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站内搜索:
首页
>> 地方文献 >> 党史书籍 >> 嵊州抗日史
概述

发布日期:2015-10-2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嵊州市 字号:[ ]


  引 言

  嵊州历史悠久,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会稽时置剡县,建县()已有2225年历史。

  嵊州位于浙江省东部,曹娥江上游,四面环山,东为四明山,西连西白山,北有嶀山,南连天姥山。丘陵山地占全市面积的70%以上,海拔多在400米以下,且抗日战争时期的森林非常茂密,有利于部队隐蔽,开展抗日游击战。又中为嵊新盆地,土地肥沃,物产相对丰富,便于部队的给养。因为易于隐蔽和给养,所以,抗日战争时期嵊县的各种武装很多,总数不下万人。革命武装有三五支队、四明山游击队、会稽山游击队、嵊新奉抗日自卫大队等等在嵊活动。国民党的部队有县自卫队、各联乡总队、乡自卫队、唱凯部队(突击营)、相强伟部队、挺三及挺四游击队等在嵊长期驻扎。日伪军有日本侵略军、投降派和平军的曹江部队、驹邦部队、田岫山的八八团。游杂部队有张俊升的八九团(后参加革命)、杜家堡杜梅生部队、嶀大山的王春林部队、后璋村的丁樟盛部队。东乡有土匪娘舅部队。还时有中国国民革命军(简称国军)正规部队在嵊开展军事行动,或短期驻扎或过境嵊地。

  嵊州人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山多地少和溪流短急的自然环境中,逐渐形成了直爽、倔强、侠义的性格,富含不屈的反抗精神。早在东汉初平至兴平年间(190-195),剡长贺齐诛县吏斯从,率吏民开城门击败斯从族党千余人攻城,威震山越。此后,直至抗战爆发,历史上兵事不断。在诸多兵事中,值得一提的是明嘉靖年间,县民多次抗击倭寇(古代日本海寇。日本古称倭奴国,故中国古代史籍将这些日本海寇以及后来与之勾结的内陆奸民,通称为倭寇)犯嵊,并取得胜利。其中,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十月,知县吴三畏率民众日夜修筑城墙抵抗倭寇入侵,犯嵊倭寇被迫离去,被官兵追歼于清风庙。460年前嵊人痛击日本海盗,充分反映了嵊人抗击外敌入侵的决心。

  抗日战争爆发后,嵊籍儿女在全国各地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战线参加抗战的数以万计,上至集团军总司令,下至普通士兵,既有军人,又有经济学家、音乐家、工程师等等,更多的是位卑未敢忘国扰的普通老百姓,纷纷参加抗战。讫今有名可查的嵊籍儿女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就有近400名,著名的有民族号手任光、八路军女英杰左克、新四军女英雄竺莲芬、血洒祝塘的营教导员商纪连、临危不惧的县府行动组组长戴瑞棠、身先士卒的少校营长宋世安等等抗日英烈。在嵊被我军民消灭的日军就不下50人,在安宅伏击战中,打死一名日军大佐,这是绍兴地区消灭的日军最高指挥官。在全国战场被嵊籍儿女消灭的日军那就无法统计了。

  一、日军对嵊的侵略

  日军对嵊县的侵略,经历了空袭、流窜、占领三个阶段,始于1938123日上午日机对县城的惨无人道的无区别轰炸(指对敌国不分军事目标还是民用目标,通通轰炸)。此后,直至1942611日最后一次轰炸县城,日机曾20多次轰炸县城。除轰炸县城外,日机还对公路沿线的长乐、甘霖、三界、崇仁、黄泽等乡镇进行20多次无区别轰炸。日军妄想通过无区别轰炸给城乡居民造成极大恐怖,试图摧毁嵊地军民的抗战意志。

  194010月,日军发动十月攻势,窜犯诸暨、绍兴,但很快被国军打败,败退萧山。在败退途中,100余日军从上虞窜入三界,这是日军首次从地面侵犯嵊境。此后至嵊县沦陷前,日军又在19414月的宁绍战役期间(为了在浙江沿海封锁港口,掠夺物资,占领宁绍地区,日军发动了宁绍战役,又称浙东会战)以及同年12月和19425月的浙赣战役期间(日军为摧毁中国在浙江的前进机场,打击国军第三战区主力而发动的一场战争)以及同年6月,又先后4次流窜嵊县。每次流窜,所到之处,必奸淫掳掠,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经过浙赣战役,日军占领金华、衢州,摧毁国军在浙江的主要航空基地,打通了浙赣线,基本达到了战役目的。浙赣战役后,日军为继续占领金华,决定扩大对金华外围地区的占领。因此,1942714日,日军70师团一部从金华回窜嵊县,侵占县城,嵊县沦陷。日军占领嵊县后,建立嵊新警备司令部,司令部设在嵊中,辖3个警备队,约200余人;伪田岫山部及伪第3师伪驹邦部队共千余人,分驻城区及两头门、富润、上碧溪、浦口、三界、谷来等地。为确保嵊县至东阳交通线,日军后又在嵊东公路沿线重镇甘霖、长乐设立据点。

  日军占领嵊县后,对嵊县人民进行残暴的殖民统治。在政治上,日军利用汉奸卖国贼欺骗和奴役人民,实行所谓的“以华制华”的政策。8月,拼凑成立嵊县维持会。次年2月,改为嵊县乡镇联合会,8月,改组为伪嵊县县政府。伪政权仰仗日军鼻息,进行奴化教育和政治欺骗,日伪警宪特务横行无忌,任意逮捕、屠杀人民。民众进出县城要持“良民证”,还要向日军行礼,被剥夺了一切民主权利,成了亡国奴,过着悲惨的生活。在经济上,日军为了实现其“以战养战”的目的,强占土地、民房,任意抓派民夫充作苦力,强征田赋捐税,大肆摊派军谷食品、现款和砖石、木材,恣意掠夺萤石矿资源。他们设立商行、银行、公司、电报局等,统制嵊县的物产运输、货币流通,在嵊强行流通汪伪储备券,1元的“储备银行”票子要作2元法币,1元的军用票要换10元法币,米涨到八百多元1担,肉20多元1斤,对粮食、药品、火柴、肥皂等实行定量配给,实行经济殖民地化,使嵊县大批工厂、商店关闭,土地大量荒芜,经济萧条。还在各地强占土地、民房,修筑据点、碉堡、封锁线。日伪军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等目的,从占领嵊县起直至投降离嵊前前4天,经常四出“清乡”“扫荡”,所到之处,进行疯狂的烧杀掳掠奸淫。

  据统计,在抗日战争期间,嵊县直接伤亡人数达1260人,被抓民夫3万余人,其中有不少人至今下落不明。被毁民房19228间,损失达7803845.67元。1945年,全县有难民61739人,因战争造成缺少口粮计米509130石,缺少衣被者126725人,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由于抗战爆发后,部分商人入嵊避难,带来资金和技术,加上浙江省丝绸业务机构及部分资产转入嵊县,1938年至1940年,嵊县办起了8家绸厂、3家纱厂、6家布厂,嵊县成了全省主要的缫丝工业的基地,年产白厂丝5000担,出现了近代工业一时繁荣的景象。但嵊县沦陷后,大多数工厂由于日军的掠夺和破坏而关闭,近代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同样,抗日战争爆发前,嵊县是著名的平水珠茶的主要产地,有茶园10余万亩,年产达8万担,大部外销国外。但日军侵华后,口岸受阻,至1941年,珠茶外销断绝。嵊县沦陷,茶农更加生活艰难,仅1943年北山茶区饿死、外逃者就达2500人。

  二、嵊县沦陷前的抗日斗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面对日军的入侵,不愿做亡国奴的嵊县人民,纷纷组织武装,抗击侵略者,保卫家乡。嵊州的抗日斗争,可以19427月日军占领县城为标志,分嵊县沦陷前后两个阶段。嵊县沦陷前的抗日斗争,又以1937年卢沟桥事变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卢沟桥事变前,以民众声援和宣传抗日为主。

  民众支援全国人民的抗战。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嵊县青年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揭露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剡山小学集会报告九一八事变经过,要求政府出兵抗日,收复失地。二戴小学师生还开展慰劳抗日军队募捐活动,募银200元,汇给黑龙江前线抗日将士。黑龙江省政府主席马占山发来电报致谢。1932年,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不久,成立嵊县抗日救国会,动员各界声援淞沪抗战,并在县城南门沙滩销毁日货,表达抗日爱国的决心。1935129日,北平发生了抗日爱国的学生运动,嵊县中学师生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募银220元,支援绥远前线抗敌,傅作义将军亲笔回函致谢。

  民众宣传抗战。九一八事变后,嵊县爱国人士创办抗日书刊,组织抗日文化社团,发表文章和演讲,宣传抗日。宣传抗日的书刊和左翼文艺相结合,相继创办了《嵊新民报》《剡声日报》《焰影》《橄榄》等。《剡声日报》发表嵊县、新昌两地作者的大量抗日新作。同时,涌现出不少抗日文化团体,影响较大的有南鹿学社、明生读书会和大众书店。1935年和1936年,著名爱国人士、经济学家马寅初3次回乡,在县保长训练班上,分3次作《中国何以如此贫弱》《非常时期的经济问题》和《统制经济》等激动人心的演讲,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战时经济问题。南鹿学社是嵊新知识分子组成的抗日文化团体,1937年秋,著名左翼文学青年徐懋庸来到南鹿学社,以文会友,开展活动。明生读书会、大众书店都是进步青年张珂表为主创办的,宣传抗日思想。在安国乡水竹庵村教师的邢子陶,组织学生演讲,宣传抗日。12月中旬,进步作家张璞君(骆宾基)到嵊。张璞君由茅盾、胡愈之安排介绍,应进步人士、嵊县三界茶叶改良场负责人吴觉农之约,以技术员名义到嵊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张到嵊后,即与张珂表取得联系,在三界一带开展工作。不久,由邢子陶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6月任县委宣传部部长。

  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合作,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从卢沟桥事变后到日军侵占嵊县县城前,嵊县的国共两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纷纷建立组织和机构,发动民众抗战。

  中国共产党建立县级党组织。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沦陷。上海美亚丝绸十厂罢工总代表、嵊籍中共党员王寄松,受上海丝绸系统党组织的派遣,回嵊开展建党工作。9月下旬,中共上海工人运动委员会委员、党的联络员骆又余来嵊指导建党工作。条件具备后,在农工银行职员张珂表的宿舍里,成立了中共嵊县临时工作委员会,王寄松担任书记,张珂表任宣传委员,这是嵊县第一个中共县级党组织。11,中共浙江省临时工作委员会成立后不久,组织部部长邢子陶回嵊开展建党工作。在邢子陶的领导下,19381月,建立中共嵊县工作委员会,由王正山任书记。5月,中共宁绍特委成立。宁绍特委机关设在太平乡(今长乐镇)沃基村邢子陶家里,又在县城设立秘密联络点。在宁绍特委的直接领导下,嵊县党的支部组织和党员数量发展较快。为了适应这种形势,19386月,中共嵊县工委改为中共嵊县委员会,邢子陶兼任书记。当时,新昌县党的工作也有很大发展,对于党的工作和民众的抗日救亡运动,嵊新两县都有密切联系。为了便于领导和开展嵊新两县党的工作和抗日救亡活动,11月,宁绍特委决定把嵊县县委扩建为嵊县中心县委,管辖嵊新两县党的工作,由王正山任书记。

  从中共嵊县临工委到嵊县中心县委,始终以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为指导,积极领导民众开展各项抗日救亡活动。

  193712月,张珂表等发起成立嵊县乡村救亡协进会,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个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抗日救亡团体,但1938年夏,被国民党当局以统一领导救亡团体为由解散。此外,中共组织还创办刊物、书店,宣传抗日。影响较大的刊物有《抗敌》《抗日自卫》《群力》等。群力书店是中共嵊县地方组织开办的一家小型书店,由张珂表于19384月开设。群力书店既是抗日宣传读物的供应站,又是党组织的秘密联络站。

  国民党抗日救亡运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以黄绍竑为主席的国民党浙江省政府公开表示抗日,颁布《浙江省战时政治纲领》,动员全省民众参加抗战。三区(绍兴)专员公署也表现出种种姿态,支持民众抗日。19378月,嵊县各界抗敌后援会成立,由县长罗毅任主任委员。19382月,更名为嵊县抗日自卫委员会。共产党员进入后援会,以合法的身份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在后援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张珂表还在后援会建立第一流动宣传队、第二流动宣传队和城区业余宣传组。

  根据国民党浙江省政府关于在全省各县普遍建立政治工作队的指示,1938年春,嵊县战时政治工作队成立。政工队是国民党政府组织的抗日团体,共产党积极利用这个合法组织,派党员和抗日团体的骨干参加进去,在4个区队长中,共产党员王正山、袁于田分别被选为二、四两个区队的队长,一、三区队长也为进步青年叶维法、马以文中选。政工队成立后,根据省抗日自卫委员会规定的“后方县队的工作,以动员民众抗敌为重心”的要求,宣传抗日救亡;成立群众武装组织,组织支前劳军;利用和改造乡保政权,建立健全抗日民意机构;组织和领导农民群众,为改善人民生活而斗争;教育、发动和组织妇女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县成立国民抗敌司令部,同时设立国民抗敌自卫大队。19394月,全县建立38个乡、镇纠察队,队员563人。19401月,成立县国民兵团,县长兼任团长。19414月,浙东会战后,绍兴沦陷,嵊县成为抗战前线。嵊县的地方实力派为了保护自己的地盘和利益,纷纷成立地方武装,拥兵自重。以周麟振为首在长开太成立联乡自卫总队,以赵雪珍为首在甘霖成立联乡自卫总队,以裘祝馨为首在崇仁成立联乡自卫总队。

  学生、妇女的抗日救亡活动。杭嘉湖沦陷后,嵊县一时成为抗战的后方。杭州的清波中学和蚕桑学校、宁波的宁波中学、慈溪的锦堂师范学校、绍兴中学的一部分先后迁到嵊县办学,给嵊县的抗日救亡运动带来了新的生气和力量。中共党组织及时派党员到学校联系进步学生,发展党组织。在爱国青年师生的抗日热情推动和党组织的引导下,各校开展了抗日救亡活动。清波中学学生在校长裘仲曼的带领下,在石璜街头演讲,揭露日军侵略罪行和汉奸的卖国活动,宣传抗日部队的事迹。宁波中学的学生开办民众夜校,还在假期步行到诸绍前线慰问抗日将士。锦堂师范的学生在从长乐沿公路直到合山村的各个凉亭路廊都贴上了抗战宣传品。

  19399月,中共嵊县县委在嵊西石砩村郭雪聪家举行会议,成立妇女委员会。妇女发挥越剧故乡女子能唱善演的特长,运用民间喜闻乐见的戏剧、话剧等形式宣传抗日,成为抗日宣传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力量。1940年春,开元、长乐、太平等地妇女合作社,发动妇女开展募捐,到长乐镇石阳村伤兵住地,慰问伤员。妇女还为新四军做过军鞋,支援前线。

  三、嵊县沦陷后的抗日斗争

  嵊县沦陷后,嵊县的国共两党和广大民众,直接和日伪军展开斗争。中共嵊县组织,在浙东区党委等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团结各界爱国力量,建立和发展党的武装和抗日游击根据地,独立开展武装斗争,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中共嵊县组织领导的抗日斗争。嵊县沦陷后,为便于领导,以曹娥江为界,把嵊县分成东西块,曹娥江以西的嵊西地区,成立嵊西县工委(1943年改为嵊西特派员、1944年改称嵊西县委)。曹娥江以东及新昌和嵊县南部,成立嵊新县委(19452月,奉化西区划入后,改称嵊新奉中心县委)。19456月,还在嵊北三界和绍兴东关、汤浦一带建立中共绍嵊县工委。嵊西县工委、嵊新县委、绍嵊县工委是嵊县沦陷后至抗日战争胜利,中共在嵊县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斗争的3个县级中共组织。

  早在嵊县、新昌沦陷前,面对日军占领宁绍,嵊新成为抗日前线的形势,中共组织派党员打入到国民党乡保自卫队或土匪部队,为党的抗日武装的建立创造了条件。19427月底,打入丰乐乡自卫队并任队长的竹明山拉出40来人,和打入王老三土匪部队的孙岳生部汇合,8月,中共嵊新县委在牛头湾创建嵊东独立中队,陈力平任队长。这是嵊新党建立的第一支抗日武装,对外称“陈力平部队”。9月,土匪王孝明部茹齐法中队30余人和王老三部余大毛带领部分人枪加入我部,党的武装力量得到迅速扩大。县委决定成立嵊东抗日武装独立大队,下设3个中队。独立大队成立不久,由于盲目和国民党“奋勇”部队合并,遭受严重挫折。但是,中共组织没有被困难和挫折吓倒,决心吸取教训,重建武装。12月,在画图乡联乡中队内成立第3分队,这就是党重新建立的抗日武装————岩头部队。岩头部队参与县联乡总队攻打伪军“黄宝部队”的战斗。在战斗中,表现出色,赢得声誉。19439月,由丁友灿带领,从岩头村过曹娥江到嵊东,又称“丁部”。19442月,嵊东抗日自卫队成立,丁友灿任队长。夏,该部扩建为嵊新县抗日自卫中队。11月,改编为嵊新县抗日自卫大队,由肖松林任队长,邵明任政委。12月,收编嵊东著匪王鼎三部,将王部改编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嵊新奉抗日别动总队。19452月,嵊新县抗日自卫大队更名为嵊新奉县抗日自卫大队。426日,日伪军60余人窜至棠头溪抢粮,驻上林村的嵊新奉县自卫大队,即以第1中队担任前卫,抢占棠头溪后门山制高点,发起攻击;第23中队从左右两侧夹击,日军边打边退,拖着5具尸体逃回县城。5月,嵊新奉县自卫大队和四明自卫总队、嵊新奉抗日别动总队一起组成浙东游击纵队第4支队。嵊新奉中心县委重新组建嵊新奉县自卫大队,由张任伟任大队长,邢子陶兼政委。8月,改建为嵊新奉县抗日自卫总队,丁友灿任大队长,邢子陶任政委。

  随着中共组织的发展壮大和武装斗争的开展,党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嵊县建立了嵊新奉抗日根据地和绍嵊抗日根据地。嵊新奉抗日根据地是浙东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50万,地处四明山前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绍嵊抗日根据地建立在19456月,虽然时间不长,但使浙东、浙西两块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壮大了抗日力量。嵊西地区执行“隐蔽精干”方针,开展秘密斗争。19457月,遭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三五支队重创的伪军中央税警团第三特遣部队田岫山残部200余人窜至开元,嵊西党组织配合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第五支队对其发起攻击,除田岫山带少数人逃走外,余均被歼。

  国民党的抗日斗争。从1942516日日军大流窜后,虽然国民党嵊县县政府开始流亡农村和山区,但在国民党浙江省政府和三区(绍兴)专员公署领导下,继续发挥政府职能。

  1942815日,县长方志超、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邢熙平和军警要员及士绅多人,在富润举行对付日军的应变会议,决定派县商会会长汪正金进城,做联络工作。会后,长开太联乡自卫总队改称嵊县第一联乡自卫总队,甘霖联乡自卫总队改称嵊县第二联乡自卫总队,崇仁联乡自卫总队改称嵊县第三联乡自卫总队。联乡总队共数千人,为当地豪绅所掌握,主要为了保护自己的地盘和利益,不敢同日军直接作战,但也间接威胁了日军。各乡镇还成立了自卫队和敌后交通破坏队。

  194212月,县第一、第二、第三联乡自卫总队联合袭击盘踞在石璜一带的伪军驹邦部队第八大队丁寅部,激战至中午,毙敌5人,俘21人。19434月,借国民党唱凯部队的名义,嵊县地方武装在嵊县、东阳交界处,伏击日军军车,击毙日军大佐1名及士兵4名,伤近10人,余敌溃退,震惊日军。19446月,奉命调防天台的国民党第34师一突击营,与正在东林村抢劫的300余日、伪军遭遇。突击营据三面环山的有利地形,分兵三路打击敌人。战斗从上午打到天黑,击毙日军4名、伪军7名,伤敌多人,日伪军窜回新昌。

  除嵊县地方部队外,1942年,国民政府的忠义救国军浙东挺进纵队相强伟部300余人,与安我华部200余人,分别驻扎在剡源乡鹿苑寺村和水竹、石砩乡等地,直至1944年下半年撤离。国民党驻嵊部队有力地牵制和打击了日军。19437月,第32集团军挺进第3纵队(司令贺钺芳)驻守嵊东苦竹溪,19449月才退出嵊县。在抗日斗争中,县国民兵团也不断壮大,至1945年,国民兵团下辖1个自卫总队、3个大队、9个中队,士兵1088名,配有轻机枪11挺、步枪560支、短枪27支、掷弹筒3具。经浙东绥靖指挥部和县政府策反,58日,驻城伪保安队及警察局320人携械出城反正,造成了日军极大恐慌。

  抗战时期,国民党嵊县县政府宣传、组织抗战,县长四易其人,罗毅、方志超、陈芝范、贺凤起先后任县长。其中,19436月,为加强武装抗日,国民党浙江省政府改派军官出身的浦江人陈芝范接替文人出身的方志超任县长,陈芝范大力整顿地方武装,召戴瑞棠组成县政府行动组,公开打击日军,改变了嵊县国民党地方武装不敢与日军直接作战的局面。

  1945816日,侵嵊日军投降,从三界前往绍兴。同日,县政府回城,当晚举行各界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大会。在嵊县沦陷后,县政府领导大部农村地区,开展各项工作,一直坚持抗战,在嵊县的抗日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民众自发的抗日斗争。在国共两党领导抗战的同时,嵊县民众自发起来抗敌,神不知鬼不觉地杀死敌人,破坏敌人的交通线,送子参军,提供军需品,为抗日部队做向导等等。影响较大的有长乐的“背猪猡”。从19434月日军盘踞长乐后,其人员常有失踪,这是长乐志士冒着生命危险,在夜间摸到放哨的日军背后,出其不意,用绳索套住其脖子,反身背起,不多时气绝身亡,然后毁尸灭迹,称之为“背猪猡”。此外,许多民主人士如张仲愚等以不同的方式支持或亲自参加抗战。

  结束语

  抗日战争虽然距今已70年了,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心灵的创伤是永远无法弥补的。痛定思痛,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现在国际国内有些危险现象,仍需我们保持警惕和清醒。

  在国际上,我们要随时高度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对世界带来新的灾难。今天的日本右翼势力患上了历史健忘症和选择性失忆症,从修改历史教科书,大肆鼓吹“大东亚战争”,美化侵略战争,歪曲历史,到通过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内阁决议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否定历史的泥沼中越陷越深,在军国主义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已经引起了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强烈谴责。他们无视铁的历史事实,无视在战争中牺牲的数以千万计的无辜生命,逆历史潮流而动,一再否认甚至美化侵略历史,践踏国际秩序,破坏国际互信,制造地区紧张。

  在国内,要清醒地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对其进行理直气壮地批驳。在对抗日战争时期某些事件和人物的认识上,历史虚无主义者往往采取罔顾实际的历史进程,抽象地假设、推演,乃至否定和歪曲历史事实,或者彰显反面人物的“人性”。我们嵊州也存在着对抗日战争时期某些事件和人物的认识上的历史虚无主义现象,例如现在有人对嵊州抗战时期崇仁畸形繁荣的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其实就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嵊县沦陷后,崇仁商业畸形繁荣,原因有三:第一,由于崇仁地处县境西隅,并非嵊义公路线上的交通要道,日军未在崇仁设立据点。第二,崇仁当年的集贸中心就在镇西的西山脚下,即现在崇仁中学的校址。那时的西山,古木参天,绿树掩映,即使日军从县城开车来掠,商贩也能从容躲避。第三,镇长裘祝馨(曾在1923年至1949年任崇仁镇镇长、崇仁区区长26年)害怕日军,不但不奋起抗敌,反而私下勾结日伪,以大量钱物资敌,日军才没有攻打崇仁镇,使崇仁镇成为孤岛,成为当时浙南通往绍、甬、杭要道,杭、绍、甬商贾云集,有280余家,造成一时商业畸形繁荣,当时被称为所谓浙东“小上海”之一。裘借机设立关卡、牙行收取进出口等税款,又私制烙印竹签作为货币,流通全镇市场,大发国难财。因此,只要了解了崇仁畸形繁荣的历史背景,就知其所以然了,我们现在不需要也不应有那样的“繁荣”。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从来不是无声的过去,相反,今天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定性,将深刻影响到一个国家与民族对未来的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学史用史提到全局高度,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营养剂。也不止一次号召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出要“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反对战争,珍爱和平,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是抗日战争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之所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版权名称 | 网站联盟 | 网站管理

主办:中共嵊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嵊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邮编:312400

电话:0575-83031707 传真:0575-83026547 邮箱:szdsb88@sina.com.cn 地址:浙江省嵊州市剡湖街道龙会一路六号 技术支持:杭州孚立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