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 霖 镇
【概况】位于市区西南部,距市区12公里,面积156.82平方公里,辖71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30793户,84876人。2014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5亿元,增长9.1%;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7075亿元,同比增长13.2%;公共财政收入9767.4万元,同比增长24.4%;乡镇体制收入1.01024亿元,同比增长23.7%,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是年,被住建部等国家七部委联合命名为全国重点镇,被国家气象总局命名为全国第一批标准化气象为农服务乡镇。
【工业经济】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强化“以亩产论英雄”理念,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2.59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21.85亿元,同比增长9.6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1亿元,其中,工业有效投资12.3亿。在建厂房面积11.27万平方米,建成5.1万平方米。完成“机器换人”4家,“空间换地”10家,个转企74家,新增规上企业5家。两家公司在省股权交易中心成长板挂牌。6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有序推进,2个省重大产业项目完成供地。
【现代农业】绿城现代农业综合体项目,是2013年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2014年省“411”重大项目。一期核心区的示范园,位于嵊州市甘霖镇苍岩施家岙,规划面积2000多亩,计划投资5.95亿元,实施时间2013年至2015年,设4个功能区块,即“农业科研推广中心”“优质果苗蔬菜新品繁育中心”“农产品检测服务中心”及“农产品物流服务中心”。2013年年底,完成核心区3.5万平方米温室及大棚区主体建设。2013年8月24日,院士工作站已签约授牌成立。2014年,核心区玻璃智能温室和塑料连栋大棚、水肥自动灌溉系统等配套设施全面投入使用,种植面积400亩左右。已启动丽湖、苍岩区块土地流转和清表工作。计划投资1.5亿元的瑞丰农业深加工1万吨金针菇生产线项目顺利推进。8月5日,嵊州市第七届(甘霖杯)水果擂台赛在甘霖镇举行。
【商住服务业】小黄山文化商贸综合体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已启动,三鼎大酒店室内装饰工程完工,剡溪雅苑(二期)、剡溪一品(一期)项目完成主体建设,秀山花园、新春花园、恒太佳苑等住宅小区项目顺利推进。2014年,甘霖镇被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命名为省级“网上支付应用示范区”。
【土地利用】 2014年全镇累计供地413.87亩,完成年度任务115%。完成镇南工贸区东山地块约360亩土地临时围墙砌筑、青苗清理及地块平整。纳川机械地块完成收储评估。小黄山遗址保护项目完成占地14亩的养殖场拆迁。实施“空间换地”重点项目10家。盘活博济砖瓦厂、华美欧等70亩低效地块,完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58亩、土地开发400亩。淘汰低小落后产能,关停塑料粒子厂4家,拆除非法洗轧砂场5家。
【基础设施】完成甘霖总体规划(2013~2030)修编。实施中心镇“六个一”项目建设,总投入1.005亿元。甘北(柳岸)输变电所、洪士桥道路互通一期工程先后建成投用。投资1430万元完成嵊义线、绍甘线剩余段路灯亮化工程。投资1205万元的市级无害化处理中心基本完成建设,进入试运行阶段。集镇纳污管网完成初步规划设计,垃圾中转站异地新建工程完成基础建设。投资280多万元的苍岩活动坝修复工程完工,澄潭江田东水质监测站基本完工。投资1071万元的高效节水灌溉二期完成工程量30%。投资2800万元的甘一等30个村饮用水安全改造二期工程与投资342万4座山塘水库整治工程均顺利推进。
【美丽乡村】甘霖镇被评为2013年度绍兴市第三批美丽乡村创建先进乡镇。以新农村“一事一议”奖补项目为龙头,扎实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共实施“一事一议”市级项目14只、镇级项目29只、整治提升村8个、精品提升村2个、中心村建设1个、历史文化村1个、改造入村口9个,累计投入1280多万元。施家岙村被评为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实施第一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投资2530万元完成21个村管道铺设17.5万米,受益农户5548户。以甘乐带建设为重点,开展嵊义线沿线整治和景观改造,累计绿化面积9.3万平方米。完成41个村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 23个村“三资”合并。
【三改一拆】全年拆除建筑面积87437平方米,完成109.3%;其中拆旧33394平方米。平稳处置黄箭坂个私集聚区违法建设、绍甘线东侧违建别墅、小黄山猪场整治等违建典型。开展“无违建”村创建和农房登记发证工作。
【五水共治】累计投入610万元。完成黄箭坂个私集聚区非法排污整治和全镇纸盆生产行业提升,35家纸盆企业实现生产污水零排放。全面落实“河长制”管理,完成8条市级、65条镇级河道“三清”和11条“三河”整治。小乌溪江(甘霖段)入选绍兴市“最美河道”。完成养殖场污染治理95家,畜禽养殖场清养关停56家、拆除8家。开展违建坟墓整治,累计整改2070座。
【“枫桥式乡镇”创建】注重源头化解,开展“两头门内话对错”调解评议活动,分类采取务实措施,分级严控非访苗头,全镇越级访、集体访、重复访等比上年度都下降。开展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重点工作推进得到有效保障。深化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妥善科学处置“5·31”和“10·4”危化品泄漏事故,安全生产三项指标继续保持零增长。甘霖镇森林消防中队获2014年度绍兴市森林消防“引水灭火”队伍技能比赛第二名。
【民生保障】社会保障日趋完善。继续加大对各类低保户、困难户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累计发放各类补贴500多万元。推进2014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参保率达99.7%。办理被征地农民参加职工养老保险521人。建成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35家、农村家宴中心7家。
【社会事业】学前教育布局更加科学,甘霖镇中心幼儿园异地新建工程顺利投入运行,于9月1日正式开学招生。无证幼儿园清理整顿工作获省教育厅肯定。甘霖镇中心卫生院创建成为省级甲等卫生院,被评为绍兴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示范单位。甘霖镇蛟镇社区康复指导站获第一批“省级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站”称号。上路西村被评为省级卫生村,蛟镇小学、义杜村、黄塘岭村被评为绍兴市卫生单位。黄胜堂、上沙地被评为绍兴市文明村。全镇已建成黄箭坂、黄胜堂、上沙地、东雅后俞、甲秀坂、尹家、石道地等村文化礼堂7个。农家书屋建设提升扩面。甘霖图书分馆迁至镇经济贸易发展局一楼,继续免费开放。投资20多万元,新建25个村的农家书屋,增添书籍11150册。完成东王村香火堂前修复工程的省级验收工作和黄胜堂村环水亭的维修任务;开展非遗项目的传承、培训、展示及宣传活动。
【路线教育】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狠抓思想学习,创设“微课导读”“夜学微议”等活动载体,获省市主要媒体报道。狠抓“走村入户”,通过创设“四见四联四查”机制,累计走访31312户,征求到意见建议411条。狠抓批评与自我批评,组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班子集体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狠抓整改落实,按照“三句话”整改思路,立说立行立改。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4个,整改提升村级活动场所14个。
【组织纪检】甘霖镇被绍兴市委、市政府评为绍兴市2013年度农村指导员工作先进单位。全年培训机关干部13批次,培训农村党员干部1532人次,评选出先进集体2个、先锋党员10名。实施农村党员先锋指数管理,警示党员13名、不合格党员7名。规范农村党员发展程序,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展预备党员89人,预备党员转正116人;因程序不规范等原因取消发展对象49人。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建立细化责任分工、承诺签字背书、及时跟进建议等三项工作机制,切实规范权力运行。按规定追究效能2人,查处党员违法违纪案件11起,处分违法违纪党员16人。
【民间文艺】结合绍兴市民间人才万人计划,组织13个村参加全市文化礼堂才艺比赛,取得了单项2金、7银、8铜和团体1金、1银、2铜的好成绩。7月5日,由镇文化站选送的排舞参加绍兴市“文化礼堂杯”排舞大赛获得总分第一;9月24日,舞蹈《剡溪欢歌》和小品《空巢畅想曲》获2014嵊州市“十大草根宣讲明星节目”。12月10日,举办以越剧清唱赛、排舞比赛、书法展示、村歌比赛等为活动内容的“第二届镇民间人才选拔赛”。尹家村李桂花等3人获得越剧清唱一等奖,柳岸村的舞蹈队获得排舞一等奖。7名越剧爱好者和3支舞蹈队被评为甘霖镇三星级民间人才。同时,举办了甘霖镇书画作品大展示活动。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成立30周年感恩祭祖活动】 6月18日,第十三届嵊州·中国民间越剧节系列活动之一————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成立30周年感恩祭祖活动在越剧诞生地甘霖镇东王村举行。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茅威涛,著名导演杨小青、郭小男,该团四代演员代表陈辉玲、董柯娣、蔡浙飞、章益清、陈丽君,作为主祭人参加活动。同日,“相约越乡”全国越剧名票友擂台赛在甘霖镇东王村香火堂前开赛,来自全国各地近70位越剧名票友参加比赛,经过初赛、复赛和总决赛,嵊州选手卢美珍、诸暨选手余东娣等10位“名票友”获十强选手称号,其中宁波李锡年获本次大赛冠军;嵊州罗雪洪获亚军;宁波王春锋获季军。
崇 仁 镇
【概况】崇仁镇地处嵊州市西北部,距市区11公里,总面积152.66平方公里。辖54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29141户,80423人。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56亿元,同比增长10.5%;财政总收入9134.03万元,同比增长15.4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053.2万元,同比增长34.6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7.83亿元,同比增长34.5%。
【工业经济】抓项目建设。全年在建重点项目6个,在建厂房面积96534平方米。抓转型升级。开展低小落后产能企业淘汰整治工作,关停1家排污企业,拆除新型墙体材料厂和轻质建材厂两家高能耗企业。开展“八培增,两提高”科技服务专项活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如斯科制锁和中国美术学院合作,天仁风管和中国林科院材料工业研究所合作,提高企业的科技附价值和竞争力。斯科制锁和天仁风管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恒泰压铸、佳宝纺机、天仁风管、崇仁建材、五洲新华轴承、阿斯克、中森电子等企业被认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抓园区配套,实施工业功能区扩面提升工程。东圳渠建设完成工程量60%,完成横一路填方工程,完成横五路硬化工程预算及设计工作。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81.3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规模企业总产值11.67亿元, 同比增长7.76%;完成工业性投资7.8亿元,同比增长31.2%。启动股改企业3家,完成阿斯克集团的股份制改造。
【现代农业】 58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基本完工,820亩土地开发项目完成验收,前村粮食功能区建设全部完工通过验收。猫狗岩、托潭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继续推进,马仁村上庵山塘等24个病险山塘整治完成,福安村山区发展项目已经实施。新增省级无公害基地3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只,新上报省级无公害基地1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只。新建成“果木精品示范基地”100亩、猕猴桃基地100亩、美国杏李基地100亩、樱花基地400亩,扩建白枇杷基地100亩。全面完成34个行政村的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
【古镇开发】古镇开发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开展土地规划调整,完成集镇总规修编,编制详规和旅游专规。古镇开发项目旅游区块PPP和基础配套BT的合作模式,已列入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浙江省重点产业预备项目,正在实施省历史文化古村落和古建筑修缮项目。
【社会事业】农村文化礼堂稳步推进,完成3个村的创建和2个村的申报工作,赵马村完成提升改造。木马峧村书记李政权被评为浙江好人。组织农村文化礼堂文艺演出,组织农民种文化崇仁赛区演出,协助配合上级部门开展送戏送文化下乡活动。做好“移风易俗倡新风”工作,停办物资交流会。整顿学前教育办学秩序,开展无证幼儿园整治工作,全镇网点外的7所无证幼儿园全部关停;完成岭头山小学操场硬化。强化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站、村级卫生室、流动服务站运行正常,崇仁中心卫生院异地新建项目实质性启动。完成奖特扶对象资料申报、独生子女夫妇信息核查、流动人口管理登记、再生育审批等工作。调整计生队伍,依法查处不符合政策生育行为。开展结对贫困生慰问等活动;社会抚养费征收案件的决定率、结案率相比上年有较大提升。
【三改一拆】积极开展控违拆违“集中攻坚月”活动和“百日攻坚”行动,创建无违建村。全年共拆除违章建筑87288平方米,完成阿斯克旧厂房改造等攻坚任务;积极推进空心村整治工作,成片整治3万平方米。
【五水共治】累计投入80多万元,完成3条主要河道(崇仁江、富润江和东溪江)的水环境治理,河道“三清三建”通过市级验收。建立“河长制”,落实全镇64条小溪小江的河长并设立公示牌,河道环境全面改善。畜禽养殖场集中整治,完成清养关停20家,拆除3家。
【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联网公路建设有序推进,镇南大道提升工程项目(集镇段)基本完成,绍甘线路段亮化工程完工并投入试运行。崇城壹品汇金房产项目一期顺利开盘,二期建设有序推进。公共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镇级污水处理厂完成设备安装,12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基本完成。
【生态文明村创建】 17个一事一议村顺利通过验收。新创建绍兴市级生态村8个,嵊州市级10个。完成赵马村精品村建设。完成张家村滨水公园一期工程和7个提升村项目。建立以驻村指导员、村卫生监督员为主体的农村环境保洁巡查台账制度,落实“四边三化”、“双清”工作,强化农村环境卫生。
【平安崇仁】全年共排查出矛盾纠纷182件,已解决177件,成功率97%。定期开展每月一次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发放普法宣传资料和图片共计2200份,对归正人员落实了安置帮教措施,对社区矫正对象做好日常管理和帮教工作。新建社会管理服务大厅,实现一站式管理、一条龙服务。推进社会管理信息化,初步形成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基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狠抓民生安全。制定完善全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预案,落实镇村二级动物疫情测报工作,强化应对突发重大疫病的快速反应能力;抓好农产品安全生产工作,查检农产品生产企业87家,检测农产品样品100余份,完成500批次检测任务;建立健全食药品安全监管网络,镇村二级食药品安全监管覆盖率100%。开展“强网清源”专项整治行动,强化消防网络建设,完善森林防火责任追究制度和森林防火应急预案,争创市森林防火工作九连冠。
长 乐 镇
【概况】位于嵊州市西南部,距市区25公里,面积214.4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26265户,66270人,常住人口70209人。2014年,全镇完成工业销售102.3亿元,同比增长2.2%;上缴税收8493.2万元,同比增长10.3%,其中地方税收5181.5万元,同比增长14.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亿元,同比增长23.7%;农民人均收入1.85万元,同比增长10.2%。
【工业经济】 2014年完成征收工业用地280亩,预征841亩。在建厂房面积7.9万平方米。完成技改投入7.2亿元,同比增长14.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7亿元,完成104.2%。规模以上新产品产值9800万元,完成115.3%。4个亿元以上重大技改项目稳步推进。其中浙江致威投入12791万元,完成总投入的58.7%;伟发钢网投入9750万元,完成总投入的96.5%。引进镇外企业7家,引进资金2.9亿元,同比增长7.8%。新发展个私企业51家,完成个转企56家,实现规下升规上2家。新认定绍兴市级以上科技型企业8家;其中嵊州市力马电机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被认定为2014年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嵊州市天益电器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被认定为绍兴市高新技术企业。
【现代农业】农作物播种面积99658亩,粮食播种面积59980亩,其中稻谷播种面积36706亩。投资190万元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已完成并通过验收;投资1500万元的剡源水库自来水厂已运行;投资1500万元的白塔湾水库除险工程和大塘湾水库加固工程已基本完成;南山水库西干渠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和红枫基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65%。抓好各类农产品基地建设。有2家农业生产单位参加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培训,1家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华石红枫精品园建设已完成并通过省级验收。完成木本油料产业提升项目3个,新发展红心猕猴桃基地80亩。创建了1个省级气象防灾减灾示范村(新安村)、17个市级气象防灾减灾达标村(长乐三村、长乐五村、石岭村、尤家村、寺西苑村、太平村、小昆村、坎二村、水口村、蓬瑠村、开元二村、开元五村、雅张村、山贝村、东园村、剡源村和留公田村)。
【第三产业】 2014年,服务业投资1.64亿元,同比增长17.1%,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4.7%。全镇完成限下转限上企业1家,入选2014年度绍兴老字号1家,新落户银行1家,新增酒店1家,新注册家庭农场16家,各类服务性商铺27家,批发零售类116家。开展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建设,已建成72个服务点,普及全镇47个行政村。
【中心镇建设】 2014年,先后修编完成长乐镇城镇总体规划和长乐镇产业布局规划(环保规划)。新城镇规划区面积从原来的8平方公里拓展到15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区8平方公里,住宅商业区6平方公里,公共建设区1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6000万元的工业区南北主通道项目南段路基工程和投资3000万元的工业区东西主通道路基工程正在稳步推进,其中工业区南北主通道跨江桥即将通车;投资2000万元的沿高速环线道路工程已启动;太平转盘红绿灯改造工程已完成;开太路一期征地39亩已完成,路基工程正在施工;工业区3.5万伏高压甘丰线迁移工程、工业区1万伏高压线安装工程、镇北排涝渠建设工程、嵊义线甘霖至长乐段路灯工程均在施工。4个亿元以上重大技改项目正在实施。投资1.2亿元的广场西侧紫南苑住商楼已在9月结顶;投资2.3亿元的福全花园住宅项目已开盘销售;投资1.5亿元的广场东侧永乐公寓住商项目和投资5亿元的江北香溪名苑住商项目正在施工;长乐六村住商项目已进入挂牌程序;老车站超市项目已进入土地回收评估出让程序;福全旅游山庄项目停止5年后重新启动。中心卫生院医疗用房装修工程已完工;人防大楼主体工程已结顶;广电大楼和镇校综合楼项目完成招投标已启动建设。
【新农村建设】全面落实“河长制”管理,镇域范围内的72条河流实现“河长”全覆盖,设立公示牌;建立河道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对长乐江、郯城江等7条重点河道的保洁工作进行公开招标,以市场运作模式对河道环境卫生进行长效管理;制定长乐镇畜禽养殖整治方案,长乐江沿江11家养殖户已清理完毕;投资1500多万元,西园、新安等14个行政村(17个自然村)实施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工程,受益农户2900多户。完成5个行政村(10个自然村)的村庄整治提升工作,完成村内道路和广场硬化5400平方米,村庄绿化面积1100平方米,新安装村内路灯180盏。开展精品带建设,以上王路口和福全路口为重点,美化沿线文化墙1500平方米。开展“四边三化”“三清三建”活动,对全镇河道、村庄及嵊义线沿线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完成道路硬化工程项目2个、公共活动场所建设项目3个、小型水利设施饮用水安全工程项目5个;开元剡源片农村饮用水改造工程被列入“省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计划”,项目投资2300万元,已完工进入竣工验收阶段。全镇建成家宴中心8家。2014年度15个“一事一议”项目已经实施,累计投资380万元。
【社会事业】推进历史文化保护、文保单位安保和农家书屋提档升级工作,做好省级文保单位钱氏大新屋第一期修缮各项准备工作。开展好人好事评选、象棋比赛、吹打比赛等活动。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深化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健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计划生育率达到98%。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做好血防工作、精神病防治工作和社区医疗服务站的建设工作。人武民政工作进一步加强,34名优秀青年应征入伍,完成征兵任务。开展殡葬改革,抓好生态公墓建设,已建成生态公墓2001座,拆除违建空穴16座,整改709座;开元的片级生态公墓区已完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低保对象扩面升级工作。全镇有624户782人享受低保,发放低保金和价格补贴合计238.7万元;低保边缘户(困难家庭)133户、324人,单独列保52人,累计发放补贴26.1万元;有40人得到大病医疗救助,救助额20.5万元。
【民间人才】通过组织专题培训、技能评比等活动,不断提高民间人才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积极学习“上虞乡贤”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民间人才作用。全镇评选出民间人才12647名,其中一星级人才8792人,二星级2864人,三星级862名人;经市委组织部认定四星级人才139人,五星级1人。成立民间人才协会25个,下辖各类民间团体组织144个。
三 界 镇
【概况】位于嵊州北部,距市区21公里,面积158.31平方公里;辖38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8282户,59996人。地区生产总值30.9亿元,同比增长9.1%;财政总收入9456万元,同比增长7.4%;工业性投资15.5亿元,增长37.2%;农民人均纯收入16870.3元,同比增长10.2%。
【工业园区】投入8000万元,完成启航路总工程量的60%,推进发展大道及区南雨污收集系统建设;投入4000万元,完成茶场新村一期33幢排屋及物管用房建设。投入4000万元,新征南街、茶园头、沈家湾土地850亩,出让土地242亩。建设厂房面积15.1万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务的100.6%。全年引进市外境内资金3.04亿元,完成年度任务160%;引进合同外资1299万美元。引进5000万元以上市外境内项目2个,引进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个。汇景科技、中茶所国家级茶叶实验基地、捷赛宝、华发茶业、翰洋纺织、吉威五金、捷尔世阻燃材料、巨鹏纺织机械、德科机械等一批区外企业落户园区。完成工业投资15.5亿元,同比增长37.2%;规模工业产值24.2亿元,同比增长10.1%;培育亿元企业3家,下升规企业2家,完成个转企27家,股改1家。淘汰塑料粒子企业3家,淘汰铝加工点2家。盘活存量土地160亩,完成空间换地重点项目8个。投入6.9亿元,完成瑞斯特环保项目、福威重工多功能滑移装载机生产线项目、翰洋纺织机械高端纺织设备项目、中益机械新型高强度链轮项目等4个“机器换人”示范项目。皇中皇、恒鑫钢管、双羊电器、天成机械、康力机械等企业分别被评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绍兴市高新企业和绍兴市创新型企业;列入国家新产品1个、省级新产品31个、嵊州市新产品15个;浙江新锐焊接材料有限公司申报的“高性能中温复合铝钎料”被列入国家重点创新基金项目。
【现代农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8万亩,其中早稻播种面积2000亩,粮食总产量3万吨。全年发放涉农各类直补资金880余万元。投资1680万元,完成车湖畈1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建设;投资1600万元,完成友谊茶场等12个土地开发项目建设,新增耕地500余亩;投资400万元,完成朱孟畈等村4个标准农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受益面积2154.8亩;投资100万元,完成白沙畈、李岙-马岙畈等村粮食功能区项目建设。投资4500万元,完成中茶所国家级茶叶实验基地建设。继续推进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浙商回归重大项目————嵊州现代新有机农业园建设,2014年投资1亿元,累计投资4.1亿元,流转土地7800亩,完成大棚建设3900亩,安装喷滴灌3000亩,完成有机肥制作场、综合性农业实验室、景观大门钢结构搭建及观光休闲酒店相关用地手续。现已形成日供应蔬菜1万公斤的生产能力,发展客户1万多户。
【中心镇建设】“六个一”项目完成投资2.2亿元。投资1500万元,累计投资6158万元,完成曹娥江三界大桥建设;投资1800万元,完成集镇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投资500万元,完成通市区亮化工程;投资300万元,基本完成集镇敬老院(一期)工程1号楼建设;绍兴港嵊州三界500吨级码头完成项目选址;中心小学建设工程、前岩水库饮用水管道复线工程基本完成前期工作。曹娥江三界段两岸综合整治项目已完成95%的农房拆迁协议签订,已进场施工。完成农村股改村28个,三资合并村16个。全面开展精品村创建、中心村改造、提升村整治工作。投入330万元,完成沈湖村(三期)、西后村(二期)精品村建设任务;投入200万元,完成长桥一村、友谊村等中心村改造工程;投入300万元,完成杜联、谢塘等8个村的提升整治工程;投入270万元,完成振兴北路绿化亮化改造工程、高速入口绿化景观工程及绿化精品村工程。实施交通便民工程,按照全程三元一票制模式,恢复三界至友谊、福源班车,增设三界至马岙自然村班车,新增停车位850个。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农村卫生保洁经费由每人每月1.4元提高到每人每月2元。
【五水共治】治水机制基本完善,81条镇级以上河道建立河长制,实施“一河一策”,重点落实河道长效保洁机制。投资3500余万元,完成集镇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车湖畈一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等建设;投资2000余万元,基本完成大龚等12个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清养关停拆除曹娥江两岸禁养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6家;清淤曹娥江、英雄江等河段21公里;关停水污染严重企业5家。
【三改一拆】全年拆除建筑面积89542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111.3%,居全市乡镇(同一层面)前列。完成杜联村空心村整治(一期)、叠石村等8个“无违建”村创建任务;西后村作为嵊州市试点村,率先完成“无违建”创建和农房登记发证工作,成为全市“三改一拆”工作示范村。
【殡葬整治】全面完成生态公墓和殡葬整治工作任务,骨灰生态化安葬率100%。
【社会管理】以“枫桥式乡镇”“平安三界”创建为抓手,创新社会管理,落实矛盾信访三级终结、领导包案办案等制度,2014年全镇共调处社会矛盾101起,化解信访积案15个,刑事发生率同比下降25.6%;未出现群体性事件和非法赴京上访等现象,未发生交通死亡事故和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推进中心小学教育楼建设工程及教学设备更新,完成蒋镇幼儿园改建工程总工程量的60%;关闭无证幼儿园7家,成功创建市级学前教育先进乡镇;2014年中考录取率再创新高。深化“医疗质量安全年”活动,有效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通过省级卫生监督协管示范乡镇、绍兴市级卫生应急工作示范乡镇验收。开展“种文化”“送文化”“文化走亲”等活动,推进文化礼堂建设。举办三界镇农民运动会等各类竞技体育活动,成功创建省级体育强镇。顺利通过省级文明乡镇复评。开展各类助学、助残和慰问活动,镇级财政资助困难家庭463户,补助资金367.5万元。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综合实验基地】该项目位于三界镇友谊片,总投资4500万元,总面积348.48亩,其中试验茶园326.2亩,综合建设用地15.28亩。目前已完成2400余平方米科研实验用房及科研辅助用房的建设,并完成场区道路、围墙、供电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试验茶园完成道路、挡墙、围栏、灌溉管道、水电供应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完成长短期定位试验、大棚、中棚、旱棚、网室、喷灌试验等基础试验设施的建设。建成后将成为研发能力达到国内一流的茶叶科研新平台,成为新品种选育、成果孵化、技术示范、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国家级茶叶综合实验基地。
黄 泽 镇
【概况】黄泽镇位于嵊州东部,离市区10公里,面积97.64平方公里;辖2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5441户,44259人。2014年,全镇财政收入1.28亿元,其中公共财政收入0.65亿元,同比增长15.8%。农民人均纯收入15477元,同比增长11%。是年,荣获省级平安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商贸示范乡镇、绍兴市“五水共治、重构重建”先进集体、绍兴市先进平安乡镇、绍兴市信访工作“三无”乡镇、绍兴市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嵊州市评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工业经济】有企业121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3家,产值超亿元企业2家。201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0.2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规上工业产值19.1亿元,同比增长7.2%。完成工业性投资11.1亿元,同比增长20.4%;引进市外境内资金3.2亿元,同比增长45.1%。完成小微企业培育23家、“个转企”24家。实施“机器换人”示范项目6个、“空间换地”重点项目9个。创建省级科技型企业11家、绍兴市高新企业9家、绍兴市创新型企业3家;企业开发新产品52个,其中省级新产品26个;各类专利授权207个。
【现代农业】粮食播种面积2.57万亩,粮食产量1.14万吨。年销售千万以上的绍兴市级农业企业1家,百万以上的农业企业5家,国家级无公害基地和无公害产品各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8个。2014年,江南畈万亩灌区一期新田砩重建工程全面完工,二期灌排渠建设顺利实施,明山茶场和银杏基地喷滴灌工程、5.2公里黄泽江农防堤改造、6座山塘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顺利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全年累计整理耕地200亩、整理园地410亩。
【第三产业】有国有、商业、村镇银行5家,大型超市2家,星级农家乐10家,其中省级和绍兴市级示范农家乐各1家;放心示范店60家,网络覆盖全镇各村。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宗教观光和农家乐等特色旅游项目。红佛寺、普安寺、百年桂花园和仿古木雕、戏剧服装、特色小吃等特色旅游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加快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大唐休闲度假村、红佛寺停车场扩建、集镇休闲健身园建设。
【镇村建设】围绕“建设嵊州副城,打造魅力黄泽”目标,加快重点工程建设,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上品坊精品家私商贸综合体、新黄泽大桥、春燕家电综合楼、新丰家园住宅小区全面建成。郑剑夫艺术馆、双鸟西侧房地产、青石桥农民集中聚住区、白泥塘地质灾害点避险安置区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投资350万元,完成嵊张公路黄泽段绿化工程,完成通市区公路亮化工程。“三改一拆”工作持续推进,完成拆改9.1万平方米,完成率位居五大集镇第一。“五水共治”工作扎实开展,全面整治“黑河、臭河、垃圾河”,境内5条主要河道和16条一般河道全部通过整治验收。集镇污水处理工程完成一期污水泵站建设,二期污水总管建设稳步推进,7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已完成。开展殡葬专项整治,完成违法坟墓必拆点拆除任务,镇片两级生态公墓顺利建成。抓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完成22个村股改任务。
【社会事业】黄泽镇文化活动中心成功创建省农民工文化家园。建立嵊州市首个非遗博物馆分馆,前良“目连戏”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增村级文化礼堂3个,其中青石桥村被评为全市文化礼堂示范点。顺利完成2014年度城乡居民医保任务,城乡居民参保率99.7%。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城乡居民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累计医保报销32万人次,报销金额1787万元。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安全生产工作,开展规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实施镇敬老院易地改建工程。开展无证幼儿园专项整治工作,取缔无证幼儿园2家、整改1家。加强人口计生工作,全镇计生率保持在96%以上。依托“群防群治”“天网工程”等平台,推进“平安黄泽”建设。按照“管用、有效、简单”的原则,整合站所庭资源,设立“三中心一大厅”(党政综合中心、发展保障中心、管理服务中心和公共办事大厅)。采用快速处置“四步工作法”,创新服务群众工作机制。
【农村饮用水工程】 黄泽镇农村饮用水工程,总投资3390万元。供水水源为渔溪坑水库。工程主要包括新建供水规模8000吨/日水厂1座,铺设供水干管36.55公里,村内管网302.82公里。投资925万元的一期自来水厂已建成投入运行。投资2465万元的二期主管网配套设施工程四条主输水管网(水厂至园区、水厂至许宅、水厂至兰洲、湖头至白泥塘)已经全线贯通。有16个村完成村内管网建设,受益人口达30000人。
【新黄泽大桥】新黄泽大桥于2014年5月1日举行通车仪式。大桥工程总投资800万元,桥面设计宽度13米(比旧桥宽2米),中间为四车道,两侧人行道宽1.5米。拆除原黄泽大桥,建成新黄泽大桥,改善了集镇交通状况,消除了安全隐患。
【浙江嵊州云·电商信息科技产业园】“浙江嵊州云·电商新科技产业园”位于黄泽镇工业功能区,已进驻企业58家,正式开园营业;计划在三年内打造成为绍兴地区最大的集传统电商、跨境电商、代运营服务、人才培训、金融服务、仓储物流等电商模块为一体,以跨境电子商务为特色产业的大型一站式综合性电商信息科技产业园。
城南新区(三江街道)
【概况】位于市区南部,与新昌县接壤,面积28.62平方公里。辖3个工作片8个行政村、7个社区。21559户、60350人,外来人口约3.3万人。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32亿元,同比增长8.5%。财政收入4.15亿元,同比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18%。是年,被评为嵊州市乡镇(街道)先进集体、“五好”服务型乡镇(街道)、安全生产工作先进集体。在全市各乡镇(街道)年终考核中名列(第一层面)第一。
【新区规划】全年编制土地使用规划7份,其中商住5份、工业2份。上报市规审委审批事项及方案33项。完成正和丝业等10家企业10个临时改变房屋用途性质项目的审批。对18个在建商业和住宅开发项目的规划跟踪管理;推进“阳光规划”建设,在市级媒体、规划局网站公示有关项目40个;上报国土部门农转用项目24个,面积约758亩。完成新医院北侧214亩、上岛台地215亩、剡溪大桥南端三江口地块329亩以及高级中学地块、爱湖头东侧等重要地块的政策处理工作,全年政策处理地块总面积近900亩。全年上报国土项目24个,面积758亩,其中争取到省级产业项目和转型升级项目面积493亩。
【重点项目】企业总部大楼仟代、达亿、国商、天佳已投入使用,商会、华汇主体结顶,新光完成地上15层,昂利康完成地上14层,量子芯座完成地上10层;国贸商城于2015年1月27日开张营业;剡溪大桥(南马路桥)于2月11日顺利通车;南田大桥桥梁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80%,接线工程完成排水和路基工程以及主车道的水稳层浇筑;C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初步设计论证和便道填筑;城南农贸市场一期15000平方米厂房完成改造,二期完成地下室工程;110千伏电力线路改造工程一期完工,二期启动设计;10千伏电力线路排管工程基本完工,部分投入使用;南马路工程通过验收;领带园四路延伸段完成50%的排水工程;南三路及支路完成招标,准备进场;南六路交付使用;三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体结顶。
【工业经济】实现工业总产值120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50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工业纳税3.15亿元,同比增长12.2%;新增规上企业7家;完成工业性投资13.68亿元,同比增长21.06%。实施工业性投资项目65个,实施宏达、宏佳等“机器换人”示范项目6个,实施歌德、派尔等“空间换地”重点项目8个,设备投入达1.9亿元;实施在建厂房项目36个,面积29.6万平方米;新增乐芙、裕盈2家亿元企业;启动股改5家,完成股改2家。中林股份成为全市首家登陆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德玛超市在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迪贝、达亿、万事兴、宏达等4家企业被评为2014年度工业企业30强;乐芙、悦龙、东港等3家企业被评为2014年度成长型企业30优。
【五水共治】组织开展“三清三建”集中行动暨“五渠整治大会战”和辖区内的畜禽养殖场专项整治等工作。对中干渠、陈塘渠、解放渠、友谊渠、B区排涝渠等“五渠”进行了集中整治,共清理渠道29.8公里,整治新昌江堤坝11公里。辖区内74家畜禽养殖场全部整治完毕,拆除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成为全市首个畜禽禁养区。
【控违拆违】全年控违52起,拆违59起,拆除户数218户,占地面积22.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79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30万平方米拆除任务。特别是对忠铨地块的整治,分两期共拆除建筑面积8.24万平方米,占地4.86万平方米。
【城中村改造】 7月,市委办市府办印发《关于嵊州市城中村改造房屋征收有关具体实施办法的补充规定》;9月,正式启动实施上王区块房屋征收签约集中攻坚行动。上王区块属于桥南社区,地处环城南路南侧、高杨路东侧,总占地面积37.77亩,涉及农户62户、在册人口178人。这次集中攻坚行动,共调集机关(单位)、村(社区)、中介服务机构的人员59人,分12个攻坚小组,由12位班子成员带队,采用集团化、包干式上门签约的形式推进,经过全体攻坚人员21天时间夜以继日的工作,该区块被征收房屋全部拆除,共拆除面积3.3万平方米,安置面积1.9万平方米(其中货币补偿1.79亿元,产权调换0.59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首战告捷。上王区块城中村改造工作组因此荣获2014年度嵊州市市长奖。同时,桥南一期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设顺利推进,五幢18层安置楼全部结顶。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新区15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89个基层党组织、1914名党员参加了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12次,受教育党员干部达2500余人次。发放便民联系卡8000余张,走访农户6852户,收集各类意见建议538余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120个。通过集体座谈、书面征求、走访调研、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等方式,征求到领导班子“四风”方面突出问题66条、94条次,班子成员个体“四风”方面突出问题215条、380条次。经过梳理汇总:班子集体整改事项15项,领导干部个人整改事项154项,并落实了措施认真整改。
【维稳工作】通过实施重点信访限期包案制和跟踪督办制,集中有效调处了一批容易引发群体性上访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切实加大监控力度,健全完善街道、综治中心(工作片)、村(社区)三级信息掌控体系,实施信息日、周、月报制和紧急信息随报制,确保了大局稳定。2014年度,新区未发生非访、群体性事件和影响恶劣的刑事案件。通过争创“枫桥式”街道,开展平安村(社区)、校园、企业、家庭等15项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完善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加强日常检查,健全安全教育、隐患整改工作机制和食品药品安全基层责任网络,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鹿山街道
【概况】鹿山街道地处嵊州市区西部,东接剡湖街道,西临甘霖镇,南连城南新区(三江街道),北毗崇仁镇,区域面积52.49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3个社区;19796户,56812人。2014年,工业总产值22.3亿元,其中规上产值1.74亿元,同比增长4.3%。财政总收入11963万元,同比增长12.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089万元,同比增长15%;乡镇体制性收入8397万元,同比增长15.07%。
【区域经济】鹿山街道是嵊州市重点农业产区,拥有花木10000亩、水果3500亩、蔬菜6000亩,是“全国特色种苗基地”“浙江省花木之乡”“浙江省十强花卉乡镇”“浙江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街道”。工业以领带服饰、丝织服装、橱具电器等为主导,拥有规模以上企业5家,规下企业323家,个体工业企业457家。 2014年,完成有效投入2.27亿元,同比增长385.9%;其中工业技改投入3260万元,同比增长271.7%。新增规上企业1家,完成“规改股”1家、“个转企”28家。
【项目建设】 2014年,街道共有市级重点工程和街道自建项目20多个。完成剡溪大桥北引桥房屋征收拆迁,保障大桥按期通车;顺利完成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一期)、城南新区南田村桥会地、甬金互通东接线及南田大桥西接线、市生态公墓、曹娥江堤防(鹿山段)加固工程等市重点项目征交地任务;完成甬金互通西接线征地签约,完成东大湾和白沙地两个村园地整理。城西入城口和白沙地旧厂区整治改造、两湾新村宅基地综合整治均已启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楼完成招投标;高级中学交地、江夏空心村改造等工作按计划逐步推进。
【三改一拆】全年拆除建筑面积15.73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的104.9%;“无违建”创建和农房登记工作按计划推进。
【五水共治】全面落实“河长制”,13条重点河道整治通过省市验收,考核成绩位居全市前列。完成了农业水源污染、沿河畜禽养殖场、砂石资源等整治任务和5个村(社区)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美丽乡村创建】街道和各村共投入1200多万元,实施了一批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村级办公活动场所、农民饮用水建设改造等项目。实行重点河道和主要道路市场化保洁。完成精品村(带)、通道绿化等建设任务,创建绿化精品村3个,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16家。实施农村“三资”融合和股改工作,部分村完成股改任务。完成殡葬改革、四小行业整治等阶段性工作任务。
【平安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工作创新,有效整合街道资源;开展“枫桥式”街道创建,完善“上下联动、片办协同、包案化解”的工作机制,加大重点信访积案调处化解工作力度,集中力量化解了一批突出疑难问题和信访重点问题。省、绍兴、嵊州市三级信访积案办结率达到100%。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一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和责任事件。
剡湖街道
【概况】剡湖街道面积34.36平方公里,下辖11个社区和12个行政村,28281户,78658人。2014年,规上工业企业产值51.5亿元,同比增长4.6%。地方财政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15.1%;财政体制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1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401万元,同比增长10.5%,三产投资1.19亿元。
【工业经济】有工业企业300家,其中规上企业45家。2014年工业性投资6.025亿元,在建厂房面积达到7.71万平方米。3个亿元项目进展顺利:浙江天成印染年产30万台集成环保厨具生产项目,投资1.28亿元,全面竣工。浙江新光药业年产2.2亿支黄芪生脉饮制剂GMP建设项目,投资5080万元,完成总投资30.78%。嵊州新中港热电3号锅炉技术改造项目及雅戈尔、仙岩集中供热建设项目,总投资1.9亿元。2014年,城北区块33家印染企业经过整治兼并重组为17家,已通过四评验收。医药、化工整转提升工作顺利,4家医药企业、2家化工企业全部通过四评验收。淘汰关闭造纸企业1家、制革企业1家、塑料粒子厂3家。开展“企转股”工作,浙江好运来数码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亿厦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已进入省交易中心完成挂牌,浙江东雄重工有限公司已签订协议。全年完成“个转企”34家,完成目标任务125.93%。有6家企业入围2014年度全市工业企业30强。其中浙江昂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方南平和有浙江新光药业股份公司王岳钧两位企业家分别获得“嵊州市经济发展功臣”称号和银牛奖。
【五水共治】落实了“三制”(河长制、保洁制、巡查督查制)。投入890多万元,完成辖区内6条河道的“三清”和城北渠黑河整治工作,已通过省市二级验收。如期完成剡溪江两岸禁养区内10家畜禽养殖场清养关停工作;建成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池1个;完成沿河废品收购、洗砂及塑料分拣4个场所搬迁、关停、拆除工作;拆除涉河违建18处,面积16624平方米;完成投入180万元的后璋村生活污水改造工程。
【三改一拆】拆违130起,占地面积11.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92万平方米,超额完成15万平方米的拆违任务。开展以大湾、后璋两村为示范点的“一户多宅”“空心村”整治工作;顺利完成 5个“无违建村(社区)”创建和验收任务。
【农村股改】 12个行政村全面推开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完成荷花坪村等7个村的股改任务。
【殡葬整治】街道殡葬整治突击队于2014年10月16日,对艇湖社区荷花山上的空穴予以拆除,共清理老寿坟和违建坟墓55座。全年拆除违建坟墓256座,整改坟墓48座。建成公墓2518穴,其中,镇级大湾青龙湾陵园2000穴、北郊尹家山公墓260穴;村级公墓258穴。
【社区建设】通过改建、扩建、新建、置换等途径加大社区用房建设力度,完善活动用房和活动场所设施。投入380万元对4个社区活动用房进行了改建,龙会社区、工农社区、越秀社区和北郊社区新的活动用房均投入使用。实行“开放式办公、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服务模式,涉及居民服务事项,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组织结对帮扶行动,为困难弱势群体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组建生态家园、红色慈孝、居家养老、留守儿童关爱等党团特色志愿服务队共117支,志愿者5094人;开展“点亮微心愿·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帮助居民群众实现微心愿176个。利用文化广场、白莲堂社区的“文化记忆苑”、北郊社区的“戏迷角”、江滨社区的“广场文化”、龙会社区的“健身广场”等社区活动场所,开展全民健身、科普教育等活动,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城乡基础建设】一是政府性投资项目扎实推进。剡湖街道中心卫生院整体搬迁主体工程已经建成;艇湖排涝站基本完工,其中机电设施部分已通过验收;剡湖街道中心学校二期项目,已完成部分工程变更手续和招投标程序;东塘村蒋家埠山崩塌治理工程已竣工;罗柱岙至八里洋(老104国道线)改造项目,已完成招投标程序。二是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入460万元,张墅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全部完成并通过验收;投入250万元,四个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30%;投入180万元,4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戴望村沟渠及道路硬化工程、竹前村灌排水渠改造工程、大湾村沟渠及道路硬化工程和沙园村排洪渠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并通过验收。三是实施村庄环境绿化工程。对上三高速剡湖段沿线、森林公园边的东塘村、后璋村、罗南村等进行了绿化,共种植花木10万余平方米,完成中央造林200亩。完成东塘、后璋两个村的嵊州市级森林村庄创建和罗南村省级森林村庄创建工作。
【惠民保障工作】全年办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28563人,完成参保率100%;办理“4050”人员养老医疗保险补贴2500余人。加强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落实23个避灾点和1个避灾中心。完成12个行政村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开展“慈善圆你大学梦”慈善救助活动,发放救助金9.8万元,帮助17名贫困大学生顺利就学。开展独生子女夫妇信息核查,完成14599对已婚育龄夫妇是否是独生子女的调查。食品安全卫生方面,与各社区、行政村和1所学校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其中工农社区成功创建绍兴市级卫生先进单位。6月中旬开展无证幼儿园专项整治工作,取缔4家,分流幼儿数94人次。文化事业方面,八何洋、漩泽墅、戴望三个村的文化礼堂建设已通过验收;剡湖街道组织参加绍兴市第八届乡镇(街道)文艺汇演获铜奖,中国越剧亲友年比赛获季军,第五届农民种文化汇演获金奖1个、银奖1个、铜奖2个;戏迷擂台赛获银奖1个、铜奖1个;“十大草根明星”比赛获奖2个。
【社会综合治理】开展“集中排查”和“两排查一促进”专项行动。全年,共排查矛盾纠纷163起,化解162起,调解成功率99.39%。完善剡湖街道官方微博“和谐剡湖”和剡湖民情微群,建立干群交流平台。建立班子成员接访制,每日定期接访,全年接访13批27人次,办理上级转办信件8件,办理12345市长专线电话交办件449件,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筑好筑牢维稳的首道防线,实现零“非访”。开展群防群治,定期召开治安形势分析会,组织治安大巡逻。全年辖区发生刑事案件1115起,同比下降8.53%,连续4年未发生命案及其他恶性案件。街道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开展“一站式”服务,为群众办事提供方便。
【干部作风建设】街道13名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58个基层党组织、2975名党员参加了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参与面100%。全体党员干部开展“三思三观”专题讨论;班子成员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谈心交心、查摆四风问题,同时分类整改,建章立制,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开展“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活动。干部走访农户5300多户,走访率100%。完善驻村指导员民情联系卡制度,建立驻村台账。开展农村党员先锋指数考评工作,688名党员参加考评,评出优秀党员32名,先锋党员57名,合格党员594名,警示党员5名,对5名警示党员落实了“一对一”的帮扶措施。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转工作。对班子战斗力不强的沙园村,党工委选派一名机关干部任村第一书记,协助村抓好党支部管理和村务工作;工农卫生院和城北卫生院两个党支部撤并为中心卫生院党支部。
石 璜 镇
【概况】石璜镇位于嵊州市西部,距市区17公里,镇域面积62.39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9446户,26069人。2014年工业总产值42.1亿元,增长12%,其中规上企业产值2.3亿元,同比增长16%;工业性技改投入7483万元,同比增长40.4%,其中设备投资比重80%。地方财政收入1315.3万元,同比增长14%。
【农业经济】立足万亩花木示范基地和千亩姜葱基地建设, 不断开拓销售市场,全年实现花木产值3亿元,姜葱3600万元;茶叶产值1650万元,蚕桑产值50万元。寺根苗木专业合作社和华丰苗木场2个新上项目均已建成投产。完成9800亩高标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徐家培(吴顶山、大湾山)山塘水库综合整治工程,修复2000米农田水利灌排渠道。发展百丈飞瀑旅游景区,辐射带动沿线农家乐及农产品销售。
【工业经济】开展“走访企业、破解难题”活动,实施班子成员联系企业制度,推进现代化工业小区建设。投资110万元,完成工业小区内7家丝织企业涤纶油净化系统建设;2013年开始的6个工业技改项目完成厂房建设,数控中心等全自动节能设备取代人工。加大要素保障力度,盘活73亩土地用于工业或移民小区,其中49亩工业用地已完成前期征用。
【新农村建设】推进寺新、石璜、罗松等村集文化礼堂、家宴中心、居家养老于一体的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做好范油车文化礼堂提升工作,新建九个村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实施农村文化共享工程,完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基础设施,建造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教育培训室和宣传文化长廊,成功创建省级科普示范乡镇。乌泥潭改造成为老百姓健身娱乐的场所,建造南北街绿化带及石璜江沿线生态廊道,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镇”。
【三改一拆】全镇累计拆违占地面积12446平方米,建筑面积21142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160%。三溪村等村综合整治项目内的房屋拆迁协议已全部签订;9个村的无违建创建正在推进,农房登记办证开始启动。
【五水共治】坚持“河长制”和长效保洁机制,3条市级河道和1条垃圾河、32条镇级河道已完成专项整治,并通过验收。成立专业保洁公司,垃圾实现户集、镇运、市处理。镇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已完工,朱村、寺新、楼家、向阳、范油车5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已全面完成。砂场集中整治任务按要求完成。
【殡葬制度改革】镇、片、村三级生态公墓均已建成,督查点的必拆坟墓已强制拆除。
【社会事业】以“进村入户”大走访活动为契机,全镇共排查解决矛盾纠纷30起,其中沉积多年的矛盾纠纷3起。处理上访6次、信访9件、市长热线电话160个。投资220万元,建设石璜镇中学风雨操场。完成省乙等乡镇卫生院评审工作,成功创建省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示范点和绍兴市健康生活方式示范单位。投资55万元,完成全镇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开展“评乡风、立公约、传家训”、“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草根宣讲明星”评选等文化活动,其中选送的腰鼓节目被评为市级“优秀草根宣讲节目”。成功创建寺新、范油车两个省级文明村及堰底绍兴市级文明村。开展移风易俗倡新风活动,停办物资交流会。完成16个村的农村股份制改革,推进“三资”融合。
谷 来 镇
【概况】谷来镇位于嵊州市西北部,距嵊州市区44公里,东邻崇仁镇,南连王院、竹溪乡,西接诸暨市,北靠绍兴柯桥区。面积105.01平方公里,下辖20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8400户,25465人口。2014年工业总产值5.85亿元,增长7.9%;农业总产值2.69亿元,增长5%。财政总收入557.8万元,增长19.4%;农民人均收入14511元。是年,谷来镇被评为绍兴市2013年度平安乡镇、2014年度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嵊州市信访“三无”乡镇、绍兴市2014年度国防后备力量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特色农业】全镇山林104643亩,占总面积67.3%,耕地12812亩,占总面积8.2%;森林覆盖率90%以上。镇内林业资源和水力资源丰富,建有12座水力发电站和香榧、茶叶、竹笋等林业产品基地,其中香榧种植面积35218余亩,竹林33848亩,茶园15957亩;是嵊州市茶叶、毛竹、香榧的主产区。2014年,年产茶叶1087吨、毛竹3120吨、香榧280吨、其他农产品(笋干、板栗)170吨、蚕茧1.16吨。小水电发电768万度。香榧是谷来镇名优特产。2014年新增生态套种400亩,推广香榧良种250亩。投资203万元,完成省级香榧森林公园二期建设。投资150余万元,完成省内唯一的香榧文化博物馆的修缮工程。成功举办嵊州市第四届香榧炒制大赛暨民间人才评选活动、“山森杯”谷来镇第七届香榧炒制比赛。发展民宿经济,培育农家乐,已有11户农户挂牌营业。
【工业经济】发展生态工业,推进环保型工业项目,2个报废二级电站(打石岭电站、显潭电站)重建后已经运行;启动3个报废电站(显潭一级电站、吕岙电站、七七电站)重建项目;加大企业技改投入,申报科技项目6个;实施国家级木本油料产业提升项目;投资800万元,完成宏腾纺织有限公司4600平方米主体厂房建设和设备引进工作;完成个转企2家。
【环境整治】 落实“河长”责任制,开展“双清”和“四边三化”活动。97条河道整治全部通过验收,7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已经完成。开展禽畜养殖关停专项治理行动,清理关停畜禽养殖场4家。完成农业面源污染整治任务,建立1个农业废弃物回收点。在联谊村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试点,并逐步推开;实施行政村“星级评定制”、保洁员“流动红旗竞赛制”和联村干部“责任捆绑制”考核。推进“三改一拆”工作,累计拆除建筑面积20026平方米。开展10个行政村的“无违建”创建,启动集体土地范围内农房产权登记发证工作。开展殡葬整治专项行动,完成1个镇级和1个片级的生态公墓区建设,提升2个村的村级公墓,建成生态公墓850穴,整改违建坟墓1050座。
【美丽乡村】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办好一批民生实事。编制完成《嵊州市谷来镇城镇总体规划和发展策划(2015~2030)》。护国岭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已通过验收;实施三合、上显潭、联谊等3个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完成3个绿化精品村创建,建立1个市级义务植树点。投资500万元,完成上显潭五联通村公路硬化工程、榆树——桃岭道路硬化一期和二期工程。完成集镇自来水改造工程设计方案论证。完成镇幼儿园和中心小学食堂改造,都达到B级以上;完成双溪小学塑胶跑道建设;谷来镇中学被命名绍兴市示范家长学校。医院附属工程全面完工;新配备13万元拍片机、28万元B超机各一台;成功创建浙江省乙级乡镇卫生院、浙江省卫生协管示范乡镇。新建文化礼堂2个,开展群众文化活动15场/次。
【民生保障】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7%。关注弱势群体,发放各类补助、救济资金241.7万元,比上年增长25.4%。奖扶特扶工作有序开展,新增奖扶对象87个。设立公共服务中心大厅,计生、社保、民政等民生服务事项都纳入窗口,实现一站式服务。加强“平安谷来”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全年未发生生产死亡事故。
仙 岩 镇
【概况】仙岩镇地处嵊州市北部,距市区10公里,面积74.53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5600户,人口15524人。2014年,工业生产总值25.2亿元,其中规上企业产值16.3亿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入2.677亿元;财政总收入79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807元。是年,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森林城镇。
【工业经济】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63亿元,为年度目标任务的108.6%,重点实施了7只工业技改项目,其中宇信纸业、白云纸业和第五纸业的高强瓦楞纸生产线已全面投产;恒丰纸业完成设备安装,添亿电子基本完成厂房建设;晖腾包装新增高速彩印包装箱生产线,圣亿纸业新增纸护角生产线,拉长了产业链。整治提升造纸行业,造纸企业由11家减少到7家,实现下升上1家、规改股3家,白云纸业在省股权交易中心新三板挂牌上市。投资500万元,全面完成造纸企业外墙立面及厂容厂貌的整治提升工程。推进造纸企业污水生化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污水纳管处理、循环化生产,大大降低COD的排放。采用冷凝水回用、更换变频电机和热电联产等措施,造纸产值能耗持续下降。与市越盛集团达成协议,完成总投资6400万元的造纸工业园区集中供热工程。委托省经规院完成造纸园区规划设计,并通过评审。启动造纸工业园区严坑功能区一期规划95亩和二期规划150亩工业用地申报。完成造纸工业园区西鲍功能区建设,引进入园企业4家。全年总投资3600万元,新建厂房3.6万平方米,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的600%。做好11万伏变电所建设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现代农业】新建市级家庭农场2家,新增农业专业合作社2家;新发展花卉、水果等特色农业基地80亩;仙岩茶叶精品园通过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验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民宿经济,新增床位45张。抓农村股改试点,全镇18个村共清查集体总资产5123万元、净资产4139万元,界定人员15444人,设置股权75.1万股,有效建立了“权利到人、权跟人走”的现代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
【五水共治】对镇域内48条主要河道落实“河长制”,建立一河一档,实施“一河一策”专项治理;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实现长效保洁。开展“清洁家园、清理河道垃圾”活动,经过集中清淤、清垃圾,所有河道通过市“三河”整治验收。开展沿江畜禽养殖专项整治,清养关停9户养殖户;完成强口、张溪等5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受益农户1482户;推进实施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十八都江水土保持项目,抓好四都江河道疏浚、里东江绿化美化等工程;积极配合完成嵊新污水一期提标改造工程和垃圾填埋场二期主体工程建设。推进实施集镇污水处理二期主体工程。全面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施用有机肥。
【三改一拆】集中力量先后对清风砂场和张溪村沿江养殖场2个市级违建重点开展整治,对2家塑料粒子厂,实施关停和拆除措施。以“无违建创建”为契机,累计拆除面积5.47万平方米,为年度目标任务的421%。
【土地项目】实施省级土地综合整治增减指标挂钩项目310亩,其中张溪、谢家庄、贤家等3个村已基本完工;实施土地开发项目171亩。
【美丽乡村建设】仙岩60套农民集中居住公寓楼已结顶;西鲍村创建绍兴市级精品村;桥石头村完成中心村建设项目申报;舜皇、唐天竺、仁村等村的村庄整治或环境整治项目通过验收;强口、贤家、合溪坑等村完成第三批山区重点建设扶持项目;谢家庄、闹水等村7只“一事一议”项目已完工并通过审计。推进殡葬制度改革,建设生态公墓618穴,完成违建坟墓整治任务。
金 庭 镇
【概况】位于嵊州市东部,距市区20公里,面积74.58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9122户,26325人。2014年,工业产值7.05亿元,同比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13300万元,同比增长18%;财政收入1429万元,同比增长18%;农民人均收入13788元,同比增长9.9%。
【工业园区】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抓技改投入和招商引资。嵊州市平隆新型墙体建材有限公司年产20万立方米混凝土砌块生产线项目,投资4600万元,建成投产。嵊州市裕泰机械有限公司年产2000台冷热水高压清洗生产线技改项目,正在厂房主体建设。嵊州市开升锻压机械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500万元的高性能压力机生产线扩建项目,已完成6080平方米的厂房建设,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浙江立成印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台套高效环保节能热风拉幅定形技改项目正在动建,建成投产后,销售额将在2000万元以上。
【农业水利】巩固特色产业优势。通过开展“放心桃形李进万家”活动,设立首家绍兴市茶果无公害农药专柜,大力推行无公害栽培技术,抓好桃形李绿色品质品牌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夯实农业经济发展基础。投资250万元的金庭镇农村饮用水工程已建设完工;投资110万元的绍兴市现代农业主导产业示范园区已全部完工;投资110万元的11#跌水水毁工程和投资86万元的11#跌水应急抢险工程已全部完工;投资350万元的金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开工建设。
【三改一拆】结合农村土地整合工作,利用政策优势,督促违建户拆除老房子,拆出空间、拆出效益。全镇累计拆违64起,拆除各类违法建筑24049平方米,超额完成全年的工作任务。
【五水共治】投资350万元,完成对金庭江、孝康坑、花桥坑等10余处堤防维修加固工程;抓好镇级污水处理厂和村级污水处理管网建设,镇级污水处理厂已完成主体建设和设备安装;高龙、灵鹅、华堂、济渡等村已基本完成污水处理管网安装。以优环境、惠民生为宗旨,从增强群众日常环保意识、规范企业绿色生产、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完善防洪减灾应急体系入手,建设内秀外美、宜居宜业的“美丽金庭”。2014年金庭镇被评为省级“管水护水”样本美镇。
【社会事业】金庭镇中学中考成绩优秀,132名考生有16人考上市重点高中,65人考上普通高中,学科综合成绩位于同类学校前列;改善办学条件,投资35万元的金庭镇中学体育馆已投入使用。建设公共文化娱乐设施,推进文化礼堂和农家书屋建设,建立高跷队、腰鼓队、羲之民乐队、舞蹈队等民间文化团体,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已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4家、村卫生室2家,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率达100%;做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工作,全镇参合率达98%。人武民政工作不断加强,16名优秀青年应征入伍,其中10人为大专及以上学历,圆满完成征兵任务。继续深化基层战备规范化建设,整顿民兵组织。开展殡葬整治专项工作,投资500万元的镇级生态公墓已初具规模,华堂片级生态公墓已基本完成配套设施建设。关注弱势群体,完善社会扶贫救灾救济机制;做好济困帮扶工作,全年累计扶贫580人次。以“进村入户”活动为载体,开展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和专项治理行动,积极开展“平安乡镇”“平安家庭”建设。
北 漳 镇
【概况】北漳镇位于嵊州市东部,上东江上游,距嵊州市区23公里,东连奉化市,西毗黄泽镇,南接金庭镇,北邻下王镇并与余姚市接壤。面积87.42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委员会,6382户,17334人。有水田9981亩、旱地2696亩、山林107163亩。麦饭石资源贮藏面积占全镇镇域面积的40%,享有同类矿产资源“华东地区第一矿”之美誉。2014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6亿元,同比增长4%;财政收入3370万元,增长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50万元,其中工业性投入2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132元,同比增长13.6%。
【产业转型】强化亩产论英雄理念,淘汰落后产能,推进部分生产环节的“机器换人”工作。投资500万元,完成嵊州市德欣精密铸造有限公司的熔模生产线项目;投资3000万元,基本完成浙江语诗纺织品有限公司的厂房建设及纱坊生产线项目;投资200万元,完善红豆杉基地的基础设施。
【镇村环境改善】开展“三改一拆”,拆除违建面积22404平方米,完成全年目标172.34%。完成“三河”治理任务,59条主要河道均已通过验收;关停“五河”两岸畜禽养殖场4家,完成治污10家、设施修复2家。完成全镇13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投资300多万元,完成金兰村污水处理工程,金兰村成为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建设示范村。实施4个村的新农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升项目;金兰村精品村建设通过验收,东林村中心村建设基本完工,彦坑村历史文化村建设正在实施。金兰至青山头机耕路建设已完工。创建2个绿化精品村,建立1个义务植树点。做好殡葬改革工作,建成生态公墓950穴,完成整治800座。
【社会事业发展】 成功创建浙江省卫生监督协管示范点、绍兴市卫生应急乡镇,通过浙江省乙等乡镇卫生院评审。投资95万元,镇中心学校塑胶跑道项目已投入使用;投资500万元,胜天水库等8座山塘水库除险加固顺利推进;投资160万元,2条联网公路建设提前完工;投资95万元,两座桥梁(北漳中学桥和龙王庙桥)建设全面完成;投资92万元,新建或改造3个村级办公场所。开展“文化下乡”活动,进行为期一周的巡演;完成2个村的文化礼堂建设。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顺利完成,医保参保率99.9%;全年累计报销医疗费用1752万元。核查低保困难户,清理12户27人;全镇享受低保171户257人,困难户15户41人 ,发放优抚资金45.24万元、困难资金63.6万元。
【社会和谐稳定】全年排查各类矛盾纠纷45起,调处成功45起,成功率100%。办理群众来访12件,全部当场答复落实。为做好调解工作,建立健全村、企业调解组织19个,32名调解干部到岗到位。“平安村”建设面100%。做好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工作,未发生生产死亡事故。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切实做好森林消防、汛期防汛等工作。成立砂资源联合管理办公室,推进砂资源有序开发管理整治工作,盗挖砂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下 王 镇
【概况】位于嵊州市东北部,距市区27公里,面积85.05平方公里,19个行政村,4620户,13250人。有水田9277亩,旱地2596亩,山林105974万亩,茶园9124亩。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2.87亿元,同比增长10.8%;财政总收入3063.31万元。
【生态旅游】宣传和推介“生态立镇、旅游强镇”品牌,举办“宝盈.茗泓苑2014爱在下王体验营大型鹊桥会”等活动;抓好民宿工程扩面提档工作,樟家田、泉岗2个村已有民宿14家,总床位153张;完成樟家田重点村落培育工作。以“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和殡葬改革等工作为载体,推进“青山绿水保护工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完善道路指示牌,谋划旅游景点的开发利用,加快对石舍玄武岩景点的开发整理。
【特色经济】投资211万元,抓好山海油茶基地和卮山花海建设,油茶种植规模达1200亩,卮山花海建设已提升覆卮山景区;投资60万元,鹌鹑养殖基地规模扩大到35万羽;投资25万元,抓好泉岗、樟家田村1310亩的梯田式粮食功能区建设,已通过农业、财政、发改、科技等部门的联合验收;鼓励群众种植香榧,青桥、日月、泉岗、樟家田等村种植面积累计1000多亩;继续抓好茶叶产业,组织茶农参加嵊州市举办的名茶炒制大赛,提高炒制技术,提升茶叶经济附加值。
【美丽乡村建设】投资397万元,完成对十八都江集镇段左堤、沙弄段护村堤坝加固和高彦岭村山洪防御工程建设;投资1046万元,完成集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设备安装;投资631万元,基本完成6个村(樟家田、溪后、上店、石舍、沙弄、大浦平)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投资75万元,基本完成泉岗、大浦平两个村的农村饮用水工程。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3个,面积158亩;实施上店黄座山土地开发项目92亩。推进大浦平停车场、叶岙村名木古树保护、小溪村森林公园、17公里林间道路等四个山区项目建设。完成溪后村和石舍村的老年活动室、停车场建设;完成石舍、清溪、溪后、日月和童家坞等5个村的农村家宴中心建设。完成农村建筑物调查登记和无违建乡镇创建工作。开展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19个行政村已全面完成“三资”融合。
【五水共治】落实河长制,建立河道管理共创共管共享长效机制。对十八都江、四都江以及67条村级河道进行11次集中整治,关停塑料粒子加工厂1家;2014年下王镇被列为全省“治水美镇”样本候选百强名单;十八都江被评为绍兴市最美河道,下王镇村嫂志愿服务队被评为绍兴市最美护河人。
【畜禽养殖场专项整治】清养关停畜禽养殖场4家,整治2家,设施修复1家,并建立镇级30立方米畜禽无公害处理池1个。
【三改一拆】累计拆违占地面积16191平方米,建筑面积22155平方米,完成率170.42%。
【殡葬专项整治】修建原镇级公墓30穴,村级公墓提档升级2个,修建原镇级公墓30穴,规划新的镇级公墓50亩,建设生态墓穴430穴。
【社会事业】镇中学风雨操场完成吸音改造工程,镇小学完成浙江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镇中心幼儿园完成整改提升,顺利通过绍兴市教育优质均衡示范乡镇复评。利用社会资金设立“元明阳光教育奖励基金”。落实各项计生优惠政策,完成计生信息摸排专项任务。完成绍兴市卫生应急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开展“党员作表率,献血献爱心”活动,率先完成市下达的献血任务。完成石舍和清溪村全市第三批文化礼堂建设村创建任务。文化站、团委联合举办“草根宣讲明星秀”活动,共13个原创节目,其中《走进美下王》和《下王赞歌》分别获得市“十大明星宣讲节目”和“二十大优秀宣讲节目”;郑家岙村文化长廊被评为全市“十大优秀文化长廊”之一。组织文化下乡活动,成功举办“爱心端午·情满下王”系列活动。
【作风建设】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班子成员查摆剖析“四风”问题共214条(704条次),梳理出18个方面的整改任务,全部整改完成。切实转变干部作风,结合“民情通”和民情微博,开展机关干部“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活动,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建立班子联村联户联项目制度,实行重点项目班子成员领办制度;健全民情分析会制度,每月组织召开专题民情分析会,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健全优质、便民、高效服务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升行政效能。强化工作责任制,健全督查和奖惩机制。完善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农村财务等一系列制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作。
贵 门 乡
【概况】位于嵊州市西南,距市区28公里,面积60.61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3775户,9869人。2014年,全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0万元,其中一产1070万元,二产185万元,三产525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4666万元。
【农业基础建设】完成3740亩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建成金溪坑香榧示范基地200多亩,建立毛竹园砻糠覆盖试点基地10亩,完成竹角龙等病险山塘整治工程,按标准建立乡农产品检测中心。
【美丽乡村建设】新建南山湖至更楼、钱家岭至更楼13公里生态游步道,打造望湖亭、芦峰亭两个南山湖休闲旅游观景点;新建贵门西门头,保护式修缮古井5口,改造村内道路300米,推进以贵门古村落为中心的新农村建设。完成2000米上坞山景区道路硬化和横山移民道路一期建设;完成雅安、横山、新茗等村停车场建设;完成雅安、上里等村庄亮化工程;完成上坞山自来水改造项目;修建东楼、上里公共服务中心;正在建设流岭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新建上屠、东坞家宴中心。
【五水共治】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因地制宜,实施了贵门等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与东阳合作,联合整治农村垃圾问题。重点做好杳溪江、玠溪江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建立乡村两级全覆盖的“河长网络”。及时关停畜禽养殖场5家、整治改造5家。雅安村成功创建为市生态村。
【三改一拆】推进全乡10个村的无违建创建,以“边整治边创建、借创建促整治”的工作思路,逐步实现防违控违的长效管理。扎实开展“三改一拆”行动。加强常态巡逻、建房审批、在建监管工作,从严从快制止、拆除典型违建,累计拆除违建面积17750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务591%。推进殡葬改革,完成考核任务。
【先进典型】 71岁玠溪宝兰书记的先进事迹,在浙江卫视时代先锋栏目以《村庄变美丽、全靠老书记》为题播出宣传;金响亮理发师的先进事迹,在绍兴电视台以《每月义务为老人理发》为题播出;玠溪村老爷爷服务队的先进事迹,在绍兴晚报做了专题报道。通过宣传先进典型,弘扬正能量,树立新风尚。
【工作实绩】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坚持“抓好生态保护、突出农户增收、确保社会稳定”的发展思路,成功创建绍兴市教育优质均衡示范乡镇、绍兴市平安乡镇、绍兴市科普示范乡;“枫桥式”乡镇创建、“无违建”乡镇创建通过了绍兴市级考核验收。贵门乡在全市同层面乡镇考评中为优秀,被嵊州市委市政府评为2014年度先进集体。
里 南 乡
【概况】位于嵊州市南部,离市区23公里。面积89.42平方公里,14个行政村,4712户,13200人。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2.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87万元,增长10.1%;农民人均收入13981元,增长11.5%。
【特色经济】 2014年,实施丁溪村朱家岭、周溪村潘家山等土地开发项目6个,面积310亩,其中丁溪村朱家岭土地开发项目已通过市级验收。投资24万元,完成璞岩畈、周村畈、岭根畈高标准基本农田提升项目;投资334万元,实施4个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修复丁溪、叶村、周溪、丰岭、大岭等5处水毁工程;投资160万元,实施2个村的农村饮用水改造工程。发展特色产业,把发展香榧产业作为里南农业提档升级的主要方向,完成500亩省级木本油料产业提升项目,新增香榧种植面积800余亩。茶叶和大青梅两大农产品销售收入保持稳定,大青梅产量200余吨,茶叶销售收入2500万元。实施毛竹覆盖项目,丰岭村毛竹精品园被评为省级精品园。建立农产品检测室,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
【五水共治】 开展“记忆中的小乌溪江回归行动”宣传,组织开展“三清”(清障、清淤、清垃圾)“三整治”(整治烁石矿、整治畜禽养殖业、整治沙场)和“三禁止”(禁电鱼、禁炸鱼、禁毒鱼)集中活动。投入30多万元,完成小乌溪江、汉溪江、下陈溪江等主要河道的三清工作。关停3处非法采砂点,关停4处非法采矿点;完成15家畜禽养殖场整治工作。完成璞玉、西景山等4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投资20万元,迁移2个垃圾填埋场,所有垃圾统一运往市填埋场处理。
【三改一拆】拆除违建面积12200平方米,开展无违建村创建和农村住房登记工作。推行殡葬改革,投资50万元,建成景山生态公墓650穴。
【基础设施】加强自然村路网建设,完成周溪村、屏岫村林间道路工程8公里,基本打通浪坑自然村、东坑口祝壶坪、丁溪村朱家岭连接公路。完成西景山村农房改造和停车场建设项目,完成璞玉村路灯和停车场工程。完成申报大岭村、西景山村、屏岫村“一事一议”项目3个。建立屏岫移动基站1个,解决山区通讯困难。完成14个村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工作。投资676万元,推进里南乡敬老院工程建设。
【社会综合管理】开展“平安里南”创建工作,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余起,处理省市信访件7件。建立“老娘舅”工作室,化解民间纠纷。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禁毒、流动人口、反邪教等工作。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对重点行业、重点单位进行排查,消除安全隐患。乡消防队在全市演习比武中获得第一名。推进乡村医保工作,累计投保4984人。投资25万元,完成乡幼儿园园舍改造工程。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新建文化礼堂1家,组建农村文艺队伍2支。投资20万元,建立村级居家养老中心4个,其中西景山村被评为居家养老示范村。
【机关效能建设】开展“进村入户”大走访活动,联村干部全年走访农户4550家,记录民情日记1349篇,撰写反映重要民情信息报告95篇。收集到203条涉及四风问题的意见建议以及54条反映具体人和事的意见建议,分别都进行了整改和答复。抓村级班子建设。组织村干部培训,举办农村工作政策法规大讲堂和业务技能培训会,提高村干部履职能力。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组织村主职干部考察现代农业,为里南经济发展提供参照样本。加强村干部责任意识,落实《里南乡村级班子成员轮流值班制度》,确保村级组织的正常运作。狠抓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地方关于作风建设的“八项规定”,严禁机关干部到农村参加会期宴请,规范了机关内部的请销假制度、公务用餐制度、上下班制度。
雅 璜 乡
【概况】雅璜乡地处嵊州市西北山区,距市区38公里,面积28.37平方公里。下辖4个行政村,1372户,3695人。水田1578亩,旱地976亩,山林38587亩。201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92万元,其中工业投入130万元,农业投入920万元,服务业投入1042万元。财政收入12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万元。
【生态农业】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1.3万元,完成焦坑村村中塘、坑道整治和主干道硬化工程;投资85万元,完成戴溪村800平方米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投资12万元,实施农田标准化建设。实施雅璜、戴溪、长坑等村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完成10.1亩;启动雅璜“牛峦塆”和长坑村园地整理项目106亩。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投资326.58万元,完成小坞塘200亩特色林业观光休闲园一期工程。实现茶叶、香榧、毛竹三大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提升雅璜生态农业竞争力。新发展香榧育苗基地563.8亩,新发展红豆杉基地237.6亩。2014年龙井茶产值503万元,珠茶产值1712万元。
【美丽乡村建设】以“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无违建”创建等重点工作为抓手,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和优化美化工程。拆除违建面积6748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务的224.93%。推进雅璜村“空心村”整治。开展“无违建乡镇”创建已通过市验收。完成建筑物调查摸底工作,建筑物登记户籍数1406户,房屋3223间,占地面积1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8万平方米,为农房确权登记工作做好准备工作。“五水共治”工作顺利实施。对全乡河道实行河长制,制定河道保洁长效机制,落实专人保洁。投资65万元,完成雅璜村江道整治和两岸绿化。关停后溪沿江畜禽养殖场,消除污染源,保护源头水。整治“黑河、臭河、垃圾河”,河道水质明显改善,石璜江雅璜段水质达到一类标准。投资47万元,实施戴溪江河道整治项目,预计2015年汛期前竣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雅璜和长坑两个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受益农户近900户。投资30万元,启动实施后溪自然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健全垃圾清运和长效保洁机制,每个行政村有保洁员,有考核制度,实施常态化管理。新建垃圾站房6座,对垃圾采用“户集——乡运——市处理”的无害化处理模式。开展殡葬专项整治行动,建成生态公墓115穴,完成整治坟墓190座。实施骨灰跟踪管理,及时掌握骨灰去向,跟踪管理率达到100%。
【社会事业】投资35万元,建设雅璜村公共服务中心和农村家宴中心。开展春泥计划活动,组织参加市文化礼堂节目比赛和市草根民星宣讲比赛。实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累计报销医疗费用182余万元;农民参合比例达到98%,60周岁以上老人体检率71%,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80%以上。投资15万元,维修改造联村公路,新建雅璜桥头和焦坑村中停车场。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53户低保户的生活困难,完成9户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及时发放各类救济资金55万元。投资20万元,新建居家养老中心3家。全乡663位60岁以上老人全部享受养老金。落实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新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扶对象10人,全乡累计58人。
【平安创建】以人为本,做好平安创建,打造“和谐雅璜”。重视安全生产,全年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信访工作,健全乡、村二级信访网络,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建立防汛抗台、地质灾害、食品安全等应急队伍和相关预案,完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建设乡义务消防队,做好消防设备维修保养,确保乡消防队有较强的战斗力,保障全乡消防安全。已连续七年被评为绍兴市级平安乡镇和绍兴市信访“三无”乡镇。
【政府自身建设】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六个严禁”,“三公”经费下降30%。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公共财政预算改革,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监管及专项资金审计。开展往来款项清理整顿,对历年累积下来的政府性债务进行了一次性偿还清理,实现零负债。
王 院 乡
【概况】王院乡地处嵊州市西北山区,距嵊州市区40公里。面积31.01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1945户,5383人。山林40393亩,其中生态公益林21500亩,森林覆盖率86﹪;竹园8073亩,茶园7761亩,香榧3500亩,耕地3626亩。2014年一产投资720万元,三产投资360万元,基础设施投资52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24万元;人均收入12085元。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省体育强乡镇、省农机示范乡镇、绍兴市“三无”乡镇、绍兴市平安乡镇。
【生态农业】依托百丈飞瀑景区,落实四季水果种植补助政策,积极发展水果种植。在新开发的60亩香榧基地上套种蓝莓;在尖雾山新发展香榧150亩,利用茶山插种香榧达到一定的规模。完成石山屏(毛岗头)和乡茶场土地开发项目180亩。完成王院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14.7亩,启动丰田岭和培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2013年至2014年山区扶持资金建设项目,丰田岭、石山屏林间道路、王院村桥梁和紫岩村自来水改造项目已通过市验收。石山屏、金钩、水门口、西山培等4个自然村的自来水改造工程全部完工,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王院村阿木湾道路拓宽硬化工程完工,方便了群众出行。丰竹线乡道边侧崩塌地质灾害隐患排险工程完成,保障了交通安全。完成王院乡敬老院修葺工程和危旧房改造,改善了居住条件。完成4个村的“三资”合并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明晰了产权,理顺了关系。完成王院村、丰田岭村的绿化精品村建设,落实农村垃圾“户集、村收、乡运、市处理”保洁机制,乡村环境进一步改善。做好全乡建筑物调查登记和危旧房登记工作。拆旧建筑面积8732平方米,完成任务289%;创建“无违建”乡镇。实施殡葬改革,开展违建坟墓整治,完成新建一个乡级生态公墓园,新建200座生态公墓。
【五水共治】开展“五水共治”“三清三建”专项活动,完成4条主要河道清理,整顿丰竹线公路有关村地段乱堆乱放。完成丰田岭、石山屏村等6个自然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完成畜禽限养整治工作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落实生态保护长效管理机制,做好小舜江源头水保护工作,水质长年保持在Ⅱ类水质以上。
【社会事业】按照农村低保政策,重新申报审核,低保对象做到应保尽保。完成2015年度城乡居民医保收缴工作。完成王院、石山屏等两个村的安居养老工程。完成征兵任务,输送3名合格应征青年入伍。推进教育体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为4个村配齐篮球场、乒乓球桌等体育设施,举办农民体育运动会,完成省级体育强乡镇创建任务。以创建“枫桥式”乡镇为契机,开展“平安王院”建设。排查各种安全隐患,开展地质灾害防患演练,辖区内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建立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做好复员军人、三不变人员等重点人群的稳控工作。全乡无非访,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基层组织建设】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的乡政府为目标,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开展机关干部“一岗十联”工作机制和“乡情百度 真情服务”活动。坚持决策公开、重大事项及时上报,坚持政务信息公开,推行“阳光政务”。规范干部廉洁自律行为,强化村级财务管理,完善村(财)务公开制度,开展村级届期财务清理审计工作,实行村级事务零招待制度。严格“三公经费”管理和财务管理,历年累积下来的政府性债务已全部化解。
通 源 乡
【概况】通源乡位于西白山北麓,距嵊州市区西35公里。面积42.89平方公里,6个行政村,1998户,5693人。2014年全乡地区生产总值20264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913元。是年,被授予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特色经济】工业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农产品以茶叶、毛竹、香榧为主。其中香茶、香榧、番薯面并称为“通源三宝”。境内探明的矿藏有叶蜡石和石灰石。围绕茶叶和香榧两大特色农产品,通过建基地、提形象、打品牌、拓市场,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通过举办技能培训、炒制比赛,提升茶榧整体炒制水平。目前,列入乡民间人才信息库1000人左右,其中四星级人才8人。新评定为农技类、经营类四星级民间人才各1人。创新茶榧种植模式,发展茶榧生态复合经营示范基地。全乡有省级无公害基地2个、国家级无公害产品2个,拥有“三王堂”、“白玉尖”、“通源人家”、“藏天岗”等农副产品品牌,其中藏天岗商标获得绍兴市著名商标称号。
【生态乡村旅游】围绕“把山区当景区一样来打造,建设宜居宜游美丽乡村”的发展思路,以“两树一游”(即茶榧两大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工作重点,充分利用通源国家级生态乡的环境优势,94%森林覆盖率的生态优势,嵊州第一高峰、千年香榧林、万亩茶榧套种基地的资源优势和省级地质遗迹的人文优势,以民宿经济为抓手,打造“一个没有目的地的旅行地”,启动白雁坑省级地质文化村和农家民宿重点村项目建设。全乡有民宿10余家,其中白雁坑村6家。开通“通源与民宿”微信公众号,推介通源美丽风光,扩大“通源三宝”的知名度,推广了白玉尖、藏天岗、珍丽尖等农副产品品牌。促使古老的香榧产业从单一干果制作向生态休闲旅游产业转型,初步实现山村环境更优美、山区农民增收入的目标。
【美丽乡村建设】一是完善路网、电网和服务网。在实现村邮站和数字电视信号全覆盖的基础上,完成西三村高塘——白柴湾道路建设,推进吴联村吴家湾——燕窠村内路面硬化工程,修建了白雁坑村、松明培村户外科普休闲线路。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开展全乡地质灾害安全演练,落实群测群防长效机制。二是深化环境治理。开展“清障、清淤、清垃圾”工作和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完成通源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开展沿河畜禽养殖整治和农村垃圾整治。完成通源、白雁坑两个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完成通益村的自来水改造。三是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全面落实“河长制”,完成乡垃圾中转站建设。四是开展“无违建乡镇”创建。完成全乡辖区内所有建筑物调查登记工作,建立了“一户一档”。五是推进殡葬整治工作。完成乡级生态公墓建设任务,实施违建坟墓整治和骨灰跟踪制度。
【社会事业】推进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完成2014年度城乡医保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开展农民健康体检和送医下乡活动。实施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建成西三村文化礼堂。开展送电影下乡、草根明星宣讲等活动, 组织参加市第五届农民“种文化”活动,获得村歌类银奖。开展困难和弱势群众的关爱活动,帮助部分困难家庭进行危房改造。组织学校开展“孝敬”教育、法制教育和消防演练等活动。特邀专家讲师团为民宿经营户开展烹饪技巧、礼仪规范等项目的业务培训。着力“平安通源”建设,开展“排查整治、强基促稳”专项活动,抓好村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维稳信息沟通反馈机制,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健全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处理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作风建设】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民情微群”“民情通”“民情分析会”为载体,开展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加强乡村两级干部的廉政教育,抓好村干部值班制度,构建“三位一体”的惩防体系,全乡形成勤政优政、干净干事的良好氛围。以对村干部的考核为抓手,抓好村级班子创业承诺、辞职承诺等工作,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实施村级重大事项备案制度、村级零招待制度、村级财务网上直拨制度、村级财务“以查代审”制度,规范村级管理工作。
竹 溪 乡
【概况】竹溪乡位于嵊州市西北部,距嵊州市区50公里,面积28.39平方公里。下辖3个行政村,1350户,4106人。2014年全乡地区生产总值12100万元,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0万元,增长20%;财政收入946万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1.2万元,增长10%。
【特色农业】用足用好山区扶持政策,着力做强做优香榧、竹笋等传统产业。鼓励农民成立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特色农场;鼓励使用有机肥,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大面积实施“水改旱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部分山塘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完成树坞岭水库除险加固的省级立项;实施电站报废重建工程建设。完成盛家坞村的土地综合整治,新增耕地7.08亩。推进农村信息网点建设,利用农民信箱、万村联网等平台,开展农业科技、市场信息交流、农村特色产品推介等服务。
【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三改一拆”,全乡拆除违建面积7662平方米,完成率255.4%。完成全乡房屋测量和分类登记工作,为无违建乡创建和农房登记发证工作做好准备。开展殡葬整治,拆除和整改违建坟墓,完成乡级生态公墓建设。开展“五水共治”,清理辖区内33条河流,落实河道保洁人员,实行长效保洁。投资50万元,实施小舜江综合治理项目,做好源头水源环境保护,全年河流水质监测结果为I级。投资240多万元,完成竹溪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关停治理畜禽养殖场3家,建成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池1个。实施舜源、盛家坞两个村的绿化亮化工程;完成盛家坞村林间道路硬化和半程太平塘改造工作。
【社会事业】重视义务教育,完成乡中心小学宿舍建设和食堂提档改造。落实计划生育奖扶特扶政策,村级计生信息化,计划生育率达92.3%。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有效防控禽流感疫情和埃博拉疫情;完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利用文化阵地组织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组织参加市里的各项文体活动;完成数字电视转换工作。做好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和危房改造工作,及时发放各项救助资金。建成舜源村家宴中心和盛家坞半程自然村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平安建设】开展“平安竹溪”创建工作,巩固平安乡镇和信访“三无”乡镇的稳定局面。开展平安宣传活动,接受群众咨询,与群众开展问答互动,切实解决群众呼声强烈的问题。坚持信访件按期报结,重点疑难信访及矛盾纠纷妥善化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干部作风建设】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六个严禁”,加强干部廉洁自律、密切联系群众,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实行政府信息公开,畅通民意沟通渠道,着力解决群众困难;采用“一二三四五”联村工作法,开展“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活动,做到干部联村连心,为民解忧解难。加强村级重大事项监管,规范行政村的“三资”整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