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站内搜索:
首页
>> 地方文献 >> 嵊州年鉴 >> 2015年鉴
新闻·传媒

发布日期:2015-12-3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嵊州市 字号:[ ]


  报纸和新闻网

  【概况】市新闻传媒中心以新闻宣传为己任,报网联动,紧紧围绕全市“三争提升年”“4+1”重点工作,即五水共治、三改一拆、项目投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文明创建等展开宣传,重点突出,营造了良好的声势和氛围。

  【聚焦重点工作】结合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的要求,整合采编力量,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优势,做好专题宣传和舆论引领。开设了《合力五水共治重现诗画剡溪》《三清三建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栏目,对全市开展的五水共治、“三清三建”专项行动进行报道。通过挖掘典型,正面引导,加大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工作的良好氛围。421日起,开设《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专版,每期一个版面进行集中报道。每天每周刊登工作进度柱状表,各乡镇街道的“三改一拆”进度一目了然,使乡镇街道之间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全年刊登相关报道1000多篇。

  【今日聚焦】重点对全市河道脏乱差等污染现象进行跟踪监督,同时对乡镇街道整改情况进行反馈。后来又与“五水共治”办联合,不定期以专版推出“黑河臭河垃圾河”暗访曝光,并采访当地行政负责人,反馈整改措施和整改落实情况,发挥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和改进工作的作用。结合报网实际,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和能动性,4月份起本中心推出“寻找记忆中的河”年度新闻行动。分“寻找最美的河”“寻找最美护河人”“五水共治样本”“记忆中的母亲河”征文征照、“五水共治大家谈”、五水共治公益广告等内容,从不同侧面,用不同形式反映全市五水共治的全景画卷。

  【营造工业强市氛围】工业强市战略是全市经济工作的着力点,也是我们宣传的重点。年初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后,本报先后推出《三争提升年进行时》《四换三名工业强市》《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追踪》《寻找最强技工》等栏目,挖掘先进典型,加大了经济工作报道分量,全年刊登相关报道500多篇,为全市上下克难攻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造势鼓劲。开设“四换三名 工业强市————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追踪”栏目宣传,《机器换人成一轮技改焦点》《19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雅尔三十五亿打造纺织产业航母》《机器换人换出高效益》《百万厨电梦想启航》等等,工业经济题材报道集中,高质量的工业稿子使版面更有厚重感。围绕电机厨具展的举办,10月、11月,推出了一组系列报道,对全市厨具、电机企业积极备战开发新产品情况进行介绍,也对展会现场进行全方面报道,并对厨具、电机行业的发展作了思考。工业经济建设“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开展后,开设了《提振信心,合力兴工》栏目,关注百日攻坚期间全市面上动态,如重大工业投资项目建设推进情况等,同时重点报道有关部门乡镇如何合力兴工强服务的典型做法,特别是部门深入基层服务企业的一些好的做法,金融支持企业的特色做法等。推出了一组来自企业的蹲点报道,报道企业迎难而上开发新产品,争做行业单打冠军,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和人文精神,以及一线员工风采。这个系列重在宣传优秀企业创业创新经验,报道企业如何提振信心谋发展的做法。记者通过到企业蹲点,与企业经营者、生产者深入沟通,挖掘出了许多亮点,进一步为“工业强市”建设造声势、鼓干劲。

  【教育实践活动宣传】紧扣“为民、务实、清廉”这一主题,报网互动,全力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宣传。全年刊登相关报道600多篇。一是加强动态报道。开设《为民务实清廉,密切干群关系》专栏,大力宣传我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决策部署、进展动态等。二是深挖经验典型。开设《当三争英雄,做越乡先锋。专栏,报道优秀乡镇部门干部、村干部等一批先进典型人物、典型经验。三是注重统筹兼顾。虚实结合,以虚促实,注重做好结合文章,把教育实践活动宣传与全市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中心工作宣传结合起来。四是加强评论。不定期推出评论员文章,引导干部群众更好地投身教育实践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各地的好做法经验被充分挖掘出来,较为生动地展现了此项活动带来的可喜变化。

  【基层蹲点采访活动】推出“来自记者基层一线蹲点报道”。在反映乡镇干部工作作风转变的同时,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要求,回应前阶段群众路线教育征求到“多走入寻常百姓、加强基层报道”的意见建议、加强队伍建设的一项举措,受到了采访单位干部群众的欢迎。每个点由中心领导带队,一名联系记者为主参与,每次蹲点时间3天左右。记者进驻后,与乡镇(街道)干部工作同步,每天选取一个点,采访干部走村入户、为民办实事的情况。中心领导带头示范,亲自指导修改,记者敬业勤业,白天采访晚上写稿,整天连轴转。内容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重点工作结合紧密,见人见事,有现场感,充满了正能量。在乡镇街道蹲点报道告一段落后,紧接着又选取发改、经信、科技等11个经济服务部门,开展蹲点采访,挖掘部门干部主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群众、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亮点。同时,延伸和扩大蹲点的面,甚至把视角投向普通群众,开设了《体验百业百工、关注新老360行》栏目。记者通过跟随各行业人物一天时间,从早到晚,体验最基层劳动者的工作状况和酸甜苦辣,然后以亲身经历形式撰文并配图。通过建立基层蹲点采访长效机制,真正让采编人员深入基层,切实转变作风、改进文风,写出读者喜闻乐见的报道。

  【民生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通过嵊州传媒爱心公社、嵊州好人榜等载体展开,如《过路小伙跳入江中用力托举,市民手拉手搭人链成功营救》《贵州籍新嵊州人又谱人间大爱》《50岁母亲要为儿子捐肾各方援助母子俩顺利动了手术》等等,弘扬了人间真善美。殡葬专项整治活动宣传统一开设了《深化殡葬改革建设美丽嵊州》专栏。配发了一组评论员文章;刊登各乡镇主要负责人表态发言;及时报道领导有关活动、有关部门督查情况、各地开展整治的动态;宣传专项整治工作中出现的典型事例;赴温岭、柯桥等外地采访先进经验;组织网友开展殡葬体验活动,并开展座谈、交流互动;不定期刊发公益短信和公益广告;每周三刊登全市乡镇生态墓地建设进度表、违建坟墓集中整治工作进度表、骨灰跟踪情况公示表,为专项整治工作造好势。配合全市开展的评乡风立公约传家训活动,还开展“我家的家训”征文活动。“节俭养德 全民节约”宣传也运用评论、动态、典型等形式展开。在副刊开设《越乡民俗》专栏,通过开展“我们的节日”等传统节日宣传,挖掘地方文化,传播正能量。

  【网络阵地建设】在做好报纸等传统媒体同时,注重做好网络等新媒体建设。2014年,嵊州新闻网共设计制作28个专题页面,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报道深化。上传本地新闻稿件7000多篇,转载国际国内新闻10000多篇。向浙江在线等上级网络媒体推送嵊州本地新闻稿件950多篇,浙江在线对各县市网闻开展新的考核机制后,第一个月(6月份)嵊州新闻网即获得全省排名第4位的好成绩,每月被评为浙江在线月度明星支站。重抓主题报道。围绕中心,强化了经济建设、重点工作、教育实践活动、文明建设等主题宣传,嵊州新闻网推出了《“三争”提升年进行时》《合力五水共治、重现诗画剡溪》《为民务实清廉,密切干群关系————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三改一拆 建设美丽嵊州》《创建文明县市推进跨越发展》《跨越发展放眼看——网眼看嵊州发展》《体验百业百工 关注新老360行》 等20多个重大主题专题宣传报道,在营造良好声势、形成工作氛围、巩固创建成效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着力新媒体建设。每个工作日发送手机报2次,发布各类新闻15000多条。官方微博听众31000多个,共在腾讯、新浪、新华网、人民网等知名网站发布微博近万条,微信粉丝1000多人。上年注册的“嵊州新闻网”微信公众账号,通过试运行,也于6月份正式上线,已有1330个用户。注重互动体验。组织线上线下活动20多场,推出了网友“走进国税”、体验殡葬改革工作、走进仙湖泵站建设工程、“浪漫七夕”等体验活动和“文明网上随手拍”活动。活动的开展,加强了与网友联络互动,促进了论坛人气和网络经营。嵊州论坛被浙江在线社区评为年度十大优秀版主。(陈绍铭)

 

  广播

  【教育实践活动宣传】做好动态报道,及时报道上级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市级层面带头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深化记者走基层活动,大力宣传各级各部门创设载体努力践行群众路线的好经验好做法,挖掘党员干部主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群众、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亮点。同时推出系列评论。

  【外宣创优】在绍兴市级以上主流媒体播发稿件843篇,其中中央台播发65篇、浙江之声播发203篇、绍兴电台播发575篇,排名省第10名、绍兴第1名,获得省新闻协作一等奖及县台新闻上送前十强。中央台采用数量据历年之最。11件作品获得绍兴市级以上政府奖奖项,其中《我市在全省率先“试水”农民家庭医生(长消息)》获得绍兴市广播电视新闻作品政府一等奖,《从民情日记到民情微博,嵊州市搭建新时期干群 》获得省广播电视优秀新闻三等奖。

  【交通娱乐频率全面改版】推出《嵊州晚高峰》《陈君车世界》《上午好,我的亲》《微信爱生活》等一批新节目,总直播时间达到10.5小时。《城市早班车》定位为交通高峰类直播节目,在加大交通信息连线的基础上,开设《今日嵊州抢鲜听》等栏目,增加信息容量。《嵊州晚高峰》以脱口秀方式说话题,讲交通,语言幽默轻松,路况及时有用。生活类《早上好我的亲》是物物交换的空中平台。《微信爱生活》《香香开心秀》是话题类的脱口秀。《陈君车世界》是专业的汽车类节目,内容涉及美食、时尚、娱乐、读书、电影、健康、音乐等。调改后的节目,立足城市电台特色,以交通生活为主旋律,辅以新闻资讯、路况信息、听友互动、话题讨论、专家访谈等形式,加强节目互动和实时播报,风格时尚,节奏明快,可听性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电视

  【主题报道】紧扣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工业强市”和文明县(市)创建等全市中心工作,组建宣传专业队,精心策划新闻行动,唱响主旋律。仅“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工作,播发专题报道420多篇,电视系列访谈15期,得到省委督导组的肯定。如围绕“五水共治”,开设《推进五水共治、建设美丽嵊州》专栏,推出政策宣讲系列、市民参与系列、治水现场系列、记者蹲点系列、同心共治系列、五水共治进行时系列、文艺走基层系列、纪录片专题系列等八大系列报道。围绕“三改一拆”,开设《推进三改一拆、建设和美越乡》专栏,细化推出解读系列、访谈系列、寻找系列、蹲点系列等四大系列报道。围绕“工业强市”,推出“提振信心、工业强市”系列报道,深入企业厂间,开展蹲点式采访,挖掘企业在提质增效、广拓市场、自创品牌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为工业经济的发展摇旗呐喊。推出“寻找最强技工”新闻行动,专题介绍“最强技工”候选人,报道10个技术工种现场竞技活动,展现企业职工的良好风貌。《嵊州新闻》和《新闻1+2》联动推出系列评论和访谈节目,邀请职能部门、重点企业和权威专家对当前宏观形势、经济动态和企业需求等进行评述,帮助解决工业经济发展中的难点环节,掀起“合力兴工”的热潮。

  【舆论监督】围绕“五水共治”,组织《我的母亲我的河》大型新闻行动,深入剡溪及其主要支流,推出《母亲河的美丽,您去哪儿了》《母亲河的双肩,您还坚强吗》《母亲河的怀抱,您还能依靠吗》三大系列监督报道。围绕“三改一拆”,对全市重点乡镇街道进行了3轮新违章的曝光;及时跟进拆违进度,播报违章动态信息;同时开展动态公示,《嵊州新闻》每月、每周对各乡镇街道“三改一拆”的进展情况进行月度、周排名公示。在“百日攻坚”期间,进行每日排名,倒逼后进单位加大工作力度。围绕“领导干部社会化评价”,对24个部门正职开展了“面对面”系列访谈。

  【品牌建设】《越乡》推出《情系剡溪·书画名家》系列和《越乡追梦人》系列报道。“嵊州最强音”(第二季)活动和《少年志》影视小演员暨嵊州市少儿春晚大海选活动参与面、受众面广,影响力大。“风雅少年”电视大赛围绕“中国梦·家乡美”,重点面向全市四年级学生,在学校和文化礼堂连续举办了9场复赛和2场决赛。

  【外宣创优】在绍兴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共播发965条,其中中央台播出12条,浙江卫视播出143条,绍兴市级播出810条,排名省第18名、绍兴第2名。《破解贷款难 农村金融创新加速》在中央电视台第1频道《新闻联播》中播出。18件作品获得绍兴市级以上政府奖奖项,其中《嵊州好味道系列:玠溪腌肉、通源番薯面、东岭豆腐皮(系列片)》获得绍兴市广播电视新闻作品一等奖,《从民情日记到民情微博,嵊州市搭建新时期干群》《唱游中国·伴着课本游山水》《一花一世界》《五水共治公益广告》4件作品获得省级政府奖,《嵊州最强音电视决赛晚会》获得省第二十四届电视“牡丹奖”电视文艺节目栏目二等奖,5个节目进入省2014年度通用性电视对农节目。

  【今日聚焦】  217推出,是一档舆论监督类新闻专栏。该专栏坚持问题导向,以记者调查的方式,就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展开建设性舆论监督。报道选题坚持“一事一报”、“对事不对人”。首期推出《三头桥江面死猪调查报道》,接连跟进《三头桥自然村:江面上为何屡现死猪?》《耳标监管缺失难寻源头》《市畜牧局:加大监管 推进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进程》《鹿山街道:抓住契机 推进河道整治》四篇报道,层层深入,监督效果立竿见影。注重联动,与“掌上嵊州”客户端,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联动播报,方便网民点播节目视频,跟帖发表观点建议。专门开设热线电话,并与职能部门、民间环保志愿者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遴选报道选题。加强与上级主流媒体的同频共振,提高传播力。

  【《嵊州新闻》微信公众平台】该平台118日推出,依托嵊州广电新闻资源,向公众第一时间发布新闻,引导社会舆论,推动社会进步。2014年用户已超过5万人,日平均阅读量2万人以上,最高达到5万人,其中微信头条日平均阅读量6000人以上,最高达到3万人,用户数、阅读转发总量及分项各参数指标均居绍兴市内县级广电台微信媒体平台首位、省内前列。(周航)

  域外媒体看嵊州

  【概况】嵊州市对外宣传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总体目标和全市的工作部署,围绕经济转型、民生和谐、文化文明等主题,精心设计外宣载体,拓展外宣渠道,进一步扩大了嵊州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新华社、浙江在线、浙江之声等主流媒体及新华网、凤凰网等网络媒体战略合作,以主流网站为主要宣传推介阵地,推出产业、文化、综合等各类专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在绍兴市级以上刊播报道1300余篇、网络报道1000余篇。其中《百姓冷暖一网牵》等典型报道,《王羲之在嵊州》《越剧乡里趣事多》等专题片在央视播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版权名称 | 网站联盟 | 网站管理

主办:中共嵊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嵊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邮编:312400

电话:0575-83031707 传真:0575-83026547 邮箱:szdsb88@sina.com.cn 地址:浙江省嵊州市剡湖街道龙会一路六号 技术支持:杭州孚立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