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站内搜索:
首页
>> 地方文献 >> 其他文献 >> 王羲之金庭岁月
第七编 书圣文化

发布日期:2014-09-0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嵊州市 字号:[ ]


  王羲之不仅给生活在金庭的后裔们留下了一个富有的大庄园,而且,他把高崇的道德情操和登峰造极的书法艺术,播种在这片土地上,成为金庭王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书圣文化。在金庭,书圣文化无处不在。但历史沧桑,毕竟湮没了太多的旧迹,有的失去了当年的光泽,有的已经异化得面目全非,有的则被早早的遗忘。因此,发掘整理金庭书圣文化是王氏后裔和文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金庭观

  金庭观是王羲之金庭庄园内保存最好的一处文化遗存,历史悠久,屡废复修,有右军墓和明弘治十五年(1502)碑,有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晋王右军墓道”,观前平溪岸边有南朝千年古柏。今重建右军祠、金庭观、卓剑亭,林木郁葱,已具规模,成为国内外书法艺术家们的朝圣之地。清明时,徙居各地的王羲之后裔们亦来这里祭祀。

  金庭观本是王羲之庄园内的一个建筑物。庄园内有许多建筑物,有王家自己居住的精舍,诚如王羲之书中所说的“作佳观”、“修园子”。还有手工业作坊,有佃户、雇工、奴仆居住的野舍,甚至还有部曲、门生和私家武装居住的营房。这些建筑物,幽散各处,考卜成群。因王羲之卒葬瀑布山,坐落在瀑布山麓的金庭观,很可能是他的读书楼,后来成为七个儿子守丧的墓庐。晋朝礼制规定,凡官宦士夫,父母亡后,儿子服丧两年三个月,期间停止公职,禁止出游和琴棋歌咏等一切娱乐,守丧奉孝。这是一条极为苛刻的法规,违者制裁甚严。因守丧期间只能闭门读书,故常称墓庐为读书楼。王羲之有七个儿子,孙儿孙女十多人,加之奴仆成群,一家一户,可见墓庐像一个小村庄,比庄园内其他园林别墅的规模要大得多。东晋太元末,郗夫人归天,儿孙们又在此服丧。因此,墓庐成为金庭的代表性建筑物,乃至后人以为这里就是王羲之的故居了。

  王羲之夫妇去世后,最先到金庭来设馆讲道的是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褚伯玉(394——479)。东晋义熙七年(411),褚伯玉十八岁,逃婚到金庭,这时去王羲之50年,去郗夫人不到20年,操之子宣之五十二岁、慧之四十九岁;宣之子瞻二十三岁、众十九岁,慧之子庆十八岁、福十五岁,皆在。褚伯玉居金庭观,修炼王子乔白云道法,后设馆授徒,金庭观的名声从此鹊起。褚伯玉在金庭修炼了三、四十年,去而复归,誉满江左,不论朝廷高官或地方太守,皆以能邀他讲道为荣。南朝宋孝建初(454),王导曾孙王僧达为吴郡太守,苦邀伯玉赴郡,其“停郡信宿,栽交数言而退”。地因人而名。褚伯玉名扬江左,金庭观亦因之蜚声。

  操之曾孙王衡(432——489),字孟平,为南朝宋义兴太守、黄门侍郎,晚年归居田园。衡年少时,褚伯玉尚在金庭设馆受徒。待他归田时,伯玉已离去,见观舍陋旧,乃鸠工饬材,创建三清宫、右军祠,筑鹅池、墨沼,于平溪建廊桥,曰潺 阁、高山流水,并捐田460亩、地和山若干为观产,以祀始祖王羲之。此为金庭观园林之肇始。

  王衡去世后100多年,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永欣寺僧智永,系王羲之七世孙,嘱徒尚杲来金庭展王羲之墓。隋大业七年(611),尚杲来金庭,会同王羲之八世孙乾复(550——618)等,于右军祠后的瀑布山麓筑王羲之墓并飨亭。尚杲《展墓记》曰:“立志石,作飨亭,以便岁时 祀”。这就是今日的王羲之墓。从此,金庭观成为王羲之墓所在地,是王氏祭祀始祖王羲之的园林。

  自金庭观创始以来,道士络绎。唐开元(713——741)间,王羲之十四世孙道崇为金庭观道士,事备唐王师乾《王右军祠堂碑》。①到了唐元和二年(807)三月,沙门裴通等两三道友游金庭观,其《金庭观右军书楼墨池记》曰:“是以琅邪王羲之领右军将军家于此山,书楼、墨池,旧制犹在。”裴等“登书楼、临墨池”,发现“书楼阙坏,墨池荒毁”,因此话于剡宰王公,会同王羲之十五世孙王胄(734——815)等,“理荒补阙,使其不朽”。这是自尚杲后近200年来,重修金庭观的唯一记载。

  宋朝时,金庭观已成为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山阴天章寺也逐渐发展为兰亭公园,成为纪念书圣的南北二景。咏诗金庭者有金卞、叶参先、李太澄、华镇、李清叟、刘旦、朱同、李易、欧阳建业、梅圣俞等,如马并《金庭山》诗曰:

  右军学业隐林邱,世隔余年景尚幽。

  苔锁一泓残墨池,云遮三级旧书楼。

  欣逢羽客开金阙,快睹仙童侍玉旒。

  自怪今朝脱凡骨,飞身得向洞天游。

  淳熙七年(1180),朱熹赴越赈灾,经金庭去明州(治所即今浙江省宁波市),王羲之二十八世孙王 (1137——1202),乾道进士,衢州府知事,与朱熹故交,挽请讲学,论明圣道,命子王恺(1163——1219)持经侍讲,并从其游。后恺建猊峰书塾,园中布置荷池、曲水,继承流觞,书圣文化愈加光大。

  元、明鼎革,屡遭兵灾,孝子王琼节妇石氏孙愚(1394——1468)重修三清殿及桥亭,并新建浮屠,拓坦道路,使之焕然一新。从此游人鱼贯,如赵孟 、倪瓒、吴莱、许荐、徐渭、何鉴、喻安性、周汝登、张岱、丁谦等或居或游,不胜枚举。清康熙间,金庭王氏重修族谱,绘金庭观写真图一幅,其规模远胜兰亭,只因地缘偏僻,后渐逊色,而今已焕然一新矣!

  白云祠

  《金庭王氏族谱》载二世祖《王操之传》曰:

  溯周灵王乃琅邪王氏始祖所从出也,白云士乃王氏始祖也,各创祠崇祀,且辟 坦道,朔望行香,岁时瞻拜。

  “白云士”即周灵王太子,名晋,又名乔,世称王子晋、王子乔、王乔,琅邪王氏受姓之祖。太子晋随浮丘公学仙,羽化后翔云天台山,主治金庭洞天,号白云先生。王羲之择居金庭,经营庄园,并卒葬于此,有寻祖问道,归依王乔之意,故操之建白云祠为金庭王氏家庙。

  白云祠为王子乔栖神之所,祭祀金庭王氏初系人物,自王子乔至王羲之父王旷,计三十三世祖,列画像,置神位,依次陈列。据长老回忆,神位高一米多,皆用樟木雕刻,底红漆,字鎏金,十分雄伟精致,可惜“文化大革命”时破“四旧”,千年古物,瞬间皆为灰烬。

  白云祠原在白云洞下红石朱山,其地今名劫竹坂,原是一处颇具规模的园林建筑,其旧址的砖瓦碎片,今仍依稀可见。红石朱山在岩头村南,与卧猊山南北相对。白云洞就在接近山冈的一处陡峭岩壁上,是一个天然洞穴,洞口宽大而不规则,深不可知,薜萝环蔽,瀑水侧流,悬壁而向,须布梯方可攀援而入,犹如仙家石室。《剡录》引《道经》曰:

  王子晋登仙,是天台山北门第二十七洞天桐柏山。洞中三十五里见日月,下见金庭壁四十里,又曰天台华顶之东门,曰金庭洞天。周王子晋善吹笙,为凤凰之声。从浮丘公登高而羽化缑山。去后主治天台华顶,号白云先生。往来金庭,风月之夕,山中有闻吹笙者。①

  据《金庭王氏族谱》载,白云洞为王子晋吹笙处,是金庭洞天的一个标志物。《晋书》本传曰“栖心绝谷”,即指王羲之修炼辟谷之法。据王氏传说,王羲之曾在白云洞中辟谷修仙,从其奉道之笃来看,不无可能。他在垂暮之年,因修炼辟谷法,弄得腹泻、浮肿,骨瘦如柴,百病滋生,在写给亲友的信中说:

  仆近下数日,勿勿肿剧,数尔进退,忧之转深,亦不知当复何治?下,由食谷也。自食谷,小有肌肉。气力不胜,更生余患。去月尽来,停谷啖面,复平平耳。(《全晋文》卷25,页1601)

  因为辟谷,弄成这个样子,似乎有点后悔,所以暂停辟谷,恢复食谷啖面,才长出了一些肌肉。文中有两个“下”。前一个“下”指腹泻。下一个“下,由食谷也”,指停止绝谷,恢复吃饭,但是不是指从白云洞中“下”来,不敢肯定。但不论怎么说,白云洞和白云祠与书圣道家文化的遗存有密切关系。

  王羲之笃信风水,曰“行田视地利”。行田的意思是亲自踏堪。视地利即按风水而行事。古云地利、堪舆、地理术、算数术、卜筮等,即今风水。这就是说金庭庄园的房屋、道路、果园、田坂及其墓葬等建筑布置,都是经过风水的考卜而决定的。白云洞不仅是金庭洞天的标志物,尤其是金庭风水的发祥地,是王羲之金庭庄园布局罗盘推演的座标原点。自王羲之后,王氏继承堪舆之学,风水家辈出。如元初王斗祥(1244——1307),字时观,号鹤山,以风水行于江湖,与赵孟 结交,被荐于元成帝铁穆耳,成为宾客,奉旨迎亲居京,蜚声遐迩。金庭之古建筑,如今尚存的九曲圳、土塍、著衣亭、毓秀亭等,都有风水的考量。

  明朝时,王氏农舍向华堂村集中,发展为市,为祭祀方便,将白云祠移至村南的卧倪山麓,其规模也小了许多,已无当年景象。今被用为华堂村老年活动室。

  石鼓神祠

    石鼓是一块好几百吨重的花岗岩巨石,在金庭镇灵鹅村的石鼓山山冈上。从山对面望过去,像一个大鼓,鼓侧还有一个圆形大窟,像是鼓的耳提。形状这样的神似,鼓面这样的光润,位置这样的突显,观鼓方向这样的开阔,又是花岗岩的,在大自然中可能非常罕见,故乡人逢之为神。宋嘉泰《会稽志》载:“石鼓山在县东五十里,有石鼓神祠。”

  自从东汉蔡伦(?——121)发明造纸术二百多年后,在剡溪这片数百里山清水秀的土地上,绽放出了一朵纸史业上的奇葩————剡藤纸。

  剡藤纸在东晋时期已享盛名,唐徐坚《初学记·纸第七》载:

  藤角:范宁《教》曰:“土纸不可以作文书,皆令用藤角纸。”①

  范宁(339——401),东晋著名经学家,孝武初为余姚县令,后为临淮、豫章太守。王羲之信札中的“范子”即他。晋孝武帝宁康初(373),范宁已主张统一用剡藤纸作为官府文书用纸,并禁用各地的传统土纸。一个产品从创制到成为全国的著名品牌,费时匪短,既然东晋时,剡藤纸已盛行于世,且其产量已可供全国官府使用,可见其创制年代,只少可推测到西晋乃至东吴。甚至传说剡藤纸系蔡伦所制,如民国十年(1921)《余姚蔡氏宗谱》卷首载《蔡氏分散源流》曰:“蔡伦入越,剡藤作笺。”②不过这种说法,尚待证实。

  在现有的文献中,最早记载剡藤纸的是书圣王羲之的《与许迈书》:

  得司州书,转佳,此庆慰可言。云与君数数或采药山崖,可愿乐,遥想而已。云必欲克余杭之迟期,此不可言,要须君旨问。仆事中久,宜暂东,令白便行,当至剡槌上。二十日后还以示。政当与君前期会耳,迟此情兼二三。(《全晋文》卷24,页1594)

  王羲之的这封信写于东晋升平元年(357)。这时,他的堂弟司州刺史王胡之从洛阳称疾乞归余杭家,先在京都建康养病,写信给王羲之,希望回家时能与许迈一会,要王羲之把这事告诉他,王羲之就给许迈写了这封信。许迈医术高明,王羲之辞退后,常和他一起采药,询问疑难病症,或请他上章除厄,敬称为先生。许迈先居余杭,后居临安,王胡之家余杭,早就和他相识,如信中所说“云与君数数或采药山崖”。这次求见,“要须君旨问”,或许是请他治病和行道上章。在这封信中,王羲之告诉许迈,写完这封信就“宜暂东”,即回金庭去,取回送给他的“剡槌”纸,二十天后回山阴,再商定去余杭的时间。从这封信中,可以认定王羲之的金庭庄园有生产剡藤纸的手工业作坊,所产品种很多,如还有一种叫“侧厘”的笺纸,曾送给谢安等好友,晋裴启《语林》载:

  王右军为会稽令(按:内史),谢公就乞笺纸,检校库中唯有九万枚,悉与之。桓宣武云:“逸少不节。”①

  《初学记》录之,称“右军库”。谢公”即谢安,“桓宣武”即桓温,后谢安为桓温司马,他俩都是王羲之的知交,酷爱王羲之书法。会稽谢奉的儿子以王羲之榧板书赠桓温,被招为幕僚。故所谓赠纸事可信,或云九万,可见其生产规模之大。宋嘉泰《会稽志》谓此“笺纸”名曰陟厘,或曰侧厘纸。侧厘纸被称为剡藤纸之上品,宋孙因“《越问·纸》云:

  系剡溪之为纸兮,品居上者有三。盖筱荡之变化兮,非藤纸之可参。在晋而名侧理兮,储郡库以九万。②

  从上述史料证明,王羲之生产的“剡槌”、“侧厘”是剡藤纸中的佼佼者,而且数量很多。他晚年用剡藤纸书写书信和文书,书法艺术大为改观,受到广泛称颂,故陶弘景称之为“末年书”。

  王羲之去职前后,写给会稽王司马昱的信中,“还使白笺伏想至”或曰“青州白笺不备”等语,显然是上疏皇帝和诸侯王时使用的公文信笺纸。“青州”即周翼,字子卿,是王羲之岳父郗鉴的外甥,他在信中多次提到他。郗鉴咸康五年(339)八月薨,周翼时为剡令,因灾荒时得舅扶养得活,故去职心丧三年。升平九年(353)冬,王羲之为会稽内史,翼奉旨到会稽赈灾,或许此后出为青州刺史,故把它制造的这种“白笺”称为“青州白笺”。如果这一说法成立,那末周翼为剡令时已经生产官方用纸“白笺”了。

  在金庭,王羲之还生产麻纸,其书曰:

  下近欲麻纸适成,今付三百,写书竟。访得不?得其人,示之。王羲之顿首。(《全晋文》卷24,页1597)

  意思是新产的麻纸已制成,故送与三百张。请寻访之人,可能是一个技术精湛的纸工。

  王羲之生产剡藤纸,唐朝时还在人们的诗文中流传,陈端《以剡笺赠陈待招》诗曰:

  云母光笼玉杵温,得来原自剡溪 。

  清含天姥岭头雪,润带金庭谷口云。

  九万未充王内史,百番聊赠杜参军。

  从知醉里纵横墨,不到羊欣练白裙。

  又如唐薛能《送浙东王大夫》诗曰:“越台随厚俸,剡石垂得尤名”,说这位王大夫是王羲之的后裔,“越台”指王羲之为会稽内史,“剡石垂”即剡椎、剡槌,借指王羲之生产的剡藤纸。薛能还在此句下夹了一个注

  “近相相传,捣熟纸名石垂”。王大夫即金庭王氏王羲之十八世孙王忠信(807——889),太和间进士,谏议大夫,乾符二年(875)春,告老归金庭。

  正如明孙能传《剡溪漫笔》所说:“剡中纸录剡中人语。”王羲之就是用他生产的剡藤纸给亲友写信,诉说晚年的喜怒哀乐。可惜的是,唐朝后剡藤因砍伐过度,资源殆尽,剡藤纸亦如舒元舆《吊剡溪古藤文》所云:“以此恐后之日,不复有藤生于剡矣!”至宋朝,剡藤丧而竹纸旺,但名声稍逊。然万物轮替,历近千年后,藤纸亡而藤又漫于剡矣!今日,生产剡藤纸的葛藤、猕猴桃藤、紫荆藤等各种木本、草木藤类又漫山遍野地生长于剡山溪谷中。

  上世纪,有外地纸厂到金庭来采购猕猴桃藤。可叹的是,今日却和舒元舆时相反,剡溪有剡藤而无纸工。王羲之生产的剡槌、侧厘,何日得以重见,让书圣文化重放光芒?在圣书的故乡,恢复生产书圣剡藤纸,那必定是书法艺术家们盼之已久的美事,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华堂村的曲水流觞

  金庭是个天然小盆地。平溪从南向北流,山脉随溪倾落,在华堂村一带形一个盆地,为水稻区。但到了平溪的出口处,今坎头村这个地方,两岸山脉俄尔闭拢,形成盆地蒂口,这就是进入金庭洞天的门户。王羲之在金庭占田筑舍,经营庄园,这里就成为进出庄园的山门。据王氏传说,这里是王羲之迎送客人的地方,原建有房屋,后成为剡通奉化的驿站。王氏继承始祖的文明礼仪,在附近筑雪溪亭,不仅迎送客人,凡王氏为官回乡省亲的,都要在这里脱袍卸靴,便服回家;假满赴任,也在这里换上官服再走。考举人、进士、宴饮迎送,皆在此,故俗呼著衣亭。

  雪溪亭在华堂村北二里,今尚在。明张岱《题雪亭诗卷》诗曰:

  兴来冒雪泛扁舟,独上亭中一眺游。

  四面峰峦银结裹,千村林木玉雕镂。

  浑疑避俗来蓬岛,不待飞身上沃洲。

  借问主人谁氏子,朝晋清鉴是源流。①

  盖传戴逵别业金庭,《剡录》曰戴公山“在金庭观,可二百亩”。因王子猷“雪夜访戴”,名为雪溪亭,平溪又曰雪溪。

  关于雪溪亭迎送事,虽人人皆知,但记载甚少。唯元大德末(1307),王斗祥(1244——1307)字时观号鹤山者,风水大家,元成帝铁穆耳请为宾客,诏赐车马归金庭,迎家眷还京,乡友于雪溪亭宴别,友人以《赠王时观总官入京》诗记其事。如姚水心诗:

  天风吹雁向南归,拜命移家又北回。

  抚剑暂辞安道宅,探诗重适李陵台。

  溪亭饯别同攀柳,驿路相思待寄梅。

  圣世功名愧无分,皇皇车马羡长才。②

  又如竺渔隐诗:

  阳关西出柳青青,惨别想看语不成。

  万里远承天子诏,一杯难尽故人情。

  官帆夜渡鲸波静,客马行春驿路平。

  老眼尚期观画锦,炷香日日祝回程。①

  又如张淡泉诗:

  春风杨柳雪溪亭,忍折长条送客行。

  万里关河帆影渺,五更星月马蹄轻。

  文章非止囊经用,富贵终当画锦荣。

  舍却东山旧丝竹,好携长策赴宸京。②

  这次送别鹤山公去京,亲朋咸集,丝竹欢舞,宴饮酬唱,热闹非常,记下了雪溪亭旧时的文明。

  毓秀亭在雪溪亭西太公山的顶峰,两亭一高一低,错落有致。雪溪亭象征礼义,毓秀亭则号召文化,鼓励读书,希冀王氏能人才辈出,光耀门第。亭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金庭王氏族谱》载王羲之四十二世孙《五峰公行状》曰:“庚辰,建毓秀亭于太公山,以树文峰。”故以文峰名山,毓秀名亭。

  文峰山是金庭盆地出口的一座小高峰,为山门一阙。游子从剡中盆地东行,远远就能看到这座一帜文峰,看到它,就等于看到了金庭,乡情顿溢胸口;从金庭出游,经过它,就等于离开了家乡,依依惜别之情油然而生。它是乡情,是鼓励,是召唤。

  金庭王氏极重教育。王羲之书《乐毅论》,把手教献之,以万石之风培育子孙,一直传为佳话。自唐至清,金庭王氏中进士、为官者、为文者、为书画者、为教谕者、为堪舆学者、为经济者,代有间出,族谱历历有载。2006年重修宗谱,续1906年旧谱,据不完全统计,入谱者具大专以上学历者420多人。一帜文峰,毓秀人才,堪称文化之乡。文峰山是金庭王氏心中的文山。毓秀亭经历六次修葺,至今仍耸立在文峰山顶,光彩夺目。

  在华堂村靠南的平溪岸边,有一个王氏宗祠,白墙灰檐,翘角雄浑。祠堂大门口有一口大池塘,绿荷满池。进门有一口小池塘,池水中埋着数只大缸,睡莲芬芳。这个宗祠是纪念孝子王琼(1351——1375)和节妇石氏夫妇的,原名节孝祠。祠堂的北面,是村中东西直贯的中心街,有一条从平溪引入的水圳,宽一米左右,沿街侧而流,然后绕到祠堂的后墙,弯弯曲曲地穿过好几家农舍,有的通过道地,有的通过灶间,时隐时现,继而又拐向中心街直流,通向村外的农田。荷池、莲池、水圳有涵洞互相连通。这条水圳,水势潺溪,清澈可爱,是村民的生活源流,名曰九曲圳。

  华堂的村老说,九曲圳是石氏太婆赐予他们的恩惠,会告诉你许多生活中发生过的美好回忆。是啊!1600多年了,谁还能想到这九曲圳和他们的始祖王羲之有什么联系呢?当我们把荷池、九曲圳和书圣文化联系在一起的时候,那也仅仅因为,王羲之兰亭的曲水流觞给后人的影响实在太深刻了,所以,在王氏后裔居住地的园林里,往往会设计鹅池、墨沼、曲水等形制来纪念他。据《金庭王氏族谱》载,九曲圳是王羲之三十九世孙王普(1423——1496)蕙庄书院的园林遗存。

  王普字时周,号蕙庄,是石氏太婆的曾孙。祖文高为耆民,父钝为福建漳州府儒学司训,精通朱子理学,生九子,普为长,五子暄为进士。蕙庄书院珍藏先祖诗文集并历代名贤法帖,园内遍栽兰蕙,并引水构亭,布以曲水流觞,明成化十五年(1479),山阴朱纯访时周,作《蕙庄记》曰:

  时周为右军后裔,慨兰亭之迹既泯,方将引流构亭,以复其旧。又不敢比似先达,故不曰兰亭,而曰蕙庄,志谦也。他日会群贤以成觞咏之乐,而予亦愿操觚从事君,其许之否乎?①

  兰和蕙,如同圣和贤,意义是相同的。时周以曲水流觞纪念先祖王羲之的兰亭诗会,“不曰兰亭,而曰蕙庄”,完全是为敬重先祖而避讳,不使后人因文设地,误以为这里就是王羲之兰亭修禊处。时周很有远见,后来果然发生了将王氏以兰亭命名的花园误为王羲之流觞处的情况。

  我们说九曲圳是蕙庄书院曲水流觞的遗存,但绝不是认为蕙庄书院的曲水流觞是华堂最早的园林形制。《蕙庄记》云“慨兰亭之迹既泯”,说明其先早有曲水流觞的园林存在,时周无非是“以复其旧”而已。那么,华堂的旧园形成于何时呢?这要从华堂村的历史说起。

  华堂村南面有一座山,像昂首而卧的狮子,一脉长长的小山冈自西向东伸向平溪,像狮子的尾巴。狮又名狻猊,故叫这座山为卧猊山。北宋以前,王氏居住在卧猊山南的岩头村,朝南面阳,免袭寒风,地势开阔,并面对王子乔吹笙处白云洞。首纂金庭王氏族谱的宏基(1069——1126)是王羲之二十六世孙,居住在这里。百年后,宏基曾孙恺(1163——1219),字舜臣,号水窗,迁居卧猊山北麓,其父 (1137——1202),乾道进士,衢州府知事。淳熙七年(1180),朱熹(1130——1200)为浙东常平茶盐使,奉命赈济,经金庭赴明州, 请其讲学,论明圣道,命恺执经侍讲,并从其游。后恺于居旁建猊峰书塾,延师以教族子并四方志学青年,从己有的良墅坂田中捐三百亩为学田,以文为记,号曰“王氏书塾义供田”,即今华堂村西的义供坂。元灭宋时,猊峰书院毁于兵灾。到了至元初,恺四世孙迈(1268——1309),字逸之,号兰室时,“绪业日广,肥沃联阡,仓箱充实,肇营广厦,黝垩丹漆,轮廓鲜明,华堂之名于是始矣!”

  华堂村的创始,尤其是猊峰书塾的创立,和荷池、九曲圳必有联系。鹅池、墨沼、曲水流觞是王羲之书圣文化的标志物,凡有其行踪的地方,都有这些园林布置,如绍兴由平章寺改建的兰亭公园,嵊州独秀山王羲之读书处的鹅池、墨沼等。早在唐朝以前,金庭观已建鹅池、墨沼,裴通曰:“书楼墨池,旧制犹在。”这是金庭王氏园林中纪念王羲之曲水流觞的最早形制。在金庭西30公里的澄潭镇,王羲之后裔南宋左丞相王 (1199——1275)的闲远楼花园中,也有曲水流觞,其《闲远楼记》曰:“间植松柏康干石林,凿沟引水萦回,置觞其内,随波转曲,亦与吟翁韵士一咏一觞,畅叙幽情。盖非忘君乐此而为之,姑以继先世兰亭之故事。”①又说“肇建于会稽之天章”。天章塔花园即今兰亭公园之前身。又王 诗曰:

  屹峙江边山样装,流觞曲水在其旁。

  石松突兀高低地,荷叶参差上下塘。②

  猊峰书院是王氏第一所书塾,且是朱熹的门生王恺所建,教育子孙继承始祖王羲之的书圣文化,按曲水流觞的形制,在书院内布置园林,自然是在情理之中。到了明朝初,王氏因万石长案经历了毁灭性的灾难,先后有五人被捕充军,四人死于役场。25岁的孝子王琼代父充军,猝死于金陵。王琼妻石良童(1352——1410)育桑织丝,营家有方,而独子文高奉母守孝,家境大发。文高是王迈的曾孙,见祖上旧业“荒废成墟”,遂重创义塾,续修族谱,聚书数千卷,置田百亩,名曰继善庄。文高四子,皆副盛名,富甲一方。三子钝创藏书楼,名曰劬书阁,这就是蕙庄书院的前身。

  再则,当华堂村在卧猊山北麓初建为村时,平溪从其居东直泻北流,也需要在居北筑闸引流,以利风水。王氏“营建屋宅丘井,率重堪舆家言,信持良笃”。后世多精于卜筮者,故计设荷池、九曲圳实为二利之举。

  华堂王氏建造荷池、九曲圳,不单单为了纪念王羲之的兰亭诗会。其实在金庭,王羲之也曾邀集五世以内的中表亲,举行过一次或两次盛大聚会,其中东晋升平元年(357)那次,在《与谢万书》中有记:

  衣食之余,欲与亲知共欢宴。虽不能兴言高咏,衔杯引满,语田里所行,故以为抚掌之资,其为得意,可胜言耶!(《全晋文》卷22,页1582)

  显然,他把这次田园里的中亲聚会和当年的兰亭诗会相比较,认为虽然不能衔杯流觞,兴言高咏,但中亲们相会在一起,共享田园的丰收果实,交流田园生活的天伦之乐,这种亲情是远胜于兰亭的。升平五年(361)是他的垂暮之年,他又给中亲们发出了一封很长的邀请信,要求“亲疏略尽”,于“末秋冬初,必思与诸君一佳集,遣无益,快共为乐”。这时,他已卧床不起,不仅“便疾绵笃,了不欲食”,而且躺在床上难以动弹,已经“转侧须人”,只能以回忆上次聚会的情景,宽慰目前。或许他预感到人之将西,所以“及当此急要,愿诸君各保爱,以俟此期”,希能将自己心中的“诸结,力聊当面。”这次聚会有否成行,未见后话,因为这一年,王羲之驾鹤西去。

  因为金庭田园聚会和兰亭诗会的内容有所差别,虽然在形制上,华堂的荷池、九曲圳与绍兴兰亭形制相似,但在文化内涵方面却各有表述。九曲圳是和一条引水灌溉农田的渠道相联系的,它不是纯粹的园林设计,而是融合了田园文化,又有风水的考量,是和王羲之晚年的田园生活密切相连的。荷池、莲池虽和鹅池、墨沼一样,都是纪念书圣的标志物,但表达的内容却不同。王羲之晚年酷爱荷花。在花园里,不仅植果、种药,而且在池塘里种荷花,还种了好几盆睡莲。他在给一位长者的信中说:

  荷花想已残。此处过四夏,到彼亦屡,而独不见已盛时,是亦可讶。岂亦有缘耶!弊宇今岁植得千叶者数盆,亦便发花,今已开二十余枝矣!颇可观,恨不与长者同赏。相望虽不远,彼时邈未可期,伏想可胜怅惆耶!(《全晋文》卷26,页1608)

  王羲之花园里的荷花,因种的年数短,花独不见盛开。而今年刚种的数盆睡莲,却开了二十余枝,觉得既惊讶又兴奋。“弊宇”是谦称,是他任会稽内史时信中所说的“吾前东,粗足,作佳观”,实际是他居住的一幢精美楼房,因信道,故曰“佳观”。这个“佳观”中,有种植荷花的池塘,所以说,荷池是对王羲之金庭田园生活的纪念,与兰亭鹅池的文化差别就在这里。石氏太婆也爱荷花,他的荷池中开出了并蒂莲,成为发家之吉兆,故金庭王氏以荷花为祥瑞。

  明正德七年(1512),石氏太婆曾孙菟(1460——1535)命子诞等在平溪岸边建节孝祠,纪念石氏太婆夫妇。祠前建荷池,入祠为凹字形莲池,池上架三孔拱形石桥。过桥入孝子殿,三楹歇山式单层,外有游廊。殿门檐悬石匾,书“慈节”二字,落款为“正德七年壬申九月嵊县知县林诚通题”。孝子殿后为节孝祠正厅,五开间,奉王琼和石氏太婆雕像,两旁置列祖列宗神位。荷池、九曲圳遂联为一体。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九曲圳因“西泻其口稍旷,术家以为宜加障翰,以补其空”。第四十二世尚德,字帷本,号五峰,捐己田,在九曲圳水口筑土塍,“计长广各该若干丈”。五峰公方年好友海门先生周汝登作《华堂建土塍纪言》曰:“兹塍之造,是所谓以人和为地利,利乃无疆,灵应先兆,王氏之福其未有艾耶!”①

  明末清初,节孝祠遭匪毁,石氏太婆十世孙儆弦(1604——1674)修葺一新。道光间改孝子殿三楹为五楹。清朝间,九曲圳上渐为农舍所掩,农房向圳北扩展,圳遂从中心街流。历史虽已久远,荷池、九曲圳旧貌依存,仍然给华堂人“利乃无疆,灵应先兆”。金庭王氏以孝传家,祖宗留下的荷池、九曲圳一直被保存下来。唐朝时所建的绍兴天章寺,明朝时改为兰亭公园,至今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就以澄潭镇的王 闲远楼花园来说,直到民国二十七年(1938)新昌县潘士模游时,曲水旧迹犹在,还有建园时散落的大理石、松花石,其《宋王平章王家园》诗曰:

  江山断送半堂闭,左相况难共赞襄。

  疏广投簪忘太傅,亲仁赐第老汾阳。

  松花大理谁收拾,苍雪沂春感废荒。

  曲水至今留里巷,相传禊事继流觞。②

  “曲水至今留里巷,相传禊事继流觞”。这也是华堂荷池、九曲圳的谜底.

  雪溪亭·毓秀亭

  金庭是个天然小盆地。

  平溪从南向北流,山脉随溪倾落,在华堂村一带形一个盆地,为水稻区。但到了平溪的出口处,今坎头村这个地方,两岸山脉俄尔闭拢,形成盆地蒂口,这就是进入金庭洞天的门户。王羲之在金庭占田筑舍,经营庄园,这里就成为进出庄园的山门。据王氏传说,这里是王羲之迎送客人的地方,原建有房屋,后成为剡通奉化的驿站。王氏继承始祖的文明礼仪,在附近筑雪溪亭,不仅迎送客人,凡王氏为官回乡省亲的,都要在这里脱袍卸靴,便服回家;假满赴任,也在这里换上官服再走。考举人、进士、宴饮迎送,皆在此,故俗呼著衣亭

  雪溪亭在华堂村北二里,今尚在。明张岱《题雪亭诗卷》诗曰:

  兴来冒雪泛扁舟,独上亭中一眺游。

  四面峰峦银结裹,千村林木玉雕镂。

  浑疑避俗来蓬岛,不待飞身上沃洲。

  借问主人谁氏子,朝晋清鉴是源流。①

  盖传戴逵别业金庭,《剡录》曰戴公山“在金庭观,可二百亩”。因王子猷“雪夜访戴”,名为雪溪亭,平溪又曰雪溪。

  关于雪溪亭迎送事,虽人人皆知,但记载甚少。唯元大德末(1307),王斗祥(1244——1307)字时观号鹤山者,风水大家,元成帝铁穆耳请为宾客,诏赐车马归金庭,迎家眷还京,乡友于雪溪亭宴别,友人以《赠王时观总官入京》诗记其事。如姚水心诗:

  天风吹雁向南归,拜命移家又北回。

  抚剑暂辞安道宅,探诗重适李陵台。

  溪亭饯别同攀柳,驿路相思待寄梅。

  圣世功名愧无分,皇皇车马羡长才。②

  又如竺渔隐诗:

  阳关西出柳青青,惨别想看语不成。

  万里远承天子诏,一杯难尽故人情。

  官帆夜渡鲸波静,客马行春驿路平。

  老眼尚期观画锦,炷香日日祝回程。①

  又如张淡泉诗:

  春风杨柳雪溪亭,忍折长条送客行。

  万里关河帆影渺,五更星月马蹄轻。

  文章非止囊经用,富贵终当画锦荣。

  舍却东山旧丝竹,好携长策赴宸京。②

  这次送别鹤山公去京,亲朋咸集,丝竹欢舞,宴饮酬唱,热闹非常,记下了雪溪亭旧时的文明。

  毓秀亭在雪溪亭西太公山的顶峰,两亭一高一低,错落有致。雪溪亭象征礼义,毓秀亭则号召文化,鼓励读书,希冀王氏能人才辈出,光耀门第。亭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金庭王氏族谱》载王羲之四十二世孙《五峰公行状》曰:“庚辰,建毓秀亭于太公山,以树文峰。”故以文峰名山,毓秀名亭。

  文峰山是金庭盆地出口的一座小高峰,为山门一阙。游子从剡中盆地东行,远远就能看到这座一帜文峰,看到它,就等于看到了金庭,乡情顿溢胸口;从金庭出游,经过它,就等于离开了家乡,依依惜别之情油然而生。它是乡情,是鼓励,是召唤。

  金庭王氏极重教育。王羲之书《乐毅论》,把手教献之,以万石之风培育子孙,一直传为佳话。自唐至清,金庭王氏中进士、为官者、为文者、为书画者、为教谕者、为堪舆学者、为经济者,代有间出,族谱历历有载。2006年重修宗谱,续1906年旧谱,据不完全统计,入谱者具大专以上学历者420多人。一帜文峰,毓秀人才,堪称文化之乡。文峰山是金庭王氏心中的文山。毓秀亭经历六次修葺,至今仍耸立在文峰山顶,光彩夺目。

沃洲山在剡县南三十里,禅院在沃洲山之阳,天姥峰之阴。南对天台而华顶、赤诚列焉;北对四明而金庭、石鼓介焉。①

  

 

  因为王羲之家金庭,石鼓和书圣有了缘分。唐朝中期,在陕西凤翔县发现了十只人工雕琢的小石鼓,每个石鼓上刻着歌颂周宣王狩猎的诗,文字竟是人们未曾见过的篆书,这就证实了西晋卫恒《四体书势》的记载:

  篆书:昔周宣王时,史籀始著大篆十五篇,或与古同,或与古异,世谓之篆书者也。②

  卫恒没有见过大篆,不知其与古今书法的异同,但他认为大篆是汉字书法艺术的发源。当人们重新见到大篆时,它被刻在石鼓上,所以称之为石鼓文。

  石鼓文的发现,一时大为轰动,把它抬到凤翔县孔子庙中,张籍、韦应物、韩愈等将其墨拓下来大势宣传,作诗赞美,并把石鼓文和唐人最敬仰的书圣王羲之联系起来,歌颂祖国书法艺术的辉煌历史。尤其是学界祭酒韩愈,写了一首33联的《石鼓歌》长诗,从周宣王“岐阳骋雄俊”,到从臣“凿石作鼓”,后被埋没荒郊,史书失记,奏请“许留太学”,供“诸生讲解”,否则就会重新“埋没”。接着便把大篆和王羲之相联系,诗曰:“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虽然意思是说,即使当今王羲之书法的价值也没法和石鼓文相比,却演绎了大篆以来1100多年的书法史,把王羲之的书法推到了独绝古今的里程碑上,也给金庭打造书法艺术史宣扬书圣文化提供了一个良机。

  石鼓文问世后,周宣王、石鼓文和王羲之、灵鹅村、大石鼓、石鼓神祠灵犀相通。在大石鼓西250米山上,有巨大的花岗岩块石层堆覆立,贯通冈麓,名石火囱,冈顶上一柱竦立,高十余米,顶部破裂错位,状如挂在石柱上的一顶纱帽,名曰纱帽石;纱帽石边的一块巨岩上有一叠石,像一只倒置的朝靴,传为王羲之挂冠脱靴矢志逸民的象征。灵鹅的石鼓神祠是不是纪念周宣王和石鼓文,现已无法考证,但有二点可资借鉴:

  一、周宣王是西周中兴之君,名姬静,公元前827~前782年在位。姬姓是王氏的本姓,至周灵王太子晋时,才析出王氏一派,世称王子晋,又名王子乔,为王氏一世祖,王羲之则是王子乔的三十四代孙,故周宣王也是王氏的先祖。

  二、石鼓文创始于周宣王时代,为汉字书法艺术的起源,经历篆隶真草,王羲之集大成,把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因此,在书圣的故乡建造石鼓神祠纪念周宣王和石鼓文是情义中事。

  文化是社会深层次的表现。遗憾的是,书圣的故乡并没有将石鼓文的历史延续下去,记忆的落差出现异化,到了明弘治《嵊县志》,石鼓神祠变为纪念王子晋父王周灵王祠,并降格为金庭、孝嘉乡的乡主庙。该志曰:

  东石鼓庙,在县东七十里孝嘉乡,世称周灵王庙。①

  中国的农村,乡乡都有乡主庙,把那些对本土有恩惠和德高望重的乡贤,奏请皇帝敕封神号,立为乡主。但怎么可以把一个帝王立为乡主呢?把周灵王作为乡主是违背中国庙文化传统的表现,所以到了清朝乾隆七年(1742)重修《嵊县志》时,编纂田实 、俞忠孙或许以为不妥,又将周灵王庙改为“周宣灵王庙”。周宣灵王不是周宣王和周灵王,而是宋朝的新城(原新登县,今属浙江省杭州市)孝子王雄。王雄的事迹记载在田、俞同乡会稽人俞公谷不久前所作的《湖北游记》中,乾隆《嵊县志》引其文曰:

  周宣灵王名雄,字仲伟,杭州新城人。母汪,梦龙浴金盘,淳熙戊申三月四日诞王。童稚以孝闻。嘉定初,母遘危病,晨夕吁天,请身代。邮言徽、婺有显神,母促往祷。王不敢,母厉声责之,则抱悸往。旋次衢,闻讣内裂,僵逝舟中。篙师胡伯二货舟结庐奉焉。邻之知王者,时载觞俎礼敬。自后相传,谓王有神,江以南咸祀之。端平、嘉熙间,一时国事赖王,至有“翊应正烈”之封。而其事不详。②

  王雄在杭、睦、金、衢一带受人敬崇,多立庙祭祀,奉为乡主,皇帝敕封为“翊应正烈宣灵王”。乾隆《嵊县志》在《湖北游记》的“宣灵王”前衍入一个“周”字,把孝嘉乡的乡主庙篡改为“周宣灵王庙”,致使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悔堂老人《越中杂识》、道光、同治、民国《嵊县志》、民国二十二年(1933)张载阳《越游便览》等方志皆全文传抄,以讹传讹。今天,石鼓庙正厅挂的是“周宣灵王庙”匾额,乡主是孝子王雄,楹联也是歌颂孝子的,塑像却依然是周灵王,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灵鹅村石鼓山地表有大量几十几百吨的花岗岩分布,形态各异,有石鼓、纱帽、石帘、小石火囱、大禹方舟、瀑蚀天堑等景观。万山之中,仅石鼓山为花岗岩,约一平方公里,很有开发价值,经规划设计,进行有计划开采,可打造摩崖石刻、石窟文化,乃至地下宫殿等高级别的旅游景观,创造以石鼓文为肇始的中国书法艺术史和王羲之书圣文化,前途无量。

  圣书剡藤纸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版权名称 | 网站联盟 | 网站管理

主办:中共嵊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嵊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邮编:312400

电话:0575-83031707 传真:0575-83026547 邮箱:szdsb88@sina.com.cn 地址:浙江省嵊州市剡湖街道龙会一路六号 技术支持:杭州孚立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