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站内搜索:
首页
>> 地方文献 >> 嵊州年鉴 >> 2017年鉴
农林渔牧业

发布日期:2018-03-1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嵊州市 字号:[ ]


  综述

  【概况】  2016年,市农林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农业综合体和农业“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做好农林产业转型升级文章,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全面开展畜禽污染综合整治,实施绿化工程和森林保护行动,继续全面实施山区发展项目,打造绿色精品农林大市、高效生态农林强市,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全市先后获得全国推进农业现代化优秀城市、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市农林局被评为浙江省国有林场工作先进集体、G20杭州峰会森林消防安保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全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可比价)57.61亿元,增长2.2%;一产增加值(可比价)38.83亿元,增长2.0%。全市特色农业基地面积达95.3万亩,其中茶叶18万亩,花木18万亩,常年性蔬菜基地5万亩,肉猪年存栏20万头,长毛兔年饲养量60万只,水果11.8万亩,竹林面积30.2万亩,香榧12.3万亩。

  【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全市通过农民素质、阳光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有效地提高了生产主体的技术素质。一是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完成2015级果树生产专业70名学员教育,使学员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完成2016年农广校蔬菜专业70名的招生工作,提高务农农民生产技能和经营水平。二是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完成1000人次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三是注重农技人员队伍培训教育。组织各乡镇街道及下属事业单位的农技人员参加2016年度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全年共组织1568人到杭州、金华、宁波、丽水等各地培训。四是开展“进百村入千户,助农增收促致富”科技入户活动。全年共联系鹿山街道、长乐镇、石璜镇等140户科技示范户,推行“专家——责任农技师——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服务模式,加快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示范推广,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科技和服务支撑。五是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组织召开嵊州市水果优质安全高效生产技术培训、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培训班、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人员培训班、全市农业林业技术人员培训班、三品一标内部检查员培训班及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10多期,参加培训人员1200多人次。提高了农产品生产主体和农资经营主体的业务素质、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守法经营理念。

  【农民信箱】继续利用农民信箱、农业110等服务平台,开展专场农产品网络营销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农民信箱农产品产销对接作用,提升网上农博会农产品推广与市场服务能力。组织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农业主体注册农民信箱,上网设摊展销农产品,全市常年设摊330多家,展销农产品1100多种。组织农业主体加入网上农博会电子商务平台,并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宣传推广活动,提高农业主体的电子商务应用能力,扩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范围。农民信箱通过几年来的推广应用,成效有了明显提升,特别是“每日一助”服务。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有序推进。一是普及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用量。以两区建设为平台,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大户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千万工程”,构建完善配方肥推广应用机制,个性化服务机制和主导产业作物施肥指标体系,测土配方进村入户,完善作物配方肥配方和推广模式,扩大配方肥应用面积。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施有机肥、沼液替代基础上,继续推进秸秆还田、绿肥轮作、水肥一体化技术和新型肥料应用,减少化肥用量和肥料流失。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69万亩,推广商品有机肥0.9万吨,推广应用配方肥0.52万吨,减少不合理化肥使用479吨。二是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治和统防统治技术。进一步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和高效农药替代,加大“两高”(高毒、高残留)农药替代力度,全面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环境友好型农药。鼓励农产品生产单位应用色板、性诱剂等绿色防控措施。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11万亩,应用农药减量技术20万亩,农药减量27吨。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县创建工作,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完善追溯体系建设管理制度。全市已建成的37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建设单位运转良好,追溯体系的宣传和质量安全承诺效应较好。1018日,在超级大酒店召开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推进会。计划新增追溯建设主体7080家。同时,出台了嵊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制定了以追溯码为主要农产品准出形式的农产品准出机制,并积极与市场准入对接。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按照“严密排查、问题导向、标本兼治、铁腕治患”的总要求,31日至831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大抽检大排查大整治严打击专项行动。311日,市农林局农产品质量监督科协同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开展投入品执法大检查,重点检查了惠多利和植保服务站2家农资配送中心,同时抽查了黄泽镇1家农资经营商店。329日至31日开展了畜禽养殖场回头看突击检查,出动60余人,分22个检查小组,对全市畜禽养殖场全面进行突击检查;41日,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一次“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联合执法检查活动。

 

  【“绿剑”夏季集中执法行动】为加强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源头监管,依法打击农业投入品违规使用行为,排除安全隐患, 85日至915日组织开展“绿剑”夏季集中执法行动,同时抽调人员分成6个组,对各乡镇进行了巡查督查。对全市212家农资商店进行了地毯式的全面检查,发放了高毒农药、硝基类化肥禁售和入库封存告知书,对于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高毒农药、硝基类化肥进行了封存,共封存高毒农药3.8吨、硝基类化肥450吨。投入品质量抽检52批次,不合格产品8批次,查处有关案件19起。

  【农产品质量监测】做好监督抽查与风险监测的相互衔接,充分利用监测抽检结果,实施精准打击,强化“检打联动”,及时查处不合格产品及生产经营主体,下发《2016年嵊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方案》。围绕区域特色产品、风险产品和认证产品,以5月至10月风险隐患多发季节为重点监测时段,以草莓、生姜、葡萄、生鲜乳等风险产品,以桃形李、茶叶、竹笋、茭白等区域特色产品,以“三品一标”和追溯体系平台监管产品为重点监测对象,全面推行随机检测机制。全年完成省、绍兴市抽检任务325批,全市抽检任务完成820批,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室完成快速检测6300批次。

  【“三品一标”认证】按照“稍有不合,坚决不批;发现问题,坚决出局”的监管工作要求,于310日至620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三品一标”规范提质百日专项行动。429日,组织全市80家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质量安全内部检查员参加绍兴市“三品一标”培训班,认证积极性较高。各乡镇也加大了对“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的宣传,并积极引导和培育符合“三品一标”认证的生产主体开展认证。全年完成三品换证5家,完成绿色食品新认证16只,无公害新认证16只。市农林局自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上半年为所有有效期内的70家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生产主体统一制作了认证信息公示牌,并统一进行了安装。市农林局还统一为所有的农产品规模生产主体制定了嵊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牌和嵊州市基地农产品生产主体证照牌各110套,已于7月中旬完成了全部安装。同时,统一印制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投入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国家禁限用农药清单、国家限用农药经营登记本、农产品生产主体培训记录本和投入品出库记录本、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码使用记录本等相关资料。

  【投入品市场准入制实施】实行农资经营企业的网格化管理,推进农资监管和服务信息化建设;严格禁止禁用农兽药进入,实行投入品登记备案制,限用农药实名登记制,根据全市规模农产品、区域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全面推行农药网格化管理模式,对限用农资实行区域性、差别化的限制销售政策;建立不合格农兽药产品黑名单制度。制定商品有机肥推广方案,以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区和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为实施区域。

  【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保持高压态势,集中力量开展禁限用农药、兽用抗菌药、“瘦肉精”等农业投入品整治;开展农资打假,围绕春耕、三夏、秋冬种等重点农时,打击生产、经营、使用假劣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违法行为;加大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实现主要投入品种全覆盖;农药经营许可证发放率达到100%,推行兽药良好生产经营规范;构建放心农业投入品经营和配送网络,实施连锁、统购、配送等营销模式的农业投入品占农业投入品总量的70%以上;积极推进一些高效低毒农药的应用,研究确定了2016年农药差价补贴品种名单9个。

  【农资网格化管理】通过划定产业区域、全面经销准入农资、强化产业技术支撑、抓网格监管常态化、管控产业风险等措施,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农资经营网格化管理,实施农业投入品的登记备案制和限用农药的实名登记制,从而全面精准地管控投入品的调入、销售和使用,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保驾护航。

  种 植 业

  【概况】全市以转型发展为载体,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推进全市农业主导产业继续保持稳步发展,实现稳粮与增收的统一。全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9.3万亩,粮食总产量16.1万吨,新增旱粮面积1万亩。蔬菜种植新建“菜篮子”基地100亩,改造提升200亩,基地“双低”(低毒、低残留)农药应用实现全覆盖。继续组织实施各类水稻高产优质示范方竞赛活动,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沃土工程、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工程等项目;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和实施阳光工程培训等一系列致力于提高农民种植水平、效益和科技素质的活动,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粮食生产】经过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种粮大户补助政策落实等工作的实施,全年全市种植粮食面积为39.3万亩,粮食总产量16.1万吨,其中单季稻播种面积20万亩,播种连作晚稻17000亩。在甘霖镇、三界镇新建粮食功能区24390亩,全市已创建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3个,认定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143310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已建成机耕路55万米、灌排水渠107.9万米、机埠419座、农用线路35.6万米,建成烘干中心、育秧中心、农机服务中心26个。落实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作任务,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新建绍兴市级旱粮基地1个。

  【蔬菜生产】全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38700亩,总产量29.2万吨,总产值为77850万元。蔬菜设施栽培面积25000亩,其中普通单栋钢管大棚5125亩,连栋大棚或玻璃温室285亩。全市共有千亩以上基地6个,并有年产1000吨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线1条。注册资本8000万元的浙江飞翼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规划园区面积10000亩,计划总投资10亿元,已投入5亿多元,建成了全省单个主体面积最大的农业综合园区,成为集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配送、观光、休闲、科普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基地。已投资2亿多元的绿城农业科研、观光综合体也已初具规模。全省试点的蔬菜全程社会化服务项目启动,将在产业做强、做优上有所创新。

 

  【茶叶产业】全市现有茶园面积180000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125000亩,全面实现无公害化生产,外拓茶叶基地500000亩。黄泽明山茶场成为浙江省首个全国标准茶园创建园,崇仁民胜现代茶叶示范区为全省高产高效的典范,中茶所嵊州三界国家级茶叶实验基地是全国第一个院外独立的茶叶实验基地。嵊州市3次被评为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2次被评为省初制茶厂优化改造先进县。全市有初制茶厂近900家,精制茶厂64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林业)龙头7家,具有自营进出口权企业8家,专业合作社126家,其中省级优秀示范合作社2家,通过QS认证企业66家。全市58000户农户从事茶叶生产。全年茶叶总产值约23亿元,总产量19430吨,其中名茶产量5980吨,产值8.6亿元。在2016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越乡龙井品牌价值为23.33亿元,名列前茅。越乡龙井在20个省(直辖市)开设专卖店180多家,在大润发、欧尚等大中型超市设立越乡龙井专柜400,打入百年老店上海湖心亭茶楼。

  【兰花生产】至年底,养兰大户近200户,兰花合作社2个,养兰户主要分布在鹿山街道、三江街道、剡湖街道和甘霖、长乐、石璜、崇仁、三界、里南等乡镇。嵊州市兰花协会有会员345人,在街道和乡镇分设6个工作片。

  【水果产业】全市水果面积118000亩,其中葡萄、樱桃避雨栽培面积2000多亩;主要品种有桃、青梅、李、梨、柑桔、杨梅、葡萄、樱桃等,其中“羲之”桃形李为地方特色名果。全市从事水果产业农户3万多户,建立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200余个,其中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3个;全年全市水果总产量58000吨,产值5.5亿元。

  【蓝城农业综合体项目】全年完成投资6451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建设精品水果示范区、二期标准化种植区、院士专家工作站、梅园休闲区等。推进精品水果示范区、二期标准化种植区、院士专家工作站、梅园休闲区等工程建设,完成多样蔬菜产品绿色认证。

  【现代新有机农业基地项目】全年完成投资约1.2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1亿元,玻璃温室大棚建成,计划引进花卉蔬菜,新建单体大棚、连栋大棚及配套的基础设施基本完成。政府挂牌转让土地后,动建度假酒店和高建山的民宿及木屋,水上木屋基础开始动建。阳光餐厅建设完成,有机肥场扩建基础部分完成,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中心开始建设,沼液池等建设完成。

  【水稻产业提升项目】全市建成稻谷烘干中心3个;建设烘干用房2290平方米;新建晒场420平方米;新增设农用线路670米。烘干中心建成后,新增年烘干能力3000;建成2个水稻育秧中心:建育秧用房1135平方米,新增育秧硬盘4万个,简易育秧棚190平方米等。新下达水稻产业提升项目建设计划12个。

  【水稻高产创建】为提高粮食生产单产,推广农作物新优品种,年初在崇仁赵马、长乐联塘等地落实水稻新优品种示范方。在崇仁镇创建了一个水稻万亩部级示范方;在甘霖等镇创建了5个千亩省级示范片。经测产,百亩高产示范方取得了单季稻亩产733公斤,连作晚稻572公斤的成绩,分别比面上平均值高出120.8公斤和33公斤。同时,开展了高产竞赛活动,出台竞赛规则和奖励办法,各乡镇街道的种粮能手积极性高涨,积极申报比赛。单季稻最高亩产达到1005.5公斤,双季稻最高亩产达到700.1公斤。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制订《2016年嵊州市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63万亩。继续开展5个耕地地力监测定位监测点试验。新建立33个土壤污染监测点。实施商品有机肥推广项目,鼓励和引导大中型肥料企业为示范镇供应配方肥。在村民集中活动场所和肥料销售网点张贴测土配方信息、施肥指导方案、入户发放明白纸,让农民了解科学施肥知识,认识过量施肥的危害和测土配方施肥的好处。

  【土壤培肥项目】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土壤培肥项目完成面积为1.6万亩。多次组织各项目区相关工作人员召开会议和座谈会,实地督查各项目区,督促项目实施进度。

  【农作物病虫害情况】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相对较轻,据初步分析,全市农作物(粮油蔬菜)生物灾害发生面积240.9万亩次,大多数病虫属轻至中等偏轻发生年份,经过广大种植农户的防治,生物灾害得到有效的控制,全市有害生物化学防治面积336.1万亩次,挽回粮食损失1.6万吨、油菜1400吨、蔬菜3.2万吨。

 

  【病虫害测报体系建设】一是继续做好测报体系的更新,更换了崇仁病虫观察点,从绕溪村移至马仁村;二是开展病虫调查人员的技术培训,利用病虫测报会议机会,相继开展了3次植保技术培训及调查技术实践活动。三是做好田间调查。标准化观察场及各观察点调查人员相继开展了粘虫、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系统调查,测报灯的调查及典型农户农药使用情况调查及稻麦油菜其他病虫的观察和考查,其中黄泽普安点还开展了斜纹夜蛾性诱剂的诱测。另外,黄泽镇甲青芋艿基地为提高性诱剂的利用率,也进行了斜纹夜蛾性诱剂的诱测记载。四是组织病虫害交流。全年共组织病虫害交流会议5次,通过各地观察点的交流,及时了解各地病虫发生情况,分析病虫发展趋势,讨论病虫防控对策。五是印发病虫情报。根据病虫发生较轻的实际情况,减少了病虫情报的印发,全年印发病虫情报1期。

  【植保工作】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工作。全市在鹿山街道江夏茭白基地、三界镇飞翼蔬菜基地、黄泽镇甲青芋艿基地建立了三个示范区,针对各示范区病虫发生特点,开展了性诱剂、杀虫灯、防虫网、色板等绿色防控设备的应用示范。做好面上病虫防治工作指导。针对技术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技术设备缺乏的状况,全市植保工作者通过广电、网络、通信等手段,做好综合防治思想宣传、农民技术咨询、病虫害诊断、植保技术培训、关键时期病虫防治技术宣传等工作。开展植保无人机施药示范。在黄泽四明茶场、长乐镇联塘村开展了植保无人机展示及施药作业示范。

  【农作物区域试验】全年共承试国家、省级鲜食甜糯玉米、鲜食春秋大豆、水稻三大类作物区域试验,生产试验32314个品种。其中鲜食甜糯玉米11123个品种;国家玉米联合体试验112个品种;鲜食春秋大豆425个品种;单季水稻、连作晚稻杂交籼粳试验、展示共16154个品种。630日,由省种子管理总站组织的2016年国家级玉米区试品种现场考察和品尝会在农科所举行。专家们对国家级鲜食玉米区试的20个甜糯玉米品种进行了品尝,为今后鲜食玉米的品种审定提供理论依据。1026日,省种子管理站组织全省水稻品种考察专业组对市农科所区试点参试展示品种进行了参观考察,并就2016年的水稻品种种植情况进行了现场交流。

  【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培训项目】《嵊州市茭白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示范与推广》《车湖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科技工程》项目实施已完成。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嵊州市茭白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区成功推广种植茭白新品种“浙茭6号”2055亩,二季茭白比浙茭2号亩增收2226.9元,共增产值457.63万元。

  【车湖畈科技工程】项目区引进种植小西瓜、甜糯玉米、芥蓝、水果黄瓜、进口野菜等瓜果蔬菜新优品种,推广使用有机肥、物理灯光诱虫防治技术、生物农药防治技术等新技术,并通过培训,极大提升了项目区人员的从业素质。

  【水稻果蔬新优品种推广示范项目】项目区引进种植的草莓、多彩小番茄、早熟白甜玉米等新品种试种成功,并通过网上销售和采摘游等获得了较高经济效益,更吸引了周边众多蔬果种植户前来参观取经,起到果蔬新品种推广示范作用。

  【早熟儿菜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早熟儿菜高产栽培技术完成并已通过市农林局组织的专家验收。通过设施避雨栽培技术、设施控温技术、穴盘基质育苗、喷滴灌水肥同施技术等现代设施栽培技术应用,加强了儿菜的抗逆性和抗病性,有效提高了儿菜的产量和质量,且能促进儿菜早熟提早上市,提高商品附加值,经济效益十分显著。4月,早熟儿菜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项目获绍兴市农业丰收奖三等奖。

  【农业三新技术实验园区】园区以果品、蔬菜等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抓好施肥关、防虫关,做好生产档案记录,从源头做起,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8月,嵊州市农业三新技术实验园区(市农科所)被评为2016年度绍兴市十佳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一是引进新品种。新引进白雪公主、桃熏、咖啡三只草莓新品种进行试种,长势良好。二是精品葡萄栽培技术日益成熟。通过多年的摸索,推广应用葡萄生产中的“避雨促成”“石灰氮涂母枝”“环割促早熟”“节水灌溉”“葡萄保果”等高产高效新技术,葡萄长势、坐果率比往年有了较大提高。三是开展农民培训。以理论培训、现场观摩、实践基地等方式,向农民们传授甜玉米、芦笋、葡萄等瓜果蔬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全年园区共接待500多人次,促进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使园区成为集科研——实践——参观——采摘为一体的科研示范园。

 

  畜 牧 业

  【概况】全市未发生重大动物疫病。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健康、持续、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市生猪存栏19.8万头,比上年同期21.5万头减少8.10%;其中母猪存栏2万头,比上年同期2.12万头减少5.66%;牛存栏0.25万头,比上年同期减少23.44%;羊存栏1.3万只,比上年同期1.5万只减少11%;家禽存栏169.8万羽,比去年同期162.5万羽增加4.47%;兔存栏17万只,比去年同期18.5万只减少8.11%;肉类总产量31157.97吨,比去年同期36435吨减少14.48%;禽蛋产量3969.32吨。

  【长毛兔产业】全市有养兔户3万多户,饲养量达到60万只,年繁育仔兔50多万只,生产兔毛1000多吨,向全国17个省60多个县(市)推广供应良种10万只以上,占全国高产长毛兔种兔供应总量的50%。建成崇仁镇、黄泽镇等5个万只以上生态规模养殖小区,有省级畜牧生态养殖示范小区3个。以浙江白中王绒业股份有限公司为第一培育单位培育的浙系长毛兔是全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毛兔品种,也是全省解放以来第一个畜禽培育品种。319日,首届(2016)中国毛兔产业种业发展大会在嵊州市召开,来自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领导、业内专家、企业、养殖户代表共计500余人参加会议。

  【蜂产业】全市饲养意蜂2.6万箱,年产蜂蜜1820吨。年产蜂王浆338吨,年产花粉260吨。年产值5200万元。部分蜂农3月初出发外省采蜂蜜,9月份陆陆续续回到本地。

  【蚕产业】春期饲养蚁量931克,生产蚕种28115张,公斤茧制种平均4.68张。早秋饲养蚁量826克,生产蚕20793张,公斤茧制种平均4.92张。晚秋生产蚕种627张,公斤茧制种平均15124张。全年合计饲养蚁量2384克,生产蚕种64032张,公斤茧制种平均4.79张,产值约300万元。生产略大于销售。销售中新拓展客户中有1万张蚕种出口到中亚。做好蚕桑技术推广和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工作,全年蚕桑技术培训达1500人次以上,由9名责任农技师负责联系90名科技示范户,影响覆盖1000户蚕桑生产农户。晚秋和农科院进行了浙凤2号的繁育试验,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养猪场清养关停】经过2014年和2015年的清养关停,全市共清养关停的养猪场共计2241家。为巩固清养关停成果,有效遏制复养反弹的苗头,于2016329日至31日分22个小组,对全市畜禽养殖场的复养、新养情况进行地毯式突击检查。从检查情况看,大部分清养关停的生猪养殖场未发生复养、新养现象,不少养猪场利用原有房屋转办丝织、仿古木雕等家庭作坊,也有少数养猪场改养牛、羊和鸡鸭等。但也检查到82家养猪场存在复养、新养的现象。根据检查结果,市农林局向有关乡镇(街道、管委会)一一发出了问题清单。各乡镇(街道、管委会)迅速行动,全面清养关停出现复养、新养现象的82家养猪场,并拆除猪舍。

  【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全市存留生猪养殖场现共408家,已全面完成整治工作,并关停存栏规模在2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6家。6月,完成全市所有存留猪场的验收工作。429日,召开全市深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大会。会议组织观看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警示片》,宣读并签订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主体责任承诺书》,进一步深化了相关工作人员和养殖业主养殖场污染治理的意识。印发了《嵊州市畜禽养殖污染扩面整治实施方案》,在实地踏看存留水禽场和牛场后,制定了“一场一策”。治理水禽场18家、关停4家;治理牛场5家、关停1家。

  【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网格化管控】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环境“八大行动”和进一步加强水环境监管执法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出台《关于建立全市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三级网格化管控机制的通知》(嵊市委办传〔201661号),落实各方管理责任,规范巡查方式,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同管理、镇村日常巡查、养殖主体负责、社会监督支持”的村、乡镇(街道)、市三级网格化管理机制。全市共落实三级网格化巡查人员363人,村级巡查员每周每场巡查1次,乡镇(街道)巡查员每半月巡查1次,市级巡查员不定期进行督查。

  【畜禽养殖场智能化监控】市农林局于109日完成项目招投标,移动公司中标,将在全市存栏规模在200头以上的408个生猪养殖场建立适合全市实际的畜禽养殖智能监控系统,与省智慧畜牧业云平台、嵊州市农业应急指挥系统无缝对接。此项工作超前于省下达的500头以上建立监控系统任务,走在绍兴市前列,并得到了绍兴市局领导的肯定,被称赞为速度最快、费用最低、程序最规范。全面完成规模在500头以上的74家养殖场的监控系统建设。

  【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市动物疫病疫情防控指挥部8次下发文件、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和部署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通过组织开展春、秋二季集中免疫,夏季、冬季免疫加强周活动,结合各类检查、飞行检测、日常监测等工作,提高整体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全市共使用牲畜口蹄疫高效苗108.63万毫升,免疫生猪50.06万头次;使用牛口蹄疫O-亚洲Ⅰ型双价苗疫苗4.39万毫升,A型口蹄疫疫苗0.38万毫升,免疫牛0.41万头次,羊3.1万头次;使用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158.87万毫升,免疫家禽389万羽次;使用猪瘟126.98万头份,免疫生猪95万头次;使用高致病性蓝耳病弱毒苗24.37万头份,灭活苗16.97万毫升,免疫生猪30.7万头次。小反刍兽疫疫苗2.4万毫升,免疫羊1.7万头。另外还组织了狂犬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伪狂犬病、猪丹毒、猪肺疫、链球菌病、新城疫、羊痘等的计划免疫工作。

 

  【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全市共抽检畜禽血清样品3205份,主要检测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H7N9流感和新城疫五种主要动物疫病的免疫抗体以及H7流感检测。猪瘟测定样品1203份,合格913份,合格率75.89%;口蹄疫测定样品1133份,合格891份,合格率78.6%;高致病性禽流感He-Re-6抗体测定样品921份,合格896份,合格率97.3%;高致病性禽流感He-Re-7抗体测定样品1570份,合格1523份,合格率97.01%;新城疫测定样品859份,合格707份,合格率82.31%H7检测1366份,未检出阳性样本;检测牛口蹄疫抗体90份,合格88份,合格率98%;检测羊口蹄疫抗体70份,合格59份,合格率84%。抗体指标全部达到绍兴市动物植物疫病疫情防控指挥部规定的合格标准,H7检测全部为阴性。

  【人畜共患病监测】对浙江一景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二次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检测,共检测奶牛894头次,经临床检查和血样实验室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12月,市畜牧兽医局对全市14个有螺乡镇(街道、管委会)的180头耕牛进行了血吸虫病监测,未检出阳性病例。完成了绍兴市下达的重大动物疫病和狂犬病采样任务。

  【禽流感监测】不仅对列入日常监测和集中监测的家禽养殖场全部进行H7N9抗体检测,而且还根据流行重点季节和特别情况实施重点监测和紧急监测,共检测血清样品1570份。部分样品送市畜牧兽医局复检或进行病源学测定,共计202份。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健全监测网络,及时发现疫情苗头。一是通过乡镇畜牧兽医站、动物防疫员及动物医疗门诊、药店加强对动物疫病的监测;二是通过实验室检测开展的抗体和病原检测及时掌握薄弱环节和病原动态。做到第一时间防范、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扑杀,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至12月底,市动物疫病疫情防控指挥部接到乡镇和饲养户反映的疫情线索1起,经市畜牧兽医局派员至三界镇调查,在无法正确诊断但又可疑的情况下,为防止疫情扩散,避免给畜牧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对1起可疑疫情进行了预防性扑杀。

  【免疫效果评价】市防治动物疫病指挥部分别在上下半年开展一次免疫效果评价,同时根据在检测过程中发现的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如因为对高致病性蓝耳病认识不一致原因导致免疫密度低下的问题;关于H7N9流感的防控问题;小反刍兽疫的宣传和免疫等,供各乡镇(街道)和广大规模养殖户参考。

  【产地检疫】坚持“把好源头、凭证屠宰、合格出证”的原则,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全市共建动物申报点6个。完善检疫、检测、检验手段,落实到点、到场检疫制度,规范检疫操作程序,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检疫部门加强了对入场生猪的检查,凡体重在80公斤以下的生猪作为重点检查对象,一经发现不仅拒绝入场,而且还要进行跟踪调查,防止病猪进入屠宰环节,经过整治收到了良好效果。

  【兴奋剂检测】春秋两季各一次兴奋剂检测,对于存栏量500头以上的养殖场抽检100%,存栏量500以下的养殖场抽检50%,每场抽检3头,共抽检饲养户485户,检测尿样1510个,结果全部为阴性;加大对产地检疫环节的兴奋剂检测力度,凡调出县境检测生猪做到每车必检,每车抽检10%;严格屠宰环节抽检督检,定点屠宰场日常检测为屠宰总数的5%,小型屠宰点日常检测为屠宰总数的10%,全年屠宰环节共检测8147头,占总屠宰量的7.1%,检疫部门在屠宰企业自检基础上再进行监督抽检,确保肉品质量安全;落地检测主要为生猪和牛的落地检测,生猪每车抽检10%,牛每头检测。

  【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市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正在建立。全年农林部门共组织750人次对800家养殖场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各养殖场是否按要求对病死猪100%无害化处理,养殖档案是否完整齐全,是否履行免疫义务,是否谎报、漏报、乱报相关数据及信息及是否使用违禁药物等。全市共无害化处理病死猪30474只。

  【畜产品安全管理责任制】市防治动物疫病指挥部每年与乡镇(街道)签订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监督管理。乡镇(街道)再将责任落实到养殖场(户),通过加强对生产、防疫、档案、检疫各方面的监管,保障肉食品安全。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各自工作职责也签订了相应的责任书,如对调运户、屠宰场等。

  【动物卫生监督】多次组织开展了对农贸市场、屠宰场、兽药经营门店、养殖户、协检员的监督检查和对兴奋剂检测、台账记录、检疫出证情况检查,纠正了部分违规现象,督促建立相应的制度并完善设施,全年共对10起动物卫生监督案件进行立案查处。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要求,对养殖场、屠宰场的畜产品药物残留定量检测,共采样156份。

  【定点屠宰】31日起在主城区正式实行家禽“定点屠宰、杀白上市”,经过10个月的运行,总体情况良好。截至12月,全市代加工家禽459124羽,杀白上市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实施过程中通过突击检查和日常巡查共查处违法经营活禽和禽类产品55批次,对没收的活禽和禽产品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共处理鸡85羽、鸭17羽、鸽子121羽、鸡肉290公斤、鹅肉34公斤、鸭肉25公斤,有力地打击了私屠滥宰和违法经营行为,维护了杀白上市工作的正常秩序,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全年共屠宰生猪154957头,其中市生猪定点屠宰有限公司82605头,小型生猪屠宰点72352头,未发生生猪产品安全事故。

  【打击私屠滥宰】继续开展“扫雷行动”,在经过摸排、调查基础上,加强了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人员的监督检查频次和力度,坚决取缔私屠滥宰,查处内脏注水和宰杀病猪行为。一是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城市小巷疏菜经营门店、农村走村跑乡经营人员的检查。二是加强对小型生猪屠宰点内脏注水的管控。主要是对在拆肠过程中注入自来水的监管了,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保持高压态势,有效控制了此类现象的发生。三是加强进场把关,严控病猪进入屠宰环节。对体重在75公斤以下的猪只进入屠宰场须严格检查,一旦发现存在问题就予以扑杀。

 

  水产养殖业

  【概况】  2016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25380亩,渔业总产量4670吨,同比增长3.3%;渔业总产值7430万元,同比增长3%。其中,养殖产量3920吨,捕捞产量750吨;名特优水产品产值3800万元,占总产值51%;服务型休闲渔业经济产值1680万元,占总产值23%。渔业总体向优质、生态、高效方向发展。

  【现代渔业】围绕全省“五水共治”“渔业转型促治水”等行动,开展水产养殖塘生态化改造项目170亩,完成投资132万元;生态化改造养殖单位开展尾水处理池及进排水渠改造、池塘清淤等建设。稻鱼共生轮作减排共实施1050亩,由鹿山街道江夏茭白产销合作社等5家养殖单位实施,完成投资89万元。由市东泽渔业专业合作社承担的市泥鳅苗种培育生态化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114万元,全面完成预期目标并通过省财政厅组织的绩效考评。“渔业转型促治水”各工程均产生了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达到保生态、保安全、促增效目标。

  【水产品质量安全】市水利水电局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开展大抽查、大排查、大整治和严打击的“三大一严”专项行动,开展执法检查25次,出动执法人员80人次,检查无公害养殖基地及养殖大户近50家,提升养殖户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完成省、市、县三级抽样监督抽检58批次,配合农业部监督抽检2批次,抽检合格率100%。根据省统一部署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8家,其中3家配备了快检设备,完成投资16万元,已投入使用。全市水产品质量安全呈现良好态势。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市水利水电局持续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及时修复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助推“五水共治”。在绍兴市渔政部门现场监督下,在剡溪及支流放流鲢、鳙夏花鱼种1000万尾。

  【渔业行政执法】市水利水电局组织渔业行政执法人员出动检查65次,查处各类违法案20起(其中,在禁渔期期间以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移送13起,行政处罚7起)。收缴违禁渔具7套,清理地笼网150只,收缴非法捕捞网具52张,罚没款2.8万元。依法年审办理捕捞许可证71本,收缴渔业资源费3.55万元。抓好渔船安全生产,全年实现零事故。同时落实惠渔政策,完成年度渔业油价补助的发放。(裘启煊)

  农村经济管理

  【概况】以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重点,攻坚扫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进步强化农村“三资”管理(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和农民减负工作,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做好“改革活权、务实管理、有效服务”。

  【“三资”管理规章制度】系统整合了浙江省、绍兴市及嵊州市历年出台的有关“三资”管理的规章制度、政策或者标准等,编印成册,发至乡镇村。并结合农村“三资”管理的实际和“三资”检查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落实专人起草,重新制定出更为严格、更为详尽、更具有操作性的规章制度,以完善农村“三资”管理约束机制,更好地规范村级干部的权力运行,实现制度管人、规范管事之目的。

  【“三资”互查互审制度】为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运行的规范性和高效性,及时抓好监督检查中存在问题的整改处理和管理水平提升,制订了《关于开展农村集体经济“三资”互审工作的通知》,全市按区域进行划分,由总站和乡镇农经站工作人员组建了5个农经工作片组,以片组为单位,已在7月完成了一次“三资”管理互查互审工作,并在9月安排开展了第二次互审工作。

  【“三资”业务培训】为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运作,深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全市分别于3月和6月组织开展了一期农村集体财会基础培训班和四期财政支农、“三资”管理培训班,并在10月开展了一次农村出纳员培训班。围绕财政支农政策、会计核算、资金管理、并村并账、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廉政建设防控机制和责任追究、经济犯罪预防机制、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进行授课,丰富了培训内容,提升了培训质量。

  【更新“三资”管理软件】为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网络监管,市农林局与杭州金安易软件有限公司进行对接,进行三资管理软件系统更换,对原来保存的新中大数据进行分析破解,确保数据转换成功。8月组织乡镇(街道)三资服务中心人员召开农村“三资”管理软件操作培训班,邀请了金安易公司的教师对金安易“三资”软件系统进行讲解,并结合系统的合同管理模块,对加强合同系统的合同管理模块和加强合同管理作了要求。

  【农村审计监督】按照“三年一轮审”的要求,加大农村财务的审计力度,继续开展农村审计项目,针对财务管理混乱问题突出村实施行政监督审计,加大了清理整顿力度。对三分之一的行政村进行了以查代审,对重点村送达审计监督中心进行专项审计。同时对一事一议项目进行了审计,对于规划项目支出、改善“三资”管理有较大的提高。

  【农村集体资产并村并账】推进并村并账,不断查漏补缺。一是实地调查摸底,了解撤并现状。二是提高思想重视,加强动员工作。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市委出台的《关于建立农村集体“三资”长效管理机制的通知》,明确了行政村“三资”管理“一本账、一支笔、一个盘子、一个口子”的工作要求。把并村并账工作列入了乡镇(街道)重点工作清单和考核内容。三是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奖惩结合机制。对各乡镇(街道)农经干部、代理中心人员和新村报账员等600余人多次进行了业务培训,将行政村并村并账工作列入重点工作清单和考核内容,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奖惩机制。全市完成率达到了100%。四是加强后续管理,消除“并村不并账”现象。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市有应股改村470个,已全面落实农村股改。为确保股改成果利用,做好股改扫尾工作:一是做好发证工作,填发村股份经济股权证书,杜绝技术差错,以免带来不必要的矛盾;二是做好股改工作档案保管与总结完善,督促各乡镇(街道)对改革工作作出总结,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会对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有关文件、决议、人口排摸报表、实施方案、章程、股东名册等重要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归档,装订成册上报乡镇和市农林局各一份,完成重要资料的三级建档工作(纸质+电子档案),并适时组织股改档案检查和工作验收;三是建立电子化信息管理系统,与杭州金安易软件有限公司进行对接,将全市股权信息纳入管理系统,建立全市的股权信息管理系统。

  【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2016年,嵊州市被列为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市人民银行和市农林局就经营权政策、抵押登记制度等跟进落实相关措施。一是建立组织完善制度。建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与分工,并结合实际,制订和完善了《嵊州市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方案》、《嵊州市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等相关配套政策文件,为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加强培训集中指导。6月就承包土地抵押贷款登记办理业务和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等内容展开培训,乡镇及银行等相关办理人员8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并到石璜镇和有关金融单位就抵押登记工作进行了实地指导。三是因地制宜灵活运作。根据《嵊州市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规定,没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就不能对农户个人发放试点贷款。但为了顺利推进试点工作,在特殊时期作变通处理,如依法签订的规范有效的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合同可以用来贷款抵押,并给予办理登记。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开展业务培训,在全市开展了对业务骨干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开展以对全市村级报账员的业务培训。就政策情况、业务操作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培训学习;对有关乡镇村领导、业务人员进行了培训。全年完成入户调查183250户,摸底录入率86.4%;完成测绘面积127020亩,完成34.4%

  720日,在市农林局会议室召开确权颁证培训会

  【农民负担监督】对农民负担方面新出现的问题,加强部门沟通协作,把握政策界限,加大政策宣传,确保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健全农民负担监管机制。重点针对行业性农民负担、村级组织负担、一事一议筹资等重点领域,通过明查暗访、集中治理、督查督办、定期回访等方式,加大农民负担检查力度,提升监管效果。

  【土地流转】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力度,引导和鼓励农户以租赁、转让和股份制等形式,将承包土地经营权向农业企业、合作社和种植业大户流转,使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土地投入产出效益。据统计,全年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新增5100亩,累计流转238151亩,流转率达到62.85%

  【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在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方面,着重做好了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强化政策学习。系统整合了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法律政策,编印成册,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相关人员的政策学习,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规范化管理;二是强化项目扶持。组织2015合作社(家庭农场)省级财政补助项目验收,做好2015年度经营主体政策性资金兑现基础工作,同时制定了《关于做好2016年省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补助资金项目储备申报工作的通知》,对符合条件的示范性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联合社(联合会)、家庭农场分别安排最高不超过15万元的项目进行资金支持。截至2016年年底,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29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性合作社7家,省示范性合作社23家,市级规范化合作社173家;有家庭农场390家,其中省级16家,市级36家。

  【农经统计】为使农经统计工作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建设和领导决策,重点抓了两个方面:一是完成了2015年度农经统计年报及农民负担监测调查报表编制任务,撰写了农经统计分析;二是继续做好5个乡镇5个行政村50户农户农经观察点的业务指导,以确保农经观察点上报数据真实、详细;三是对2015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情况进行调查核实,进一步摸清底数,为指导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落实扶持政策提供依据。

 

  农业机械化

  【概况】坚持以实施农业领域“机器换人”推进行动计划为主线,以农机农艺融合、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为抓手,围绕农业两区建设的实际,通过推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阳光实施,“农机服务年”活动的开展,推进了农机化工作的提质提速发展。全市农机运行呈现较平稳的安全态势。

  【农业生产机器换人】为加快全市农业生产领域机器换人步伐,加大了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引进力度。一是以农机化促进项目为引领,引进四旋翼、标配、载重10千克小型农用无人机2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台,开展不同植保方式的对比试验,对全市范围内的茶、桑、果、粮食作物的病虫防治进行推广,组建无人机植保服务专业服务队,开展契约化植保服务试点。二是以示范促带动,先后在市农场、市明山茶场举办全市新农机装备演示现场会及全市茶叶生产机械全程机械化现场会、智慧农机演示会,推广了机械,提升了广大农户对智慧农机的认识。三是以农机购机补贴政策为引领,结合主导产业发展,拓宽农机使用领域,结合畜牧业、茶叶、水果等特色产业的转型升级的要求,引进推广茶园生产管理机械、畜牧养殖机械、水果精品种养植机械,新引进2台小型履带式收割机进行山稻收割试验,提升主导产业机械化、设施化水平。

  【早稻生产机械化作业现场会】  422日,在市良种繁育场举行早稻生产机械化作业现场

  会,吸引乡镇(街道)农机员、9个产业乡镇的农科院、50亩以上种粮大户代表等150余人前来参加。现场会上进行早稻机插、水稻直播机械、新型耕作机械、植保无人机、喷杆式喷雾机等农机作业演示和更新改造后的水稻播种机播种演示。

  【阳光购机活动】完善制度保障,为确保政策的严肃性,做到执行政策不走样,落实政策不变调。加强了对各类非法违规事件的源头管理,强化对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人员办事能力,服务质量、责任意识、防腐拒变教育。完善信息公开渠道、保障投诉畅通。建立了农机补贴信息专栏,做到严格把关、公开审批、接受监督,建立补贴机具的监管、产品质量投诉体系,对农民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处理,限时回复。开展“农机质量月”活动,做好农机使用情况跟踪调查,保证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全市新购置机具3219台,受益农户2146户,中央资金补贴688.7万元,省补资金7.14万元,市补资金10.71万元,新增各类茶机2800台,收割机22台,插秧机14台,烘干机2台,拖拉机51台,植保机85台.

  【农机安全监管】农机安全生产始终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在突出安全发展这一主题的前提下,不断创新管理手段,突出农机安全监管阵地建设。完善基层农机安全监管体系,以平安乡村建设为平台,定期为农民机手提供安全培训、咨询、维修和跨区作业信息服务,夯实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为营造一个良好农机安全运行氛围,加大农机安全执法力度,开展农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以及农机打非治违等农机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先后开展了外省籍拖拉机专项治理及G20峰会期间上路车辆专项治理活动,提升了农机安全监管水平。全年已发送农机安全短信5000多人次,公安农机警务联络室上路巡查250余人次,检查车辆350余辆,查扣违章拖拉机6台。开展农机安全检测智能化升级改造工程,全面提升农机监管能力。

  【高能耗拖拉机报废管理】为确保农机的安全运行,探索建立农田场院等道路外的农机安全巡查机制,完善农机安全事故防范新体系。加强对高能耗拖拉机的报废更新工作管理,制订和出台了报废更新管理办法及实施方案,加强了对报废车辆的查处力度和政策的宣传力度,从源头上消除了安全隐患,已报废高能耗拖拉机82台。

  新 能 源

   【概况】按照污染治理为重点,结合村庄整治项目和规模化畜禽场排泄物治理项目年初制定的目标计划,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主题,加强全市农业面,推广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沼气处理工程、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和太阳能利用等先进技术,结合村庄整治项目和规模化畜禽场排泄物治理项目年初制定的目标计划,农村新能源建设稳步推进。

  【沼气推广】争取省级资金支持,以沼气为纽带推广“养殖——沼气——种植”的生态循环模式,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为载体,探索农村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降低农业污染的数量。利用新闻媒体、现代信息(嵊州农林网、农民信箱)等方式,宣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意义;通过开展循环农业技术、模式、管理等培训,普及循环农业相关知识;通过加强对先进典型的总结和推广,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循环农业建设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全年消纳利用沼液33万吨。

  【农业废弃物回收治理】在农资配送中心(江夏村)设立了回收处理站一个,在三界镇、甘霖镇、崇仁镇、长乐镇、黄泽镇、谷来镇、金庭镇、下王镇、贵门乡、雅璜乡等乡镇建立农业废弃物回收点,并正常运行。9月,与华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农药废弃包装物处置合同,第一批废弃物5吨于9月下旬运输至华鑫公司,并提交绍兴市环保局审批。市农林局召开了推进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和处置工作专题会议。全年共回收农业废弃包装物79吨,处置废弃包装物72吨,回收与处置率分别达72.5%94.3%

  【生态循环农业】探索建立“五个一”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即在农林特色产业中,确定一个主导产业、落实一位产业首席专家、联结一个种植业基地、消纳一个规模养殖场排泄物、推广一套可复制的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农村生活污水整治】  继续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推广沼气等清洁能源工作,根据市新农办制定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及列出的村庄,开展摸底调查,根据各村实际情况,拿出可行性方案,并监督实施好。全年整治10个行政村,受益农户达到80%以上。

  【农村沼气安全生产】对全市畜禽养殖场的所有沼气池开展设施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主要问题有:一是部分农户安全意识淡薄,存有麻痹侥幸心理,在认识上存在偏差;二是农户对沼气安全使用知识了解不够,缺乏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三是部分用户沼气管线裸露,风吹雨淋造成老化,出现漏气现象;四是先期建池户,由于对沼气灶具缺乏保养,有的已不能正常使用,存在安全隐患;五是建后服务跟不上,管理不到位,致使沼气池不能正常产气。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市农林局现场及时给予纠正,同时提出了整改要求。

 

  农业产业化

  【概况】全市耕地实际保有量为67.5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25.1%;基本农田面积56.33万亩,标准农田面积36.25万亩,水田面积37万亩;2016年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新增5100亩,累计流转238151亩,流转率达到62.85%。全市有农林产品企业225家,资产总额为35.7亿元,联结基地58.6万亩,联系农户23.85万户,其中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13家、绍兴市级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90家,社员18126户;全市共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75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120个。通过认证的粮油、干鲜果、茶叶、蔬菜等基地面积14.8万亩。浙江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83.26,全省排名第17位。

  【规模农产品生产主体】全市实际运营的规模农产品家数249家,不包括畜禽养殖业,其中生产型145家、流通型11家、服务和研究型6家、加工型87家。追溯体系已建立的有41家,计划建的96家,8家仍处于幼苗待建。从2008年到2015年省、市、县共评出示范性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龙头企业230家生产型65家,其他122家。全面展开与规模生产主体和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签订承诺书工作,并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告知书。

  【蔬菜产业全程社会化服务】嵊州市蔬菜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工作列入财政部试点。3月,组建嵊州市普惠蔬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通过“秧苗共育、农资团购、产品联销”,加快蔬菜的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调整优化蔬菜产业结构,提高了机械化程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助农增收。一是蔬菜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总结出了早芋艿和娃娃菜、生姜和娃娃菜、草莓和西瓜、蒲瓜和小辣椒、生姜和水稻等菜菜、菜稻轮作模式,种植的蔬菜结构更趋合理。二是菜农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种菜风险有效降低。4月,连绵的阴雨天气造成了崇仁镇塘天竺村高山蔬菜基地刚种植的300多亩小辣椒和四季豆等小苗发生了霉根烂苗现象,近40户菜农遭受到了毁灭性打击,每户农户单秧苗直接损失就达近千元。此时,联合社培育的55.4万株储备秧苗发挥了作用,将其中的36万株辣椒、茄子等小苗以成本价卖给菜农。普惠联合社为浦口街道蔬菜生产区的3880亩蔬菜基地和11260亩家庭性蔬菜种植户提供了急救秧苗。三是菜农收入得到进一步增加。10月底,普惠联合社与30家蔬菜专业合作社、110多户农户签订了统购统销产销合同,将菜农生产的茭白、蒲瓜、生姜等蔬菜供应给浙江供销超市、宁波三江超市、山东家家乐超市,为菜农平稳增收提供了保证。引进了一大批农业机械。菜农原本需自己出资购买机械到现在租赁使用机械,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现代化种植水平,使全市蔬菜产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到了45.6%,同时使菜农在种子种苗培育、种植管理、农产品流通等环节亩均节约了劳动力7.5工,节约成本1075元。农资农药统一采购配送服务,让蔬菜种植户节约了农资成本9.5%。推广和使用的高效低毒蔬菜生产用药,确保了蔬菜的质量安全。

  【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宣传】打响“越乡龙井”“嵊州香榧”等嵊州农林特色品牌。越乡龙井获第十一届浙江绿茶(西宁)博览会金奖、浙江农博会金奖,在2016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越乡龙井品牌价值为23.33亿元。嵊州香榧获全国农交会金奖、义乌森博会金奖、浙江农博会金奖、浙江农博“十大区域公共品牌农产品”“2016全国果菜产业百强地标品牌”和“2016全国果菜产业十佳文化传承地标品牌”。另外一景酸牛奶、嵊玉茭白获浙江农博会金奖。开展了多形式、多渠道的品牌宣传。结合西白茶人节、博览会等活动,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及时做好农林产品的宣传报道工作;在环城路保罗大酒店前的黄金地段设立越乡龙井、嵊州香榧灯箱广告20块,在日盛信息电视、嵊州信息港、嵊新出租车等平台投放越乡龙井、嵊州香榧、嵊州桃形李广告;通过新媒体如越乡龙井、点滴淘、茶迅等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文章、信息100多篇(条),单篇阅读量最高达近万人,品牌宣传针对性更强;为嵊州茶商设置了越乡龙井手机彩铃;积极做好越乡龙井、嵊州香榧等农林产品的评奖工作,提高了越乡龙井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

   【 西白茶人节】  411日,涉及西白山区块的通源乡、长乐镇两地的共20名选手参加了龙井茶机械炒制和手工炒制比赛,同时还举办了茶叶品评、茶商洽谈、茶艺创作、茶村民宿、茶园观光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传承了茶叶文明,传播了茶叶文化,展示了西白山区域优美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淳朴自然的风土人情,扩大了西白山产区越乡龙井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休闲经济发展,把宝贵的生态自然资源转化为丰厚的生态财富。

  411日,在通源乡举行“通源·西白茶人节”

   【越乡龙井专场推介会】  520日至23日,嵊州华越茶业有限公司、嵊州市里南山鸟岺茶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参加了在青海西宁举办的第十一届浙江绿茶博览会,开展了越乡龙井品鉴会、越乡龙井展示展销、越乡龙井炒制技艺展示、金奖产品评选、茶产业(文化)图片展、茶艺茶道表演等活动,提升了越乡龙井品牌的影响力与美誉度,拓展了越乡龙井在西北市场的销售。

  【参加各类博览会】  115日至8日,组织香榧、茶叶企业参加了在昆明举办的全国农交会;1125日至29日,组织香榧、茶叶、榨面等25家企业参展浙江农博会。展会期间,企业销售形势较好,尤其是香榧、榨面、糟货、茭白等嵊州特色农产品销量较上年增长50%200%。此外还组织企业参加了上海豫园国际茶文化艺术节、绍兴农产品展销会、嵊州市内举办的新春年货会等展会,不断扩大嵊州农林特产的影响力。

   【茶叶知识培训】  55日至65日,在嵊州市农民培训学校举办了一期茶叶电子商务培训班,共有来自茶叶企业、合作社、茶叶城经营户等48名学员参加培训。1017日至21日,与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联合举办了两期共118人的全市农村实用人才茶叶鉴评和检测培训班。

   【品牌保护】  7月,针对有单位恶意抢注煇白茶商标,嵊州市越乡名茶协会向国家商标局提出异议,商标局已受理。下一步将向商标局申请注册煇白商标,加强对传统名茶的保护。9月,注册了“嵊州香榧”文字证明商标。(徐菁菁)

 

  林业

   【概况】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80.4万亩,占总面积的67.2%,其中有林地146.2万亩,乔木林117.6万亩,竹林28.7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达380.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64.6%。全市区划界定省级重点公益林面积90万亩,约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0%。全市有森林公园5个,面积11.2万亩,其中国家级1个(南山湖森林公园),省级2个(鹿山森林公园、谷来香榧),绍兴市级2个,湿地公园1个;有自然保护小区22个,面积6万多亩,其中省级2个,绍兴市级20个。继续巩固“省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抓好生态建设,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实施山区发展扶持项目,发展生态林业、富民林业和人文林业。嵊州市获得全国推进农业现代化优秀城市、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农林局被评为浙江省国有林场工作先进集体、G20杭州峰会森林消防安保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营林工作】超额完成平原绿化3200亩、新植珍贵树种34.5万株、山地造林700亩、木材战略储备林(珍贵树种基地)300亩;7月前完成2015年度(2015年至2016年)的中央、省和嵊州市三级森林抚育项目9800亩,并且通过了省林业厅的省级抽查验收。

  【森林系列创建】开展森林系列创建活动,通源乡白雁坑村获得了国家级生态文化村荣誉。全年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绍兴市级森林城镇4个;已创建省级森林村庄3个、绍兴市级森林村庄9个、嵊州市级森林村庄60个。

  【现代林业园区建设】夯实林业基础,推进现代林业园区建设,完成林区道路建设50公里。全市已有2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28个林业产业示范区(精品园)通过省级验收。

  【砻糠覆盖技术】通过推广砻糠覆盖高效栽培、秋笋培育和无公害标准化栽培等技术,发展竹笋产业,形成“市场+企业+基地+合作社”和林农紧密相连的产业化格局,利用了农作物秸秆资源,实现了生态化资源循环利用,也达成了“一亩万元山”的目标。其中,崇仁镇坑口村基地被命名为全省首批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区)、浙江省首批兴林富民示范村,三界雷笋、里南丰岭毛竹、高湖头毛竹为省级现代林业特色精品园,全年雷竹覆盖面积7000亩,亩产1600公斤,亩均产值2.6万元,最高亩产4.6万元。

  【省生态文化基地】  1228日,谷来镇吕岙村被省生态文化协会和省林业厅命名为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吕岙村位于柯桥区、诸暨市和嵊州市交界处,是会稽山古香榧群的核心区域,村内生态文化资源丰富,观光旅游类型多样,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连绵起伏的绿色森林与村落遥相辉映,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具有潜在保护价值的农业生产系统】农业部在全国开展了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经过中国重要农业遗产专家委员会论证分析,共确定了408项具有潜在保护价值的农业生产系统,嵊州茶文化系统被列入其中。

  【首批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  115日,通源乡获浙江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乡镇称号。通源乡是国家级生态乡,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会稽山古香榧群的核心区。境内群峰峭立,树木葱郁,森林覆盖率94%,西白山主峰为市内最高峰。所辖白雁坑村是全国生态文化村。“千年香榧林,万年巨石阵”是省级地质遗迹。

  【森林资源保护志愿者协会成立】  919日,嵊州市森林资源保护志愿者协会成立,来自全市农林、教育、企业等社会各界人士60多人成为首批会员。协会下设4个分会,分别是森林防火、野生动物保护、野生植物保护和生态文化分会。协会旨在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志愿者活动,向公众宣传森林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意义和森林资源保护知识,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制止非法破坏森林植被,非法猎捕、经营利用、运输、携带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及时向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反映发现的森林火灾等问题和社会各界对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意见、建议。

  【森林消防三级响应演练】  129日,嵊州市森林消防三级响应演练在南山水库举行。演练模拟在预定地段设置火情,利用引水灭火新型工具和风力灭火机等传统灭火工具协同灭火,检验了灭火队伍的协同作战技术。同时,结合演练宣传了森林防火知识,为保护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起到警示作用。

  【森林资源保护】全市部分山区受利益驱动,擅自开垦林地种植香榧、桃形李、花木等经济作物,致使水土流失,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市农林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一是发出通告;向全社会发布《关于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禁止毁林开垦的通告》;二是成立协会。成立嵊州市森林资源保护志愿者协会;三是开展行动。整合林政科、森林公安局、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等科室力量,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解决违反林地管理法规和破坏森林资源的突出问题,严厉打击各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全年已办理破坏森林资源案件5起。

  【十大休闲养生区】通过《今日嵊州》、嵊州电视台、微信、论坛投票及专家团现场踏看和评选等方式,评选出里南小乌溪江森林休闲养生区、贵门南山湖森林休闲养生区、金庭羲之故里森林休闲养生区、西白山森林休闲养生区、三界飞翼森林休闲养生区、黄泽红佛寺森林休闲养生区、温泉湖森林休闲养生区、谷来会稽山森林休闲养生区、下王镇覆卮山森林休闲养生区、三溪江百丈飞瀑森林休闲养生区等“十大休闲养生区”。通过十佳森林休闲养生区评选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嵊州市森林休闲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嵊州市林特产业提档升级。

 

  【“森呼吸”指标发布】  1128日、29日,与浙江农林大学温国胜教授团队合作采用空气负离子测定仪、小型气象站、大气颗粒物浓度测定仪对嵊州市森林休闲养生区内的空气质量和负氧离子(空气中的“维生素”)进行测定,结果:三界飞翼森林休闲养生区负离子浓度达12000/立方厘米,温泉湖森林休闲养生区负氧离子浓度达21000/立方厘米,会稽山森林休闲养生区负氧离子浓度达11400/立方厘米,三溪江百丈飞瀑森林休闲养生区负氧离子浓度达22000/立方厘米,里南小乌溪江森林休闲养生区负氧离子浓度达12900/立方厘米,金庭羲之故里森林休闲养生区负氧离子浓度达9460/立方厘米,下王覆卮山森林休闲养生区负氧离子浓度达21900/立方厘米,贵门南山湖森林休闲养生区负氧离子浓度达10021/立方厘米,西白山森林休闲养生区负氧离子浓度达21800/立方厘米,黄泽红佛寺森林休闲养生区负氧离子浓度达14900/立方厘米。嵊州市森林休闲养生区内的空气负离子含量,最高达22000/立方厘米,平均达10728/立方厘米;PM2.5平均为67μg/立方米;测定时的平均温度12℃,平均相对湿度54%。测定数据表明,嵊州市森林休闲养生区内空气环境质量良好,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高,对人体的健康有益。

  【全国重点产茶县】  1024日至27日安徽黄山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嵊州市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2016年度全国重点产茶县”,这是嵊州市连续第七年获得此项称号。

  【大项目推进创森】市委、市政府把森林城市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来抓,全年整合落实近10亿元资金用于实施创森重点工程。甬金高速嵊州互通及接线两侧绿化工程已完工,工程包括一级公路3.4公里两侧绿化,累计完成色带种植123000平方米;累计完成草坪铺设约66040平方米;乔灌木补植完成;地面铺装全部完成;景观照明套管累计完成6200米,共投资18721万元。艇湖城市公园、温泉湖公园和甘霖镇毫岭森林公园已启动建设。剡溪江沿线综合整治工程(诗画剡溪)累计完成色带种植123000平方米;累计完成草坪铺设约66040平方米;乔灌木补植完成;地面铺装全部完成;景观照明套管累计完成6200米。加强剡溪江沿线治理工程扫尾管护,完成沿线绿道、生态护岸、绿化提升、通信线路上改下等工程,着重文化景观的细节优化,重现“剡溪蕴异秀,欲罢不能忘”的诗画剡溪。“美妙三公里”滨江公园嵊州城南,曹娥江南岸,该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马桥慢性桥春节前通行,游憩区滨江看台、滨江眺台、娱乐展示景观台之马道、景观平台二马道及剡溪大桥两侧破堤已完成,南岸景观区已初见雏形,种植了香樟、银杏、栾树、金橘、旱柳、乐昌含笑等苗木。嵊张线道路两侧绿化景观整治工程、投资1.7亿元的东线景观带工程,沿线串联黄泽百年桂花园、明山茶场、银杏基地和北漳镇红豆杉基地、金庭镇桃形李基地等特色农林基地已基本完工。投入1亿元,链接全市各乡镇道路建设的“四边三化”工程已经全面完成。

  【第十五届春兰展】  225日,市第十五届春兰展在嵊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展,该次展出的有来自全市各地兰协会员的300多盆精品兰花,迎候市民前往观赏闻香。该次兰花展共评出10个金奖、20个银奖、30个铜奖。每年一度的兰花展也是以兰聚友、广传兰艺、购销兰花、互通信息的好平台,已成为广大会员和兰花爱好者的兰花节日。

  【义务植树】  312日上午,在第38个植树节到来之际,副市级以上领导和绿委会成员单位、民兵预备役、青年志愿者、属地街道干部共200余人来到甬金高速嵊州南互通出口沿线,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在现场,每个人都挥锄挖土、回填入坑,堆起围堰、培实新土。随着一道道工序一丝不苟地完成,原先荒芜的黄土地上已经种起了一片小树林,大家以实际行动为“魅力嵊州”再添新绿。

  312日,全市义务植树活动现场

  【涉林案件办理】全年共受理各类森林案件36起,已查结35起,查处率98%。在已查结的案件中:滥伐林木7起,非法收购、经营加工木材2起,无证运输木材1起,毁坏林地或擅自改变林地用途6起,毁坏林木12起,非法野外用火4起,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案3起。在所有办结的案件中刑事案件3起,依法侦破非法狩猎刑事案件2起,滥伐林木刑事案件1起。抓获和查处的各类违法犯罪人员43人次,其中取保候审8人次、依法移送起诉滥伐林木案件23人次。行政处罚32人次。查获涉案木材118立方米、收缴野生动物100余只(条),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0多万元。

  【森林消防宣传】充分利用森林消防宣传月(3月)、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4月)等时机,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林业法制宣传教育咨询活动,与教体局联系开展“上一堂森林防火知识课、出一期森林防火知识黑板报、写一篇森林消防为主题的作文、发一份有关森林消防的告家长书、挂一条森林消防标语”的五个一宣传教育活动和以“关注森林防火,建设森林嵊州”为主题的优秀征文评比活动,使广大师生、家长、干部、群众进一步了解、遵守森林消防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万多份,制作森林消防宣传展板12块,设立宣传牌125块,悬挂横幅285条,营造了保护森林资源的良好氛围。

  【森林消防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由市森林防火指挥部直接指挥的森林消防预备大队,下设27个中队,包括各乡镇(街道)、国有林场、风景区以及人武部共约600名队员。同时,按照重点林区靠前布防的原则,在7个重点乡镇组建8支村级应急分队,队员200多名。在此基础上,重点组建了15支“引水灭火”队伍,其中市级队伍一支,建立乡镇级中队12支,在甘霖镇求杓湾村和崇仁镇富润村建立村级分队两支,队员总数达418人。每个队伍都添置了便携式高压水泵、传递式移动蓄水池、头盔、阻燃服等扑救装备设施,全市已经有高压水泵32台。为了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提高突出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定期组织开展森林消防等各种类型的应急演练,提高了应急处置小组的组织指挥和综合协调能力。全年发生森林火情60次,其中较大森林火灾1起,森林火灾发生率和受害率远低于省、绍兴市指标,无重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首届嵊州盆景技艺展示】  326日至31日,由市委宣传部、市委人才办、市农林局、市文联主办,市非遗中心、市民间工艺家协会承办,在市非遗中心举行“首届嵊州盆景技艺展示”。该次活动了推进嵊州盆景技艺人才培养,使传统技艺为嵊州文化特色产业发展起到更好的作用。

  326日至31日,“首届嵊州盆景技艺展示”在市非遗中心举行。

  【花木产业】全市有花木种植面积约18.2万亩,全年销售额在18亿元以上。全市从业农户3万户,从业人员8万多人,约占全市农村人口的16.7%。在各乡镇街道均有花卉苗木种植,其中万亩以上乡镇有8个,“浙江省十大花卉特色乡镇”1个,“浙江省十强花卉乡镇”2个,“浙江省花木之乡”2个。2016年,有资质的园林绿化企业24家,其中一级1家、二级3家、三级11家,省、绍兴市级龙头企业5家,省花卉三十佳企业2家。花木产业专业合作社100多家,其中省级林业专业示范性合作社3家。已有专业市场2个,季节性产地集散交易市场6个,其中嵊州花木交易中心是集苗木花卉种植、繁育、销售、集散于一体的产地市场。

  【第九届精品水果擂台赛】  82日上午,由市农林局、剡溪果业协会、水果专业合作社等单位联合举办的2016年嵊州市第九届“剡溪杯”水果产品质量大赛暨优质水果推介会在丰尼山庄举行。姚鑫永种植的梨、姚汉江种植的锦绣黄桃双双荣获大赛金奖,张宗江种植的锦绣黄桃荣获银奖。

  【林产品展示展销和市场推介】  111日至4日,市农林局组织全市林业企业参加第9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115日至8日,组织香榧、茶叶企业参加了在昆明举办的全国农交会;1125日至29日,组织参加浙江农博会;129日至12日,组织参加第八届全国优质农产品(北京)展销周;1216日至20日,参加浙江(上海)农产品展销会等。市林产品在义乌森博会上获得261铜,嵊州香榧连续四届获中国国际农交会金奖。

  129日至12日,嵊州香榧亮相第八届全国优质农产品(北京)展销周

  【森林休闲旅游开发】加大森林休闲旅游开发,推进城隍山植物园建设,开展森林休闲养生基地、森林古道、森林人家等建设,规划和实施森林休闲养生基地10个,已建成西白山森林游步道、红佛寺森林游步道、温泉森林游步道等100多公里,正在规划逐步建设另外35条森林游步道,逐步打造“进森林氧吧、赏森林美景、品森林美食”的林业生态产业。

  【林业科技推广】推进林业科技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全年新发展香榧2000多亩,实施榧茶套种、榧稻套种等“一亩山万元钱”生态复合经营项目1211亩(其中榧稻套种500亩,推广毛竹砻糠覆盖120亩),实施香榧古树白蚁防治项目,防治香榧古树近4000株;实施林业科学研究与科技推广项目3项。

  【山稻套种】全年山稻的榧稻套种面积3000亩,其他种植面积7000多亩,合计1万多亩,种植面积是2015年的5倍。山稻套种种植的验收工作委托省林科院实施。由于受8月至9月早秋干旱气候影响,山稻产量受到较大影响。

  崇仁镇泥塘村山稻种植情况

  【农林产业协会集中办公】  9月起,嵊州市茶叶产业协会、香榧产业协会、花卉产业协会、剡溪果业协会、竹产业协会、蔬菜产业协会、养蜂行业协会、生猪养殖协会、粮食协会、兰花学会等10个产业协会在浙东农贸市场第5楼至6楼集中办公。

  【第六届香榧文化节】  1230日上午,浙江嵊州市第六届香榧文化节在竹溪乡盛家坞村举行,现场还举行了香榧炒制大赛,吸引了周边大量榧农前来观看。活动议程主要包括香榧炒制大赛、嵊州市香榧品牌推荐颁奖等。

  【香榧产业】全年香榧总产量1500多吨,产值4亿元。市农林局继续采用“嵊州香榧”证明商标+企业商标即“母子商标”的形式对全市香榧企业品牌进行整合,实行品牌、标准、包装、标识、宣传、监管“六统一”的行业管理,已有32家单位使用嵊州香榧统一包装,香榧品牌得到有效整合。 “嵊州香榧”连续四年(2013——2016)获全国农交会金奖、3次浙江农博会金奖,还获得2015年最具影响力的浙江农博品牌农产品,2016年浙江农博“十大区域公共品牌农产品”。有41只香榧企业品牌整合到“嵊州香榧”集群品牌之中,占全市香榧品牌数的3/4。已在宁波、绍兴、杭州开设嵊州香榧专卖店18家,在浙江、上海、山东等地的越乡龙井专卖店内设立嵊州香榧专柜49家。嵊州香榧销售市场已从长三角地区拓展到北京、山东等地。2016年获全国果菜产业百强地标品牌、十佳文化传承地标品牌、全国农交会金奖、首届中国智慧农业年度峰会暨“匠农杯”十佳优质农产品,浙江农博会金奖、浙江农博“十大区域公共品牌农产品”、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还荣获“2016全国果菜产业百强地标牌”和“2016全国果菜产业十佳文化传承地标品牌”国家级荣誉。

  【林业病虫害防控】对全市732633亩松林进行了普查,清理枯死松树54892株,对南山水库、市林场、温泉湖景区、浦口街道、黄泽镇、崇仁镇等重要地段的2000多株松木进行打孔注药共计7000瓶;挂放松褐天牛诱捕器300套;放置饵木300堆,实施噻虫啉喷粉防治松褐天牛2033亩。全面实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其中成灾率<1.2‰、无公害防治率>99%、测报准确率>97%、种苗产地检疫率100%,均高于绍兴市林业局下达的目标管理指标;完成省松材线虫病防治年度任务,除治质量、疫木管理较好;未出现因处置质量、疫木管理等问题被通报批评的情况。

  【“绿剑”检疫执法检查行动】发放宣传资料100多份,签订38张规范使用松木承诺书。检查了涉松企业2家,抽查苗圃41个,检查涉木企业35家,重点物流和大型工程2处,检查木质光缆盘、电缆盘55个。与森林公安共同查处违法案件2件,没收木材3.99立方米(原木材积)。

  【竹产业】全市有竹林面积30万亩,其中毛竹25万亩,已建成毛竹笋用林4万亩,以雷竹为主的高效菜竹林4.8万亩。在崇仁镇高湖头村建立的毛竹“一竹三笋”示范基地是闻名全省特色林业精品园创建点。有竹材加工企业30家、竹笋加工企业4家,竹加工年总产值1.5亿元。

  【观光林业】全市发展集花卉苗木生产、生态观光、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农家乐、森林渡假区和休闲农庄30多个,其中千亩四明山红豆杉基地、万亩华石美国红枫基地、绍甘线富润到谷来两侧百里樱花长廊基地、黄泽百年桂花园、千亩银杏基地等5个集休闲观光基地投资达1000万元以上。(魏莎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版权名称 | 网站联盟 | 网站管理

主办:中共嵊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嵊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邮编:312400

电话:0575-83031707 传真:0575-83026547 邮箱:szdsb88@sina.com.cn 地址:浙江省嵊州市剡湖街道龙会一路六号 技术支持:杭州孚立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