至大三年(1310)束力授大宁路总管。

  三十三世述,父斗机,元授苏州吴县儒学教谕。

  三十三世迈(1268——1309),字勉之,号兰室,妻同乡北庄黄氏。天台桐柏宫都判。葬北庄黄史院与父斗义同堂。

  三十四世盘孙,祖斗祥。父逸,字旷之,卒葬松江上海县(今上海市闵行区)。元朝时,盘孙为上海县县令,立籍上海,子孙遂居焉。

  三十四世 孙,元赣州府大使(今江西省赣州市),归葬小坑三角山之原。

  三十四世芬,元授从仕郎。朱元璋下金华,献平东策,招为幕僚,寻迁侍礼郎兼引进使。朱元璋为明太祖,除起居舍人,为太祖记《起居注》。卒于官,葬会稽山。

  三十五世嗣元(1323——1374),字本初,妻平湖陈氏。少业举子,学识渊博,尤精武略。方国珍反元据台州,与弟嗣仁、嗣伦等率众响应,占领剡东,招为义兵万户。明建,奉诏进京,命征苏、松、常、镇等府税租事,洪武四年(1371)钦除忠义大夫,福建漳州府知府,秩满回京,卒于途中姑苏,归葬北庄祖墓西月角形。

  三十八世钝(1405——1473),字希敏,号千斋,妻新昌蔡峰唐氏。父文高,蒙庭训,后从翰林检讨天台陈隧游,明正统九年(1444)应贡京师,正统十一年(1446)授泉州南安县儒学训导。天顺二年(1458)授漳州郡庠、府儒学训导,弘扬程朱理学,咸称道学之士。爱好天文,作《周天度数解》。晚归,制孝礼规范族子。作《爱日堂记》,集《千斋稿》五十余卷。

  三十九世日交(1436——1486),字韬仲,号素轩,妻棠溪吴氏。京考居优,授总后军东廊事,出为赣州卫经历,卒于官,灵柩归葬本乡倒龙山之原。

  三十九世暄(1438——1488),钝子,字时 、刚仲,号继芳,妻上江南京江东巡检叶俊次女。成化戊子科举人,成化八年(1472)登吴宽榜进士,授承直郎,南京礼部仪制司主事,转奉政大夫、本司郎中,升中顺大夫,江西南康府知府(今江西省星子县),有显绩。卒于官,灵柩归葬罗家溪上回龙之原。子建庐墓侧,号曰五马庵。

  四十世蓁(1519——1587),字德盛,号剑峰,江西鹅湖驿驿丞,升湖广平溪仓大使。晚归家,葬外东坑馒头山之原。

  四十二世邦侯(1503——1567),字天禄,号五山,广州府番禺县主簿。辞归诗酒为娱,葬卧猊山金钩形之原。

  四十三世应昌(1548——1631),字家文,号晋源。明万历元年(1573)中举,后二中乙榜。与周汝登密交。万历十四年(1586)授福建邵武府邵武县知县,万历十九年(1591)任直隶大名府通判,万历二十三年(1595)迁贵州贵阳府定番知州,创右文书院。丁父忧,万历三十三年(1605)服阕,为山西平阳府(今山西省运城市)解州知州,多有惠政,以母老解归。居家二十多年,复书塾,续修族谱,会友吟赋,有《拙拙集》留世(今佚)。葬下任黄龙冈祖墓之右。

  四十四世心纯(1585——1648),字化远,号存拙,应昌子。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中举,天启元年(1621)授河南归德府虞城县教谕。崇祯元年(1628)中刘若宰榜进士,选福建漳州府龙岩县令。丁父忧,服阕补清江县令(今湖北省西南部),建书院,弘扬王阳明学说。秩满居家,崇祯十一年(1638)入京授刑部主政,兵部武库司提督、武学职方司转副郎。崇祯十三年(1640)升佥宪淮扬兵备兼理漕盐驿。时政腐败,愤而辞官,归居卧龙山(今浙江省嵊州市黄泽镇岙口村)。

  四十七世鉴浩(1658——1738),字肃瞻,号白斋,清康熙十八年(1679)岁贡,授宁波府象山县儒学训导。

  五十一世型方(1843——1896),字观猷、振南,号式斋。清光绪二十年(1894)仙居县教谕,未几归里,与丁谦、袁竹邻、郑万选、竺益轩友。曾参与修城隍庙等公益。

  王羲之后裔遍天下

  今天,若问王羲之后裔分居在那些地方?有多少人?相信无人能答。其官宦世家,文化士人,游走九州,留居各地,如河之千派,道之万叉,裔系遍布天下。而祖居金庭,仅冰山之一角耳。金庭所在古剡县,即今嵊州、新昌,今两地王氏达13万余,多为右军嫡系。相邻县市,居者亦众。金庭王氏康熙、光绪谱作《析系图》,又作《析裔传》,记载明朝以前外徙处所,然仅百之一二而已,此乃族谱之局限。又王羲之晚年归居金庭,经营庄园,携操之、献之居焉,而玄之、凝之、涣之、肃之、徽之已出仕于外,或回金庭省亲,或回墓庐守丧,而已居家于外,谱系自唐宋后多已失记,故许多王氏村落的后裔虽知王羲之为始祖,而莫辨派出何源,自何地迁来,红线难系。尤其是迁徙本邑的,前几代都与金庭合谱,久之失记,反而不知始迁祖为谁。如剡北南岙王氏,村落偏布山雩山,人口两千多,家谱中始迁祖前系模糊,仅在序、跋中称“来自金庭”。又如三十八世王政,葬十六都安济村大庵山,子 、松、杉遂家安济,至四十一世谱入金庭,后失记。近年文化昌盛,各地王氏寻祖问源,新修族谱之风始行。如宁海长街王氏为该县望族,其始祖为王羲之二十八世孙 ,经来金庭查谱,谱线得以卸接,双方签订《认宗归祖议定书》,印于2006年续修《金庭王氏族谱》中,后年年回金庭全牲祭祖。为了方便外迁的金庭王氏认祖归宗,兹将迁徙情况介绍于下。

  六世仲昭,字明甫,父,祖庆。赘鄞县邵氏,子孙遂家于鄞县。

  八世楚,字伯纯,父环为梁著作郎,祖世良终居金庭。赘永康邵氏,子孙遂家焉。

  八世宁(?——586),字伯彬,父瑶,祖世良皆终居金庭。宁仕南朝陈山阳令(今江苏省淮安市),卒于官舍,子孙居山阳。

  十世礻右,父镇为陈御史中尉。礻右赘庆元(今浙江省宁波市)史氏,子孙遂家于鄞。

  十四世崇,父猷甫,开元间与王维等诗歌往来。崇赘浙西贺氏,子孙遂家焉。

  十五世景(736——?),字伯易,为临川令(今江西省抚州市),卒于官,子孙家临川。

  十六世 ,父胄第三子,妻宁川谢氏,子孙徙居台州宁川(今浙江省宁海县)。

  十八世绍贤(821——883),字叔能,妻顾氏、父启。博通书史,以文章名世,徙居杭州。

  十八世阜贤(838——881),字叔良。父 。祖雍,唐贞元间为定州司马,转兵部员外,归葬金庭小坑山。阜贤长于辞赋,举制科中第为奉礼郎,金庭谱不载其后。王云根《王羲之家世》载山阴兰亭王氏谱亦以阜贤为王羲之十八世孙,属操之之后,父亦为十七世 ,然四世至十六世与金庭谱系相同,但谱线两异。兰亭谱续阜贤以下谱系,其中三十一世佐为宋绍兴十八年(1148)状元。可知山阴王氏中,这一派为金庭王氏阜贤所繁衍,可与金庭王氏谱相续。

  十九世震(861——919),字德振。父忠信,字季诚,与弟忠亮为同科进士。震善骑射,梁太祖授宣武将军、匡国军节度使,战死于阵,葬萧山清湖之原,子慎遂居萧山。

  二十世祈愿(893——956),字公恪,后唐授左拾遗,配宁川(今浙江省宁海县)李氏,遂居焉。

  二十二世容,字彦宽,仕宋为吴江令,卒于官,葬浙西,子孙遂占籍吴江。

  二十六世奇(1068——1131),字铭震,徙居上虞。

  二十九世忻(1173——1255),字子欢,赘凝州谢氏,子孙遂占籍凝州。忻四世孙筐、筑回金庭寻祖,筐居黄泽镇东山王村为始祖。筑返凝州。

  三十一世伯障,妻晋溪姚氏,宋末迁宁海长亭,子三,门九、门十、门十一。今宁海县长街、岳井、伍家屿、九江、坑洋、山头、后场山、寺前王、坦屿、新域、潮岙等村,皆为其后。

  三十三世逸(1269——1303),字旷之,赘松江项氏,子盘孙立籍上海,子孙繁衍。

  三十三世迂,斗机公第五子,元末自金庭小坑避难天台县苍蒲坑,为该村王氏始祖。

  三十四世芬,为明太祖朱元璋幕府,作《起居注》,卒于官,葬会稽山,次子舍连与其同穴。

  三十五世嗣伦(1341——1389),字本忠,洪武间被充军宁夏(今宁厦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与杨氏居,生子秦生、宁生。后遇赦,与秦生回金庭,卒葬大坞山。秦生(1374——1451),字廷俊,弱冠归里,谱云:“禀性刚劲,相貌奇美。须发卷然,碧眸高准。好饮嗜荤,生长西土。”如此卷发、碧眼、高鼻之长相,疑似一个混血儿。嗣伦在宁夏所婚杨氏,很可能为“洋”人。秦生六子,皆终老金庭。宁生(1379——?)“须鬓修卷而不缩,高准大耳,碧眸烂然”长相与兄无异,宣德(1426——1435)间回金庭省兄,因水土不服,逾年复归宁夏,子孙繁庶,未及备述。

  三十五世佚,出戍宁海,生子益,长宁海未归。

  三十五世渭,戍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妻周氏从戍,生一子鲁银,居金陵。侄鲁铜亦戍金陵。

  三十五世沼,戍金陵,妻灵鹅竺氏从戍,生子尊,居金陵。

  三十五世嗣仙,为绍兴新河王氏始祖。据浙江图书馆藏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新河王氏族谱》王兆芳谱序载:“新河王氏。有吾王氏也,迁自华堂……三十三世孙台州桐柏宫都判迈之孙兴谊府君赘郡城陈仓桥陈氏,遂家新和。王氏由华堂徙居新河始,谱系井井,世次昭然也。”据《金庭王氏族谱》载,王羲之三十三世孙迈(1268——1309),字逸之,号兰室,天台桐柏宫都判,子良、郎。良生嗣贤,嗣玄,兴谊为嗣玄子,故绍兴新和王氏可与《金庭王氏族谱》相接。

  三十六世道泗,原名道满,迁居山阴县西小路。曾祖颛,配越城韩氏。

  三十六世永寿(1345——?),字景椿,与子德享、德贞、德昌出戍,不知所终。德享、德贞、德昌皆潜隐会稽(今绍兴县)。

  三十六世塾,戍金陵,配卜民,生一子信,从戍金陵。

  三十六世瑚(1364——1385),字廷器,妻东林进士、翰林应奉许汝霖之孙女,坐伯父万石长事谪戍于京(今江苏省南京市)。子文嘉居京。

  三十七世庆,从戍金陵江北,妻卜氏,生宗明、宗亮、宗本、宗淳,皆未归。弟盛亦卒于金陵戍所。

  三十七世镜(1466——?),徙居宁川(今浙江省宁海县),子尧页、显,居宁川。

  四十世果(1501——1577),字德贵,号望松。越城王畿称其为“宗叔望松先生”,为其书传,署名“隆庆元年丁卯孟春赐进士出身兵部郎中越城宗侄龙溪氏畿顿首拜撰”。

  四十世蓁(1519——1587),字德盛,号剑峰。曾侄孙王应昌《曾叔祖剑峰公传》曰:“其游西湖,孝廉朱越峥引为知己,诗歌酬唱”。又曰:“又有宇和氏奕者,与公同出内史,联为伯仲,时相盼睐,无殊骨肉,周亲一时。”王奕《赠剑峰长兄》诗曰:

  铸就丰城剑,飞来插碧天。

  层峦接斗牛,叠嶂涌龙泉。

  影落金庭观,光摇玉井莲。

  举头见红日,勋业树凌烟。①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版权名称 | 网站联盟 | 网站管理

主办:中共嵊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嵊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邮编:312400

电话:0575-83031707 传真:0575-83026547 邮箱:szdsb88@sina.com.cn 地址:浙江省嵊州市剡湖街道龙会一路六号 技术支持:杭州孚立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